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等考试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深刻复习备课教案10

合集下载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2013高中数学精讲精练第二章函数【方法点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中函数以具体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研究分段函数,含绝对值的函数和抽象函数;同时要对初中所学二次函数作深入理解.1.活用“定义法”解题.定义是一切法则与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利用定义,可直接判断所给的对应是否满足函数的条件,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2.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当你所研究的问题较为抽象时,当你的思维陷入困境时,当你对杂乱无章的条件感到头绪混乱时,一个很好的建议:画个图像!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可迅速地破解问题,乃至最终解决问题.3.强化“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4.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很高.函数的思想包括运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第1课 函数的概念【考点导读】1.在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基础练习】1.设有函数组:①y x =,y =y x =,y =;③y =,y =;④1(0),1(0),x y x >⎧=⎨-<⎩,x y x =;⑤lg 1y x =-,lg 10xy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②④⑤___.2.设集合{02}M x x =≤≤,{02}N y y =≤≤,从M 到N 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M 到N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②③____. 3.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1) ()13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2) 21()1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3) 1()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4) ()f x =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三个函数:(1)()()P x y Q x =; (2)y =(*)n N ∈; (3)()log ()Q x y P x =.写出使各函数式有意义时,()P x ,()Q x 的约束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函数值域:(1) 2()f x x x =+,{1,2,3}x ∈;值域是{2,6,12}.x x xxR {1}x x ≠± [1,0)(0,)-⋃+∞ (,1)(1,0)-∞-⋃- ()0Q x ≠ ()0P x ≥ ()0Q x >且()0P x >且()1Q x ≠(2) 2()22f x x x =-+; 值域是[1,)+∞. (3) ()1f x x =+,(1,2]x ∈. 值域是(2,3].【范例解析】例1.设有函数组:①21()1x f x x -=-,()1g x x =+;②()f x =,()g x =③()f x =()1g x x =-;④()21f x x =-,()21g t t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③④.分析: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关键看函数的三要素是否相同.解:在①中,()f x 的定义域为{1}x x ≠,()g x 的定义域为R ,故不是同一函数;在②中,()f x 的定义域为[1,)+∞,()g x 的定义域为(,1][1,)-∞-⋃+∞,故不是同一函数;③④是同一函数.点评:两个函数当它们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表示同一函数.而当一个函数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确定时,它的值域也就确定,故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只需判断它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即可.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12y x =+- ②()f x = 解:(1)① 由题意得:220,10,x x ⎧-≠⎪⎨-≥⎪⎩解得1x ≤-且2x ≠-或1x ≥且2x ≠,故定义域为(,2)(2,1][1,2)(2,)-∞-⋃--⋃⋃+∞.② 由题意得:12log (2)0x ->,解得12x <<,故定义域为(1,2).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42y x x =-+-,[0,3)x ∈;(2)221x y x =+()x R ∈;(3)y x =-分析:运用配方法,逆求法,换元法等方法求函数值域.(1) 解:2242(2)2y x x x =-+-=--+,[0,3)x ∈,∴函数的值域为[2,2]-;(2) 解法一:由2221111x y x x ==-++,21011x <≤+,则21101x -≤-<+,01y ∴≤<,故函数值域为[0,1).解法二:由221x y x =+,则21y x y =-,20x ≥,∴01yy≥-,01y ∴≤<,故函数值域为[0,1).(3t =(0)t ≥,则21x t =-,2221(1)2y t t t ∴=--=--, 当0t ≥时,2y ≥-,故函数值域为[2,)-+∞.点评:二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型的函数求值域可用配方法;逆求法利用函数有界性求函数的值域;用换元法求函数的值域应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反馈演练】1.函数f (x )=x 2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2.函数)34(log 1)(22-+-=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21()1y x R x=∈+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 4.函数23y x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5.函数)34(log 25.0x 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记函数f (x )=132++-x x 的定义域为A ,g (x )=lg [(x -a -1)(2a -x )](a <1) 的定义域为B . (1) 求A ;(2) 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由2-13++x x ≥0,得11+-x x ≥0,x <-1或x ≥1, 即A =(-∞,-1)∪[1,+ ∞) . (2) 由(x -a -1)(2a -x )>0,得(x -a -1)(x -2a )<0.∵a <1,∴a +1>2a ,∴B=(2a ,a +1) . ∵B ⊆A , ∴2a ≥1或a +1≤-1,即a ≥21或a ≤-2,而a <1, ∴21≤a <1或a ≤-2,故当B ⊆A 时,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1,1).(,0]-∞ (1,2)(2,3)⋃ (0,1] (,4]-∞ 13[,0)(,1]44-⋃第2课 函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导读】1.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求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1)根据某个实际问题须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式;(2)给出函数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换元法求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求解析式.【基础练习】1.设函数()23f x x =+,()35g x x =-,则(())f g x =_________;(())g f x =__________.2.设函数1()1f x x =+,2()2g x x =+,则(1)g -=_____3_______;[(2)]f g =17;[()]f g x =213x +. 3.已知函数()f x 是一次函数,且(3)7f =,(5)1f =-,则(1)f =__15___.4.设f (x )=2|1|2,||1,1, ||11x x x x --≤⎧⎪⎨>⎪+⎩,则f [f (21)]=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解析】例1.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最小值等于4,且(0)(2)6f f ==,求()f x 的解析式. 分析:给出函数特征,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第67x - 64x +413|1|2323--=x y (0≤x ≤2)解法一:设2()(0)f x ax bx c a =++>,则26,426,4 4.4c a b c ac b a⎧⎪=⎪⎪++=⎨⎪-⎪=⎪⎩解得2,4,6.a b c =⎧⎪=-⎨⎪=⎩故所求的解析式为2()246f x x x =-+.解法二:(0)(2)f f =,∴抛物线()y f x =有对称轴1x =.故可设2()(1)4(0)f x a x a =-+>.将点(0,6)代入解得2a =.故所求的解析式为2()246f x x x =-+.解法三:设()() 6.F x f x =-,由(0)(2)6f f ==,知()0F x =有两个根0,2, 可设()()6(0)(2)F x f x a x x =-=--(0)a >,()(0)(2)6f x a x x ∴=--+, 将点(1,4)代入解得2a =.故所求的解析式为2()246f x x x =-+.点评:三种解法均是待定系数法,也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三种形式:一般式,顶点式,零点式.例2.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 ,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 (km )与时间x (分)的关系.试写出()y f x =的函数解析式.分析:理解题意,根据图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解:当[0,30]x ∈时,直线方程为115y x =,当[40,60]x ∈时,1[0,30],15()2(30,40),1[40,60].210x x f x x x x ⎧⎪∈⎪∴=∈⎨⎪∈⎪-⎩点评:建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把题中文字语言描述的数学关系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要注意求出解析式后,一定要写出其定义域.【反馈演练】1.若()2x x e e f x --=,()2x xe e g x -+=,则(2)f x =( D )A. 2()f x B.2[()()]f x g x + C.2()g xD. 2[()()]f x g x ⋅2.已知1(1)232f x x -=+,且()6f m =,则m 等于________.3. 已知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 (x )=x 2+2x .求函数g (x )的解析式. 解:设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00,Q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 y ,x2 14-则0000,,2.0,2x xx x y y y y +⎧=⎪=-⎧⎪⎨⎨+=-⎩⎪=⎪⎩即∵点()00,Q x y 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22222,2y x x y x x g x x x -=-=-+=-+,即 故.第3课 函数的单调性【考点导读】1.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些函数的增减性. 【基础练习】 1.下列函数中: ①1()f x x=; ②()221f x x x =++; ③()f x x =-; ④()1f x x =-.其中,在区间(0,2)上是递增函数的序号有___②___. 2.函数y x x =的递增区间是___ R ___. 3.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 4.已知函数()y f x =在定义域R 上是单调减函数,且(1)(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5.已知下列命题:(,1]-∞- (1,)+∞①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f f >,则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②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f f >,则函数()f x 在R 上不是减函数; ③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④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②______. 【范例解析】例 . 求证:(1)函数2()231f x x x =-+-在区间3(,]4-∞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2)函数21()1x f x x -=+在区间(,1)-∞-和(1,)-+∞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 分析: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注意符号的确定. 证明:(1)对于区间3(,]4-∞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且12x x <,因为22121122()()231(231)f x f x x x x x -=-+---+-2221122233x x x x =-+-1212()[32()]x x x x =--+,又1234x x <≤,则120x x -<,1232x x +<,得1232()0x x -+>, 故1212()[32()]0x x x x --+<,即12()()0f x f x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231f x x x =-+-在区间3(,]4-∞上是单调增函数. (2)对于区间(,1)-∞-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且12x x <, 因为1212122121()()11x x f x f x x x ---=-++12123()(1)(1)x x x x -=++, 又121x x <<-,则120x x -<,1(1)0x +<,2(1)0x +<得,12(1)(1)0x x ++> 故12123()0(1)(1)x x x x -<++,即12()()0f x f x -<,即12()()f x f x <.所以,函数21()1x f x x -=+在区间(,1)-∞-上是单调增函数.同理,对于区间(1,)-+∞,函数21()1x f x x -=+是单调增函数; 所以,函数21()1x f x x -=+在区间(,1)-∞-和(1,)-+∞上都是单调增函数. 点评: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一般分三步骤:(1)在给定区间内任意取两值1x ,2x ;(2)作差12()()f x f x -,化成因式的乘积并判断符号;(3)给出结论.例2.确定函数()f x =分析:作差后,符号的确定是关键.解:由120x ->,得定义域为1(,)2-∞.对于区间1(,)2-∞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且12x x <,则12()()f x f x -===又120x x -<0+>,12()()0f x f x ∴-<,即12()()f x f x <.所以,()f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点评:运用有理化可以对含根号的式子进行符号的确定.【反馈演练】 1.已知函数1()21xf x =+,则该函数在R 上单调递__减__,(填“增”“减”)值域为_________.2.已知函数2()45f x x mx =-+在(,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则(1)f =__25___.3.函数y =1[2,]2--.4. 函数2()1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1],[,1]2-∞-.(0,1)5. 已知函数1()2ax f x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设对于区间(2,)-+∞内的任意两个值1x ,2x ,且12x x <, 则12121211()()22ax ax f x f x x x ++-=-++2112(12)()0(2)(2)a x x x x --=<++,120x x -<,1(2)0x +>,2(2)0x +>得,12(2)(2)0x x ++>,120a ∴-<,即12a >.第4课 函数的奇偶性【考点导读】1.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能利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具备上述对称性的,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基础练习】1.给出4个函数:①5()5f x x x =+;②421()x f x x -=;③()25f x x =-+;④()x x f x e e -=-.其中奇函数的有___①④___;偶函数的有____②____;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有____③____. 2. 设函数()()()xa x x x f ++=1为奇函数,则实数=a -1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 A .R x x y ∈-=,3 B .R x x y ∈=,sin C .R x x y ∈=, D .R x x y ∈=,)21(【范例解析】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12)()2x xf x +=; (2)()lg(f x x =;(3)221()lg lgf x x x =+; (4)()(1f x x =-(5)2()11f x x x =+-+; (6)22(0),()(0).x x x f x x x x⎧-+≥⎪=⎨<+⎪⎩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利用定义判断. 解:(1)定义域为x R ∈,关于原点对称;2222(12)2(12)()222x x x x x x f x ----+⋅+-===⋅2(12)()2x xf x +=, 所以()f x 为偶函数.(2)定义域为x R ∈,关于原点对称;()()lg(lg(lg10f x f x x x -+=-++==,()()f x f x ∴-=-,故()f x 为奇函数.(3)定义域为(,0)(0,)x ∈-∞⋃+∞,关于原点对称;()0f x =,()()f x f x ∴-=-且()()f x f x -=,所以()f x 既为奇函数又为偶函数.(4)定义域为[1,1)x ∈-,不关于原点对称;故()f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5)定义域为x R ∈,关于原点对称;(1)4f -=,(1)2f =,则(1)(1)f f -≠且(1)(1)f f -≠-,故()f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6)定义域为x R ∈,关于原点对称;22()()(0),()(0).()()x x x f x x x x ⎧--+-->⎪-=⎨-<-+-⎪⎩,22(0),()(0).x x x f x x x x ⎧-->⎪∴-=⎨<-⎪⎩又(0)0f =, 22(0),()(0).x x x f x x x x ⎧--<⎪∴-=⎨≥-⎪⎩()()f x f x ∴-=-,故()f x 为奇函数. 点评: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首先注意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利用定义即()()f x f x -=-或()()f x f x -=判断,注意定义的等价形式()()0f x f x -+=或()()0f x f x --=.例2.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当0x >时,2()22f x x x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分析:奇函数若在原点有定义,则(0)0f =. 解:设0x <,则0x ->,2()22f x x x ∴-=++.又()f x 是奇函数,()()f x f x ∴-=-,2()()22f x f x x x ∴=--=---. 当0x =时,(0)0f =.综上,()f x 的解析式为2222,0()0,0022,x x x f x x x x x ⎧-+>⎪==⎨⎪<---⎩.作出()f x 的图像,可得增区间为(,1]-∞-,[1,)+∞,减区间为[1,0)-,(0,1]. 点评:(1)求解析式时0x =的情况不能漏;(2)两个单调区间之间一般不用“⋃”连接;(3)利用奇偶性求解析式一般是通过“x -”实现转化;(4)根据图像写单调区间.【反馈演练】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区间()+∞,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8+=x f y 为偶函数,则( D )A .()()76f f >B .()()96f f >C .()()97f f >D .()()107f f > 2. 在R 上定义的函数()x f 是偶函数,且()()x f x f -=2,若()x f 在区间[]2,1是减函数,则函数()x f ( B )A.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增函数B.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C.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区间[]4,3上是增函数D.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3. 设⎭⎬⎫⎩⎨⎧-∈3,21,1,1α,则使函数αx y =的定义域为R 且为奇函数的所有α的值为____1,3 ___.4.设函数))((R x x f ∈为奇函数,),2()()2(,21)1(f x f x f f +=+=则=)5(f ________.5.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0)2(=f ,则使得0)(<x f 的x 的取 值范围是(-2,2).6. 已知函数21()ax f x bx c+=+(,,)a b c Z ∈是奇函数.又(1)2f =,(2)3f <,求a ,b ,c的值;解:由()()f x f x -=-,得()bx c bx c -+=-+,得0c =.又(1)2f =,得12a b +=,25而(2)3f <,得4131a a +<+,解得12a -<<.又a Z ∈,0a ∴=或1. 若0a =,则12b Z =∉,应舍去;若1a =,则1b Z =∈.所以,1,1,0a b c ===.综上,可知()f x 的值域为{0,1,2,3,4}.第5 课 函数的图像【考点导读】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特征,学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像变换法. 【基础练习】1.根据下列各函数式的变换,在箭头上填写对应函数图像的变换:(1)2x y =12x y -= 123x y -=+; (2)2log y x = 2log ()y x =-2log (3)y x =-.2.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31x y =-; (2)2log (2)y x =-; (3)21xy x -=-. 解:(1)将3x y =的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31x y =-的图像.图略; (2)将2log y x =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可得2log (2)y x =-的图像.图略;(3)由21111x y x x -==---,将1y x =的图像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11y x =-的图像,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21x y x -=-3.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x向右平移1个向上平移3个作关于y 轴对称的向右平移3个(1)12log ()y x =-; (2)1()2x y =-; (3)12log y x =; (4)21y x =-.解:(1)作12log y x =的图像关于y 轴的对称图像,如图1所示;(2)作1()2x y =的图像关于x 轴的对称图像,如图2所示;(3)作12log y x =的图像及它关于y 轴的对称图像,如图3所示;(4)作21y x =-的图像,并将x 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 轴上方,如图4所示.4. 函数()|1|f x x =-的图象是( B )例1.作出函数2()223f x x x =-++及()f x -,()f x -,(2)f x +,()f x ,()f x 的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相应函数的图像. 解:()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将()y 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2)y f x =+的图像;xxx图3图4保留()y f x =的图像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将x 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 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将()y f x =的图像在y 轴右边的部分沿y 轴翻折到y 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 轴左边部分,并保留()y f x =在y 轴右边部分.图略.点评:图像变换的类型主要有平移变换,对称变换两种.平移变换:左“+”右“-”,上“+”下“-”;对称变换:()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y f x =保留()y f x =的图像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将x 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 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y f x =将()y f x =的图像在y 轴右边的部分沿y 轴翻折到y 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轴左边部分,并保留()y f x =在y 轴右边部分.例2.设函数54)(2--=x x x f .(1)在区间]6,2[-上画出函数)(x f 的图像;(2)设集合{}),6[]4,0[]2,(,5)(∞+-∞-=≥= B x f x A . 试判断集合A 和B 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x f 的图像,第(3)问实质是恒成立问题. 解:(1)(2)方程5)(=x f 的解分别是4,0,142-和142+,由于)(x f 在]1,(-∞-和]5,2[上单调递减,在]2,1[-和),5[∞+上单调递增,因此(][)∞++-∞-=,142]4,0[142, A .由于A B ⊂∴->-<+,2142,6142.【反馈演练】B )xxxx2. 为了得到函数x y )3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3.已知函数kx y x y ==与41log 的图象有公共点A ,且点A 的横坐标为2,则k =14-. 4.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1=x 对称,则f (1)+ f (2)+ f (3)+ f (4)+ f (5)=_____0____ . 5. 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2(1)y x x =-+; (2)21x y =-; (3)2log 21y x =-.第6课 二次函数【考点导读】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基础练习】1. 已知二次函数232y x x =-+,则其图像的开口向__上__;对称轴方程为32x =;顶点坐标为 31(,)24-,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2,0),最小值为14-.2. 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20x +=,则m =__-2___,顶点坐标为(2,3)-,递增区间为(,2]-∞-,递减区间为[2,)-+∞. 3. 函数221y x x =--的零点为11,2-. 4. 实系数方程20(0)ax bx c a ++=≠两实根异号的充要条件为0ac <;有两正根的充要条件为0,0,0b c a a ∆≥->>;有两负根的充要条件为0,0,0b ca a∆≥-<>.5. 已知函数2()23f x x x =-+在区间[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设a 为实数,函数1||)(2+-+=a x x x f ,R x ∈.[1,2](1)讨论)(x f 的奇偶性;(2)若2a =时,求)(x f 的最小值. 分析:去绝对值.解:(1)当0=a 时,函数)(1||)()(2x f x x x f =+-+-=- 此时,)(x f 为偶函数.当0≠a 时,1)(2+=a a f ,1||2)(2++=-a a a f ,)()(a f a f -≠,)()(a f a f --≠.此时)(x f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2123)(22x x x x x x x f由于)(x f 在),2[+∞上的最小值为3)2(=f ,在)2,(-∞内的最小值为43)21(=f . 故函数)(x f 在),(∞-∞内的最小值为43. 点评:注意分类讨论;分段函数求最值,先求每个区间上的函数最值,再确定最值中的最值.例2.函数()f x 212ax x a =+-()a R ∈在区间2]的最大值记为)(a g ,求)(a g 的表达式.分析: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求最值,重点研究其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情况.解:∵直线1x a =-是抛物线()f x 212ax x a =+-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0>a 时,函数()y f x =,2]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由10x a=-<知()f x在2]x ∈上单调递增,故)(a g (2)f =2+=a ; (2)当0=a 时,()f x x =,2]x ∈,有)(a g =2;(3)当0<a 时,,函数()y f x =,2]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若1x a=-]2,0(∈即22-≤a 时,)(a g f ==, 若1x a =-]2,2(∈即]21,22(--∈a 时,)(a g 11()2f a a a=-=--, 若1x a =-),2(+∞∈即)0,21(-∈a 时,)(a g (2)f =2+=a .综上所述,有)(a g =⎪⎪⎪⎩⎪⎪⎪⎨⎧-≤-≤<---->+)22(2)2122(,21)21(2a a a a a a .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对0a =时不能遗漏;二是对0a ≠时的分类讨论中应同时考察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的位置及()y f x =在区间2]上的单调性.【反馈演练】1.函数[)()+∞∈++=,02x c bx x y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0b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为(1,16)A ,且图像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8,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15y x x =-++.3. 设0>b ,二次函数122-++=a bx ax y 的图象为下列四图之一:则a 的值为 ( B ) A .1B .-1C .251-- D .251+- 4.若不等式210x ax ++≥对于一切1(0,)2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5[,)2-+∞. 5.若关于x 的方程240x mx -+=在[1,1]-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5,)-∞-⋃+∞.6.已知函数2()223f x x ax =-+在[1,1]-有最小值,记作()g a . (1)求()g a 的表达式; (2)求()g a 的最大值.解:(1)由2()223f x x ax =-+知对称轴方程为2a x =,当12a≤-时,即2a ≤-时,()(1)25g a f a =-=+; 当112a-<<,即22a -<<时,2()()322a a g a f =-=-;当12a≥,即2a ≥时,()(1)52g a f a ==-; 综上,225,(2)()3,(22)252,(2)a a a g a a a a +≤-⎧⎪⎪=--<<⎨⎪-≥⎪⎩.(2)当2a ≤-时,()1g a ≤;当22a -<<时,()3g a ≤;当2a ≥时,()1g a ≤.故当0a =时,()g a 的最大值为3.7.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 的值:(1)函数2()21f x x ax a =-++-在在[0,1]上有最大值2; (2)函数2()21f x ax ax =++在在[3,2]-上有最大值4.解:(1)当0a <时,max ()(0)f x f =,令12a -=,则1a =-; 当01a ≤≤时,max ()()f x f a =,令()2f a =,a ∴= 当1a >时,max ()(1)f x f =,即2a =. 综上,可得1a =-或2a =.(2)当0a >时,max ()(2)f x f =,即814a +=,则38a =; 当0a <时,max ()(1)f x f =-,即14a -=,则3a =-.综上,38a =或3a =-. 8. 已知函数2(),()f x x a x R =+∈.(1)对任意12,x x R ∈,比较121[()()]2f x f x +与12()2x x f +的大小;(2)若[1,1]x ∈-时,有()1f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对任意1x ,2x R ∈,212121211[()()]()()0224x x f x f x f x x ++-=-≥ 故12121[()()]()22x x f x f x f ++≥.(2)又()1f x ≤,得1()1f x -≤≤,即211x a -≤+≤,得2max 2min (1),[1,1](1),[1,1]a x x a x x ⎧≥--∈-⎪⎨≤-+∈-⎪⎩,解得10a -≤≤.第7课 指数式与对数式【考点导读】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3.能运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并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4.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不同底的对数运算化为同底对数运算. 【基础练习】1.写出下列各式的值:(0,1)a a >≠=3π-; 238=____4____; 3481-=127; log 1a =___0_____; log a a =____1____;4=__-4__.2.化简下列各式:(0,0)a b >>(1)2111333324()3a b a b ---÷-=6a -;(2)2222(2)()a a a a ---+÷-=2211a a -+.3.求值:(1)354)⨯=___-38____;(2)33(lg 2)3lg 2lg 5(lg 5)+⋅+=____1____;(3)234567log 3log 4log 5log 6log 7log 8⨯⨯⨯⨯⨯=_____3____. 【范例解析】 例1. 化简求值:(1)若13a a -+=,求1122a a --及442248a a a a --+-+-的值;(2)若3log 41x =,求332222x xx x--++的值. 分析:先化简再求值.解:(1)由13a a -+=,得11222()1a a --=,故11221a a--=±;又12()9a a -+=,227a a -+=;4447a a -∴+=,故44224438a a a a --+-=-+-.(2)由3log 41x =得43x=;则33227414223x x x xx x---+=-+=+. 点评:解条件求值问题:(1)将已知条件适当变形后使用;(2)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例2.(1)求值:11lg 9lg 240212361lg 27lg 35+-+-+; (2)已知2log 3m =,3log 7n =,求42log 56. 分析:化为同底.解:(1)原式=lg10lg 3lg 240136lg10lg 9lg 5+-+-+1lg810lg8=+=;(2)由2log 3m =,得31log 2m=;所以33342333log 563log 2log 73log 56log 4213log 2log 71mnm mn++===++++. 点评:在对数的求值过程中,应注意将对数化为同底的对数. 例3. 已知35a b c ==,且112a b+=,求c 的值.分析:将a ,b 都用c 表示. 解:由35a b c ==,得1log 3c a =,1log 5c b =;又112a b+=,则log 3log 52c c +=,得215c =.0c >,c ∴= 点评: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消元法求解.【反馈演练】1.若21025x =,则10x -=15. 2.设lg 321a =,则lg 0.321=3a -. 3.已知函数1()lg1xf x x-=+,若()f a b =,则()f a -=-b .4.设函数⎪⎩⎪⎨⎧>≤-=-0,0,12)(,21x xx x f x 若1)(0>x f ,则x 0的取值范围是(-∞,-1)∪(1,+∞).5.设已知f (x 6) = log 2x ,那么f (8)等于12. 6.若618.03=a ,)1,[+∈k k a ,则k =__-1__.7.已知函数21(0)()21(1)xc cx x c f x c x -+⎧⎪=⎨⎪+≤⎩<<<,且89)(2=c f . (1)求实数c 的值; (2)解不等式182)(+>x f . 解:(1)因为01c <<,所以2c c <, 由29()8f c =,即3918c +=,12c =. (2)由(1)得:4111022()12112x x x f x x -⎧⎛⎫+<< ⎪⎪⎪⎝⎭=⎨⎛⎫⎪+< ⎪⎪⎝⎭⎩≤由()1f x >+得,当102x <<12x <<. 当112x <≤时,解得1528x <≤,所以()1f x >的解集为58x ⎫⎪<<⎬⎪⎭.第8课 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 x =,2y x =,3y x =,1y x=,12y x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基础练习】1.指数函数()(1)x f x a =-是R 上的单调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2.把函数()f x 的图像分别沿x 轴方向向左,沿y 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2x f x =的图像,则()f x =222x -+.3.函数220.3x x y --=的定义域为___R __;单调递增区间1(,]2-∞-;值域14(0,0.3].4.已知函数1()41x f x a =++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12-. 5.要使11()2x y m -=+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2m ≤-. 6.已知函数21()1x f x a -=-(0,1)a a >≠过定点,则此定点坐标为1(,0)2. 【范例解析】例1.比较各组值的大小:(1)0.20.4,0.20.2,0.22, 1.62;(2)b a -,b a ,a a ,其中01a b <<<;(3)131()2,121()3.分析:同指不同底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同底不同指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解:(1)0.20.200.20.40.41<<=,而0.2 1.6122<<, 0.20.20.2 1.60.20.422∴<<<.(2)01a <<且b a b -<<,b a b a a a -∴>>.(3)111322111()()()223>>.点评:比较同指不同底可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同底不同指可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另注意通过0,1等数进行间接分类.例2.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x x bf x a +-+=+是奇函数,求,a b 的值;解:因为()f x 是奇函数,所以(0)f =0,即111201()22xx b b f x a a +--=⇒=∴=++ 又由f (1)= -f (-1)知11122 2.41a a a --=-⇒=++例3.已知函数2()(1)1x x f x a a x -=+>+,求证:(1)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 (2)方程()0f x =没有负根. 分析:注意反证法的运用.证明:(1)设121x x -<<,122112123()()()(1)(1)x x x x f x f x a a x x --=-+++,1a >,210x x a a ∴->,又121x x -<<,所以210x x ->,110x +>,210x +>,则12()()0f x f x -<故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2)设存在00x <0(1)x ≠-,满足0()0f x =,则00021x x a x -=-+.又001x a <<,002011x x -∴<-<+ 即0122x <<,与假设00x <矛盾,故方程()0f x =没有负根.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和方程的内在联系.【反馈演练】1.函数)10()(≠>=a a a x f x 且对于任意的实数y x ,都有( C ) A .)()()(y f x f xy f =B .)()()(y f x f xy f +=C .)()()(y f x f y x f =+D .)()()(y f x f y x f +=+2.设713=x ,则( A ) A .-2<x <-1B .-3<x <-2C .-1<x <0D .0<x <13.将y =2x 的图像 ( D ) 再作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图像,可得到函数2log (1)y x =+的图像.A .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B .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C .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D . 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4.函数b x a x f -=)(的图象如图,其中a 、b 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A .0,1<>b aB .0,1>>b aC .0,10><<b aD .0,10<<<b a5.函数x a y =在[]1,0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a 的值为___2__. 6.若关于x 的方程4220x x m ++-=有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x4题解:由4220x x m ++-=得,219422(2)224x x x m =--+=-++<,(,2)m ∴∈-∞ 7.已知函数2()()(0,1)2x xa f x a a a a a -=->≠-. (1)判断()f x 的奇偶性;(2)若()f x 在R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定义域为R ,则2()()()2x xa f x a a f x a --=-=--,故()f x 是奇函数. (2)设12x x R <∈,12121221()()()(1)2x x x x a f x f x a a a a-+-=-+-,当01a <<时,得220a -<,即01a <<;当1a >时,得220a ->,即a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第9课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熟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基础练习】1. 函数)26(log 21.0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2)4.2. 函数2()log 21f x x =-的单调减区间是1(,)2-∞. 【范例解析】例1. (1)已知log (2)a y ax =-在[0,1]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设函数2()lg()f x x ax a =+-,给出下列命题:①)(x f 有最小值; ②当0=a 时,)(x f 的值域为R ; ③当40a -<<时,)(x f 的定义域为R ;④若)(x f 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a .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分析:注意定义域,真数大于零. 解:(1)0,1a a >≠,2ax ∴-在[0,1]上递减,要使log (2)a y ax =-在[0,1]是减函数,则1a >;又2ax -在[0,1]上要大于零,即20a ->,即2a <;综上,12a <<.(2)①)(x f 有无最小值与a 的取值有关;②当0=a 时,2()lg f x x R =∈,成立; ③当40a -<<时,若)(x f 的定义域为R ,则20x ax a +->恒成立,即240a a +<,即40a -<<成立;④若)(x f 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则2,2420.aa a ⎧-≤⎪⎨⎪+->⎩解得a ∈∅,不成立.点评:解决对数函数有关问题首先要考虑定义域,并能结合对数函数图像分析解决. 例3.已知函数xxx x f -+-=11log 1)(2,求函数)(x f 的定义域,并讨论它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分析:利用定义证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解:x 须满足,11011,0110<<->-+⎪⎩⎪⎨⎧>-+≠x x x xx x 得由所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1,0)∪(0,1).因为函数)(x f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有)()11log 1(11log 1)(22x f xx x x x x x f -=-+--=+---=-,所以)(x f 是奇函数. 研究)(x f 在(0,1)内的单调性,任取x 1、x 2∈(0,1),且设x 1<x 2 ,则,0)112(log )112(log ,011)],112(log )112([log )11(11log 111log 1)()(12222112222122221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由得)()(21x f x f ->0,即)(x f 在(0,1)内单调递减, 由于)(x f 是奇函数,所以)(x f 在(-1,0)内单调递减.点评:本题重点考察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及证明,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演练】1.给出下列四个数:①2(ln 2);②ln(ln 2);③ln ;④ln 2.其中值最大的序号是___④___.2.设函数()log ()(0,1)a f x x b a a =+>≠的图像过点(2,1),(8,2),则a b +等于___5_ _.3.函数log (3)1(0,1)a y x 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A ,则定点A 的坐标是(2,1)--.4.函数]1,0[)1(log )(在++=x a x f a x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a ,则a 的值为12. 5.函数()⎩⎨⎧>+-≤-=1,341,442x x x x x x f 的图象和函数()x x g 2log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有___3___个.6.下列四个函数:①lg y x x =+; ②lg y x x =-;③lg y x x =-+;④lg y x x =--.其中,函数图像只能是如图所示的序号为___②___.第6题7.求函数22()log 2log 4x f x x =⋅,1[,4]2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2222()log 2log (log 1)(log 2)4xf x x x x =⋅=+-222log log 2x x =-- 令2log t x =,1[,4]2x ∈,则[1,2]t ∈-,即求函数22y t t =--在[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故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94-. 8.已知函数()log ax bf x x b+=-(0,1,0)a a b >≠>. (1)求()f x 的定义域;(2)判断()f x 的奇偶性;(3)讨论()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解:(1)解:由 0x bx b +>-,故的定义域为()(,)b b -∞-⋃+∞. (2)()log ()()a x bf x f x x b-+-==---,故()f x 为奇函数.(3)证明:设12b x x <<,则121221()()()()log ()()ax b x b f x f x x b x b +--=+-,12212121()()2()10()()()()x b x b b x x x b x b x b x b +---=>+-+-.当1a >时,12()()0f x f x ∴->,故)(x f 在(,)b +∞上为减函数;同理)(x f 在(,)b -∞-上也为减函数;当01a <<时,12()()0f x f x ∴-<,故)(x f 在(,)b +∞,(,)b -∞-上为增函数.第10课 函数与方程【考点导读】1.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判别式的正负,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理解二分法的实质.3.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基础练习】1.函数2()44f x x x =++在区间[4,1]--有_____1 ___个零点.2.已知函数()f x 的图像是连续的,且x 与()f x 有如下的对应值表:则()f x 在区间[1,6]上的零点至少有___3__个.【范例解析】例1.()f x 是定义在区间[-c ,c ]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令()()g x af x b =+,则下列关于函数()g x 的结论:①若a <0,则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a =-1,-2<b <0,则方程()g x =0有大于2的实根; ③若a ≠0,2b =,则方程()g x =0有两个实根; ④若0a ≠,2b =,则方程()g x =0有三个实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 分析:利用图像将函数与方程进行互化.解:当0a <且0b ≠时,()()g x af x b =+是非奇非偶函数,①不正确;当2a =-,0b =时,()2()g x f x =-是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③不正确;当0a ≠,2b =时,2()f x a=-,由图知,当222a -<-<时,2()f x a=-才有三个实数根,故④不正确;故选②. 点评:本题重点考察函数与方程思想,突出考察分析和观察能力;题中只给了图像特征,因此,应用其图,察其形,舍其次,抓其本.例2.设2()32f x ax bx c =++,若0a b c ++=,(0)0f >,(1)0f >. 求证:(1)0a >且12-<<-ab; (2)方程()0f x =在(0,1)内有两个实根.分析:利用0a b c ++=,(0)0f >,(1)0f >进行消元代换. 证明:(1)(0)0f c =>,(1)320f a b c =++>,由0a b c ++=,得b a c =--,代入(1)f 得:0a c ->,即0a c >>,且01c a <<,即1(2,1)b ca a=--∈--,即证. (2)11()024f a =-<,又(0)0f >,(1)0f >.则两根分别在区间1(0,)2,1(,1)2内,得证.点评:在证明第(2)问时,应充分运用二分法求方程解的方法,选取(0,1)的中点12来考察1()2f 的正负是首选目标,如不能实现1()02f <,则应在区间内选取其它的值.本题也可选3ba-,也可利用根的分布来做.【反馈演练】1.设123)(+-=a ax x f ,a 为常数.若存在)1,0(0∈x ,使得0)(0=x f ,则实数a2.设函数2,0,()2,0.x bx c x f x x ⎧++≤=⎨>⎩若(4)(0)f f -=,(2)2f -=-,则关于x 的方程()f x x =解的个数为( C ) A .1 B .2C .3D .43.已知2()(0)f x ax bx c a =++≠,且方程()f x x =无实数根,下列命题: ①方程[()]f f x x =也一定没有实数根;②若0a >,则不等式[()]f f x x >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50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50

