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培训资料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
同时,采用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在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尤其是科学课更要注意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趣味性浓是科学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兴趣和潜在能力。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
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本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
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
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
在某些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胆去猜想假设的学习探索精神。
让学生想办法去研究。
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讲方法的。
又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总结。
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科学的能力。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高锦小学;杨桂仙《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内容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他们就不爱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呢?我觉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几点:一、鼓励学生敢想敢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让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相处的,彼此在一起探索,研究。
如最近讲的新课《种黄豆》,学生对种植植物很陌生,由陌生产生好奇。
当了解了黄豆的种植过程之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想实践,可是不知道找什么种子?哪里有种子?有个学生在课程进行中,举起小手询问:“老师,哪里有卖种子的?”“其他植物的种植方法与黄豆一样吗?看到他们的实践精神,我窃喜,这是孩子对生物产生了兴趣。
借着这个东风,我说:“种子就在你的身边。
你家里的食物,带子的,带核的,就是种子。
如:豆类,瓜果类......”孩子们一听恍然大悟,马上表示回家亲自栽种。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最后,如果科学课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的答案有时文不对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进而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我能学好科学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学会提问题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
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就要立足小学科学课的培养,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在此浅谈一点看法:一、抓住时机适时激发导入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很快进人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适时激发导人,让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趣味,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心情中跨进学习和掌握应用科学知识大门。
例如: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需要学生准备锣、鼓、树叶等。
在实验活动之前,总会有学生迫不急待地问:“老师,我们用这些器材做什么呀?”这表明他们此时的学习动机很强,这时激发学生是最好的时机。
让学生“使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来。
”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摆弄身旁的书、笔、文具盒等。
接着让学生敲响锣鼓,最后问谁能使响亮的锣声立刻停止呢?学生就会迫不急待地想探究。
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带入了探究知识的情境中。
二、创设氛围建立科学意识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中理解科学,学习科学,建立科学意识。
三、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小学科学课应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
教师也不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师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关注将更加全面,把儿童的主体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重要的是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之中来。
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主导探究反馈长期以来,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提高探索能力,学会发现周围、观察世界的有效教育平台,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获得有用的科学知识。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小学各门学科的变革方向,更规定了重点学科的教育新方向,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必须在实践中追求高效教学模式的创建方法。
教育之所以育人,是因为其在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上有突出贡献。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升级,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和学校都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全面升级。
小学科学课是开发小学生智力,帮助培养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学科。
为了能够实现“向神圣的课堂40分钟要科学知识”这一目标,如何建立起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值得加以深思的问题。
一、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工作1、合理运用教材准备教学。
教材上的知识是具备普遍性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能一味照搬教材,必须根据自己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合理变动。
让学生在吸收教材重点知识的同时,能够找到与自己生活的相同点,提高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关注度。
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科学课堂教学的引领人,应动员一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要素设计课堂,举一些身边发生的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实例,如“天狗食月”“海水涨潮”“水葫芦疯长”等能够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有趣现象帮助教学。
浅谈如何上好科学课
