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预防用药指南

合集下载

2022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全文

2022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全文
re- cords [ EB/OL ].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 e- public of China , 2011 [ 2020-05-08 ].
[6]SiChuan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Quality Control Center . Implementation R ules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Sichuan Province (四川省围手术期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
[M ]. 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2015 .
[5]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ASIs R epublic of
China . No . 84r
Ministry of Health on revising the home page of inpatient medica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3 ( 46 ) : 230-233 .
[2]IORIOA ,SPENCER F A , FALAVIGNA Mletal . Use of G R ADE for assessment of evidence about prognosis : rating confidence in es
水囊引产术推茬的Bi防用药为第一、二代头抱IIjf土甲硝K(推柞强度:强 推荐;证据质M: B),对于布.头胞菌素过敏史患者,可选用氨内幡件类土 甲硝畔(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t: C)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精心整理XX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达到医院等级评审指标要求,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外科手术部位感操作。

的全身性感染。

第六条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及名称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包括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内眼手术和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以及心脏、颅脑、膝髋关节、肾脏手术。

Ⅰ类切口手术名称如下:(一)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病损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术、甲状腺改良根治术;(二)乳腺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乳房次全切除术、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乳头切除术、乳腺腺叶切除术;(三)腹股沟疝手术(包括补片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流术;心脏乳头肌修补术、主动脉瓣膜下环切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十一)肾脏手术: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脓肿除外)、肾根治性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修补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十二)妇科手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出术、子宫肌瘤剥出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十三)口腔手术:面颈部未涉及口鼻腔和唾液腺的脂肪瘤切除术、未发生感染的鳃裂囊肿摘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十四)其它手术:包括骨肿瘤、关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体表肿瘤手术,鞘膜积液手术、额面部体表肿块手术,腮腺肿瘤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颈部神经鞘瘤摘除术、睾丸固定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赘生指切除术。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具体名称及编码的目录由医务科会同质控科、院感科、3h、主要预防用药;(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仅限于开颅、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他手术不宜使用;(三)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可选用克林霉素、磷霉素(无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选用该药视为不合理);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但又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在符合特殊使用级药物的管理规定下,可酌情选用氨曲南;(四)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时,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氟喹诺酮类仅限用于泌尿系手术;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主张预防用药;大环内酯类属抑菌药;糖肽类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MRSA发生率高的科室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4h。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引言概述:妇产科领域的感染和炎症是常见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在这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正确或滥用的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药物反应。

为了帮助妇产科医生正确、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指南。

正文内容:一、抗生素的适应症1.阴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上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常见的病原菌有淋菌、衣原体等,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选择。

3.下生殖道感染:如宫颈炎、阴道裂口炎等。

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用适当的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抗生素。

4.阴道手术前后感染预防:在妇科手术前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5.产褥感染:如宫腔感染、乳腺炎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抗生素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1.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常常使用于涉及多种病原菌的感染,但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在明确病原菌类型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

2.选择具有活性和渗透性的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对妇产科常见病原菌活性较强,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好。

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渗透性也会影响其疗效。

3.考虑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在妇产科应用抗生素时,特别需要注意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

一些抗生素对胎儿或乳汁中的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谨慎选择。

4.注意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避免不良药物反应。

三、用药剂量和疗程1.合理确定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的确定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

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水平。

2.临床症状的改善后应持续用药:抗生素治疗中,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病原菌已经清除。

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复发。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延长时间不加预防效果,超过 48 h, 耐 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AKI
Duration >24h
CDI
Branch-Elliman W, O’Brien W, Strymish J, et al. Association of duration and type of surgical prophylaxis with antimicrobial-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J]. JAMA surgery, 2019, 154(7): 590-598.
0 类切口
I或II类
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I类切口
Ⅰ类切口( 清洁手术)
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经过完整 皮肤的手术
II类切口 Ⅱ类切口( 清洁-污染手术)
泌尿生殖道手术, 或经泌尿生殖道手术,可能污染
II类切口
Ⅲ类切口( 污染手术)
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器官或腔隙:盆腔或阴道残端蜂窝 织炎或脓肿,子宫内膜炎
三、哪些手术需要用抗菌药物
1. 手术切口类别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患者自身具备的感染危险因素决定了是否需要抗菌药物
病案首页切 口类别
指导原则切口类别
妇产科手术
无切口
非切口手术
经血管介入诊断手术、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羊膜腔注射引产术以 及羊膜腔穿刺术
备备选
多数II、III类切口妇 第一、二代头孢菌
科手术
素±甲硝唑, 或头
霉素类
克林霉素0. 6 -0. 9 g/次,q8-12 h 头孢曲松 1- 2g·/次, q24 h
+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引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引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引在外科领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医生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在适当的时间,使用适当的疗程,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依据中国《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指南以指导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外科手术感染。

