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六则投影(学生)
医案整理(师承)
镇江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姓名:胡某性别:女年龄: 79岁民族: —文化程度: —籍贯: -职业:—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15.4。
5主诉: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再发半月余。
现病史:每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通等无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半月前因受凉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输青霉素、清开灵注射液等无效。
现症:恶寒,低热,夜间汗出,乏力。
舌边尖红,舌苔厚腻微黄,脉弦紧。
既往史(药敏史):40年前曾患疟疾辅助检查:体温37。
5℃.血常规:WBC 5.2×109/L,N0。
65,L0。
35. 辨证分析:风寒袭表证中医诊断:感冒(太阳少阳合病)西医诊断:病毒性感冒治法:和解少阳,解表温里。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15g,黄芩12g,桂枝10g,白芍15g,干姜10g,煅牡蛎30g,花粉15g,常山15g,茵陈20g,金银花20g,连翘20g,甘草10g。
3剂,水煎服。
复诊:目前精神尚可,服药平和,畏寒减轻,汗出减少,仍感乏力。
舌尖红,苔厚腻微黄,脉弦细。
以上方加黄芪30g,白术10g。
3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脾肺气虚,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低热,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伴乏力明显。
既往治疗大多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品,致使太阳之邪内陷,少阳枢机不利,又有内陷太阴之势。
《伤寒论》原文提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历代医家均认为该方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
《伤寒论》中认为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
签名:年月日指导老师点评:签名:年月日镇江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姓名:郭某性别: 女年龄:51岁民族:—文化程度: - 籍贯: -职业: —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15.5.15主诉:咳嗽10余年,伴大便稀。
医案六则投影(学生)
醫案六则[题解与说明]现存最早的医案专集→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著名医案介绍:医案古称“诊籍”。
1、以病为纲合编江瓘·《名医类案》,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以明代以后医案为主,本书温病医案较多。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收集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六十余家,1600多案。
民国·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书中医案为作者登报征集,经作者精选,按病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内容顺序排列。
2、以人为纲合印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含尤怡《静香楼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张仲华《爱庐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
民国·徐衡之《宋元明清名医类案》3、个人医案清·喻昌《寓意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门人华岫云整理而成。
徐按很精采。
清·徐灵胎《洄溪医案》清·吴瑭《吴鞠通医案》清·丁甘仁《丁甘仁医案》清·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一)本医案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本案记述仓公诊断齐王侍医遂“病中热”的情景,劝告不可服用五石,并阐明其危害性。
练:通“炼”。
动/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名/白色的熟丝→形/熟练。
不溲sǒu:小便短少。
臃:非“癰”的异体。
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介词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以阴石治阴病,以阳石治阳病。
陰陽水火之齊:药石有寒性柔剂,有热性刚剂。
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阴虚内热就用寒性矿物药组成的柔剂治疗它。
远:背离→错误。
