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与疾病的联系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一:
【A型题】
1.混杂因素是指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对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素
D.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关的因子
E.与所研究的暴露有关的因子
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
4.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住院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转诊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
5.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信息偏倚
A.回忆偏倚
B.诊断怀疑偏倚
C.暴露怀疑偏倚
D.报告偏倚
E.检出症候偏倚
6.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而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7.以下哪种研究方法不存在偏倚的问题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正确
8.下列哪种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是见不到的
A.错分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
9.下列哪种偏倚不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
A.住院偏倚
B.回忆偏倚
C. Neyman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10.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方式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选择性偏倚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选择性偏倚
-
选择性偏倚选择偏倚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入院率偏倚
入院率偏倚亦称伯克森偏倚),是指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因此,若在医院内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应注意到可能会出现这种偏倚。
2.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也称奈曼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是研究时的现患病人,而不包括死亡病例和那些病程短、轻型、不典型的病例。此外某些病人在患病后,有可能会改变其原来的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这样用于研究的病例类型(现患病例)显然会与队列研究或实验研究不同,它们多用新病例,由此而产生的偏倚即为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3.检出偏倚
检出偏倚或称检出症候偏倚),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疾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
4.易感性偏倚
有些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观察人群或对照人群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而产生的偏倚
称为易感性偏倚。易感性偏倚的典型例子是在对职业性疾病研究中的健康工人效应。当在对某一有毒物质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进行研究时,可能会发现暴露于该有毒物质者的死亡率或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反而比一般人群低。原因是接触此类有毒物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其健康水平就比一般人群高,或者对毒物的耐受性比一般人群要强,因而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低所致。不认识这一点就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
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
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段的结果,制定预防或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最为重要)、实验法、数理法。
1)观察法:①描述流行病学(产生假设):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
②分析流行病学(检验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2)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验证假设):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
3)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
5、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
学和理论流行病学4类。
6、流行病学特征:1)群体的特征(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2)对比的特征(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1、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
在流行病学中称“三间分布”。
2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或10000/万
暴露人口是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当描述某些地区的某病发病率,分母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如观察时间以年为单位时,可为年初人口与年终人口之和除以2,或以当年年中(7月1日零时整)的人口数表示。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专业人员必经的一道关口,合格的执业医师证书是医生从
事临床工作的必备证件。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以下是一份全面的复习资料,涵盖了考试所需的重要知识点和技巧。
一、医学基础知识
1. 解剖学:复习解剖学是执业医师考试的基础,重点关注人体各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相互关系。要掌握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正常功能的学科。重点复习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功能,了解正常生理参数和调节机制。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重点复习常见
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
4. 微生物学:复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长特点、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
5.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复习药物的
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和禁忌症。
二、临床医学知识
1. 内科学:复习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关注
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
2. 外科学:复习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重点
关注创伤、肿瘤、骨科等领域。
3. 妇产科学:复习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关注
妇科肿瘤、不孕不育、产科并发症等内容。
4. 儿科学:复习常见儿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关注
新生儿疾病、儿童感染症等内容。
5. 神经科学:复习神经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关注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试题解析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试题解析(03)
