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二条“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三条“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
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况。“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日期、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接收人、报告时间、备注等。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迅速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脑疝? ③颅脑CT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出血、脑梗死?。
2、循环系统:?? ①急性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②急性心衰?
3、消化系统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②腹腔脏器大出血4.休克、昏迷病人。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做好相应记录。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是医疗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常规检查到紧急情况下的急救,都需要准确、及时的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完善
的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1. 定义:危急值指的是对诊断或治疗有重要意义的结果或变化,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可能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或可能增加治疗难度。
2. 分类:将放射科危急值分为四类,分别是I类危急值、II类危急值、III类危
急值和IV类危急值。不同级别的危急值需要不同的报告流程和急救措施。其中,I类
危急值最为紧急,需要在30分钟内向医生通报;II类危急值需在2小时内向医生通报;III类危急值则需在一天内向医生通报;IV类危急值需按照科室要求向医生通报。
二、危急值报告的报告人和报告流程
1. 报告人:放射科医生应是危急值的报告人。在急诊室或其他科室工作的放射科医生应定期协调与其相关的医疗工作并负责及时向接收患者的医生提供放射科危急值
报告。
2. 报告流程:为有效管理放射科危急值,并保证准确、及时的报告,应建立以下报告流程:
(1) 危急值报告的编写:放射科医生根据患者影像检查结果,确认是否存在危急值,并标明级别和相关意义。将结果书写在准确的危急值报告单上,及时转交至下一
个环节。
(2) 危急值单的传递:放射科医生需将危急值报告及时传递给相关的医生。传递
方式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对于I类危急值属于紧急情况,医生应接收后及时赶到放射科执行急救措施。
(3) 危急值单的反馈:医生收到危急值单后,应在通知放射科医生后及时举行科
放射科危急值的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放射科危急值的报告制度「篇一」
为加强“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
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院“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具体项目和危急警戒值见附件。
二、具体操作流程
1、检验科流程: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然后立即电话告知有关科室医生或护士,了解病情及标本采集情况,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经过复查后,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果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报告“危急值”。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人须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时、分)、报告人、接受人、备注等项目。病区、ICU、门诊部及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接收人须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签字。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无论平诊、急诊,都应立即报告给临床。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1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2条“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3条 “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 “ 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
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
况。“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值班医生接诊病人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观察、处理。遇到危重症情况首先应该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以防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这类患者应优先检查,检查完毕后病人检查结果属危急值范围当班医师应该由专人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及病人家属,向临床医师报告时应复述一遍,确认对方核对无误后将危急值情况登记在册,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科室或病房、病情、相关报告人、主管医生姓名、报告时间、报告方式等信息。对危急值上报情况科主任每月进行督导检查,上报不及时或漏报、不报者按规定处罚。(危急值项目表:1、大量气胸,一侧肺组织压缩超过百分之八十。2、开放性骨折,明显错位,断端接触小于四分之一伴大量出血。3、急腹症,消化道穿孔。4、颅底骨折并发意识障碍者。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4、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在接到医技科通知时,一方面尽快检查核对标本采集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5、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医技科室通知的结果时,一方面通知护理人员尽快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6、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时与患方沟通,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2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机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结果与上一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机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危急值报告程序
“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凡检验科、心电图室、放射科、CT室、超声科、内镜室等检查、检验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时,应及时复核一次,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应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
二、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验(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行政班以外报总值班)。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验(查)“危急值”情况时,检验(查)者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验(查)“危急值”情况时,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门(急)诊、住院病区或体检科的医护人员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验(查)结果、报告者姓名外,应立即将检验(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四、住院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必要时通知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或医务科,对进一步的抢救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1、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者,即刻抢救并报告临床科室;
2、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
3、血气胸;
4、一侧肺不张;
5、食道、支气管异物;
6、消化道穿孔;
7、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多处、多发骨折。
8、脊柱外伤长轴成角;
9、肠梗阻、肠套叠;
10、外伤性膈疝;
二.流程:
1、工作人员人员一旦发现病人检查结果达到上述“危急值”,确认无误后,属门诊病人的立即电话通知开单医生,属病区病人的立即电话通知该病区护士,护士复述无误并确认后将病人信息和检验结果登记在统一的“危急值”登记本子上,由护士负责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并记录医生姓名和通知发送科室人员姓名。
2、医生或值班医生在接获信息后立即做出相应医学处置,同时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由于在检验、检查时常存在一些影响和干扰因素,因此临床医师若发现“危急值”与临床
征象不符时,应及时与相关检查科室沟通,再次确认,必要时重新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三. 各临床医技科室对所测定的临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危急值”均须记录在案。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二条“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三条“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 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