浅议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康县城关一小杨靖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课的教学,有许多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
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自觉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体验获取科学知识过程的快乐,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觉得要上好小学科学课,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小学生容易兴奋,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怎样在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这边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智力小实验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创设乐学的情境。
比如在教学《热胀冷缩》之前,我故意拿了一个踩扁了乒乓球。
提问学生:谁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乒乓球复原?又如在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时,运用身边易找的材料——清水、盐水糖水来探究马铃薯在其中的沉浮状况。
出示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和分别盛有盐水、清水、糖水的玻璃水槽,提问:你们认为马铃薯在水中是会沉还是会浮?在盐水和糖水中又会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的气氛也就弄起来了。
二、通过实践掌握方法科学课有大量的观察实验,不能由教师简单地讲述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机械地背诵结果。
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不仅从中学习科学知识,获取探索乐趣,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方式。
在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在观察方面,要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在活动课中,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提出问题,订计划、找资料、做实验。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在小学学科体系中,科学学科同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数学或其它学科教学,而从未从事过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有部分会认为:语文科太难了,知识面太宽了、学生不易掌握;数学科逻辑性强,学生难学;科学学科操作性强,实验多,老师很麻烦,但学生兴趣高。
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落到实处,都有一定难处。
就拿科学科来说吧,需从多方面着手才能上好,在这我从自身的理解简单谈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再也不能用老观点、老思想去干教育了,人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较深,教学过程当中,不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从新课改的精神进校园后,我校教师通过到校外培训、听课,看新课改教学光碟、相关书籍、资料等,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新课程理念真正得以体现。
实践出真知:教师必须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教师的角色要定位。
在国家倡导新课改之前,大多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都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新课程标准则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亲密的伙伴,应对学生给予理解和尊重,对学生给予宽容,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认为在科学学科教学中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一样特别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的观念要开放。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新鲜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
应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可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环境和各种媒体等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其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带领学生到校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一)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
(二)、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实践孩子们到花园里去采集植物,去郊外采集岩石,去旷野捕捉昆虫,到养殖园去养蚕、养蝌蚪,到生物园去种花、植树,到树林中去拓印树干图案。
回到教室,孩子们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花的构造、细胞的构造,用一看二摸三刻四滴盐酸的方法观察鉴别岩石。
孩子们还将采回的岩石制成岩石展示盒,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成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系的排列模型,用自制过滤器净化水,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呼啦啦转动的风车。
一样样的作品问世了,一件件的模型诞生了,一个个的产品出现了,这是孩子们的骄傲,这是孩子们实践的成果。
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孩子们动手做了,孩子们经历了,孩子们的手更巧了,孩子的心更灵了。
(三)、从身边的小变化开始探索。
孩子们种下一颗颗凤仙花种子,种子发芽了、长高了、开出了红的、紫的、黄的花、结出了一串串的果实,那果实成熟后,还将种子弹出很远很远,好让它的后代遍布花园,生命如此奇妙。
孩子们将蝌蚪带回家,蝌蚪尾巴变短,长出腿,竟然会跳到陆地上生活,这就是两栖动物的成长过程,原来动物就是这们生长发育的。
孩子们找来一些杯子、水、盐水、橡皮泥等,探究物体的沉或浮,从而知道大轮船为什么是铁做的却还能装载货物,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直行走;他们用塑料杯、筷子、盐来探究一杯水中溶解多少盐,知道了从海水中提取盐的方法;孩子们又找来电池、导线、小灯泡,点亮了他们的小灯泡,认识了简单电路和串联、并联电路;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纸,探究纸的秘密,了解纸的不同用途,为同学们的生活服务;孩子们还认识并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冷和热,用凸透镜、蜡烛、纸屏、火柴,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知道了照相机、摄像机等成像原理;他们把凸透镜放在阳光下点燃火柴,从而联想到太阳能热水器的来由和制造原理;他们用尺子、橡皮筋、琴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会控制声音,防止噪声污染;用沙盘、喷壶,做流水搬运作的模拟实验,用石膏、种子、石子作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了解卵石的形成,地层的形成;用烧瓶、红水、塑料袋、热水、冷水等探究气体、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了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用盐水、烧杯、酒精灯、盘子等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了解云、雾、雨、雪、霜的形成;用雨量计、风向标、气温计等来测风力、风向、气温,用测量的数据来预测天气,告诫同学们增添衣物,告诉老师明天适不适合开运动会。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紧缺、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设备简陋等问题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的高效开展。
