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合集下载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0.29•【字号】•【施行日期】2021.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0月29日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为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指《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需启动Ⅰ级、Ⅱ级响应级别的突发事件,不含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及规划目标(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践行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坚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精准治理。

德州市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

德州市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

哥 矿泉水公 司 内水 井 附近 , 现 了 明显 的地 裂 缝 发
现象 , 产生地 裂缝 6条 , 地裂缝 长 6 ~2 Omm, 台 0 5 井 高 出开采井房 内最低 点 5 ~7 0 0mm。 () 2 毁坏 建筑 物 与 生产 设施 。容 易导 致 城市 地
德 州市地 面沉 降发现 于 1 7 9 8年 , 即引起地矿 部
下管 网 , 供 水 、 电、 气 、 如 供 供 通讯 、 水 等管 道变 形 排
或断裂 及防 空设施 下 沉 , 使市 区交 通道 路 破坏 或 变
形 , 重 破坏城 市基础 设施 。 严
() 3 将会 造成市 区雨季 积水 , 形成洪水 倒灌 和 内 涝 。 目前德州 城 区地 面高程 在 2 . O 2m左 右 , 下水 道 废 水排 泄系统 高程 1 . 左右 , 9 2m 若地 面下 沉 O 5 . ~ 1 则其高 程会 降至 1 . ~1 . 而 纳污 的卫运 m, 8 7 8 2m, 河 和岔河 正常 水位为 1 . 1 8 5 与其 几乎没 8 3 ~1 . 0m,
报告 》 对德 州地面沉 降范 围和沉 降量进行 了全 面阐 ,
述 。2 0 O 5年 至 2 0 O 6年 , 国家 地 质环 境 监 测 院组 由 织开展 了“ 山东省 ( 州) 面 沉 降调 查 与 监测 ” 以 德 地 ,
济南鹊 山基岩 标作 为德州地 面沉 降监测原 点 。经测 量 ,O 5 德州 市区沉 降 中心 的最 大沉 降 量 为 9 6 20 年 3
地质 现象 , 面沉 降有 自然 的地 面沉 降与 人 为 的地 地
面沉 降 。地 面沉 降是 一种 严 重 的地 质 灾 害 , 直 接 它 影 响城 市建设 、 工农 业生产 和人 民生活 。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德州位于华北地震区,邢台至河间地震带的东部边缘。

区内活动性断裂发育,且新生代以来活动频繁,使地应力易于集中,能量易于积累。

这是造成本市地壳不稳定和屡次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口本市地震属构造地震,震中分布规律、发震频率和地震强度,均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聊考断裂和沧东断裂是本市发生地震的主要构造条件。

本市处于惠民至临清裂陷带上,中新生代以来,以强烈张断为主,是地壳活动带。

自1815~1875年以来,形成沿惠民至临清裂陷带的边缘地震围控区,长轴方向达430公里。

依据《山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德州市位于6~7度烈度区内,为本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工程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

工程地质土体类型是反映本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

全市第四纪所形成的地层为230米,对工程地质有直接意义的上部地层为全新统土层,厚度18~21米。

一、土体类型及土体结构类型德州市地下1 2米深度以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轻亚牯土、粉土及粉细砂和细砂。

根据不同岩性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3种土体类型、4种土体结构组合类型。

土体类型粘性土:包括粘土和亚粘土。

砂性土:包括轻亚粘土、粉土及各种砂类。

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

土体结构组舍娄型根据不同土体类型在10米深度内所占比例,分为粘性土结构类型:粘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f砂性土结构类型:砂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l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类型:粘性土和砂性土的厚度均不超过总厚度的70%}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类型:除具有粘性土和砂性土以外,还有0. 50米以上的人工填土。

