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案一(上课用)
《机械基础》教案(48学时)1 (公开课专用)解析
教案章节课题绪论摩擦轮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机器、机构及零件运动副的概念机械传动的分类,摩擦轮传动能力培养点能区分低副与高副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低副与高副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自我介绍三、讲授新课绪论摩擦轮传动(一)课程概述(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机器与机构2、机器的组成3、零件与构件(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应用1、运动副1)运动副的的定义2)运动副的分类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3、低副与高副机构(四)机械传动的分类1、摩擦传动2、啮合传动(五)摩擦轮传动1、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2、摩擦轮传动的特点3、摩擦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带传动的组成有哪些?2、带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3分2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带传动任务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带传动能力培养点掌握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运动副分为几类?2、在实际生活中举几个高副的例子? 三、讲授新课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1、带传动的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3、带传动的传动比1122n i n =(二)带传动的类型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 1、V 带 2、V 带带轮(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 带的横截面尺寸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4、小带轮的包角1α5、中心距a6、带速v7、v 带的根数(三)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 带的标记2、普通v 带的应用特点 (四)v 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及张紧装置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 五、预习提示1、螺旋传动的种类?2、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听 讲记笔记2分 10 40分43分 5分教 案章节课题任务二 V带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V带的结构、V带带轮及V带的主要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V带的主要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零件?2、运动副如何分类?三、讲授新课1-2 V带传动(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2、普通v带的应用特点(四)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与张紧装置1)安装V带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将带套入,在慢慢调整中心距时带达到合适的张紧程度;2)安装V带时,两带轮的轴线应互相平行,两带轮的轮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3)V带在槽中应有追求的位置;4)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2、V带的张紧装置及张紧方法1)调整中心距2)张紧轮张紧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习题册六、预习提示同步带的传动特点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习题课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什么是零件?2、V带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三、习题讲解1、机器与机构的区别相关习题:P1 选择第1、2、3、7、8题2、高副与低副的判定相关习题:P1 选择题第4、5、题,应用题第三题3、带传动的包角、相关习题:P4选择题第4、5、7、11题4、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相关习题:判断题第5、6题应用题第1、2、3、4题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螺纹的代号标注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二螺纹及螺旋传动课题1 螺纹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主要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螺纹的种类,主要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螺纹的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带轮的包角是多少?2、v带如何安装与维护?三、讲授新课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一)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二)按螺纹旋线方向分类及应用(三)按螺旋线的线数分类及其应用(四)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类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1、螺纹大径D2、螺纹的中径D23、螺纹小径d4、螺纹升角φ5、牙型角α6、牙型高度h7、螺距P8、导程p h螺纹代号标注(一)普通螺纹代号M1、粗牙螺纹2、细牙螺纹(二)梯形螺纹代号Tr(三)管型螺纹1、非螺纹密封代号G2、螺纹密封代号R C R P R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 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螺旋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能力培养点掌握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难点移动方向的判定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所以管型螺纹本身都有密封性吗?2、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大径还是小径?三、讲授新课螺旋传动(一)普通螺旋传动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1)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2)螺杆固定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3)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4)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方向的判定1)螺母(螺杆)不动,螺杆(螺母)回转并移动2)螺杆(螺母)回转,螺母(螺杆)移动3、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二)差动螺旋传动1、差动螺旋传动原理2、差动螺旋传动获得螺母移动距离的计算及方向的确定(三)滚珠螺旋传动简介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链传动的类型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三链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传动比、传动类型能力培养点认识链传动作用及应用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链传动作用及应用难点齿形链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力学》相关内容参考资料《工程力学》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螺旋传动主动件的运动方向如何判断?2、差动螺旋传动的运动方向有如何?三、讲授新课链传动一、链传动及传动比1122n z n z 二、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1、优点 2、缺点 三、链传动的类型 1、滚子链 1)滚子链结构 2)主要参数 3)滚子链的标记08A-1-88 GB/T1243-1977 2、齿形链简介CL08-22.5 W-60 GB/T 10855-1977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 讲 记笔记2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四齿轮传动课题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齿轮传动类型、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难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基础》课后体会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链传动有哪些应用?2、链传动的优缺点有哪些?三、讲授新课课题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 二、齿轮传动的应用1、传动比 1122n zn z2、应用特点1)优点 2)缺点 三、渐开线齿廓1、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2、渐开线的形成性质 1)基圆 2)发生线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 讲 记笔记听 讲 记笔记2分 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基圆?2、什么是发生线?三、讲授新课课题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二、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齿形角α2、齿数z3、模数m4、齿顶高系数ah5、顶隙系数c*6、分度圆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3渐开线齿廓失效形式课题4其它齿轮传动简介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能力培养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难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基圆?2、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有哪些?