那么作为一名农村科学课教师,又该如何来上好小学科学课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如何来上好小学科学课谈几点粗浅看法:一、确定自己的授课方式科学课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既有物理知识,还有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
我觉得根据内容的形式多样,我们授课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不能每节课都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
比如三年级《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各部分》这节课,我就把它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校园中寻找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不过做这个活动之前还是给学生提出了活动目的以及活动的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生无论是对植物还是对他们周围的事物,已经感知了不少,获得了不少经验,他们正是凭借这些感知或经验来认识新的事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这就叫“幼稚”。
这里,正是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知活动,体验到无意感知和有目的感知的区别,这是最基本的用“理性的方法”观察。
因此,为达到目的,在教法我采取这样的步骤:先让他们回忆无意感知的结果,找到观察不全面、不细致的原因,然后再让他们围绕一定的目的去感知、去观察,从而获得观察的体验,形成初步认识。
二、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的,教师要明确本节课要让学生能学到哪些知识,哪些技能;还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深度和广度,教学时采取分层教学,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具有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等功能。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理目标,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原来的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
同一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思维习惯,认知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因此,在制定科学课堂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的年龄特点,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努力,能够达到所设目标,才是最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经验分享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经验分享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科,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享一份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经验,以期为科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启示。
一、培训内容1. 理论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师可以深入理解科学课程的内涵、目标和要求。
培训内容应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
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
3. 课程设计: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学会如何设计一节科学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4. 教学资源:培训中,教师可以了解到一些科学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方法,如网络资源、教材、教具等。
二、培训方式1. 面授课程:面授课程是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培训方式。
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同行的交流,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2. 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一种便捷、自主的学习方式。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且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3.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的培训方式。
教师可以在实践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
4. 教学比赛: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教师可以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和培训效果的评价。
2. 教学考核: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教学能力的变化。
3. 学生反馈: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评估培训效果。
四、总结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培训内容、方式、效果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为科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共同为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经验分享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经验分享介绍本文将分享我在小学科学课程培训中的经验和观点。
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持独立决策。
科学课程设计在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中,我建议遵循以下原则:1. 实践导向:科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2. 打破传统限制:科学课程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限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实地考察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融入生活:科学课程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实例和案例,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4. 多元评估:科学课程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实验报告、小组项目、口头演讲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培训策略在培训过程中,我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效果:1. 了解学生需求:在培训开始前,了解学生的背景、研究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便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简单明了:培训内容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以便学生易于理解和吸收。
