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策略.doc
“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原理与解决策略
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原理与解决策略1. 背景介绍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鸡兔同栏问题,是一类基础的数学问题,常出现在初等数学课程和智力题中。
问题的核心在于给定鸡和兔的总数量以及总腿的数量,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求解鸡和兔各自的数量。
2. 数学原理2.1 建立方程假设鸡的数量为x只,兔的数量为y只,且鸡的腿数为 2 条,兔的腿数为 4 条。
根据题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组: - 2x+4y = 总腿数 - x+y = 总数量2.2 解方程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到鸡和兔各自的数量。
首先将第一个方程乘以 2,然后与第二个方程相减,消除掉x,得到:2y = 总腿数 - 2 * 总数量最终可以解出兔的数量y,再代入第二个方程即可求解出鸡的数量x。
3. 解决策略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或给定鸡和兔的总数量以及总腿的数量。
2. 建立对应的方程组,其中包括腿数和数量两个方程。
3. 通过逐步解方程,得出鸡和兔各自的数量。
4. 进行合理性检查,确保所得结果符合题意。
4. 实际应用鸡兔同笼问题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在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方面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经常被用于智力游戏和数学竞赛中。
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5. 结语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了其解决原理和策略,相信你也能轻松解决类似的问题。
以上就是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原理与解决策略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问题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问题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名题,在上海教材中被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但在二年级学“列表枚举法”时学生已初步接触过这个问题,有的三年级学生在外面补课时已经会套用“假设法”的解题模式,有的则从家长那里学会了用方程解答.有趣的是,数据较小时,一年级学生用“画图法”也能解决这种问题.这就是四年级学生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现实”——一锅不折不扣的“夹生饭”.笔者尝试以“课程实施三放三收”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一起来烧烧这锅“夹生饭”.一、一放一收:呈现“原生态”1.重心下移:呈现“原生态”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一只陶瓷储蓄罐,轻轻一摇,里面的硬币哗哗作响.师:储蓄罐里有2分硬币和5分硬币共8枚,每种硬币各几枚?(PPT呈现)生:这道题有好几种可能,好象缺少条件.师:要补上什么条件?生:要知道储蓄罐里一共有多少钱.师:好的,现在补上“一共有3角4分钱”,能做吗?(学生有的沉思,有的动笔写写算算,有的则一脸茫然.)师:这类问题,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一本叫《孙子算经》的书中就有专门的记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古代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PPT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学生似乎被点醒,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若有所悟,有的则依然沉默.)【设计意图: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学生也许陌生,但这只是一个悬念,一个引子;而似曾相识的古代名题对部分学生则是某种点拨与唤醒,能初步激活部分学生的学习经验,找到思考问题的起点.】2.重心下移:让“差异”成为资源师:脚为什么比头多呀?生:因为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师:鸡和兔的只数都是未知的.想一想,怎么办?有困难的也可以同桌商量商量,再动笔试试看.巡视发现,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法.(1)有的学生通过列表枚举,找到了答案.(2)也有学生列出了算式:(22-8×2)÷(4-2)=3(只),8-3=5(只)师:你是怎样想的?生:假设8只全部是鸡,应该是16条腿,比题目里告诉我们的少了6条,每少2条腿,说明有一只兔被当成了鸡……(能说得清道理的只是数学上的少数尖子,不少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师:其实,这道题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也会做,他们用的是“画图的方法”.(PPT动态演示画图的过程.)谁能说说一年级同学是怎么想的?(原本半懂不懂的学生从直观的画图过程中明白了算理)生:一年级同学也是先假设8只全部是鸡,画上16条腿,再把多出来的6条腿添给三只鸡,就变成了三只兔.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5只鸡和3只兔.生:都用到了假设法.师:你更喜欢哪种方法?生:我喜欢“图画法”,比算式好懂,列表比较麻烦.生:但“图画法”也有麻烦的时候,如果是800只脚呢?还是假设法比较好.……【设计意图:“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国语·郑语》.如同植物的多样性能让杂花生树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原生态地呈现的各种方法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这些方法相互验证,相互启迪,往往能进一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3.重心下移:聚焦困惑,突破难点师:明明假设的是鸡,怎么求出来的却是兔呢?(学生一时难以回答,片刻沉静后,学生从PPT上的画图法中找到了解释)生:因为,假设全是鸡,少算的6条腿都是“兔腿”.生:把少算的6条兔腿换回去,就变成了兔子.所以,假设全是鸡,求出来的是兔子.