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美学观
美学设计理念
![美学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c441e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a.png)
美学设计理念美学设计是指在设计中追求美的理念和方法。
它强调设计作品的整体感觉、形式美和审美效果,以及设计师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美学设计是一种以美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方式,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
美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追求美感和审美效果。
设计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将美感融入到作品当中。
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还包括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意义。
因此,美学设计追求的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深层次上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美学设计强调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设计师需要将观众的需求和期望考虑在内,通过设计作品来满足他们的审美欣赏和情感体验。
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美学设计注重细节和整体性。
细节是构成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细腻的处理和精心的设计,使作品更加完美。
同时,整体性是指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设计师需要将细节和整体性结合起来,创造出有力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美学设计强调创新和个性化。
设计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勇于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和新的表现方式,设计师能够给作品带来新鲜感和独特性。
美学设计也强调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采用可持续和环保的材料和方法。
通过设计美感和环保性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作品。
总之,美学设计是一种注重美感和审美效果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它通过综合运用设计技巧和创新思维,使作品在视觉、情感和意义上都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和满足。
美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体验。
它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价值和品质,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我眼中的设计美学观——品味生活,感悟设计
![我眼中的设计美学观——品味生活,感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7e58dc195f312b3169a568.png)
情 感的延伸。 身体 的延伸 比如说拐杖 , 锤子等 , 它们能帮助我们 完成 身体所 不能及的工作。 感的延伸会使我们的情感有所依 情 托, 使我们 的精神 愉悦 , 使我们 的心灵产生共 鸣。 生 活是丰 富多彩的 , 式的表达 也是 多种 多样 的, 形 在这个 各种主流 和非 主流设计风格 相互辉映 、 不断推陈 出新 的多元化 设计 时代 , 人们 既可 以看到构成 主义的身影 。 让 也能感 受到波 普 的声音 , 后现代 主义 的风 格体现 , 还有人们 对于绿色 回归的
【 关键词 】 设计美学; 产品设计 ; 生活; 感 情
生 活 是设 计 美 学 之 源 1设计美学概念 的提 出 2 O世纪 以前对美 学的研究 ,纯粹 地把重点放 在了艺术方 面, 那时候 的美学沉 溺在对于艺术和哲学的虚幻念 想之中。从 而忽略 了人类生活本 质。 其实我们生活也 同样需要进行美学上 的研究。时代在前进 , 当代工 业科技 的发展使我们 的生 活发生 了前所未有 的改变, 可是 它又像 一把双刃剑 , 既丰富 了产 品 , 为 人们提供方便 ; 也造成人 口骤增 、 能源短 缺、 环境污染等诸 多困 惑。因此设计美学的概念终 于被提 出。 2 设计 美学的真正 目的到底是什 么? . 我 认为对于设计而言 , 它主要 的任务 和 目的就是为 了满足 人们 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 , 为人们的生 活世 界创造丰富 多彩 的 物质 文化和精 神文化 。创造更加理想 的生活环境——总之 。 就 是 为人 的生活 而设计 。 因此我理 解的设计真正 目的就是 为了改 善人们 的生活 环境 。 让人们的生活 因此而 变得 更舒 适 , 更安全 。 也只有 这种设计 , 才最能体 现 出其社 会价值和 文化价值 , 才是 最具有生命之 源的鲜活、 感人和美的设计 。 3 设计美学 的作 用—— 提升产品附加值 创新产 品 的开 发 , 是各 个企业 生存发展 的关键 , 而产 品附 加价值的强调 。 已经成 为企业 在激烈的竞争 中取胜所 公认的的 重要手段。轻 工部 曾提 出 :高附加值的产 品, “ 往往 不是高在技 术上. 而是高在 艺术设 计上” 而我本 文要谈 的产品附加价值正 。 是——设计美学。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36223b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7.png)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设计美学是尊重和尊崇自然美与人类文化美,从更宏观的意义上去思考、探索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实现美的一门科学。
它将“美”的意义放在了范畴中,使它成为一种可以发展的艺术课题,以及实践艺术的普及。
设计美学体现在具有艺术色彩的气质与美感,比如建筑、家具、服饰、装饰品等,要求它们能向人们传递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思维。
它不仅要求美学,还要求实用美学。
如家具、服饰等,在结构上可靠,耐用,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在使用上体现出品质,而设计美学就特别强调这一点,在思维、表达过程中,为了使使用者产生美的体验,很多时候要利用抽象的符号和抽象的物象表达出来,从而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美学不仅体现在视觉上,它还要求空间能够尽量满足需求,要强调艺术与实用性质并重,以把事物提升到最高美学境界,这方面陶渊明的茶学比较重要,他把淡雅的生活精神和具体的表现抽象地包装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审美的深刻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美服人”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把美置于心理和行为之中,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和他人的美学需求,把仪式感和希望融入设计中,才能令人产生一种洗礼般的感悟;“以艺术追求审美”,就是要把实用性、审美性、加工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历久弥新的惊喜。
设计美学也不仅仅局限在视觉上,toru aramaki的《气学》一书,把设计的本质提升到了多重层面,把文化精神融入设计作品中,从而使它真正走进了社会精神的最高层次。
英国建筑师John Ruskin也强调,设计的本质就是能够见证文化发展的历程,任何设计都应该不断感受,敏感对待当下的社会人文现实。
总之,设计美学是一种从宏观角度来审视如何实现美的艺术,它给设计师以及世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以及展示艺术创造力的台阶。
设计美学不仅需要美学上的一定层次。
更重要的是,它把文化精神、艺术理念融入设计中,使之更有价值,更具有深刻思想。
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传播的灵魂,历来都是追求美的核心动力。
室内设计美学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美学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be748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9.png)
室内设计美学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的美学设计理念,即是在设计过程中追求美感、和谐与舒适的原则和准则。