4.10 三角函数的应用●知识梳理1.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变换.2.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多为综合题,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3.三角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特别要注意三角与几何、三角与平面向量的联系. ●点击双基1.已知sin x +cos x =51,0≤x ≤π,则tan x 等于A.-34或-43B.-34C.-43D.34或43解析:原式两边平方得2sin x cos x =-2524⇒-2sin x cos x =2524⇒1-2sin x cos x =2549⇒sin x -cos x =57, 可得sin x =54,cos x =-53.∴tan x =-34.答案:B2.(2001年春季北京)若A 、B 是锐角△ABC 的两个内角,则点P (cos B -sin A ,sin B -cos A )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ABC 为锐角三角形,∴A +B >2π.∴A >2π-B ,B >2π-A.∴sin A >cos B ,sin B >cosA.∴P 在第二象限. 答案:B3.(2004年北京西城区一模题)设0<|α|<4π,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sin2α>sin αB.cos2α<cos αC.tan2α>tan αD.cot2α<cot α解析:由0<|α|<4π,知0<2|α|<2π且2|α|>|α|, ∴cos2|α|<cos|α|.∴cos2α<cos α. 答案:B4.(2003年上海)若x =3π是方程2cos (x +α)=1的解,其中α∈(0,2π),则α=_________.解析:∵x =3π是方程2cos (x +α)=1的解,∴2cos (3π+α)=1,即cos (3π+α)=21.又α∈(0,2π),∴3π+α∈(3π,3π7).∴3π+α=3π5.∴α=3π4.答案:3π45.(2004年北京西城区二模题,理)函数y =sin x ·(sin x +3cos x )(x ∈R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解析:原式=sin 2x +3sin x cos x =22cos 1x +23sin2x =23sin2x -21cos2x +21=sin (2x -6π)+21,其最大值为1+21=23. 答案:23●典例剖析【例1】 化简cos (313+k π+α)+cos (313-k π-α)(k ∈Z ).剖析:原式=cos (k π+3π+α)+cos (k π-3π-α)=cos [k π+(3π+α)]+cos [k π-(3π+α)].解:原式=cos [k π+(3π+α)]+cos [k π-(3π+α)]=2cos kπcos (3π+α)=2(-1)k (cos 3πcos α-sin 3πsin α)=(-1)k (cos α-3sin α),k∈Z .【例2】 已知sin (α+β)=32,sin (α-β)=51,求βαtan tan 的值.解:由已知得⎪⎪⎩⎪⎪⎨⎧=-=+②①,.51sin cos cos sin 32sin cos cos sin βαβαβαβα所以sin αcos β=3013,cos αsin β=307.从而βαtan tan =βαβαsin cos cos sin =713.思考讨论由①②不解sin αcos β、cos αsin β,能求βαtan tan 吗?提示:①÷②,弦化切即可,读者不妨一试. 【例3】 求函数y =x x x x sin 42cos 3sin 1sin 2+--)(,x ∈(0,2π)的值域.剖析:将原函数中三角函数都化成单角的正弦函数,再换元将其转化为一元函数求解.解:y =xx x x sin 4sin 213sin 1sin 22+---)()(=1sin 2sin sin sin 22+++-x x x x .设t =sin x ,则由x ∈(0,2π)⇒t ∈(0,1). 对于y =1222+++-t t t t =2212131)()()(+-+++-t t t =-1+13+t -212)(+t ,令11+t =m ,m ∈(21,1),则y =-2m 2+3m -1=-2(m -43)2+81.当m =43∈(21,1)时,y max =81, 当m =21或m =1时,y =0. ∴0<y ≤81,即y ∈(0,81].评述:本题的解法较多,但此方法主要体现了换元转化的思想,在换元时要注意变量的范围.●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2002年春季北京)若角α满足条件sin2α<0,cos α-sin α<0,则α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sin2α<0,∴2α在第三、四象限. ∴α在第二、四象限.又∵cos α-sin α<0, ∴α在第二象限. 答案:B2.(2002年春季上海)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解析:∵2cos B ·sin A =sin C =sin (A +B )⇒sin (A -B )=0, 又A 、B 、C 为三角形的内角,∴A =B .答案:C3.(2005年启东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题)在斜△ABC 中,sin A =-cos B cos C 且tan B tan C =1-3,则∠A 的值为 A.6πB.3πC.3π2D.6π5解析:由A =π-(B +C ),sin A =-cos B cos C 得sin (B +C )=-cos B cos C ,即sin B cos C +cos B sin C =-cos B cos C . ∴tan B +tan C =-1.又tan (B +C )=CB CB tan tan 1tan tan -+=3tan tan C B +=31-=-33,∴-tan A =-33,tan A =33. 又∵0<A <π,∴A =6π.答案:A4.函数y =sin x -cos x 的图象可由y =sin x +cos x 的图象向右平移_______个单位得到.解析:由y 1=sin x +cos x =2sin (x +4π),得x 1=-4π(周期起点).由y 2=sin x -cos x =2sin (x -4π),得x 2=4π(周期起点).答案:2π5.函数y =21sin (4π-32x )的单调递减区间及单调递增区间分别是__________.解析:y =21sin (4π-32x )=-21sin (32x -4π).故由2k π-2π≤32x -4π≤2k π+2π⇒3k π-8π3≤x ≤3k π+8π9(k ∈Z ),为单调减区间;由2k π+2π≤32x -4π≤2k π+2π3⇒3k π+8π9≤x ≤3k π+8π21(k ∈Z ),为单调增区间.答案:[3k π-8π3,3k π+8π9](k ∈Z );[3k π+8π9,3k π+8π21](k ∈Z )6.已知0≤x ≤2π,则函数y =42sin x cos x +cos2x 的值域是________.解析:可化为y =3sin (2x +ϕ),其中cos ϕ=322,sin ϕ=31,且有ϕ≤2x +ϕ≤π+ϕ.∴y max =3sin 2π=3,y min =3sin (π+ϕ)=-3sin ϕ=-1.∴值域是[-1,3]. 答案:[-1,3] 培养能力7.设a =(sin x -1,cos x -1),b =(22,22).(1)若a 为单位向量,求x 的值;(2)设f (x )=a ·b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是由y =sin x 的图象按c 平移而得,求c .解:(1)∵|a |=1,∴(sin x -1)2+(cos x -1)2=1,即sin x +cos x =1,2sin (x +4π)=1,sin (x +4π)=22,∴x =2k π或x =2k π+2π,k ∈Z .(2)∵a ·b =sin (x +4π)-2.∴f (x )=sin (x +4π)-2,由题意得c =(-4π,-2).8.求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矩形周长的最大值.解:设∠BAC =θ,周长为P ,则P =2AB +2BC =2(2R cos θ+2R sin θ)=42R sin(θ+4π)≤42R ,当且仅当θ=4π时,取等号.∴周长的最大值为42R .探究创新9.(2004年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ABC 中,若sin C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1)求∠C 的度数;(2)在△ABC 中,若角C 所对的边c =1,试求内切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解:(1)∵sin C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 ∴2sin C cos 2B A +·cos 2B A -=2sin 2B A +·cos 2B A -.在△ABC 中,-2π<2B A -<2π.∴cos 2B A -≠0.∴2sin 22C cos 2C =cos 2C ,(1-2sin 22C )cos 2C =0.∴(1-2sin 22C )=0或cos 2C =0(舍).∵0<C <π,∴∠C =2π.(2)设Rt △ABC 中,角A 和角B 的对边分别是a 、b ,则有a =sin A ,b =cos A .∴△ABC 的内切圆半径r =21(a +b -c )=21(sin A +cos A -1)=22sin (A +4π)-21≤212-. ∴△ABC 内切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0<r ≤212-. ●思悟小结三角函数是中学教材中一种重要的函数,它的定义和性质有许多独特的表现,是高考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由于三角函数和代数、几何知识联系密切,它又是研究其他各类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应重视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加强对三角知识工具性的认识.●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1.因本节是三角函数的应用,建议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三角函数本身有哪些应用,使知识能条理化并形成一个网络.2.总结本章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与三角相关联的一些知识点.拓展题例【例1】 已知cos B =cos θ·sin A ,cos C =sin θsin A . 求证:sin 2A +sin 2B +sin 2C =2.分析:本题为条件恒等式的证明,要从条件与要证的结论之间的联系入手,将结论中的sin 2B 、sin 2C 都统一成角A 的三角函数.证法一: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2A +[1-(cos θsin A )2]+[1-(sin θsin A )2]=sin 2A +1-cos 2θsin 2A +1-sin 2θsin 2A =sin 2A (1-sin 2θ)+1-cos 2θsin 2A +1 =sin 2A cos 2θ-sin 2A cos 2θ+2=2. ∴原式成立.证法二:由已知式可得cos θ=AB sin cos ,sin θ=AC sin cos .平方相加得cos 2B +cos 2C =sin 2A ⇒22cos 1B ++22cos 1C +=sin 2A⇒cos2B +cos2C =2sin2A -2.1-2sin 2B +1-2sin 2C =2sin 2A -2,∴sin 2A +sin 2B +sin 2C =2. 【例2】 函数f (x )=1-2a -2a cos x -2sin 2x 的最小值为g (a ),a ∈R ,(1)求g (a );(2)若g (a )=21,求a 及此时f (x )的最大值.解:(1)f (x )=1-2a -2a cos x -2(1-cos 2x )=2cos 2x -2a cos x -1-2a=2(cos x -2a)2-22a -2a -1.若2a <-1,即a <-2,则当cos x =-1时,f (x )有最小值g (a )=2(-1-2a)2-22a -2a -1=1;若-1≤2a ≤1,即-2≤a ≤2,则当cos x =2a 时,f (x )有最小值g (a )=-22a -2a -1;若2a >1,即a >2,则当cos x =1时,f (x )有最小值g (a )=2(1-2a)2-22a -2a -1=1-4a .∴g (a )=⎪⎪⎩⎪⎪⎨⎧>-≤≤-----<.24122122212)(),(),(a aa a aa(2)若g (a )=21,由所求g (a )的解析式知只能是-22a -2a-1=21或1-4a =21.由⇒⎪⎩⎪⎨⎧=---≤≤-21122222a a a a =-1或a =-3(舍).由⇒⎪⎩⎪⎨⎧=->21412a a a =81(舍). 此时f (x )=2(cos x +21)2+21,得f (x )max =5.∴若g (a )=21,应a =-1,此时f (x )的最大值是5.。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__学案50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__学案50

学案50 总体分布及特征数的估计导学目标: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梳理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所有长方形面积之和________.2.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3.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1)频率分布折线图: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________顺次连结起来,就得频率分布折线图,简称频率折线图.(2)总体密度曲线:如果将样本容量取得足够大,分组的组距取得足够小,那么相应的频率折线图将趋于一条光滑曲线,我们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4.当样本数据较少时,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一是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丢失,二是方便记录与表示,但当样本数据很多时,茎叶图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5.众数、中位数、平均数(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2)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________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如果有n个数a1,a2,……,a n,那么a=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6.标准差和方差(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__________.(2)标准差: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差: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n是样本数据,n是样本容量,x是样本平均数).自我检测1.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的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该组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为h,则|a-b|=________.2.(2010·福建改编)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2010·滨州一模)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的14,且样本容量为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________.4.(2010·山东改编)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______________.5.(2011·浙江)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在3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并统计这2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得到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测,这3 000名学生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________.探究点一 频率分布直方图例1 (2010·福州调研)如图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该市干部的月收入情况,作抽样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第一组的频数为4 000,请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中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1)求样本中月收入在[2 500,3 500)的人数;(2)为了分析干部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从样本的各组中按月收入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1 500,2 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3)试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变式迁移1 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值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探究点二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例2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表所示:s1、s2、s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s1,s2,s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三名运动员中________成绩最稳定.变式迁移2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某大型运动会的预选赛,他们分别射击了5次,成绩如下表(单位:环):如果甲、乙两人中只有1人入选,则入选的最佳人选应是________.探究点三用茎叶图分析数据例3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变式迁移3 (2010·天津汉沽模拟)某班甲、乙两学生的高考备考成绩如下:甲:512 554 528 549 536 556 534 541 522 538乙:515 558 521 543 532 559 536 548 527 531(1)用茎叶图表示两学生的成绩;(2)分别求两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分.1.几种表示频率分布的方法的优点与不足:(1)频率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确切,但不够直观、形象,分析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不太方便.(2)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数据,非常直观地表明分布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到在分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数据模式.但从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那么折线图就趋向于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4)用茎叶图优点是原有信息不会抹掉,能够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2.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满分:9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0·陕西改编)如图,样本A和B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和x B,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和s B,则x A________x B,s A________s B(填大小关系).2.(2010·宁波期末)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3.(2010·浙江金华十校3月模拟)为了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后五组频数和为62,设视力在4.6~4.8之间的学生数为a,最大频率为0.32,则a的值为________.4.下图是某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七位评委为某体操项目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_____.|7 8 99 4 4 6 4 7 35.(2011·湖北)有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12)内的频数为________.6.(2010·天津)甲、乙两人在10天中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图,中间一列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个位数,则这10天甲、乙两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0·福建)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________.8.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b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__.二、解答题(共42分)9.(14分)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2)根据图和上面算得的结果,对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10.(14分)(2010·湖北)为了了解一个小水库中养殖的鱼的有关情况,从这个水库中多个不同位置捕捞出100条鱼,称得每条鱼的质量(单位:kg),并将所得数据分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在下面表格中填写相应的频率;1.15,1.30中的概率为多少;(2)估计数据落在[)(3)将上面捕捞的100条鱼分别作一记号后再放回水库.几天后再从水库的多处不同位置捕捞出120条鱼,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6条.请根据这一情况来估计该水库中鱼的总条数.11.(14分)(2010·安徽)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1,49,45.(1)完成频率分布表.(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学案50 总体分布及特征数的估计答案自主梳理1.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小长方形的面积 等于1 3.(1)中点 5.(1)最多 (2)中间(3)a 1+a 2+…+a n n 6.(1)平均距离 (2)1n [x 1-x 2+x 2-x 2+…+x n -x 2] (3)1n[(x 1-x )2+(x 2-x )2+…+(x n -x )2]自我检测1.mh解析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横轴是组距,高为频率组距, 所以|a -b |=mh. 2.91.5 91.5解析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87,89,90,91,92,93,94,96.故平均数x =87+89+90+91+92+93+94+968=91.5, 中位数为91+922=91.5. 3.32解析 ∵中间一个占总面积的15,即15=x 160, ∴x =32.4.2解析 由样本平均值为1,知15(a +0+1+2+3)=1,故a =-1. ∴样本方差s 2=15[(-1-1)2+(0-1)2+(1-1)2+(2-1)2+(3-1)2]=15(4+1+0+1+4)=2. 5.600解析 由直方图易得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频率为(0.002+0.006+0.012)×10=0.2,所以所求分数小于60分的学生数为3 000×0.2=600.课堂活动区例1 解题导引 (1)解关于图形信息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各种统计图表中各个量的含义,灵活运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去发现结论.(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矩形的中点对应值是众数;而中位数的左右两边的直方图面积相等;平均数是直方图的“重心”.解 (1)∵月收入在[1 000,1 500)的概率为0.000 8×500=0.4,且有4 000人,∴样本的容量n =4 0000.4=10 000;月收入在[1 500,2 000)的频率为0.000 4×500=0.2;月收入在[2 000,2 500)的频率为0.000 3×500=0.15;月收入在[3 500,4 000)的频率为0.000 1×500=0.05.∴月收入在[2 500,3 500)的频率为1-(0.4+0.2+0.15+0.05)=0.2.∴样本中月收入在[2 500,3 500)的人数为0.2×10 000=2 000.(2)∵月收入在[1 500,2 000)的人数为0.2×10 000=2 000,∴再从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则月收入在[1 500,2 000)的这段应抽取100×2 00010 000=20(人). (3)由(1)知月收入在[1 000,2 000)的频率为0.4+0.2=0.6>0.5,∴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 500+0.5-0.40.000 4=1 500+250=1 750(元). 变式迁移1 0.27 78解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组距为0.1.4.3~4.4间的频数为100×0.1×0.1=1.4.4~4.5间的频数为100×0.1×0.3=3.又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公比为3.从而4.6~4.7间的频数最大,且为1×33=27.∴a =0.27.根据后6组频数成等差数列,且共有100-13=87(人).设公差为d ,则6×27+6×52d =87. ∴d =-5,从而b =4×27+4×32×(-5)=78. 例2 s 2>s 1>s 3 丙解析 由已知可得甲、乙、丙的平均成绩均为8.5.方法一 ∵s 21=1n [(x 1-x )2+(x 2-x )2+…+(x n -x )2],∴s 1=120[5×7-8.52+5×8-8.52+5×9-8.52+5×10-8.52] =2520.同理s 2=2920,s 3=2120,∴s 2>s 1>s 3. 丙成绩最稳定.方法二 ∵s 21=1n (x 21+x 22+…+x 2n )-x 2,∴s 21=120(5×72+5×82+5×92+5×102)-8.52 =73.5-72.25=1.25=54, ∴s 1=2520.同理s 2=2920,s 3=2120,∴s 2>s 1>s 3.丙成绩最稳定.变式迁移2 甲解析 x 甲=x 乙=9,s 2甲=15[(9-10)2+(9-8)2+(9-9)2+(9-9)2+(9-9)2]=25,s 2乙=15[(9-10)2+(9-10)2+(9-7)2+(9-9)2+(9-9)2]=65>s 2甲,故甲更稳定.例3 解题导引 茎叶图在样本数据较少,较为集中且位数不多时比较适用.由于它较好地保留了原始数据,所以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样本数据的大致频率分布,还可以用来分析样本数据的一些数字特征.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因为数据较多时,枝叶就会很长,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解 (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160~179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170~180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2)x =158+162+163+168+168+170+171+179+179+18210=170, 甲班的样本方差为110[(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3)设身高为176 cm 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A ,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 的同学有:(181,173),(181,176),(181,178),(181,179),(179,173),(179,176),(179,178),(178,173),(178,176),(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A 含有4个基本事件,∴P (A )=410=25. 变式迁移3 解 (1)两学生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2)将甲、乙两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甲:512 522 528 534 536 538 541 549 554 556乙:515 521 527 531 532 536 543 548 558 559从以上排列可知甲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536+5382=537. 乙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532+5362=534. 甲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500+12+22+28+34+36+38+41+49+54+5610=537, 乙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500+15+21+27+31+32+36+43+48+58+5910=537. 课后练习区1.< >解析 A 中的数据都不大于B 中的数据,所以x A <x B ,但A 中的数据比B 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大,所以s A >s B .2.14.7 15 173.54解析 前两组中的频数为100×(0.05+0.11)=16.∵后五组频数和为62,∴前三组为38.∴第三组为22.又最大频率为0.32的最大频数为0.32×100=32,∴a =22+32=54.4.85 1.6解析 去掉最高分93,最低分79,平均数为15(84+84+86+84+87)=85, 方差s 2=15[(84-85)2+(84-85)2+(86-85)2+(84-85)2+(87-85)2]=85=1.6. 5.36解析 由0.02+0.05+0.15+0.19=0.41,∴落在区间[2,10]内的频率为0.41×2=0.82.∴落在区间[10,12)内的频率为1-0.82=0.18.∴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12)内的频数为0.18×200=36.6.24 23解析 x 甲=110(10×2+20×5+30×3+17+6+7)=24, x 乙=110(10×3+20×4+30×3+17+11+2)=23. 7.60解析 ∵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前三组频数为2+3+420·n =27,故n =60. 8.10.5,10.5解析 ∵总体的个体数是10,且中位数是10.5,∴a +b 2=10.5,即a +b =21.∴总体的平均数是10.要使总体的方差最小,只要(a -10)2+(b -10)2最小,即(a -10)2+(b -10)2≥2⎝ ⎛⎭⎪⎫a +b -2022=12. 当且仅当a =b 时取“=”,∴a =b =10.5.9.解 (1)甲、乙两人五次测试的成绩分别为:甲 10分 13分 12分 14分 16分乙 13分 14分 12分 12分 14分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x 甲=x 乙,都是13分,(6分)s 2甲=15[(10-13)2+(13-13)2+(12-13)2+(14-13)2+(16-13)2]=4, s 2乙=15[(13-13)2+(14-13)2+(12-13)2+(12-13)2+(14-13)2]=0.8.(12分) (2)由s 2甲>s 2乙,可知乙的成绩较稳定. 从折线图看,甲的成绩基本上呈上升状态,而乙的成绩在平均线上下波动,可知甲的成绩在不断提高,而乙的成绩则无明显提高.(14分)10.解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频率=组距×(频率/组距),故可得下表:(6分) (2)因为0.30+0.15+0.02=0.47,所以数据落在[1.15,1.30)中的概率约为0.47.(10分)(3)因为120×1006=2 000, 所以水库中鱼的总条数约为2 000.(14分)11.解 (1)频率分布表:(6分)(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0分)(3)答对下述两条中的一条即可:①该市有一个月中空气污染指数有2天处于优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15;有26天处于良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315;处于优或良的天数为28,占当月天数的1415.说明该市空气质量基本良好. ②轻微污染有2天,占当月天数的115;污染指数在80以上的接近轻微污染的天数15,加上处于轻微污染的天数2,占当月天数的1730,超过50%;说明该市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14分)。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10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10