•(1).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指标,如果
A. RR95%C1上限>1,以为暴露与疾病有正有关
B. RR95%C1下限<1,以为暴露与疾病有负有关
C. RR95%C1上、下限均>1,以为暴露与疾病有负有关
D. RR95%C1涉及1,则以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于
E. RR95%C1不涉及1,则以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于
参照答案:E本题解释
•(2). 1996年职业病研究所为了证明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关系,对甲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同省无石棉污染乙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文化教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备可比性)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两地死亡率进行了调查,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流行病学研究
A. 历史性队列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现况研究
E. 现场实验
参照答案:D本题解释
•(3). 951年,为了评估长期吸烟危害,Do11与Hi11选取34439名男医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始时填写了信访调查表。依照吸烟状况将该人群分为不同暴露组。通过定期通信随访来获取吸烟资料及有关疾病信息。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流行病学研究
A. 历史性队列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描述性研究
E. 现场实验
参照答案:C本题解释
•(4). 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中,已知性别与吸烟关于,不同性别发生肺癌频率不同,在研究中对照组中女性占80%,男性占20%,而病例组女性占20%,男性占80%,这也许会导致
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备考题及答案
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备考题及答案
2017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精选备考题及答案
精选备考题一:
【A型题】
1.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
A.现况调查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报告
D.前瞻性队列研究
E.实验性研究
2.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进行显著性检验
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
3.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最明显的优点是
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设立对照组
4.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5.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
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l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万
C.48.0
D.0.0048
E.无法计算
6.采用与题5相同的资料,其归因危险度为
A.22.6/10万
B.1.89
C.48.0
D.0.00048
E.无法计算
7.采用与题5相同的资料,其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A.52.92%
B.47.08%
C.88.98%
D.43.04%
E.无法计算
8.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宜选用
A.归因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度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9.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流行病学-第四单元队列研究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流行病学-第四单元队列研究
[单选题]1.下列哪种偏倚只可能出现在队列研究中,而不会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选择偏倚
B.失访偏倚
C.调查偏倚
D.混杂偏(江南博哥)倚
E.信息偏倚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队列研究需要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出现失访偏倚。而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随访,所以不会出现失访偏倚。掌握“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
[单选题]3.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A.住院偏倚
B.转诊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队列研究需要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期较长,总会有研究对象对参加该研究不感兴趣,或因身体不适不便继续参加研究,或移居外地,或其他原因死亡,等等,因此退出研究。所以很容易造成失访偏倚。掌握“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
[单选题]4.在队列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
A.在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来控制
B.提高调查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同等地对待每个研究对象
C.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对象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A.主要用来控制混杂偏倚;C.用来控制失访偏倚;D.用来控制选择偏倚。掌握“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
[单选题]5.在队列研究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模型,主要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在设计时利用限制的方法和配比的方法,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掌握“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知识点。[单选题]6.下列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2012公卫执业医师试题解析-流行病学1-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试卷与试题
1. 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56人,其中旧病例22人。经过治疗,治愈40人,未愈9人,死亡7 人。计算该人群1990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8分)[9分] 参考答案:
发病率=(56-22)/25000错10000/万=13.6/万 患病率=56/25000×10000/万=22.4/万 死亡率=7/25000×10000/万=2.8/万 病死率=7/56×100%=12.5%
3. 伤害能不能预防控制,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 伤害是可以预防控制的,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源头抓起; 2)加强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3)加强应急能力和紧急处置的能力; 4)做好善后工作; 5)制定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伤害预防方案和控制措施,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保证。
4. 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5分] 参考答案: 1)关联的时间顺序; 2)关联的强度; 3)剂量-反应关系;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合理性; 7)终止效应; 8)关联的"特异性".