3. 实例教学:通过举例讲解,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实践操作:在培训中,尽量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5.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培训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培训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2. 研究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形式,评估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测验评估:进行科学知识的测验评估,以了解学生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结论通过采取以上策略和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培训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刍议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刍议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作为小学生的必修科目,科学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好的科学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激发兴趣、注重实践和巩固知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一、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是开展好科学教学的第一步。
学生只有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更好地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因此,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探索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讲解成生动形象的事例,能够吸引学生,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例如,有趣的实验、生动的图表、形象的例子,这些都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板、幻灯片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3、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提供富有趣味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自己的问题,并形成好奇心。
如果教学内容刻板,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二、注重实践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实践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科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科学课优质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环节,增加实验环节的安排。
1、注重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2、开展小组探究,让学生自己组织并进行小组研究,以帮助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进行合作,还要注意强调团队中每个人在团什么中做了什么贡献。
教师还应该注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点拨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感受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理念。
三、巩固知识好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巩固。
科学课中需要学生去记忆理解一些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而记忆时间久了容易遗忘。
因此,巩固知识也不容小觑。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2 】若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摘要】: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殊是日常生涯中人们所关怀的问题.《科学》强调从不雅察入手,到对天然事物能做出某中说明,以得出结论为此.科学靠教师讲书本常识,让学逝世活记硬背那些常识结论,毫不是科学教导.【症结词】:科学教导合作探讨指点探讨进程日常生涯中,人们所关怀的一个问题——科学.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用.新课标下的科学教导,就是造就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尽力去成长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涯中应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本身日常生涯的指点.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教室.科学教室教授教养应当是充满无穷活力和活气的.而我们很多科学教师的教授教养不雅念没有更新,上课逝世板乏味,更谈不上让学生自动去查找.去成长了.若何上好科学课?如何教授教养生爱科学,用科学呢?这些问题是很多科学先生正在评论辩论的话题.下面我就本身的科学教授教养实践来谈谈本身的熟悉.一.接洽生涯,进修科学科学起源于生涯,也应用于生涯.《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涯经验动身,让学生亲自阅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授教养中,我比较重视所学常识与日常生涯的亲密接洽,使学生在不雅察.操作.交换等运动,获得简略.直接的经验.是以,在进修《泥土与性命》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义务,要肄业生不雅察身边的泥土,看看有哪几种不同的泥土,让学生用牙膏盒.墨水盒.塑料袋等收集不同的泥土.经由过程学生本身着手收集不同的泥土,使学生知道这些泥土都是现实生涯中的,从而使学生感触感染到科学源于生涯,生涯中处处有科学.经由过程课前不雅察.收集,课内动脑.着手,也就逐渐扩展了学生自动参与和亲自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进修兴致.二.合作探讨,懂得科学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讨运动,强调学生的自立性.是以,自立.合作.探讨是时代付与科学教授教养运动的请求.但因为学生的认知程度有限,所以,在探讨运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点.我们教师必定要留意把握好指点的机会和程度.假如在指点的时刻介入过早,引诱过多,就可能阻拦了学生自立发明的机遇;假如不敢指点或过晚的指点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况,就会消弱学生兴致和积极性.如在进修《固体和液体》时,我撒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叫学生收集生涯中体积不算大的固体来黉舍,要肄业生应用手中的物体先睁开自立进修,即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哪些物领会沉下去?哪些物领会浮现来?哪些器械放入水中会敏捷消融?让学生在小组里评论辩论.交换,让学生在操作中验证本身的设法主意,把大家看到的现象记载下来,再分组报告请示.因为大家亲自阅历,亲眼目睹,所以报告请示时,各进修小组抢先恐后,畅所欲言.记得有一个小组报告请示“面粉放入水中会敏捷消融.”有的小组表示默认,但有两个小组不赞成他们的意见,所以同窗们争辩起来,教室似乎有点乱.这时我们教师必定要站出来关心学生解惑.当时也把我搞糊涂了,可我还算愚蠢想出了一个方法.“请大家静一静,先生和同窗们一路来证实一下好不好?”一句话,同窗们都安静下来.经由过程试验得出盐消融于水,面粉不消融于水.由自立进修.合作交换到着手试验,学生在这一进程中获取了普遍的科学运动经验,为学生发明问题.解决问题供给了机遇.三.看重进程,学会应用科学的探讨进程,就是先从提出问题做到猜测或假设,然后本身着手查找证据进行验证,经由思维加工,本身得出结论,并把本身的熟悉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要有质上的熟悉,更要从量上的剖析得出结论.要使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和想问题.定量剖析会使他们的脑筋更准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必定命据来描写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懂得.