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故事_评虹影几部上海题材的长篇小说_管兴平
想了解上海,不可不看的11本书
想了解上海,不可不看的11本书
想了解上海,不可不看的11本书!这些关于上海的书,各具特色,从不同的时代、以不一样的笔墨,书写关于上海的宏大与细节、真实与虚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海的“海纳百川”。
《子夜》
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文章一开始,曾经也是维新派人物的吴老太爷被从乡下接到上海来,一路上老太爷目不暇接,连受冲击,先后被外白渡桥和外滩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又被穿着暴露、香风熏人的时髦女子,电灯电话等电器设备弄得六神无主。这昔年顶顶跟得上形势的人,如今却似老朽僵尸见了光,被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景象震慑得灰飞烟灭,刚一抵达儿子的吴公馆就一命呜呼。
吴老太爷一死,吴公馆上下闹得四脚朝天。由此开始,在1930年的五六月间,作者似画了一张上海的《清明上河图》一般,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写尽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景象。30万字的小说内容,涉及的时间不过数月,但这数月中随着吴荪甫面对的家庭内斗、企业斗争,繁华异常又光怪陆离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亦随之一一展开,令人啧啧称奇又掩卷沉思。
《上海的早晨》
故事有出处,人物有特色
描写民国时代上海生活的文学作品不少,但描写解放初期上海风貌的作品不多。庞大的四部曲小说《上海的早晨》,从构思执笔到完稿历时27年,其庞大的结构、众多的人物,展示了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
小说中的许多故事在新闻中均可寻到出处,小说中描写的资本家、纺织工人、干部群众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部小说记录下了那一段历史中的独特上海景象。
《海上花列传》
“海派文学”的开山作
从晚清到二十年代旧派文人上海书写的变异
( O期 ) 总2 5
中文 自Baidu Nhomakorabea 指 导
R v w a d e e r h n hi e e e i s n R s a c O C n s e
N . 2 0 O 3, 0 9 Su . 0 m NO 2 5
从晚清 到二十年代
旧派 文人上海 书写的变异
根 据 王 德 威 的 研 究 , 海 上 花 列 传 ) 凸显 上 海 景 象。“ 了 1 0 )为 到 9 5年前后 ,也就是 近代小 说刊物 最繁
为一特定的地 理空间之始 。“ 海 上花列传》 将上海特 荣 的 时 期 , 乎 都 以 上 海 作 为小 说 的 故 事 背 景 。 f 3 几 ” 2 3) 1 3 ( 有的大都 市气息与地缘特 色熔于一 炉,形成一种 ‘ 都 海上 花列传 》 海上繁华 梦》正续集 、《 、 歇浦 潮》正 市的地 方色彩 ’ ,当是 开启后 世所 谓 ‘ 海派 ’文 学先 续集 、 人海潮》 上海春秋) 新上海》 人间地狱》 、《 ) ,Ⅸ 、《 河 之作。 ‘ … 作者韩 邦庆为百年前 一群上海 妓女作 ‘ 列 等 长 篇 小 说 写 的 都 是 外 地 人 到 上 海 的 故 事 ,形 成 一 个
把 上海作为 个全 新的审美和认知 空间来独立 对待的 三十年代京海派讨论时 , 海派被指认为 “ 投机取巧 ” 见 、“ 群 体 之 一 。 晚 清 民 初 文 学 中的 上 海 书 写 是 两 大叙 述 方 风 使 舵 ” “ 充风 雅 ” “ 、冒 、 哄骗 读 者 ” 不 良趣 味 与 嗜好 , 的 式 :一种 是依 旧盘踞 着农业文 明和 传统消费 方式的城 显 然 与 上 海 以 世 俗 的 、功 利 的 、 娱 乐 的 为 主 导 的都 市 市. …种是把 “ 上海” 视为现代民族 国家想象载体的 “ ” 文 化 风 貌 分 不开 。 新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1. 1936年出版其第一本诗集《大堰河》的诗人是(艾青)。
2. 《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二书极为畅销,多年来各销五百余版。其作者是(无名
氏)。
3. 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端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4. 被闻一多先生高度赞誉为“擂鼓诗人”和“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田间)。
5. 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是(《我的记忆》)。
6.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出自(《三代》)。
7. 将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的著名作家是(鲁迅)。
8. 普罗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殷夫)。
9.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阿垅)。
10. “私淑”里尔克的一位中国诗人,以他取得的巨大成绩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诗哲的地位,
他的《十四行集》,攀上了20世纪40年代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这位诗人是(冯至)。
11. 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新梦》)。
12. 《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陈梦家)。