一、土体结构分布粘性土结构类型全市分布较少,仅见于钟辛庄、北园林场、艾家坊、小杨庄、陈段庄等局部地段。

砂性土结构娄型主要分布于祝辛庄、后小屯、王家院至索庄一带l黄河涯乡丈部分地区和丰乐屯、曹村至胡庄等局部地段。

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郊区各乡。

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运河以东,岔河以西,北营以南,七里铺以北区域。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7•【字号】德政发[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德政发〔201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七日德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德州市地处东明-渤海强烈沉降平原区,辖区内自西北向东南近平行分布有沧东断裂、杨家堡-边临镇断裂、陵县断裂、庆云断裂、义南断裂、临邑断裂、聊考断裂、广齐断裂等一系列活动断裂,将第三纪前基岩切割成一系列的坳断和隆断,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据历史记载,曾受到周边地震波及十余次,最大影响程度达到Ⅷ度。

在即将颁布的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我市设防水平又有提高,再加上我市基本都是松软沉积地层,地震隐患很大,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推进我市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全市各级积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德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德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2—2025)德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二月(2012—2025) 德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质灾害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防治工作进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防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防治目标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0〕3号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0〕3号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5月19日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全面做好我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规定,编制本方案。

一、2019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全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93处,其中小型2017处、占92.0%,中型144处、占6.6%,大型32处、占1.4%。

2019年,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11处(有财产损失的灾情63处、无直接经济损失的险情48处),其中崩塌47处、滑坡44处、地裂缝1处、岩溶塌陷7处、采空塌陷5处、第四系塌陷4处、不稳定斜坡3处,直接经济损失约1108.12万元,无人员伤亡。

台风“利奇马”过境期间发生灾情55处、险情48处,直接经济损失1064万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德州、滨州、聊城和菏泽等9市的平原区,其中博兴县、广饶县、寿光市及黄河入海口地区发展较快,最大沉降量达72毫米/年。

(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分析。

以台风“利奇马”等为代表的极端天气形成的强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其次是人为因素。

发生在济南、淄博鲁中地区的崩塌滑坡主要由大气降水引发;发生在铁路、公路、引水渠道沿线和山丘农村切坡建房的崩塌滑坡等多为工程建设引发;发生在济宁、临沂、枣庄地区的地面塌陷和平原区地面沉降主要由开采矿产资源等人为活动引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9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9号德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复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德政呈〔2023〕2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德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叠加区域中心城市、区域重要交通枢纽、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强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德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29.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25.8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3.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50.26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1.17亿立方米。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带两翼、四源八廊、圈轴引领”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6.05.19•【字号】鲁国土资发[2006]77号•【施行日期】2006.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6]7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六年五月十九日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财政厅、气象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编制本方案。

一、上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概况全省平均降水834.0毫米,较多年平均多160毫米,属丰水年,降水的67.4%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因而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亦明显增多。

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33起,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

其中崩塌1起,滑坡8起,地面塌陷22起(岩溶塌陷19起、采空塌陷2起、第四系塌陷1起),地裂缝1起,特殊岩土灾害1起。

共造成81间房屋、53亩农田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31万元。

在不同灾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中,以滑坡最大,为77.10万元,占59%;特殊岩土灾害次之,为50万元,占38%;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为4万元,占3%,崩塌造成的损失较小,地裂缝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6—9月主汛期发生地质灾害26起,占全年总数的78.8%,造成损失129万元,占全年经济损失的98.2%。

矿山采空塌陷发生在枣庄市台儿庄区、莒南县;岩溶塌陷发生在泰安市泰山区、莱芜市莱城区、临沂市城区西部、沂南县、蒙阴县;滑坡发生在青岛崂山区、淄博市博山区、临沂沂水县、蒙阴县、沂南县;崩塌发生在济南市历城区;地裂缝发生在沂水县;第四系地面塌陷发生在菏泽市牡丹区;特殊岩土灾害发生在潍坊市坊子区。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德政发〔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德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开启美丽新德州建设新征程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效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机遇第二章“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进绿色转型加快低碳高质量发展第一节筑牢绿色发展根基第二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三节深化能源结构调整第四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第五节推进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调整第四章加快碳达峰进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第三节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第四节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第五章加强协同控制改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第一节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第二节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第三节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第四节强化车油路联合防控第五节严格扬尘源污染治理第六节推进其他涉气污染源治理第七节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第六章深化三水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第一节强化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第二节深化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强化水资源高效利用第四节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第五节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第七章推进系统防治提升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第一节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系统防控第二节推进土壤安全利用第三节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第四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第五节加强固废管理第八章加强生态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第二节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第三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四节实施生态保护成效监测评估第九章强化风险防控推动生态安全建设第一节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第二节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第三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控第四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第五节重视系统性环境安全治理第十章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第一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第二节完善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第三节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第四节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第五节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第十一章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第一节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第二节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第三节开展生态环保全民行动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完善推进机制第三节做好资金保障第四节加强社会宣传第五节推进生态环保铁军建设第六节加强调度评估德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一章开启美丽新德州建设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也是德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德州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五年。