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
语译:确立诊治疾病的标准(树立治疗法度,建立治疗规矩,确立治疗准则),结合病人色脉等外部症状、病位在表在里、病性是实是虚、病势是顺是逆,并参考病人脉搏动静与脉息相应情况。
才可以据这些讨论疾病。
医案六则P
孟秋痢大作,初三晝夜 • 孟秋:农历七月。孟,农 历每季第一个月。 下百許次,紅白相雜, • 感应丸:方名。《和剂局 絕無渣滓,腹脹悶, 方》方。功用温补脾胃, 消积导滞。 絞痛不可言。或謂宜 下以大黃。先生弗顧 也,竟用參、术、薑、 桂漸愈。猶白積不止, 服感應丸而痊。
後少嘗蟹螯,復瀉下 委頓,仍服八味湯及 補劑中重加薑、桂而 愈。夫一身歷一歲間 耳,黃連苦茗,曩不 輟口,而今病以純熱 瘥。向非先生,或投 大黃涼藥下之,不知 竟作何狀。又病室孕 時,喘逆不眠,用逍 遙散立安,又患便血 不止,服補中黑薑立 斷,不再劑。
葉先生名儀,嘗與 丹溪俱從白雲許先生 學。其記病云: 歲癸酉秋八月, 予病滯下,痛作,絕 不食欲。旣而困備, 不能起床,乃以衽席 及薦闕其中,而聽其 自下焉,時朱彥修氏 客城中,以友生之好, 日過視予,飮予藥, 但日服而病日增。朋 游譁然議之,彥修弗 顧也。
• 叶先生名仪:叶仪,字景翰, 元末明初学者。金华(今属浙 江)人。著有《南阳杂稿》。 • 白云许先生:许谦,安益之, 晚号白云山人,谥号文懿。著 有《白云集》等。 • 癸酉: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 1333年)。 • 滞下:中医病名。即痢疾。因 有积滞下痢故名。 •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就把床 席和垫子的中间开个缺口。衽: 床席。荐:床垫子。阙:通 “缺”,使动用法。其:代词, 指衽席及荐 。 • 氏:表尊敬,有“先生”之 义。 客:客居。用作动词。 • 友生:朋友。此指同门、同学。 • 朋游:老朋友。哗然:大声的 样子。譁,“哗”的异体字。
赵献可辨证施治
赵献可 中国明末医学家。生卒年不详, 约活动于16~17世纪。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赵献可好学博览,除医 之外,儒、道、释均有涉猎,曾游历于山西、陕 西等地。在哲学思想上受《易经》影响较大,在 医学上又遵从李东垣、薛己,属于温补学派。赵 献可提出命门为人一身之主,而不是心,命门的 水火即人的阴阳。代表著作有《医贯》6卷,对后 世影响很大。此外他还著有《邯郸遗稿》,又名 《胎产遗论》,为妇科专著,另有《内经钞》、 《素问注》、《经络考》、《正脉论》、《二本 一例》等书皆失传,其子赵贞观亦精医学,辑有 《痘疹论》一书。
老名中医60个验案
老名中医60个验案1.案痛风2.案痛风3.案神衰4. 痹证5.案痹证6.案痹证7.案高脂血症 8.案小儿厌食 9.案口疮 10.案痤疮 11.案荨麻疹 12.案湿疹 1 3.案痛经 14.案痛经 15.案闭经 16.案闭经 17. 带下 18.案带下 19.案不孕 20.案不育 21. 胃炎 22案胃炎 23案神经性头痛 24.案糖尿病 25.案糖尿病 26.案糖尿病 27.案糖尿病疖肿 28.案糖尿病内分泌紊乱 29.案肾炎 30.案泌尿系感染 31. 脑梗塞 32.案溃疡病 33. 暑湿感冒 34.案经期感冒 35.案乳蛾发热 36.案气管炎 37.案哮喘 38.案低热 39.案咳血 40..案咳血 41.案冠心病 42.案冠心病 43.案冠心病 44.案心律失常 45.案高血压病 46.案高血压病 47.案细菌感冒 48.案病毒感冒 49.案乳腺癌 50. 膀胱癌 51.案食道癌 52.案结肠癌 53.案胃癌 54.案肝癌 55.案肺癌 56.案子宫肌瘤 57.案卵巢囊肿 58.案乳腺增生 59.案更年期综合症 60.案宫颈癌1.案痛风病史:蔡生,31岁,初诊节气,小满。
左足肿痛3年,加重半年,西医确诊为痛风,服秋水仙碱等西药,无明显效果。
经常发作,门诊求治中医。
刻见左足肿痛,饮啤酒时加重,头重胸闷,口粘且苦,尿黄便干,食纳不佳,查尿酸490mmol/L,左足第一跖关节红肿热痛。
苔根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滑尺弱。
讲解与互动:什么辨证?什么证类?学生:“痰浊。
”哎!痰浊。
但这里面矛盾在什么地方?他有一个尺脉比较弱,你光从脉来辩证,说明他还有肾亏。
实际上没有肾亏,因为症状没有,舌苔不支持,不能舍症从脉,要舍症从舌。
肾亏的话,舌质肯定淡胖,他没有淡胖,而且根是黄腻的,这完全是痰浊呀!而且痰浊化热。
从痹证来讲,这完全是个热痹者叫湿痹都行。
开什么方?学生:“温胆汤。
”温胆汤也可以。
温胆汤没错呀!说明你们开动脑子了,用脑子就好。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7068)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
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
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
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陈某某,女,60岁,农民。
低热37.5?已有6年余。
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
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
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
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
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
谢海洲疑难病验案举隅