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而非预防术后在ICU停留时间长等发生的感染。

术前已存在细菌感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继续应用,不列为预防性应用,不属本指引讨论范围。

第一部分手术部位感染概述及预防用药的指征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定义: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见表1。

表1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一)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二)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

1、剖腹产术,预防用时机也是术前吗?答:你好,都可以的,宣贯会专家这么答复的。

2、有植入物的神经外科1类切口手术也是选用一、二代头孢吗答:你好,有没有植入物是预防用药的指征,跟品种没有关系,因此都推荐一二代头孢。

3、请问人工流产(清宫术)预防用药按照预防用药原则应该是术前?但很多医院都采取术后口服或静脉输注。

哪一种方案更可行?答:人流术看是妊娠早期还是中期,早期妊娠门诊手术可术前1h和术后口服多西环素,中期后的妊娠人流需要住院按照手术预防用药术前1剂头孢唑林。

4、如何准确划分一类切口手术?医院医生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划分为一类切口,但是指导原则说涉及呼吸道,消化等不算一类切口,怎样才能准确划分呢?答:你好,不能单单看切口,更准确的判断是看手术部位是否有细菌定植,胆囊手术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

但是由于属于微创手术,因此可按1类切口来去管理(品种时机疗程)。

5、手术时间达9个小时的话,是不是每超过3小时或者超过药物半衰期2倍就追加一次?答:你好,如果预计手术超长,可以术中带2剂,如果术前评估不充分,手术时间超出预计,可以术后回病房后立即追加,总的来说24小时不超过抗菌药的最大日剂量,除非失血过多、输血过多的情况,这就太少见了属于非常规手术。

6、海霞老师,鞘膜积液一般不需要预防手术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里面有说到是么?我好像没看到呢答:你好,12年专项整治督导手册中,主要针对专科医院的检查。

7、阻生齿,拔牙需要全身预防用药吗?疗程是多久?答:有心内膜炎高危因素的可以预防,但是我们手术预防监测不到,一般是在门诊处方看到,目前还是没有更严格的监管到,但如果过长超出3天我们都算不合格处方。

8、15版指导原则提到阑尾手术为三类切口,但不包括化脓感染或有渗出液的情,那么诊断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患者是否只需按治疗即可,不需再预防用药?对于此种情况,急行手术和择期手术是否有区别?谢谢任老师!答:你好,术中判断阑尾炎的严重程度是单纯性,化脓性,还是穿孔坏疽,酌情延长术后抗菌药的使用时间,一般单纯性阑尾炎切除后病灶去除,可以停药的。

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

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

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是为了提高妇产科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和医疗流程。

它们旨在标准化和规范化妇产科的临床操作和治疗流程,确保医生和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准确、安全地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下面就介绍一下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的主要内容。

一、妇产科治疗指南1.产前保健指南: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健康管理措施,包括营养补充、体育锻炼、疫苗接种、生活方式等内容,以确保胎儿和孕妇的健康。

2.产科手术指南:该指南规范了产科手术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3.产科药物治疗指南:该指南列明了各种妇产科疾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以确保患者获得合理而安全的药物治疗。

4.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该指南包括不孕症、子宫肌瘤、月经失调、乳腺疾病、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盲目的诊断和治疗。