德州市地质灾害的例子

德州市地质灾害的例子

德州市作为一个山区城市,可能面临多种地质灾害。

以下是一些可能发生在德州市或类似地区的详细案例:
2018年德州市滑坡事故:2018年6月,德州市西南部的某个山区发生了一起滑坡事故。

由于连续暴雨,山坡上的土壤饱和,导致大量土石质量失稳并滑坡。

该滑坡造成多栋房屋被掩埋,数十人失踪或遇难。

2015年德州市泥石流灾害:2015年8月,德州市东北部的某个山区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强降雨引发了山坡上的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和水流冲击村庄和农田。

此次灾害导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失去家园,农田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地震灾害:尽管德州市地震活动相对较少,但地震仍然可能对该地区造成影响。

例如,2009年山东地震发生时,震中距离德州市较近,该地区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地震震感。

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土地破裂以及次生的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地下水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德州市可能面临地下水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可能导致供水紧缺和地面沉降。

这种情况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案例提供了德州市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一些具体示例。

然而,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和严重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

定期与当地政府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机构或地质调查单位保持联系,可以获取最新的地质灾害信息和预防措施。

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1至4架

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1至4架

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1至4架【实用版】目录1.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概述2.1 至 4 架的具体内容3.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正文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概述德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北部,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了解德州市的自然灾害情况,这里整理了一份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以便从中发现规律,加强防范和应对。

1 至 4 架的具体内容1 架:2000 年,德州市发生洪水灾害。

此次洪水导致城市内涝严重,农田受淹,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2 架:2005 年,德州市遭受台风“麦莎”袭击。

台风带来强降雨和狂风,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受损,交通瘫痪,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3 架:2010 年,德州市发生地震。

地震震级为 5.9 级,造成数十人受伤,数百间房屋倒塌。

4 架:2015 年,德州市遭遇旱灾。

旱灾持续数月,导致农田大面积受灾,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数十万人口饮水困难。

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洪水灾害对德州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内涝、农田受淹、经济损失等方面。

为应对洪水灾害,德州市政府加强了防洪设施建设,提高河道整治标准,完善应急预案。

台风“麦莎”给德州市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降雨、狂风、基础设施受损等方面。

针对台风灾害,德州市政府加强了台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加大了防台风设施投入。

地震对德州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方面。

为应对地震灾害,德州市政府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加强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市民的防震意识。