1 7日就诊 。就诊 前半 月患者 受 凉后 呼 吸 困难 , 喘息 咳 嗽, 活 动及平 卧后加 重 , 至 我 院就 诊 时患 者 乏力 , 呼 吸 困难 , 喘息 、 稍 动则 喘息 , 端坐体 位 , 咳嗽 , 咳痰 , 痰为 清 稀 泡沫 样痰 , 颜 面部及双 下肢 水肿 , 纳少 , 夜寐 差 , 大 便
史3 0余 年 。脑梗 死病史 l 2年 。陈 旧下 壁 心 肌梗 死 5 年 。心 电 图 : 窦 性 心 律 ,Ⅱ、 Ⅲ、 a V F导 联 可 见 Q 波 , I、 a V L 、 V 一V 。导 联 S T段 压低 0 . 0 5 m v 。中 医诊 断 : 心水 , 证属 阳虚 水泛证 。治 宜益气 温 阳利水 。处方 : 心 复康 丸 ( 院 内制 剂 , 主要 由 附子 ( 制) 、 党 参、 沉香 、 茯 苓、 丹 参 等药物 组成 )5 g , 2次/日。 2 0 1 2年 4月 2 3 日复诊 , 患者病情 明显缓解 , 胸 闷、 憋 气 减轻 , 无咳嗽、 咳痰 。下 肢 水肿 较 前 减轻 。遵 此 治法治 疗 2周 , 病情 完全 缓解 , 无胸 闷 、 憋气 , 可 耐受
生活质 量 , 减 少发 作 次 数 。 临 床 应 用 心 复 康 丸 治 疗 阳
虚 水 泛 型 心 水 取 得 较 好 疗 效 。 心 复 康 丸 主 要 由 附 子
而配合 温通 药物 可促 进 大 小血 管 、 微 循 环 障碍 的 恢 复
以及 促 进 血 管 新 生 , 以 上 机 制 可 能 达 到 全 部 冠 脉 血 管 都 尽 可 能 开 通 的 目的 。 对 此 患 者 高 主 任 主 要 注 重 了 治 本 为主 。 标本 兼 治的基调 。
塑 影 响 的研 究 [ J ] . 天津 中 医药 , 2 0 0 5 , 2 2 ( 1 ) : 2 2 - 2用 心复康 丸 5 g每 日一次 。
刘绍武经典医案
刘绍武经典医案刘绍武先生三部六病经典医案一、六病医案(一)太阳病例一:杨某,男,52岁,干部一九七二年七月中旬,偶染感冒,遂寒热头痛,项强体痛,鼻塞清涕,微咳少痰,屡经治疗,寒热不除,头疼反增,延至八月九日始求余诊。
视其苔薄白,舌尖红,脉浮。
病虽二十余日并未他变,仍为太阳病,遂与新订葛根汤。
方用:葛根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甘草10克。
两煎合并,分温三服。
睡前服药,约半小时后得微汗,一夜安睡。
翌晨,寒热止,体痛除,头痛锐减,继进一帖,遂健如初。
例二:温某,男,48岁,农民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日,因事夜间外出,时虽中秋,深夜已凉,着衣单薄,次日遂发热恶寒,咳嗽无汗,头痛体痛。
诊其脉浮而数,舌苔薄白,舌尖红赤。
此太阳病正证,与新订葛根汤一帖,依法煎服。
服后约一刻钟,觉周身发热,继而汗出,约二小时许,汗止热除。
一夜安睡,病即霍然。
例三:杜童,男,13岁,学生七一年秋,忽作头项强痛,微有寒热,历二小时许而渐减。
自是,或一、二日,或二、三日则一作,时轻时重,重时则辍学。
曾诊为“神经性头痛”,未断治疗而期年不除。
至七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就诊时,其发热为38℃,洒浙恶寒,脉浮而数,苔薄微黄,舌红少津。
此邪热久居致阴津损伤,证仍为太阳,方用新订葛根汤。
葛根消热解表,有生津之用,即《本经》所谓之“起阴气”,况邪热除则津自复,故不必另用生津之品。
一剂寒热除,痛减大半,二剂痊愈。
例四:马某,男,45岁,工人自诉于一九七一年冬因落枕,遂颈项强痛,头部不能扭转,痛引右臂不能上举,卧则转侧困难,疼痛难忍,病已年余,虽经治疗,未见少效。
今诊其脉平,视其舌尖红赤。
舌尖红赤乃为热象,虽无寒热,但有头项强痛之核心证在,故当以太阳病论。
投以新订葛根汤,一剂痛减,九剂痊愈。
按:第二例为太阳病初起,故一药可愈。
第一例病虽二十余日,但始终为太阳病而未他变,投以辛凉解表亦应手而瘳。
于此亦可知太阳病失治未必必变,亦无七日愈,十三日愈之规律。
干货:S中医学员治疗案例五则
干货:S中医学员治疗案例五则广东黄医生案例一则患者:徐xx、女、12岁、学生、佛山人就诊时间:2017年10月2日主诉:感冒流涕咽喉痛五天,伴有月经不调(正值经期,连续两周没停)。
脉证:脉空乏有热、左关有湿瘀、略见濡像处方:人参1g、熟地0.3g、牛膝0.3g、薏米0.5g效应:服药两天,不仅感冒症状全无,而且月经净止。
脉诊,脉像转渐充实流畅。
山东孙医生案例一则患者:刘xx、女、64岁、青岛人就诊时间:2017年9月20日主诉:症见体倦乏力、下肢酸痛,双眼翼状胬肉、影响视力,另患甲状腺瘤,稍吃一点略咸、略有点刺激性食物就要咳嗽很长时间,腹部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有压痛感,阴道分泌物量多而臭。
脉证:脉虚寒湿,右尺脉空细、左寸寒弱尤为明显,右关湿瘀。
处方:桂枝25g、人参15g、枸杞25g、补骨脂25g、草寇10g、白术15g,一日一剂,共治疗九天。
复诊:患者自述症状大减,吃刺激食物亦不再咳嗽,阴道分泌物基本干净,腹部条索变软,眼睛胬肉消退,除两小腿酸胀外,余无不适。
脉证:脉偏实,右寸弱。
处方:扎两天宗穴,行针约十分钟,左寸势起,整体匀平。
效应:小腿肚酸胀感完全消除。
患者激动地哭了起来,其他患者询问哭泣原因,该患者直言真后悔没早到这里治疗。
福建吴医生案例一则患者:谢xx、女、32岁、公司职员、厦门人就诊时间:2017年10月10日。
主诉:症见咳嗽一周,伴腰痛活动障碍。
脉证:整体不虚,尺脉寒、两关湿瘀。
处方:补骨脂1g、牛膝0.7g、枳壳0.5g,一剂。
效应:服后约一刻钟,复诊,脉寒瘀大减。
遂让患者站起来走动一下以体验效果。
回复,腰痛止,活动自如,亦不再咳嗽!新加坡赵医生案例一则患者:李xx、女、44岁、新加坡人就诊时间:2017年9月23日主诉:患阵发性早搏1年,每日数次,每次15分钟左右,发作时感觉心慌、恐惧。
脉证:初诊脉虚寒、尺脉空小、左寸寒低隐,右关郁瘀急动。
处方:浓缩颗粒粉:桂枝1g、党参1g、枸杞1g、枳壳0.7g、白芍1g,一日三剂,共七天。
中医灵魂:读这些医案体悟中医辨证论治精神!