10.5二项式定理●知识梳理1.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与二项式定理有关问题的基础.2.二项展开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利用二项式展开式可以证明整除性问题,讨论项的有关性质,证明组合数恒等式,进行近似计算等.●点击双基1.已知(1-3x)9=a0+a1x+a2x2+…+a9x9,则|a0|+|a1|+|a2|+…+|a9|等于A.29B.49C.39D.1解析:x的奇数次方的系数都是负值,∴|a0|+|a1|+|a2|+…+|a9|=a0-a1+a2-a3+…-a9.∴已知条件中只需赋值x=-1即可.答案:B2.(2004年江苏,7)(2x+x)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A.6B.12C.24D.48解析:(2x+x)4=x2(1+2x)4,在(1+2x)4中,x的系数为·22=24.C24答案:C1)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3.(2004年全国Ⅰ,5)(2x3-xA.14B.-14C.42D.-42解析:设(2x 3-x1)7的展开式中的第r +1项是T 1+r =C r7(2x 3)r-7(-x1)r =C r72r -7·(-1)r·x)7(32x r-+-,当-2r +3(7-r )=0,即r =6时,它为常数项,∴C 67(-1)6·21=14. 答案:A4.(2004年湖北,文14)已知(x 23+x 31-)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解析:∵(x 23+x 31-)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 =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 =128.∴n =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 +1项为T 1+r =C r7(x 23)r-7·(x 31-)r=C r 7·x61163r -,令61163r -=5即r =3时,x 5项的系数为C 37=35.答案:355.若(x +1)n =x n +…+ax 3+bx 2+cx +1(n ∈N *),且a ∶b =3∶1,那么n =_____________.解析:a ∶b =C 3n ∶C 2n =3∶1,n =11.答案:11 ●典例剖析 【例1】如果在(x +421x)n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解: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分别为1,2n ,8)1(-n n , 由题意得2×2n =1+8)1(-n n ,得n =8.设第r +1项为有理项,T 1+r =C r8·r21·x4316r -,则r 是4的倍数,所以r =0,4,8.有理项为T 1=x 4,T 5=835x ,T 9=22561x.评述:求展开式中某一特定的项的问题常用通项公式,用待定系数法确定r .【例2】求式子(|x |+||1x -2)3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解法一:(|x |+||1x -2)3=(|x |+||1x -2)(|x |+||1x -2)(|x |+||1x -2)得到常数项的情况有:①三个括号中全取-2,得(-2)3;②一个括号取|x |,一个括号取||1x ,一个括号取-2,得C 13C 12(-2)=-12,∴常数项为(-2)3+(-12)=-20. 解法二:(|x |+||1x -2)3=(||x -||1x )6.设第r +1项为常数项,则T 1+r =C r6·(-1)r ·(||1x )r ·|x |r -6=(-1)6·C r6·|x |r 26-,得6-2r =0,r =3.∴T 3+1=(-1)3·C 36=-20.思考讨论(1)求(1+x +x 2+x 3)(1-x )7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 (2)求(x +x4-4)4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3)求(1+x )3+(1+x )4+…+(1+x )50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解:(1)原式=xx --114(1-x )7=(1-x 4)(1-x )6,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1)4C 46-1=14.(2)(x +x 4-4)4=442)44(x x x +-=48)2(x 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C 4482·(-1)4=1120. (3)方法一:原式=1)1(]1)1[()1(483-+-++x x x =x x x 351)1()1(+-+.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451.方法二:原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33+C 34+C 35+…+C 350=C 44+C 34+…+C 350=C 45+C 35+…+C 350=…=C 451.评述:把所给式子转化为二项展开式形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3】设a n =1+q +q 2+…+q 1-n (n ∈N *,q ≠±1),A n =C 1n a 1+C 2n a 2+…+C n n a n .(1)用q 和n 表示A n ; (2)(理)当-3<q <1时,求lim ∞→n nn A 2.解:(1)因为q ≠1,所以a n =1+q +q 2+…+q 1-n =qq n --11.于是A n =qq --11C1n+qq --112C2n+…+qq n--11C n n=q-11[(C 1n +C 2n +…+C n n )-(C 1n q +C 2n q 2+…+C n n q n)]=q -11{(2n -1)-[(1+q )n -1]} =q-11[2n -(1+q )n ].(2)nn A 2=q-11[1-(21q+)n ]. 因为-3<q <1,且q ≠-1, 所以0<|21q+|<1. 所以lim ∞→n nn A 2=q-11.●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一串装饰彩灯由灯泡串联而成,每串有20个灯泡,只要有一只灯泡坏了,整串灯泡就不亮,则因灯泡损坏致使一串彩灯不亮的可能性的种数为A.20B.219C.220D.220-1解析:C 120+C 220+…+C 2020=220-1. 答案:D2.(2004年福建,文9)已知(x -xa)8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120,其中实数a 是常数,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A.28B.38C.1或38D.1或28解析:T 1+r =C r 8·x 8-r ·(-ax -1)r =(-a )r C r8·x 8-2r .令8-2r =0,∴r =4.∴(-a)4C48=1120.∴a=±2.当a=2时,令x=1,则(1-2)8=1.当a=-2时,令x=-1,则(-1-2)8=38.答案:C3.(2004年全国Ⅳ,13)(x-x1)8展开式中x5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解析:设展开式的第r+1项为T1+r =C r8x8-r·(-x1)r=(-1)r C r8x238r-.令8-23r=5得r=2时,x5的系数为(-1)2·C28=28.答案:284.(2004年湖南,理15)若(x3+xx1)n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84,则n=_____________.解析:T1+r =C rn(x3)n-r·(x23-)r=C rn·x rn293-.令3n-29r=0,∴2n=3r.∴n必为3的倍数,r为偶数.试验可知n=9,r=6时,C rn =C69=84.答案:95.已知(x x lg+1)n展开式中,末三项的二项式系数和等于22,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20000,求x的值.解:由题意C2-nn +C1-nn+C nn=22,即C2n +C1n+C0n=22,∴n=6.∴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C36(x x lg)3=20000,即x3lg x=1000.∴x=10或x=101.培养能力6.若(1+x)6(1-2x)5=a0+a1x+a2x2+…+a11x11.求:(1)a1+a2+a3+…+a11;(2)a0+a2+a4+…+a10.解:(1)(1+x)6(1-2x)5=a0+a1x+a2x2+…+a11x11.令x=1,得a0+a1+a2+…+a11=-26,①又a0=1,所以a1+a2+…+a11=-26-1=-65.(2)再令x=-1,得a0-a1+a2-a3+…-a11=0.②①+②得a0+a2+…+a10=21(-26+0)=-32.评述:在解决此类奇数项系数的和、偶数项系数的和的问题中常用赋值法,令其中的字母等于1或-1.7.在二项式(ax m+bx n)12(a>0,b>0,m、n≠0)中有2m+n=0,如果它的展开式里最大系数项恰是常数项.(1)求它是第几项;(2)求ba的范围.解:(1)设T1r =C r12(ax m)12-r·(bx n)r=C r12a12-r b r x m(12-r)+nr为常数项,则有m (12-r )+nr =0,即m (12-r )-2mr =0,∴r =4,它是第5项.(2)∵第5项又是系数最大的项,C 412a 8b 4≥C 312a 9b 3,① C 412a 8b 4≥C 512a 7b 5.②由①得2349101112⨯⨯⨯⨯⨯a 8b 4≥23101112⨯⨯⨯a 9b 3,∵a >0,b >0,∴49b ≥a ,即ba≤49.由②得b a ≥58,∴58≤b a≤49.8.在二项式(x +421x)n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前三项系数关系式,先确定n ,再分别求出相应的有理项.解:前三项系数为C 0n ,21C 1n ,41C 2n ,由已知C 1n =C 0n +41C 2n ,即n 2-9n +8=0,解得n =8或n =1(舍去).T 1+r =C r8(x )8-r(24x )-r=C r8·r21·x434r -.∵4-43r ∈Z 且0≤r ≤8,r ∈Z ,∴r =0,r =4,r =8.∴展开式中x 的有理项为T 1=x 4,T 5=835x ,T 9=2561x -2.评述:展开式中有理项的特点是字母x 的指数4-43r ∈Z 即可,而不需要指数4-43r ∈N.∴探究创新 9.有点难度哟!求证:2<(1+n1)n <3(n ≥2,n ∈N *).证明:(1+n 1)n =C 0n +C 1n ×n 1+C 2n (n1)2+…+C nn (n1)n =1+1+C 2n ×21n +C 3n ×31n +…+C nn×n n 1=2+!21×2)1(n n n -+!31×3)2)(1(n n n n --+…+!1n ×nnn n 12)1(⨯⨯⨯-⨯ <2+!21+!31+!41+…+!1n <2+21+221+321+…+121-n =2+211])21(1[211---n =3-(21)1-n <3.显然(1+n1)n =1+1+C 2n ×21n +C 3n ×31n +…+C n n ×nn 1>2.所以2<(1+n1)n <3.●思悟小结1.在使用通项公式T 1+r =C r nr n a -br时,要注意:(1)通项公式是表示第r +1项,而不是第r 项.(2)展开式中第r +1项的二项式系数C r n 与第r +1项的系数不同. (3)通项公式中含有a ,b ,n ,r ,T 1+r 五个元素,只要知道其中的四个元素,就可以求出第五个元素.在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问题中,常常遇到已知这五个元素中的若干个,求另外几个元素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利用通项公式,把问题归纳为解方程(或方程组).这里必须注意n 是正整数,r 是非负整数且r ≤n .2.证明组合恒等式常用赋值法. ●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1.要正确理解二项式定理,准确地写出二项式的展开式.2.要注意区分项的系数与项的二项式系数.3.要注意二项式定理在近似计算及证明整除性中的应用.4.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是二项式定理的基本问题,要熟练掌握.拓展题例【例题】求(a-2b-3c)10的展开式中含a3b4c3项的系数.解:(a-2b-3c)10=(a-2b-3c)(a-2b-3c)…(a-2b-3c),从10个括号中任取3个括号,从中取a;再从剩余7个括号中任取4个括号,从中取-2b;最后从剩余的3个括号中取-3c,得含a3b4c3的项为C310a3C47·(-2b)4C33(-3c)3=C310C47C4332(-3)3a3b4c3.所以含a3b4c3项的系数为-C310C47×16×27.。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学案54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学案54

学案54 几何概型导学目标: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自主梳理 1.几何概型设D 是一个可度量的区域,每个基本事件可以视为从区域D 内随机地取一点,区域D 内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随机事件A 的发生可以视为恰好取到区域D 内的某个指定区域d 中的点.这时,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与d 的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成正比,与d 的形状和位置无关,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d 的测度D 的测度.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1)相同点: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________; (2)不同点: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个,是可数的;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________,是不可数的.自我检测1.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M ,并且以线段AM 为边作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介于36cm 2与81cm 2之间的概率为________.2.(2009·山东改编)在区间⎣⎡⎦⎤-π2,π2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 x 的值介于0到12之间的概率为________.3.如图所示,A 是圆上一定点,在圆上其他位置任取一点A ′,连结AA ′,得到一条弦,则此弦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半径长度的概率为________.4.(2010·湖南)在区间[-1,2]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1的概率为________. 5.(2009·福建)点A 为周长等于3的圆周上的一个定点.若在该圆周上随机取一点B ,则劣弧AB 的长度小于1的概率为________.探究点一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例1国家安全机关监听录音机记录了两个间谍的谈话,发现30min 长的磁带上,从开始30s 处起,有10s 长的一段内容包含两间谍犯罪的信息.后来发现,这段谈话的一部分被某工作人员擦掉了,该工作人员声称他完全是无意中按错了键,使从此处起往后的所有内容都被擦掉了.那么由于按错了键使含有犯罪的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有多大?变式迁移1在半径为1的圆的一条直径上任取一点,过这个点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则弦长超过圆内接等边三角形边长的概率为________.探究点二与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例2如图所示,在等腰Rt△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AC的概率.变式迁移2若将例2题目改为:“在等腰Rt△ACB中,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求AM 的长小于AC的长的概率”,答案还一样吗?探究点三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例3两人约定在20∶00到21∶00之间相见,并且先到者必须等迟到者40分钟方可离去,如果两人出发是各自独立的,在20∶00至21∶00各时刻相见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求两人在约定时间内相见的概率.变式迁移3甲、乙两艘轮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轮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任何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和乙船的停泊时间都是4小时,求它们中的任何一条船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思想例(14分)已知函数f (x )=x 2-2ax +b 2,a ,b ∈R .(1)若a 从集合{0,1,2,3}中任取一个元素,b 从集合{0,1,2}中任取一个元素,求方程f (x )=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2)若a 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b 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求方程f (x )=0没有实根的概率.【答题模板】解(1)∵a 取集合{0,1,2,3}中任一个元素,b 取集合{0,1,2}中任一个元素,∴a ,b 的取值的情况有(0,0),(0,1),(0,2),(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 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 的取值,即基本事件总数为12.[3分]设“方程f (x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为事件A ,当a ≥0,b ≥0时,方程f (x )=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a >b .当a >b 时,a ,b 取值的情况有(1,0),(2,0),(2,1),(3,0),(3,1),(3,2),即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6,∴方程f (x )=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为P (A )=612=12.[7分](2)∵a 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b 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则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区域Ω={(a ,b )|0≤a ≤2,0≤b ≤3},这是一个矩形区域,其面积S Ω=2×3=6.[9分]设“方程f (x )=0没有实根”为事件B ,则事件B 所构成的区域为M ={(a ,b )|0≤a ≤2,0≤b ≤3,a <b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梯形,其面积S M =6-12×2×2=4.[12分]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方程f (x )=0没有实根的概率为P (B )=S M S Ω=46=23.[14分]【突破思维障碍】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在于试验的全部结果是否有限,因此到底选用哪一种模型,关键是对试验的确认和分析.第(1)问关键是列举不重不漏隐含了分类讨论思想.第(2)问是几何概型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将已知的两个条件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从而转化成平面区域中的面积型几何概型问题,隐含了数形结合思想.【易错点剖析】1.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时,列举基本事件应不重不漏.2.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时,区域的几何度量要准确无误.1.几何概型:若一个试验具有两个特征:①每次试验的结果是无限多个,且全体结果可用一个有度量的几何区域来表示;②每次试验的各种结果是等可能的.那么这样的试验称为几何概型.2.由概率的几何定义可知,在几何概型中,“等可能”一词应理解为对应于每个试验结果的点落入某区域内的可能性大小仅与该区域的几何度量成正比,而与该区域的位置与形状无关.3.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设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空间可表示成可度量的区域Ω,事件A 所对应的区域用A 表示(A ⊆Ω),则P (A )=A 的度量Ω的度量.(满分:9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09·辽宁)ABCD 为长方形,AB =2,BC =1,O 为AB 的中点,在长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取到的点到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___.2.(2010·天津和平区一模)在面积为S 的△ABC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大于S4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山东临沂一中期末)已知正三棱锥S —ABC 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3,在正三棱锥内任取一点P ,使得V P —ABC <12V S —ABC 的概率为________.4.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有一个内切球O ,则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任取点M ,点M 在球O 内的概率是________.5.已知函数f (x )=x 2+bx +c ,其中0≤b ≤4,0≤c ≤4.记函数f (x )满足⎩⎪⎨⎪⎧f (2)≤12f (-1)≤3的事件为A ,则事件A 的概率为________.6.(2010·青岛一模)从集合{(x ,y )|x 2+y 2≤4,x ∈R ,y ∈R }内任选一个元素(x ,y ),则x ,y 满足x +y ≥2的概率为________.7.如图所示,半径为10cm 的圆形纸板内有一个相同圆心的半径为1cm 的小圆.现将半径为1cm 的一枚硬币抛到此纸板上,使硬币整体随机落在纸板内,则硬币落下后与小圆无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8.(2010·济南模拟)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规则如流程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x ,y )的概率是________.二、解答题(共42分)9.(14分)已知等腰Rt△ABC中,∠C=90°.(1)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M,求使∠CAM<30°的概率;(2)在∠CAB内任作射线AM,求使∠CAM<30°的概率.10.(14分)甲、乙两艘轮船都要停靠在同一个泊位,它们可能在一昼夜的任意时刻到达.设甲乙两艘轮船停靠泊位的时间分别是4小时和6小时,求有一艘轮船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的概率.11.(14分)已知函数f(x)=-x2+ax-b.(1)若a,b都是从0,1,2,3,4五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函数有零点的概率;(2)若a,b都是从区间[0,4]任取的一个数,求f(1)>0成立时的概率.学案54 几何概型答案自主梳理3.(1)相等的 (2)无限个 自我检测 1.14 解析∵AM 2∈[36,81],∴AM ∈[6,9],∴P =9-612=312=14.2.13解析在区间[-π2,π2]内,0<cos x <12⇔x ∈⎝⎛⎭⎫-π2,-π3∪⎝⎛⎭⎫π3,π2,其区间长度为π3,又已知区间⎣⎡⎦⎤-π2,π2的长度为π.由几何概型知P =π3π=13. 3.13解析当∠A ′OA =π3时,AA ′=OA ,∴P =23π2π=13.4.23解析由|x |≤1,得-1≤x ≤1.由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知,所求的概率 P =区间[-1,1]的长度区间[-1,2]的长度=23.5.23解析圆周上使弧AM 的长度为1的点M 有两个,设为M 1,M 2,则过A 的圆弧M 1M 2的长度为2,B 点落在优弧M 1M 2上就能使劣弧AB 的长度小于1,所以劣弧AB 的长度小于1的概率为23.课堂活动区例1解题导引解决概率问题先判断概型,本题属于几何概型,满足两个条件:基本事件的无限性和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需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即与长度有关. 解包含两个间谍谈话录音的部分在30s 和40s 之间,当按错键的时刻在这段时间之内时,部分被擦掉,当按错键的时刻在0到30s 之间时全部被擦掉,即在0到40s 之间,即0到23min之间的时间段内按错键时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而0到30min 之间的时间段内任一时刻按错键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只与从开始到谈话内容结束的时间段长度有关,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记A ={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A 的发生就是在0到23min 时间段内按错键.P (A )=2330=145.变式迁移112解析记“弦长超过圆内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事件A ,如图所示,不妨在过等边三角形BCD 的顶点B 的直径BE 上任取一点F 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当弦为CD 时,就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弦长大于CD 的充要条件是圆心O 到弦的距离小于OF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P (A )=12×22=12.例2解题导引如果试验的结果所构成的区域的几何度量可用角度来表示,则其概率公式为P (A )=构成事件A 的角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区域的角度. 解在AB 上取AC ′=AC ,连结CC ′,则∠ACC ′=180°-45°2=67.5°.设A ={在∠ACB 内部作出一条射线CM ,与线段AB 交于点M ,AM <AC },则μΩ=90°,μA =67.5°,P (A )=μA μΩ=67.5°90°=34.变式迁移2解不一样,这时M 点可取遍AC ′(长度与AC 相等)上的点, 故此事件的概率应为AC ′长度AB 长度=22.例3解题导引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将已知的两个条件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从而转化成平面区域中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对于几何概型的应用题,关键是构造出随机事件A 对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度量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参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将试验的每一个结果一一对应于该坐标系的一点,便可构造出度量区域. 解设两人分别于x 时和y 时到达约见地点,要使两人能在约定的时间范围内相见.当且仅当|x -y |≤23.两人在约定时间内到达约见地点的所有可能结果可用图中的单位正方形内(包括边界)的点来表示,两人在约定时间内相见的所有可能结果可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点来表示.因此阴影部分与单位正方形的面积比就反映了两人在约定时间范围内相遇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所求的概率,即P =S 阴影部分S 单位正方形=1-⎝⎛⎭⎫13212=89.变式迁移3解设甲、乙两船到达时间分别为x 、y , 则0≤x ≤24,0≤y ≤24且y -x ≥4或y -x ≤-4. 作出区域⎩⎪⎨⎪⎧0≤x ≤24,0≤y ≤24,y -x ≥4或y -x ≤-4.设“两船无需等待码头空出”为事件A , 则P (A )=S 阴影部分S 正方形=2×12×20×2024×24=2536.课后练习区1.1-π4解析当以O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则圆与长方形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满足到点O 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A )=μA μΩ=S 长方形-S 半圆S 长方形=1-π4.2.34解析由于△ABC 、△PBC 有公共底边BC ,所以只需P 位于线段BA 靠近B 的四分之一分点E 与A 之间,即构成一个几何概型,∴所求的概率为|AE ||AB |=34.3.78 解析当P 在三棱锥的中截面及下底面构成的正三棱台内时符合要求,由几何概型知,P =1-18=78.4.π6解析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正方体的体积为a 3,内切球的体积为43π⎝⎛⎭⎫a 23=16πa 3,故M 在球O 内的概率为16πa 3a 3=π6.5.58 解析满足0≤b ≤4,0≤c ≤4的区域的面积为4×4=16,由⎩⎨⎧f (2)≤12f (-1)≤3,得⎩⎪⎨⎪⎧2b +c ≤8-b +c ≤2,其表示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其面积为12×(2+4)×2+12×2×4=10,故事件A 的概率为1016=58.6.π-24π解析即图中弓形面积占圆面积的比例,属面积型几何概型:π-24π.7.7781解析由题意知,硬币的中心应落在距圆心2~9cm 的圆环上,圆环的面积为π×92-π×22=77π,故所求概率为77π81π=7781.8.π4解析根据题意易知输出数对(x ,y )的概率即为满足x 2+y 2≤12的平面区域与不等式组⎩⎪⎨⎪⎧-1≤x +y ≤1,-1≤x -y ≤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的比,即P (A )=π×122=π4.9.解(1)设CM =x ,则0<x <a (不妨设BC =a ). 若∠CAM <30°,则0<x <33a , 故∠CAM <30°的概率为P (A )=区间⎝⎛⎭⎫0,33a 的角度区间(0,a )的角度=33.(7分)(2)设∠CAM =θ,则0°<θ<45°. 若∠CAM <30°,则0°<θ<30°, 故∠CAM <30°的概率为P (B )=区间(0°,30°)的长度区间(0°,45°)的长度=23.(14分)10.解设事件A ={有一艘轮船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以x 轴和y 轴分别表示甲、乙两船到达泊位的时间,则点(x ,y )的所有可能结果是边长为24的正方形区域,如右图所示,由已知得事件A 发生的条件是⎩⎪⎨⎪⎧x +4≥y ,y +6≥x ,0≤x ≤24,0≤y ≤24.(7分)作出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S 正方形=242=576,S 阴影=242-12×202-12×182=214,(12分)∴P (A )=S 阴影S 正方形=214576=107288.所以,甲、乙两船有一艘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的概率为107288.(14分) 11.解(1)a ,b 都是从0,1,2,3,4五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的基本事件总数为N =5×5=25(个).(2分)函数有零点的条件为Δ=a 2-4b ≥0,即a 2≥4b .因为事件“a 2≥4b ”包含(0,0),(1,0),(2,0),(2,1),(3,0),(3,1),(3,2),(4,0),(4,1),(4,2),(4,3),(4,4),共12个.所以事件“a 2≥4b ”的概率为P =1225.(7分) (2)∵a ,b 都是从区间[0,4]上任取的一个数,f (1)=-1+a -b >0,∴a -b >1,此为几何概型,所以事件“f (1)>0”的概率为P =12×3×34×4=932.(14分)。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9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9

