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与疾病的联系

合集下载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大纲-糖尿病病因分析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大纲-糖尿病病因分析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大纲:糖尿病病因分析
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段的结果,制定预防或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最为重要)、实验法、数理法。

1)观察法:①描述流行病学(产生假设):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

②分析流行病学(检验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2)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验证假设):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

3)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5、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4类。

6、流行病学特征:1)群体的特征(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2)对比的特征(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1、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称“三间分布”。

2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10000/万暴露人口是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当描述某些地区的某病发病率,分母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如观察时间以年为单位时,可为年初人口与年终人口之和除以2,或以当年年中(7月1日零时整)的人口数表示。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发病率可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

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公卫医师考试指导: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
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是研究病因作用门路和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上述各样病因模式的重要基础,并拥有预防举措上的指导意义。

其内容包含: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等模式。

1、单因单果模式
单因单果模式与决定论的病因观相对应,在逻辑上病因是疾病发
生的充足必需条件。

这种病因模式实质中比较少见,常有于一些严重的显性遗传病或急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等,如天生愚型、放射病、烧
伤和烫伤等疾病。

2、多因单果模式
多因单果模式是指多个病因惹起单调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脂血
症、肥胖、糖耐量异样、高胰岛素血症与抽烟惹起急性心肌梗死。


疾病的多因性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

可是这其实不意味着这些病因仅仅致使单调的疾病。

3、单因多果模式
单因多果模式是指单调病因惹起多种疾病,比如抽烟可惹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和冠芥蒂。

从病因的多效应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

同理,这也其实不意味着这一疾病只是拥有这种单调的病因,即可能有其他病因。

4、多因多果模式
多因多果模式是指多个病因惹起多种疾病,比如高脂饮食、缺少
体力活动、抽烟和喝酒惹起脑血栓、心肌梗死、大肠癌和乳腺癌。


些疾病的多个病因可能是完整共同,也可能是部分共同。

多因多果实际上是将单因多果与多因单果联合在一同,全面地反应了事物的原来面目。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专业人员必经的一道关口,合格的执业医师证书是医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必备证件。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以下是一份全面的复习资料,涵盖了考试所需的重要知识点和技巧。

一、医学基础知识1. 解剖学:复习解剖学是执业医师考试的基础,重点关注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要掌握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正常功能的学科。

重点复习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功能,了解正常生理参数和调节机制。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重点复习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

4. 微生物学:复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长特点、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

5.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复习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和禁忌症。

二、临床医学知识1. 内科学:复习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点关注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

2. 外科学:复习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重点关注创伤、肿瘤、骨科等领域。

3. 妇产科学:复习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点关注妇科肿瘤、不孕不育、产科并发症等内容。

4. 儿科学:复习常见儿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点关注新生儿疾病、儿童感染症等内容。

5. 神经科学:复习神经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点关注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等常见疾病。

三、医学伦理和法律1. 医疗伦理:复习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了解医患关系、隐私保护、生命伦理等内容。

2. 医疗法律:复习医疗法律的基本法规和规定。

了解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程序。

四、考试技巧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202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讲

202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讲

202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讲一、中医基础理论考点。

(一)阴阳学说。

1. 基本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 原因:这种概念的形成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总结。

在古代,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现象,如日月、昼夜、寒暑等,通过归纳这些现象的属性,形成了阴阳的概念。

2. 阴阳的特性。

- 相关性: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上。

例如,就人体而言,气为阳,血为阴,它们都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属于同一范畴。

- 普遍性: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自然界的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属性,人体的脏腑经络等也都有阴阳之分。

- 相对性:阴阳的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

在人体病理状态下,寒证(阴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热证(阳证)。

这是因为阴阳双方在不断运动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属性的转化。

(二)五行学说。

1. 五行的基本概念。

-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最初的含义与“五材”有关,即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五种基本物质。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行的概念逐渐抽象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哲学意义,用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2. 五行的特性。

- 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 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所以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归属于火。

- 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归属于土。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病理生理学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它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一、疾病概论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病因可以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损伤与抗损伤之间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因果交替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

局部病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影响整体,而机体的整体反应也会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和电解质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

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包括脱水、水中毒、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等。

脱水根据血钠浓度的变化分为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时,水和钠成比例丢失,血钠浓度正常,细胞外液量减少。

低渗性脱水时,失钠多于失水,血钠浓度降低,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

高渗性脱水时,失水多于失钠,血钠浓度升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水中毒是指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出量,导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症状。