三、讲授新课课题3 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一、齿面点蚀二、齿面磨损三、齿面胶合四、齿面塑变五、轮齿折断课题4 其它齿轮传动简介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的形成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3、主要参数及特性4、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三、齿轮齿条传动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五蜗杆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蜗杆结构、回转方向的判定、啮合条件及应用特点能力培养点掌握蜗杆结构、回转方向的判定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回转方向的判定难点啮合条件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齿轮的几何参数包括哪些?2、什么是齿轮的模数?三、讲授新课蜗杆传动蜗杆的组成1、蜗杆结构2、涡轮结构(二)蜗杆的分类(三)蜗杆回转方向的判定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一)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二)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一)蜗杆传动的润滑(二)蜗杆传动的散热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习题册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六轮系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蜗杆传动由什么来组成?2、蜗轮回转方向如何判定?三、讲授新课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一)轮系的分类(二)轮系的应用特点1、获得很大的传动比2、可做较远距离的传动3、可方便的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定轴轮系各轮转向的判断(二)传动比1、传动路线2、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一)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二)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的计算(三)轮系末端是齿条的计算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10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第二篇机械机构模块一平面连杆机构课题1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分类及组成能力培养点掌握四杆机构的的构成,运动特点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杆机构的的构成,运动特点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2、末轮的转向如何判断?三、讲授新课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平面连杆机构:刚性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相互连接而组成,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教案:机械基础入门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
3.熟悉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机械是指能够完成一定工作的装置或结构。
-机械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作用、运动和能量转换等。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力、运动、速度、力矩等。
2.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机械可以根据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搬运机械、加工机械、动力机械等。
-介绍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动系统、工作部件、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负载、能源转换和输出等。
3.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如磨损、断裂、松动等。
-介绍机械常见故障的表现和危害。
-学习机械维修的基本方法,如检查、清洁、更换零件等。
4.学习和讨论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机械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不同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通过实例讲述机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的讲解。
3.教学示范(30分钟)-展示不同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演示机械的组装和拆解过程。
4.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总结提升(1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鼓励学生思考机械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性。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白板。
-实物机械模型和示范装置。
-案例故障分析表格。
课堂评价:-课堂讨论成绩: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写一份针对一些机械故障的案例分析报告。
拓展延伸:-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机械生产过程和技术。
-进行机械实验,观察和记录机械的工作过程和特性。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机械问题。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实物模型和图示。
4. 实验材料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入机械基础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a.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
b. 机械元件的分类和常见结构。
c. 力、力矩、功和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d.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区别。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a. 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b. 连杆机构和滑块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c. 轴承和支撑的作用和种类。
d.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实践操作(40分钟)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1. 组装和拆卸机械元件。
2. 使用传感器进行测量和监测。
3. 运用连接机构完成指定任务。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延伸:1. 实地参观机械工厂或机械设备的展览,加深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实际理解。
2. 设计和制作小型机械模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相关的竞赛或项目,提升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的成果展示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人或小组项目作业,考察学生在机械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简单的机械装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机械是指机器和机构的总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自行车、汽车、电视等。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教师介绍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3. 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杠杆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教师讲解机械的分类,如传动机械、执行机械等,并介绍各类机械的特点。
2. 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教师简要介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制作方法。
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教师讲解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机械的使用和保养。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复杂的机械装置,如汽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课程名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主题: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3. 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 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3. 常用的机械基础工具。
教学难点:1. 机械基础的主要原理;2. 如何正确使用机械基础工具。
教学准备:1. 课件和电子设备;2. 相关机械基础教材;3. 实物展示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了解和认知。
步骤二:介绍机械基础(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作用和地位,让学生认识到机械基础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