13. 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
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这位诗人是(冯至)。
海派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海派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海派文学
百科名片
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
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广义上的海派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鸳鸯蝴蝶派。简介
30年代中国沿海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产物。上海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得风气之先,但也是西方思潮与中国封建余毒交杂,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对立严重的地方。清末才子佳人小说、“五四”后的新才子佳人小说、上海滩的腐朽社会风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对海派小说的形成都有影响。鲁迅曾说,海派文学为“商”“帮忙”,从中不难看出它的格调。这是一种商业味很浓的文学。海派没有成立过正式的组织,也未发表过宣言,之所以人们将其视作一派,是由于海派作家在思想倾向、艺术趣味和创作方法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的挖掘。
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周围的作家,代表人物有张资平、叶灵凤、穆时英、曾虚白等。他们都以都市青年男女的种种爱情纠葛。有人统计1928年前张资平70多万字的小说中,写恋爱的就有55万字。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各路作家。其中包括已成流派的“现代派”诗歌,“新感觉派”小说,以及无法归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张爱玲,苏青,林徽音
广义上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鸳鸯蝴蝶派海派小说主要是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代表
写上海胡同的书
写上海胡同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海胡同的书籍:
1. 《来日可追》:这是一部关于上海和与上海有关的中国的长篇小说,由作家、戏剧家、音乐家张广天先生创作。该书有旧上海和新上海的场景、人物,深入揭示了这个城市的骨血、脉络和灵魂的秘径。
2. 《书肆巡阅使》:这本书是谢其章编著,主要记录了作者从上海迁至北京的经历,描绘了当时的胡同生活和历史变迁。
3. 无名书籍:有些书籍虽然没有具体标题,但详细地介绍了上海的历史发展,从1843年开埠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完整呈现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
以上这些书籍都对上海的胡同文化有着深入的探讨和生动的描绘,通过阅读他们,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上海胡同的魅力。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答案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答案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B)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A、美国人B、法国人C、意大利人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A)。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A)。A、《定军山》B、《长坂坡》C、《难夫难妻》D、《阎瑞生》4、中国第
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A)。
A、任庆泰
B、张石川
C、郑正秋
D、黎民伟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是(A)。A、《难夫难妻》B、《一夜不安》C、《店伙失票》D、《劳工
之爱情》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B)。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7、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
部成立于(D)。
A、1897年
B、1913年
C、1916年
D、1918年8、中国早期长故事片
的代表性作品有(CDE)。A、《难夫难妻》B、《庄子试妻》C、《阎瑞生》D、《海誓》E、《红粉骷髅》9、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
司是(C)。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0、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D)。A、“明星”公司B、上海影戏公司C、“大中华百合”公司D、“天一”公司11、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A、《火烧红莲寺》B、《火烧平阳城》C、《火烧七星楼》D、
《火烧青龙寺》12、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ACDE)
A、王汉伦
B、严珊珊
