永远的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解读之德鲁克的七堂人生课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总结人生七条真理,积蓄走向未来的力量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总结人生七条真理,积蓄走向未来的力量今天这篇文章,是德鲁克于1995年写下关于人生中影响他至深的七段经历,这些观点,直至今日对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仍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德鲁克分享的这七段人生经历与体验,都能从不同角度帮助你一直保持成效、不断成长、不断改变,并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不断实现突破。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运用知识的人,要怎样才能取得成效?•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与工作多年之后,在历经多年的变化之后,又要怎样才能一直保持成效?这个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因此不妨从我自己开始探讨。
高中毕业,我便离开了出生之地奥地利的维也纳市,去德国汉堡的一家棉纺产品出口公司做了学徒,那时我还不满18岁。
我的父亲不是很高兴,因为我家世代都以政府公务员、律师、医生为生,所以他想让我上大学。
可是,我已经厌倦学生生活,想要去工作。
为了安抚父亲,我随便在汉堡大学法律系注了册。
那是1927年。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奥地利和德国的大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上课。
学生只要请教授在登记本上签名就可以了。
学生甚至不需要为了这件事走进教室。
他们只要给系里的传信员一点儿小费,传信员就会为学生弄到教授的签名。
出口公司的学徒工作极其枯燥,我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早上7点半上班,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4点下班,星期六中午12点下班,因此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到了周末,我便和另外两名同样来自奥地利,但是在其他公司工作的学徒去远足,在汉堡美丽的郊外游荡,晚上投宿青年招待所——我们是在册学生,因此可以免费住宿。
每周5个工作日,晚上我就泡在汉堡著名的市政图书馆里,图书馆就在我办公室的隔壁。
图书馆鼓励大学生想借多少书就借多少书。
一连15个月,我就不停地看书,看各种各样的德语书、英语书和法语书。
经历一:威尔第教我确立目标和愿景那时我一周去看一次歌剧。
汉堡歌剧院当时是(现在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歌剧院之一。
我当时很穷,因为学徒是没有薪水的,但好在大学生可以免费看歌剧。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大师的七个人生瞬间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大师的七个人生瞬间很早知道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之学很了得,可惜一直没有看,看他的《个人的管理》,是寄希望以此矫正我向来如摊大饼似的生活方式,四面八方延伸,抓不住重点,薄薄一层。
可惜毕竟不是代表作,内容乏善可陈,基本点到为止,不幸也是本摊大饼似的书。
倒是其中的“彼得.德鲁克的七次经历”精彩,看来说教向来都是言传身教比较奏效。
彼得德鲁克18岁离开家,家里都是公务员、教授、律师和医生,自己却日后成为管理大师,看完这七个经历,明白一切结果皆自然。
1. 目标与愿景——威尔第的话彼得德鲁克当实习生时看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朱森珀.威尔第1893年的关门之作《福斯塔夫》,被其倾倒,后来发现此歌剧创作于作者80岁时。
当时他18岁,觉得80岁这个年龄简直不可思议。
有人采访剧作者问这个任务对于耄耋之年的他是否艰巨,威尔第这么回答:“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而奋斗。
而完美总是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美”。
彼得德鲁克觉得当时18岁的自己如此不成熟,而30岁出头才真正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的人,于是下决心,威尔第的话就是他的座右铭。
即使到了老年,也决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
在这之前,一定要追求完美,“即便——我很清楚——完美肯定会老躲着我。
”2. 上帝看到神像的背面——菲迪亚斯如是说菲迪亚斯于公元前440年左右,接受委托雕塑2400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矗立在雅典帕特农神庙顶上的神像。
雕刻结束索要工钱时,司库狡辩说,神像高高矗立在神庙顶上,并且是在雅典最高的山上,只有正面能看到,而菲迪亚斯却雕刻了所有面,浪费钱财。
菲迪亚斯说:“您错了,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面。
” 彼得德鲁克说他从此牢牢记住这句话。
明白一个人必须为完美而奋斗,即便只有上帝知道。
每当别人问起他他写的哪一本最好时,他总是微笑回答说“下一本”。
3. 继续学习彼得德鲁克20岁读书时被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纸聘为负责金融与外交栏目的记者,当时他仍在汉堡大学读法律,但对法律不感兴趣。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者的胜利而建。设计这座神庙的建筑师为伊克梯 诺(lctinus)和卡里克利特(Callicrates)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1 目标与远景——威尔第的话
• “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奋斗。而 完美总是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 美。”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百科名片:威尔第
居塞比·威尔第是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 他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其中一些已被列 入世界著名歌剧之列,在世界各国上演。 他被誉为歌剧之王。
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德鲁克回顾自己的七次经历
永远大师德பைடு நூலகம்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
• 彼得.德鲁克是至管理学科诞生以来,被称作“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 之父”的唯一人,他的思想深刻影响20世纪乃至21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即 使到今天,他的大名依然是商学院教材和商业书籍的一道风景线,成为了管 理学上的一个符号。
“您错了,”菲迪亚斯反驳道:“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 面。”
永远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之十 一德鲁克谈个人管理
• 巴特农神庙 • 英文名:Parthenon Temple • 希腊文名:Πρόσθετος ναός γεωργίας
χαρτομάνδηλων • (也称希腊神庙,也有翻译为巴台农神庙、巴特
世界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第五,培养他人(包括自己)
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人。这种培养的方向决定着人——既作为 人,又作为一种资源——能否变得更富活力,或最终完全失去活力。这 一点不仅适用于被管理的人,而且适用于管理者自身。管理者是否按正 确的方向来培养其下属,是否帮助他们成长并成为更高大和更丰富的人, 将直接决定着他本人是否得到发展,是成长还是萎缩,是更丰富还是更 贫乏,是进步还是退步。 人们希望不断提升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培训、指导和鼓励。 应该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只有当人们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才 能得到发展。人们工作时,不可避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他人所 犯的错误应给予宽容的态度。德鲁克写道:‚一个人越好,他犯的错误 就越多——因为他会努力尝试更多的新东西。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 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否则,他肯定将 成为一个工作平庸的管理者。‛