生:反过来,如果假设全是兔,求出来的是鸡.【设计意图:为什么明明假设的是鸡,求出来的却是兔子?这历来是不少学生在理解上的一大困惑.所以,贴近学生理解上的这个难点,聚焦并放大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切实突破难点.】二、二放二收:激活“创生态”1.关口前移:激活“创生态”师: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解法,我们的老祖宗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PPT出示古人的解法:脚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师:古人的方法对不对呢?大家不妨用古人的方法验证一下上面这道题.生(兴奋地):对的,对的,也是5只鸡,3只兔.比我们的假设法方便多了.师:但古人是怎样想的呢?能不能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去问问?(生皆笑)生:老师,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古人用的是“抬足法”.就是让所有的鸡都抬起一条腿——“金鸡独立”,让所有的兔子都抬起前腿——“玉兔拜月”.这样,腿的总数就除以2.那么,每只鸡都是一条腿,每只兔都有两条腿,这时,脚数比头数多的,就是兔的只数.师:你的知识很渊博,解释得也很清楚,很精彩.(古人的解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生:老师,如果让鸡的两只翅膀着地,把鸡变成4条腿的“怪鸡”,那么(8×4-22)÷(4-2)=5是兔的只数,8-5=3是鸡的只数.师:你为“假设全是兔”找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解释.生:老师,如果只让所有的兔子前腿抬起来,就可以把所有的兔子都变成2条腿的“怪兔”.那么(22-8×2)÷(4-2)=3是鸡的只数,8-3=5是兔的只数.师:这又是一个很妙的解释.【设计意图:古人的“抬足法”犹如催化剂,催生出两翅着地的“怪鸡”和前肢举着的“怪兔”.学生的思维一旦被充分激活,任何奇思妙想都不会是一种意外.】2.关口前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师:你们见过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吗?生:没有.(笑)师:即便是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直接数一下各自的头不就行了嘛,谁还会趴下去数脚呢?(生皆笑着摇头)那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呢?换句话说,“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学生皆若有所思)师:不仅我们中国人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日本人也研究这个问题,在日本叫“龟鹤同游问题”.PPT出示:龟鹤同游,数头40,数脚112.龟鹤各几只?问:“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关系吗?生:有关系.龟相当于4只脚的兔子,鹤相当于2只脚的鸡.师:也就是说“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只指鸡和兔.那你们能不能给它重新取个名字?生:可以叫“鸭兔同笼问题”.生:可以叫“鹅羊同笼问题”.师:可以改成“兔狗同笼问题”问题吗?生:不可以,因为,兔狗都是4条腿.生:“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是指鸡和兔,而是指这一类问题.师:哪一类问题呢?生:指分别有2条腿和4条腿的动物,知道共有几只头和几条脚,求两种动物各几只.师:你们能解一下日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吗?一部分学生的列式为:(112-40×2)÷(4-2)=16(只)……(兔),40-16=24(只)……(鸡);但多数学生用的是古人提出的方法:112÷2-40=16(只)……(兔),40-16=24(只)……(鸡).【设计意图:教者适时引入日本的“龟鹤同游”问题,并引导学生给“鸡兔同笼问题”重新取名字,进而追问,可否改成“兔狗同笼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触及“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实质.】三、三放三收:建构一般性方法模型1.重心上移:学生在哪里师: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前面“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了——储蓄罐中有2分和5分的两种硬币共8枚,一共3角4分.两种硬币各几枚?部分学生用的是假设法,多数学生都直接套用古人的模式:34÷2-8=9;但马上发现:5分硬币竟然比两种硬币的总数8枚还要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师:古人的方法怎么就不灵了呢?生:因为每只兔与鸡腿数是两倍关系,而5分与2分却不是两倍关系.师:看来,古人的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套用,还是“假设法”更加管用.教师呈现学生所使用的假设法:假设全是2分硬币.(34-8×2)÷(5-2)=6(枚)……5分8-6=2(枚)……2分【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假设法,但他们似乎更青睐古人的解法.通过“储蓄罐里硬币”问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突破古人解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假设法”才具有更大的普遍适用性,使学生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2.重心上移:建构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生:它代表的是一类数学问题.生:这类问题都是有两个未知量.师:从解题方法上来看,有什么相同点?生:它们都用了假设法.师:为什么都用了假设法呢?或者说,用假设法好在哪里?生:原来鸡和兔的只数都不知道,没法求,而假设全是某一种动物以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师:(作若有所思状)噢,通过假设,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了,化难为易,不错不错!板书:两个未知量一个未知量【设计意图:围绕“‘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屡屡发问,又屡屡只问不答,可谓是“一咏三叹”.不经意的点拨,适时的追问,让学生一次次跳出那只有形的“笼子”,超越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上升为一种更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与策略——转化,从而建构起解决这类问题的更具有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是一门关于“模式”的科学,探究的是解决某类问题的“通则通法”.】