步骤三:讲解机械基础原理(20分钟)以机械传动为例,向学生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包括机械传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常用传动装置,引导学生探索机械基础的运作规律。
步骤四:说明机械基础工具(15分钟)列举常用的机械基础工具,并通过展示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说明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基础的学习和实践。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和技能。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针对机械基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作业提交。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
但在实践操作方面,尚需加强训练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安全意识。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 .doc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0.1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课题名称】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的组成2、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一、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足使用条件下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尺寸和形状。
二、教学要求1、了解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2、了解机械的基本知识,使设备能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教学重点】磨擦分类中的边界磨擦与混合磨擦的形成。
磨损种类中的疲劳磨损的形成机理和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难点分析】机械的材料,失效、的强度定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法。
【教学安排】3学时(135分钟)【学生分析】学生对机械了解得很少,讲课时要注意联系学生所见到的实用机械,分析机器的组成和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爱上本课程,是讲好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所以,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是讲好本课程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教材中图0-1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一)机器的组成1.机器的组成如图0-1所示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机械,都是由4个组成的,即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2.机器的结构零件制造的最小单元。
构件运动的最小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但更多的是多个零件的组合。
零件组成构件,构件组成机器,完成预定的执行运动。
3.机器的类型按机器的的用途分为动力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加工机械,如加工机床、包装机械;运输机械,如汽车、飞机;信息机械,如复印机、传真机。
1、零件的常用材料常用作机械零件的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和橡胶。
2、材料的选用原则主要从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几个方面考虑,尤其在市场经济、自由竟争、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机械零件的经济性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概述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理解常见机械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一、引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请学生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机械基础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2.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对机械的认知和体验。
二、机械基础概述(20分钟)1. 机械基础的定义:解释机械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学习机械基础非常重要。
2. 机械基础的分类:介绍机械基础的两个主要分类——静力学和动力学,并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三、常见机械零件的介绍(20分钟)1. 齿轮:介绍齿轮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齿轮在机械中的应用。
2. 轴承:介绍轴承的定义、结构和作用,以及轴承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3. 简单机构:介绍简单机构的概念和分类,例如杠杆、滑块机构等。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个实际的机械案例,例如自行车的传动系统。
2. 分析该案例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和它们的功能。
3. 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中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零件的功能。
2.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机械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未来相关行业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自行搜索并了解一个机械零件的功能和应用,并将所学内容写成一篇短文。
2. 可以在下节课开始时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案设计思路说明:本教案通过引入、概述、介绍机械零件和案例分析等环节,以增加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和拓展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机械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内容: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方法: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举例子进行讲解。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机械基础?2.机械基础有哪些作用?二、讲解(30分钟)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
2.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等。
3.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讲解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齿轮、皮带、链条、轴承等。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实践任务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制作和测试。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成果。
六、教学资源:1.图片和案例材料;2.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介绍、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掌握了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都比较合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教学时间安排可能稍有不足,下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机械基础教案1
机械基础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3. 学会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设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机械设备的特点和功能。
2. 知识讲解2.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机械基础的定义,即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动力、机械运动和机械控制等方面。
介绍机械基础的分类,如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等。
2.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强调机械基础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它是学习和掌握其他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基本原理。
2.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通过实际案例和示意图,展示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如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改进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机械基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机械基础的更多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道与机械基础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机械基础知识,选择一个机械设备进行分析和改进,撰写一份报告。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机械基础的定义、分类、基本知识和应用案例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机械基础 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3. 能够应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