让学生阅历科学探讨的全进程,控制必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是学生毕生受用.可中断成长的“本钱”.所以,在教授教养中,教师要留意渗入渗出进程的意识与方法的练习,应当依据学生的需乞降现实情形进行调剂,创造性地应用教材,灵巧性地应用教材中的常识.我们要擅长开辟和应用各类教授教养资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紧抓教室效力,留意学生发明,勉励学生进步.要做到该撒手的要利落,该指点的要耐烦,该表扬的不能错过,该批驳的不能暧昧.我们在以教室教授教养为主的基本上,倡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生涯去学科学,用科学.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造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请求.我们科学教师要尽快进步本身,迎难而上.我想:只要我们大家配合尽力,勤于进修,勤于思虑,敢于创新,小学科学教授教养就会向着加倍健康的偏向成长,就能更好地学乃至用,就会更有用地造福人类.天然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本课程,上好天然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致,有利于造就他们的的不雅察才能.着手动脑才能.天然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本.因而小学阶段的天然课教授教养利害,在必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小学生往后的进修生涯.但是,如何上好天然课呢?在此谈一下本身的疏浅意见.一.防止学临盆生厌学心理. 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代,身心发育不够成熟,还没有必定的意志力,轻易对单一的进修掉去兴致,进而产生厌恶的心理,所以教授教养时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留意学生的常识深度. 不同年级学生所控制的常识性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熟悉.懂得事物的程度也有深有浅,教授教养时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请求.方法,以便完成教授教养义务.如刚入学的学生只限于让他们认知事物,不必要深刻懂得,而跟着年级的进步,才慢慢让学生进行恰当的懂得,并且要从各个方面过细地进行指点,如如何不雅察.预习.温习,若何进行试验的操作.记载等.2.不要随便改变教材的内容. 有的先生为了简化教授教养步骤,常常省略了课文中的不雅察.试验,特殊是一些一节课难以完成的试验,如第十一册第2课《植物与情形》中的“绿豆生涯所需前提”试验,要9至10天阁下的时光,不能在教室上做完,便采用口述的方法代替,那么只能让学生,特殊是基本薄弱的学生觉得“一头雾水”,长久采用这种方法的话是无法吸引学生学天然的兴致,把留意力分散到进修中来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为拓宽了常识的深度,甚至引入了初中内容,如许使学生听起来觉得深不可测,品不出味而中断听课,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3.不要一贯采用旧的教授教养模式. 大多半先生上课都是采用说教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谓是中国教导的千百年“传统”了,单这种举座灌,粉笔加黑板的老方法,呆板单调且后果不佳,长期下来,学生听到天然课就觉得腻烦.二.激发学生积极自动性,促进教授教养的顺遂完成.1.改变教导思惟,改造教授教养方法. 教授教养时要准确地熟悉教与学的关系,施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起一个主导感化,目标只在于引诱启发,促使学生本身进修.思虑.教授教养是教与学的同一,只有学生的自动性高了,教师的主导感化才能充分施展出来,所以教师应充分应用多媒体关心教授教养,引诱学生自发着手.动脑.动口,开展积极的思虑.2.充分创设情境,引诱学生本身达到目标. 在教授教养中不象以前那样直接告知学生进修什么,而是先将学生带入一种充满进修内容的奇特情形中去,让学生天然而然地产生想象,并经由过程本身的尽力,来揭开某一天然现象的本相,在这个进程中,学生就不知不觉的控制了常识,造就了才能,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授教养目标. 如第十二册《彩虹的机密》,可先问学生谁看到过彩虹?它是如何形成的?同时出示相干的照片或挂图,让学生被俏丽的气象迷住,但谁也说不出其形成原因,必然就会产生一种追求答案的愿望;这时刻就可顺势将“三棱镜分化太阳光”及“喷水形成彩带”的试验做出来,让学生在有味的试验中总结出彩虹的形成前提和原因.如许教授教养的话,不仅先生觉得轻松,学生也很轻易接收.3.开设相当数目的试验操作课. 试验课的开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致,并且在试验的进程中巩固了教室中的所学常识,还能造就学生的着手动脑才能和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才能.(1)作好演示试验,造就学生合作意识.教授教养不仅是完成教授教养义务,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惟上的教导,所以做试验时最好将各班分成固定的几组,从每小组中选一名组长,先由先生指点单独完成试验操作,上课时再由组长分头指点各小构成员.如《矿产》一课需不同的矿物标本,可应用山区特色,让各小组长带领成员收集一些不同的标本,回来后先生先教组长熟悉,试验课上再配合研讨评论辩论,并在先生的指点下得出结论,如许做既省了时光,又避免了材料的反复,同时还进步了学生的着手才能.剖析才能和合作意识.(2)开展课外试验.因为教室教授教养的时光性和规模都是有限的,而充分应用课外试验可以填补上述不足.近几学期来,我就应用课余时光联合教材常识带学生到黉舍邻近的河滩.林场进行实践运动,采集了各类植物标本,加强了他们对天然课外运动的积极性和进修天然的兴致,这种方法同样有利于他们才能的进步与合作意识的造就. 4.恰当拓宽教材常识的规模. 有的课文内容安排(到了六年级亦如斯)相对来说比较简略,可能在10—15分钟就讲授完了,但学生的求知欲还比较兴旺,这时刻就可以对课文常识进行恰当的拓宽加深.如教《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课,讲完书中内容后 ,我又增长介绍了一些其它的珍稀动植物,如仰鼻猴.藏羚羊.鹅掌楸等,丰硕了学生的常识;同时出示了珍藏的相干邮票.德律风卡等物品,又可以造就学生的一些生涯爱好,丰硕了他们的课外生涯. 总之,在天然教授教养中,大胆改造旧的教授教养模式,创建合乎教授教养纪律,又合适学生认知特色的教授教养方法,应用相符校情的教授教养手腕,充分调动学生进修天然的浓重兴致,激发学生查找天然常识奥秘的求知愿望,让学生积极.自动.快活地投入天然课常识的进修之中,就必定会达到天然教授教养的目标.。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东阿县大李联校尹逊明科学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发展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但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科学对他们来说既神奇又神秘和不易理解。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呵护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兴趣和冲动,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对于科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 做到“二还”一还学生“自我”。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思维个体, 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能力水平有高有低, 更主要表现为能力类型的不同和气质、性格特征的差别。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根本前提。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做到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 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探索事物的创造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补短, 获得思维过程的最佳自我开发。
二还学生“勇气”。
敢想是创造的心理条件之一。
只有敢于破除条条框框, 才能除旧布新, 才能有所创造。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大胆鼓励学生奇思异想, 要“想人之所未想, 言人之所未言”, 要想出新颖、独特、富有新意的学习方法。