中医灵魂:读这些医案体悟中医辨证论治精神!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引子前贤说,“读医不如读案”。
学医犹学弈,医案犹弈谱;学医犹学书,医案犹古帖;学医犹演兵,阵图无一不当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道理也适于读案与行医。
一个好的医案胜过一篇长篇大论。
一个医家的理论再高,说得再好,如果没有医案可供揣摩,终究是纸上谈兵,难以得其真谛,“读医不如读案”就是这个意思。
1、补中益气汤治瘙痒患女刘某,年20岁。
患皮肤瘙痒年余,求治于湖南省雷声远医师。
述说初起病于四肢,继至全身,形如针眼小疹,奇痒难寐,每次发病后伴有上腹部痛,纳差,呕吐,曾2次以过敏性皮炎、胃炎住院,但出院未至半月再作。
后改服中药,几经易医,均以上述病因治疗,药进百剂而无效。
雷医师观其小疹布及全身,奇痒难耐,心烦不安,面色不华,舌淡胖,苔薄白,大便溏而腹部绵绵喜按,脉沉无力。
拟用补中益气汤加高良姜,重用参芪,药进五帖,其病若失。
(《岐黄用意——巧治疑难杂症》)按:皮肤瘙痒多因风、湿、热、虫、血虚与血热所致,然气虚者也非鲜见,雷医师屡以补中益气汤治之,效若桴鼓。
此案与上案以补中益气汤治疗面瘫,有异曲同工之妙。
2、六君子汤治遗精湖南茶陵陈华医师用六君子汤治疗遗精,屡获良效。
1974年夏日曾治欧某,患遗精已经数年,多则二日一次,甚则每天皆作,若与女人同坐则自遗涟涟。
常感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记忆力减退,经西医多次检查无异常发现。
舌淡无华苔白而腻,脉濡不数。
辨为脾虚湿盛,投六君子汤加藿香6g,砂仁6g,服三剂见效,九剂而愈。
追访两年疗效巩固。
又以此法治年轻村民李某,服十余剂遗精亦止,次年喜添千金。
(《岐黄用意——巧治疑难杂症》)按:遗精之疾,多责之肾家,理当固涩为法。
然临证千变万化,不可拘泥。
仲师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虽然遗精,但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显系脾虚湿盛之证,陈氏说:“余所以治脾者,其义就因于此。
针灸治疗眼病验案6则
针灸治疗眼病验案6则
吕美珍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3(023)011
【摘要】@@ 例1.卡他性结膜炎rn黄某,女,17岁,学生.1d前开始出现眼部红肿、奇痒,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多,呈粘丝状.治疗取太阳、耳尖、眼穴三棱针点刺
放血,脾俞、肝俞三棱针点刺后拔罐,日1次.1d后肿痛减轻,3d治愈.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吕美珍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6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82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眼病验案3则 [J], 苏礼和
2.吕海江运用息风法治疗疑难眼病验案举隅 [J], 沈瑞翔;吴改萍;吕海江
3.针灸治疗眼病验案6则 [J], 曾杰红
4.吴西西教授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眼病验案举隅 [J], 钟梓铭; 孙威平; 莫彩琰; 黄素侦; 贺衡
5.魏伟从局部阴虚辨治眼病验案三则 [J], 钱丽君;陈茜;湛雅昕;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六则
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 政:通‚正‛,只。 ‚便差甚易。政恐二年後不復起 矣。‛雲曰:‚朝聞道,夕死猶可, 況二年乎!‛文伯以火燒地,布桃 葉,設席,置雲於上。頃刻汗解, 撲以溫粉。翌日果愈。雲甚喜。文 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 夫取汗先期,尚促壽限,況不顧表 裏,不待時日,便欲速效乎?每見 病家不耐,病未三四日,晝夜促汗, 醫者隨情順意,鮮不敗事。故予書 此爲醫者之戒。
今译:接着就困乏疲惫,不能起床,就把床席和垫子中间开个缺口, 听任大便自己流下来。
返回主页
泠然:清凉貌。
顾:反而。
彥修聞之,曰:‚吁!此必傳者之 妄也。‛翌日天甫明,來視予脈, 煮小承氣湯飲予。藥下咽,覺所苦 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泠然,越 日遂進粥,漸愈。 朋游因問彥修治法。答曰: ‚前診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稍 白。此由平素與人接言多,多言者 中氣虛,又其人務竟已事,恒失之 饑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爲積, 積之久爲此證。夫滯下之病,謂宜 去其舊而新是圖,而我顧投以參.
返回主页
随文注释
中热:内热。 溲:二便。
(一) 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 臣意往過之。遂謂意曰:‚不肖有 病,幸診遂也。‛臣意即診之,告 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 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爲藥精 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 將發臃。‛遂曰:‚扁鵲曰:‘陰 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夫 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故中熱, 即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敢自居識者,然舍症從脈,得之先 哲格言;血脫益氣,亦非妄逞臆見。 今人胸中每持一勝算,見前人用涼, 輒曰:‚此寒症也,宜用熱。‛見 前人用熱,則曰:‚此火症也,應 用涼。‛因攻之不靈,從而投補; 因補之不效,隨復用攻。立意翻新, 初無定見。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 簧鼓:动听的言语。 醫察理,而不爲簧鼓動搖哉?在前 人,蒙謗之害甚微;在病者,受誤 之害甚鉅。此張景岳‚不失人情‛ 之論所由作也。