二、妇产科规范流程1.患者接诊流程:规范患者的初诊流程,包括病历登记、基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诊断等,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治疗方案制定流程: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手术安排和操作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指征,医生对手术进行安排,并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术前禁食等,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4.术后康复护理流程: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术后康复护理流程,包括伤口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5.治疗效果评估流程: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包括病情观察、相关检查、问卷调查等,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调整治疗方案。

妇产科治疗指南和规范流程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妇产科治疗的科学性和标准化程度,为医生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流程要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引言:妇产科是关注妇女生殖健康的专科领域,涵盖了多种与妇女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问题。

抗生素在妇产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治疗和预防感染、促进术后康复等。

然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将为妇产科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指南,以提高护理质量及个体化治疗效果。

一、妇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选择1. 阴道炎\t阴道炎是妇科常见感染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初次就诊的阴道炎病例通常选择局部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凝胶、氯己定软胶囊等。

对于复发性阴道炎或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等。

2. 泌尿生殖道感染\t尿路感染在妇产科中较为常见,主要由革兰阴性菌引起。

通常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

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或特殊致病菌的感染,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 宫颈炎\t宫颈炎常常与性传播疾病有关,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原体的多样性。

选择的抗生素种类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等。

建议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二、抗生素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t每个患者的感染情况各不相同,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体、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医生应在全面评估后,结合临床经验和指南建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t妇产科抗生素使用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在确认感染诊断后,应及时开始抗生素治疗,但也应考虑是否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并避免出现多药耐药的情况。

同时,应遵循推荐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或过短的使用抗生素。

3.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t在妇产科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如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抗生素。

4.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限制\t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妇产科领域中常常需要慎重考虑。

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利 用信 息化 支 撑 、 网络化 管 理 , 加 大 宣 传、 执法 力 度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I 1 )
律法规 、 卫生部新标 准等 , 使 社 区卫 生 服 务 机 构 的 消 毒 工 作
人员能够及时更新 、 掌握 新 的 知 识 , 做 到 卫 生 法 律 法 规 与 临 床医院感染知识有效结合 , 增 强 医 院感 染 防 控 知 识 , 有 效 提 高 医 院感 染 防 控 能 力 。 卫 生 监 督 部 门 应 建 立 全 方 位 的 监
正常 ( 排 除术 前 存 在 高 危 因 素 患 者 : 如既往 有 宫颈炎 、 盆 腔 炎、 胎膜早破 、 产 前 出血等 ) 剖 宫产患 者 2 3 6例 。调 查 内 容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管 理 的通 知 》 ( 卫办 医发 [ 2 0 0 9 ] 3 8号 ) 之 规
定, 剖 宫 产 术 应 预 防应 用 抗 菌药 物 , 而 抗 菌 药 物 的选 择 应 选
山西医药杂志 2 0 1 3年 1 2月 第 4 2卷 第 1 2期 上 半 月 S h a n x i Me d J ,De c e mb e r 2 0 1 3 , Vo 1 .1 2 , _ o ' ! ! ! : !

卫 生 执 法 检 查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医 院 感 染 诊 断 标 准 、 卫 生 法
表 1 抗 菌 药 物 使 用频 次 及构 成 比
我 院是 一 所 三 级 甲 等 传 染 病 专 科 医 院 , 而 剖 官 产 是 我
院 妇 产 科 常 见 的手 术 。剖 官 产 术 属 于 清 洁一 污染手 术 , 切口 类 别 为 Ⅱ类 『 1 ] , 其 围 手 术 期 抗 菌 药 物 的 合 理 应 用 对 提 高 诊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XX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达到医院等级评审指标要求,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Ⅰ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三条医院成立工作管理小组,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全过程进行管理,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管理小组每月进行1次专项检查,对违规者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以确保本实施细则得到贯彻落实。

第四条管理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张联民院长副组长:伍春霞李洁明成员:王观理曾广玲杨军王祥云黄松林第二章预防性用药的适应证第五条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六条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及名称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包括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内眼手术和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以及心脏、颅脑、膝髋关节、肾脏手术。