2012高中数学精讲精练第九章圆锥曲线【方法点拨】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衔接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纽带。

而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研究圆锥曲线,无外乎抓住其方程和曲线两大特征。

它的方程形式具有代数的特性,而它的图像具有典型的几何特性,因此,它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

高中阶段所学习和研究的圆锥曲线主要包括三类: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圆锥曲线问题的基本特点是解题思路比较简单清晰,解题方法的规律性比较强,但是运算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对学生运算能力,恒等变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及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要求较高。

1. 一要重视定义,这是学好圆锥曲线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二要数形结合,既熟练掌握方程组理论,又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2.着力抓好运算关,提高运算与变形的能力,解析几何问题一般涉及的变量多,计算量大,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出来以后,往往因为运算不过关导致半途而废,因此要寻求合理的运算方案,探究简化运算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提高运算能力.3.突出主体内容,要紧紧围绕解析几何的两大任务来学习:一是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其中待定系数法是重要方法,二是通过方程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往往通过数形结合来体现,应引起重视.4.重视对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归纳提炼,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第1课椭圆A【考点导读】1. 掌握椭圆的第一定义和几何图形,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2. 了解运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能运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础练习】1.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2213x y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2.椭圆1422=+y x 的离心率为233.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2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221164x y += 4. 已知椭圆19822=++y k x 的离心率21=e ,则k 的值为544k k ==-或 【范例导析】 例1.(1)求经过点35(,)22-,且229445x y +=与椭圆有共同焦点的椭圆方程。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20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20

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知识梳理空间两个向量的加法、减法法则类同于平面向量,即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法则.a·b=|a||b|cos〈a,b〉.a2=|a|2.a与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y,使p=x a+y b.a、b、c不共面,空间的任一向量p,存在实数x、y、z,使p=x a+y b+z c.●点击双基1.在以下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有a+b·c,a·(b·c),a(b·c),|a·b|=|a||b|A.1个B.2个C.3个D.0个解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b·c是一个实数,a+b·c无意义.实数与向量无数量积,故a·(b·c)错,|a·b|=|a||b||cos〈a,b〉|,只有a(b·c)正确.答案:A2.设向量a、b、c不共面,则下列集合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的是A.{a+b,b-a,a}B.{a+b,b-a,b}C.{a+b,b-a,c}D.{a+b+c,a+b,c}解析:由已知及向量共面定理,易得a+b,b-a,c不共面,故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故选C.答案:C3.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向量BA'、DA'、BD是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B.等长的向量C.共面向量D.不共面向量'=BD,解析:∵DB'A'-BA'=D∴BA'、BD共面.A'、D答案:C4.已知a=(1,0),b=(m,m)(m>0),则〈a,b〉=_____________.答案:45°5.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2c,CD=5a+6b-8c,对角线AC、BD的中点分别为E、F,则EF=_____________.解析:∵EF=EA+AB+BF,又EF=EC+CD+DF,两式相加,得2EF=(EA+EC)+(AB+CD)+(BF+DF).∵E是AC的中点,故EA+EC=0.同理,BF+DF=0.∴2EF=AB+CD=(a-2c)+(5a+6b-8c)=6a+6b-10c.∴EF=3a+3b-5c.答案:3a+3b-5c●典例剖析【例1】证明空间任意无三点共线的四点A、B、C、D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空间任一点O,存在实数x、y、z且x+y+z=1,使得OA=x OB+y OC+z OD.剖析:要寻求四点A、B、C、D共面的充要条件,自然想到共面向量定理.解:依题意知,B、C、D三点不共线,则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四点A、B、C、D共面 对空间任一点O,存在实数x1、y1,使得OA=OB+x1BC+y1BD=OB+x1(OC-OB)+y1(OD-OB)=(1-x1-y1)OB+x1OC+y1OD,取x=1-x1-y1、y=x1、z=y1,则有OA=x OB+y OC+z OD,且x+y+z=1.特别提示向量基本定理揭示了向量间的线性关系,即任一向量都可由基向量唯一的线性表示,为向量的坐标表示奠定了基础.共(线)面向量基本定理给出了向量共(线)面的充要条件,可用以证明点共(线)面.本题的结论,可作为证明空间四点共面的定理使用.【例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1,∠ACD=90°,将它沿对角线AC折起,使AB与CD成60°角,求B、D间的距离.解:如下图,因为∠ACD=90°,所以AC·CD=0.同理,BA·AC=0.因为AB与CD成60°角,所以〈BA,CD〉=60°或120°.因为BD=BA+AC+CD,所以BD2=BA2+AC2+CD2+2BA·AC+2BA·CD+2AC·CD=BA2+AC2+4(〈BA,CD〉=60°),CD2+2BA·CD=3+2×1×1×cos〈BA,CD〉=2(〈BA,CD〉=120°).所以|BD|=2或2,即B、D间的距离为2或2.【例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1交平面ACB1于点E,求证:(1)BD 1⊥平面ACB 1;(2)BE =21ED 1.证明:(1)我们先证明BD 1⊥AC . ∵1BD =BC +CD +1DD ,AC =AB +BC ,∴1BD ·AC =(BC +CD +1DD )·(AB +BC )=BC ·BC +CD ·AB =BC ·BC -AB ·AB =|BC |2-|AB |2=1-1=0.∴BD 1⊥AC .同理可证BD 1⊥AB 1,于是BD 1⊥平面ACB 1. (2)设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M ,则BM =21BD =2111D B ,即2BM =11D B .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设OB =b ,OM =m ,1OB =b 1,1OD =d 1,则上述等式可改写成2(m -b )=d 1-b 1或b 1+2m =d 1+2b .记2121++m b =2121++bd =e .此即表明,由e 向量所对应的点E 分线段B 1M 及D 1B 各成λ(λ=2)之比,所以点E 既在线段B 1M (B 1M ⊂面ACB 1)上又在线段D 1B 上,所以点E 是D 1B 与平面ACB 1之交点,此交点E 将D 1B 分成2与1之比,即D 1E ∶EB =2∶1.∴BE =21ED 1.思考讨论 利用空间向量可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垂直、线线平行、四点共面、求长度、求夹角等问题.●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C 和BD 的交点,若11B A =a ,11D A =b ,A A 1= c ,则下列式子中与M B 1相等的是A.-21a +21b +c B.21a +21b +cC.21a -21b +cD.-21a -21b +c 解析:M B 1=B B 1+BM =B B 1+21(BA +BC )=A A 1-2111B A +2111D A =c -21a +21b ,故选A. 答案:A2.O 、A 、B 、C 为空间四个点,又OA 、OB 、OC 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A.O 、A 、B 、C 四点不共线 B.O 、A 、B 、C 四点共面,但不共线 C.O 、A 、B 、C 四点中任意三点不共线D.O 、A 、B 、C 四点不共面解析:由基底意义,OA 、OB 、OC 三个向量不共面,但A 、B 、C 三种情形都有可能使OA 、OB 、OC 共面.只有D 才能使这三个向量不共面,故应选D.答案:D3.已知a +3b 与7a -5b 垂直,且a -4b 与7a -2b 垂直,则〈a ,b 〉=_____________. 解析:由条件知(a +3b )·(7a -5b )=7|a |2-15|b |2+16a ·b =0,及(a -4b )·(7a -2b )=7|a |2+8|b |2-30a ·b =0.两式相减得46a ·b =23|b |2,∴a ·b =21|b |2.代入上面两个式子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得到|a |=|b |.∴cos 〈a ,b 〉=||||b a b a ⋅=22||21||b b =21. ∴〈a ,b 〉=60°.答案:60°4.试用向量证明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已知:如下图,PO 、PA 分别是平面α的垂线和斜线,OA 是PA 在α内的射影,a α,求证:a ⊥PA ⇔a ⊥OA.证明:设直线a 上非零向量a ,要证a ⊥PA ⇔a ⊥OA ,即证a ·AP =0⇔a ·AO =0. ∵aα,a ·OP =0,∴a ·AP =a ·(AO +OP )=a ·AO +a ·OP =a ·AO .∴a ·AP =0⇔a ·AO =0,即a ⊥PA ⇔a ⊥OA .评述: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是证明空间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需要通过加、减法对向量进行转换,当然,转换的方向是有利于计算向量的数量积.5.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 1⊥AB 1,BC 1⊥A 1C ,求证:AB 1=A 1C .证明:∵C A 1=)()(,,11111111111CC BC C C C A BC C A CC BC C C C A +⋅+=⋅++=11C A ·,021=-C C BC∴AB =AC .又A 1A =B 1B ,∴A 1C =AB 1.评述:本题在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位置关系问题时,要用到空间多边形法则、向量的运算、数量积以及平行、相等和垂直的条件.培养能力6.沿着正四面体OABC 的三条棱OA 、OB 、OC 的方向有大小等于1、2、3的三个力f 1、f 2、f 3.试求此三个力的合力f .解:用a 、b 、c 分别代表棱OA 、OB 、OC 上的三个单位向量,则f 1=a ,f 2=2b ,f 3=3c ,则f =f 1+f 2+f 3=a +2b +3c ,∴|f |2=(a +2b +3c )·(a +2b +3c )=|a |2+4|b |2+9|c |2+4a ·b +6a ·c +12b ·c =1+4+9+4|a ||b |cos 〈a ,b 〉+6|a ||c |cos 〈a ,c 〉+12|b ||c |cos 〈b ,c 〉=14+4cos60°+6cos60°+12cos60°=14+2+3+6=25. ∴|f |=5,即所求合力的大小为5,且cos 〈f ,a 〉=|a ||f |a f ⋅=532|2c a b a a ⋅+⋅+|=52311++=107. 同理,可得cos 〈f ,b 〉=54,cos 〈f ,c 〉=109.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求证:AB ·CD +AC ·DB +AD ·BC =0.证法一:把AB 拆成AC +CB 后重组,AB ·CD +AC ·DB +AD ·BC =(AC +CB )·CD +AC ·DB +AD ·BC =AC ·CD +CB ·CD +AC ·DB +AD ·BC =AC ·(CD +DB )+CB ·(CD +DA )=AC ·CB +CB ·CA =CB ·(AC +CA )=CB ·0=0. 证法二:如下图,设a =DA ,b =DB ,c =DC ,则AB ·CD +AC ·DB +AD ·BC =(b -a )·(-c )+(c -a )·b +(-a )·(c -b )=-b ·c +a ·c +c ·b -a ·b -a ·c +a ·b =0.评述:把平面向量的运算推广到空间后,许多基本的运算规则没有变.证法一中体现了向量的拆分重组技巧,要求较高;证法二设定三个向量为基底,而原式中所有向量化归为关于a 、b 、c 的式子,化简时的思路方向较清楚.探究创新8.(2004年全国Ⅰ,理20)如下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PB ⊥AD ,侧面PAD 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为菱形,侧面P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120°.(1)求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2)求面APB 与面CPB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解:如下图,作PO ⊥平面ABCD ,垂足为点O .连结OB 、OA 、OD ,OB 与AD 交于点E ,连结PE .∵AD ⊥PB ,∴AD ⊥OB .∵PA =PD ,∴OA =OD .于是OB 平分AD ,点E 为AD 的中点,∴PE ⊥AD .由此知∠PEB 为面PAD 与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PEB =120°,∠PEO =60°.由已知可求得PE =3,∴PO =PE ·sin60°=3×23=23,即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23.(2)解法一: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O 为坐标原点,x 轴平行于DA .P (0,0,23),B (0,233,0),PB 中点G 的坐标为(0,433,43),连结AG .又知A (1,23,0),C (-2,233,0). 由此得到GA =(1,-43,-43),PB =(0,233,-23),BC =(-2,0,0). 于是有GA ·PB =0,BC ·PB =0,∴GA ⊥PB ,BC ⊥PB .GA ,BC 的夹角θ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于是cos θ=-772,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cos772. 解法二:如下图,取PB 的中点G ,PC 的中点F ,连结EG 、AG 、GF ,则AG ⊥PB ,FG∥BC ,FG =21BC .∵AD ⊥PB ,∴BC ⊥PB ,FG ⊥PB .∴∠AGF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D ⊥面POB ,∴AD ⊥EG .又∵PE =BE ,∴EG ⊥PB ,且∠PEG =60°. 在Rt △PEG 中,EG =PE ·cos60°=23, 在Rt △GAE 中,AE =21AD =1,于是tan ∠GAE =AE EG =23. 又∠AGF =π-∠GAE ,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tan23. ●思悟小结1.若表示向量a 1,a 2,…,a n 的有向线段终点和始点连结起来构成一个封闭折图形,则a 1+a 2+a 3+…+a n =0.2.应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时,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基向量,另一方面要熟练地进行向量运算.●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1.要使学生正确理解空间向量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以及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掌握空间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及三个向量共面及四点共面的条件.2.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用不共面的三个向量线性表示,这三个向量也称为一个基底.在证明两个向量平行、垂直或求其夹角时,往往把它们用同一个基底来表示,从而实现解题的目的.拓展题例【例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①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 +BC +CD +DA =0②|a |-|b |=|a +b |是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③若a 、b 共线,则a 与b 所在直线平行④对空间任意点O 与不共线的三点A 、B 、C ,若OP =x OA +y OB +z OC (其中x 、y 、z ∈R ),则P 、A 、B 、C 四点共面A.1B.2C.3D.4解析:易知只有①是正确的,对于④,若O 平面ABC ,则OA 、OB 、OC 不共面,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知,P 可为空间任一点,所以P 、A 、B 、C 四点不一定共面.答案:C 【例2】A 是△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ABC 和△ACD 的重心,若BD =4,试求MN 的长.解:连结AM 并延长与BC 相交于E ,连结AN 并延长与CD 相交于E ,则E 、F 分别是BC 及CD 的中点.现在MN =AN -AM =32AF -32AE =32(AF -AE )=32EF =32(CF -CE )=32(21CD -21CB )=31(CD -CB )=31BD . ∴MN =|MN |=31|BD |=31BD =34.说明: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重心这一特殊位置逐步进行转化.【例3】设A 、B 、C 及A 1、B 1、C 1分别是异面直线l 1、l 2上的三点,而M 、N 、P 、Q 分别是线段AA 1、BA 1、BB 1、CC 1的中点.求证:M 、N 、P 、Q 四点共面.证明:NM =21BA ,NP =2111B A ,∴BA =2NM ,11B A =2NP .又∵PQ =21(BC +11C B ), (*)A 、B 、C 及A 1、B 1、C 1分别共线, ∴BC =λBA =2NM ,11C B =ω11B A =2ωNP .代入(*)式得PQ =21(2λNM +2ωNP )=λNM +ωNP ,∴PQ 、NM 、NP 共面.∴M 、N 、P 、Q 四点共面.。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学案54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学案54

2013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第10章--学案54学案54几何概型导学目标: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自主梳理1.几何概型设D是一个可度量的区域,每个基本事件可以视为从区域D内随机地取一点,区域D内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随机事件A的发生可以视为恰好取到区域D内的某个指定区域d中的点.这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d的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成正比,与d的形状和位置无关,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P(A)=d的测度D的测度.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1)相同点: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________;(2)不同点: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个,是可数的;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________,是不可数的.自我检测1.在长为12 cm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M,并且以线段AM为边作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人员擦掉了,该工作人员声称他完全是无意中按错了键,使从此处起往后的所有内容都被擦掉了.那么由于按错了键使含有犯罪的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有多大?变式迁移1在半径为1的圆的一条直径上任取一点,过这个点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则弦长超过圆内接等边三角形边长的概率为________.探究点二与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例2如图所示,在等腰Rt△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AC的概率.变式迁移2若将例2题目改为:“在等腰Rt△ACB中,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求AM 的长小于AC的长的概率”,答案还一样吗?探究点三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例3两人约定在20∶00到21∶00之间相见,并且先到者必须等迟到者40分钟方可离去,如果两人出发是各自独立的,在20∶00至21∶00各时刻相见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求两人在约定时间内相见的概率.变式迁移3甲、乙两艘轮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轮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任何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和乙船的停泊时间都是4小时,求它们中的任何一条船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思想例(14分)已知函数f(x)=x2-2ax+b2,a,b∈R.(1)若a从集合{0,1,2,3}中任取一个元素,b 从集合{0,1,2}中任取一个元素,求方程f(x)=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2)若a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b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求方程f(x)=0没有实根的概率.【答题模板】解(1)∵a取集合{0,1,2,3}中任一个元素,b 取集合{0,1,2}中任一个元素,∴a,b的取值的情况有(0,0),(0,1),(0,2),(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的取值,即基本事件总数为12.[3分]设“方程f(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为事件A,当a≥0,b≥0时,方程f(x)=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a>b.当a>b时,a,b取值的情况有(1,0),(2,0),(2,1),(3,0),(3,1),(3,2),即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6,∴方程f(x)=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为P(A)=612=12.[7分](2)∵a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b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则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区域Ω={(a,b)|0≤a≤2,0≤b≤3},这是一个矩形区域,其面积SΩ=2×3=6.[9分]设“方程f(x)=0没有实根”为事件B,则事件B 所构成的区域为M ={(a ,b )|0≤a ≤2,0≤b ≤3,a <b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梯形,其面积S M =6-12×2×2=4.[12分]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方程f (x )=0没有实根的概率为P (B )=S M S Ω=46=23.[14分] 【突破思维障碍】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在于试验的全部结果是否有限,因此到底选用哪一种模型,关键是对试验的确认和分析.第(1)问关键是列举不重不漏隐含了分类讨论思想.第(2)问是几何概型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将已知的两个条件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从而转化成平面区域中的面积型几何概型问题,隐含了数形结合思想.【易错点剖析】1.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时,列举基本事件应不重不漏.2.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时,区域的几何度量要准确无误.1.几何概型:若一个试验具有两个特征:①每次试验的结果是无限多个,且全体结果可用一个有度量的几何区域来表示;②每次试验的各种结果是等可能的.那么这样的试验称为几何概型.2.由概率的几何定义可知,在几何概型中,“等可能”一词应理解为对应于每个试验结果的点落入某区域内的可能性大小仅与该区域的几何度量成正比,而与该区域的位置与形状无关.3.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设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空间可表示成可度量的区域Ω,事件A所对应的区域用A表示(A⊆Ω),则P(A)=A的度量Ω的度量.(满分:9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09·辽宁)ABCD为长方形,AB=2,BC=1,O为AB的中点,在长方形ABCD内随机取一点,取到的点到O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___.2.(2010·天津和平区一模)在面积为S的△ABC的边AB上任取一点P,则△PBC的面积大于S4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山东临沂一中期末)已知正三棱锥S —ABC 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3,在正三棱锥内任取一点P ,使得V P —ABC <12V S —ABC 的概率为________.4.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有一个内切球O ,则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任取点M ,点M 在球O 内的概率是________.5.已知函数f (x )=x 2+bx +c ,其中0≤b ≤4,0≤c ≤4.记函数f (x )满足⎩⎨⎧f (2)≤12f (-1)≤3的事件为A ,则事件A 的概率为________.6.(2010·青岛一模)从集合{(x ,y )|x 2+y 2≤4,x ∈R ,y ∈R}内任选一个元素(x ,y ),则x ,y 满足x +y ≥2的概率为________.7. 如图所示,半径为10 cm 的圆形纸板内有一个相同圆心的半径为1 cm 的小圆.现将半径为1 cm 的一枚硬币抛到此纸板上,使硬币整体随机落在纸板内,则硬币落下后与小圆无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8.(2010·济南模拟)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规则如流程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x ,y )的概率是________.二、解答题(共42分)9.(14分) 已知等腰Rt△ABC中,∠C=90°.(1)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M,求使∠CAM<30°的概率;(2)在∠CAB内任作射线AM,求使∠CAM<30°的概率.10.(14分)甲、乙两艘轮船都要停靠在同一个泊位,它们可能在一昼夜的任意时刻到达.设甲乙两艘轮船停靠泊位的时间分别是4小时和6小时,求有一艘轮船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的概率.11.(14分)已知函数f(x)=-x2+ax-b.(1)若a,b都是从0,1,2,3,4五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函数有零点的概率;(2)若a,b都是从区间[0,4]任取的一个数,求f(1)>0成立时的概率.学案54 几何概型答案自主梳理3.(1)相等的 (2)无限个 自我检测1.14解析 ∵AM 2∈[36,81],∴AM ∈[6,9],∴P =9-612=312=14.2.13解析 在区间[-π2,π2]内,0<cos x <12⇔x ∈⎝⎛⎭⎪⎪⎫-π2,-π3∪⎝ ⎛⎭⎪⎪⎫π3,π2,其区间长度为π3,又已知区间⎣⎢⎢⎡⎦⎥⎥⎤-π2,π2的长度为π.由几何概型知P =π3π=13.3.13解析 当∠A ′OA =π3时,AA ′=OA ,∴P =23π2π=13.4.23解析 由|x |≤1,得-1≤x ≤1.由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知,所求的概率P =区间[-1,1]的长度区间[-1,2]的长度=23.5.23解析 圆周上使弧AM 的长度为1的点M 有两个,设为M 1,M 2,则过A 的圆弧M 1M 2的长度为2,B 点落在优弧M 1M 2上就能使劣弧AB 的长度小于1,所以劣弧AB 的长度小于1的概率为23. 课堂活动区例1 解题导引 解决概率问题先判断概型,本题属于几何概型,满足两个条件:基本事件的无限性和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需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即与长度有关.解 包含两个间谍谈话录音的部分在30 s 和40 s 之间,当按错键的时刻在这段时间之内时,部分被擦掉,当按错键的时刻在0到30 s 之间时全部被擦掉,即在0到40 s 之间,即0到23min之间的时间段内按错键时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而0到30 min之间的时间段内任一时刻按错键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只与从开始到谈话内容结束的时间段长度有关,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记A={按错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A的发生就是在0到2 3min时间段内按错键.P(A)=2330=145.变式迁移112解析记“弦长超过圆内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事件A,如图所示,不妨在过等边三角形BCD 的顶点B的直径BE上任取一点F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当弦为CD时,就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弦长大于CD的充要条件是圆心O到弦的距离小于OF,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P(A)=12×22=12.例2解题导引如果试验的结果所构成的区域的几何度量可用角度来表示,则其概率公式为P(A)=构成事件A的角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区域的角度.解在AB上取AC′=AC,连结CC′,则∠ACC′=180°-45°2=67.5°.设A={在∠ACB内部作出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AM<AC},则μΩ=90°,μA=67.5°,P(A)=μAμΩ=67.5°90°=34.变式迁移2解不一样,这时M点可取遍AC′(长度与AC相等)上的点,故此事件的概率应为AC′长度AB长度=22.例3解题导引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将已知的两个条件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从而转化成平面区域中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对于几何概型的应用题,关键是构造出随机事件A对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度量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参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将试验的每一个结果一一对应于该坐标系的一点,便可构造出度量区域.解 设两人分别于x 时和y 时到达约见地点,要使两人能在约定的时间范围内相见.当且仅当|x -y |≤23.两人在约定时间内到达约见地点的所有可能结果可用图中的单位正方形内(包括边界)的点来表示,两人在约定时间内相见的所有可能结果可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点来表示.因此阴影部分与单位正方形的面积比就反映了两人在约定时间范围内相遇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所求的概率,即P =S 阴影部分S 单位正方形=1-⎝ ⎛⎭⎪⎪⎫13212=89.变式迁移3 解 设甲、乙两船到达时间分别为x 、y ,则0≤x ≤24,0≤y ≤24且y -x ≥4或y -x ≤-4.作出区域⎩⎪⎨⎪⎧0≤x ≤24,0≤y ≤24,y -x ≥4或y -x ≤-4.设“两船无需等待码头空出”为事件A ,则P (A )=S 阴影部分S 正方形=2×12×20×2024×24=2536.课后练习区1.1-π4解析 当以O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则圆与长方形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满足到点O 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A )=μAμΩ=S 长方形-S 半圆S 长方形=1-π4.2.34解析 由于△ABC 、△PBC 有公共底边BC ,所以只需P 位于线段BA 靠近B 的四分之一分点E 与A 之间,即构成一个几何概型,∴所求的概率为|AE ||AB |=34.3.78解析 当P 在三棱锥的中截面及下底面构成的正三棱台内时符合要求,由几何概型知,P =1-18=78.4.π6解析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正方体的体积为a 3,内切球的体积为43π⎝ ⎛⎭⎪⎪⎫a 23=16πa 3,故M 在球O 内的概率为16πa 3a 3=π6.5.58 解析满足0≤b ≤4,0≤c ≤4的区域的面积为4×4=16,由⎩⎨⎧ f (2)≤12f (-1)≤3, 得⎩⎨⎧2b +c ≤8-b +c ≤2,其表示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其面积为12×(2+4)×2+12×2×4=10,故事件A 的概率为1016=58.6.π-24π解析 即图中弓形面积占圆面积的比例,属面积型几何概型:π-24π.7.7781解析 由题意知,硬币的中心应落在距圆心2~9 cm 的圆环上,圆环的面积为π×92-π×22=77π,故所求概率为77π81π=7781.8.π4解析 根据题意易知输出数对(x ,y )的概率即为满足x 2+y 2≤12的平面区域与不等式组⎩⎨⎧-1≤x +y ≤1,-1≤x -y ≤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的比,即P (A )=π×122=π4.9.解(1)设CM=x,则0<x<a(不妨设BC =a).若∠CAM<30°,则0<x<33a,故∠CAM<30°的概率为P(A)=区间⎝⎛⎭⎪⎫0,33a的角度区间(0,a)的角度=33.(7分)(2)设∠CAM=θ,则0°<θ<45°.若∠CAM<30°,则0°<θ<30°,故∠CAM<30°的概率为P(B)=区间(0°,30°)的长度区间(0°,45°)的长度=23.(14分)10.解设事件A={有一艘轮船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以x轴和y轴分别表示甲、乙两船到达泊位的时间,则点(x,y)的所有可能结果是边长为24的正方形区域,如右图所示,由已知得事件A发生的条件是⎩⎪⎨⎪⎧x+4≥y,y+6≥x,0≤x≤24,0≤y≤24.(7分)作出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S 正方形=242=576,S 阴影=242-12×202-12×182=214,(12分) ∴P (A )=S 阴影S 正方形=214576=107288. 所以,甲、乙两船有一艘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的概率为107288.(14分) 11.解 (1)a ,b 都是从0,1,2,3,4五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的基本事件总数为N =5×5=25(个).(2分)函数有零点的条件为Δ=a 2-4b ≥0,即a 2≥4b .因为事件“a 2≥4b ”包含(0,0),(1,0),(2,0),(2,1),(3,0),(3,1),(3,2),(4,0),(4,1),(4,2),(4,3),(4,4),共12个.所以事件“a 2≥4b ”的概率为P =1225.(7分) (2)∵a ,b 都是从区间[0,4]上任取的一个数,f (1)=-1+a -b >0,∴a -b >1,此为几何概型,所以事件“f (1)>0”的概率为P =12×3×34×4=9.(14分) 32。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 1.1 集合及其运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教师版)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 1.1 集合及其运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教师版)
【名师点睛】本题用推理的方法求解不如先画出文氏图,用填图的方法来得简捷,由图不难看出.
【变式训练】5.集合A={x|x2+5x-6≤0},B={x|x2+3x>0},求A∪B和A∩B.
【易错专区】
问题:空集
例1.已知集合A={x|x2-3x+2=0},B={x|x2- x+ -1=0},且A∪B=A,则 的值为______.
例5.设全集U={x|0<x<10,x∈N*},若A∩B={3},A∩CUB={1,5,7},CUA∩CUB={9},则集合A、B是________.
【答案】A={1,3,5,7},B={2,3,4,6,8}.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如下:
由图可知:A={1,3,5,7},B={2,3,4,6,8}.
【变式训练】4.(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科1)已知集合A={x∈R|3x+2>0} B={x∈R|(x+1)(x-3)>0} 则 A∩B=( )
A.(- ,-1) B.(-1,- ) C.(- ,3) D. (3,+ )
考点五要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集合问题
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文氏图、数轴或直角坐标系等工具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问题灵活直观地获解.
1.集合的 概念与运算是历年来必考内容之一,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题为主,单纯的集合问题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的机率不大,多数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不等式的解法相联系,解题时要注意利用韦恩图、数轴、函数图象相结合.另外,集合新定义信息题是近几年命题的热点,注意此种类型.
2.2013年的高考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坚持考查集合运算,命题形式会更加灵活、新颖.
(A)A B (B)B A (C)A=B (D)A∩B=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3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3