低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低于 135mmol/L,可由肾性失钠、肾外失钠等原因引起。

高钠血症则是血钠浓度高于 150mmol/L,常见于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等情况。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常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和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等。

低钾血症可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多由肾排钾减少、钾摄入过多或细胞内钾释放入血等引起,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心跳骤停。

三、酸碱平衡紊乱正常人体的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pH 值在 735 745 之间。

公卫执业医师临床综合知识

公卫执业医师临床综合知识

公卫执业医师临床综合知识公卫执业医师临床综合知识就像一个大宝藏,这里面藏着的东西可多了,对咱们守护大家的健康那是相当重要。

咱先说说这个公共卫生和临床综合知识的关系吧。

你看,公共卫生就像是一个大管家,管着一群人的健康大事。

而公卫执业医师呢,就像是这个大管家手底下的得力助手。

临床综合知识就好比这个助手手里的工具包,各种各样的工具都在里面。

这个工具包要是不齐全,遇到健康问题的时候就只能干瞪眼啦。

比如说,社区里突然有一群人得了相似的病,这时候公卫执业医师就得利用临床综合知识去判断是传染病呢,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

要是不懂临床知识,那还怎么去查找病因呀,就像一个厨师不懂食材的特性,能做出好菜吗?那公卫执业医师的临床综合知识都包括啥呢?那可太多了。

内科学的知识就像是房子的基石。

心肺肝脾肾,哪个脏器出了毛病都得靠内科学知识来诊断和处理。

像心脏不好的人,可能会有心慌、气短的症状。

公卫执业医师得知道这可能是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就像一个汽车修理工得知道汽车发动机抖动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样。

要是误诊了,那可就耽误大事了。

外科知识也不能少啊。

有时候社区里会发生一些意外受伤的情况,比如有人不小心割破了手,伤口深得都能看见骨头了。

这时候公卫执业医师要是不懂外科的清创缝合知识,那伤者可就遭罪了。

这就好比一个裁缝不会缝补破了大口子的衣服一样。

外科知识在处理一些突发的外伤事件中那是必不可少的。

妇产科和儿科知识也相当关键。

社区里总会有新生命诞生,孕妇产前产后的保健,婴儿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公卫执业医师的关注。

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就像一颗小树苗生长的时候遇到了狂风暴雨,公卫执业医师得像园丁一样,利用妇产科知识去呵护这棵“小树苗”和她肚子里的小生命。

孩子生病更是让家长揪心,公卫执业医师要是能凭借儿科知识快速判断孩子是感冒了还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那就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守护神啊。

还有传染病学的知识。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战略图。

执业医师公共卫生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公共卫生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公共卫生学知识点一、概述公共卫生学是一门关于人群健康的科学,旨在促进和保护整个人群的健康,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作为执业医师,了解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保障社会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二、公共卫生学的基本原理1. 健康与疾病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全适应的状态,疾病是身体和心理功能异常的表现。

2.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相关因素,以便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

3. 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环境和行为有关;疾病的传播受到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影响。

4.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通过干预人群的生活方式、环境和社会因素,促进健康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5. 卫生教育和宣传:向人群传达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公共卫生学的主要领域1.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相关因素,经常用于调查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

2. 健康统计学:收集、整理和分析健康相关数据,评估人群的健康状况,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3. 预防医学:通过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环境卫生学: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控制。

5. 职业卫生学:关注工作场所健康和职业病防控,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

6. 卫生管理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与组织,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公共卫生学的重要概念和方法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收集人群的暴露因素和疾病情况,分析其相关性,找出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危险因素。

2. 偏倚与误差: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倚和误差,需在研究设计和分析中进行控制和校正。

3. 生命表与人群健康指标:生命表用于描述人群的生存状况和死亡风险,人群健康指标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等。

4. 健康政策与干预措施:基于公共卫生学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制定相关的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以促进人群健康和预防疾病。

五、公共卫生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疾病预防与控制:通过疫苗接种、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等手段,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因研究

病因研究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一、病因概念(一)病因概念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病因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阶段:(1)阴阳五行说公元前5世纪,我国祖先即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外环境物质-水、火、木、金、土密切相关。

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病因观,它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2)Koch法则意大利学者(Fracastora)最早于16世纪提出了“特异的疾病与特异的‘传染物’有关”,这是特异病因论的开始。