Ⅰ类切口手术名称如下:(一)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病损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术、甲状腺改良根治术;(二)乳腺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乳房次全切除术、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乳头切除术、乳腺腺叶切除术;(三)腹股沟疝手术(包括补片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直疝-斜疝修补术;(四)关节镜检查手术:膝、髋、肩关节镜检查手术;(五)非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六)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七)颅骨肿物切除手术:颅骨切除减压术、线形颅骨切除术、条带状颅骨切除术;(八)开颅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引流术、颅内血管成形术、开颅探查术、脑室切开引流术;(九)眼科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单纯抽吸囊外摘除术、经颞侧晶状体囊外摘除术、睑内翻矫正术、睑外翻矫正术、眼睑重物切除术、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十)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瓣膜修补术、瓣成形术、瓣切开扩张术、心脏乳头肌修补术、主动脉瓣膜下环切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十一)肾脏手术: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脓肿除外)、肾根治性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修补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十二)妇科手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出术、子宫肌瘤剥出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十三)口腔手术:面颈部未涉及口鼻腔和唾液腺的脂肪瘤切除术、未发生感染的鳃裂囊肿摘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十四)其它手术:包括骨肿瘤、关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体表肿瘤手术,鞘膜积液手术、额面部体表肿块手术,腮腺肿瘤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颈部神经鞘瘤摘除术、睾丸固定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赘生指切除术。

监测干预妇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监测干预妇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s r el n er s ls a d a t ir b a p l a in we ep ro me .PAP i y e o o i o e a in b f r n fe — u v i a c e u t n n i c o ila p i t r e f r d l m c o g n c l g c p r t e o e a d at ri n o n t r e t n wa o a e . s l Th a e o a i n lc o c f a t ir ba g n s wih n 3 — 0 mi u e eo e e v n i s c mp r d Re u t o s e r t f r t a h i e o n i c o i l e t t i 0 6 n t s b f r o m a
[ 中图分类号] R 6 . 99 3
I e v nto n e io r tv n i i r bi lpr ph l x s i y c l g c o 。 nt r e i n i p r _ pe a i e a tm c o a o y a i n g ne o o i p・ ’
sreyicesdf m 8 5 (3 /2 )o r- tre t n t 9 2 (4 /7 )o ot nevni ( = ug r rae o 7 . 9 n r 3 4 4 5 fpe nevni o8 . 6 2 12 0 fp s itret n i o _ o
o eainwa u ev e cod gt h ud l e o ei p rt eAni coilPrp ya i,febc f p rt ss pri dacri o teG iei s f P r— eai t rb o h lxs ed ak o o s n n o v mi a

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预防用药的适应症: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摘除术、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事件或一般手术>2h、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开颅手术、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3.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5.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的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Ⅲ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

预防用药的选择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1.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2.进入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格兰阴性杆菌,多用二代头孢(头孢呋辛等),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3.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感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二三代头孢菌素的基础上加用这对厌氧菌的甲硝唑4.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5.对B-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g静脉滴注)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安曲南(1-2g静脉滴注)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因手术治疗需要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过程。

在围手术期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实用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手术患者,遵循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手术部位、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对于清洁手术,可选用一代头孢菌素类;对于污染手术,可选用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甲硝唑等。

用药时间: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内给予首剂抗菌药物,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液及组织中的抗菌药物达到有效浓度。

药量:按照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的推荐剂量给药,一般不超过常规剂量。

与其他术前准备的区别: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等的时间关系,尽量确保患者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

预防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严格遵循手术无菌操作规程。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污染风险较高的手术,可在术中再次给予抗菌药物。

持续时间:术中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天。

剂量:术中给药剂量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至全量。

与手术流程的关系: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和血液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方案: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病情及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如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

疗程长短:术后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通常清洁手术疗程为1至2天,污染手术疗程为3至7天。

特殊情况下,如高龄、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药物选择:术后抗菌药物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病原菌类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对于一般感染,可选用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类;对于严重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3%-15%。

剖宫产是产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感染的危险增加了 5-20 倍。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危险,剖宫产术前可以预防性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

本文将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药物选择及用药方案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如下: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不同的指南推荐预防感染的药物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唑林,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呋辛。

给药时机问题根据 ACOG 正常分娩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指南(2018),建议所有剖宫产分娩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患者已经接受了广谱抗生素(如绒毛膜羊膜炎),且预防应在剖宫产开始前 60 min 内实施。