3. 学习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4. 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2. 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
3. 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4. 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包括力、运动、能量等。
- 解释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如力的大小和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
3. 实例演示(20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机械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特点,如速度变化、加速度变化等。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 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 提供拓展资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机械基础知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展示。
评估方法: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深度等。
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性评估。
3. 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评估,如解决简单机械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度。
2.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中职机械基础优质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优质教案
教案1:
课程名称:中职机械基础
教学目标:
- 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1. 机械基础概述
-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 机械基础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2. 机械基础原理
- 机械基础部件的种类和功能
- 机械基础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解析
3. 机械基础技能
- 机械基础的基本技能要求
- 机械基础的操作方法和实操技巧
教学步骤:
1. 导入
- 引入机械基础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机械应用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 讲解机械基础的概念、作用及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详细解释。
3. 示例分析
- 分析不同行业中的机械基础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4. 技能训练
- 分组进行机械基础技能训练,如常见机械基础部件的识别、组装和拆解等操作。
5. 提问互动
-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机械基础的掌握程度,澄清疑惑并促进思考。
6. 总结归纳
-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记忆。
7. 作业布置
- 布置相应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机械基础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教学评估:
- 课堂活动中的讨论互动情况
-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学生对机械基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课程教案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2.了解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3.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一、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二、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三、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时长: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机械相关的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解释机械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构造,可以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零件或装置。
3.教学示范: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基础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如机械的按工作方式分类、按动力分类、按结构特点分类等。
3.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设备,并分析其所属的分类和特点。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三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力的平衡条件、静力学、动力学等。
3.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实例,并分析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四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机械装置,并使用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3.学生展示: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机械装置,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机械基础知识。
教学评估:1.上课期间观察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的基础概念、分类和应用。
(2)掌握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机械的组装、调试和维修。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对机械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热情,认识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3)培养学生爱护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遵守工厂和实验室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机械的概念和组成2.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3. 机械的应用领域第2课时机械传动与联接1. 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类型2. 联接件的选用和安装3. 传动带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第3课时机械固定与润滑1. 固定件的选用和安装2. 润滑油的种类和选用3. 润滑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2. 实验室设备:机械模型、工具、仪器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验演示:进行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机械基础的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4课时机械制造与维护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第5课时机械创新与改进1. 机械创新的意义和原则2. 机械改进的方法和技术3. 创新实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维护和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机械基础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第3次课学时 2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当I z ≠I y 时,
即位移不再发生在荷载作用作用面。
因而不属于平面弯曲。
拉伸(压缩)和弯曲的组合变形
1、 内力分析
2、 应力分析
3、 强度计算
ϕβtg I I I P I P I l
I l f f tg y z y y z z z
y y z y z ====E 3P E 3P 33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编号:
教案
作业布置
无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力学与机械设计》郑增铭郭攀成主编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学们在最后一堂课上的纪律很好,积极听讲,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准备另外安排时间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运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机械工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2.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3.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4.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5.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机械基础概述内容: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和常见的机械分类,并举例说明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机械运动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方法:讲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复杂运动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原理。
