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明
生态和文明的关系
生态和文明的关系
生态和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文明是人类生活发展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生态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生物体系,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
文明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地扩张生产、建设城市、工业化、消费资源等活动,导致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例如,森林开垦、水域污染、空气污染等活动,都使得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剧。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生态环境的改变又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物种消失、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生态与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发展,生态与文明的相互作用需要得到平衡和协调。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使之能够持续地为人类提供资源和服务。同时,防止过度的发展过程破坏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与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
球表面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这些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
首先,地形对人类文明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地球上的地形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等不同地貌。这些地貌差异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方式。例如,高山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土地贫瘠,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此人们往往以牧业和狩猎为主要生计。相比之下,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农业发展,因此人们更倾向于从事农耕。地形还影响到交通和交流。山脉和河流的存在,对人们的交通和贸易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区域之间的联系。
其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气候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方式、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人们的食物供应和生活水平。例如,热带地区的气候湿热,适合种植水稻、香蕉等热带作物,因此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好。相反,寒带地区的气候寒冷,农作物的种植周期短,产量低,因此寒带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差。气候还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人们往往过着游牧或渔猎的生活,形成了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结构;而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人们更倾向于从事农耕,形成了以村落和城市为单位的社会结构。
此外,水文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都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水文要素如河流、湖泊、海洋等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的水源,还为农业灌溉、能源开发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河流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分布。许多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流域形成的,如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等。这些河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灌溉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
城市与自然 人类 社会文明的关系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符号。城市是人类 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通向更高的桥梁,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多媒体。 • 城市的形成,本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所至。城市可发 便人类生活方便,且共享许多资源。但城乡的共存、 和谐才是文明的。 • 城市与城市建设凝聚着人类的创造才能和智慧的结晶, 是一种高度“人性化”或“文化”了的对象物和物化 过程,它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物质形式。对城市的赞美 就是对文明的敬意,对文化的肯定。
城市依赖自然。城市多依水而建,交通往往比较发 达,古代在城市选址时还往往考虑其军事战略价值;在 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绿化等自然因素;比如在各类建筑 的选材大多来自大自然,实践亦证明当今化学合成的许 多材料远比不上自然之材。 城市是“人化了”的自然,城 市是人类建筑在大自然中的,而 且从城市的发展史看,城市还都 是建筑在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最 优越、最美好的“风水宝地”的。 城市处于自然的精华之处,城市 当然就应该是自然的精华,同时 还因为大自然中的美都在城市中 得以体现和展现,城市也就是人 类与大自然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 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 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代表了 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来自百度文库是城市化其实 是由于城市的发展才产生的,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的产生
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天然物质条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联系。人类历史的行程,尤其是早期人类的历史活动,更是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
东方文化的源头——古代中国,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偏居一方和相对封闭。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面和南面环绕着大漠荒沙,高耸入云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是浩瀚无限的太平洋。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分布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这种辽阔的平原大河及近乎封闭状态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的形成,诱发封闭文明的产生。封闭的生存空间,不仅无法借助外部力量,且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古代中国人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斗争,为了兴修水利,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建立了血脉相连的大共同体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这样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基础上的专制统治就逐渐形成了。