首先,美学设计理念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是整体和谐统一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要相互协调。
从色彩搭配到家具选择,从灯光设置到空间布局,每个细节都需要考虑整体效果,让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
其次,美学设计理念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室内设计中的细节是决定一个空间品质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提升空间的价值。
例如,一道特别设计的壁画、一款精致的灯具、一组优雅的装饰品等,这些细节都能为整个空间增添魅力。
另外,美学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既要注重美感,也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功能,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局和设计,使得使用起来方便舒适。
例如,厨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卧室的设计应该注重私密性和舒适性。
最后,美学设计理念关注人的感官享受和情感表达。
室内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工作,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设计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色彩和布置方式,营造出适合居住者感官享受的空间。
同时,室内设计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来传达居住者的个性、喜好和情感需求。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的美学设计理念是追求美感、和谐与舒适
的原则和准则。
通过整体统一、细节精确、功能实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考虑,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室内空间。
设计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设计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b8011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4.png)
设计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设计美学的概念和作用设计美学是指设计时的审美理念和美学标准,它影响着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认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设计美学无处不在,从家具、建筑、衣服到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设计美学的影响。
设计美学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感受,提升生活品质,塑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设计美学的影响范围1. 家居设计美学:家居设计美学不仅体现在家具的外观和材质上,还体现在布局、色彩搭配、光线利用等方面。
一个美观的家居设计可以使居住者感到舒适和愉悦,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2. 建筑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不仅仅是建筑外形的美观,还包括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人文环境的体现等方面。
美丽的建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
3. 服装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涉及款式、面料、剪裁等方面,它可以体现个人品味和生活态度,影响着人们对自己形象的认知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4. 产品设计美学:产品设计美学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人机工程学、功能性等综合因素。
优秀的产品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使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5. 环境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是指公共场所的设计,如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室内装饰等。
一个美好的环境设计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升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三、设计美学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1. 提升生活品质:设计美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和趣味性,让我们感觉到生活更有意义。
美观的家具、漂亮的衣服、别致的建筑等都能让人产生愉悦感,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2. 彰显个性和品位:设计美学可以反映个人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追求,体现个性和品味。
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和追求都不尽相同,而设计美学给予了人们表达自我的评台。
3. 增强文化认同感:设计美学可以体现当地文化传统和特色,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设计美学的体现,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4. 促进经济发展:设计美学对产品和空间的美化和优化,可以提升商品的附加值,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设计美学思维剖析
![设计美学思维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a0f8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8.png)
设计美学思维剖析设计美学是一门学科,它是美学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美学意味着关于美的认识和评价。
而设计则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它以实现某种目标为目的。
设计美学思维指的是将美学理论应用到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设计对象的审美分析和探究,来提高设计品质的过程。
设计美学思维首先要了解人类对美学的理解。
美学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美学是关于艺术、美的本质和创造力的探究。
在当代,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美进行思考和表达。
例如,美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表达。
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也会对美的表达产生影响。
在设计美学思维中,审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美分析是指对设计对象(可以是产品、平面设计、建筑等)进行审美评价和探究,通过这种评价和探究的方法来评估设计品质。
审美分析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从视觉和心理角度出发,审视设计对象的构造、颜色、形状、材质、结构、空间和视觉效果等方面,以及从感性与理性两个层次去诠释设计形式背后所体现的意义、文化价值和内涵。
设计美学思维也需要关注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文化和艺术交流日益频繁,设计领域也受到了影响。
在设计美学的领域里,国际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的不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美学理论。
同时,当我们设计一个产品或解决一个问题时,从国际化视野出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定目标和所要面对的挑战,从而实现更好的设计品质。
在设计美学思维中,设计师的视角也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关注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审美和设计风格。