【综述】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以往有些所谓的“知识”正在逐步演变为“信息”,甚至是“常识”;因此,老师们觉得现在越来越难以“搭准学生的脉”.这直接导致了当下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使得课堂上单向度的“师授生受”关系越来越难以为继,也让习惯于围绕教案上课,习惯于课程实施“线性思维”的老师们,感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受到挑战.这不仅考验着老师们的实践智慧,甚至拷问着我们曾经得心应手的某些教学模式.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活中的数学”的题中之意,这种活生生的“大数学课程”,需要我们具有相应的“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观,教学观”,虽然有时候是一种“被更新”.其次,我们要调适某些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孩子们都是带着他们已有的、参差不齐的、甚至是片面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学习的.对此,无法回避,更不应“提防”.尊重和正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对于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东西,不应该“装聋作哑”或“视而不见”,而是要悉心揣摩并“用活用足”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具体进程的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也动态地处于不同层次,因此,我们要适时提醒并追问自己:学生在哪里?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三放三收”,即“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和“重心上移”,牢牢搭准学生的“脉”,在不断的“放”与“收”的调适中让课堂教学的重心始终贴近学生的实际.再则,在教学决策上,要从“给予型”走向“生成型”教学,本不是一种单向度的“告诉”或“给予”.因此,在课堂上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散打”;师法自然,顺势而为,使知识的生成过程“生命化”.这样的数学教学,虽然是“夹生饭”,同样能烧得有滋有味儿.^。
“头之差、腿之和”类型的鸡兔同笼题的五种常规解法
鸡兔同笼,共有足248只,兔比鸡少52只,兔有几只?鸡有几只?解法1:设鸡腿求兔头。
假设248条腿都是鸡腿,则有鸡头248÷2=124只,鸡比兔多124只,与题意的52相差124-52=72只。
为了把这个差缩小为0,需要换出鸡,换入兔。
为了在交换时保持总腿数不变,每次换出4条鸡腿,换入4条兔腿(即每次换出2鸡,换入1兔),这个差能缩小2+1=3。
所以需要换72÷3=24次。
即:换入24只兔后,满足题意。
说明兔应该有24只,则鸡有24+52=76只。
综合算式如下:兔:(248÷2-52)÷(2+1)=24(只)鸡:24+52=76(只)解法2:设兔腿求鸡头。
假设248条腿都是兔腿,则有兔头248÷4=62只,兔比鸡多62只,与题意的“兔比鸡少52只”相差62+52=114只。
为了把这个差缩小为0,需要换出兔,换入鸡。
为了在交换时保持总腿数不变,每次换出4条兔腿,换入4条鸡腿(即每次换出1兔,换入2鸡),这个差能缩小4÷2+4÷4=3。
所以需要换114÷3=38次。
即:换入38*2=76只鸡后,满足题意。
说明鸡应该有76只,则兔有76-52=24只。
综合算式如下:鸡:(248÷4+52)÷(4÷2+4÷4)×2=76(只)兔:76-52=24(只)解法3:设头之差。
假设兔有0只,鸡有52只,则有兔腿0条,鸡腿52×2=104条,腿共104条,与题意的248条相差248-104=144条。
为了增加总腿数,且腿数保持头之差始终为52,需要同时请进鸡和兔。
每次请进1鸡1兔,总腿数可增加2+4=6条,所以需要请144÷6=24次,即请进24只兔后,满足题意。
说明兔应该有24只,则鸡有24+52=76只。
综合算式如下:兔:(248-52×2)÷(2+4)=24(只)鸡:24+52=76(只)解法4:减多余,消灭头之差。
基础型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假设法
基础型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枚举法、假设法、古人的抬腿法、方程法等。
今天我们就讲清其中一种方法—假设法。
例:鸡兔共100个头,240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分析:已知信息:鸡兔共100个头,240只脚。
隐藏信息:1只鸡2只脚,1只兔4只脚。
所求问题: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知道鸡和兔的总量关系,求解鸡和兔的单独只数,像这样知道多种物体的总量关系,要求其中的单独量时,可以考虑将多种物体全部假设为其中的一种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假设法。
(1)假设全为鸡,则有100只鸡,脚可以表示为:2 2 2……,一共100个2。
(每一个2代表一只鸡的脚数)脚的总数量:100×2=200(只)与题中总脚数240只对比,相差:240-200=40(只),即在假设情况下需要添40只脚。
所以,要在2 2 2 ……(100个2),上面一共添40只脚。
因为这里只有鸡和兔,一只动物的脚只存在2只和4只这两种情况。
所以要添的话,每只鸡只能由2只脚添到4只(成为兔)。
每只鸡可以添的脚为:4-2=2(只)一共要添40只脚,每只鸡只能添2只脚,需要添上脚的鸡只数:40÷2=20(只)即有20只鸡被添了脚成为兔,所以兔的只数为20只,鸡的只数:100-20=80只(2)假设全为兔,则有100只兔,脚可以表示为:4 4 4……一共100个4,(每一个4表示一只兔的脚数)脚的总数量:100×4=400(只)与实际总脚数240对比,相差:400-240=160(只),即在假设的情况下要去掉160只脚。
所以,要在4 4 4 ……(100个4),上面一共去掉160只脚。
因为这里只有鸡和兔,一只动物的脚只存在2只和4只这两种情况。
所以要去掉的话,每只兔只能由4只脚减少到2只(成为鸡)。
每只兔可以去掉的脚数:4-2=2(只)去掉脚的兔的只数:160÷2=80(只),即鸡为80只,兔的只数为:100-80=20只。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鸡兔同笼问题的引入和基本概念。
2.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等。