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况。“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
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1. 引言
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技术科室之一,一般包括放射诊断与放射治疗两部分。
放射检查已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X光、CT、MRI、核医学等技术对人
体进行内部成像和检查,获得病灶图像等信息,医生可通过此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然而,放射科检查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紧急、危急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迅速的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医院安全保障与技术提升的必然
要求。本文将介绍并分析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危急值定义、报告方式、处置流程等方面。
2. 危急值的概念与分类
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某些检验结果因异常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需及
时通知医生并高度关注的结果。放射科的危急值主要包括:急性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炎、脑脓肿、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神经病变、心肺骤停、重度颈椎、胸椎和腰椎损伤以及喉、气管、胸部、上腹部大出血等。
根据危急值的不同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重度危急值和普通危急值。重度危急
值是指病情严重,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值。而普通危急值则表明需要特别关注,有可能在后续治疗中对患者产生影响。
3. 危急值的报告方式
危急值的报告方式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电子方式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电子
方式尤为重要。医院放射科可以通过电子系统与临床科室实现实时通知,因此电子方式也是危急值报告的主流方式。现代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可以实现接收、发送危急值报告,并记录报告时间和处理流程等关键信息。医生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反馈,防止信息流失和延误。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一、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放射科检查过程中,出现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异常结果,如严重外伤合并大量失血、心脏骤停、呼吸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
二、危急值报告范围
1、重要脏器损伤:如肝、脾、肾、肺等实质性脏器破裂或大血
管损伤。
2、严重骨关节损伤:如颈椎、腰椎压缩性骨折,四肢关节脱位等。
3、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挫裂伤。
4、急性心包积液或心肌梗塞。
5、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严重腹腔炎症。
6、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7、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异常结果。
三、危急值报告流程
1、放射科医生在接到申请单后,应首先确认患者信息,尤其是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等基本信息是否准确。
2、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放射科医生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同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查项目、异常结果、报告时间、报告医生等信息。
3、临床医生在接到放射科医生的报告后,应立即对病人进行评估和治疗,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会诊或转科。
4、对于危急值报告中的重要脏器损伤、严重骨关节损伤、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挫裂伤等紧急情况,放射科医生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同时呼叫急诊科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5、对于危急值报告中的急性心包积液或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严重腹腔炎症等紧急情况,放射科医生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科室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6、对于危急值报告中的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等紧急情况,放射科医生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科室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流程(一)
一、放射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危急值”,必须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 再次重复检查,检查操作是否规范,医疗器械是否有问题。2)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查结果,及操作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3) 放射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查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人员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人员姓名等。
二、放射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道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
1/1
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医院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所谓危急值,是指某些可能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异常检查结果。
2、本科各室工作人员,必须知晓科室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内容,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发现之后,须立即电话通知患者的主管医生或护士先行应急处置,随后按正常程序发送书面医技检查报告。
3、本科各室工作人员发现疑似危急值报告范围的情况后,应当先向报告审核医生请示确认,向临床科室报告,随后在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ID号、检查项目及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接电话的医生或护士姓名。
4、广泛关注临床医生意见,不断完善本科的“危急值”报告范围。
5、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
1)张力性气胸
2)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
3)颅内巨大血肿,血肿体积>30ml
4)胃管误插入气管
5)手术后体内残留异物
6)双肺弥漫性肺水肿
7)严重脑水肿,脑中线结构相对移位>1cm
8)急性大面积脑梗塞
9)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0)脑瘤卒中
11)主动脉夹层
12)肺栓塞
13)急性腹腔出血或腹腔脏器的挫裂伤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二条“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三条“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
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况.“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日期、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接收人、报告时间、备注等。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二条“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三条“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况。“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日期、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接收人、报告时间、备注等。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结合临床情况即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6、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7、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8、“危机值”的界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与临床沟通机制,调整“危机值”。9、病人离开后,详细记录检查及通知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一、放射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危急值”,必须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 再次重复检查,检查操作是否规范,医疗器械是否有问题。2)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查结果,及操作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3) 放射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查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人员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人员姓名等。
二、放射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食道异物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