C、张织云
D、宣景琳
E、杨耐梅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
国开作业《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11)
题目: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
选项A:《绣枕》
选项B:《资本家之圣诞》
选项C:《酒后》
选项D:《女儿身世太凄凉》
答案:《酒后》
题目: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选项A:《歧途佳人》
选项B:《酒后》
选项C:《结婚十年》
选项D:《围城》
答案:《结婚十年》
题目:“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
选项A:梅娘
选项B:张爱玲
选项C:凌叔华
选项D:苏青
答案:梅娘
题目:著名随笔《三八节有感》的作者是()。
选项A:冰心
选项B:陈衡哲
选项C:丁玲
选项D:冯沅君
答案:丁玲
题目: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选项A:《水》
选项B:《母亲》
选项C:《韦护》
选项D:《梦珂》
答案:《韦护》
题目: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的()。
选项A:《卷葹》
选项B:《隔绝》
选项C:《隔绝之后》
选项D:《两个家庭》
答案:《两个家庭》
题目: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
与个性。这位女作家是()。
选项A:冯沅君
选项B:庐隐
选项C:陈衡哲
选项D:冰心
答案:庐隐
题目:《呼兰河传》就是在为一座呼兰河畔的小城作传。其作者是()。
选项A:苏青
选项B:萧红
选项C:丁玲
选项D:梅娘
答案:萧红
题目:冰心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
选项A:《结婚十年》
选项B:《呼兰河传》
选项C:《倾城之恋》
选项D:《两个家庭》
答案:《两个家庭》
题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等。选项A:陈衡哲
张恨水
人生长恨水长东
在中国,张恨水确乎是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他确实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30岁以上的,几乎人人都读过至少是看过他的作品。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他的了解又少得可怜,几乎都局限在以下几点:一是那部被拍了三次电影两次电视剧的小说《啼笑因缘》,一个是鸳鸯蝴蝶派、黄色小说家的恶名,再多些的就是关于他爱慕冰心的“恨水不成冰”的桃色传闻。
尽管这个安徽乡下人嗓门特别大,常常一开口就把人吓一跳,但他对自己的为人和为文一以贯之地保持沉默。他一生奉行君子不党,从来不曾属于任何团体。他很了解中国,也很智慧,因此他并不说话。他一辈子都在做“新闻苦力”,一辈子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从没用过一张别有用意的钞票,也不想声辩出什么别的名分,因此,他无心无力也不大屑于争出什么高低。
他只管埋下头来三十年如一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本书一本书地出。
他心甘情愿地为那些市井百姓写,为借以生存的报章杂志写,也心甘情愿地为他的高堂老母、兄弟姐妹写,为他三个各有情由又都依附于他的妻子写,为他的孩子们写。他不太过问主义,只把握良心道义,也不太计较流派、风格,只在乎好不好看,即使是战斗的文字,他也毫不掩饰地自觉地把市场和读者放在首位。
好在,无论怎样,五千万字的作品是绕不过去的。
1924年,张恨水的成名作《春明外史》在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创办的《世界晚报》上问世,一连载就是五年。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以男主人公、报社记者杨杏园与青楼女子梨云和知书识理的半旧式女子李冬青三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串起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的内幕丑闻,五百多个人物先后登场,展开了人物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一问世,很快在北京小市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街谈巷议,形成一股热潮。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有很多读者在报馆门前排队,先睹为快。当小说写到梨云忧郁成疾,命在旦夕之时,读者来信雪片一样飞涌报馆,异口同声地为梨云请命。
晚清文掌中的上海叙述
晚清文掌中的上海叙述
[摘要]文学中的上海叙述始于晚清,多写洋场和欢场。其表现“维新”(洋场)和“腐败”(欢场)两大主题,包含了对于上海城市最初的基本知识,即发达、进步的现代性与道德上的堕落。特别是前一个主题的反复出现,开创了百年来文学中的上海国家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传统。
[关键词]晚清;上海;维新;现代性
近代以来,文学进行上海书写,应从晚清民初小说开始。其对于上海的观察,基本上在于“维新”与“腐败”两个方面,即写洋场与欢场。两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书写者依据不同的理念诉求对上海的想象性叙述。