如果无法按照这一推荐实施预防(如需要紧急分娩),应在切皮后尽快实施抗生素预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建议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但《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指导方案》中,除上述给药时机外也提出,如考虑预防用抗菌药物对胎儿有风险,可在断脐时使用。

个人认为考虑断脐时给药预防感染适用于使用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因药物可能对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抗菌药物剂量选择问题ACOG 指南建议,肥胖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应适当增加,但尚未见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患者感染率会随预防性抗生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体重≤80 kg 的患者可考虑在剖宫产分娩前预防性静脉注射 1 g 头孢唑林(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900 mg + 5 mg/kg);▪体重>80 kg 的患者建议增加剂量至 2 g(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900 mg + 5 mg/kg)。

▪然而,体重≥120 kg 的患者给予 3 g 头孢唑啉的益处尚未确定。

妇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家建议2023

妇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家建议2023

妇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家建议(2023)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总原则I类手术切口不推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π类及以上切口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头抱嘎林为首选(1类推荐)。

肥胖患者、手术时间>3h 或失血过多者可调整剂量和追加给药(2B类推荐,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补充:手术时间超过2倍抗菌药物半衰期)。

(1)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围术期I类切口一般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类及以上切口可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2)多个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支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s),缩短住院时间,包括头袍嗖林(2g静脉给药)在内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在切皮前1h内使用;万古霉素(2g静脉给药)或喳诺酮类药物,可放宽至切皮前2h。

肥胖患者头抱嘎林剂量增至3g o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克林霉素600mg+庆大霉素15mg∕kg,或甲硝哇500mg+庆大霉素1.5mg∕kg o(3)依据药代动力学,为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肥胖、手术时间>3h 或失血过多者(>1500m1)可调整剂量和追加给药。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补充:手术时间超过2倍抗菌药物半衰期。

(4)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建议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或机器人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均应接受单次剂量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中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出,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皮肤切开前30min至2h内或麻醉诱导期给药。

(5)参考2018年ACoG指南,青霉素过敏患者,如果非速发型过敏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尊麻疹、支气管痉挛),可换用头抱菌素。

头抱菌素有禁忌者推荐甲硝嘎/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曲南。

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或感染病史或已知定植、感染者,并且需要经皮手术的患者,可应用万古霉素术前预防用药。

2、附件良性疾病及子宫肌瘤剔除术不推荐子宫切除术以外的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SS1S(2B类推荐)。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指南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指南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之南宫帮珍创作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含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应包管手术切口流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2.1清洁手术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纵。

2.1.2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出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欠安。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来源根基则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4给药地点:手术室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4.1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4.2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4.3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平安、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应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中“罕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一)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的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想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速(III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污秽-感染手术(IV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于预防应用范畴。

表1-1 手术切口类别I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想通的器官II类切口(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III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IV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注:1.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

2018年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管理-文档资料

2018年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管理-文档资料
• 宫腔与阴道相通,剖宫产术尤其高危手术及涉及阴道手术 易发生阴道细菌污染手术部位,术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 内源性感染。
• 剖宫产手术、子宫手术术前手术部位消毒应包括阴道消毒。
LOGO
手术部位消毒
• 我科2011年剖宫产手术前常规消毒阴道,手术部位感染率 由3%降至1.8%
• 《经阴道人工破膜前洗必太阴道消毒价值探讨》阐述消毒 后在培养出细菌次数、致病菌病例数均比消毒前有明显减 少;而消毒后培养结果无菌人数则明显增加.—《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1990年(第6卷)第2期
• 产科手术应避免应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 用的药物,同时考虑药物在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
• 选用的抗生素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 及窄谱不易耐药、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LOGO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规范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给药方法 • 给药时间:应符合围手术期用药的原则。在术前0.5-
2.0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 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1961年Burke的动物模型实验提示应在术前开始给药,
• 《术前碘伏冲洗阴道 300 例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 探讨》 剖宫产术前准备用 0.1%碘伏冲洗消毒阴道降低腹
部切口感染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应当作为术前准备常规。
《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 (第47 卷)第 20 期
• WHO研究产前碘伏冲洗消毒降低HIV母婴阻断。
LOGO
抗生素预防应用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定义:凡存在发
LOGO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结果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多 •病人的花费越来越大 •不良反应越来越多
LOG如O 何才能规范化应用抗生素?