到19世纪提出了“活的传染物”的概念。

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于1884年提出了确定病原菌的郭霍三原则:① 在相同的疾病病人中均能分离出同一种病原菌,但不能在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人中找到;② 必须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并能传代;③ 这种纯培养接种于易感动物能引起典型疾病,并能从这种实验感染的动物中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

第一个被证实符合这些原则的疾病是炭疽。

郭霍三原则在病因发展史上有过重大作用。

(3)三角模式人类在长期的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单与病原微生物有关,而且与环境和宿主状况有关。

另外,有大量的非传染病并非由“活的传染物”引起。

建立在细菌学理论上的郭霍三原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病因理解的需要。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病因的三角模式逐渐发展成熟。

该模式强调,病原微生物、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三要素各占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角,当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体能保持健康,一旦其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三者失去平衡,就将导致疾病。

该模式较单一病因论全面,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的条件。

(4)轮状模式三角模式将病因、宿主、环境截然分开,并强调三者处于同等地位,显然有不妥之处。

至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疾病的轮状模式,该模式强调了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机体占据轮轴的位置,其中的遗传物质有重要作用;外围的轮子表示环境,环境包括生物、物质和社会环境,机体生活在环境之内,而病因存在于机体和环境之中。

病因辩证知识点总结

病因辩证知识点总结

病因辩证知识点总结一、病因的概念所谓病因,就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 病因的分类(1)外因——指那些在人体外界引起并直接影响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因素。

例如,风、寒、暑、湿、燥、火、湿热等;(2)内因——指人体内在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体质、情志、饮食等;(3)其他外因——还有异常的生活习惯,如生活饮食不规律、过量劳累、情志不遂、毒物、放射线等。

2. 病因与发病的关系病因和发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病因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使个体处于有病倾向的状态,当条件成熟时,疾病就发生了。

3. 发病的必要条件(1)人体处于一定的病变易感状态;(2)必要的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

二、病因的辨析病因辨析主要是辨明病因的性质、特点和轻重缓急,以确定治疗的重点。

1. 病因的性质(1)外感因素——指外感六淫邪气。

如感受风寒、风热、风湿、湿热、燥热;(2)内因素——指体内因素以及饮食、情志造成的病因;(3)其他因素——指放射线、化学药物等特殊因素。

2. 病因的特点(1)发病原因的一定性质;(2)发病原因对人体的不同影响;(3)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3. 病因的轻重缓急(1)导致急病的病因;(2)致病较重的病因;(3)多因共病的病因;三、病因辨证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病因密切相关,病因辨证是初步判断疾病的本质在何处,疾病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何处。

1. 病因与病机的关系(1)病因和病机具有连续性;(2)病因决定病机;(3)即使相同的病因,也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理。

2. 病因与证候的关系(1)病因的辨明对指导证候辨析起着重要的作用;(2)病因决定证候的性质与变化;(3)病因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影响和转化。

四、疾病的病因辩证治疗1. 病因辩证与治疗原则(1)辨明病因为防,辨明病机为治;(2)疾病的治疗要从病因着手,改变病因,以消除病机;(3)不同病因的疾病应有不同的治疗措施。

2. 风寒病因辩证治疗(1)辨证要点:强调风寒的致病特点;(2)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为主;(3)常用方剂: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2023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题库完整版

2023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题库完整版

2023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题库完整版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无法研究原因不明疾病【答案】: D【解析】:AD两项,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BCE三项,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不仅在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病因研究与防治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某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的比例在全市最低,则()。

A. 说明该区急性传染病在全市中最轻B. 还不能说明该区急性传染病在全市中最轻C. 可将此比例看作发病率与全市比较D. 可将此比例看作发病率与其他各区比较E. 以上都不对【答案】: B【解析】:某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的比例在全市最低,只能说明在该市全部急性传染病中该区所占比例最低,但不清楚该区传染病的发病率,因而无法判断该区急性传染病在全市中是轻是重。

3.在队列研究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模型,主要是为了控制()。

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失访偏倚D. 混杂偏倚E. 回忆偏倚【答案】: D【解析】:分层分析通过对可疑的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后分析,能有效控制混杂偏倚;多因素模型通过将混杂因素和研究的因素放在同一模型中从而有效控制混杂偏倚。

4.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

A. 医院感染发生率B. 医院感染漏报率C. 医院感染患病率D. 医院感染续发率E.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答案】: B【解析】: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