古今医案按课件模板-012(共45)
《古今医案按》:虚损
虚损:
粒米不食。虞诊视六脉皆洪缓。重按若牢。 右手为甚。虞作湿郁治。用平胃散倍加苍 术、白术、苓、半、川芎、香附、木通、 砂仁、羌、防。加姜煎服。黄昏一帖。一 更时又一帖。至半夜。遍身发红丹如瘾疹。 片时遂没而大汗。即食稀粥二碗。由是诸 病皆减。能食。仍与前方服三帖。后以茯 苓渗湿汤倍加白术。服二十帖而安。
《古今医案按》:虚损
虚损:
震按罗公治总管史侯男便血。乃运使崔君 长子心脾痛。皆灸此三穴。所讲灸穴之义 亦同想其以此取效多矣。柳公度言。予旧 多病。常苦气短。因灸气海。气遂不促。 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之。以气怯故也。合 观两家之说。则虚损病用药难效。莫如用 灸。扁鹊新书载绍兴间。有步卒王超。本 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年至九十。
《古今医案按》:虚损
虚损:
养胃以守其关。何虑遗之不止。乃以参、 各二钱。白术一钱。甘草五分。枳实、香 附、山楂、韭子各五分。煎服半载。随时 令寒暄升降。而易其佐使。遂全安。 震按以上诸案。皆与今之所谓损怯者不同。 故亦无用滋阴润肺药者。下条则全似今之 损怯。而用药却平正可法。 又一人年逾三十。质弱而色苍。初觉右耳 时或冷气呵呵如箭出。
《古今医案按》:眩晕
眩晕:
宜大追风散。或秘旨正元散加鹿茸。不效。 一味鹿茸。每服五钱。酒煎去渣。入麝少 许。盖鹿之阳气钟于头故以类相从也。此 即就风之一端而有虚实之分也。若在夏月 有冒暑而眩晕者。又不得概从风治。夫肝 为风木之脏。故内经以眩晕专责之肝。若 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 巅而眩晕者。近时最多。董载臣曰。
《古今医案按》:虚损
虚损:
医投丁、沉、附子之剂。百帖而愈。值大 热中。尚恶风。怕地气。乃堆糠铺簟蔽风 而处。动止呼吸言语皆不能。丹溪诊之。 脉四至。浮大而虚。此内有湿痰。以多服 燥热药致气散血耗。当夏令。去当死。赖 色苍浓。胃气尚在。以参、 、术熬膏。 煎淡五味子汤入竹沥调服。三日诸证悉除。 令其绝肉味。月余平复。因多啖鸡卵。
周慎斋医案
望色切脉察色无论四时,无论百病,总以带土色而有神气者为吉。
凡肝热者,左颊先赤,肺热者,右颊先赤,心热者,额先赤,脾热者,鼻先赤,肾热者,腮先赤。
面有惨色者,寒,目下肿者,湿也。
第一望他神气色,语言轻重起和眠,弯体即知腰内苦,攒眉头痛与头眩,手不举兮肩背痛,步移艰苦脚间疼,手久按胸胸内痛,按中脐腹痛相连,好起不眠痰火热,贪眠虚冷使之然,面壁蜷身多是冷,仰身舒挺热相煎,身面目黄脾湿热,唇青面冷是阳虚。
20170329014610497查询密码:741490第二闻声清与浊,鉴他真语与狂言,声浊即知痰壅滞,声清寒内是真原,言语真诚非实热,狂言号叫热深坚,称神说鬼逾墙屋,胸膈停痰证号癫,更有频病相循久,声音忽失命归泉。
三问病患经几日,日间便利几番行,饮食多少宜冷热,更兼何味喜嫌分,饮食少通容易治,不进之时疗必难,喜冷定知心内热,好温必是脏中寒,便若赤黄知内热,便清定是冷相干。
(炳章按∶上三节俱腐浅俗师之歌诀也。
)治病在看脉辨证,看脉之法,只在有神无神有力无力八字,识得神之有无,则其人之死生可辨;识得力之有无,则其证之虚实可知。
既已知脉,合脉辨证,以证合脉,虚实死生,内伤外感,无不了然矣。
如证虚脉无力者可补,证实脉无力者亦可补,证实脉有力者可泻,证虚脉有力者亦可泻,明乎虚实补泻之义,则思过半矣。
又所谓有力无力,应补应泻,非独一经,须看何部有力,则泻何部,何部无力,则补何部。
或因某部有力,以致某部无力者;或因某部无力,以致某部有力者;或有力无力,各自分经者,手下无不了然,胸中始有定见。
故有力无力,为诊法要诀也。
看脉须先识五脏平脉,金短木长火浮水沉,土则持重,各象五行脉要有胃气。
胃气者,谷气,营气,卫气,真元之气,少阳生气,总谓胃气也。
脉有敦阜之清之象者,真元之气也;脉有生动弦长而无亢厉之象者,少阳生气也。
此数者皆胃气也,少一则胃气不足也。
故看脉先看此数气,以定生死轻重,而预决死期,则以时令生克断之。
倘脉少此数气之一,即为真病;不少此气,虽病弗药而安;此气已少,虽药弗救。
医案六则培训
儿科病案一则
要点一
总结词
该儿科病案涉及小儿腹泻的治疗,通过中药和针灸的综 合治疗,成功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并恢复了健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病案详细描述了一个1岁半的患儿因消化不良导致的 小儿腹泻症状。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认为该 患者的病症属于“脾胃虚弱”,需要采用“健脾止泻” 的治疗方法。医生开具了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方案,并 强调了饮食调理和护理的重要性。经过一周的治疗,患 儿完全康复。
外科病案一则
总结词
该外科病案涉及肠梗阻的手术治疗,通过精细的手术 操作和周密的术后护理,成功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详细描述
该病案详细描述了一个45岁男性患者因肠梗阻导致的 腹痛、呕吐和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医生通过诊断, 认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采用了 微创手术技术,尽可能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术后 ,医生制定了周密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调理、运动 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经过一个月 的治疗,患者完全康复。