3. 鸡兔同笼问题的拓展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鸡兔同笼问题的拓展和方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讲解方程法的步骤。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鸡兔同笼问题的拓展应用,如变种问题、实际场景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解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拓展问题评价:针对课堂拓展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为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提高计划。
鸡兔同笼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鸡兔同笼评课优缺点及建议鸡兔同笼是一种常用的评课方法,它通过将鸡和兔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观察,以此来评价课程的优缺点。
下面我将列举鸡兔同笼评课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优点:1. 直观性强:鸡兔同笼评课方法通过生动的场景模拟,使评价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课程的优劣之处,更容易形成评价意见。
2. 全面性:鸡兔同笼评课方法能够综合考察课程的多个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从而得出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3. 可比性强:由于鸡兔同笼评课方法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价方式,不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评价者之间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4. 反馈及时:鸡兔同笼评课方法能够在课程结束后立即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课程的优缺点,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效果。
缺点:1. 局限性:鸡兔同笼评课方法只能评价课程的表面现象,无法深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长期影响。
2. 主观性:评价者对于鸡兔同笼评课方法的理解和主观感受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较强。
3. 评价标准不明确:鸡兔同笼评课方法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者往往根据个人经验和感觉进行评价,容易产生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4. 评价结果单一:鸡兔同笼评课方法只能得出一个总体评价结果,无法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针对性的评价意见。
建议:1. 结合其他评价方法:鸡兔同笼评课方法可以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如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2. 明确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多角度评价:评价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程,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教学技巧、教材的选择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4. 提供具体建议:评价者应该在评价结果中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 定期评价:鸡兔同笼评课方法可以定期进行,以跟踪课程的改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从“鸡兔同笼”问题谈假设策略的教学
( )蕊 8个嘲,表示一舞 有 8只动物。 1 《 )兜假设都蔗璃,培每 冀动精最 2奈艇 。算出画的腿比 2 2 2
条 步几奈 ‘
t x e in e h xse c f h p t e i sr tg n i l o e p r c te e itn e o y o h ss tae y i s e mp e
( )一 只鬼比一只鹚多 2 3 务腿 .再路其 中的儿只动物各添上 2 条艇。怎样才正好悬 2 2务髓?叠一函。 《 )璃 有 { 4 ≥ 只.鬼有 《 ) 足 。
: 饿澎 蘧
图2
由于“ 鸡兔 同笼 ” 题 的数 一 原
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 ) I
设 的策略尝试 解决 , 以先根据 可
提示再按步骤画图计算。 在学生 / \
动手操作 的过程 中, 需要适时 引 导学生 思考 以下 问题 : 假设 在“
摘 要 本 文以教 学“ 鸡免 同笼” 问题 为例 . 引导学 生在简 单 的实 际 问题 中体 会 假 设 策 略 的存 在 .初 步 学 会 运 用 假 设
的 策 略 分 析 数 量 关 系 . 在反 思提 炼 过 程 中体 验 策 略 . 受 并 感 策 略 的 作 用 与价 值 . 步 形 成 一 定 的 策 略 意识 . 究 “ 会 逐 探 学 策 略 、 验 策 略 、 成 策 略 ” 一 般 过 程 和 基 本 思 路 以 及 进 体 形 的
有效地解决 问题 。
关键 词
假 设 策 略 解 决 问题 1 .璃和 鬼一共有 8 只。数一敷腿有 2 蒂 祢知莲璃和免各有 2
多 少 只呜 ? 可 蹴 按 下 街 的 母躐 渤 艘勰 瘦 鞠髓
Dic s i n o h a h n o p t e t a e y wi s u so n t e Te c i g f Hy o h  ̄s S r t g t h t e Pr b e f ” o t r a d Ra b t i h a g ” h o lm o Ro se n b i n t e S me Ca e a n Ex m p e / P n S e g o g sa a l / a h n rn Ab t a t sr c Wi h e c i g o ’ o se n b i i te t t e ta h n f ’ o tr a d Ra b t n h h R S me C g ”a n e a l , i p p rat mp st u d t d n s a a e sa x mpet s a e t h e t g i e s e t o u
“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思想方法及其渗透策略
本 的 “ 兔 同笼 ” 题 , 中数 量说 : 数 学 事 实 首 先 是 被 猜 想 ,然 后 是 被 证 鸡 问 其 既 “
分 析 和 解 决 问题 更 加 方 便 , 也巧 妙 渗 透 了转 化 的数 学思 实 。 ” 学 猜 想 是 人们 在 已有 知 识 经 验 的 基础 上 对 问 题 数
2 .猜 想的 思 想 方 法
教 师 让 学 生 先 根 据 例 题 中 的 “ 上 面 数 .有 8个 从