设计师要了解自己所熟悉的设计美学风格,在遵从客户要求和产生革新的产品理念之间保持平衡。
设计师需要对设计美学的哲学和艺术原则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需要关注经济、环保、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创造出可持续和具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最后,设计美学思维需要与技术创新进行结合。
我的设计美学观
![我的设计美学观](https://img.taocdn.com/s3/m/35c7bcd3bb4cf7ec4bfed009.png)
我的设计美学观一、我的设计美学观通过对设计美学这门课的进一步学习,我对美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自有了生命起,人们在潜意识下就有了对设计的简单概念,而且都围绕着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下更好地诠释美的概念。
也就是说,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应该满足很多方面。
美的设计不应该拘泥于形式,更应联系到精神、文化。
这样社会的脚步才会走到当代,历史才会逐渐衍变到今天的各种形式。
在艺术设计中,从一开始就创造了独特的美学意识。
当今的设计美学是一门融入建筑、平面等多个学科的最终的体现,体现了多个学科的主观与客观的完美即统一。
设计美学的思想不仅仅表现了形式的美感,最主要的是保留的历史意义和设计观的价值。
(一)纵向思考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设计美学时刻在经历着各种衍变和流派的洗礼,我们也很难去评论哪种风格是最优秀的,这些风格和流派都因人而异,每种风格都对设计的美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
我认为也都是从一个简单的平面而引发的思考。
每个人对设计美学观的理解是什么形式的,决定着你的设计将成为什么样的风格。
因为,每种风格或者是流派都是在当时的时代下所诞生的,他们创造了最符合当时人的社会品位的物质。
倘若我们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话,我想他们就是美的设计的代言人。
或许,正因为如此,设计只是经典,而却不能成为永恒。
因为艺术永远包含着设计,所以我们说艺术才是永恒的。
但是经典,是指那些具有典型性的东西。
它既能表现某一时代的精髓,又在阐述着这个时代的背景。
进步永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再提高,早些的设计总会被科技、文化的和新意识的思想所更新,从而走上新的设计舞台。
(二)横向思考在当代,一个形式服从功能的时代,建筑的重要体现了它是一个起搏器,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区域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
各种形式都由建筑功能所决定,可影响人们生存环境的的确是建筑的形式,建筑功能与形式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由此可见,我们想评论建筑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也不在于它能否能影响历史,它的生命有多久,而其功能、意义、文化的美更赋予其深深的内涵。
浅析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
![浅析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7ecb8d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8.png)
浅析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摘要】设计艺术是一门融合美学内涵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标准主要受到个体审美观念、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影响。
设计艺术与人类情感密切相关,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并传递设计师的情感表达。
在文化表达方面,设计艺术承载着不同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展现出多样化的文化表达形式。
创新性是设计艺术的核心力量,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传统,设计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演变。
功能性是设计艺术的基本属性,良好的功能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并提升生活品质。
设计艺术在美学内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美学内涵对社会的影响深远,能够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知。
展望未来,设计艺术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美学内涵的启示和创新。
【关键词】设计艺术,美学内涵,审美标准,人类情感,文化表达,创新性,功能性,社会影响,展望。
1. 引言1.1 设计艺术的概念设计艺术是指在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和艺术感知,创造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作品的过程。
设计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样式设计或装饰,更包括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设计艺术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视觉感受,还包括了对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文化、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设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可以通过其表达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义引起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设计艺术的核心是审美,通过对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的处理,达到让人产生美的感受。
设计艺术也需要考虑作品与人类情感的关系,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传达力。
设计艺术的文化表达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作品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能够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当下的社会现状和人类精神面貌。
1.2 美学内涵的重要性美学内涵是设计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关乎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是设计作品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美学内涵的存在可以让设计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人们对作品的共鸣和情感回应。
浅谈设计美学
![浅谈设计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c31cc7d5bbfd0a7956730c.png)
设计美学与生活何谓美,美是一种感受,主观的意识,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态度。
设计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种活动又受到了美学规律的支配。
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产品形态的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物理体积和外观形态的创造上, 还应使产品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 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产品的美学功能是产品对人类心理、人体感官发生的作用, 引起的感受。
产品是为人而设计的, 必须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通过形态、色彩、材质、表面加工、装饰等手段符合人的感受条件, 维持人的心理健康。
此外, 还得有较好的宜人性和与使用环境的和谐性。
这就是设计美学存在的必要。
设计美学最重要的是设计美感,简而言之就是人对设计之美的感受,它既不同于动物的快感,也不同于艺术美感。