病理学理论
阴阳失调
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关键,阳盛阴衰则热,阴 盛阳衰则寒。
气血不和
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气血不和现象会导致疾病 发生。
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旦功能失调, 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疾病的发生与演变
发病机理
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遗
传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情发展
方药应用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注重药物的配伍和剂量。
04
医案六则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
01
02
03
预防疾病发生
天台无意子医案1
天台无意子医案1看了你发来的病况资料,我打电话告诉秦老师,他说肺里是不长癌的,算不上什么病,用专配的消结丹很快能治愈,但配药难度大,满足不了众多患者(他是不收费的)。
因此他建议你:1、一般情况下不宜抽水;2、每天2根虫草(洗净,文火隔水煮5小时);3、忌粘性食物和鸡肉、蛋黄;4、每天用鼻子闻吸茅台酒气3次,每次吸气3下;5、治愈前不宜长跑和做耗氧大的运动;6、不宜随意用止咳;7、如大便太稀可吃黄连素3-5片;8、早晨太阳未出时不宜去室外,中午爆热宜静卧调息;9、多做慢吸快呼的呼吸动作,咳痰即吐出。
10、经济条件许可的话,7天一粒安宫牛黄丸,每天上午小金丸,下午西黄丸,晚饭后片仔癀。
一个月后去检查,并将结果告知我,然后秦老师再提出第二疗程的建议。
我提的9条建议是经过认真考虑的,第10条是经济条件许可的话,7天一粒安宫牛黄丸,每天上午小金丸,下午西黄丸,晚饭后片仔癀。
你说这个因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太好没有用。
我认为你还是要用。
慢跑可以,但是不能出汗。
止咳丸不是用于止咳的,有其他作用。
你用眼太多,是个巨大障碍!肝五行属木,开窍于目,用眼太多必伤肝,肝火上炎眼疾生,肝木又乘脾胃土(木克土),胃疾易得……。
总之,如何处理身体(1)与事业…(0)的关系是你治病的基础。
否则,神医奈何?再过十年,你会后愧没听我的话。
你先用半个月香砂养胃丸(加量1/2)试试!要如牛马健,营养在吃草。
今后不吃上火的东西,不吃鸡、肥肉、糯米、蛋黄,少吃生冷冰、辛辣腻油,多吃五各杂粮,坚持练功,以平常心对人对事,尽人事,遵天命,不急于表态,想说话时先深呼吸。
回、《健身气功.易筋经》,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这是国家第一次公开发行的易筋经,是2002年12月,国家把我师傅秦兆虎先生、武当山(101岁)刘理航老道长、少林寺释德虔大和尚等几个人集中到武当山,对古代易筋经进行简化,目的是便于推广普及。
这套《健身气功.易筋经》是中央台多次作了介绍的,目前练习的人不少,效果也很好。
醉花窗医案清晰版
醉花窗医案书论医书始内经,赅括群言,为医家之祖.后仲景之伤寒论,河间之瘟疫,东垣十书,丹溪心法四大家如日月行天,江河在地,前辈论之详矣。
然其卷帙浩繁,学者不免望洋而叹。
近则钦定医宗金鉴一书,兼集诸家之长而条贯之,又分门别类,编为歌诀,使学者便于记诵,诚此道之津梁也。
学者诚能熟读精思,本之仲景以正其源,参之河间以穷其变,内伤则法乎东垣,滋补则遵之丹溪,其于斯道,思过半矣。
再能博极群书,自有左右逢源之妙。
于是得兔忘筌,得意忘言,未有不精妙入神者,每见吾乡业斯道者,叩其书,小则寿世保元,医宗必读,大则景岳全书,张氏类经,是书岂为不善,无奈学者执一以求,胸中头绪不清,手下必歧误杂出,虽背诵内经无益也。
噫!难言矣。
医书中方药之多,无过许景亮之东医宝鉴,有一病而录数十方者,学者苟无根底,按而用之,反多遗误。
惟其每论一症,必集诸家之说列于前,实为简便。
甚至矛盾抵牾者,非胸有成竹,乌有别其是非哉!孙真人海上方,药味不多,施之辄有神效。
至千金衍义则说多神奇,用圆(丸),用散,多至数十味,且有用玉屑,珊瑚,空青,石胆者,穷乡僻壤,何能有是,学者求其说焉可也。
阴热目痛郭鹤轩名昌年,医士也,货药于乡。
甲辰夏,忽患目痛,因自知医,用黄连、山栀、菊花、薄荷之类清之,转益增剧。
不得已,延余视之。
观其不红至少肿,又无翳障,惟黑珠起红一点。
诊其脉搏,沉数细弱,知为阴虚血热,郁于肝脏,无怪寒凉之不应也。
因以杞菊地黄汤易生地而投之。
一服而疼减,三服而红点除,疼全止矣。
遂设席请教,乃告之曰:凡眼疾有内外之分,前人虽谓眼无火不病,然火有虚实,病有内外。
如暑天酷热,天行暴肿,羞涩难开,此外症也,但用黄连、蝉蜕等洗之即可。
如湿热内淫,脾胃郁火,因而攻目,必兼头晕口渴、上下眶暴肿,此内实热也。
可下之。
若夫不红不肿,又无翳障,断为阴热无疑。
君用寒凉,截其发生之源,能无增剧乎。
经云:"阴虚生内热"。
又云:"乙癸同源"。
古今医案按课件模板-030(共45)
《古今医案按》:面病
面病:
医皆以为肾气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肾 经有湿气上蒸于心心火得湿成烟气。形于 面。面属心。心肾之气常相通。如坎之外 体即离。离之外体即坎。心肾未尝相离也。 耳属水。其中虚。则有离之象。目属火。 其中满。则有坎之象。抑可见矣以去湿药 治之。如五苓散、黄 、防己之类皆可用。 〔附〕兴国初有任氏。色甚美。
《古今医案按》:香港脚
香港脚:
猪腰子二个。批开。药末一钱糁匀。湿 纸裹数重。慢火煨熟。五更初细嚼。米饮 下。积水多则利多。少则利少也。宜软饮 将息。若病患一脚。切看左右。如左脚。 用左边腰子。右脚。用右边腰子。药末只 一钱。辰巳间。下脓水如水晶者数升实时 痛止。再以赤乌散涂贴其膝。方愈。 项彦章治史佥宪足病。发则两足如柱。
《古今医案按》:香港脚
香港脚:
酸楚无力。兼小便艰难。欲便必久立始通。 服大补肝肾药不应。乃求治于何嗣宗先生。 用六味地黄丸加黄牛腿骨髓一具而愈。因 悟前之治病者道在迩而求诸远也。何系江 南大名家。当时佳案必多。惜余生也晚。 不获亲炙其风徽。无从抄录。