关于规范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案2

关于规范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案2

ZZZ医院关于规范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案为进一步发挥抗菌药物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降低手术感染率,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应用指南》、《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等有关规定,现就全院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如下:1、临床管床医生为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责任人,术前抗菌药物使用由管床临床医生确定医嘱。

2、病区护士根据医嘱处方备好所用抗菌药物及相关稀释液后,与待手术病人及其医嘱单一同送到手术室。

3、手术室护士于切开皮肤(黏膜)前30 min (麻醉诱导时) 执行医嘱,给病人输注抗菌药物,30 min内滴完,以确保在皮肤切开暴露时血液中抗菌药物处于最高的浓度和最有效的防御感染状态。

(注:1.如下药物的静滴速度应适当放慢,以免引起病人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卡那、丁卡、奈替、西索米星等,于术前30~60 min内使用;万古、去甲万古于术前1h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左氧、氟罗、加替沙星等,于术前1.5 h内使用。

2.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于夹住脐带后快速滴注或静推,以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3. 结直肠手术可于术前24h分次口服庆大霉素或甲硝唑做肠道准备。

)4、门诊、急诊及肛肠手术应参照执行。

清洁手术不提倡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应于术前根据情况静注1剂抗菌药物后施行(注:1.考虑时间等有关因素,急诊外伤手术的术前用药方案可选用:头孢唑啉钠1g +注射用水10ml,缓慢静注;2.肛肠手术可于术前24h分次口服庆大霉素或甲硝唑做肠道准备)。

注:①以上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以48 h为限,污秽或感染手术按感染治疗使用。

②如遇特殊状况,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具体实际酌情处理,但须做好必要的说明记录。

本通知自7月1日起开始施行。

附:表1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表2 常用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2008.6.20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规定

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

第三条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第四条本规定供所有手术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第五条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围手术期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相关的培训、指导、评价、管理等工作,确保本规定贯彻落实。

第六条围手术期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七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医院相关部门、科室及医务人员应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做好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第二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第八条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等,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OG妇产科临床指南-妇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摘要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仍然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

大约5%的手术患者会发生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手术风险增高。

感染控制措施的一大进展之一就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然而,依据患者的个体化原则,不加区别的应用抗生素与耐药菌的产生相关。

因此,把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征及时间,对临床医生来说相当重要。

本文目的是综述预防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证据和妇科手术抗生素正确预防性应用。

背景妇科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和微生物学随着手术部位污染细菌的数目和毒力的增强,术后感染的风险增高。

手术和外源性物质的使用,例如缝线,进一步的增加感染的风险。

同时,宿主全身或局部的免疫机制抑制增加了细菌种植和感染几率。

组织内的抗生素提供了一个增强宿主自然免疫保护功能的手段。

细菌的耐药机制可能通过使微生物逃避预防性应用的抗生素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大部分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患者皮肤或阴道的内源性菌群。

当皮肤切开的时候,暴露的组织就存在内源性感染的风险。

这些微生物通常包括需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当切口靠近会阴或腹股沟时,也可能包括粪便菌丛(如厌氧的细菌和革兰氏阴性需氧菌)。

当手术时打开阴道,手术部位暴露于厌氧和需氧的多种微生物菌群中。

按照手术切口分类系统,(Surgical Wound Classification system)这些手术被划分为清洁-污染切口(见下表)。

由于复杂的阴道菌群的改变而导致潜在的厌氧病原菌浓度升高,与子宫切除术后残端蜂窝组织炎发生的风险相关。

这些微生物也可能在手术时向腹部切口处扩散。

而且,皮肤微生物(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能导致腹部切口感染。

妇科手术操作,例如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后的感染往往是由于皮肤细菌的污染而并非来自阴道的细菌迁徙感染所致。