旱灾对德州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田受灾、粮食产量下降、饮水困难等方面。

针对旱灾,德州市政府采取了抗旱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总之,德州市自然灾害年表为政府和市民提供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宝贵信息。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24•【字号】德政办字[2013]17号•【施行日期】2013.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安全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德政办字〔2013〕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2月24日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 组织体系2.1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2.2 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3 应急准备3.1 组织保障3.2 预案保障3.3 地震应急科普宣传制度3.4 技术保障3.5 队伍保障3.6 备灾保障4 预警预防机制4.1 信息监测与报告4.2 预警级别及发布4.3 预警措施4.4 预警解除5 响应级别与判据5.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5.2 重大地震灾害5.3 较大地震灾害5.4 一般地震灾害6 应急响应6.1 应急措施6.2 分级响应6.3 应急结束7 其他地震事件处置7.1 有感地震应急7.2 地震谣传事件的应急7.3 特殊时期应急戒备8 附则8.1 预案管理与更新8.2 监督检查8.3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进行,合理安排救灾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地震应急与救援办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和《德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制定本预案。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20•【字号】德政发[2011]9号•【施行日期】2011.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德政发〔201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0〕7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法制和全社会力量,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时期,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合理规划市地震监测台网,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城乡工程建筑抗震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显著提高农村新建建筑的抗震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步入省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二、加强震灾防御工作(一)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各县(市、区)要将抗震设防审批纳入基建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对重点项目、生命线工程、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工程,要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其它建设项目,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县(市、区),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审核抗震设防要求;未开展地震小区划的,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审核抗震设防要求。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工作的通知-德政办字[2008]92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工作的通知-德政办字[2008]92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工作的通知正文:----------------------------------------------------------------------------------------------------------------------------------------------------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工作的通知(德政办字〔2008〕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二、市政府地震部门和各县(市、区)地震部门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我市行政辖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

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抗震设防要求,并标明抗震设防标准,否则,各级发改、规划、财政、建设、国土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五、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地震小区划或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确定。

六、下列建设项目(见附件),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重大建设项目;(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项目;(三)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四)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项目。

七、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手续,由建设单位持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土地证及复印件、抗震设防依据、项目立项书或平面设计图到政务服务中心地震局窗口办理。

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编号:______________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审核: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用户指南:该执行方案资料适用于为特定问题制定周密、详细、精确的安排的策划文件,内容包括任务目的,任务事项与任务过程,配套紧密的衔接与执行,是顺利和成功完成的关键保证和基础。

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

德州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xx)有关的物业管理文本,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建设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为全面做好我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根据《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德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建设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为全面做好我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根据《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德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德州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xx年9月21日德州市住建局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预案目的为全面做好我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损失,保证地震应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预案原则1.2.1 以人为本地震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震害直接危及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建设系统的地震应急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尽快恢复市政公用设施的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序进行。

1.2.2 统一领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5)》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5)》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
规划(2012―202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12.21
•【字号】德政字[2012]130号
•【施行日期】2012.12.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矿产资源
正文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2-2025)》的通知
(德政字〔2012〕13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政府同意《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5)》,现就《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划》是全市开展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要按照“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减轻和避免地质灾害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全市生态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编制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应急治理工作。

对《规划》的实施要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规划》的组织实施进行协调和指导。

《规划》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印发。

2012年12月21日。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德州位于华北地震区,邢台至河间地震带的东部边缘。

区内活动性断裂发育,且新生代以来活动频繁,使地应力易于集中,能量易于积累。

这是造成本市地壳不稳定和屡次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口本市地震属构造地震,震中分布规律、发震频率和地震强度,均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聊考断裂和沧东断裂是本市发生地震的主要构造条件。

本市处于惠民至临清裂陷带上,中新生代以来,以强烈张断为主,是地壳活动带。

自1815~1875年以来,形成沿惠民至临清裂陷带的边缘地震围控区,长轴方向达430公里。

依据《山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德州市位于6~7度烈度区内,为本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工程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

工程地质土体类型是反映本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

全市第四纪所形成的地层为230米,对工程地质有直接意义的上部地层为全新统土层,厚度18~21米。

一、土体类型及土体结构类型德州市地下1 2米深度以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轻亚牯土、粉土及粉细砂和细砂。

根据不同岩性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3种土体类型、4种土体结构组合类型。

土体类型粘性土:包括粘土和亚粘土。

砂性土:包括轻亚粘土、粉土及各种砂类。

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

土体结构组舍娄型根据不同土体类型在10米深度内所占比例,分为粘性土结构类型:粘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f砂性土结构类型:砂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l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类型:粘性土和砂性土的厚度均不超过总厚度的70%}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类型:除具有粘性土和砂性土以外,还有0. 50米以上的人工填土。