7. 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它的发生必须具备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三个基本环节。[每空1.5分]
8. 三种常见的伤害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是研究病因作用途径和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上述各种病因模式的重要基础,并具有预防措施上的指导意义。其内容包括: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等模式。
1、单因单果模式
单因单果模式与决定论的病因观相对应,在逻辑上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这类病因模式实际中比较少见,常见于一些严重的显性遗传病或急性物理或化学性损伤等,如先天愚型、放射病、烧伤和烫伤等疾病。
2、多因单果模式
多因单果模式是指多个病因引起单一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与吸烟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从疾病的.多因性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病因仅仅导致单一的疾病。
3、单因多果模式
单因多果模式是指单一病因引起多种疾病,例如吸烟可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从病因的多效应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同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一疾病仅仅具有这种单一的病因,即可能有其他病因。
4、多因多果模式
多因多果模式是指多个病因引起多种疾病,例如高脂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饮酒引起脑血栓、心肌梗死、大肠癌和乳腺癌。这些疾病的多个病因可能是完全共同,也可能是部分共同。多因多果实际上是将单因多果与多因单果结合在一起,全面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临床综合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临床综合第八章神经、
精神系统
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
第一节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形成
一、常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常伴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此外,还包括动脉炎、药源性所致,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但较少见;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有些病例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
二、临床类型
(一)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型
见表2-9-5-1。
表2-9-5-1各类脑血栓的症状与体征
类型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
完全性卒中
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6h)达高峰
进展性卒中
呈渐进性加重,在48小时内仍不断发展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
可分为:完全型、进展型、缓慢进展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二)依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型:
1.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椎基底动脉主干、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
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局灶症状体征重,进行性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显著,甚至可发生脑疝。
2.分水岭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常呈
卒中样发作,症状较轻,恢复较快。根据CT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皮质前型;②皮质后型;③皮质下型。
3.出血性梗死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梗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
三、临床表现
(一)大脑中动脉闭塞
见表2-9-5-2。
表2-9-5-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部位
临床表现
主干闭塞
对侧面舌瘫与偏瘫(基本均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出现体像障碍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腹水的概念及常见病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腹水的概念及常见病
正常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腹腔内积聚过量液体即称为腹水。它可由多种不同性质疾病引起,亦可能为全身水肿的突出表现。腹水一般达1000~1500ml才能经腹部检查发现移动性浊音。它的病因包括:
(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充血性心衰、心包炎、心脏压塞、肝静脉以上的下腔静脉梗阻等。
(2)肝脏及门脉系统疾病:如各种肝硬化、肝癌、门静脉炎和门脉血栓形成、肝脓肿破裂等。肝脏病是引起腹水最常见的病因。
(3)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病变、肾癌等。
(4)腹膜疾病:如各种腹膜炎、腹膜恶心肿瘤(绝大多数为继发性肿瘤)。
(5)营养缺乏:低蛋白性水肿、维生素B1缺乏等。
(6)淋巴系统疾病:如丝虫病、腹腔淋巴瘤、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
(7)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宫外孕破裂、女性生殖系肿瘤。
(8)腹腔脏器破裂:如胃肠、肝脾、胆囊破裂等。
(9)其他:粘液性水肿、Meig综合征(卵巢纤维瘤伴有腹水和/或胸水)。
公卫执业医师复习资料——流行病学重点笔记
流行病学(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病因研究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流行病学病因研究
一、病因概念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病因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阴阳五行说
公元前5世纪,我国祖先即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外环境物质-水、火、木、金、土密切相关。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病因观,它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2)Koch法则
意大利学者(Fracastora)最早于16世纪提出了“特异的疾病与特异的‘传染物’有关”,这是特异病因论的开始。到19世纪提出了“活的传染物”的概念。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于1884年提出了确定病原菌的郭霍三原则:① 在相同的疾病病人中均能分离出同一种病原菌,但不能在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人中找到;② 必须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并能传代;③ 这种纯培养接种于易感动物能引起典型疾病,并能从这种实验感染的动物中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第一个被证实符合这些原则的疾病是炭疽。郭霍三原则在病因发展史上有过重大作用。
(3)三角模式
人类在长期的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单与病原微生物有关,而且与环境和宿主状况有关。另外,有大量的非传染病并非由“活的传染物”引起。建立在细菌学理论上的郭霍三原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病因理解的需要。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病因的三角模式逐渐发展成熟。该模式强调,病原微生物、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三要素各占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角,当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体能保持健康,一旦其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三者失去平衡,就将导致疾病。该模式较单一病因论全面,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的条件。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讲义汇编 《呼吸系统》