由“维新”主题所衍发的是对于“进步”的上海融入世界的某种想象。在晚清上海,宣鼎、王韬、邹瞍等人已开始将上海生活写进长篇与短篇小说中。王韬的《淞隐漫录》《淞滨琐话》,虽包含了某种猎奇、艳遇成份,但上海风貌已渐渐展露。《淞隐漫录》中的《媚梨小传》与《海底奇境》描写了中国男子与西洋女郎的恋爱故事,其中部分情节在上海展开。有人认为,在作品中,西洋女郎作为西方科学与财富的化身,唤取的是中国男子渴望进入世界的愿望;西洋女郎对中国男子的爱慕,毋宁说是与当时实际上的东西方关系相反的一种想象,因此,王韬表现出“世界整体化的观念”,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与一种愿望的达成,一种对现实中缺乏的事物的补偿,通过写作、想象的方式,描述一种中国与西方实际上不可能的遭遇。这可以说是关于上海现代性最初的想象。在晚清民初小说中,上海城市形象进入文学,缘于《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至19世纪90年代,上海方面的章回体小说集中于妓院与妓女生活题材。其中,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写一对一的嫖客和妓女之间的感情关系,从其空间叙述来说,《海上花列传》把妓院当作近代上海的公共空间符号,虽落脚于妓女生活,但仍涉及诸多只有在上海才能得见的近代都市文化的图景,如行业、团体、阶级等等。在清末上海城市近代形态初现的时期,男女自由交往的空间并不是30年代新感觉派笔下的舞厅、咖啡店与跑马场那一类,因而描写妓院,其实是小说家们在上海找到的第一个公共空间。而且,呈完全商业化的娼妓业经营,造成妓女与嫖客之间的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韩邦庆在关于上海的叙述中,初步提出了情欲主体的形式与上海资本主义社会初立时阶级、权力因素的相互纠结。即使是以后《海上繁华梦》等单纯描写妓家奸诡、欺诈嫖客的“溢恶”、“媚俗”等小说,欢场也已呈现出包含上海新城市最早的社会性空间想象。
关于上海的故事书
关于上海的故事书
(原创实用版3篇)
目录(篇1)
1.上海故事书概览
2.不同类别的上海故事书
3.推荐几本值得阅读的上海故事书
正文(篇1)
近年来,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故事书这一类别中的上海题材备受欢迎,因为它们通过描绘这个城市的各个层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和人民。这些故事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上海,使读者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1.不同类别的上海故事书:
(1)历史类:这类故事书着重描绘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比如《上海的早晨》、《上海的故事》等。这些书籍深入探讨了上海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2)文化类:这类故事书介绍了上海的文化特色,比如《上海的夜生活》、《上海的马路》等。这些书籍让我们了解到了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
(3)生活类:这类故事书展示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上海人的饭桌》、《上海的早晨》等。这些书籍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2.推荐几本值得阅读的上海故事书:
(1)《上海的故事》:这是一本由上海市政府主编的故事书,讲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和人民。这本书对于了解上海这个城市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上海的夜生活》: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展示了上海的夜生活,
让读者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目录(篇2)
1.上海故事书概览
2.不同类别的上海故事书
3.推荐几本优秀的上海故事书
正文(篇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上海这座城市,并热衷于阅读有关上海的故事书。这些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上海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根据不同的主题,上海故事书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别,如历史、文化、建筑、旅游等。在这些类别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
虹影倾情讲述“上海三部曲”
虹影倾情讲述“上海三部曲”
杨嘉
【期刊名称】《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刊讯1月3日,著名女性作家虹影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读者见面会,倾情讲述了“上海三部曲”的创作故事。见面会上,虹影与现场读者、媒体亲密互动交流,并签售“上海三部曲”作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她的读者们。
【总页数】1页(P26)
【作者】杨嘉
【作者单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0
【相关文献】
1.巴音布鲁克倾情向世界讲述"东归故事" [J], 邵洪涛
2.周翔老师倾情讲述“武音”舞蹈专业发展的历史 [J], 孙晓辉;武汉音乐学院校史资料组
3.平民视野下的底层母女情结——论虹影的自传体“母女三部曲” [J], 江少川;
4.虹影作品中的上海想象——以"重写海上花"三部曲为例 [J], 苏安娜
5.书写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故事--评虹影几部上海题材的长篇小说 [J], 管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历史的书籍
上海历史的书籍
上海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历史悠久。以下是几
本关于上海历史的书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上海的百年》- 作者:萧红