一、土体结构分布粘性土结构类型全市分布较少,仅见于钟辛庄、北园林场、艾家坊、小杨庄、陈段庄等局部地段。

砂性土结构娄型主要分布于祝辛庄、后小屯、王家院至索庄一带l黄河涯乡丈部分地区和丰乐屯、曹村至胡庄等局部地段。

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郊区各乡。

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运河以东,岔河以西,北营以南,七里铺以北区域。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德政字〔2017〕47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德政字〔2017〕47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正文:----------------------------------------------------------------------------------------------------------------------------------------------------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德政字〔2017〕4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居环境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现就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我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证,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土壤、水、大气是生态环境的三大要素,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是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前提。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把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对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我市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工作内容(一)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污染地块清单。

建立省、市、县三级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

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以德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以德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以德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在防灾避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为城市提供避险场所、缓解城市灾害风险、调节城市环境等。

因此,对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价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储备区和能源基地,同时也是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但由于德州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其面临的灾害风险较高。

因此,德州市公园绿地在防灾避险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德州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以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综合评价德州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包括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设置、绿化植被、设备设施等方面;2. 制定德州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包括场所设置、设备设施配备、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3. 推动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工作的发展,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避灾场所。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综合评价德州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德州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绿化植被、设备设施等进行评价,分析其在防灾避险中的作用。

2. 制定德州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基于评价结果,制定德州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包括场所设置、设备设施配备、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

3. 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工作的发展,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避灾场所。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综合评价报告:通过对德州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价,形成具有德州特色的评价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前言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地裂缝、沙土液化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鲁北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

随着人类对地下水、油气、煤炭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自1997年以来致灾较严重的1起地裂缝,导致45户村民受灾,毁房6间,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至今尚未得到恢复,而且由此引发的纠纷仍尚未平息,直接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各阶段的目标是: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0亿元,年均增长13%;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总体思路,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1400亿元,人均24500元,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地区人均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4500亿元,人均75000元,提前全面实现小康。

要实现上述目标,对资源的需求、开发和其它经济社会活动将进一步加剧,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将随之增多。

为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鲁政字〔2004〕8号)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编制了《山东省德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编制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年)》;(3)《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4)《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04年,近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一、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现状(一)主要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1.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地质现象。

主要发生在巨厚松散沉积物分布区,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由上部重力和自重作用下引发。

根据2000年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德城区及附近地面沉降范围,包括德城区全部,武城、平原、陵县、宁津部分区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

其中德城区沉降量最大,在150—387毫米之间,最低点在德城区西北部的德棉股份有限公司、针织厂附近,累计沉降量300—387毫米,年平均降速25—32.25毫米;德城区东南部沉降量较小,在150—2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速12.5—18.2毫米。

整个城区平均降速22毫米/年。

另据有关资料,临邑县城区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目前尚未造成大的危害,但如不尽快加以控制,将会造成地面水平面降低、城区雨季积水,污水倒灌;不均匀沉降还会伴生地裂缝,导致建筑物开裂,地下输排管道破裂,破坏桥梁和道路交通设施,危及人民生命安全。

(1)建筑物开裂。

地面沉降区在基底坚硬的基岩起伏较大或存在断裂带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可伴生地裂缝,同时导致大建筑物开裂、错动、倾斜等,对密集的城区建筑构成极大的威协。

目前在德城区德棉股份有限公司、针织厂一带,部分楼房已有开裂现象。

(2)城市排污不畅。

目前德州城区地面高程20.2米左右,下水道废水排泄系统高程19.2米左右,若地面下沉0.5—1米,则其高程会降至18.7—18.2米,与纳污的卫运河和岔河正常水位18.31—18.50米相比,几乎没有水位差,不仅城区雨季大量积水、污水无法排出,更重要的是形成河水向城区倒灌,将严重影响城区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管道系统与交通设施破坏。

随着不均匀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可引起道路变形、地下管道破裂,一旦煤气管道破裂,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及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安全。

根据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长期监测资料建立的相关分析模型,计算得出水位每下降1米,地面平均沉降11.8毫米。

据此预测,到2020年城区地面沉降量可达728毫米,即0.73米。

也就是说,地面沉降如不尽早加以有效控制,上述危害将必然发生。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地面沉降具有两大特点:产生沉降后的不可逆性—无法恢复;采取有效控制地面沉降措施后的延时性—其沉降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减缓,不会在短期内停止。