另外, 教师还必须注意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同时, 要对学生抱以满腔热情, 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 对他们的想法不能轻易否定, 更不能横加指责, 对于有创新性的发言要及时鼓励, 使学生充满创造的信心和热情。
2. 做到“三让”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发现新知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要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越深,越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索, 尽量给学生时间、空间方面更大的自由度,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由, 尽可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 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一、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1.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2.我们应更多的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
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科学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3.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科学课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4.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二、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有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
至于原来我们特别关注的知识,它只是用来整理的其中一个目标,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或主要目标。
如:科学三上年级的《我的大树》一课教学中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等等。
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法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偏失的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三、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在实施中的合理性。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写作提纲)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写作提纲)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科学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贴的较近,但也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才会驾轻就熟。
而科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对吸引学生的兴趣点。
如教学“小灯泡亮了”,老师可以先用实验仪器,先展示小灯泡发亮的情形、不同接法小灯泡不同的亮法,再加上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做一做”,当学生回答“想”时,他们的兴趣也就上来了。
有了兴趣,教好科学就成功一半了。
二、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
要上好科学课,全面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除了文本备课,对一节课要做好通盘考虑。
三、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四、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
五、把科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摘要】: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科学》强调从观察入手,到对自然事物能做出某中解释,以得出结论为此。
科学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
【关键词】:科学教育合作探究指导探究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科学。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用。
新课标下的科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
而我们许多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上课枯燥乏味,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去探求、去发展了。
如何上好科学课?怎样教学生爱科学,用科学呢?这些问题是很多科学老师正在讨论的话题。
下面我就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联系生活,学习科学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简单、直接的经验。
因此,在学习《土壤与生命》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土壤,看看有哪几种不同的土壤,让学生用牙膏盒、墨水盒、塑料袋等收集不同的土壤。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的土壤,使学生知道这些土壤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通过课前观察、收集,课内动脑、动手,也就渐渐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理解科学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
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挡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就会消弱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如在学习《固体和液体》时,我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叫学生收集生活中体积不算大的固体来学校,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物体先展开自主学习,即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上来?哪些东西放入水中会迅速溶解?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把大家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再分组汇报。
因为大家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所以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
记得有一个小组汇报“面粉放入水中会迅速溶解。
”有的小组表示默认,但有两个小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所以同学们争论起来,课堂似乎有点乱。
这时我们教师一定要站出来帮助学生解惑。
当时也把我搞糊涂了,可我还算聪明想出了一个办法。
“请大家静一静,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证实一下好不好?”一句话,同学们都安静下来。
通过实验得出盐溶解于水,面粉不溶解于水。
由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到动手实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三、重视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先从提出问题做到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要有质上的认识,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
要使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和想问题。