第一单元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感染和非感染性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
1.感染:是本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加剧本病的发展。病原主要为细菌和病毒。细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奈瑟球菌等为最多见。前两种细菌可能为本病急性发作的最主要病原菌。
2.非感染性因素
(1)吸烟: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1)粘膜:鳞状上皮化生,纤毛运动减弱,吞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腺体肥大,粘液分泌↑;充血水肿,易继发感染。
2)支气管痉挛。
3)支气管净化能力减弱。
(2)理化因素:职业性粉尘、大气污染、气候寒冷等。
(3)其它:过敏反应、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遗传等。
(二)临床表现、分型及分期
1.临床表现:慢性起病、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
(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2)体征:急性感染发作时,背部及肺底部出现散在的干湿啰音,喘息者可闻及哮鸣音。
2.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3.分期
(1)急性发作期:急性感染发作在1周内
(2)慢性迁延期: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
(3)临床缓解期:症状轻微或基本消失,保持2个月以上。
(三)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四)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重、增粗、紊乱,肺气肿……。
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以后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
3.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4.痰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凡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心、肺和其他疾患时,可做出诊断。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3)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复习题及答案(3)
【 B 型题】
问题 47~51
A.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B.保证两组之间的可比性
C.可避免来自病人和医生两方面的偏倚
D.消除病人的主观选择研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E.在随机分组过程中,使各组在某些方面具有可比性
47.均衡性的目的在于
58.随机抽样的作用在于
49.双盲试验的目的在于
50.随机分组的作用在于
51.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的作用在于
问题52~53
A.死亡率、患病率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有效率、治愈率
D.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E.爆发率、流行率
52.某医院进行了一次罗布麻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指标
53.对一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分析时可选用指标
问题 54~55
A.一工厂按有无接触粉尘情况分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矽肺发生情况
B.一城市推行在饮水中加氟预防龋齿
C.一医院观察心肌梗死病人急性发作后1月内的预后
D.一肿瘤防治所调查该院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既往生育史
E.一社区医院比较中药和西药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效果
54.属于临床实验的有
55.属于社区实验的有
问题 56~57
A.治疗有效例数/治疗的总例数×100%
B.愈人数/治疗人数×l00%
C.X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X年的病例数×100%
D.(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100%
E.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l00%
56.保护率
57.效果指数
问题 58~61
A.描述性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公卫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流行病学-第二单元疾病的分布
公卫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流行病学-第二单元疾病的分布
[单选题]1.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江南博哥)生或流行情况
D.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E.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还可为卫生设施、人力和费用的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掌握“疾病测量指标★”知识点。
[单选题]3.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因此患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率下降,也可由于患者恢复快或死亡快,病程缩短所致。只有当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对稳定时,才能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掌握“疾病测量指标★”知识点。
[单选题]4.罹患率适用于
A.慢性病
B.疾病的长期流行
C.较小范围或短期流行
D.某病的隐性感染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不同之处在于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掌握“疾病测量指标★”知识点。
[单选题]5.发病率的定义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与疾病的联系
病因必须与疾病有联系或称相关。二者存在密切的数量关系时为有联系,可用统计学方法加以表明。
(一)统计学联系
当病因(F)在人群中变动后某疾病(D)的频率或强度也变动,则为二者有联系。F有可能(也有不可能)为D的病因。当F变动后,D并不变动,则为二者无联系,F很可能不是D的病因。当某疾病(D)有F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该疾病中有F的比例,并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也叫有联系。
(二)虚假的联系
虚假的联系是由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偏倚(bias)所引起,或应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的判断而形成。
虚假的联系是二事物实际上不存在联系,是在研究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如研究设计的缺陷、调查方法的错误等等偏倚)造成的假象。
(三)间接的联系
当两种疾病(或事件)(B、C)都与某因素(A)有联系,则这两种疾病存在统计学上的联系,这两种疾病(或事件)的联系是间接的联系。如白发与年龄有关,癌或高血压患病率也随年龄而增加,于是就出现白发的人比非白发的人的高血压(或癌)患病率高,并且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冠心病与肺癌都与吸烟有关,于是冠心病与肺癌的发病率也出现了相关。但是,白发与高血压及癌、冠心病与肺癌并非因果联系,治疗冠心病并不会减少肺癌发病率,治疗高血压也不会减
少白发的现患率。这种间接联系的出现,系因有与两种疾病都有关,而其本身又是一个病因的混杂(混淆)因素的存在。
(四)因果联系
排除了虚假的联系和间接的联系之后,两事件间的联系才有可能是因果联系,才可能进行病因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