《古今医案按》:脚上诸证
脚上诸证:
薛立斋治阁老靳介庵。脚指缝作痒出水。 肿 脚面。敷止痒之药不应。服除湿之药 益甚薛诊之曰。阴虚湿热下注也。用六味 地黄补中益气而愈。 一儒者脚心发热作痒。搔掏。滚水浸。溃 而出水。肌体骨立。作喝吐痰。用益气汤 六味丸年余。元气复而诸证愈。 一儒者脚踝肿硬色白。两月余矣。用大防 风汤。及十全大补兼服。
《古今医案按》:面病
面病:
疏利三两行。撤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 汤。去经络中风热上行。则标本之病俱退 矣。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七分。 甘草、炙白芍各五分。连、芩酒制各四分。 川芎、生犀末各三分。荆芥穗、薄荷叶各 二分。水半盏。先浸川芎、荆芥穗、薄荷。 另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入先浸三味同 煎。至一盏。食后温服。日三服。
沈绍功教授60病案手机用
沈绍功教授60病案手机用沈绍功教授60病案手机用第一章细菌感冒病史:李左,男,42岁,初诊节气,小寒。
室内暖气过热,傍晚开窗透气,汗出当风,半夜发烧39.5℃,咽干口渴,咳嗽痰粘黄稠咯,咳剧时胸痛。
怕风少汗,汗出热不解。
凌晨来院急诊,测体温39.8℃咽红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透肺纹理粗重。
验血:白细胞12000∕mm3,中性83%,苔薄黄,脉弦紧。
讲解:就这样一个病史,热出当风。
注意里面几个要点的症状:咳嗽痰是粘的,当然它是黄的;汗出热病不退,而且咳嗽厉害的时候要胸痛口渴。
以前我讲过:“外感无非辨他的风寒风热。
”另外这是个冬天,到了夏天就要辨他的暑湿。
外感病离不开这三个范围。
想一想我给你们鉴别风寒、风热的4条原则。
那么你辨别这个究竟是风寒还是风热?咽干,咳粘痰,尤其舌苔薄黄,脉是弦紧。
互动:学生:“应该是风热感冒。
”“开什么药?”学生:“以银翘散为主:用金银花、连翘、葶苈子、芦根、全瓜蒌、桑白皮、炙杷叶。
”有的同学说用桔梗宣肺,桔梗辛温,风热宣肺你不能用辛温的药。
宣肺你想到了,药不对。
再想想我讲外感风热感冒的时候,提高疗效有几个措施。
学生:“加石膏。
”加石膏?这个病还在卫分,还没到气分,你这个一定要注意呀!石膏是个气分的药,没到气分,你加早了。
石膏凉的厉害,加早了引邪入里,从表证转到气分了,从卫分转到气分了。
绝对不要用石膏。
学生:“加牛蒡子。
”加点牛蒡子可以。
你别光想到祛痰呀!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这是对的。
这个原则就有了,银翘散、桑菊饮都对了。
你还要想到提高风热外感的疗效,给你讲过,三个提高疗效的关键。
学生:“加点生芪或白扁豆。
”我讲过:风寒外感有三个辅助提高疗效:第一就扶正,你说的对,可以用白扁豆,还可以用别的,但扶正的药只能用一个,用多了利邪。
你想到白扁豆这很对,想到了提高疗效的第一个辅助是扶正,你还想到了第二个提高疗效就是宣肺,也就是透窍,但你的药没选好,用辛凉的药。
透窍的药用什么药?用薄荷、蝉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醫案六则[题解与说明]现存最早的医案专集→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著名医案介绍:医案古称“诊籍”。
1、以病为纲合编江瓘·《名医类案》,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以明代以后医案为主,本书温病医案较多。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收集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六十余家,1600多案。
民国·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书中医案为作者登报征集,经作者精选,按病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内容顺序排列。
2、以人为纲合印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含尤怡《静香楼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张仲华《爱庐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
民国·徐衡之《宋元明清名医类案》3、个人医案清·喻昌《寓意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门人华岫云整理而成。
徐按很精采。
清·徐灵胎《洄溪医案》清·吴瑭《吴鞠通医案》清·丁甘仁《丁甘仁医案》清·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一)本医案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本案记述仓公诊断齐王侍医遂“病中热”的情景,劝告不可服用五石,并阐明其危害性。
练:通“炼”。
动/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名/白色的熟丝→形/熟练。
不溲sǒu:小便短少。
臃:非“癰”的异体。
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介词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以阴石治阴病,以阳石治阳病。
陰陽水火之齊:药石有寒性柔剂,有热性刚剂。
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阴虚内热就用寒性矿物药组成的柔剂治疗它。
远:背离→错误。
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
语译:确立诊治疾病的标准(树立治疗法度,建立治疗规矩,确立治疗准则),结合病人色脉等外部症状、病位在表在里、病性是实是虚、病势是顺是逆,并参考病人脉搏动静与脉息相应情况。
才可以据这些讨论疾病。
陽疾處内、陰形應外:真热假寒证。