该书以散文的形式,描述了上海从鸦片战争后到20世纪初的社会变迁,以及上海人民在近代史上的奋斗和改革。
2.《上海的使命》- 作者:茅盾
这本书是茅盾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上海民族工商界的典型实力人
物为背景,展现了20世纪初上海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
3.《老上海的记忆》- 作者:王庆国
该书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上海长大的经历和见闻,为读者
展现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老上海的繁华和风貌。
4.《上海滩风云》- 作者:梁实秋
梁实秋先生通过这本小说,描绘了上海滩的商战风云和浓厚的人情味,被誉为揭示上海社会现象的经典作品。
5.《上海文化史》- 作者:周志芳
该书通过对上海历史文化沿革的梳理,全面介绍了上海在中国文化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上海文化的重要参考。
这些书籍无法提供具体的网址、超链接和电话,但你可以通过在
图书馆、书店或电子书平台搜索书名和作者进行查找,购买或借阅这
些书籍。希望这些书籍能让你更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上海著名文学作品
上海著名文学作品
摘要:
一、上海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
1.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2.上海独特的社会风貌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3.上海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樣化
二、上海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1.《子夜》:茅盾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上海30年代的都市风貌
2.《夜幕下的哈尔滨》:师陀的历史小说,描述上海租界的抗日斗争
3.《长恨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讲述上海女性的命运与城市变迁
4.《繁花》:金宇澄的长篇小说,描绘上海民间生活的细腻与真实
三、上海文学的价值与影响
1.上海文学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2.上海文学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变迁
3.上海文学对后世作家及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
上海,这座独具魅力的国际大都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源地之一,上海为众多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首先,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民国时期
的租界风云,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上海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无论是描绘上海滩帮派斗争的《子夜》,还是讲述租界抗日故事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都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其次,上海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樣化。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体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王安忆的《长恨歌》以上海女性为切入点,展示了上海城市变迁中的人性挣扎;金宇澄的《繁花》则通过描绘上海民间生活的细腻与真实,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3部描写上海滩的小说,再现曾经的十里洋场,讲述上海滩风云往事
3部描写上海滩的小说,再现曾经的十里洋场,讲述上海滩风
云往事
上海,亦被称为十里洋场。作为中国最早实现中外文化交集的地方,上海滩诞生了无数传奇。下面3本小说,作者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曾经上海的风情风貌,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再现曾经的十里洋场,讲述上海滩风云往事。
《厨房里的海派少女》
如今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光是美食这一点,就让海内外不少来旅游的人心心念念。著名作家梁清散就在自己的小说《厨房里的海派少女》书写了一个美少女们创业经营餐厅的美好故事。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晚清时代,面临着男性居于上风的社会结构,五个性格各异,身世迥异同时又各怀绝技的小姐姐们却打算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番菜馆。她们用一道道海派菜品,在新潮与落后交织的上海滩,为读者们演绎出了一个个环环相扣,又跌宕起伏的趣味故事。
《魔术会》
魔术听上去像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事实上,魔术在中国也有千百年的发展了。巫童的全新小说《魔术会》三部曲中,就为大家展示了一场前所未见的魔术盛宴。魔术在中国被称作幻戏,由于幻戏的存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不少似真似假的传说。
而小说聚焦民国时期的上海滩,讲述来自世界各地的魔术师汇聚一堂,上演了一出台前争奇、幕后厮杀的魔术之争。在书中,读者将