可能损伤宫颈内口的手术操作如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声学造影、宫内节育器放置、子宫内膜活检、输卵管染色素通液法和诊断性刮宫术,都可能导致阴道上段和宫颈内口才能发现的微生物在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的种植。

然而,术后感染却很少发生,且常倾向于发生在有盆腔感染病史或手术时发现既往有盆腔炎的患者(例如,输卵管积水)。

当选择预防性抗生素或治疗术后感染时,不论是子宫内膜炎或是盆腔感染性疾病,都应该考虑到多种微生物感染的特性。

预防性抗微生物理论最新的无菌技术应用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大幅度下降相关,但是手术部位的细菌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定居的细菌和预防性应用的抗生素在机体内的相互博弈是决定手术部位是否感染的最大因素。

全身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是建立在宿主组织内的抗生素能够增强宿主自然免疫防御机制的理念上,从而帮助杀灭种植于伤口上的细菌。

在此过程中,由于只有一个很窄的有效的抗微生物时间窗,因此需要在细菌入侵前的很短或入侵时就应用抗生素(如刚切开切口或刚进行阴道操作时,或脐带钳夹即刻)。

延迟使用3-4小时会导致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失效。

麻醉诱导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时间(在切开切口一个小时之内)开始妇科大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数据表明,对于长时间的妇科手术,为了保持整个手术过程中机体内足够的药物水平,应该每隔药物半衰期的一到两倍时间间隔,再次给予一剂。

头孢唑林,建议在接近持续3小时的手术应该再次给予一剂。

手术失血量增加(超过1500毫升)时,应再次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非上述情况之外,其他情况既不需要在手术前几天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也没有指征术后继续使用。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系术时患者呈非感染的状态,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情况外,不需要重复使用抗生素。

如果患者的手术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应该考虑使用治疗性抗生素。

药理学和药效学头孢菌素作为大多数手术的选择药物是因为他们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低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头孢唑林是最常用的药物因其合理的且较长的半衰期和低廉的价格。

大多数的临床研究表明它和其他的头孢菌素相似,对清洁-污染切口如子宫切除术,在体外抗厌氧菌活性提高。

表一列出了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方案。

肥胖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的剂量应该增加。

这篇文章中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超过35或者体重超过100公斤(220磅).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患者血液和组织内的头孢唑林水平于低同其他对照患者(体重指数22�4)。

标准的单次头孢唑林的剂量应该从1g增加到2g.抗生素的副反应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从轻微的皮疹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程度不等。

过敏性休克少见,但可直接最危患者生命。

据报道,由于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率为0.2%,致命性危险发生率为0.0001%。

即使头孢菌素会导致胃肠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伪膜性肠炎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并不常见。

然而,医院总的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发生率约为3.2%-29%。

几乎15%的接受ᵦ-内酰胺酶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发生腹泻,接受克林霉素治疗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25%。

影响疾病发生和严重程度的易感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高龄,相关疾病,近期手术和近期使用的改变肠动力的药物。

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预防性抗生素延长使用的结局。

因此,不推荐重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1. 最佳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是麻醉刚刚开始诱导之前2. 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3. 2g剂量推荐用在体重指数超过35或体重超过100公斤(220镑)4. 有青霉素速发型超敏反应妇女抗生素的选择5.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6. 如果既往有盆腔炎的病史或术中发现有输卵管扩张的患者;对于没有输卵管扩张的患者,没有预防的指征。

临床思考和建议:以下情况下,恰当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方案是什么?当选择一个预防性抗生素药物时,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药物选择必须1)低毒性2)其安全性得到公认3)不被常规用于治疗感染4)其抗菌谱包含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5)手术过程中,相关组织内能够达到有效浓度,6)能够短时间内进入患者体内7)给药途径采取有效的方式以确保在手术即时达到手术部位子宫切除术经阴道或经腹子宫切除的患者应接受单剂预防性抗菌素。

近期的研究报道显示多达一半的接受子宫切除的妇女使用不正确时间的预防性用药或没有使用预防性抗菌素。

超过30个以上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和两个荟萃分析表明预防性抗生素充分降低了术后感染率,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