同时,辽阔的大平原,也是的统治着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将每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之中,因此,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就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封闭保守的地理环境也是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的联系和影响很少,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中国人一系列独特的文化观念如知足者常乐、中庸追求平稳、和平的社会环境及“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和专制等官本位思想,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和特色。
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文明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集合,渗透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不断尝试着改变生态环境,创造出更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而生态环境也不断影响着人类,不同地方的人拥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一切都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现如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自然不断增加的需求,使生态环境产生了超负荷的运转,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日益严重的全球温室效应,都警示着人们应该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么人类应该怎么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我们应该更多地和自然界沟通,学会去爱护、保护它们,正确处理好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看,人类走出以畏惧自然、顺从自然、崇拜自然、依靠自然为标志的农业文明后,进入以大力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并力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为特点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尤其是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人类将步入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生态文明。从目前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态意识等状况来看,人类正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期。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界为可控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虽然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智慧得到了强化,文明得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类开始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形成了初步的保护自然资源、注重生态平衡、反对“竭泽而渔”、“樊数而田”的生态意识,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森林、草地被破坏,或被开拓为新的耕地或居住地。但此时人类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对自然界尚未造成质的破坏,自然界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自我修复。因此,农业文明仍属于绿色文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仍是协调的。
你如何看待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人类文明给自然带来的影响
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污染大气、土地和水源,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大森林的砍
伐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河流的断流、野生动物的灭绝等。
二、人类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需要制定更好的管理和政策,促使
人类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具体措施包括:
(1)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开启可持续的经济运营,尽量减少污染。
(3)发展绿色城市,建立绿地、花园和自然保护区。
(4)加强环保意识的推广,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新建立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将与自然建立的关系重新梳理。我们不应该再去剥夺自然百
年形成的自我平衡的网络。一个可以实现与自然共生的世界,依靠的是更加自然的环境,因此需要我们重视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我们需要理解和平衡自然资源。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其自然状态的充分利用。
四、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珍惜和宣传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教育各个方面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促进文化、科技和环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平衡人类文明与自然的需求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需要平衡人类经济与自然生态的繁荣。能源、材料的消耗成本比增长快,环保意识的推广也更加难度。我们应该通过强力的调整和配合,平衡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需求。
总结一下,人类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措施来提高我们与自然环境共处的浅度和平衡,实现相互延续的和谐发展。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摘要】我们发现自然是文明的基础,文明使人类创造了意义世界,但是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便充当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根据自然的恩赐,按照自己的愿望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从远古时代走来,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时代,人们创造着文化和文明成果,在补偿自身自然本能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文明与环境相互影响,不能过度夸大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中国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和西方文明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属于人类文明,因此要从整个人类的文明上去审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人类文明;环境
一、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地程度就愈小,控制自然地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进步的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精神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
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文明
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就是要在人类的发展与自
然生态系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关系。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生态文明,让人类与自然共同繁荣。
一、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我们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的产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同时,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乡村,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例如,通过改
善城市规划、提供更多的绿地和公园,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清新的