*第十三章导数●网络体系总览●考点目标定位1.理解导数的定义,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2.理解导数的物理、几何意义,会求函数在某点处切线的斜率和物体运动到某点处的瞬时速度.3.会用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4.理解函数极大(小)值的概念,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极值及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会求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复习方略指南在本章的复习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对导数概念的认识、计算及应用这条主线.复习应侧重概念、公式、法则在各方面的应用,应淡化某些公式、法则的理论推导.课本只给出了两个简单函数的导数公式,我们只要求记住这几个公式,并会应用它们求有关函数的导数即可.从2000年高考开始,导数的知识已成为高考考查的对象,特别是导数的应用是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本章内容是限定选修内容,试题难度不大,要重视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做练习题时要控制好难度,注意与函数、数列、不等式相结合的问题.13.1导数的概念与运算●知识梳理1.用定义求函数的导数的步骤. (1)求函数的改变量Δy ; (2)求平均变化率xy ∆∆. (3)取极限,得导数f '(x 0)=0lim→∆x xy ∆∆. 2.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几何意义:曲线f (x )在某一点(x 0,y 0)处的导数是过点(x 0,y 0)的切线斜率. 物理意义:若物体运动方程是s =s (t ),在点P (i 0,s (t 0))处导数的意义是t =t 0处的瞬时速度.3.求导公式(c )'=0,(x n )'=n ·x n -1(n ∈N *).4.运算法则如果f (x )、g (x )有导数,那么[f (x )±g (x )]'=f '(x )±g ′(x ),[c ·f (x )]'=c f '(x ). ●点击双基1.若函数f (x )=2x 2-1的图象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Δx ,1+Δy ),则xy ∆∆等于A.4B.4xC.4+2ΔxD.4+2Δx 2解析:Δy =2(1+Δx )2-1-1=2Δx 2+4Δx ,xy∆∆=4+2Δx . 答案:C2.对任意x ,有f '(x )=4x 3,f (1)=-1,则此函数为A.f (x )=x 4-2B.f (x )=x 4+2C.f (x )=x 3D.f (x )=-x 4 解析:筛选法. 答案:A3.如果质点A 按规律s =2t 3运动,则在t =3s 时的瞬时速度为 A.6 B.18C.54 D.81解析:∵s ′=6t 2,∴s ′|t =3=54. 答案:C4.若抛物线y =x 2-x +c 上一点P 的横坐标是-2,抛物线过点P 的切线恰好过坐标原点,则c 的值为________.解析:∵y ′=2x -1,∴y ′|x =-2=-5.又P (-2,6+c ),∴26-+c=-5. ∴c =4. 答案:45.设函数f (x )=(x -a )(x -b )(x -c )(a 、b 、c 是两两不等的常数),则)(a f a '+)(b f b '+)(c f c'=________. 解析:∵f (x )=x 3-(a +b +c )x 2+(ab +bc +ca )x -abc , ∴f '(x )=3x 2-2(a +b +c )x +ab +bc +ca .又f '(a )=(a -b )(a -c ),同理f '(b )=(b -a )(b -c ),f ' (c )=(c -a )(c -b ).代入原式中得值为0. 答案:0 ●典例剖析【例1】(1)设a >0,f (x )=ax 2+bx +c ,曲线y =f (x )在点P (x 0,f (x 0))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4π],则P 到曲线y =f (x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A.[0,a 1]B.[0,a21] C.[0,|ab2|] D.[0,|ab 21-|] (2)(2004年全国,3)曲线y =x 3-3x 2+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y =3x -4B.y =-3x +2 C.y =-4x +3 D.y =4x -5 (3)(2004年重庆,15)已知曲线y =31x 3+34,则过点P (2,4)的切线方程是______. (4)(2004年湖南,13)过点P (-1,2)且与曲线y =3x 2-4x +2在点M (1,1)处的切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剖析:本题的各小题都是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解析:(1)∵过P (x 0,f (x 0))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4π], ∴P 到曲线y =f (x )对称轴x =-a b 2的距离d =x 0-(-a b 2)=x 0+ab 2. 又∵f '(x 0)=2ax 0+b ∈[0,1], ∴x 0∈[a b 2-,a b 21-].∴d =x 0+a b 2∈[0,a21]. (2)∵点(1,-1)在曲线上,y ′=3x 2-6x ,∴切线斜率为3×12-6×1=-3.∴所求切线方程为y +1=-3(x -1). (3)∵P (2,4)在y =31x 3+34上, 又y ′=x 2,∴斜率k =22=4.∴所求直线方程为y -4=4(x -2),4x -y -4=0. (4)y ′=6x -4,∴切线斜率为6×1-4=2.∴所求直线方程为y -2=2(x +1),即2x -y +4=0. 答案:(1)B (2)B (3)4x -y -4=0(4)2x -y +4=0评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是导数的一个基本应用. 思考讨论导数除用来求切线的斜率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答:导数的应用较广,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值、最值等.【例2】曲线y =x 3在点(3,27)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剖析:求出切线的方程后再求切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解:曲线在点(3,27)处切线的方程为y =27x -54,此直线与x 轴、y 轴交点分别为(2,0)和(0,-54),∴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S =21×2×54=54. 评述:求切线的斜率是导数的一个基本应用.【例3】已知曲线C :y =x 3-3x 2+2x ,直线l :y =kx ,且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于点(x 0,y 0)(x 0≠0),求直线l 的方程及切点坐标.剖析:切点(x 0,y 0)既在曲线上,又在切线上,由导数可得切线的斜率.联立方程组解之即可.解:∵直线过原点,则k =x y (x 0≠1). 由点(x 0,y 0)在曲线C 上,则y 0=x 03-3x 02+2x 0, ∴x y =x 02-3x 0+2. 又y ′=3x 2-6x +2,∴在(x 0,y 0)处曲线C 的切线斜率应为k =f '(x 0)=3x 02-6x 0+2. ∴x 02-3x 0+2=3x 02-6x 0+2. 整理得2x 02-3x 0=0. 解得x 0=23(∵x 0≠0). 这时,y 0=-83,k =-41. 因此,直线l 的方程为y =-41x ,切点坐标是(23,-83). 评述:对于高次函数凡涉及到切线或其单调性的问题时,要有求导意识.【例4】证明:过抛物线y =a (x -x 1)·(x -x 2)(a ≠0,x 1<x 2)上两点A (x 1,0)、B (x 2,0)的切线,与x 轴所成的锐角相等.剖析:利用与x 轴所成的锐角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只要求出切线的斜率进行比较即可.解:y ′=2ax -a (x 1+x 2),y ′|1x x ==a (x 1-x 2),即k A =a (x 1-x 2),y ′|2x x ==a (x 2-x 1),即k B =a (x 2-x 1). 设两条切线与x 轴所成的锐角为α、β,则tan α=|k A |=|a (x 1-x 2)|, tan β=|k B |=|a (x 2-x 1)|,故tan α=tan β. 又α、β是锐角,则α=β.评述:由tan α=tan β不能直接得α=β,还必须有α、β为锐角时(或在同一单调区间上时)才能得α=β.●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函数f (x )=(x +1)(x 2-x +1)的导数是 A.x 2-x +1 B.(x +1)(2x -1)C.3x 2D.3x 2+1 解析:∵f (x )=x 3+1,∴f '(x )=3x 2.答案:C2.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方程为3x +y +3=0,则 A.f '(x 0)>0 B.f '(x 0)<0 C.f '(x 0)=0D.f '(x 0)不存在解析:由题知f '(x 0)=-3. 答案:B3.函数f (x )=ax 3+3x 2+2,若f '(-1)=4,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 解析:f '(x )=3ax 2+6x ,从而使3a -6=4,∴a =310. 答案:310 4.曲线y =2x 2+1在P (-1,3)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点P (-1,3)在曲线上,k =f '(-1)=-4,y -3=-4(x +1),4x +y +1=0. 答案:4x +y +1=05.已知曲线y =x 2-1与y =3-x 3在x =x 0处的切线互相垂直,求x 0.解:在x =x 0处曲线y =x 2-1的切线斜率为2x 0,曲线y =3-x 3的切线斜率为-3x 02.∵2x 0·(-3x 02)=-1,∴x 0=361.答案:3616.点P 在曲线y =x 3-x +32上移动,设点P 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α,求α的范围. 解:∵tan α=3x 2-1, ∴tan α∈[-1,+∞).当tan α∈[0,+∞)时,α∈[0,2π); 当tan α∈[-1,0)时,α∈[43π,π). ∴α∈[0,2π)∪[43π,π). 培养能力7.曲线y =-x 2+4x 上有两点A (4,0)、B (2,4).求: (1)割线AB 的斜率k AB 及AB 所在直线的方程; (2)在曲线AB 上是否存在点C ,使过C 点的切线与AB 所在直线平行?若存在,求出C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k AB =4204--=-2, ∴y =-2(x -4).∴所求割线AB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8=0.(2)y '=-2x +4,-2x +4=-2,得x =3,y =-32+3×4=3. ∴C 点坐标为(3,3),所求切线方程为2x +y -9=0. 8.有点难度哟!若直线y =3x +1是曲线y =x 3-a 的一条切线,求实数a 的值. 解:设切点为P (x 0,y 0),对y =x 3-a 求导数是y '=3x 2,∴3x 02=3.∴x 0=±1.(1)当x =1时,∵P (x 0,y 0)在y =3x +1上, ∴y =3×1+1=4,即P (1,4). 又P (1,4)也在y =x 3-a 上, ∴4=13-a .∴a =-3. (2)当x =-1时,∵P (x 0,y 0)在y =3x +1上,∴y =3×(-1)+1=-2,即P (-1,-2). 又P (-1,-2)也在y =x 3-a 上, ∴-2=(-1)3-a .∴a =1.综上可知,实数a 的值为-3或1.9.确定抛物线方程y =x 2+bx +c 中的常数b 和c ,使得抛物线与直线y =2x 在x =2处相切. 解:y '=2x +b ,k =y ′|x =2=4+b =2,∴b =-2.又当x =2时,y =22+(-2)×2+c =c , 代入y =2x ,得c =4. 探究创新10.有点难度哟!曲线y =x 3+3x 2+6x -10的切线中,求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 解:y '=3x 2+6x +6=3(x +1)2+3,∴x =-1时,切线最小斜率为3,此时,y =(-1)3+3×(-1)2+6(-1)-10=-14. ∴切线方程为y +14=3(x +1),即3x -y -11=0. ●思悟小结1.理解导数的定义及几何和物理方面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非多项式函数要化成多项式函数求导.3.要注意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导数的写法及研究在不定点处切线问题时切点的设法. ●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 1.f '(x 0)=0lim→x xx f x x ∆-∆+)()(00的几种等价形式:f '(x 0)=0limx x →00)()(x x x f x f -- =0lim →h h x f h x f )()(00-+=0lim→h hh x f x f )()(00--2.曲线C :y =f (x )在其上一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方程为 y -f (x 0)=f '(x 0)(x -x 0).3.若质点的运动规律为s =s (t ),则质点在t =t 0时的瞬时速度为v =s (t 0).这就是导数的物理意义.4.直线与曲线相切,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曲线是二次曲线时,由解析几何知,直线与曲线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即切点.拓展题例【例题】曲线y =x 2+1上过点P 的切线与曲线y =-2x 2-1相切,求点P 的坐标.解:设P (x 0,y 0),由题意知曲线y =x 2+1在P 点的切线斜率为k =2x 0,切线方程为y =2x 0x +1-x 02,而此直线与曲线y =-2x 2-1相切,∴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即方程2x 2+2x 0x +2-x 02=0的判别式 Δ=4x 02-2×4×(2-x 02)=0.解得x 0=±332,y 0=37. ∴P 点的坐标为(332,37)或(-323,37).。

201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圆锥曲线)

201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1、求轨迹方程的几个步骤:(建-设-列-化-证)a.建系(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多数情况此步省略)b.设点(求哪个点的轨迹,就设它(x,y))c.列式(根据条件列等量关系)d.化简(化到可以看出轨迹的种类)e.证明(改成:修正)(特别是①三角形、②斜率、③弦的中点问题)2、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几种方法a.直接法:题目怎么说,列式怎么列。

b.定义法:先得到轨迹名称c.代入法(相关点法):设所求点(x,y)另外点()找出已知点和所求点的关系c.参数法:(x,y)中x,y都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消参e.待定系数法: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例题一:定义法求曲线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求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圆锥曲线的定义在求轨迹中的作用,只要动点满足已知曲线定义时,通过待定系数法就可以直接得出方程。

例1:已知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0),C 为动点,且满足求点C的轨迹。

【解析】由可知,即,满足椭圆的定义。

令椭圆方程为,则,则轨迹方程为(,图形为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点评】熟悉一些基本曲线的定义是用定义法求曲线方程的关键。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2)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3)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4)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

【变式1】:1:已知圆的圆心为M1,圆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

∴动圆圆心P的轨迹是以M1、M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c=4,a=2,b2=12。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2:一动圆与圆O:外切,而与圆C:内切,那么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是:A:抛物线B:圆 C:椭圆 D:双曲线一支【解答】令动圆半径为R,则有,则|MO|-|MC|=2,满足双曲线定义。

[数学]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讲义复习课件

[数学]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讲义复习课件

∴A 点坐标为2kp2,2kp,B 点坐标为(2pk2,-2pk),
由 OA=1,OB=8,可得4p2k2k+4 1=1,

4p2k2(k2+1)=64, ②
h
8
主页
②÷①解方程组得 k6=64,即 k2=4. 则 p2=k2(k126+1)=45.

p>0,则
p=2
5
5,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4
点 (x0 , y0) 关 于 点 (a , b )对 称 点 (2ax0 , 2by0) 曲 线 f(x,y) 关 于 点 (a , b )对 称 曲 线 f(2ax , 2by)
轴对称
h
主页
点 直 (线 x1A ,y x 1) 与 B 点 y (x C 2, y2 0)对 关 称 于 Ax1 2x2 y2 B y y1 1 2 ( y2A )C 1 0
(a≠0),从 p=|a|知准线方程可统一成 x=-a2的形式,于是从
题设有a2+m=5 , 2am=9
h
主页
[10 分]
21
解此方程组可得四组解
a1=1
a2=-1
a3=9
a4=-9
m1=92 ,m2=-92 ,m3=12 ,m4=-12.
∴y2=2x,m=92;y2=-2x,m=-92;y2=18x,m=12;
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
椭圆
定义及标准方程
双曲线

抛物线


线
直线与圆锥曲 线的位置关系
几何性质
相交 相切 相离
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短轴(虚轴) 渐近线(双曲线)、准线、离心率、通径、焦半径

2013届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

2013届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

2013届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一、集合⒈集合的概念: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元素a在集合M内的表示法,元素a不在集合M内的表示法.⒉集合中的元素必须具备“三性”:、、.⒊空集的意义及记号: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空集记作Ø;⒋常用数集及记号:⑴非负整数集(零和正整数的全体)——N;⑵正整数集——N*或N+;⑶整数集——Z;⑷有理数集——Q;⑸实数集——R.⑹无理数集——CRQ⒌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来分):⑴有限集——⑵无限集——⒍集合的表示法:⑴列举法——把集合中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⑵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熟性用语言或式子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其基本模式是{x|p(x)}.⒎集合的形象表示法——韦恩图,即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图形(内部)表示集合.⒏子集、交集、并集、补集:Ⅰ子集⑴子集、真子集的意义: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⑵子集的性质:(用、填空)①AA,ØA,若A≠Ø,则ØA;②若A B,B C,则AC;③若AB,B C,则AC;④若A B,BC,则AC;④若AB,BC,则AC.⑶子集的个数: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①集合A的子集个数是2n;②集合A的真子集个数是2n−1;③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2n−2.⑷集合相等的意义:若集合A与B含有相同的元素,称它们相等,记作A=B;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A=B A B且B A.Ⅱ交集⑴交集的意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请根据右面的韦恩图打出A∩B的阴影.⑵交集的性质:①A∩A=;②A∩Ø=;③A∩B=B∩A;④若A∩B A,则A∩B B;⑤若A∩B A,则A B.Ⅲ并集⑴并集的意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请根据右面的韦恩图打出A∪B的阴影.⑵并集的性质:①A∪A=;②A∪Ø=;③A∪B=B∪A;④A∪B A;⑤A∪B B;⑥A∪B=A B AⅣ补集⑴全集、补集的意义: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叫做全集,全集通常用U表示;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A S),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即CSA={x|x∈S且x A}.请根据右面的韦恩图打出CSA的阴影.⑵补集的性质:①A∪CUA=;②A∩CUA=;③CUU=;④CUØ=;⑤CU(CUA)=;二、简易逻辑⒈命题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⒌真值表:表示命题的真假的表叫真值表.⑴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填“真”或“假”)p非p真假⑵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填“真”或“假”)pqP且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⑶p或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填“真”或“假”)pqP或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⒍四种命题:⑴逆命题及逆命题的概念:⑷四种命题的一般形式:(用符号“┐”表示否定)①原命题:若p则q;②逆命题:;③否命题:;④逆否命题:.⑸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在下列双箭头符号旁填上相应的文字)⑹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关系: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⑴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若p则q,即p q,我们说,p是q的条件,q是p的条件.⑵充要条件的概念:若p则q,且若q则p,即p q,我们说p是q的条件,q是p的条件.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教案10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教案10