动物快感是纯生理性的,而艺术美感又是纯精神性的;设计美感不仅有生理上的快适(好用) 感,而且又有心理上的愉悦感;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享受。
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中提到,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
这句话强调美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生活会影响美的标准。
美是一种意识的形态,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使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 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或者在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 它们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不同,所倡导的美学思想都是各有差异的, 反映在设计风格上便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如美国轿车设计的“沙龙”车身结构, 车体宽敞、舒适,大功率发动机、低底盘和高车速装置, 恰与美国地域广阔,道路平坦通畅, 生活富足气派的形象相一致;德国轿车设计上的理性、朴素、简洁、整体风格, 反映了日耳曼民族重理性讲实效、善思辨的生活态度; 日本民族细腻务实的性格, 反映在轿车设计上形成了廉价、节能、新颖、精致小巧的设计风格。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4eac4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设计美学是指在设计作品中追求美感的原则和规律。
它强调设计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整体的协调和细节的精致,通过色彩、形状、结构、材质等要素的搭配和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美学效果。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色彩和色彩搭配是设计美学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颜色可以带来对情感和情绪的诱发和共鸣,因此在设计作品中,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传递出一种和谐、舒适和吸引人的感觉。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冷色调的色彩可以营造出清爽、冷静的氛围,而暖色调的色彩则能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
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体现,只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使用的数量,就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其次,形状和结构也是在设计美学中需要重视的要素之一、形状和结构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结构安排和形状造型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例如,流线型的形状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流动的感觉,而对称性和比例感强的结构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加稳定和和谐。
在产品设计中,形状和结构的合理搭配可以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喜爱。
另外,材质和质感也是设计美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呈现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觉和评价。
例如,使用质感良好的材质可以给人一种高端、舒适的感觉,而采用特殊的材质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同时,材质的组合和运用也需要符合整体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以达到一种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此外,细节的处理和精致程度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表现。
一个设计作品的细节处理可以直接体现出设计师的用心和专业水平。
通过对细节的精细塑造和处理,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加完善和精致。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细节的打磨和处理,如纽扣的选择、线条的处理、衣物的剪裁等,可以使服装更加有质感和品味。
在室内设计中,对小件陈设物的搭配和摆放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细节处理,只有注重细节,才能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具美感和品质。
论述当代设计美学观
![论述当代设计美学观](https://img.taocdn.com/s3/m/f06031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7.png)
论述当代设计美学观设计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当代设计美学观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审美观念、设计原则、创新思维等。
在当代社会中,设计美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代设计美学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当代设计师们注重挖掘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无论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强调个性化和多样性。
当代设计美学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注重将美学与功能性相结合,追求设计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无论是家居用品、电子产品还是交通工具,都要求设计师在追求美感的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和用户的需求。
当代设计美学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设计美学也呈现出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趋势。
设计师们注重使用环保材料、提倡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通过设计来推动环保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当代设计美学强调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与科技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设计师们需要将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考虑在内。
设计师们注重人们与产品、服务和系统的互动过程,通过用户研究和反馈来改进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和愉悦地使用产品和服务。
当代设计美学追求简约和精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设计师们注重简约和精致的设计风格,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无论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产品设计,都强调去繁就简,追求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设计语言。
当代设计美学观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功能性和实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简约和精致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设计美学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出更符合当代需求和审美观念的设计作品。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00c99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1.png)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设计美学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啥是设计美学呀?咱就打个比方,你走进一个房间,这房间布置得那叫一个漂亮,让你一进去就感觉特别舒服、特别自在,这其实就有设计美学在里面呢。