3.机械结构内容:介绍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床、机构、连接件等,并讲解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机械传动内容:介绍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包括动力传递、运动传递和能量传递等。
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并指导学生进行传动计算和设计。
5.机械创新与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和设计能力。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改进机械产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竞赛和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估。
2.小组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机械创新与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精选机械基础教材,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教案一: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机械基础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解释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机械基础是指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机械专业学习的重要起点。
2. 机械基础的意义:机械基础是培养学生机械工程素养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机械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3. 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a. 机械制图:了解机械零件与装配件的制图方法和规范。
b. 机械材料与热处理:学习不同机械材料的特性与应用,以及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c. 机械传动: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和设备,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d. 机械加工与检测:学习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机械零件的精度检测方法。
e. 工程图学:学习图形投影原理、视图绘制、尺寸标注等。
f. 机械测量与控制:了解不同类型的机械测量仪器和控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使用图片展示不同机械零件和装配件,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机械基础的定义、意义以及内容与范围,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或装配件,分析其制图、材料、传动、加工、检测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与实际应用的关联。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交流各自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并归纳总结各自所学的机械基础内容。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并强调机械基础对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进一步了解机械基础的内容和应用。
评价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2. 学生对机械基础的认识理解是否准确。
3. 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介绍了机械基础的概念和意义,并展示了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
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 .doc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0.1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课题名称】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的组成2、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一、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足使用条件下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尺寸和形状。
二、教学要求1、了解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2、了解机械的基本知识,使设备能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教学重点】磨擦分类中的边界磨擦与混合磨擦的形成。
磨损种类中的疲劳磨损的形成机理和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难点分析】机械的材料,失效、的强度定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法。
【教学安排】3学时(135分钟)【学生分析】学生对机械了解得很少,讲课时要注意联系学生所见到的实用机械,分析机器的组成和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爱上本课程,是讲好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所以,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是讲好本课程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教材中图0-1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一)机器的组成1.机器的组成如图0-1所示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机械,都是由4个组成的,即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2.机器的结构零件制造的最小单元。
构件运动的最小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但更多的是多个零件的组合。
零件组成构件,构件组成机器,完成预定的执行运动。
3.机器的类型按机器的的用途分为动力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加工机械,如加工机床、包装机械;运输机械,如汽车、飞机;信息机械,如复印机、传真机。
1、零件的常用材料常用作机械零件的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和橡胶。
2、材料的选用原则主要从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几个方面考虑,尤其在市场经济、自由竟争、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机械零件的经济性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机械基础教案1
机械基础教案1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机械基础知识的框架,了解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组成部分,并能够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机械的概念和基本分类a. 机械的定义和特点;b. 机械的基本分类:静力学机械、动力学机械、传动机械等。
2.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a. 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机身、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b. 不同类型机械的特殊组成部分。
3. 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a. 机械的工作原理:力的作用、能量转换、运动传递等;b. 机械的应用场景:工业生产、农业机械、交通运输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机械的概念、分类、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机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机械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并提出学习机械基础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教师介绍机械的概念、分类、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
3.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机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简单的机械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归纳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机械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演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机械基础第 1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 绪论目的要求: 掌握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重点难点: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作业布置:教案审批: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学以致用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机器与机构机器——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2、零件与构件零件——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构件——机构(由许多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构件组成的)中的运动单元体。