23
应当设立企业目标的八大领域
市场营销 创新
物力资源 生产力 社会责任 利润需求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24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具体
—— SPECIFIC
可测量 —— MEASURABLE 可实现 —— ATTAINABLE 相关 时效 —— RELEVANT —— TIME-BASED
29
德鲁克谈事业理论
1. 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假设 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和技术 2. 组织对其特殊使命的假设 美国AT&T的使命:‚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每个美国企 业都能安上电话。‛
3. 组织对其完成使命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的假设 美国ServiceMaster公司核心竞争力:支援管理服务
能对社会做什么,第二个领域讨论的是机构能为社会做什么。
德鲁克——管理精髓课件
管理必须注重创新,而非维持现状
德鲁克认为创新是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管理者需要不断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而不仅仅是维持现 状。
创新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
德鲁克强调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要求管理者具备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注重创新的实际效果 和价值。
促进沟通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管理能够促进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的 沟通与协作,加强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
目标管理能够确保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得 以实现,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3
德鲁克的管理原则
自我管理原则
自我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 和控制,以达到工作目标。
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
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和思想对管 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不仅对企业管理产生了影响,还对社会公共管理等 领域产生了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CHAPTER 02
德鲁克的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和权力为基 础的职能,它贯穿于整个组织活动中 ,通过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实现组 织目标。
3
强调团队合作
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以实现组织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
分析外部环境
对市场、竞争者、技术等外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适应环 境的战略。
明确企业使命与愿景
明确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方向。
制定可执行计划
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步骤,以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CHAPTER 05
THANKS
[ 感谢观看 ]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管理学界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的著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管理思想、组织行为、领导力和创新等,对商业和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将就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进行阐述。
1. 永远以顾客为中心:德鲁克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为顾客创造和提供价值。
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2. 重视创新: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强调创新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增长。
3. 强调团队合作:德鲁克认为优秀的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他强调要建立并培养一个高效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合作和协调。
4. 重视员工发展:德鲁克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和培训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员工,企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5. 注重数据分析:德鲁克强调管理者要善于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进行评估和改进。
6. 高效的时间管理:德鲁克提倡管理者要学会高效地管理时间,将时间用在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管理者要善于区分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合理安排时间。
7. 重视长期规划:德鲁克认为企业需要进行长期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
只有有计划地进行长远规划,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德鲁克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管理者需要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公正和透明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9. 重视持续学习:德鲁克认为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管理者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挑战。
10. 推崇个人责任:德鲁克认为每个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七堂人生课
阅读次数:3675 发布时间:2011-03-25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著名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一生当中,他做过棉花出口公司实习生、证券公司实习生、报社记者、银行顾问、管理学教授等各种各样的职业。
在这些不同领域中,有七个人,七堂课,贯穿了他整个人生,意义非凡。
第一堂课一生都要追求完美在德鲁克当学徒工的时候,他每周都会去一次歌剧院,那时候大学生只要提前一小时进入剧院,开场前没有卖出去的票就会免费赠给他们。
有一天晚上,德鲁克听到了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朱瑟贝•威尔第创作的歌剧《法斯塔夫》,这首歌充满欢乐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更充满着难以置信的生命力,然而这竟然出自一位80岁老人之手。