第十编 计数原理§10.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1.有不同颜色的四件上衣与不同颜色的三件长裤,如果一条长裤与一件上衣配成一套,则不同的配法有种. 答案 122.从3名女同学和2名男同学中选1人主持本班的某次主题班会,则不同的选法有 种. 答案 53.一个乒乓球队里有男队员5人,女队员4人,从中选出男、女队员各一名组成混合双打,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答案 204.将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其中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共有 种. 答案 365.有一项活动需在3名老师,8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中选人参加,(1)若只需一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若需一名老师,一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若只需老师,男同学,女同学各一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 (1)“完成这件事”只需从老师、学生中选1人即可,共有3+8+5=16种.(2)“完成这件事”需选2人,老师、学生各1人,分两步进行:选老师有3种方法,选学生有8+5=13种方法,共有 3×13=39种方法.(3)“完成这件事”需选3人,老师、男同学、女同学各一人,可分三步进行,选老师有3种方法,选男同学有8种方法,选女同学有5种方法,共有3×8×5=120种方法.例1 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解 方法一 按十位数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7,8的情况分成8类,在每一类中满足题目条件的两位数分别有8个,7个,6个,5个,4个,3个,2个,1个. 由分类计数原理知,符合题意的两位数的个数共有: 8+7+6+5+4+3+2+1=36(个).方法二 按个位数字是2,3,4,5,6,7,8,9分成8类,在每一类中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分别有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所以按分类计数原理共有: 1+2+3+4+5+6+7+8=36(个).例2 已知集合M ={-3,-2,-1,0,1,2},P (a ,b )表示平面上的点(a ,b ∈M ),问: (1)P 可表示平面上多少个不同的点? (2)P 可表示平面上多少个第二象限的点?基础自测(3)P可表示多少个不在直线y=x上的点?解(1)确定平面上的点P(a,b)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确定a的值,共有6种确定方法;第二步确定b的值,也有6种确定方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平面上的点数是6×6=36.(2)确定第二象限的点,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确定a,由于a<0,所以有3种确定方法;第二步确定b,由于b>0,所以有2种确定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第二象限点的个数是3×2=6.(3)点P(a,b)在直线y=x上的充要条件是a=b.因此a和b必须在集合M中取同一元素,共有6种取法,即在直线y=x上的点有6个.由(1)得不在直线y=x上的点共有36-6=30个.例3(16分)现有高一四个班学生34人,其中一、二、三、四班各7人、8人、9人、10人,他们自愿组成数学课外小组.(1)选其中一人为负责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每班选一名组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推选二人作中心发言,这二人需来自不同的班级,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1)分四类:第一类,从一班学生中选1人,有7种选法;第二类,从二班学生中选1人,有8种选法;第三类,从三班学生中选1人,有9种选法;第四类,从四班学生中选1人,有10种选法.所以,共有不同的选法N=7+8+9+10=34(种). 4分(2)分四步,第一、二、三、四步分别从一、二、三、四班学生中选一人任组长,所以共有不同的选法N=7×8×9×10=5 040(种). 8分(3)分六类,每类又分两步,从一、二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7×8种不同的选法;从一、三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7×9种不同的选法;从一、四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7×10种不同的选法;从二、三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8×9种不同的选法;从二、四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8×10种不同的选法;从三、四班学生中各选1人,有9×10种不同的选法,14分所以共有不同的选法N=7×8+7×9+7×10+8×9+8×10+9×10=431(种). 16分1.从1到20这20个整数中,任取两个相加,使其和大于20,共有几种取法?解当一个加数是1时,另一个加数只能是20,1种取法.当一个加数是2时,另一个加数可以是19,20,2种取法.当一个加数是3时,另一个加数可以是18,19,20,3种取法.……当一个加数是10时,另一个加数可以是11,12,…,20,10种取法.当一个加数是11时,另一个加数可以是12,13,…,20,9种取法.……当一个加数是19时,另一个加数是20,1种取法.由分类计数原理可得共有1+2+3+…+10+9+8+…+1=100种取法.2.某体育彩票规定:从01到36共36个号中抽出7个号为一注,每注2元.某人想先选定吉利号18,然后从01至17中选3个连续的号,从19至29中选2个连续的号,从30至36中选1个号组成一注.若这个人要把这种要求的号全买下,至少要花多少元钱?解先分三步选号,再计算总钱数.按号段选号,分成三步.第一步从01至17中选3个连续号,有15种选法;第二步从19至29中选2个连续号,有10种选法;第三步从30至36中选1个号,有7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满足要求的号共有15×10×7=1 050(注),故至少要花1 050×2=2 100(元).3.某校高中部,高一有6个班,高二有7个班,高三有8个班,学校利用星期六组织学生到某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1)任选1个班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三个年级各选一个班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选2个班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求这2个班不同年级,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1)分三类:第一类从高一年级选1个班,有6种不同方法;第二类从高二年级选一个班,有7种不同方法;第三类从高三年级选1个班,有8种不同方法.由分类计数原理,共有6+7+8=21种不同的选法.(2)每种选法分三步:第一步从高一年级选一个班,有6种不同方法;第二步从高二年级选1个班,有7种不同方法;第三步从高三年级选1个班,有8种不同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6×7×8=336种不同的选法.(3)分三类,每类又分两步.第一类从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各选一个班,有6×7种不同方法;第二类从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各选1个班,有6×8种不同方法;第三类从高二、高三年级各选一个班,有7×8种不同的方法,故共有6×7+6×8+7×8=146种不同选法.一、填空题1.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种. 答案322.某通讯公司推出一组手机卡号码,卡号的前七位数字固定,从“×××××××0000”到“×××××××9999”共10 000个号码,公司规定:凡卡号的后四位中带有数字“4”或“7”的一律作为优惠卡,则这组号码中“优惠卡”共有个.答案 5 9043.从集合{1,2,3,…,10}中任意选出三个不同的数,使这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这样的等比数列共有个.答案84.如图所示,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给A、B、C、D四个区域涂色,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若允许同一种颜色多次使用,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种.答案1805.一植物园参观路径如图所示,若要全部参观并且路线不重复,则不同的参观路线种数共有种.答案486.(2008·全国Ⅰ文)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右面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种.答案127.在2008年奥运选手选拔赛上,8名男运动员参加100米决赛.其中甲、乙、丙三人必须在1、2、3、4、5、6、7、8八条跑道的奇数号跑道上,则安排这8名运动员比赛的方式共有种.答案 2 8808.若一个m,n均为非负整数的有序数对(m,n),在做m+n的加法时各位均不会进位,则称(m,n)为“简单的”有序数对,m+n称为有序数对(m,n)的值,那么值为1 942的“简单的”有序数对的个数是 . 答案300二、解答题9.(1)4名同学选报跑步、跳高、跳远三个项目,每人报一项,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2)4名同学争夺跑步、跳高、跳远三项冠军,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解(1)要完成的是“4名同学每人从三个项目中选一项报名”这件事,因为每人必报一项,四个都报完才算完成,于是按人分步,且分为四步,又每人可在三项中选一项,选法为3种,所以共有:3×3×3×3=81种报名方法.(2)完成的是“三个项目冠军的获取”这件事,因为每项冠军只能有一人获得,三项冠军都有得主,这件事才算完成,于是应以“确定三项冠军得主”为线索进行分步.而每项冠军是四人中的某一人,有4种可能的情况,于是共有:4×4×4=43=64种可能的情况.10.用5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所给出的四个区域涂色,每个区域涂一种颜色,若要求相邻(有公共边)的区域不同色,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解完成该件事可分步进行.涂区域1,有5种颜色可选.涂区域2,有4种颜色可选.涂区域3,可先分类:若区域3的颜色与2相同,则区域4有4种颜色可选.若区域3的颜色与2不同,则区域3有3种颜色可选,此时区域4有3种颜色可选.所以共有5×4×(1×4+3×3)=260种涂色方法.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a,b)的坐标满足a≠b,且a,b都是集合{1,2,3,4,5,6}的元素,又点P到原点的距离|OP |≥5.求这样的点P 的个数. 解 按点P 的坐标a 将其分为6类: (1)若a =1,则b =5或6,有2个点; (2)若a =2,则b =5或6,有2个点; (3)若a =3,则b =5或6或4,有3个点; (4)若a =4,则b =3或5或6,有3个点; (5)若a =5,则b =1,2,3,4,6,有5个点; (6)若a =6,则b =1,2,3,4,5,有5个点; ∴共有2+2+3+3+5+5=20(个)点.12.将3种作物种植在如图所示的5块试验田里,每块种植一种作物且相邻的试验田不能种植同一种作物,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多少种?解 设由左到右五块田中要种a ,b ,c 三种作物,不妨先设第一块种a ,则第二块可种b ,c ,有两种选法.同理,如果第二块种b ,则第三块可种a 和c ,也有两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1×2×2×2×2=16.其中要去掉ababa 和acaca 两种方法.故a 种作物种在第一块田中时的种法数有16-2=14(种). 同理b 种或c 种作物种在第一块田中时的种法数也都为14种. 所以符合要求的种植方法共有3×(2×2×2×2-2)=3×(16-2)=42(种).§10.2 排列与组合1.从1,2,3,4,5,6六个数字中,选出一个偶数和两个奇数,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这样的三位数共有 个. 答案54基础自测2.(2008·福建理)某班级要从4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种.答案143.停车场每排恰有10个停车位.当有7辆不同型号的车已停放在同一排后,恰有3个空车位连在一起的排法有种.(用式子表示)答案A884.在100件产品中有6件次品,现从中任取3件产品,至少有1件次品的不同取法种数是(用式子表示).答案3100C-394C5.(2007·天津理)如图,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最多使用3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答案390例1六人按下列要求站一横排,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1)甲不站两端;(2)甲、乙必须相邻;(3)甲、乙不相邻;(4)甲、乙之间间隔两人;(5)甲、乙站在两端;(6)甲不站左端,乙不站右端.解(1)方法一要使甲不站在两端,可先让甲在中间4个位置上任选1个,有A14种站法,然后其余5人在另外5个位置上作全排列有A55种站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站法:A14·A55=480(种).方法二由于甲不站两端,这两个位置只能从其余5个人中选2个人站,有A25种站法,然后中间4人有A44种站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站法:A25·A44=480(种).方法三若对甲没有限制条件共有A66种站法,甲在两端共有2A55种站法,从总数中减去这两种情况的排列数,即共有站法:A66-2A55=480(种).(2)方法一先把甲、乙作为一个“整体”,看作一个人,和其余4人进行全排列有A55种站法,再把甲、乙进行全排列,有A22种站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A55·A22=240(种)站法.方法二先把甲、乙以外的4个人作全排列,有A44种站法,再在5个空档中选出一个供甲、乙放入,有A15种方法,最后让甲、乙全排列,有A22种方法,共有A44·A15·A22=240(种).(3)因为甲、乙不相邻,中间有隔档,可用“插空法”,第一步先让甲、乙以外的4个人站队,有A44种站法;第二步再将甲、乙排在4人形成的5个空档(含两端)中,有A25种站法,故共有站法为A44·A25=480(种).也可用“间接法”,6个人全排列有A66种站法,由(2)知甲、乙相邻有A55·A22=240种站法,所以不相邻的站法有A66-A55·A22=720-240=480(种).(4)方法一先将甲、乙以外的4个人作全排列,有A44种,然后将甲、乙按条件插入站队,有3A22种,故共有A44·(3A22)=144(种)站法.方法二先从甲、乙以外的4个人中任选2人排在甲、乙之间的两个位置上,有A24种,然后把甲、乙及中间2人看作一个“大”元素与余下2人作全排列有A33种方法,最后对甲、乙进行排列,有A22种方法,故共有A24·A33·A22=144(种)站法.(5)方法一首先考虑特殊元素,甲、乙先站两端,有A22种,再让其他4人在中间位置作全排列,有A44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A22·A44=48(种)站法.方法二首先考虑两端两个特殊位置,甲、乙去站有A22种站法,然后考虑中间4个位置,由剩下的4人去站,有A44种站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A22·A44=48(种)站法.(6)方法一甲在左端的站法有A55种,乙在右端的站法有A55种,且甲在左端而乙在右端的站法有A44种,共有A66-2A55+A44=504(种)站法.方法二以元素甲分类可分为两类:①甲站右端有A55种站法,②甲在中间4个位置之一,而乙不在右端有A14·A14·A44种,故共有A55+A14·A14·A44=504(种)站法.例2(16分)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4名,其中男女队长各1人.选派5人外出比赛.在下列情形中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男运动员3名,女运动员2名;(2)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3)队长中至少有1人参加;(4)既要有队长,又要有女运动员.解(1)第一步:选3名男运动员,有C36种选法.第二步:选2名女运动员,有C24种选法.共有C36·C24=120种选法. 4分(2)方法一至少1名女运动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女4男,2女3男,3女2男,4女1男.由分类计数原理可得总选法数为C14C46+C24C36+C34C26+C44C16=246种. 8分方法二“至少1名女运动员”的反面为“全是男运动员”可用间接法求解.从10人中任选5人有C510种选法,其中全是男运动员的选法有C56种.所以“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的选法为C510-C56=246种. 8分(3)方法一可分类求解:“只有男队长”的选法为C48;“只有女队长”的选法为C48;“男、女队长都入选”的选法为C38;所以共有2C48+C38=196种选法. 12分方法二间接法:从10人中任选5人有C510种选法.其中不选队长的方法有C58种.所以“至少1名队长”的选法为C510-C58=196种. 12分(4)当有女队长时,其他人任意选,共有C49种选法.不选女队长时,必选男队长,共有C48种选法.其中不含女运动员的选法有C45种,所以不选女队长时的选法共有C48-C45种选法.所以既有队长又有女运动员的选法共有C49+C48-C45=191种. 16分例3 4个不同的球,4个不同的盒子,把球全部放入盒内.(1)恰有1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2)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共有几种放法?(3)恰有2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解(1)为保证“恰有1个盒不放球”,先从4个盒子中任意取出去一个,问题转化为“4个球,3个盒子,每个盒子都要放入球,共有几种放法?”即把4个球分成2,1,1的三组,然后再从3个盒子中选1个放2个球,其余2个球放在另外2个盒子内,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C14C24C13×A22=144种.(2)“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即另外3个盒子放2个球,每个盒子至多放1个球,也即另外3个盒子中恰有一个空盒,因此,“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与“恰有1个盒不放球”是同一件事,所以共有144种放法.(3)确定2个空盒有C24种方法.4个球放进2个盒子可分成(3,1)、(2,2)两类,第一类有序不均匀分组有C34C11A22种方法;第二类有序均匀分组有222 22 4 A CC·A22种方法.故共有C24( C34C11A22+222 22 4 A CC·A22)=84种.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分别符合下列条件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1)奇数;(2)偶数;(3)大于3 125的数.解 (1)先排个位,再排首位,共有A13·A14·A24=144(个).(2)以0结尾的四位偶数有A35个,以2或4结尾的四位偶数有A12·A14·A24个,则共有A35+ A12·A14·A24=156(个).(3)要比3 125大,4、5作千位时有2A35个,3作千位,2、4、5作百位时有3A24个,3作千位,1作百位时有2A13个,所以共有2A35+3A24+2A13=162(个).2.某医院有内科医生12名,外科医生8名,现选派5名参加赈灾医疗队,其中(1)某内科医生甲与某外科医生乙必须参加,共有多少种不同选法?(2)甲、乙均不能参加,有多少种选法?(3)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有多少种选法?(4)队中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一名外科医生,有几种选法?解(1)只需从其他18人中选3人即可,共有C318=816(种).(2)只需从其他18人中选5人即可,共有C518=8 568(种).(3)分两类:甲、乙中有一人参加,甲、乙都参加,共有C12C418+C318=6 936(种).(4)方法一(直接法)至少一名内科医生一名外科医生的选法可分四类:一内四外;二内三外;三内二外;四内一外,所以共有C112C48+C212C38+C312C28+C412C18=14 656(种).方法二(间接法)由总数中减去五名都是内科医生和五名都是外科医生的选法种数,得C520-(C58+C512)=14 656(种).3.有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分配方式分配,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1)分成1本、2本、3本三组;(2)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3本; (3)分成每组都是2本的三组; (4)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解 (1)分三步:先选一本有C 16种选法;再从余下的5本中选2本有C 25种选法;对于余下的三本全选有C 33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有C 16C 25C 33=60种选法.(2)由于甲、乙、丙是不同的三人,在(1)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再分配的问题,因此共有C 16C 25C 33A 33=360种选法.(3)先分三步,则应是C 26C 24C 22种选法,但是这里面出现了重复,不妨记六本书为A 、B 、C 、D 、E 、F ,若第一步取了AB ,第二步取了CD ,第三步取了EF ,记该种分法为(AB ,CD ,EF ),则C 26C 24C 22种分法中还有(AB 、EF 、CD ),(CD 、AB 、EF )、(CD 、EF 、AB )、(EF 、CD 、AB )、(EF 、AB 、CD )共有A 33种情况,而且这A 33种情况仅是AB 、CD 、EF 的顺序不同,因此,只算作一种情况,故分法有33222426A C C C =15种.(4)在问题(3)的工作基础上再分配,故分配方式有33222426A C C C ·A 33= C 26C 24C 22=90种.一、填空题1.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小于50 000的偶数共有 个. 答案 362.将编号为1,2,3,4,5的五个球放入编号为1,2,3,4,5的五个盒子里,每个盒子内放一个球,若恰好有三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编号相同,则不同投放方法共有 种. 答案 103.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 答案 9604.在图中,“构建和谐社会,创美好未来”,从上往下读(不能跳读),共有 种不同的读法.答案2525.(2008·天津理)有8张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4,5,6,7,8,从中取出6张卡片排成3行2列,要求3行中仅有中间行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5,则不同的排法共有种.答案 1 2486.(2008·安徽理)12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是(用式子表示).答案C28A267.平面α内有四个点,平面β内有五个点,从这九个点中任取三个,最多可确定个平面,任取四点,最多可确定个四面体.(用数字作答)答案72 1208.(2008·浙江理,16)用1,2,3,4,5,6组成六位数(没有重复数字),要求任何相邻两个数字的奇偶性不同,且1和2相邻.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是 .(用数字作答)答案40二、解答题9.某外商计划在4个候选城市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求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多少种?解可先分组再分配,据题意分两类,一类:先将3个项目分成两组,一组有1个项目,另一组有2个项目,然后再分配给4个城市中的2个,共有C23A24种方案;另一类1个城市1个项目,即把3个元素排在4个不同位置中的3个,共有A34种方案.由分类计数原理可知共有C23A24+A34=60种方案.10.课外活动小组共13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5人,并且男、女各指定一名队长,现从中选5人主持某种活动,依下列条件各有多少种选法?(1)只有一名女生;(2)两队长当选;(3)至少有一名队长当选;(4)至多有两名女生当选.解(1)一名女生,四名男生,故共有C15·C48=350(种).(2)将两队长作为一类,其他11人作为一类,故共有C22·C311=165(种).(3)至少有一名队长含有两类:有一名队长和两名队长.故共有:C12·C411+C22·C311=825(种).或采用间接法:C513-C511=825(种).(4)至多有两名女生含有三类:有两名女生、只有一名女生、没有女生.故选法为C25·C38+C15·C48+C58=966(种).11.已知平面α∥β,在α内有4个点,在β内有6个点.(1)过这10个点中的3点作一平面,最多可作多少个不同平面?(2)以这些点为顶点,最多可作多少个三棱锥?(3)上述三棱锥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不同的体积?解(1)所作出的平面有三类:①α内1点,β内2点确定的平面,有C14·C26个;②α内2点,β内1点确定的平面,有C24·C16个;③α,β本身.∴所作的平面最多有C14·C26+C24·C16+2=98(个).(2)所作的三棱锥有三类:①α内1点,β内3点确定的三棱锥,有C14·C36个;②α内2点,β内2点确定的三棱锥,有C24·C26个;α内3点,β内1点确定的三棱锥,有C34·C16个.∴最多可作出的三棱锥有:C14·C36+C24·C26+C34·C16=194(个).(3)∵当等底面积、等高的情况下三棱锥的体积相等,且平面α∥β,∴体积不相同的三棱锥最多有C36+C34+C26·C24=114(个).12.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左右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排法?解∵前排中间3个座位不能坐,∴实际可坐的位置前排8个,后排12个.(1)两人一个前排,一个后排,方法数为C18·C112·A22种;(2)两人均在后排左右不相邻,共A212-A22·A111=A211种;(3)两人均在前排,又分两类:①两人一左一右,共C14·C14·A22种;②两人同左同右,有2(A24-A13·A22)种.综上可知,不同排法种数为C18·C112·A22+A211+C14·C14·A22+2(A24-A13·A22)=346种.§10.3 二项式定理1.在(1+x )n(n ∈N *)的二项展开式中,若只有x 5的系数最大,则n = . 答案 102.在(a 2-2a 31)n的展开式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没有常数项②当且仅当n =2时,展开式中有常数项 ③当且仅当n =5时,展开式中有常数项 ④当n =5k (k ∈N *)时,展开式中有常数项 答案 33.若多项式0C n (x +1)n-C 1n (x +1)n -1+…+(-1)rC r n (x +1)n -r+…+(-1)nC nn =a 0x n+a 1x n -1+…+a n -1x +a n ,则a 0+a 1+…+a n -1+a n = . 答案 14.(2008·山东理)(x -31x)12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答案 -2205.(2008·福建理,13)若(x -2)5=a 5x 5+a 4x 4+a 3x 3+a 2x 2+a 1x +a 0,则a 1+a 2+a 3+a 4+a 5= .(用数字作答) 答案31基础自测例1 在二项式(x +421x)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和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解 ∵二项展开式的前三项的系数分别是1,2n ,81n (n -1), ∴2·2n =1+81n (n -1), 解得n =8或n =1(不合题意,舍去), ∴T k +1=C k8x 28k-k ⎪⎪⎭⎫⎝⎛421x =C k 82-k x 4-43k , 当4-43k ∈Z 时,T k +1为有理项, ∵0≤k ≤8且k ∈Z ,∴k =0,4,8符合要求. 故有理项有3项,分别是 T 1=x 4,T 5=835x ,T 9=2561x -2.∵n =8,∴展开式中共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T 5=835x . 例2 已知(1-2x )7=a 0+a 1x +a 2x 2+…+a 7x 7. 求:(1)a 1+a 2+…+a 7; (2)a 1+a 3+a 5+a 7; (3)a 0+a 2+a 4+a 6;(4)|a 0|+|a 1|+|a 2|+…+|a 7|.解 令x =1,则a 0+a 1+a 2+a 3+a 4+a 5+a 6+a 7=-1 ① 令x =-1,则a 0-a 1+a 2-a 3+a 4-a 5+a 6-a 7=37②(1)∵a 0=C 07=1,∴a 1+a 2+a 3+…+a 7=-2. (2)(①-②)÷2, 得a 1+a 3+a 5+a 7=2317--=-1 094. (3)(①+②)÷2,得a 0+a 2+a 4+a 6=2317+-=1 093.(4)∵(1-2x )7展开式中,a 0,a 2,a 4,a 6都大于零, 而a 1,a 3,a 5,a 7都小于零, ∴|a 0|+|a 1|+|a 2|+…+|a 7| =(a 0+a 2+a 4+a 6)-(a 1+a 3+a 5+a 7), ∴由(2)、(3)即可得其值为2 187.例3 (14分)(1)已知n ∈N *,求证:1+2+22+23+…+25n -1能被31整除;(2)求0.9986的近似值,使误差小于0.001. (1)证明 ∵1+2+22+23+…+25n -1=21215--n =25n -1=32n -1 3分=(31+1)n-1=31n+C 1n ·31n -1+C 2n ·31n -2+…+C 1-n n ·31+1-1=31(31n -1+C 1n ·31n -2+…+C 1-n n )6分显然括号内的数为正整数, 故原式能被31整除.7分(2)解 ∵0.9986=(1-0.002)6=1-C 16(0.002)+C 26(0.002)2-C 36(0.002)3+…10分 第三项T 3=15×(0.002)2=0.000 06<0.001,以后各项更小,∴0.9986≈1-0.012=0.988.14分1.在(3x -2y )20的展开式中,求: (1)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 (3)系数最大的项.解 (1)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11项,T 11=C 1020310(-2)10x 10y 10=C 1020610x 10y 10.(2)设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是第r +1项,于是⎪⎩⎪⎨⎧⋅⋅≥⋅⋅⋅⋅≥⋅⋅----+-+-1211202020119120202023C 23C 23C 23C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化简得⎩⎨⎧≥--≥+r r r r 3)21(2)20(2)1(3,解得752≤r ≤852.所以r =8,即T 9=C 820312·28·x 12y 8是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3)由于系数为正的项为奇数项,故可设第2r -1项系数最大,于是⎪⎩⎪⎨⎧⋅⋅≥⋅⋅⋅⋅≥⋅⋅----------rr r r r r r r r r r r 222022022222222042224422022222222023C 23C 23C 23C , 化简得⎪⎩⎪⎨⎧≥-+≤-+09241631000771*******r r r r .解之得r =5,即2×5-1=9项系数最大. T 9=C 820·312·28·x 12y 8.2.求x (1-x )4+x 2(1+2x )5+x 3(1-3x )7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解 设x (1-x )4+x 2(1+2x )5+x 3(1-3x )7=a 0+a 1x +a 2x 2+…+a n x n在原式中,令x =1,则1×(1-1)4+12×(1+2)5+13×(1-3)7=115,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115. 3.求证:3n>(n +2)·2n -1(n ∈N *,n >2). 证明 利用二项式定理3n=(2+1)n展开证明.因为n ∈N *,且n >2,所以3n=(2+1)n展开后至少有4项.(2+1)n=2n+C 1n ·2n -1+…+C 1-n n ·2+1≥2n+n ·2n -1+2n +1>2n+n ·2n -1=(n +2)·2n -1,故3n >(n +2)·2n -1.一、填空题1.(1-2x )6=a 0+a 1x +a 2x 2+…+a 6x 6,则|a 0|+|a 1|+|a 2|+…+|a 6|的值为 . 答案 7292.(2008·安徽理)设(1+x )8=a 0+a 1x +…+a 8x 8,则a 0,a 1,…,a 8中奇数的个数为 . 答案 23.(2008·全国Ⅱ理)(1-x )6(1+x )4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答案 -3 4.已知(x -xa )8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 120,其中实数a 为常数,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 答案 1或385.若(1+5x 2)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是a n ,(2x 3+5)n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b n ,则nn n b a 13+的值为 . 答案31 6.设m ∈N *,n ∈N *,若f (x )=(1+2x )m+(1+3x )n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3,则x 2的系数为 . 答案 31或407.(1+x )6(1-x )4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 . 答案 -88.(2008·天津理,11)52⎪⎪⎭⎫ ⎝⎛-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答案 40 二、解答题 9.已知(x +22x )n (n ∈N *)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系数与第3项的系数之比为10∶1.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是第几项?解 依题意,第5项的系数为C 4n ·24,第三项的系数为C 2n ·22,则有2244C 2C 2nn ⋅⋅=110,解得n =8. 设展开式中第r +1项的系数最大,则⎪⎩⎪⎨⎧⋅≥⋅⋅≥⋅++--118811882C 2C ,2C 2C r r rr r r r r 解得5≤r ≤6. ∴第6项和第7项的系数相等且最大, 即最大为56×25=7×28=1 792.10.已知(32x +3x 2)n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比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解 令x =1,得各项的系数和为(1+3)n =4n,而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C 0n +C 1n +…+C n n =2n,∴4n =2n+992. ∴(2n-32)(2n+31)=0∴2n=32或2n=-31(舍去),∴n =5 设第r +1项的系数最大,则⎪⎩⎪⎨⎧≥≥++--;3C 3C ,3C 3C 11551155r r rr r r r r 即⎪⎪⎩⎪⎪⎨⎧+≥--≥;1351,613r r r r ∴27≤r ≤29,又r ∈Z ,∴r =4, ∴系数最大的项是T 5=C 45x32(3x 2)4=405x326.11.(1)求(x 2-x21)9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2)已知(x a -2x )9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49,求常数a 的值;(3)求(x 2+3x +2)5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 解 (1)设第r +1项为常数项,则T r +1=C r9(x 2)9-r·(-x 21)r =(-21)r C r 9x r318- 令18-3r =0,得r =6,即第7项为常数项. T 7=621⎪⎭⎫ ⎝⎛-C 69=1621.∴常数项为1621. (2)设第r +1项是含x 3的项,则有C r 9(xa )9-r rx⎪⎪⎭⎫⎝⎛-2=49x 3,得:x r -9x 2r =x 3,。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3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复习教案3