第 2 页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1、运动副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低副——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高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滚动轮接触凸轮接触齿轮接触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低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摩擦损失大,效率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高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低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
高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课程:机械基础 第 3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 题:§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目的要求: 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了解带传动的类型重点难点: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作业布置: 教案审批:§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3)—挠性带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第 4 页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程:机械基础 第 5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 题:§1-2 V 带传动目的要求: 掌握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理解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重点难点: 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 、 带模型作业布置: 教案审批:§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 带的截面尺寸顶宽b 、中性层节宽b 、高度h 、相对高度h /b p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带轮上与所配用V 带的节宽b p 相对应处的直径。
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4、小带轮的包角α1d1d22112d d n n i ==第 6 页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5、中心距a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6、带速v7、V带的根数Z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标记示例:A——1400——GB/T11544——1997型号带长mm 标准编号2、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3 同步带传动简介一、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大、允许带速高、制造较贵。
二、同步带传动的应用课程:机械基础第7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2-1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目的要求: 了解螺纹的种类和应用、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重点难点: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螺纹模型作业布置:教案审批:§2-1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一、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二、按螺旋线方向分类及其应用按螺旋线绕行方向的不同,又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之分。
通常采用右旋螺纹,左旋螺纹仅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三、按螺纹线的线数分类及其应用在圆柱体上沿一条螺旋线切制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
也可沿二条、三条螺旋线分别切制出双线螺纹和三线螺纹。
单线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多线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四、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类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之分。
在圆柱体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孔的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普通螺纹又有粗牙和细牙两种。
公称直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升角小,自锁性好,螺杆强度较高,适用于受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联接、以及薄壁零件的联接。
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的耐磨性差,不宜经常拆卸,故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粗牙螺纹。
第8 页§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1)大径(d、D)——螺纹的最大直径。
对外螺纹是牙顶圆柱直径(d),对内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
标准规定大径为螺纹的公称直径。
(2)小径(d1、D1)——螺纹的最小直径。
对外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1),对内螺纹是牙顶圆柱直径(D1)。
(3)中径(d2、D2)——处于大径和小径之间的一个假想圆柱直径,该圆柱的母线位于牙型上凸起(牙)和沟槽(牙间)宽度相等处。
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
(4)螺距(P)——在中径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对单线螺纹,S=P;对于线数为n的多线螺纹,S=np。
(6)牙形角(α)——在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形两侧边的夹角。
(7)升角(λ)——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间的夹角。
P h=ZP课程:机械基础第9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2-3 螺纹的代号标注目的要求: 掌握螺纹的代号标注重点难点: 螺纹的代号标注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挂图作业布置:教案审批:§2-3 螺纹的代号标注一、普通螺纹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代号组成。
例M24×1.5LH—5g6g—L其中M24——代表公称直径为24mm的螺纹1.5——表示螺纹的螺距为1.5mmLH——代表螺纹为左旋螺纹5g——螺纹中径公差代号6g——螺纹顶径公差代号L——代表螺纹旋合长度注:1.细牙螺纹的每一个公称直径对应着数个螺距,因此必须标出螺距值,而粗牙普通螺纹不标螺距。
2.右旋螺纹不标注旋向代号,左旋螺纹则用LH表示。
3.旋合长度有长旋合长度L、中等旋合长度N和短旋合长度S三种,中等旋合长度N不标注。
4.公差带代号中,前者为中径公差带代号,后者为顶径公差带代号,两者一致时则只标注一个公差带代号。
内螺纹用大写字母,外螺纹用小写字母第10 页二、传动螺纹例:Tr24X14(Ph7)——5g6g1.单线螺纹只标注螺距,多线螺纹标注螺距和导程。
2.右旋螺纹不标注旋向代号,左旋螺纹用LH表示。
3.旋合长度有长旋合长度L、中等旋合长度N两种,中等旋合长度N 不标注。
4.公差带代号中,螺纹只标注中径公差带代号。
内螺纹用大写字母,外螺纹用小写字母。
5.内、外螺纹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中,前者为内螺纹公差带代号,后者为外螺纹公差带代号,中间用“ / ”分开。
三、非螺纹密封用的管螺纹由螺纹特征代号(G)、尺寸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A、B)组成。
例:G 1 1/2A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英寸公差等级为A级外螺纹。
G1 1/2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 英寸的内螺纹1.管螺纹尺寸代号不再称作公称直径,也不是螺纹本身的任何直径尺寸,只是一个无单位的代号。
2.管螺纹为英制细牙螺纹,其公称直径近似为管子的内孔直径,以英寸为单位。
3.右旋螺纹不标注旋向代号,左旋螺纹则用LH表示。
4.非螺纹密封管螺纹的外螺纹的公差等级有A、B两级,A级精度较高;内螺纹的公差等级只有一个,故无公差等级代号。
5.内、外螺纹配合在一起时,内、外螺纹的标注用“ / ”分开,前者为内螺纹的标注,后者为外螺纹的标注。
课程:机械基础第11 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2-4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目的要求: 掌握普通螺旋传动、差动螺旋传动重点难点: 普通螺旋传动、差动螺旋传动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螺旋传动模型作业布置:教案审批:§2-4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一、普通螺旋传动普通螺旋传动——由螺杆和螺母组成的简单螺旋副实现的传动。
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螺杆固定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方向的判定:左旋伸左手,右旋伸右手。
半握拳,四指顺着螺杆(或螺母)的旋转方向,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杆(螺母)的移动方向。
若当螺杆(螺母)原地旋转,螺母(螺杆)移动时,螺母(螺杆)移动方向与大拇指指向相反。
3.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第12 页L = NP hL——螺杆(螺母)移动距离,mm N——回转周数,P h ——螺纹导程,mm【例1】普通螺旋传动中,已知左旋双线螺杆的螺距为8mm,若螺杆按图示方向回转两周,螺母移动了多少距离?方向如何?二、差动螺旋传动差动螺旋传动——由两个螺旋副组成的使活动的螺母与螺杆产生差动(即不一致)的螺旋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