对18岁的德鲁克来说,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年龄。
威尔第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作为一个音乐家,我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但总追求不到。
所以我有义务去进行新的尝试。
”第二堂课上帝会看到的雕像德鲁克在汉堡做学徒工的时候,读到了一个关于古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故事。
大约公元前440年,菲狄亚斯被委托做一些雕像,这些雕像直到2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屹立在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的屋顶上。
但当时菲狄亚斯提交账单的时候,雅典城邦的会计却拒付了,他说:“这些雕像站在神庙的屋顶上,而神庙又建在雅典最高的山上,所有人都不能看见雕像的后面。
你要求付费的雕像包括了他们的后背,这些地方人们是看不到的。
”菲狄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到的。
”第三堂课开发自己的学习方法几年后德鲁克到了德国,他被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社录用为财经和外事记者。
报社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2点15分工作。
下班后,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制度史和法律制度史等,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
此后德鲁克每隔三四年就开始自学一门新学科,三年的时间虽不足以掌握一门学科,但却可以了解。
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定期学习新学科,使他接受了更多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四堂课紧密有效的工作计划德鲁克在22岁的时候,成为了报社的主编助理。
永远的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解读之十七:德鲁克的七堂人生课
第一堂课 一生都要追求完美
• 在德鲁克当学徒工的时候,他每周都会 去一次歌剧院,那时候大学生只要提前一 小时进入剧院,开场前没有卖出去的票就 会免费赠给他们。有一天晚上,德鲁克听 到了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朱瑟贝· 威 尔第创作的歌剧《法斯塔夫》,这首歌充 满欢乐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更充满着难以 置信的生命力,然而这竟然出自一位80岁 老人之手。
• 而你现在还是在做证券分析工作。为 了提高新工作的效率,你现在应该做 什么?”德鲁克很恼火,但转念一想 老人说的话是对的。从那以后他彻底 改变了工作风格。每当他担任一个新 的职位,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了 在新的岗位上提高效率,需要我做什 么?ຫໍສະໝຸດ 第六堂课 了解自己的关键所在
• 大约在1945年,也就是1937年德 鲁克从英国转到美国之后,他选修了 三年的课程研修早期的欧洲现代史。 在此他发现有两个欧洲教会机制成为 推动欧洲发展的动力。每当牧师要做 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
• 而神庙又建在雅典最高的山上,所 有人都不能看见雕像的后面。你要 求付费的雕像包括了他们的后背, 这些地方人们是看不到的。”菲狄 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 到的。”
第三堂课 开发自己的学习方法
• 几年后德鲁克到了德国,他被法兰克福最大的 报社录用为财经和外事记者。报社每天早上6点到 下午2点15分工作。下班后,他就利用业余时间 学习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制度史和法律制度 史等,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此后德鲁克每 隔三四年就开始自学一门新学科,三年的时间虽 不足以掌握一门学科,但却可以了解。在六十多 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定期学习新学科,使他接 受了更多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 做一个关键性的决策,他们都会把 所期待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 9个月后,他们会把实际的结果跟 原先的期待做对比。这会很快展现 他哪个地方做得好,他的优势在什 么地方。同时也展现了他下一步还 要学习什么,改变什么习惯。这对 一个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很重要。
德鲁克_终生难忘的七堂课_精排版
德鲁克:终生难忘的7堂课1995年在与日本企业家中内功对话时,德鲁克说:在我的生命中有7堂课,他们教育我怎样保持高效、持续成长、应对变化、打破常规、超越过去。
第一堂课:追求完美。
1927年,18岁的德鲁克离开家乡奥地利来到德国的汉堡当学徒,同时也在汉堡大学学法律,不过,在那个年代,德鲁克读大学基本上是不用去听课的。
德鲁克说,在1927年那个古老的年代,获得大学文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交一点学费和在考试的时候露个面。
但是,那个古老的年代,汉堡的青年旅社、城市图书馆以及汉堡歌剧院却是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
德鲁克的第一堂课——音乐课也是受益于当时德国汉堡的这一制度,如果没有对于大学生免费的制度,当时一边做学徒一边读大学的德鲁克是不可能每周都去听歌剧的。
德鲁克听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出歌剧《福斯塔夫》。
是晚,他完全为这出歌剧所震撼。
当年威尔第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他的一段话:“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
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
”这在德鲁克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德鲁克一生写了40多本书。
当别人问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他总是微笑回答:下一本。
第二堂课:上帝看得见。
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被委任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但当菲狄亚斯向雅典市府索取薪酬时,会计刁难菲狄亚斯说:“你所做的雕像都是站在神庙的屋顶,并且神庙又是建在高高的山上,所有的人只能看到雕像的前面,而看不到雕像的背后,我只能付给你雕像前面的费用,而雕像的背后由于大家都看不到,所以我不能付给你那些钱。
”“你错了,”菲狄亚斯反驳说“上帝看得见。
”一语惊醒梦中人,菲狄亚斯的“上帝看得见”这句话成为德鲁克的座右铭,人们要不断追求完美,因为上帝会知道一切的。
德鲁克过了80多岁之后,仍旧在构思、创作新的作品,努力做到更加完美,因为上帝在看着德鲁克。
第三堂课:终生学习。
1929年11月19日,德鲁克刚刚迎来自己的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有一件喜事也同时落在他的头上,那就是德鲁克被汉堡最大一家报社录用,当了财经和外事报道的记者。
德鲁克的管理精髓
德鲁克的管理学精髓一、关于大师1、德鲁克出生于1909年11月19日,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被西方学界尊为“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11月11日上午,95岁高龄的现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因自然原因”在洛杉矶附近的家中辞世,德鲁克最终没能等来自己96岁的生日,却在不经意间撒手人寰。
2、德鲁克在企业界的影响“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哈佛商业评论》永远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以上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3、深受德鲁克影响的企业领袖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安德鲁·格鲁夫4、彼得·德鲁克生平1909年11月19日生于维也纳,父亲为奥地利财务官员,曾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母亲是奥地利率先读医科的妇女之一。