2013高中数学精讲精练第三章三角函数【知识导读】【方法点拨】三角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初等函数,它与数学的其它部分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及向量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三角法”.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式繁杂.公式虽多,但公式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规律性强.弄清公式间的相互联系和推导体系,是记住这些公式的关键.2.思想丰富.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贯穿于本单元的始终,类比的思维方法在本单元中也得到充分的应用.如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化归为锐角的三角函数的问题,将不同名的三角函数问题化成同名的三角函数的问题,将不同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化成同角的三角函数问题等.3.变换灵活.有角的变换、公式的变换、三角函数名称的变换、三角函数次数的变换、三角函数表达形式的变换及一些常量的变换等,并且有的变换技巧性较强.4.应用广泛.三角函数与数学中的其它知识的结合点非常多,它是解决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及向量问题的重要工具,并且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物理学、天文学、测量学及其它各门科学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第1课 三角函数的概念【考点导读】1. 理解任意角和弧度的概念,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角的概念推广后,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本身,可构成一个集合{}Z k k S ∈⋅+==,360αββ;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定义为1弧度的角,熟练掌握角度与弧度的互换,能运用弧长公式r l α=及扇形的面积公式S =lr21(l 为弧长)解决问题.2. 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角的概念推广以后,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x y (不同于坐标原点),设OP r =(0r =>),则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定义为:sin ,cos ,tan y x yr r xααα===. 从定义中不难得出六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R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2R k k Z παααπ∈≠+∈.3. 掌握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规律,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不难得出三个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以简记为:一正(第一象限内全为正值),二正弦(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值为正),三切(第三象限只有正切值为正),四余弦(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值为正).另外,熟记0、6π、4π、3π、2π的三角函数值,对快速、准确地运算很有好处.4. 掌握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确地画出一个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并能运用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三角不等式等问题. 【基础练习】1. 885-化成2(02,)k k Z πααπ+≤≤∈的形式是 .2.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则2α所在的象限是 . 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5,12)P -,则cos α= , tan α= .4.tan(3)sin 5cos8-的符号为 .13612ππ-+第二或第四象限 513-125- 正5.已知角θ的终边上一点(,1)P a -(0≠a ),且a -=θtan ,求θsin ,θcos 的值.解:由三角函数定义知,1a =±,当1a =时,sin θ=cos θ=;当1a =-时,sin 2θ=-cos 2θ=-.【范例解析】例1.(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一点(4,3)(0)P a a a -≠,求2sin cos αα+的值;(2)已知角α的终边在一条直线y =上,求sin α,tan α的值.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解.解:(1)由已知4x a =,5r a =.当0a >时,5r a =,3sin 5α=-,4cos 5α=,则22sin cos 5αα+=-;当0a <时,5r a =-,3sin 5α=,4cos 5α=-,则22sin cos 5αα+=.(2)设点()(0)P a a ≠是角α的终边y =上一点,则tan α=当0a >时,角α是第一象限角,则sin α=;当0a <时,角α是第三象限角,则sin α=. 点评:要注意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2.(1)若sin cos 0θθ⋅>,则θ在第_____________象限. (2)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sin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tan 2α中能确定是正值的有____个.解:(1)由sin cos 0θθ⋅>,得sin θ,cos θ同号,故θ在第一,三象限. (2)由角α是第二象限角,即222k k ππαππ+<<+,得422k k παπππ+<<+,4224k k ππαππ+<<+,故仅有tan2α为正值.点评:准确表示角的范围,由此确定三角函数的符号.例3. 一扇形的周长为20cm ,当扇形的圆心角α等于多少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分析:选取变量,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解:设扇形的半径为x ㎝,则弧长为(202)l x =-㎝,故面积为21(202)(5)252y x x x =-=--+, 当5x =时,面积最大,此时5x =,10l =,2lxα==, 所以当2α=弧度时,扇形面积最大252cm .点评:由于弧度制引入,三角函数就可以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反馈演练】1.若sin cos θθ>且sin cos 0θθ⋅<则θ在第_______象限. 2.已知6α=,则点(sin ,tan )A αα在第________象限. 3.已知角θ是第二象限,且(P m为其终边上一点,若cos 4θ=,则m 的值为_______.4.将时钟的分针拨快30min ,则时针转过的弧度为 .5.若46παπ<<,且α与23π-终边相同,则α= . 6.已知1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这个圆心角所在的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7.(1)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面积.(2)若扇形的面积为82cm ,当扇形的中心角α(0)α>为多少弧度时,该扇形周长最小. 简解:(1)该扇形面积22cm ;(2)2182r l yrl +=⎧⎪⎨=⎪⎩,得162y r r =+≥,当且仅当r =l =,2lrα==.二 三12π-163π11sin211cos1-第2课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考点导读】1.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反映了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间的联系.2.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诱导公式则揭示了不同象限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内在规律,起着变名,变号,变角等作用. 【基础练习】1. tan600°=______. 2. 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5tan 12α=-,则sin α=______. 3.已知cos 22πϕ⎛⎫+=⎪⎝⎭,且2πϕ<,则tan ϕ= 4.sin15°cos75°+cos15°sin105°=___1___. 【范例解析】 例1.已知8cos()17πα-=,求sin(5)απ-,tan(3)πα+的值.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结合同角关系,求值. 解:由8cos()17πα-=,得8cos 017α=-<,α∴是第二,三象限角. 3 513-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15sin(5)sin 17απα-=-=-,15tan(3)tan 8παα+==-; 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15sin(5)sin 17απα-=-=,15tan(3)tan 8παα+==.点评:若已知正弦,余弦,正切的某一三角函数值,但没有确定角所在的象限,可按角的象限进行分类,做到不漏不重复.例2.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若1sin cos 5αα+=,求tan α的值. 分析:先求出sin cos αα-的值,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由1sin cos 5αα+=两边平方,得112sin cos 25αα+⋅=,即242sin cos 025αα∴⋅=-<. 又α是三角形的内角,cos 0α∴<,2παπ∴<<.由249(sin cos )25αα-=,又sin cos 0αα->,得7sin cos 5αα-=. 联立方程组1sin cos 57sin cos 5αααα⎧+=⎪⎪⎨⎪-=⎪⎩,解得4sin 53cos 5αα⎧=⎪⎪⎨⎪=-⎪⎩,得4tan 3α=-.点评:由于2(sin cos )12sin cos αααα±=±⋅,因此式子sin cos αα-,sin cos αα+,sin cos αα⋅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知其一,必能求其二.【反馈演练】1.已知sin α=,则44sin cos αα-的值为_____.2.“21s i n =A ”是“A =30º”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设02x π≤≤,sin cos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544x ππ≤≤4.已知1sin cos 5θθ+=,且324θππ≤≤,则cos 2θ的值是 .5.(1)已知1cos 3α=-,且02πα-<<,求2cos()3sin()4cos()sin(2)παπααπα--+-+-的值. (2)已知1sin()64x π+=,求25sin()sin ()63x x ππ-+-的值. 解:(1)由1cos 3α=-,得tan α=- 53- 725-原式=2cos 3sin 23tan 4cos sin 4tan αααααα-+-+=--2=-(2)1sin()64x π+=,225sin()sin ()sin[()]sin [()]63626x x x x ππππππ∴-+-=-++-+ 219sin()cos ()6616x x ππ=+++=.6.已知4tan 3α=-,求(I )6sin cos 3sin 2cos αααα+-的值;(II )212sin cos cos ααα+的值.解:(I )∵ 4tan 3α=-;所以6sin cos 3sin 2cos αααα+-=6tan 13tan 2αα+-=46()173463()23-+=--.(II )由4tan 3α=-,于是212sin cos cos ααα+2222sin cos tan 152sin cos cos 2tan 13ααααααα++===-++.第3课 两角和与差及倍角公式(一)【考点导读】1.掌握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3.三角式变换的关键是条件和结论之间在角,函数名称及次数三方面的差异及联系,然后通过“角变换”,“名称变换”,“升降幂变换”找到已知式与所求式之间的联系;4.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思路:根据等式两端的特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应用化繁为简,左右归一,变更命题等方法将等式两端的“异”化“同”. 【基础练习】1.sin163sin 223sin 253sin313+= ___________.2.x x =. 3. 若f (sin x )=3-cos2x ,则f (cos x )=___________. 123+cos2x )3x π+4.化简:sin sin 21cos cos 2αααα+=++___________ . 【范例解析】例 .化简:(1)42212cos 2cos 22tan()sin ()44x x x x ππ-+-+; (2(1sin cos )(sin cos ))θθθθθπ++-<<. (1)分析一:降次,切化弦. 解法一:原式=2221(2cos 1)22sin()4cos ()4cos()4x x x x πππ----22(2cos 1)4sin()cos()44x x x ππ-=--2cos 22sin(2)2x x π=-1cos 22x =. 分析二:变“复角”为“单角”. 解法二:原式221(2cos 1)(1tan 22x x -=+22c os 2c o ss 2(sic o ssx x x x x x x=-⋅++1c os2x =.(2)原式2(2sin cos 2cos )(sin cos )θθθθθ+-22cos (sin cos )cos cos 2222cos cos 22θθθθθθθ--⋅==0θπ<<,022∴<<,cos 02>,∴原式=cos θ-.点评:化简本质就是化繁为简,一般从结构,名称,角等几个角度入手.如:切化弦,“复角”变“单角”,降次等等. 【反馈演练】1.化简22sin 2cos 1cos 2cos 2⋅=+ααααtan 2α. 2.若sin tan 0x x ⋅<.3.若0<α<β<4π,sin α+cos α = α,sin β+cos β= b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4.若sin cos tan (0)2πααα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sin()αβαβ+=-,则tan α= 1 .)3,4(ππ x a b < tan α6.化简:222cos 12tan()sin ()44αππαα--⋅+.解:原式=222cos 12sin()4cos ()4cos()4απαπαπα--⋅--cos 22sin()cos()44αππαα=-⋅-cos 21cos 2αα==.7.求证:222sin 22cos cos 22cos x x x x +=.证明:左边=2224sin cos 2cos cos 2x x x x +22222cos (2sin 12cos )2cos x x x x =+-==右边.8.化简:22sin sin 2sin sin cos()αβαβαβ+++.解:原式=22sin sin 2sin sin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αβ++-2222sin sin 2sin sin cos cos 2sin sin αβαβαβαβ=++- 2222sin (1sin )sin (1sin )2sin sin cos cos αββααβαβ=-+-+ 222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cos cos αββααβαβ=++ 2(sin cos sin cos )αββα=+2sin ()αβ=+.第4课 两角和与差及倍角公式(二)【考点导读】1.能熟练运用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2.三角函数求值类型:“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 . 【基础练习】1.写出下列各式的值:(1)2sin15cos15︒︒=_________;(2)22cos 15sin 15︒-︒=_________; (3)22sin151︒-=;(4)22sin 15cos 15︒+︒=____1_____.12 23172.已知3 (,),sin25παπα∈=)4πα+=_________.3.求值:(1)1tan151tan15-︒=+︒_______;(2)5cos cos1212ππ=_________.4.求值:tan10tan20tan20)︒⋅︒+︒=____1____.5.已知tan32α=,则cosα=________.6.若cos2πsin4αα=⎛⎫-⎪⎝⎭cos sinαα+=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求值:(1)sin40(tan10︒;(2.分析:切化弦,通分.解:(1)原式=sin10sin40(cos10︒︒-︒=sin402sin(1060)sin40cos10︒-︒=︒⋅︒2cos40sin40cos10︒=-︒⋅︒sin801cos10-︒==-︒.(2)2sin4013tan101cos10︒+︒===︒,又02c o s5︒.原式2sin402sin50sin80︒︒+︒⋅=2==.点评:给角求值,注意寻找所给角与特殊角的联系,如互余,互补等,利用诱导公式,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转换.例2.设4cos()5αβ-=-,12cos()13αβ+=,且(,)2παβπ-∈,3(,2)2παβπ+∈,求cos2α,cos2β.分析:2()()ααβαβ=-++,2()()βαβαβ=+--.14-5412解:由4cos()5αβ-=-,(,)2παβπ-∈,得3s i n ()5αβ-=,同理,可得5sin()13αβ+=- 33cos 2cos[()()]65ααβαβ∴=-++=-,同理,得63cos 265β=-.点评:寻求“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联系,如:2()()ααβαβ=-++,2()()βαβαβ=+--等.例3.若3cos()45x π+=,177124x ππ<<,求2sin 22sin 1tan x xx+-的值.分析一:()44x x ππ=+-.解法一:177124x ππ<<,5234x πππ∴<+<, 又3cos()45x π+=,4sin()45x π∴+=-,4tan()43x π+=-.cos cos[()]44x x ππ=+-=sin x ∴=,tan 7x =. 所以,原式=22((2(281010101775⨯⨯+⨯=--.分析二:22()42x x ππ=+-.解法二:原式=sin 2sin 2tan 1tan x x x x +⋅-sin 2(1tan )sin 2tan()1tan 4x x x x x π+==⋅+- 又27sin 2sin[2()]cos 2()[2cos ()1]424425x x x x ππππ=+-=-+=--+-=, 所以,原式7428()25375=⋅-=-. 点评:观察“角”之间的联系以寻找解题思路.【反馈演练】1.设)2,0(πα∈,若3sin 5α=,则)4cos(2πα+=__________. 5143- 17-2.已知tan 2α=2,则tanα的值为_______,tan ()4πα+的值为___________ .3.若316sin =⎪⎭⎫ ⎝⎛-απ,则⎪⎭⎫ ⎝⎛+απ232cos =___________. 4.若13cos(),cos()55αβαβ+=-=,则tan tan αβ= .5.求值:11sin 20tan 40-=︒︒. 6.已知232,534cos παππα<≤=⎪⎭⎫⎝⎛+.求⎪⎭⎫ ⎝⎛+42cos πα的值解:().2sin 2cos 224sin 2sin 4cos 2cos 42cos ααπαπαπα-=-=⎪⎭⎫⎝⎛+又3cos 0,224πππαα⎛⎫≤<+> ⎪⎝⎭且,47443ππαπ<+≤ 54cos 14sin 2=⎪⎭⎫ ⎝⎛+--=⎪⎭⎫ ⎝⎛+∴παπα从而25244cos 4sin 222sin 2cos -=⎪⎭⎫ ⎝⎛+⎪⎭⎫ ⎝⎛+=⎪⎭⎫⎝⎛+=παπαπαα, 74cos 2122cos 2sin 2=⎪⎭⎫ ⎝⎛+-=⎪⎭⎫ ⎝⎛+-=παπαα5023125725242242cos =⎪⎭⎫ ⎝⎛--⨯=⎪⎭⎫ ⎝⎛+∴πα第5课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考点导读】1.能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22ππ-上的性质; 2.了解函数sin()y A x ωϕ=+的实际意义,能画出sin()y A x ωϕ=+的图像; 3.了解函数的周期性,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基础练习】1. 已知简谐运动()2sin()()32f x x ππϕϕ=+<的图象经过点(0,1),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97- 12 6π{2,}3x x k k Z ππ=±∈正周期T =_____6____;初相ϕ=__________.2. 三角方程2sin(2π-x )=1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2,0)(sin(R x x A y ∈π<ϕ>ωϕ+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要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cos y x π⎛⎫=- ⎪3⎝⎭的图象向右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 【范例解析】例1.已知函数()2sin (sin cos )f x x x x =+.(Ⅰ)用五点法画出函数在区间,22ππ⎡⎤-⎢⎥⎣⎦上的图象,长度为一个周期;(Ⅱ)说明()2sin (sin cos )f x x x x =+的图像可由sin y x =的图像经过怎样变换而得到. 分析:化为sin()A x ωϕ+形式.解:(I )由x x x x x x f 2sin 2cos 1cos sin 2sin 2)(2+-=+= )42s i n (21)4s i n 2c o s 4c o s 2(s i n 21πππ-+=-⋅+=x x x .列表,取点,描图:故函数)(x f y =在区间]2,2[-上的图象是:)48sin(4π+π-=x y第3题π6(Ⅱ)解法一:把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向右平移4π个单位,得到sin()4y x π=-的图像,再把sin()4y x π=-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得到sin(2)4y x π=-的图像,然后把sin(2)4y x π=-倍(横坐标不变),得到)4y x π=-的图像,再将)4y x π=-的图像上所有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到1)4y x π=-的图像.解法二:把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得到sin 2y x=的图像,再把sin 2y x =图像上所有点向右平移8π个单位,得到sin(2)4y x π=-的图像,然后把sin(2)4y x π=-的图像上所有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4y x π=-的图像,再将)4y x π=-的图像上所有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到1)4y x π=+-的图像.例2.已知正弦函数sin()y A x ωϕ=+(0,0)A ω>>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1()f x ;(2)求与1()f x 图像关于直线8x =对称的曲线的解析式2()f x ; (3)作出函数12()()y f x f x =+的图像的简图.解:(1)由图知,A =22(62)16πω=⨯+=,8πω∴=,即)8y x πϕ=+.将2x =,y =代入,sin()4πϕ+=解得4πϕ=,即1())84f xx ππ=+.(2)设函数2()f x 图像上任一点为(,)M x y ,与它关于直线8x =对称的对称点为(,)M x y ''',得8,2.x xy y '+⎧=⎪⎨⎪'=⎩解得16.x x y y '=-⎧⎨'=⎩代入1()2s i n ()84f x x ππ''=+中,得2()2s i n ()84f x x ππ=-.(3)12()()sin()sin()2cosy f x f x x x x πππππ=+=+-=,简图如图所示.点评:由图像求解析式,A 比较容易求解,困难的是待定系数求ω和ϕ,通常利用周期确定ω,代入最高点或最低点求ϕ.【反馈演练】1.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63sin(2π的图像,只需把函数2sin y x =,x R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①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倍(纵坐标不变);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倍(纵坐标不变);③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④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其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③______. 2.为了得到函数)62sin(π-=x y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x y 2cos =的图象向右平移__3π__个单位长度.3.若函数()2sin()f x x ωϕ=+,x ∈R (其中0ω>,2ϕπ<)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3π5,44ππ⎛⎫ ⎪⎝⎭(0)f =ω=__2____;ϕ=__________.4.在()π2,0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函数: ①sin 6y x π⎛⎫=+⎪⎝⎭; ②sin 26y x π⎛⎫=-⎪⎝⎭; ③cos 43y x π⎛⎫=-⎪⎝⎭; ④cos 26y x π⎛⎫=-⎪⎝⎭. 其中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序号有_____④_____.6.如图,某地一天从6时至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b x A y ++=)sin(ϕω (1)求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 (2)写出这段时间的函数解析式.解:(1)由图示,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201030=-℃(2)图中从6时到14时的图象是函数b x A y ++=)sin(ϕω的半个周期∴614221-=⋅ωπ,解得8πω= 由图示,10)1030(21=-=A 20)3010(21=+=b这时,20)8sin(10++=ϕπx y将10,6==y x 代入上式,可取43πϕ=综上,所求的解析式为20)438sin(10++=ππx y (]14,6[∈x ) 7.如图,函数π2cos()(00)2y x x >ωθωθ=+∈R ,,≤≤的图象与y 轴相交于点(0,且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θ和ω的值;(2)已知点π02A ⎛⎫ ⎪⎝⎭,,点P 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点00()Q x y ,是PA当0y =0ππ2x ⎡⎤∈⎢⎥⎣⎦,时,求0x 的值.解:(1)将0x =,y =2cos()y x ωθ=+得cos 2θ=, 第6题 第5题第7题因为02θπ≤≤,所以6θπ=. 又因为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所以2ω=, 因此2cos 26y x π⎛⎫=+⎪⎝⎭.(2)因为点02A π⎛⎫ ⎪⎝⎭,,00()Q x y ,是PA 的中点,0y =所以点P 的坐标为022x π⎛-⎝.又因为点P 在2cos 26y x π⎛⎫=+ ⎪⎝⎭的图象上,所以05cos 46x π⎛⎫-= ⎪⎝⎭ 因为02x ππ≤≤,所以075194666x πππ-≤≤, 从而得0511466x ππ-=或0513466x ππ-=. 即023x π=或034x π=.第6课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考点导读】1.理解三角函数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性质,进一步学会研究形如函数sin()y A x ωϕ=+的性质;2.在解题中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三角恒等变形转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来研究. 【基础练习】1.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n 2cos x y 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f (x ) = | sin x +cos x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__.3.函数 22sin sin 44f x x x ππ=+--()()()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 4. 函数y =sin(2x +3π)的图象关于点_______________对称. 5. 已知函数tan y x ω= 在(-2π,2π)内是减函数,则ω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sin tan xy x =+(2)y = 解:(1),2tan 0,2sin 10.x k x x ππ⎧≠+⎪⎪≠⎨⎪+≥⎪⎩即,2,722.66x k x k k x k πππππππ⎧≠+⎪⎪≠⎨⎪⎪-≤≤+⎩,故函数的定义域为7{2266x k x k ππππ-≤≤+且,x k π≠,}2x k k Z ππ≠+∈(2)122log 0,tan 0.x x +≥⎧⎪⎨⎪≥⎩即04,.2x k x k πππ<≤⎧⎪⎨≤<+⎪⎩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4]2ππ⋃.点评:由几个函数的和构成的函数,其定义域是每一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第(2)问可用数轴取交集.{663,}x k x k k Z πππ≤≤+∈ {,}2x x k k Z ππ≠+∈ π π (3π,0) 10ω-≤<例2.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减区间:(1)sin(2)3y x π=-; (2)2cos sin()42xy x π=-;解:(1)因为222232k x k πππππ-≤-≤+,故原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5[,]()1212k k k Z ππππ-+∈.(2)由sin()042x π-≠,得{2,}2x x k k Z ππ≠+∈, 又2cos 4sin()24sin()42x x y x ππ==+-,所以该函数递减区间为3222242x k k πππππ+<+<+,即5(4,4)()22k k k Z ππππ++∈. 点评:利用复合函数求单调区间应注意定义域的限制. 例3.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1)5tan(21)y x =+;(2)sin sin 32y x x ππ⎛⎫⎛⎫=++ ⎪ ⎪⎝⎭⎝⎭. 解:(1)由函数5tan(21)y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得5tan(21)y x =+的周期2T π=. (2)sin()sin()(sin cos cos sin )cos 3233y x x x x x ππππ=++=+2111cos 2sin cos cos sin 222422x x x x x +=+=+⋅1sin(2)23x π=++ T π∴=. 点评:求三角函数的周期一般有两种:(1)化为sin()A x ωϕ+的形式特征,利用公式求解;(2)利用函数图像特征求解.【反馈演练】1.函数x x y 24cos sin +=的最小正周期为 _____________. 2.设函数()sin ()3f x x x π⎛⎫=+∈ ⎪⎝⎭R ,则()f x 在[0,2]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3.函数()sin ([,0])f x x x x π=∈-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4.设函数()sin 3|sin 3|f x x x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______. 5.函数22()cos 2cos 2x f x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函数π124()πsin 2x f x x ⎛⎫+- ⎪⎝⎭=⎛⎫+ ⎪⎝⎭. (Ⅰ)求()f x 的定义域; (Ⅱ)若角α在第一象限且3cos 5α=,求()f α. 解:(Ⅰ) 由πsin 02x ⎛⎫+≠ ⎪⎝⎭得ππ2x k ≠-+,即ππ2x k ≠-()k ∈Z . 故()f x 的定义域为π|π2x x k k ⎧⎫∈≠-∈⎨⎬⎩⎭R Z ,.(Ⅱ)由已知条件得4sin 5α===.从而π124()πsin 2f ααα⎛⎫+- ⎪⎝⎭=⎛⎫+ ⎪⎝⎭ 2π[,0]6π-32π[,]3ππ 2[,]63ππ,75[,]63ππππ1cos2cos sin2sin44cosααα⎫++⎪⎝⎭=21cos2sin22cos2sin coscos cosααααααα+++==142(cos sin)5αα=+=.7.设函数)(),()2sin()(xfyxxf=<<-+=ϕπϕ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8π=x.(Ⅰ)求ϕ;(Ⅱ)求函数)(xfy=的单调增区间;(Ⅲ)画出函数)(xfy=在区间],0[π上的图像解:(Ⅰ))(8xfyx==是函数π的图像的对称轴,,1)82sin(±=+⨯∴ϕπ,.42k k Zππϕπ∴+=+∈.43,0πϕϕπ-=<<-(Ⅱ)由(Ⅰ)知).432sin(,43ππϕ-=-=xy因此由题意得.,2243222Zkkxk∈+≤-≤-πππππ所以函数.],85,8[)432sin(Zkkkxy∈++-=πππππ的单调增区间为(Ⅲ)由知)32sin(π-=xy故函数上图像是在区间],0[)(πxfy=第7课 三角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考点导读】1.掌握三角函数的值域与最值的求法,能运用三角函数最值解决实际问题;2.求三角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1)化为一个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形式,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或单调性求解;(2)化为一个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形式的一元二次式,利用配方法或图像法求解;(3)借助直线的斜率的关系用数形结合求解;(4)换元法. 【基础练习】1.函数x x y cos 3sin +=在区间[0,]2π上的最小值为 1 .2.函数)(2cos 21cos )(R x x x x f ∈-=的最大值等于 .3.函数tan()2y x π=-(44x ππ-≤≤且0)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当20π<<x 时,函数xxx x f 2sin sin 82cos 1)(2++=的最小值为 4 .【范例解析】例1.(1)已知1sin sin 3x y +=,求2sin cos y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求函数sin cos sin cos y x x x x =⋅++的最大值. 分析:可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43 (,1][1,)-∞-⋃+∞解:(1)由已知得:1sin sin 3y x =-,sin [1,1]y ∈-,则2sin [,1]3x ∈-. 22111sin cos (sin )212y x x ∴-=--,当1sin 2x =时,2sin cos y x -有最小值1112-;当2sin 3x =-时,2sin cos y x -有最小值49.(2)设sin cos x x t +=(t ≤,则21sin cos 2t x x -⋅=,则21122y t t =+-,当t =y 有最大值为12+点评:第(1)小题利用消元法,第(2)小题利用换元法最终都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但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求函数2cos (0)sin xy x xπ-=<<的最小值.分析: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求解.解法一:原式可化为s i n c o s 2(0y x xx π+=<<,得s i n ()2x ϕ+=,即s i n (x ϕ+=1≤,解得y ≥y ≤,所以y 解法二:2cos (0)sin xy x xπ-=<<表示的是点(0,2)A 与(sin ,cos )B x x -连线的斜率,其中点B 在左半圆221(0)a b a +=<上,由图像知,当AB 与半圆相切时,y 最小,此时AB k =y点评:解法一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解法二从结构出发利用斜率公式,结合图像求解.例3.已知函数2π()2sin 24f x x x ⎛⎫=+⎪⎝⎭,ππ42x ⎡⎤∈⎢⎥⎣⎦,. (I )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I )若不等式()2f x m -<在ππ42x ⎡⎤∈⎢⎥⎣⎦,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分析:观察角,单角二次型,降次整理为sin cos a x b x +形式.解:(Ⅰ)π()1cos 221sin 222f x x x x x ⎡⎤⎛⎫=-+=+⎪⎢⎥⎝⎭⎣⎦∵ π12sin 23x ⎛⎫=+- ⎪⎝⎭.又ππ42x ⎡⎤∈⎢⎥⎣⎦,∵,ππ2π2633x -∴≤≤,即π212sin 233x ⎛⎫+- ⎪⎝⎭≤≤,max min ()3()2f x f x ==,∴.(Ⅱ)()2()2()2f x m f x m f x -<⇔-<<+∵,ππ42x ⎡⎤∈⎢⎥⎣⎦,,max ()2m f x >-∴且min ()2m f x <+,14m <<∴,即m 的取值范围是(14),.点评:第(Ⅱ)问属于恒成立问题,可以先去绝对值,利用参数分离转化为求最值问题.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和不等式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三角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能力.【反馈演练】 1.函数))(6cos()3sin(2R x x x y ∈+--=ππ的最小值等于____-1_______.2.当04x π<<时,函数22cos ()sin xf x x x=-的最小值是______4 _______. 3.函数sin cos 2x y x =+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________. 4.函数cos tan y x x =⋅的值域为 .5.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_.6.已知函数()2cos (sin cos )1f x x x x x =-+∈R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32-(1,1)-(Ⅱ)求函数()f x 在区间π3π84⎡⎤⎢⎥⎣⎦,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解:(Ⅰ)π()2cos (sin cos )1sin 2cos 224f x x x x x x x ⎛⎫=-+=-=- ⎪⎝⎭.因此,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Ⅱ)因为π()24f x x ⎛⎫=- ⎪⎝⎭在区间π3π88⎡⎤⎢⎥⎣⎦,上为增函数,在区间3π3π84⎡⎤⎢⎥⎣⎦,上为减函数,又π08f ⎛⎫=⎪⎝⎭,3π8f ⎛⎫= ⎪⎝⎭3π3πππ14244f ⎛⎫⎛⎫=-==- ⎪ ⎪⎝⎭⎝⎭,故函数()f x 在区间π3π84⎡⎤⎢⎥⎣⎦,1-.第8课 解三角形【考点导读】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2.解三角形的基本途径:根据所给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然后通过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实施边和角互化. 【基础练习】1.在△ABC 中,已知BC =12,A =60°,B =45°,则AC2.在ABC ∆中,若sin :sin :sin 5:7:8A B C =,则B ∠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3.在ABC △中,若1tan 3A =,150C =,1BC =,则AB = . 【范例解析】例1.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已知20a c +=,2C A =,3cos 4A =. 3π 2(1)求ca的值;(2)求b 的值. 分析:利用2C A =转化为边的关系.解:(1)由sin sin 232cos sin sin 2c C A A a A A ====. (2)由20,3.2a c c a +=⎧⎪⎨=⎪⎩得8,12.a c =⎧⎨=⎩.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得: 218800b b -+=,解得:8b =或10b =, 若8b =,则A B =,得4A π=,即3cos 24A =≠矛盾,故10b =. 点评:在解三角形时,应注意多解的情况,往往要分类讨论.例2.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2222()sin()()sin()a b A B a b A B +-=-+,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解法一:(边化角)由已知得:22[sin()sin()][sin()sin()]a A B A B b A B A B --+=---+, 化简得222cos sin 2cos sin a A B b B A =, 由正弦定理得:22sin cos sin sin cos sin A A B B B A=,即s i n s i n (s i A B A A B B-=,又,(0,)A B π∈,sin sin 0A B ∴⋅≠,sin 2sin 2A B ∴=.又2,2(0,2)A B π∈,22A B ∴=或22A B π=-,即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法二:(角化边)同解法一得:222cos sin 2cos sin a A B b B A =,由正余弦定理得:2222222222b c a a c b a b b a bc ac+-+-=,整理得:22222()()0a b c a b ---=,即a b =或222c a b =+,即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点评:判断三角形形状主要利用正弦或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从而利用角或边判定三角形形状.例3.如图,D 是直角△ABC 斜边BC 上一点,AB =AD ,记∠CAD =α,∠ABC =β.(1)证明:sin cos 20αβ+=;BDCαβ A例4(2)若AC,求β.分析:识别图中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等量关系. (1)证明:C βα=+,2C B π=-,22πβα∴=+,sin cos 20αβ∴+=(2)解:AC,2sin βαββ∴==.(0,)2πβ∈,sin 2β∴=,3πβ∴=.点评:本题重点是从图中寻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三角函数关系,进而求出β的值.【反馈演练】1.在ABC ∆中,,75,45,300===C A AB 则BC =_____________. 2.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2c a =,则cos B =_____.3.在ABC ∆中,若2a b c =+,2sin sin sin A B C =,则∆的形状是____等边___三角形.4.若ABC ∆的内角A 满足2sin 23A =,则sin cos A A += .5.在ABC ∆中,已知2AC =,3BC =,4cos 5A =-.(Ⅰ)求sin B 的值; (Ⅱ)求sin 26B π⎛⎫+ ⎪⎝⎭的值.解:(Ⅰ)在ABC ∆中,3sin 5A ===,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AC A B =.所以232sin sin 355AC B A BC ==⨯=. (Ⅱ)因为4cos 5A =-,所以角A 为钝角,从而角B 为锐角,于是cos 5B ===33- 342217cos 22cos 12()1525B B =-=⨯-=,2sin 22sin cos 25525B B B ==⨯⨯=. sin 2sin 2cos cos 2sin 666B B B πππ⎛⎫+=+ ⎪⎝⎭171252252=+⨯1750=. 6.在ABC ∆中,已知内角A π=3,边BC =B x =,周长为y . (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2)求y 的最大值. 解:(1)ABC ∆的内角和A B C ++=π,由00A B C π=>>3,,得20B π<<3.应用正弦定理,知sin 4sin sin sin BC AC B x x A ===3,2sin 4sin sin BC AB C x A π⎛⎫==- ⎪3⎝⎭. 因为y AB BC AC =++,所以224sin 4sin 03y x x x ππ⎛⎫⎫=+-+<<⎪⎪3⎝⎭⎭,(2)因为14sin sin 2y x x x ⎛⎫=+++ ⎪ ⎪⎝⎭5s i n 3x x ππππ⎛⎫⎫=++<+< ⎪⎪6666⎝⎭⎭,所以,当x ππ+=62,即x π=3时,y取得最大值7.在ABC ∆中,1tan 4A =,3tan 5B =. (Ⅰ)求角C 的大小;(Ⅱ)若ABC ∆解:(Ⅰ)π()C A B =-+,1345tan tan()113145C A B +∴=-+=-=--⨯.又0πC <<,3π4C ∴=.(Ⅱ)34C =π,AB ∴边最大,即AB = 又tan tan 0A B A B π⎛⎫<∈ ⎪2⎝⎭,,,,∴角A 最小,BC 边为最小边.由22sin 1tan cos 4sin cos 1A A A A A ⎧==⎪⎨⎪+=⎩,,且π02A ⎛⎫∈ ⎪⎝⎭,,得sin A =sin sin AB BC C A =得:sin 2sin A BC AB C == 所以,最小边BC .第9课 解三角形的应用【考点导读】1.运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与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2.综合运用三角函数各种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深化对三角公式和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三角变换的能力.【基础练习】1.在200m 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_________m .34001A2A120105例1(1)2.某人朝正东方向走x km 后,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km ,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3km,那么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km . 3.一船以每小时15km 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 60,行驶4h后,船到达C 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 km .4.如图,我炮兵阵地位于A 处,两观察所分别设于B ,D ,已知ABD ∆为边长等于a 的正三角形,当目标出现于C 时,测得45BDC ∠=,75CBD ∠=,求炮击目标的距离AC 解: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60sin 45a BC=︒︒∴BC a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AC =答:线段AC . 【范例解析】例 .如图,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1A 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1B 处,此时两船相距20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2A 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2B 两船相距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分析:读懂题意,正确构造三角形,结合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解法一:如图(2),连结12A B ,由已知22A B =122060A A ==,1222A A AB ∴=, 又12218012060A A B =-=∠,122A A B ∴△是等边三角形, 1212A B A A ∴==,1A2A120 105例1(2)A BC D第4题23或3由已知,1120A B =,1121056045B A B =-=∠, 在121A B B △中,由余弦定理,22212111211122cos45B B A B A B A B A B =+-2220220=+-⨯⨯200=.12B B ∴=60=(海里/小时).答: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 解法二:如图(3),连结21A B , 由已知1120A B =,122060AA ==112105B A A =∠, cos105cos(4560)=+cos 45cos60sin 45sin 60=-=sin105sin(4560)=+sin 45cos60cos 45sin 60=+=.在211A A B △中,由余弦定理,22221111211122cos105A B A B A A A B A A =+-2220220=+-⨯100(4=+.2110(1A B ∴=.由正弦定理11121112212(13)2sin sin 210(13)A B A A B B A A A B +===+∠∠, 12145A A B ∴=∠,即121604515B A B =-=∠,2(1cos15sin105+==.在122B A B △中,由已知22A B =22212212221222cos15B B A B A B A B A B =+-22210(1210(1=+-⨯⨯200=.1A2A120例1(3)12B B ∴=6020⨯=(海里/小时).答: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点评:解法二也是构造三角形的一种方法,但计算量大,通过比较二种方法,学生要善于利用条件简化解题过程.【反馈演练】1.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m45︒和3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____________m .2.有一长为1km 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20︒,现要将倾斜角改为10︒,则坡底要伸长____1___km .3.某船上的人开始看见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方向航行45海里后,__________海里. 4.把一根长为30cm 的木条锯成两段,分别作钝角三角形ABC 的两边AB 和BC ,且120ABC ∠=︒,则第三条边____________cm .5.设)(t f y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240≤≤t .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y 的关系:经长期观察,函数)(t f y =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sin(ϕω++=t A k y 的图象.下面的函数中,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 A )A .]24,0[,6sin 312∈+=t t y πB .]24,0[),6sin(312∈++=t t y ππC .]24,0[,12sin312∈+=t t y πD .]24,0[),212sin(312t t y ππ++=。