大多数研究显示了没有特别的优于其他药物的抗菌素。

尽管尚无针对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或全切术的研究,但是在这些操作中,预防性抗菌素的使用看起来仍是合理的。

腹腔镜手术预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实这些患者接受预防性抗菌素是合理的。

细菌性阴道病是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一个公认的高危因素。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甲硝唑的治疗至少4天,且在手术前立即开始,能够降低异常菌群妇女的阴道残端感染发生。

腹腔镜和剖腹手术没有资料推荐预防性抗生素用于未累及阴道和肠道的清洁手术。

一项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未显示出头孢菌素预防性用于进行腹腔镜手术妇女的益处。

预防性抗菌素不推荐用于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手术或剖腹探查术。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输卵管染色素通液法,宫腔声学造影和宫腔镜手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一个常见的评价不孕夫妇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操作。

这些患者HSG术后的盆腔炎并不常见,但是可能存在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对于在HSG时有输卵管扩张的妇女有较高的发生术后盆腔炎的发生率(11%)。

在进行HSG前,应该考虑是否存在下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一个回顾性的综述中,调查者观察到无输卵管扩张的患者中,无HSG术后盆腔炎的发生。

(0/398)无盆腔感染史的患者,HSG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菌素。

如果HSG证实输卵管扩张,采用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共5天,能降低HSG后盆腔炎的发生。

对有盆腔炎史的患者,多西环素应该在手术前使用,如果发现输卵管扩张则术后持续使用。

因为诊断性腹腔镜手术下的输卵管通液同HSG是相似的,如果发现异常输卵管则多西环素的推荐使用也相同。

然而,目前尚无资料来支持这种推荐方案。

对于考虑存在活动性盆腔感染的妇女(急性盆腔炎),不论HSG还是输卵管染色素通液法等操作均不能进行。

对于进行宫腔声学造影的妇女,尚无我们可供建立预防性抗生素推荐方案的数据,但是报道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微乎其微(在一项研究中0/300)。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否应该建立在患者自身患PID的风险上;不推荐常规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宫腔镜术后感染不常见,估计发生率在0.18%-1.5%。

一个包括2116例宫腔镜手术的前瞻性研究(782例子宫肌瘤切除、422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623例子宫内膜切除、90例子宫纵膈切除、199例子宫粘连分离术)均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术后仅有18例(0.85%)子宫内膜炎出现。

一个前瞻性研究评价了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激光消融术和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的菌血症,结果显示无效。

尽管使用抗菌素组菌血症的发生率小于安慰剂组(2% vs16%),大多数分离出的微生物的临床意义不明确(厌氧葡萄球菌),推测可能由污染所致。

在接受预防性抗菌素组中,术后发热翻倍。

两组术后发生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11.4%的安慰剂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而预防组为9%。

其他的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估了子宫内膜消融术,报道了相似的低感染率。

一项568人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系列研究中,只有1例发生子宫内膜炎(0.18%)。

在第二个600人的研究中,两人(0.3%)发生轻微的盆腔感染,其中一人接受了预防性抗生素(1/495),另一人未接受预防性用药(1/105)。

然而,在200名进行宫腔镜手术而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妇女的队列中,调查者报道有3例严重的盆腔感染,尽管这三人既往都有盆腔炎病史。

普通人群中进行操作存在低感染风险,并且缺乏有效性的证据,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然而,其他的经宫颈的操作,例如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输卵管染色素通液法、宫腔声学造影等,对于有盆腔炎病史或在手术中发现输卵管受损的患者应该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宫内节育器和子宫内膜活检宫内节育器具有高效的避孕效果,但是它的潜在感染风险也限制了其使用。

与IUD相关的感染风险绝大多数发生在放置后的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内,表明了放置时引起的宫腔污染是感染的发病机制而不是宫内节育器或尾丝本身。

有四个采用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作为预防性抗生素的随机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了之中。

不论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与否,盆腔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都不常见,因此在放置IUD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没有指征的。

一协作组织研究得出结论,IUD放置时不论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所得到的益处都很少。

但当联合其他四项研究结果,发现与IUD放置相关的感染率有所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