空气和美丽的景色,从而增加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循
环经济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要加强对于资源的保护
和管理,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确保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
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加强对公众环保意
识的培养,提高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可以通过开展环保
宣传活动、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
也要加强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
技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环保人才。
四、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治理机制
政府和企业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
环境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同时,
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它孕育了人类文明,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水和庇护所。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它承载了人类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不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例如,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人们发展出了与水和谐共生的游牧文化;而在茂密的雨林地区,人们则形成了依赖森林资源的农耕文化。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例如,山水之美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同时,文化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例如,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土地得以改造,城市的崛起改变了地貌景观,工业革命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破坏。这些文化活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文化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和智慧,这些知识被传承下来,成为指导我们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宝贵财富。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生态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开始关注环境保护,
通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自然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文化,而文化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在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论述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论述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1420)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构成。
一、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一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即必然是文明产生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它的文明的产生及特征,总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如地形、山川、水文、气候、植被、生态、风物、海陆分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影响着不同文明、文化类型的产生和演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实践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在文化形成的初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大都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一地区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的空间配置及组合最为优越,而在高寒和亚热带要出现早期的文明史很难的,在文化形成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很难适应高寒的气候,地形条件与地理位置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作用盛大,几乎所有灿烂的文明和文化都是沿着海岸、顺着江河在富庶的平原地区发展和传播的,而贫瘠交通阻塞的内地山区则常常被文明遗忘在角落。早期人类的文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与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文明明显地带着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烙印。人类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环境好的地方比如大河的下游都是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埃及,尼罗河谷底,古代印度,恒河谷底,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古代中国黄河中下游。而且人类的各种种族特征、民族性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情风俗等,必然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与文化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概念。自然是指没有被人类改变和干
扰的原始自然环境,文化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习惯和行为模式。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观点的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来探讨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文化创造
首先,自然资源对文化创造起着基础作用。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
自然资源。例如,传统农业需要沃土、阳光、水源等自然资源来生产农产品。文化创新与社会和经济进步密切相关。发现新用途和创造更好的产品都需要先有与自然资源的互动。
文化也可以影响生态系统
其次,文化也可以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成为了影响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因素之一。许多文化习俗可以影响气候、环境的走向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例如,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都会产生大量废物,例如硬纸板盒子、礼品包装纸、塑料制品等等,这都会增加环境的负荷。文化还会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而利用方式又会对生态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
日本的文化例子
日本的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与自然相伴的文化。自然对于日本的文化和美学有极
大的影响。日本的花道和茶道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美学传承和文化表现。花道展示了自然美的主题,茶道则是通过茶具、和式建筑、庭院、视觉和味觉感受等方面展现了求自然的美学~。
日本天台宗的秘境法哲学,是一种将自然美视作特殊美学的表达。他们认为自
然美包含着生存下去的智慧。在自然中,有着万物相互呼应的原则。他们通过文化来表达自然与人之间的合一。
美国的文化例子
而在美国,争议不断的石油管道争议,也可以看出自然和文化之间的不同。石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PPT
根据材料瑞一士、材料二,结合
பைடு நூலகம்
材料二:成名于水也困于水的威尼斯城每年有200 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纪初,只有7天。每年