设计美学可不单单是让东西好看,它就像魔法一样,能让普通的东西变得闪闪发光。
咱平常穿的衣服,有的款式你一看就喜欢得不行,穿上感觉自己都变帅变美了,这就是设计师在美学上下了功夫呀。
还有那些好看的建筑,哇,那独特的造型,精妙的结构,可不就是设计美学的杰作嘛!设计美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哦。
就像咱家里摆的小物件,一个可爱的杯子,一个精致的花瓶,这些小细节里都藏着设计美学呢。
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你想想看,要是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毫无特色的,那多无聊呀!但有了设计美学,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走在路上,看到那些漂亮的招牌、有趣的涂鸦,心情都会变好呢。
咱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好多设计美学的智慧呢。
那些古建筑,那精美的雕花、独特的布局,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还有咱的传统服饰,那华丽的图案、巧妙的剪裁,谁能说不美呢?设计美学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剂,给我们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它能让一件普通的物品变得有故事、有温度。
你难道不想拥有更多这样的美好吗?设计美学还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呢。
在一个设计得特别美的环境里,你是不是会更愿意待着,更放松,更开心?而且,好的设计还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呢,就像一个布局合理的办公室,能让人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设计美学,它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
它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惊喜和感动。
让我们都多去发现、多去感受设计美学的魅力吧,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设计美学而变得更加美好!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美学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ddf61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6.png)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美学平面设计是一种通过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元素在平面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
在平面设计中,美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
美学在平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也决定了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美学,探讨美学对设计的影响以及美学与实际创作的关系。
美学对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传达情感、表达主题,还可以影响用户的心理和行为。
美学对色彩的运用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感受,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色彩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使作品达到审美的效果。
其次是对构图的处理。
构图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美学要求设计师在构图上做到合理、美观、富有节奏感,并注重形式的平衡与谐调。
最后是对形式表达的要求。
形式表达是设计师通过图形、文字等元素来进行艺术表达的手段,美学要求设计师在形式表达上追求简洁、明了、富有张力,使作品更具美感。
美学与实际创作密不可分,美学影响着设计的整个过程。
首先是设计的创意阶段。
美学影响着设计师创意的灵感与方向,指导着设计师对作品审美价值的认识和表达方式的选择。
其次是设计的实施阶段。
美学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注重细节、把控好每个元素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力求做到完美。
最后是设计的成品展示阶段。
美学要求设计师在成品展示的过程中,呈现出作品的整体美感、艺术价值和对设计意图的达成,让观众在审美上得到愉悦和享受。
美学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设计师进行创作的理论基础,也是设计作品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
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加强对美学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在实际创作中做出更为出色的作品。
对于广大的观众和使用者而言,也应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欣赏和理解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从而促进社会的审美素养水平的提高。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研究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c56b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d.png)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研究景观建筑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结合了建筑、园林设计和艺术等多种元素。
而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学观念涉及到景观建筑的外观、布局、材料选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研究。
首先,美学观念在景观建筑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
美学观念是指设计师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设计师对于景观建筑的审美追求。
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通过形式、比例、色彩、材料和空间的运用进行表现。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景观空间。
此外,美学观念还体现在景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上。
合理的景观设计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其次,美学观念对景观建筑设计的影响。
美学观念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起到了指导作用,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设计的目标和意图。
设计师通过对美学观念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更富有个性和艺术性的景观建筑作品。
美学观念还能够提高景观建筑的品质和使用价值,使人们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
同时,美学观念还对人们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促进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第三,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
美学观念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包括形式美、比例美、色彩美和材料美等。
形式美是指景观建筑的整体形状和线条的美感。
设计师通过创造独特的形式,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比例美是指景观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比例的美感。
设计师应该合理运用比例,使景观建筑更加协调和谐。
色彩美是指景观建筑运用的色彩和色彩组合的美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使景观更加鲜明和有趣。