5.Ⅰ相反应包括()。

A. 氧化B. 还原C. 水解D. 结合E. A+B+C【答案】: E【解析】:Ⅰ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的概念及意义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的概念及意义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的概念及意义
-
一、病因的定义
现代的流行病学病因观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流行病学家首先提出来的,他将病因定义为:“那些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就可认为有病因关系存在,当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因此,流行病学中的病因观是符合前述的概率论因果观。

另外,为了同一般意义上的病因相区别,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

二、意义
1.这个病因新概念反映了多病因的观点,对疾病、健康的认识更加全面、立体化。

2.这个概念是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角度提出的,其优越性在于引导人们在诸多病因的锁链中选择实际可行的关键环节采取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2024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测试题(附答案)

2024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测试题(附答案)

2024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A. 揭示现象B. 确定病因C. 预防疾病D. 评价效果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研究的特点?A.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B. 探索病因C. 确定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 描述人群中的暴露情况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过程?A. 暴露与疾病的关系B. 暴露与效应的关系C. 病因与疾病的关系D. 预防与控制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能够确证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B. 能够观察到暴露与疾病的发展过程C. 需要较长时间随访D. 适用于观察罕见疾病的病因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能够确证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B. 需要较长时间随访C. 适用于观察罕见疾病的病因D. 通过对病例和对照的比较,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随机对照试验的特点?A. 能够确证干预措施的效果B. 研究对象随机分组C. 适用于观察罕见疾病的病因D. 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相对危险度D. 基因频率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评价指标?A. 灵敏度B. 特异性C. 阳性似然比D. 归一化相对危险度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可信度评价指标?A. 变异系数B. 标准误C. P值D. 一致性系数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确度评价指标?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含量D. 检验力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

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病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治疗策略的科学。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考试资料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病因作用的联接方式种类考试资料

1、某男,21岁。

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

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一起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

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

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0.5分A.纳曲酮B.纳洛酮C.丁苯诺菲D.吗啡E.氟哌啶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冰毒的主要有害成分是苯丙胺,它通过抑制突触间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苯丙胺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宜用拮抗多巴胺的药物。

2、20岁的男性患者,因兴奋话多与少语少动交替发作月余入院。

患者在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第1次出现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不让他做的事情偏要做,别人阻止他时,他却说在做好事,自己在纸上写了数字就变成了支票,可以拿去给别人治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尚能坚持工作,在出院后的2个月,因与女友吵架后出现不愿说话,不愿上班,家人反映变懒了,在当地医院给予丙米嗪治疗半月后恢复正常。

住院前半月,患者变得话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讲自己能当公司总裁,工作能力强,将来可以组建一个跨国公司。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A.复发性躁狂症B.双相障碍躁狂发作C.精神分裂症D.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E.反应性精神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患者已经出现了2次较典型的躁狂发作和1次抑郁发作,此次为躁狂发作,已经达到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尚未达到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的标准,因为要求在1年内至少有4次以上的躁狂与抑郁的发作。

也没有诊断精神分裂症和反应性精神病的依据,所以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3、患者,男,9岁,学生。

某日去邮局领取汇款300元,柜台上放着3张0元,一目了然,患者接过后便放进衣袋。

一出邮局,觉此举过于疏忽,唯恐刚才数错了,便将钱拿出反复再数。

又一转念,是否衣袋里原来就有1张0元的钞票呢?明知自己并没有弄错,但仍无法控制,为此苦思不解、焦虑不安、苦恼不甚。

临床分析疾病的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关联

临床分析疾病的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关联

临床分析疾病的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关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其病因学和流行病学息息相关。

临床分析疾病的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关联的深入研究,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临床分析疾病及其关联问题。

一、病因学与疾病的关系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及其机制的学科。

通过对疾病的病因学分析,可以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病因学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1 内因内因是指与人体内部有关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先天性遗传疾病。

免疫因素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因素与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有关,如糖尿病。

1.2 外因外因是指与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的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

感染因素是引起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传染病。

物理因素包括辐射、气候等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化学因素则指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如化学中毒。

二、流行病学与疾病的关系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集病例资料、调查均匀和人群特征等信息,可以识别出病因的变动并发现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

同时,流行病学调查还能够对疫情进行追踪和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2 流行病学分析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流行病学分析对于了解疾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例的时序分析、空间分布分析和人群特征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影响因素和传播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临床分析与病因学、流行病学的结合临床分析是指通过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对于执业医师考试来说,掌握病理生理学的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一、疾病概论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疾病则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因学病因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