学 思 想 方法 的认 识 能 力 和渗 透 意 识都 十分 必 要 。
1 .转 化 的 思 想 方 法
头 ” 大胆 猜 测 “ 和 兔 各 有 几 只 ?” 根 据 “ 下 面 数 , 。 鸡 再 从 有 2 6只 脚 ” 小 心 求证 。 猜想 不 正 确 的 情况 下 , 来 在 学生 逐 步
计 。 解 决 “ 兔 同 笼 ” 题 的过 程 中所使 用 的各 种 解 决 学 习 中不 可 缺 少 的转 化 的思 想 方法 。 在 鸡 问 问题 的 策 略 背后 , 定 隐 含 了 相应 的数 学 思 想方 法 。 笔 一
者 从 中挖 掘 出 的 以下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于 提 高教 师 对 数 对
教 材 首 先将 《 子 算 经 》 的 原 题 “ 有 雉 兔 同笼 , 感 受 到 “ 孙 中 今 如果 总脚 数 猜 多 了 , 要 多 猜 鸡 少 猜 兔 ; 果 总 就 如
上 有 三 十五 头 , 有 九 十 四足 , 下 问雉 兔 各 几 何 ? ” 过 小 脚 数 猜 少 了 , 多 猜 兔 少 猜 鸡 。 ” 正 是 在 这 样 的 过 程 通 要 也 精灵 的提 示 “ 们 可 以先 从 简 单 的 问题 人 手 。” 其 转 化 中 , 生 参 与探 究 的 热 情 更 高 了 , 展 探 究 的 勇 气 更 大 我 将 学 开 成 了 例 题 :笼 子 里 有 若 干 只 鸡 和兔 。从 上 面 数 , 8个 了 , 决 问题 的 思 路更 明 了 。 “ 有 解 头 , 下 面数 , 2 从 有 6只脚 。鸡 和兔 各 有 几 只 ?” 样 是基 同 美 籍 匈 牙 利 数 学 家 、 育 家 、 学 解 题方 法 论 的开 教 数
“鸡兔同笼”问题的几种解法.doc
“鸡兔同笼”问题的几种解法.doc 解法一:假设法
假设14只全部是鸡,14×2=28条,差38-28=10条。
而每一只鸡补2条腿就变成兔子,需要把5只鸡每只补2条腿。
所以有5只兔子,14-5=9只鸡。
解法二:抬腿法
让每只鸡都一只脚站立着,每只兔都用两只后脚站立着。
那么地上的总脚数只是原来的一半,即19只脚。
鸡的脚数与头数相同,而兔的脚数是兔的头数的2倍,因此从19里减去头数14,剩下来的就是兔的头数19-14=5只,鸡有14-5=9只。
解法三:砍足法
假如把每只砍掉1只脚、每只兔砍掉2只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38只变成了19只;
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数19与总头数14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19-14=5(只)。
所以,鸡的只数就是14-5=9(只)了。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案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案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案》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考察了在一定数量的头和脚的情况下,鸡和兔子的数量是多少。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数学爱好者和学生们的挑战,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方程组来表示头和脚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方程组的求解,我们可以得出鸡和兔子的数量。
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在纸上画出鸡和兔子的数量和它们对应的头和脚的数量。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得出鸡和兔子的数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可以逐一尝试不同的鸡和兔子的数量,计算它们对应的头和脚的数量,然后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鸡和兔子的数量。
总的来说,虽然鸡兔同笼问题看起来复杂,但通过使用代数、画图和列举法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灵活地应对类似的数学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数学广角安排了“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
把这个问题引入小学教材中,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一起来看看“鸡兔同笼”问题中隐含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有效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一、化繁为简的思想“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
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通过化繁为简的策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学会了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数据较大的原题。
二、猜测和穷举的思想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一时找不出数据间明显的数量关系,可以进行猜测,再进行验证和调整。
在解决有关计数问题的过程中,当需要计算的次数不多时,可以把所有对象一一列举出来,这种方法叫做穷举法,或叫枚举法、列举法。
出示例1后,教师问:“我们可以猜一猜有几只鸡?几只兔?”学生猜“3只兔,5只鸡”“4只兔,4只鸡”……当然,猜测的结果需要进行验证。
教师再引导:按照顺序列表试一试:鸡8 7 6 5 4 3兔0 1 2 3 4 5脚16 18 20 22 24 26三、优化的思想优化思想是个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方法和策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感受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
有的学生感觉一一列举很麻烦,希望可以精简次数、优化列表。
第一次猜测后,观察猜测脚的只数与实际脚的只数相差多少只?再一步调整到位。
如有学生先猜4只鸡、4只兔共有:4×2+4×4=24只脚,比实际脚的只数少了2只脚,只需要减少1只鸡增加1只兔就可以得到26只脚了:3×2+5×4=26。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鸡兔同笼类型。
1. 鸡和兔共有8只,共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假设8只全是鸡,那么一共有脚2×8 = 16只。
实际有26只脚,多出来的脚是因为把兔当成鸡了。
每把一只兔当成鸡就少算4 - 2=2只脚。