看到各种难解难分的神奇魔术,而搭配上精心勾勒的悬疑情节,亦会让人如坠雾中。
《上海王》
相比更多作品通过男性视角讲述上海滩权利斗争、尔虞我诈的故事,著名女作家虹影选择用一个柔弱女子的视角,去讲述十里洋场的别样往事。
20世纪初的上海滩,帮派林立,格局复杂,一个乡下女子却因为逃难走进了这个花花世界,因为被帮派老大相中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却又和其养子产生了情感纠葛。随着时代的变迁,她的命运又发
上海历史有关书籍
上海历史有关书籍
《上海近现代史》——探寻百年历史沧桑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许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撰写了许多与上海历史有关的书籍。本文将介绍几本经典的上海历史书籍,带您一起探寻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
《上海滩》是一本经典的历史小说,作者龙应台。小说以上海作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以上海滩为中心的家族的故事,展现了上海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迁。这本小说以其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历史细节,成为了研究上海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百年上海》是一本详细记述上海历史的专著,作者吴晓波。这本书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详细记录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通过对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描述,这本书全面展现了上海的百年历史,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上海的发展轨迹。
《上海风云: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史》是一本经典的社会经济史著作,作者黄仁宇。这本书从1843年上海开埠开始,详细描述了上海在近代历史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作者通过对上海的商业、工业、金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上海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对上海
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深入的分析。
《上海的秘密》是一本关于上海历史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李碧华。这本书通过对上海历史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和故事的揭示,展现了上海的神秘一面。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翻阅历史档案,还原了一些被遗忘或被掩盖的历史真相,使读者对上海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融铸古今中外,观照世相人心——《2022_上海剧稿》述评
有据
融铸古今中外,观照世相人心—《2022上海剧稿》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起,汇总收录、编辑出版沪
上年度剧本创作成果成为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的一
项重要工作,结合不同时期重大节点的时代要求与
人民生活的实际现状,以全局眼光、前瞻思维,科
学务实地谋划、服务与推进本市文艺创作,全力推
出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人民伟
大实践、记录时代进步要求的文艺精品,《上海剧稿》
凝聚了上海几代编剧的心血,成为记忆中难忘的一
页,具有艺术文献意义。
《2022上海剧稿》是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选
的年度作品集,收录了上海部分编剧在2022年创作
或发表的八部剧作:《红色特工》《临湖明月》《星星
点灯》《火种》《英雄儿女》《陆机》《放飞的天空》
《哈姆雷特》以及相关创作谈,剧种涉及京剧、沪
剧、淮剧、话剧、音乐剧和儿童剧等。既有历史题
材剧作,也有改编自外国名著的作品,还有红色题
材、现实题材,涉及古今中外,具体内容有红色特工、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志愿军英雄儿女、关怀自闭症
儿童、教育改革等,歌颂正义、善良、忠贞、勇敢、
智慧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普通民众的喜好和愿景,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综观全部作品,
该剧稿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红色题材创作的路径创新近年来,上海在红色题材创作方面努力打破窠臼、克服瓶颈,在求新求变中开辟出独具海派气质与韵味的创作路径,尤其在谍战题材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较高成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沪剧《一号机密》和本剧稿中收录的京剧《红色特工》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
周云汇