需要了解各类病因的特点和致病机制。

3、发病学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因果交替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

4、疾病的转归疾病的转归有康复和死亡两种。

康复又分为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

死亡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而病理性死亡的过程通常会经历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水、钠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是重点。

此外,水中毒的概念和原因也需要掌握。

2、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特别是对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法是常考内容。

3、镁代谢紊乱低镁血症和高镁血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要熟悉。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中的缓冲系统、肺的调节、肾的调节以及组织细胞的调节机制都需要了解。

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机体的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是必须掌握的。

要能够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四、缺氧1、常用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和意义要清楚。

2、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特点和致病原因需要牢记。

3、缺氧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掌握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影响。

五、发热1、发热的概念和原因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病因与疾病的分布中医学认为,病因就是导致一种疾病发生的原因。

它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

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

(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 同期暴露人口× K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 同期暴露人口× K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确定病因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标准

确定病因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标准

确定病因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标准病因推断不能单凭经验主义的武断,也不是凭空作“逻辑”游戏,而需有丰富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有时亦需参考临床、病理及基础学科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概括、分析和判断。

一般采用下列几个标准来衡量:一、联系强度(strength of association)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来表示。

相对危险度越大,该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

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远远大于吸烟与冠心病的联系,前者的相对危险度为9~10倍;而后者仅约2倍。

吸烟与其他任何一种疾病之间的联系没有象吸烟与肺癌那么显著;而肺癌与任何一种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又没有象肺癌与吸烟那么显著,说明吸烟与肺癌两者的联系特别显著。

假如调查设计与分析都正确,且其相对危险度高于3~4倍时,按一般经验是很难用混杂或偏倚来解释的,即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二、联系的一致性(consistancy of association)某种疾病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与研究因素在三间中的分布相一致,提示两者可能有因果联系。

例如人群中肺癌死亡率的上升与市场上烟草及纸烟的消耗量上升相一致。

如果两者的分布有分歧、或颠倒就削弱甚至否定因果联系的假设。

其次,某种疾病与某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地区、由不同的作者进行研究均能获得同样或类似的结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亦是病因推断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例如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已进行30余次病例对照研究和7次以上的定群研究,虽然各次调查由不同作者,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其结论均认为吸烟与肺癌有联系,不可能在这么多次调查中其联系的成立均是由某种偏倚所造成的。

当一种联系在另一地区调查时,因未获得相同的结果而不能轻易给以否定,应作进一步调查与分析。

例如Pott在伦敦观察到在烟囱里扫烟灰的工人与患阴囊皮肤癌有联系,但在英国的利兹(Leeds)不能获得类似的结果,经进一步调查发现两地区燃料的化学成分及燃烧情况不完全相同,其获得结论不一致也是可以解释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病因与疾病的联系
病因必须与疾病有联系或称相关。

二者存在密切的数量关系时为有联系,可用统计学方法加以表明。

(一)统计学联系
当病因(F)在人群中变动后某疾病(D)的频率或强度也变动,则为二者有联系。

F有可能(也有不可能)为D的病因。

当F变动后,D并不变动,则为二者无联系,F很可能不是D的病因。

当某疾病(D)有F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该疾病中有F的比例,并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也叫有联系。

(二)虚假的联系
虚假的联系是由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偏倚(bias)所引起,或应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的判断而形成。

虚假的联系是二事物实际上不存在联系,是在研究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如研究设计的缺陷、调查方法的错误等等偏倚)造成的假象。

(三)间接的联系
当两种疾病(或事件)(B、C)都与某因素(A)有联系,则这两种疾病存在统计学上的联系,这两种疾病(或事件)的联系是间接的联系。

如白发与年龄有关,癌或高血压患病率也随年龄而增加,于是就出现白发的人比非白发的人的高血压(或癌)患病率高,并且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

冠心病与肺癌都与吸烟有关,于是冠心病与肺癌的发病率也出现了相关。

但是,白发与高血压及癌、冠心病与肺癌并非因果联系,治疗冠心病并不会减少肺癌发病率,治疗高血压也不会减
少白发的现患率。

这种间接联系的出现,系因有与两种疾病都有关,而其本身又是一个病因的混杂(混淆)因素的存在。

(四)因果联系
排除了虚假的联系和间接的联系之后,两事件间的联系才有可能是因果联系,才可能进行病因推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