总共少算了26 - 16 = 10只脚,所以兔有10÷2 = 5只,鸡有8 - 5=3只。
2.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假设35只全是鸡,脚的总数为2×35 = 70只。
实际有94只脚,少算了94 - 70 = 24只脚。
每把一只兔当成鸡就少算2只脚,所以兔有24÷2 = 12只,鸡有35 - 12 = 23只。
3. 停车场上停着三轮车和自行车共20辆,一共有50个轮子。
三轮车和自行车各有多少辆?- 解析:假设20辆全是自行车,轮子总数为2×20 = 40个。
实际有50个轮子,少算了50 - 40 = 10个轮子。
每辆三轮车比自行车多3 - 2 = 1个轮子,所以三轮车有10÷1 = 10辆,自行车有20 - 10 = 10辆。
二、工程问题类型(假设工作总量等情况)4.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
现在甲、乙合作若干天后,乙因事离开,从开始到完成任务共用了8天。
乙做了多少天?- 解析:假设8天全是甲做的,甲8天完成的工作量为(1)/(12)×8=(2)/(3)。
整个工程看作单位“1”,那么乙完成的工作量为1-(2)/(3)=(1)/(3)。
乙的工作效率是(1)/(15),所以乙工作的天数为(1)/(3)÷(1)/(15)=5天。
5.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甲先做4小时后,余下的由甲乙一起完成。
还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假设这件工作总量为单位“1”。
甲的工作效率为(1)/(20),乙的工作效率为(1)/(12)。
鸡兔同笼教案:解读问题,掌握策略
前言:鸡兔同笼问题是我们初中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时候也会遇到不少困难。
本文旨在通过解读问题、掌握策略的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鸡兔同笼问题。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描述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数学推理题,题意为:已知一笼兔鸡共N 只,共有腿2N只,问其中兔子和鸡各有几只?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道相对较难的问题。
因为问题的答案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一些运算和推理,来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解读问题要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目中所描述的鸡兔同笼,意味着兔子和鸡一起生活在同一个笼子里。
假设笼子里共有N只兔子和鸡,它们的腿数为2N。
我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推算出兔子和鸡的数量。
三、掌握策略要想正确地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兔子和鸡的数量。
策略一:列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式的方式,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笼子里有x只兔子,y只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x + y = N4x + 2y = 2N通过这两个方程式,我们可以求得兔子和鸡的数量。
策略二:借鉴经验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经验。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规律和之前解决过的类似问题,来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我们知道所有的鸟类和兔类都有四只脚,而鸡有两只翅膀,而兔子没有,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推理。
四、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答案。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和算法,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因为这种方式只能实现机械的计算,而无法充分发挥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
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本质,来找到解答问题的最佳方式。
五、总结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比较棘手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解读问题、掌握策略的方式,来获取正确的答案。
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尝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鸡兔同笼的解决方法
鸡兔同笼的解决方法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鸡兔问题,是数理逻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问题描述为:在一个笼子里面有若干只鸡和兔,一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问笼子里有几只鸡和几只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穷举法或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来解决。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不同的解决方法。
1.代数方法:假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
根据问题的条件,可以建立如下方程组:x+y=35--(1)2x+4y=94--(2)通过解这个方程组,可以求得x和y的值。
将方程(1)乘以2,然后与方程(2)相减,得到:2x+2y-2x-4y=70-94-2y=-24y=12将y的值代入方程(1),可以得到x的值:x+12=35x=23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和12只兔。
2.穷举法:由于题目没有给出鸡和兔的数量的上限,可以通过穷举法逐一尝试笼子里的不同组合。
假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
则可以制定以下穷举策略:-鸡的数量不可能超过35,所以可以循环遍历0到35之间的所有可能值,令x等于当前循环值。
-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兔的数量y。
