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推进会表态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推进会表态发
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自全区大力推广和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以来,**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重要批示和区委《关于大力推广和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的意见》精神,以民情流水线建设为载体,以创先争优目标,积极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建强队伍,建优机制,建好氛围,努力做到“无缝隙”对接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营造了街道和谐快速发展的新氛围。通过拓展深化“民情流水线”建设,为我们进一步高效快捷解决群众的各类问题提供
了载体,为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为基层干部和党员强化服务意识创造了契机,为基层党组织提高工作水平增添了动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责任,增加了压力,转变了作风,增长了才干,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增强了创造力,在群众中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
一、察民情,强制度,解民意
1.上门家访察民情。结合辖区破产企业多、征拆项目多、贫困群体基数大的实际情况,结合“民情流水线”工程,我们建立健全了社区定期家访联系制度,全面掌握居民、年龄、家庭状况、特长、对社区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等方面的情况,并分类登记造册,建立起了社区民生工作档案。同时,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街道社区民生工作计划,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做出服务承诺。为进一步加强与居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我们还指导社区制定了“三定四上门”制度(即:定户、定人、定责任;
宣传、服务、调查、调解“四上门”),社区工作人员和综治员分楼包院,主动上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2.专人值守听民意。建立了街道社区专人“全天候”值守制度,居民不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上门与工作人员一对一地反映。同时,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坚持按照“一门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次性”办结的要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式”服务。居民对开展“民情流水线”活动以来的街道社区工作满意程度进一步上升。
3.现场办公纳民言。建立了“社区主任民情接待日”制度,社区主任、工作人员现场直接同群众面对面地交谈,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答复,力争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认真听取、详细记录,会后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民情接待日”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各社区共有20余人次参与活动,解决和落实群众反映问题16个。
二、畅渠道,传民声,保稳定
1.创新四个服务载体,打造民情速递渠道。在社区办公场所设立了民情信箱,开通了社区民情热线电话,为居民反映问题搭建了平台;针对辖区编组站建设异地过渡居民多的情况,设计了《社区民情连心登记表》,经常进行联系沟通;发放了《社区民情工作日志》,要求社区干部每天坚持记录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办理情况。通过以上四项措施,努力打造上下贯通、协调顺畅的民意收集、整理、办理和反馈的“绿色通道”。目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居民反映问题30余件,现已解决各类问题18件。
2.建立社区信息队伍,畅通民情诉求渠道。结合居民过渡居住地分布范围广的情况,聘请了20名政治素质较好、社会责任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担任社区民情信息员,帮助了解居民思想动态,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反馈报告,协助社区做好解释和维稳工作。目前,通过民情信息员反
映上来的各类问题10多件,已解决和落实7件,为街道社区及时处理好一些突发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3.整合三大有利资源,拓展民意反映渠道。发挥辖区“两代表一委员”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代表(委员)视察街道重点工作、社区民生建设,为“两代表一委员”与群众联系搭建了平台。目前,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分别与居民群众和单位建立了长期联系,通过他们收集反映各类问题6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5条,切实发挥了各自作用。
三、搭平台,解民忧,促和谐
1.根据居民群众生活需要,搭建为民利民平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落实基层办公阵地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先后筹资建成了符合“五室三站两校一场地”标准的**(涉农)社区、河湾社区、齿轮厂社区办公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还开办了社区物业
公司、便民综合市场、临终关怀忘忧服务站、居民婚庆公司等便民服务实体,服务内容涵盖6个系列10余个项目。基本形成了“小修小补不出社区、小毛小病不出社区,一般服务不出社区”的便民服务新格局,社区居民群众的受益面不断扩大。
2.围绕弱势群体实际困难,搭建扶困救助平台。根据社区贫困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分类进行具体帮扶。设置了社区贫困家庭爱心捐赠接受站,发动居民群众捐款捐物,重大节日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设立了街道农村特困家庭子女教育“圆梦”助学金,奖励考入大专院校的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对于下岗失业人员,一是以社区再就业工作站为平台,无偿为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用工服务;二是深入各企业掌握用工信息,定期发布劳动用工信息;三是建立了“社区就业培训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车辆驾驶、家政服务、物业管理、车钳洗刨等技能培
训。到目前,先后培训城乡居民520余人次,培训就业率65%以上。
3.针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搭建特色服务平台。结合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建设,进一步深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对象、拓宽服务领域,成立了社区市民学校,动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定期义务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法律法规、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新建了3个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活动广场,各种健身器材全部向居民群众免费开放,社区图书室近2000余册图书及各类杂志、报刊免费供居民阅读。组织了5支80余人参加的社区艺术团、“夕阳红”健身队,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节目极大丰富了辖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用党的先进性凝聚人心,搭建统筹城乡发展平台。街道党工委以“十百千结对帮扶共建”活动为抓手,以“撤村建居”为契机,指导4个涉农社区党组织和4个社区党组织结成联建对子,协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