材料美是指景观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美感。
设计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具有纹理和质感的景观空间。
最后,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景观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未来的景观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设计的美学文创产品的审美观点
![设计的美学文创产品的审美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e440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8.png)
设计的美学文创产品的审美观点设计是一门应用艺术,既追求功能性又注重美感。
而美学文创产品则是设计师用创意和审美融入到产品中,透过产品传达一种美感和情感。
在设计的过程中,审美观点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设计的美学观点对文创产品的影响。
一、形式美与功能美的融合美学观点认为,形式美与功能美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例如,一个家具产品既要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和实用性的需求,又要通过其外观和材质传达出一种美感。
只有将形式美与功能美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使文创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批判性观点与审美观点的融合设计中的审美观点也需与批判性观点相融合。
设计师在创作文创产品时,需要具备对社会和文化的敏锐洞察力,借助批判性思维来理解和回应社会需求。
通过审视和挑战现有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模式,设计师能够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文创产品。
三、情感共鸣与审美观点的结合美学观点认为,审美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
当设计师能够通过设计打动人们的情感,与受众建立情感共鸣,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也将大大提升。
例如,一款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的文创产品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传承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同和喜爱。
四、文化背景与审美观点的交融美学观点认为,设计的美感和审美观点是受文化背景影响的。
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审美观点存在差异,这也使得文创产品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设计师在创作文创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并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审美观点,以避免出现冲突或误解。
五、可持续性与审美观点的结合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设计师还应将可持续性融入审美观点中。
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审美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设计的美学观点在文创产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形式美与功能美的融合、批判性观点与审美观点的融合、情感共鸣与审美观点的结合、文化背景与审美观点的交融以及可持续性与审美观点的结合,都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设计美学思想报告范文初中
![设计美学思想报告范文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75fe2d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9.png)
设计美学思想报告范文初中引言设计美学是指以审美理念为基础,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和原则,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设计作品。
在设计美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意的灵感、形式的美和功能的实践。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设计美学思想的内涵,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设计美学在初中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美学思想的内涵审美理念审美理念是设计美学的基石,它是设计师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审美理念不仅包括对作品的形式美的要求,还体现出设计师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和意图的追求。
设计元素与原则设计元素是构成设计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线条、色彩、质感等。
而设计原则是指设计师在运用元素时所遵循的规则,如平衡、对比、重复等。
设计元素和原则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美感和效果。
设计美学在初中生活中的运用办公用品设计我们身边的办公用品,如文具盒、笔筒等,都是设计美学的体现。
比如,一个文具盒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功能的实用性,比如分隔功能,以及外观的美观。
可以选择亮丽的颜色,并加入有趣的图案,使其不仅能够容纳文具,还能提高使用者的工作和学习的兴趣。
教室环境设计教室环境对初中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美学可以通过布局、色彩和装饰等方面来提升教室的美感。
比如,可以选择柔和的色彩,布置舒适的座椅,并悬挂美丽的画作和植物,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广告宣传设计广告宣传设计是设计美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初中生可以通过设计海报、小册子等来进行广告宣传活动。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的搭配和文字的排版,使广告更加吸引人。
同时,还要注意在设计中传达明确的宣传目的和信息。
学习工具设计初中生的学习工具,如课本、笔记本等,也可以通过设计美学来提高其吸引力和实用性。
设计美学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字体、配色和排版,使学习材料更加美观和易读。
此外,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插图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结论设计美学思想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而在初中生活中,设计美学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美学设计理念感悟
![美学设计理念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bcf06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a.png)
美学设计理念感悟美学设计是一门关于形式美和审美的学科,它强调把美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以达到美的目的。
我在学习美学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美学设计强调的是审美体验的创造。
设计师应该以用户的感受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设计中,通过形式、色彩、材质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与用户的情感共鸣的作品。
只有在这样的作品中,用户才能真正体验到美的感觉。
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因此,设计师应该注重观察和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以打造满足用户审美需求的作品。
其次,美学设计强调的是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统一。