地,在反映工人运动、抗美援朝等红色题材创作上责无旁贷,立足本土资源又具有丰厚翔实的历史素材、文学基础,编剧们不断拓展红色题材表现方式、丰富海派艺术多元特色。京剧《红色特工》聚焦隐秘战线的革命情状,以谍战智斗铺排戏剧冲突,在紧张胶着的周旋对峙氛围中塑造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光辉形象。一对初心相同的青年学子面对国家危亡选择了不同道路,从好友变为劲敌,分属不同阵营,互相试探、周旋、较量,谍战智斗场面险象环生、情节曲折、高潮迭起,全剧主线清晰、不蔓不枝,明快的故事节奏、精彩的内心剖白增强了传奇性,其间又穿插战友、同志、亲人之间生离死别的痛楚与温情,塑造了以李剑飞为代表的我党红色特工典型形象。淮剧《火种》描写的时代背景是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上海这片红色沃土在近代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英雄人物与事迹。该剧将视角聚焦在底层百姓与产业工人身上,以戏曲形式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突出贡献具象化,以小见大,把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立于舞台之上,其中秋丹、金火凤、方辣子三位女性角色性格分明、层次丰富,丰富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的女工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故事———评虹影几部上海题材的长篇小说
管兴平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谢阁兰从马赛开始
前往中国,他于一九○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出发,五月三十日到达上海,当天在观赏京剧并深感惊奇后,对上海的印象却是极其恶劣。“但是,上海这个国际性城市已让我厌烦……我以后必需的方位标我都有了。我毫无遗憾地离开,去那个极其真切的中国……”①一般的看法,晚清以来的上海发展是带有现代性因素的,具有一个进入“现代”的发展过程。然而在一个外国人眼里,上海表现出了不真切的一面,它的国际性使得这个法国人陷入一种身在国内的感觉而不是出现在东方古国。谢阁兰到中国来是寻找审美素材的,他要观察的是原生态的、古旧的、静止不变的中国,这是他梦想中的故乡,精神寄托之地。但是上海让他深深失望。其后上海和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想必会让谢阁兰唏嘘不已。中国现代社会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的发展过程,相比于晚清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上海的改变尤甚。这些改变的部分通过文学想象得以呈现出来。作家是通过文学作品来透视社会的,上海的怎样变化我们同样也可以从虹影的几部上海题材的长篇小说观察到。
一
虹影的《上海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九年一月第一版,二○一三年出版修订本)写的是一个奇女子筱月桂。她十五岁到上海一品楼当女佣,是楼主新黛玉在川沙乡下买的,被洪帮头子常力雄看中,但常力雄一月后命殒,留下遗腹女。没有了靠山,带着身孕,筱月桂被逼离开常力雄为她筑的小巢,为了生存,去当妓女,历尽艰辛。其后她独立创建申曲剧团,又为洪帮头目黄佩玉看中。筱月桂设计炸死了他,因为正是他害死了常力雄。筱月桂虽然和常力雄只生活了一个月,但是两人已经心心相印,筱月桂也把自己看作了常的当然女人,何况她也已加入了洪帮。所以她要替常力雄报仇。洪帮接下来的头目是余其扬,在当帮主之前是筱月桂的跟班,又与她相好,即使当上帮主之后也常常听她拿主意,所以实际上的上海王是筱月桂。接着洪帮内讧,她女儿回国当电影明星,差点遭人绑架,她出面摆平。而家中,女儿和余其
221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3期
①〔法〕维克多·谢阁兰:《谢阁兰中国书简》,第33页,邹琰
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扬却睡在一起了,给她以重大打击。
小说让筱月桂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丈夫横死已让她痛不欲生,女儿幼小让她坚持活下来,却又不得不堕入人生最底层,靠卖笑为生。她看惯了人间冷眼,自己也学得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成为社交场的名人。面对她所厌恶的黄佩玉,她一面接近,一面打探事情真相,一有结果便果断下手,毫不留情。然后是情人背叛,与女儿反目,都是让她痛彻心扉的事情,但是她也扛了下来。故事发生在一九○七年到一九二七年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成就了这个上海女黑帮头目、女戏子、女实业家。虹影写出她的一股狠劲,一种英雄气,显示出大气。
作为一位经历了晚清的民国女性,筱月桂在许多人眼里的成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虹影颠覆了此期女性的惯常形象,那些出现在月份牌中的女子一个个花容月貌、体态婀娜、笑脸相迎,极力展示取悦于人的媚态。作为都市中的诱惑者,这些月份牌中的美女是流于表面的,也是都市生活中的常态。作家虹影虽然也赋予了筱月桂美貌,也有西洋美女般的身材,其取悦于人的手段也丝毫不亚于一般都市美女,但是她的干练、有主见、残酷却显示出了乱世男性的性格特征。她虽然也有过懵懂少女时期,有过小女人情态,但是经历过许多不合理事情的她完全改变了。从虹影的创作表现来看,筱月桂这个人物又是作家思想意识中女性主义的张扬。一个控制了整个上海的女人,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还有什么比这个人物形象更具有女权主义特点呢