教材内容,从人类活动角度, 的11月到次年2月,持续的降雨使得威尼斯泻湖地
分别分析瑞士旅游业长威盛尼斯不
区海水涨潮时发生倒灌。许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 基础结构被腐蚀,变得不坚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
1.番景盆观地图四所地在分地衣别区食适住位行合于物发质地展图文什所化习么示俗经我精 济国部的自门哪然吐?原一鲁因依番地盆据理地有分哪区些??用线连接起来。
地理区 生活
神生活
域
小兴安
地理特征岭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 太湖平流原高原 丘陵山地 高原盆地 高原山地
域 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衰,而威尼斯面临消失危机 的原因。
沉。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外,也有人为的 原因,那就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层塌 陷,整个水城一点点没入水中。有人预言,80年后
的威尼斯将成为水中城市 ——摘自百度百科11
三、评述与建议
12
如何理解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1
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1.本课程是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 演进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主线整体规划内容目标 的设置与实施。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第一篇: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摘要】我们发现自然是文明的基础,文明使人类创造了意义世界,但是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便充当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根据自然的恩赐,按照自己的愿望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从远古时代走来,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时代,人们创造着文化和文明成果,在补偿自身自然本能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文明与环境相互影响,不能过度夸大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中国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和西方文明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属于人类文明,因此要从整个人类的文明上去审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人类文明;环境
一、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地程度就愈小,控制自然地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进步的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精神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个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作文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作文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待久了,人们总是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我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我经历了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奇妙之旅,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感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前往郊外的一座小山。这座山并不出名,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最纯粹的自然风光。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脚下的石板路带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路旁的草丛中,野花肆意绽放,五颜六色的,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争奇斗艳。白色的雏菊娇小玲珑,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点头致意;粉色的喇叭花则张着大大的嘴巴,像是在高声歌唱。我忍不住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这些小花,它们的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继续往前走,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顺着声音望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出现在眼前。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水面上波光粼粼。我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触摸着溪水,凉凉的,舒服极了。溪底的石头清晰可见,有的圆润光滑,有的棱角分明。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它们似乎并不怕我,偶尔还会游到我的手边,轻轻触碰一下,又迅速游走,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
我沿着小溪向上游走去,溪水的声音越来越大,原来是一处小小的
瀑布。瀑布从几块巨石间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如烟如雾。瀑布下方
的水潭里,水呈现出一种迷人的碧绿色,仿佛一块巨大的翡翠。我站
在瀑布旁边,感受着水花溅在脸上的清凉,心中的烦恼也被一扫而空。
在溪边休息了一会儿,我继续向山上攀登。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文明与自然的对立
⽂明与⾃然的对⽴
陆源:⽂明与⾃然是对⽴
2020年03⽉30⽇
因为这场灾难,很多⼈的⽣命被永远地改变,甚⾄失去了它,我们依然很难平静下来,于是决定换⼀种⽅式,邀请⽼朋友们谈谈他们这段时间的阅读和感想。在残酷的现实⾯前,⽂学和知识界也应该开启⾃⼰的反思,重读这个世界。
在这次疫情中,作家的发声,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这些⾏为本⾝已经制造出⼴泛剧烈的讨论。在今天的⽂章中,作家陆源带来了他在疫情中的观察与思考。在他看来,⽂明与⾃然如何平衡的问题,是疫情带给我们的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说家⾔,或 COVID-19 阴影下的⽂明观
撰⽂:陆源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全球性疫情据说将改变世界格局,⽽我同时还想知道它是否会改变⼈类⽂明的运⾏轨迹。当然,⽆论哪种预测,最终唯有事实才可以检验。从经验论的⽴场,我不⼤信任未来学,并始终感觉先见之明跟长⽣不⽼⼀样,同属于凡⼈的美梦和幻想,即使我们仍在不断逼近这些美梦和幻想。
请允许我暂且抛开这场⼤疫所引发的国家间的龃龉、不同制度间的⽐较和争辩,⽽将视⾓转移到⽂明与⾃然这对关系上来。为了给接下来的妄谈铺设⼀段台阶,笔者不得不先声明,⼤国的⾓逐、制度的竞争并⾮不重要,甚⾄更为直接地影响你我的⽣活,但是,正因它们时时刻刻笼罩着⽣活,关于国家和制度的讨论有可能遮蔽此次疫病⼤流⾏的某些特殊维度,使之⼀般化,甚⾄空泛化。我的意思,不同于战争、动乱、经济危机,也不同于地震海啸,疫病⼤流⾏⽏宁是⼀次⽂明与⾃然的碰撞、博弈,或者更准确⼀点,是这些碰撞、博弈的阶段性产物。
作为⼀个理性悲观主义者,我不认为⽂明与⾃然,亦即⼈与⾃然,终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先得看看,历史上可曾有过哪怕⼀天,⽂明与⾃然处于类似关系之中?我国上古先民将黄⼟⾼原的树⽊砍伐殆尽,⽆论农耕、筑城、冶炼,这三种核⼼事业⽆不在毁灭森林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第⼀次⼯业⾰命以降,全球碳排放量成倍数增长,对此本⽆须赘⾔,然⽽诡异之处在于,即便⼈类意识到环境破坏导致的严重后果,即便我们似已有所⾏动,⽂明与⾃然的碰撞竟仍在加剧。下⾯举两个例⼦以简略说明。第⼀个例⼦是欧洲限排标准之实施。表⾯上,它制约了欧洲企业的碳排放量,实际上却促使碳排放从欧洲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南美和东南亚国家⼈民焚烧⾬林,⼤量种植棕榈树,⽣产棕榈油供应欧洲企业,即为欧洲限排的反作⽤之⼀。第⼆个例⼦是新能源汽车之推⼴。制造汽车电池的能耗及其污染,据查⽐使⽤传统能源汽车有过之⽽⽆不及,也即是说,电动汽车产业以新经济热点的⾯⽬登上⽂明舞台,很可能完全⽆助于遏制全球⽓温的逐年升⾼。