最新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教案10

最新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教案10

集体备课教案(1)当时,; (2)当时,。

8.线性规划(1)平面区域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0Ax By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0Ax By C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当我们在坐标系中画不等式0Ax B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此区域应包括边界直线,则把直线画成实线。

说明:由于直线0Ax By C ++=同侧的所有点的坐标(,)x y 代入Ax By C ++,得到实数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直线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00(,)x y ,从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0Ax By C ++>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特别地,当0C ≠时,通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2)有关概念引例:设2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4335251x y x y x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由题意,变量,x y 所满足的每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不等式组则表示这些平面区域的公共区域。

由图知,原点(0,0)不在公共区域内,当0,0x y ==时,20z x y =+=,即点(0,0)在直线0l :20x y +=上,作一组平OyxA CB430x y -+=1x = 35250x y +-=评述:此题考查指数不等式的解法;(2)答案:C解法一:作出在(0,2π)区间上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解出两交点的横坐标4π和45π,由图4—6可得C 答案。

图4—6 图4—7解法二:在单位圆上作出一、三象限的对角线,由正弦线、余弦线知应选C.(如图4—7)。

(3)C ;点评:特殊不等式的求解,转化是一方面,借助于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题型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例5.(1)设不等式x 2-2ax +a +2≤0的解集为M ,如果M ⊆[1,4],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x x a >1(a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中数学精讲精练第十章算法初步与框图【知识图解】【方法点拨】1.学习算法要理解算法的含义.明确建立算法就是设计完成一件事的操作步骤.一般地说,这样的操作步骤应该具有通用性,能处理一类问题.2.掌握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要通.具体实例了解三种基本结构的使用范围,通过流程图认识它们的基本特征.3.掌握流程图的画法.用流程图表示算法具有、清晰的特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要予以重视.特别是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对判断框中的条件与前测试还是后测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4.熟悉建立算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建立算法的操作程序一般为:先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述,再将通俗的算法语言用流程图直观表示,最后根据流程图选择适当的算法语句用伪代码表示算法过程.第1课算法的含义【考点导读】正确理解算法的含义.掌握用自然语言分步骤表达算法的方法. 高考要求对算法的含义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基础练习】1.下列语句中是算法的个数为3个①从济南到巴黎:先从济南坐火车到北京,再坐飞机到巴黎;②统筹法中“烧水泡茶”的故事;③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判断其是否是大树;④已知三角形的一部分边长和角,借助正余弦定理求得剩余的边角,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2.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最好的一种算法③.①S1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烧水、S4泡面、S5吃饭、S6听广播②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听广播③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同时听广播④S1吃饭同时听广播、S2泡面、S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4刷水壶3.写出交换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中的液体(A水、B酒)的两个算法.答案:解析:算法1:S1.再找一个大小与A相同的空杯子C;S2.将A中的水倒入C中;S3.将B中的酒倒入A中;S4.将C中的水倒入B中,结束.算法2:S1.再找两个空杯子C和D;S2.将A中的水倒入C中,将B中的酒倒入D中;S3.将C中的水倒入B中,将D中的酒倒入A中,结束.注意:一个算法往往具有代表性,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可以引申为: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4.写出求1+2+3+4+5+6+7的一个算法.解析:本例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概念的程度,了解解决数学问题都需要算法算法一: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 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第五步 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第六步 将第五步中的运算结果21与7相加,得到28. 算法二:可以运用公式1+2+3+…+n =n (n +1)2直接计算.第一步 取n =7;第二步 计算n (n +1)2;第三步 输出运算结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算法的灵活准确应用和自然语言表达一个问题的算法的方法.算法不同,解决问题的繁简程度也不同,我们研究算法,就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的算法.【范例解析】例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1)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惟一的 (2)算法必须在有限步骤操作之后停止(3)算法的每一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4)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解 由于算法具有可终止性,明确性和确定性,因而(2)(3)(4)正确,而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一定是惟一的,从而(1)错. 例2.写出解方程x 2-2x -3=0的一个算法.分析 本题是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方法很多,下面利用配方法,求根公式法写出这个问题的两个算法 算法一:(1)移项,得x 2-2x =3; ①(2)①两边同加1并配方,得(x -1)2=4 ② (3)②式两边开方,得x -1=±2; ③ (4)解③,得x =3或x =-1.算法二:(1)计算方程的判别式,判断其符号:2243160;∆=+⨯=>(2)将a =1,b =-2,c = -3,代入求根公式,得1,2123, 1.x x x ===-得 点评 比较两种算法,算法二更简单,步骤最少,由此可知,我们只要有公式可以利用,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合理的算法.因此在寻求算法的过程中,首先是利用公式.下面我们设计一个求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ax 2+bx+c=0根的算法如下:(1)计算24b ac ∆=-(2)若0;∆<(3)方程无实根;(4)若0;∆≥(5)方程根1,22b x a-±=例3: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 (1)设计安全渡河的算法;(2)思考每一步算法所遵循的相同原则是什么. 解析:(1)S1 人带两只狼过河.S2 人自己返回. S3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一只狼返回. S5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2)在人运送动物过河的过程中,人离开岸边时必须保证每个岸边的羚羊数目要大于狼的数目.点评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生活中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我们要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设计的思想方法.【反馈演练】: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算法只能用伪代码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来表示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D .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解析:自然语言、图形和伪代码都可以表示算法,只要是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也应该有相同的结果.2.计算下列各式中的S 的值,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① ③.①100321++++= S ;② +++=321S ;③)2(321N ∈≥++++=n n n S 且 解析:因为算法步骤具有“有限性”特点,故②不可用算法求解.3.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89,数学成绩为96,外语成绩为99,求他的总分和平均成绩的一个算法为:第一步 取A =89,B =96,C =99; 第二步 ① ; 第三步 ② ; 第四步 输出D ,E.请将空格部分(两个)填上适当的内容答案:①计算总分D =A +B +C ②计算平均成绩E =3D 4.写出1×2×3×4×5×6的一个算法. 答案:解析:按照逐一相乘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 计算1×2,得到2;第二步 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2与3相乘,得到6; 第三步 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乘,得到24; 第四步 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24与5相乘,得到120; 第五步 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20与6相乘,得到720; 第六步 输出结果.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边长分别为2、3、4,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 答案:解析:可利用公式S =))()((c p b p a p p ---求解.第一步 取a =2,b =3,c =4; 第二步 计算p =2cb a ++; 第三步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S =))()((c p b p a p p ---; 第四步 输出S 的值.6. 求1734,816,1343的最大公约数.分析: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分别是每个数的约数,因此也是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也就是说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其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解:用“辗转相除法”.先求1734和816的最大公约数,1734=816×2+102;816=102×8;所以1734与816的最大公约数为102.再求102与1343的最大公约数,1343=102×13+17;102=17×6.所以1343与102的最大公约数为17,即1734,816,1343的最大公约数为17.7. 写出用二分法求关于x的方程x2-2=0的根(精确到0.005)的算法.第一步令f(x)=x2-2,因为f(1)<0,f(2)>0,所以设x1=1,x2=2第二步令m=(x1+x2)/2,判断f(m)是否为0,若是,则m为所求,否则,则继续判断f(x1)·f(m)大于0还是小于0.第三步若f(x1)·f(m) >0则令x1=m,否则x2=m.第四步判断|x1-x2|<0.005是否成立?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值;否则返回第二步.点评 .区间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算法,其解法步骤为S1 取[a,b]的中点x0=(a+b)/2;S2 若f(x0)=0,则x0就是方程的根,否则若f(a)f(x0)>0,则a←x0;否则b←x0;S3 若|a-b|<c,计算终止,x0就是方程的根,否则转S1.第2课流程图【考点导读】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的意义,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并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高考要求对流程图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基础练习】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菱形框 .3.根据题意,完成流程图填空:这是一个输入两个数,输出这两个数差的绝对值的一个算法.请将空格部分填上适当的内容(1)a>b;(2)b-a【范例解析】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5、8、9,写出求梯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Array S1 a←5;S2 b←8;S3 h←9;S4 S←(a+b)×h/2;S5 输出S.(第1题)结束流程图为 :点评 本题中用的是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例2 .设计求解不等式ax +b >0(a ≠0解:第一步 输入a ,b ; 第二步 0bx a←-第三步 若a >0,那么输出x>x 0,否则输出x<x 流程图为:点评 解决此类不等式问题时,因涉及到对一次项系数的讨论一般采用条件结构设计算法.【反馈演练】1.如图表示的算法结构是 顺序 结构. 2.下面的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 4,1 .ba prb a b b a a b a ,int 31-←+←←← 解析:由题意得3,1==b a ,故执行到第三步时,把b a +的值给a ,这时4=a ,第四步,把b a -的值给b ,这时1=b .3 输入x 的值,通过函数y =⎪⎩⎪⎨⎧≥-<≤-<,10113,101 12,1 x x x x x x 求出y 的值,现给出此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请将空格部分填上适当的内容 ① x ② 1≤x <10 ③ 3x -11开始N输结束4 如图所示,给出的是计算111124620++++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i>20 .5. 给出以下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求出a,b,c 三数中的最小数 .(第4题)6.根据下面的算法画出相应的流程图.算法: S1 T ←0; S2 I ←2; S3 T ←T +I ; S4 I ←I +2;S5 如果I 不大于200,转S3; S6 输出T .答案:解:这是计算2+4+6+…+200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如下:第3课 算法语句A【考点导读】会用伪代码表述四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会用上述基本语句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高考要求对算法语句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基础练习】1 .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1) .结束(1)3x ← (2)3x ← (3)30x -← (4)30x -←2.条件语句表达的算法结构为 ② . ①.顺序结构②.选择结构③.循环结构④.以上都可以解析:条件语句典型的特点是先判断再执行,对应的是选择结构. 3.关于for 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④ . ①.在for 循环中,循环表达式也称为循环体②.在for 循环中,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它值,则不可省略 ③.使用for 循环时必须知道终值才可以进行④.for 循环中end 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循环 解析:for 循环中end 是指整个循环结束,而不是一次循环结束 【范例解析】例1.试写出解决求函数y =⎩⎪⎨⎪⎧x 2-1(x <2)-x 2+1(x ≥2)的函数值这一问题的伪代码.解: R ead xI f x <2 T heny ← x 2-1E lsey ← -x 2+1E nd I f P rint y点评 分段函数问题是考查If 语句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我们要注意此类问题可以先根据语言叙说,让学生先列出函数关系式,再写出相应的伪代码.例2.已知S =5+10+15+…+1500,请用流程图描述求S 的算法并用伪代码表示. 解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结束从流程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循环结构,我们可以运用循环语句来实现.S ←5F or I from 10 to 1500 step 5S ←S +IE ndF or P rint S点评 在准确理解算法的基础上,学会循环语句的使用.循环语句包括for 循环、While 循环.解题时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循环语句包括if …then ,if …then …else ,并且if …then …else 可以嵌套,解题时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例3. 青年歌手大奖赛有10名选手参加,并请了12名评委.为了减少极端分数的影响,通常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求平均分.请用算法语句表示:输入12名评委所打的分数a i ,用函数Max(a 1,a 2,…,a 12)和Min (a 1,a 2,…,a 12) 分别求出中a i (i =1,2,…,1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输出该歌手的成绩. 解S←0F or I from 1 to 12R ead a iS←S+a iE ndF orG←(S - Max(a1,a2,…,a12)- Min (a1,a2,…,a12))/10P rint G【反馈演练】1.下图中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7___________.2.写出下面流程图所表述的算法的功能并用伪代码表示. I←1F or n from 1 to 11 step 2 I←2I+1I f I>20ThenI←I-20E nd ifE nd forPrint I(第2题)开始结束答案:解:输出两个不同的数中小的一个数.用伪代码表示为R ead a,bI f a>b thenP rint bE lseP rint aE nd if第4课算法语句B【考点导读】1.循环结构的算法用循环语句表示.2理解“While循环”和“For循环”,前者是前测试的当当型循环,后者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使用的循环.【基础练习】1.下列伪代码中的循环次数为9 .s←0For I from 1 to 25 step 3s ←s+I End for Print s2.要使以下For 循环执行20次,循环变量的初值应该是 14 .(F or k F rom T o -5 S tep -1)3.下面这段伪代码的功能 计算其中小于0数的个数 .4.下面是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果输出的y 的值是20,则输入的x 的值是 2或6 . 解析:若5≤x ,由2010=x ,则2=x ;若5>x ,由2055.2=+x ,得6=x . 【范例解析】例1.设计算法,求1111(1)(1)...(1)234100----的值. 解 伪代码: s ←1For I from 2 to 1001(1S S I←⨯-Print s点评本题是连乘求积的问题,自然想到用循环语句设计算法,算法的设计又带有灵活性和通用性,熟练地掌握这一类题的解法,对于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例3.某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1.2%,试解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该城市人口数y(万人)与年份x(年)的函数关系式;(2)用伪代码写出计算10年以后该城市人口总数的算法;(3)用伪代码写出计算大约多少年以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解:(1)y=100×(1+0.012)x.(2)10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y=100×(1+0.012)10.算法如下:y←100t←1.012For I from 1 to 10y←y×tEnd forPrint yEnd(3)设x年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即100×(1+0.012)x=120.算法如下:S←100T ←0While S <120S ←S ×I T ←T +1End while Print T End【反馈演练】1.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2550 .3.下图是一个循环结构的算法,下列说法中:(1)①是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循环将要开始;(2)②为循环体;(3)③是判断是否继续循环的条件;(4)①可以省略不写.其中正确的的是 ① ② ③ .4.在如下程序框图中,输入f 0(x )=cos x ,则输出的是 cos x .(第3题)4题)5. 当 x=2 时 ,下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15 . 1i ← 0s ←While 4i ≤1s s x ←⨯+ 1i i ←+End while Print s End6.依据不同条件,给出下面的流程图的运行结果: (1)当箭头a 指向①时,输出S = 6 ; (2)当箭头a 指向②时,输出S = 20 .;7.已知数列{}n a 中,12a =,且1n n a n a -=+(2)n ≥,求这个数列的第m 项m a 的值(2)m ≥.现给出此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请将空格部分(两个)填上适当的内容① 2 ② m+1(第5题)(第6题)(第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