因而其危害绝不容忽视。

2.采空塌陷及地裂缝(1)采空塌陷:齐河县赵官乡梅庄、石庙杨和后郑村,已因煤炭采空产生深0.3—0.4米塌陷,导致857亩良田因积水而失耕。

齐河县贾市北的济西生建煤矿,计划2005年底正式投产采煤,待开发煤田面积44平方千米;南赵官屯煤矿计划2008年底正式投产。

随着煤田开发面积和开采层数的增加,地面塌陷深度和面积将不断增大,对地表各类工程建筑、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同时造成良田失耕,并恶化土壤和水环境。

(2)地裂缝:1998年7月27日,临邑县临盘镇西十二里村突然出现三条裂缝,沿地裂缝相继有5处伴油、气、泥砂喷出,并引发火灾,烧毁房屋两间,倒塌4间,45户村民不同程度受灾。

据分析,该处位于临邑断裂带,因向地下加压注水采油,承受巨大压力的油气、水砂沿着断裂带向上喷出地面而引发。

2003年7月26日,乐陵市荣家村南农田中发现2处相距500米左右的地裂缝。

最长300米,缝宽0.3米,深0.3—1米。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但严重影响农田的耕作。

据初步调查,该地裂缝主要因民井长期大量抽水,泥砂随水带出,局部形成地下空洞,上部地层遇水粘结力降低而陷落形成。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1.依法行政有了依据自1998年7月以来,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印发通知、办法等多种形式,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规范。

《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对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等,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给予了明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对全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进行了规范。

《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鲁政字〔2004〕8号)则对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准法规的形式进行了全面按排。

德州市及有关县(市、区)也根据实际,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

2.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和制度建设得到重视目前,市和有关县已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或办事机构,形成了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靠上抓、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

初步形成以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和地质环境监测站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调查和防治管理机构。

每年汛前积极协助各级政府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了汛前检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害速报和汛后总结等制度。

现已实行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2004年4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2004年地质防灾预案的通知》(德政字〔2004〕8号),现已印发给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并按要求组织实施。

3.科普宣传工作初见成效利用4.22世界地球日,采用标语、广场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地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不够明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负总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其它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但目前这一责任制尚未落到实处。

2.防治资金缺乏,监测体系尚未健全由于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基础调查工作落后,城区地面沉降尚未建立专业化的监测网络。

仅有的监测仪器落后、信息采集和传输设备缺乏。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结合我市实际,以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减少或减缓致灾因素向不利方向演变的趋势,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

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政府出资的原则。

(三)目标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全面查明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

近中期(到2010年)——完成德城区、齐河县、临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查明辖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等。

建立德城区地面沉降专业监测网和采空塌陷、地裂缝的群测群防网络;学习、吸取国内外地面沉降监测、预报、控制沉降量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开展地面沉降防治综合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突破。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远期(到2020年)——完善德城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和群测群防与现代化专业监测相结合的覆盖易发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在防治技术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使采空塌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塌陷地有效治理率达到80%以上。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根据地下水、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和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结合地层岩性等,考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和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全市划分为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和沙土液化等三种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其划分原则是:对深层孔隙水水位埋深大于30米(地面沉降大于10毫米)和地下油气资源富集区划定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易发区;对现已开采或准备开采的地下煤炭资源分布区划定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易发区;对地震烈度大于7度、砂土埋深小于5米、厚度大于1.5米、水位埋深小于3米的分布地区划定为沙土液化地质灾害易发区。

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规划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重要经济产业带、重要交通干线等,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时综合考虑适当外延。

(一)地面沉降为主地质灾害易发区(Ⅰ)分布于德州市城区全部;武城、陵县、平原、宁津的部分地区与临邑县城区。

区内均为巨厚的松散岩层所覆盖,深层淡水顶界面埋深200—250米,300—500米的淡水资源是德城区和临邑县城区供水的主要目的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