9试论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试论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文明的形成和演进提供了天然的必要的外部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活和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的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具体地说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适度的自然条件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
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一样,对农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早期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界的过分依赖,易于养成惰性,缺乏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而过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失缺了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适度的自然条件才是人类早期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因为这种自然条件既可为早期人类提供一定的生活生产条件,又促使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促使了早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
中华文明最早兴起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流过的地区,而不是北方草原荒漠地带和华南地区。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一片广袤的沙漠地区。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了一条狭长的河谷,与河谷相对应的是两边的沙漠地带,河谷和沙漠构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古代希腊人的故乡既包括被爱琴海环绕的巴尔干半岛,也包括海洋周围的其它地区,爱琴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向外拓展的垫脚石。这些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早期人类文明一般诞生在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环境中。人类文明在形成过程中是相对脆弱的,封闭与隔绝的自然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屏障,避免了邻近强悍氏族或部族的入侵而可能引起自身文明形成过程的中断,因而,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条件对于人类文明形成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埃及的东西两边都是沙漠,北面是地中海,地理位置上比较孤立,这种孤立性是古埃及人对外交流比较困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孤立性使埃及不容易遭到外敌的入侵,有利于保持文明的延续性。又如两河流域东侧是伊朗山脉,西南面是阿拉伯沙漠,北面是阿尔·杰兹拉高原,东南邻波斯湾,正是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环境为古巴比伦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发展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主張工業成長與環境問題可以並行
b.呼籲全球的國家共同參與、合作
北極熊的抗議
一名環保人士裝扮成北
極熊在印尼巴里島國際 會議中心前,呼籲保護
生態環境。胸前的標語
寫者「我失去了家園」
等字樣,提醒人們「永
續發展」的重要性。 2007年攝
(二)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
1.「文明」與「自然」
A.自古以來:人類為了生存,即不斷與 自然抗爭 B.文藝復興以來:人類確立「人是萬物 之尺度」的觀念 C.科學革命後:進而形成「人定勝天」 的觀念 D.工業革命後:把物質文明發展推向高峰
(三)世界環保與生態臺灣
1.環保運動在臺灣
A.背景:1960~1970年代臺灣經濟高成長 帶來環境問題層出不窮 B.環保運動開展:1980年代中期後
a.抗議行動:
(a)1985年臺中大里居民抗議三晃農藥廠汙染 (b)1986年鹿港反對杜邦公司設廠 (c)1986年新竹市民抗議李長榮化工公司汙染
b.學者推動
紐約 亨利港的鐵礦
1962年美國畫家馬丁繪。現藏於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畫中描繪 人類開採鐵礦的景象,表現出當時工業革命對環保造成的影響。
2.走向生態文明
A.背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科技文明 發展造成地球生態危機 B.人類重估人與自然的關係 a.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形成 「生態文明」 b.強調「永續精神」
革命前思想啟蒙運動
的傑出代表,著名的
自然主義教育家。
(三)田園精神:從懷特到梭羅
1.懷特─《賽爾本的自然史》
A.提出田園式的生態觀 a.記錄賽爾本的自然生態變化 b.認為自然生態的變化是神的奇妙安排
B.主張人應當和自然界的生物和平共生
─以儉樸、謙卑的態度
懷特
英國人,於賽爾本擔任教 堂牧師,常利用閒暇時觀 察、記錄賽爾本地方的自 然生態的變化。於1789年 出版《賽爾本的自然史》 一書。 懷特認為自然生態的變化 是神的奇妙安排,神讓眾 多生物在自然裡共營生存。
2.梭羅─《湖濱散記》
A.呼籲人類應了解自然法則,以謙卑、 節制態度對待自然環境
B.相信只要保存相當的森林,即可恢復
生態的原貌
C.建議每一地方應保留部分的原始森林
,作為教育與休閒用途
梭羅
《湖濱散記》
美國文學家、哲學家, 著有《湖濱散記》、 《消極抵抗》。
1845年至1847年,梭羅於 瓦爾登湖畔嘗試過一種簡 單的隱居生活。
馬以工
駱元元
五股溼地一景
臺北縣 五股溼地經復育後,呈現出生態多樣化的 景象。2004年攝
B.1980年代後期─更多學者投入環保運動 a.林俊義、施信民:投入反工業汙染與 反核運動 b.陳玉峰:(a)提倡保育生物學 (b)推動「森林運動」 c.1987年成立「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a)主張:環境權為基本人權、人類依 附自然而生存、環境保護是 全體人類的責任 (b)強調:草根性、知識性、行動性
自然與文明
自然與文明的對話 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
自然與文明的對話
(一)征服自然:從培根到林奈
1.培根的「征服自然」
A.鼓吹科學進步說 a.歷史會不斷地進步向上 b.人類未來是樂觀的 B.主張:「研究自然、征服自然」→ 可創造一個完美的社會 C.提倡:「知識即是力量」
培根
十七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
和科學家。 著有《論學術的進展》與 《新工具論》二書,積極 提倡「科學研究」、「征 服自然」與「進步觀念」 。
2.林奈的「理性帝國」
A.相信運用理性,可以管理自然 B.發明一套「自然分類法」 C.研究自然的循環 D.主張自然的一切安排,是為了人類 的需要與使用
林奈 (Carolus Linnaeus,1707~1778)
十八世紀瑞典的植物學 家。相信人類運用理性 ,可以建立對自然的管
理。認為人可以靠其聰
「我愛鹿港,不要杜邦」
1986年鹿港居民發動遊行,抗議杜邦公司在 彰濱工業區設廠。
解嚴以後,環保團體陸續成立
臺灣環保聯盟
荒野保護協會 臺灣生態學會
臺灣珍古德協會
2.從經濟發展到生態保育
A.1980年代初期─出現生態保育呼聲 a.學者:馬以工、駱元元 b.呼籲: (a)保護關渡紅樹林、恆春過境候鳥 (b)維持五股溼地 (c)反對太魯閣 立霧溪設置發電廠
B.1972年米道斯發表〈成長的極限〉
a.警告全球人口與經濟若持續發展,將 導致資源耗竭、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b.呼籲人類不要再盲目追求成長
3.永續發展之路
A.背景:1970年代以來,地球資源浩劫 與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 B.1983年聯合國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 委員會」 C.1987年提出「永續發展」
明理智,能馴服比他凶 猛的野獸,捕獲跑得比 它快速的動物,甚至獵 取深海中的魚類。
(二)回歸自然:盧梭
1.質疑科學革命以來的文明進步觀 A.著《論科學與藝術》 B.指出科學與藝術腐蝕人性,文明為諸
多罪惡之源
2.崇尚大自然 A.極力表彰自然人的德性 B.人必須「回歸自然」
盧梭
法國哲學家、作家、
政治理論家Hale Waihona Puke Baidu法國大
林俊義
施信民
陳玉峰
建議停建核四記者會
為了「非核家園」的願景,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等 組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停建核四。2000年攝
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
(一)「零成長」與「永續發展」
1.人類的困境
A.各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第三世界 普遍貧窮 B.資源枯竭的壓力─消費社會的出現 造成資源的浪費 C.生態環境的危機─工業汙染,破壞 生態環境
2.「成長的極限」
A.1968年成立「羅馬俱樂部」
a.提出「人類困境研究計畫」 b.由美國教授米道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