辟:“襞”bì的古字。
闭阻宛气:指郁结之热气。
宛:通“郁”,郁结。
二陰應外、一陽接内:与“陽疾處内、陰形應外”意同。
俞:“腧”的古字。
经纪:纲纪。
习:熟习。
(二)本文是南宋医学家许叔微治伤寒病案。
强调治疗伤寒病须“循次第”,顾及病证的表里虚实。
烦:《说文》“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
”,引伸为烦躁、烦闷。
麻黄证:即麻黄汤证。
《伤寒论》第35条是有关麻黄汤证的主要表现和治疗条文。
尺迟弱:指寸口尺部脉跳一息不足四至。
此指迟而无力,表明营血不足,虽有表证,禁用汗法。
《伤寒论》第50条。
建中汤:即小建中汤,有建中补脾,调和气血之功。
调荣:调和荣血。
荣—营尺部方应:寸口脉中尺部脉才应手→气血已旺,荣血调和。
啜chuî:饮。
发狂:此指短时间的躁动不安。
非发狂证。
此事:指医理之难明、医事之复杂。
是:实在,的确。
不避晨夜,即宜便治:语自《伤寒论·伤寒例》:“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便:立即。
时日:治疗用药时机成熟之日。
次第:治疗的先后次序。
安:指症状减轻。
促:缩短。
何足:哪里值得。
贵:重视。
何足贵:指不顾体虚,只顾发汗解表,而获得的暂时性的症状减轻。
锡:同“赐”。
九锡之命:古代帝王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最高的礼遇。
九锡名目说法不一。
据《公羊传·庄元年》何休注为: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
政:通“正”。
只促:催促。
(三)本医案选自俞震的《古今医案按·痢》。
絕:全然。
闕:通“缺”,使动用法,使……缺。
自下:自行泻下。
下:名—动,泻下客:客居友生:同学。
《诗经·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日:名词→状语,每日。
“日过视予”,“日服而病日增”,“日以剧”。
饮:使动用法,使……饮。
譁:“哗”的异体字。
顧:顾忌。
介意。
浹jiā旬:十天亘:贯穿翌日:第二天泠然:清爽貌。
越日:过了一天恒失之飢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為積:被动句。
流:演变,变化。
積:积食。
去其舊而新是圖:宾语前置句。
推陈出新,意为攻其邪。
顾:反而。
貼:通“帖”。
一旦:即时。
霍然:雨中群鸟飞声 迅速消散貌。
此喻迅速痊愈。
(四)本医案选自赵献可《医贯·痢疾》。
豐:肥胖。
善:多。
尽:副→动/喝完。
苦:形→动/患。
鬱火證:肝气郁结化火之证。
红白相杂:红,赤,赤白相兼。
絕無渣滓zhāzī:全为红白相间杂的粘液便。
下以大黄:清泻热邪。
竟:最终。
参、术、姜、桂:温中健脾补气。
少:副词/稍微。
嘗:“嚐”的古字。
委顿:疲乏困顿。
重chóng:再。
一身歷一歲間:一身病痛经历一年。
曩nǎng:先前。
以纯熱瘥:靠服用纯热性药物痊愈。
向:如果。
表假设时常与否定词连用。
1、咸知向方2、向(刚才)来道边有卖饼家3、新撰者向数千百卷4、向非先生5、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
竟:终究補中:补中益气汤。
黑薑:将药物烧炭存性,血证常用炮炙法。
隔垣见人:比喻医术高明,能洞察病机。
饮上池水:比喻得到高人传授。
聞之善贈人者以言:我听说善于赠人的人凭借语言。
其永矢勿諼者亦以言:那些发誓永远不忘的人也是凭借语言。
矢:通“誓”。
谖xuān:忘记。
不肖侏儒未足為先生重:被动句。
识zhì:记住。
书状:晚辈对上辈的用语。
状:叙述。
(五)本医案选自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赋質瘦薄:禀赋薄弱,体质单薄。
脉息迟微:脉象迟且微迟:迟脉,脉来缓慢,一息脉动3-4至(一分钟不满60次)→虚寒。
微:弱。
红:血(委婉)。
吐红:吐血花粉、知母:清热养阴药。
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噬脐无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此指无能为力。
愠:怒气。
形:名→动/表现。
初不、初无(后文):完全不如鼓應桴:疗效迅速。
厉:祸害。
纔:才,仅仅。
辨:通“辩”。
致辨:送上辩解之辞。
转:更加繫鈴解鈴:佛教禅宗语。
谓虎项金铃唯系者能解。
比喻谁作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
寒凉速之也:服用寒凉药招致的。
速:招致血脱益气:血脱,大出血证,阳气随之外越。
益气,救治的方法,“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益气以生血。
臆见:胸中之见→一己之见→主观见解。
效:名→动/见效。
立意翻新,初無定見:打定主意新变花样,从来没有确定的见解。
簧鼓:煽动性的言语。
簧:乐器里的薄片,吹之则振动发声。
因振动而发声→鼓动,煽动。
動搖:改变原来的立场。
在前人:以前面的医生而言。
(六)本医案选自《薛生白医案》。
扰亏:损伤。
根本:肾为先天之本,故指“肾”。
扰亏根本:扰动亏损肾精。
嫌:疑惑。
跋前疐后:前则跋其胡,后则踬其尾。
指进退两难。
風木:六气指“厥阴风木”,时令指“农历二月”,脏腑指“肝胆”。
適:正好。
春肝、夏心、秋肺、冬肾、脾旺四季,并主长夏。
已而:不久。
遺精:多因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所致。
少間:不久。
同一邪也,均為三病:“三病”指“病目且黃(肝胆湿热)”“遺精淋濁(相火妄动,扰动精室)”“膝胫腫痛不能行(湿热下注)”次第:依次。
缠绵:纠缠。
因:顺着。
副词。
根本久撥:肾阴已虚。
腎胃相關:语本《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回阳返本:指补肾。
剑关苦拒而阴平非复汉有:姜维苦守剑阁主道,却被邓艾抄阴平小路直取成都灭蜀。
比喻:一味治本而忽略其他症状的危害。
(一味治本之不当)言下之意:标本同治。
(急则治其标。
)略:大致,大体上。
識sh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