小说中女性个人命运和帮会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也透露出上海社会乃至中国社会的一些实情。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秘密结党结社现象风行,洪帮一段时期异常兴盛,后来虽然衰落,但是晚清时期在海内外依然有着势力。洪帮对辛亥革命的帮助也很大。小说中交代了常力雄等人帮助革命的行为,但是这是一条暗线。作为常力雄死于非命之前最亲近的女人,筱月桂在帮内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又经过她本人的苦心经营,她的地位逐渐上升,也顺应了帮内民意,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王”。但是小说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帮会史,而是抒写筱月桂个人的命运史。一些日常生活情节掩盖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也掩盖了帮会行事的残酷与残忍。所以一方面,筱月桂的个人生活具有了让人同情的色彩;而在另一方面,筱月桂的男性化行为和性格特征恰恰也切合了作家本人和作为世界潮流的女性写作的需要。
二
虹影的另一部作品《上海之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九年一月版)有着国际谍战色彩。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之内,背景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和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前夜。女主角于堇是一个孤儿,父母被人追杀而死。她被休伯特(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是法国人,上海一个旧书店老板,美国人在上海的间谍机关头目)收养。故事的中心内容是:于堇作为一名演剧明星,同时又是休伯特发展的谍报人员,名义上从香港回上海救夫,其实是要刺探日本海军动向。她完成了任务,但是为了中国,为了让美国遭受重创而反击日本,从而和中国站在一条阵线上,这样也是帮助中国。她对上级告知日本海军袭击目标是新加坡而不是夏威夷,最后跳楼而死。
小说中于堇的养父休伯特,在二战中被吸收为谍报人员,在于堇任务失败后自杀。夏皮罗是上海国际饭店经理,犹太人,休伯特手下,负责保护于堇,任务失败后被日军抓住活埋。导演谭呐,共产党地下机关人员,后也被日军活埋。剧作家和小说家莫之因,据称
321
2014年第3期当代作家评论
原型人物是现代著名作家穆时英。七十六号机关特务,是一个心事重重的浪荡子形象。和于堇长相相似的军统女特务白云裳,同时也是日本海军机关特务,小说中她将于堇介绍给日本海军军官,为套取情报创造条件,后在和莫之因争斗中双双被夏皮罗派人杀死。于堇的丈夫倪则仁,是一个花花公子,杜月笙手下,贪污大量钱财,被七十六号利用,利用完后被抓起来。借此事件,受过训的于堇高调从香港回上海,借演剧来营救他。后来他出狱时在国际饭店门口被枪杀。这些多样人物的出场,为丰满于堇的个人形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个经历了少女成长以及与养父休伯特情感交流的青年女子,让人联想到虹影本人与养父的感情。“《上海之死》实际上表现的是她与父亲之间的一种情感。”①作家的个人经历交织在了人物命运之中。
小说将女同性恋、男女性欲望与国家、战争、信仰等联系起来,将各种势力的角力、争夺演绎出来,构成爱恨情仇、谍光剑影的故事,语言老到,符合上海的环境与氛围,是一部奇小说。其中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于堇貌美、聪慧、机警、胆大、心细,演技高超,敢于牺牲,具有爱国精神。白云裳则是貌美、傲慢、虚荣心很强,渴望在演艺界获得成功,对倪则仁感情较深。莫之因则是好虚荣,有才气,对主子忠心。谭呐有着正直、细腻、富于情感的特点。休伯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从对于堇的爱护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心、慈悲。在战争阴影笼罩下的上海,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所流露的心迹也显示了多样的人生轨迹。
三
虹影的《上海魔术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六年十二月第一版)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一九四五—一九四八年间,小说故事的最后是中国大陆即将被共产党军队占领。这部小说写的是天师班(打把式卖艺的)和所罗门王魔术班几次进出“上海大世界”的故事。兰胡儿和加里是主角,他们分属于前面所说的两个班子。两人均身世不明,都是被买来的,命运相似,又相爱(相互有心灵感应)。兰胡儿有傲气,语言奇特,加里聪明伶俐,两人情窦初开,但在严密看守之下,竟也没有发展出特别的行为。后遭逢一些事情,两人离开上海又遇翻船,一番磨难之后将要长期厮守。他们就像是双胞胎,但是从他们各自的身体反应看又是一对奇异的恋人。两个班子有矛盾,争斗很激烈,后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大世界的唐老板。所罗门王是一个俄国犹太人,魔术技法高明,但是外界环境逼迫着他,他不得不离开上海。加里和兰胡儿这一对年轻人也答应脱险后去耶路撒冷找他。
作者设置这样一个上海故事是有寓意的。由于上海的中西混杂,一些离奇或者说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成为理所当然,也相当地有看点。但是小说的情节和作家的情感偏向,又有些远离上海。就像作者在后记中交代的,写上海和写重庆交织在一起,在写到上海的地方其实很多是在写重庆,小说人物张天师和苏姨就像是作者自己的养父和妹妹。②所以小说中有很多个人心结。这种城市的置换透露出了可以将个人情感经历渗入创作的心理。一方面作为一个重庆的上海故事是能吸引到更多的眼球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上海的重庆故事则是作家创作心理的“内聚”显现,她不由自主地在小说中织入自身故事,留下自我生活的痕迹,个人经验融入创作的特点很明显。
421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3期
①②
金蕊:《论虹影〈上海之死〉的少女女性独立意识萌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虹影:《后记》,《上海魔术师》,第303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