-检查当前组合是否满足总头数和总脚数的条件。
-如果满足条件,则输出当前组合。
代码示例(使用Python语言):```pythondef solve(:for x in range(36):y=35-xif 2*x + 4*y == 94:print("鸡的数量:", x, "兔的数量:", y)solve```运行程序后,可以得到鸡的数量为23,兔的数量为12,与代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3.逻辑推理:通过问题中的条件,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推理,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根据条件可知,鸡和兔的总头数为35,而每只鸡和兔的头数都是1,所以必然鸡和兔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35但是根据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有四只脚的条件,鸡和兔的总脚数为94,所以每只鸡或兔的数量不可能超过47综上所述,鸡和兔的数量范围应该在0到35之间。
中学生如何快速掌握“鸡兔同笼”解法
中学生如何快速掌握“鸡兔同笼”解法“鸡兔同笼”问题是数学中经典的问题之一,也是考察逻辑推理能力的很好的例子。
许多中学生常常在初次接触这个问题时感到困惑,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
本文将介绍中学生如何快速掌握“鸡兔同笼”解法的技巧。
理解问题首先,要快速掌握“鸡兔同笼”解法,首先要理解问题的描述。
问题描述为: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共30个头,50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可以用代数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设定变量我们设鸡的数量为x只,兔子的数量为y只。
根据题目的描述,可以列出两个方程:1.x+y=302.2x+4y=50解方程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代数方程的方法来解这个方程组。
首先,我们可以用第一个方程解出x或y,然后代入第二个方程即可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思考思路在实际运算中,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两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可能性。
因为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子有4只脚,那么只要脚的总数是50只,是一个偶数就可以确定这个可能性。
这时我们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来查找我们关心的部分,比如设定鸡有x只,兔子有30−x只,然后计算脚的总数是否为50,若脚的总数满足问题描述,则鸡兔的数量就找到了。
结论通过简单的代数方程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快地得出问题的解答。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让中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鸡兔同笼”的解法,并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鸡兔同笼”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可以锻炼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逐步理解问题、设定变量、解方程、思考思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并快速掌握解法。
希望这篇文档能帮助到广大中学生顺利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王老师解题策略~头和腿差的鸡兔同笼问题,不用方程!
王⽼师解题策略~头和腿差的鸡兔同笼问题,不⽤⽅程!
先上答案:鸡62只,兔45只。
这是已知头和腿差的鸡兔同笼问题。
是此⼤类的⼀个变形,我是
王⽼师,专注于⼩学数学!个⼈不建议辅导⼩学⽣时⽤⽅程,特别是低年级,除了⽅程家长好
像没有别的思路了。
今天给⼤家分享下解题思路。
分组法
①分析题意
兔⼦腿⽐鸡腿(怎么感觉有点饿了呢)多56条
以前我讲倍数多⼏问题也讲过,把多余的拿⾛。
拿⾛56条腿→相当于扔掉56÷4=14只兔⼦。
鸡兔总数变为:107-14=93只
现在鸡兔腿数⼀样多了。
兔和公鸡
②分组法
怎么样分组才能使鸡的腿数=兔⼦腿数呢?
→每组:2只鸡+1只兔(鸡+鸡+兔)
鸡兔正好分为:93÷3=31组
→鸡的数量为:31×2=62只
→兔⼦数量为:31只?对吗?
别忘了之前还扔掉14只兔⼦呢!
→兔⼦数量为:31+14=45只
碰到头和腿差鸡兔问题,先把腿差对应的动物扔掉,根据腿数相等确定分组策略,进⽽根据和
倍关系求解,记得加上之前扔掉的动物哦!
兔和公鸡
举⼀反三
你学会了吗?做道练习题试下吧!
鸡和兔⼦共30只,兔腿⽐鸡腿多72条,兔多少只?。
《鸡兔同笼》问题研究
“鸡兔同笼”课例研究一、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过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趣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
但是现在的五年级和六年级都是作为补充内容,我把上课的班级定在六年级。
以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2个版本的教材,都只编排了一道列题,但是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对于学生的要求各不相同。
新教材中,主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且对假设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1)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教学时,怎么让学生掌握用列表法、作图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教之困:(1)学生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解题策略(2)哪种解题方法最优化?(3)理解假设法的好处。