1938年父母因反对纳粹,逃往美国,父亲任大学教授,1967年逝世。
1931年德鲁克获法兰克福法学博士。
1942年受聘为通用汽车公司顾问。
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对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独到的分析。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永远的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解读之六: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图解
04:27:14
经营产品/经营文化/经营人心? 制度最大、责任最大、分工最大、会议最大,而不是老板
最大、上级最大 德鲁克认为:分权与授权”才能引发学习动机 授权就是授权给文化,授权给制度、流程和标准 制度:管人 流程:管事 标准: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 好不好的根据 方法: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德鲁克认为: 我永远不会提
拔一个从不犯 错误、特别是 从不犯大错误 的人担任最高 层的工作。
不犯错误的人不懂创新
圣帝罗兰管理学院
04:27:13
德鲁克认为: 一个重视贡献
的人,为成果 负责的人,不 管他职位多卑 微,他仍属于 “管理者”。
圣帝罗兰管理学院
04:27:13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图解
德鲁克认为,管理学既不
是艺术也不是科学,而是 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 “知”而在于“行”;其 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 成果。
圣帝罗兰管理学院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
为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确定企业在八个领域内的目标
彼得· 德鲁克的十大兵法
1.「分权与授权」才能引发学习动机
验证:当今所有的国际大企业全都是依照「分权、授权」而壮大的。 2.用成效来管理,用目标来管理,而非用监督来管理 验证:「数据、e化、科学分析、考评稽核」已成为一切管理的基石。 3.不连续时代的现象:知识产业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取代个别经济, 政府魅力式微 验证:Bill Gates、Google……已替「全球知识经济凌驾政府权力」做 出批注。 4.不创新的风险,比创新高很多 验证:「创新」已成为本世纪所有企业生存发展的马达,墨守成规 的公司纵使没做错事,也都活不了了。 5.顾客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验证:「以客为尊,顾客至上,客人第一,以消费者为导师……」 已成为企业成功的第一信条。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如何做好管理课件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6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7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8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9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30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31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56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57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58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59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60
如何做好管理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0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1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2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3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4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25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14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15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16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17
如何做好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教你
德鲁克的17条思想精髓,读懂管理的本质
德鲁克的17条思想精髓,读懂管理的本质导语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管理思想的精髓被总结为“1358”,即管理的一个定义、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
1管理的一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在德鲁克管理的定义中,他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
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组织的目的;为什么做自己所做的事情;多年以后,你希望人们把关于组织的什么铭记在心。
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做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管理的定义涉及企业的使命,而企业的使命是确定远景、优先顺序、战略、计划、工作安排的基础,企业只有确定了使命才能取得绩效。
2管理的三大任务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医院或大学)2、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管理的三大任务中的每一项都有其自身的首要性。
管理企业之所以有其首要性,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经济机构;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员工富有所成就感之所以有其重要性,正是因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经济机构,而是仰赖管理来实现其基本的信念及价值;管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器官不会存活得比其效命的身体还久,而企业正是社会的一个器官。
3管理者的五项工作1,设定目标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制定目标,并考虑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行为。
例如,制定目标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在企业成果同一个人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间进行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行平衡,在所要达到的目标同现有条件之间的平衡。
制定目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组织管理者要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
他对工作进行分类,把工作划分为各项可以管理的活动,又进一步把这些活动划分为各项可以管理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