定量分析会使他们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一定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是学生终身受用、可持续发展的“本钱”。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过程的意识与方法的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运用教材中的知识。
我们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抓课堂效率,注意学生发现,鼓励学生进步。
要做到该放手的要利落,该指导的要耐心,该表扬的不能错过,该批评的不能含糊。
我们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学科学,用科学。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科学教师要尽快提高自己,迎难而上。
我想: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小学科学教学就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就会更有效地造福人类。
自然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上好自然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
自然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
因而小学阶段的自然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但是,怎样上好自然课呢?在此谈一下自己的疏浅看法。
一.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还没有一定的意志力,容易对单一的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厌恶的心理,所以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学生的知识深度。
不同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性是有限的,所以他们认识、理解事物的水平也有深有浅,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要求、方法,以便完成教学任务。
如刚入学的学生只限于让他们认知事物,不必要深入理解,而随着年级的提高,才逐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解,并且要从各个方面细致地进行指导,如怎样观察、预习、复习,如何进行实验的操作、记录等。
2.不要随意改变教材的内容。
有的老师为了简化教学步骤,常常省略了课文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一节课难以完成的实验,如第十一册第2课《植物与环境》中的“绿豆生活所需条件”实验,要9至10天左右的时间,不能在课堂上做完,便采用口述的方法取代,那么只能让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到“一头雾水”,长久采用这种方式的话是无法吸引学生学自然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的。
另一方面的表现为拓宽了知识的深度,甚至引入了初中内容,这样使学生听起来感到深不可测,品不出味而中止听课,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3.不要一贯采用旧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老师上课都是采用说教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谓是中国教育的千百年“传统”了,单这种满堂灌,粉笔加黑板的老方法,呆板单调且效果不佳,长期下来,学生听到自然课就感到厌烦。
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学的顺利完成。
1.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时要正确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起一个主导作用,目的只在于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自己学习、思考。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学生的主动性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动手、动脑、动口,开展积极的思考。
2.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的。
在教学中不象以前那样直接告诉学生学习什么,而是先将学生带入一种充满学习内容的独特环境中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想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揭开某一自然现象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如第十二册《彩虹的秘密》,可先问学生谁看到过彩虹?它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出示相关的照片或挂图,让学生被美丽的景象迷住,但谁也说不出其形成原因,必然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答案的欲望;这时候就可顺势将“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及“喷水形成彩带”的实验做出来,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总结出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原因。
这样教学的话,不仅老师感到轻松,学生也很容易接受。
3.开设相当数量的实验操作课。
实验课的开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巩固了课堂中的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1)作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所以做实验时最好将各班分成固定的几组,从每小组中选一名组长,先由老师指导单独完成实验操作,上课时再由组长分头指导各小组成员。
如《矿产》一课需不同的矿物标本,可利用山区特点,让各小组长带领成员收集一些不同的标本,回来后老师先教组长认识,实验课上再共同研究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这样做既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材料的重复,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2)开展课外实验。
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性和范围都是有限的,而充分利用课外实验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近几学期来,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本知识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河滩、林场进行实践活动,采集了各种植物标本,增强了他们对自然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种方法同样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4.适当拓宽课本知识的范围。
有的课文内容安排(到了六年级亦如此)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能在10—15分钟就讲解完了,但学生的求知欲还比较旺盛,这时候就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宽加深。
如教《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课,讲完书中内容后,我又增加介绍了一些其它的珍稀动植物,如仰鼻猴、藏羚羊、鹅掌楸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出示了收藏的相关邮票、电话卡等物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生活爱好,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大胆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创建合乎教学规律,又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运用符合校情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奥秘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自然课知识的学习之中,就一定会达到自然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