学之难:通过多次试教以及数学组老师的讨论,并且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和检测题,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难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怎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解决问题?(2)如何通过画图法来理解假设法?(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4)对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当两个量之间的差值不是2的情况,怎么解决问题?(2)对问题的分析“鸡兔同笼”问题主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且对假设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都很陌生,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老师应该如何让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并第一次试教的结果,学生在交流讨论之后,不会利用之前的表格来解决问题,而是直接用了假设的方法。
第2次的教学设计:笼子里有鸡和兔若干只。
从上面数,头有5只,从下面数,脚有16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师:你能猜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生:(1)列表法:有1只鸡,4只兔,脚的只数就是1×2+4×4=18(只);有2只鸡,3只兔,脚的只数就是2×2+3×4=16(只);有3只鸡,2只兔,脚的只数就是3×2+2×4=14(只); 有4只鸡,1只兔,脚的只数就是4×2+1×4=12(只).由于这次试教的班级,有10多学生基础较好,在外面学了奥数,所以直接就说出了假设法,甚至有同学都会抬脚法。
鸡兔同笼解题思路
鸡兔同笼解题思路当学生在读到“鸡兔同笼”的题目时,很多人的头脑里便会出现一些解题思路,其实这类题目解题思路是可以拓展的,熟悉这类题目的思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答题。
首先,鸡兔同笼的题目中一般含有以下这些要素:一个鸡笼里有母鸡,公鸡,兔子以及雏鸡;总头数;总脚数。
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信息都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求解方程,方程的解就是该笼中的鸡、兔的数量。
比如有一道鸡兔同笼的题目,题目中提到该笼中共有头30,脚94,据此可以构造如下方程:母鸡数量+公鸡数量+兔子数量+雏鸡数量=30;2×母鸡数量+2×公鸡数量+4×兔子数量+2×雏鸡数量=94根据方程,可以算出该笼中有10只母鸡,10只公鸡,5只兔子,5只雏鸡。
另一类类似的鸡兔同笼题目,往往不会直接出题的形式来提出母鸡,公鸡,兔子以及雏鸡的数量,而是会用一些替代的话来表达,比如“母鸡的数量为其它部分的1/3”或者“雏鸡的数量是兔子的2倍”之类的,这时候就要用到另一种解题思路,那就是替换法。
比如有一道鸡兔同笼的题目,题目中提到该笼中共有头20,脚48,且母鸡的数量为其它部分的1/2,据此可以构造如下方程:母鸡数量+公鸡数量+兔子数量+雏鸡数量=20;2×母鸡数量+2×公鸡数量+4×兔子数量+2×雏鸡数量=48;母鸡数量=公鸡数量+兔子数量+雏鸡数量根据方程,可以算出该笼中有10只母鸡,5只公鸡,2只兔子,3只雏鸡。
以上就是鸡兔同笼解题的两种思路,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将题干中的信息抽象出来形成方程,再根据方程求解,并加强方程求解的能力。
当然,在做题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几何图形的应用,比如有一道题目是鸡兔同笼,但是头脑里没有数学方程的思路,可以尝试将题目用几何图形的形式来求解,例如画出鸡脚,兔脚,鸡头,兔头的几何图形,将以上之类的图形形象的展示出来,再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转换出一些数学方程进行求解,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不同的策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4种方法:
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多少只?
解题策略与答案的连接:
1.列表法 (1)
2.画图法 (2)
3.算术法 (3)
解法1: (3)
解法2: (4)
4.列方程 (4)
解法1: (4)
解法2: (5)
1.列表法
中分方式(各占一半)
答:鸡13只、兔7只。
备注:还有其他的方式解答,这里省略不写。
2.画图法
(1)画出20个头(2)每个头都有2条腿
(3)每个头再画2条腿,使得共有54条腿。
(4)数一数,鸡兔各有几只。
(鸡:2条腿,兔:4条腿)答:鸡13只、兔7只。
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画图的详细过程与答案:
第一步:用“○”表示头,共画出17个。
第二步:假设全都是“鸡”,即每个头都画2条腿。
(共有34条腿,少了8条腿)
第三步:每个头再画2条腿,画了4个刚好42条腿。
第四步:数一数,鸡、兔各有几只。
(鸡13只、兔4只)第五步:写出答句。
(略)
3.算术法
解法1:
假设全是鸡,先求出兔有几只。
(即鸡20只,兔0只:腿数少了,增加兔的数量。
)
(1)分步列式解答:
20只鸡共有几条腿:2×20 = 40(条)
比实际少了几条腿:54-40 = 14(条)
每只鸡比每只兔少几条腿:4-2 = 2(条)
共有兔几只:14÷2 = 7(只)鸡:20-7 = 13(只)
(2)综合算式解答:
兔:(54-2×20)÷(4-2)鸡:20-7 = 13(只)= 14÷2
= 7(只)
答:鸡13只、兔7只。
解法2:
假设全是兔,先求出鸡有几只。
(即鸡0只,兔20只:腿数多了,减少兔的数量。
)
(1)分步列式解答:(略)
(2)综合算式解答:
鸡:(4×20-54)÷(4-2)兔:20-13 = 7(只)= 26÷2-
= 13(只)
答:鸡13只、兔7只。
4.列方程
解法1:
解:设鸡有x只,兔有(20-x)只。
2x + (20 - x)×4 = 54
2x + 80 – 4 x = 54
80 – 2x = 54
2x = 26
x = 26÷2
x = 13
20-x = 20 – 13 = 7
答:鸡13只、兔7只。
解法2:
解:设兔有x只,鸡有(20-x)只。
4x + (20 - x)×2 = 54
4x + 40 – 2 x = 54
40 + 2x = 54
2x = 14
x = 14÷2
x = 7
20-x = 20 – 7 = 13
答:鸡13只、兔7只。
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
请利用表格解答下列各题
第1题(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第2题(类似“鸡兔同笼”)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
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第3题(类似“鸡兔同笼”)
3.用大小卡车往城市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
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3.用大小卡车往城市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