在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密不可分。
一个作品无论有多么吸引人的形式美,如果不能满足实际功能需求,就是失败的设计。
同样,即使一个作品功能齐全,但形式平庸乏味,也会让人感到无聊和疲惫。
因此,在美学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品的美感和实用性。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够引起人的审美共鸣,给人带来美感的享受。
最后,美学设计强调的是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细节的处理。
在美学设计中,细节不仅仅是构成作品的小部分,更是展示设计师的专注和用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可以使作品更加精致和完美。
这使我明白到,在设计中,注重细节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整个作品的亮点,因此,设计师需要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以提升作品的品质和美感。
总之,美学设计理念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的设计理念,它强调将美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以达到美的目的。
通过学习美学设计理念,我深刻地认识到设计的本质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不仅仅是实现功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统一以及细节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浅谈设计美学
![浅谈设计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1f879db50e2524de5187eed.png)
浅谈设计美学(1)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传统的美学理论。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我们首先来看看设计的概念: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香港)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武藏野(日本)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
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可以看出,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区别于兄弟艺术门类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独创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设计之美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
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
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设计之美的第二要义是“合理”。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
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
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而设计之美的第三要义是“人性”。
归根揭底,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
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这三条规律,使得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他们注定的命运,就是带着镣铐而舞蹈。
设计美学原理
![设计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d6f7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3.png)
设计美学原理
设计美学原理一:简约
简约是设计美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简约的设计能够使视觉传达更为清晰,同时也能减少视觉干扰,让观者更好地专注于设计的核心要素。
在简约设计中,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冗余的元素,保持简洁、直接的视觉效果。
设计美学原理二:对比
对比是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强调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能够使设计更加有层次感。
对比可以通过色彩、大小、形状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合理运用对比原理,能够使设计更加有吸引力和魅力。
设计美学原理三:平衡
平衡是一种视觉效果上的均衡感。
设计中的各个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和比例应该能够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它们能够给人一种安定和稳定感。
设计美学原理四:重复
重复是一种视觉上的统一感。
通过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可以形成一种视觉规律性,提供一种有序感。
重复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重要元素,使其在设计中更加突出。
设计美学原理五:流动
流动是一种视觉上的动感和变化感。
通过运用曲线、弧线等有机的形状,可以使设计呈现出一种活力与灵动感。
流动设计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设计美学原理,它们在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理,创作出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设计美学观
作者:高阳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美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美”成为现在事物中不可或缺的衡量标准之一。
美学作为一门人与审美之间关系的学问,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同时也不纯粹等同于平时生活中的艺术活动。
我们在对“美学”进行研究探索时,特别是对“设计美学”的探讨,往往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差异冲击。
关键词:设计;美学;观念;发展美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研究美感、创意美及规则美的一门学科。
对事物美的界定以及美的创意和规则往往是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与时代的大环境密不可分,而对美的感受是伴随着人们每时每刻,那是一种对事物外在以及内在的或主观或客观的感受。
从人类艺术的发展来看,美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古典主义的再现美学、现代主义的表现美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共生美学。
每个阶段的美学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存在价值意义。
1
古典主义的再现美学观古典主义在17世纪开始盛行于欧洲、尤其在法国繁盛壮大。
同样是作为历史发展必然的古典主义,其最大的特征是它在文学艺术的理论和文学艺术的实践创造上沿袭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形式中的特殊之处,通过学习古代、模仿古代、再现古代而得名。
因此被称为“古典主义”。
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在艺术理论创作上强调模仿是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以追求艺术完美。
古典主义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若有若无的在强调这两个字——“再现”。
古典主义的这种再现美学汲取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艺术形式和题材,在文学戏剧中,剧情冲突往往十分尖锐紧张,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非常细腻,着力于情节的再现与逻辑的交代。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的内心描述以及事态的发展描绘,再现了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内心活动,再现了人性的善恶以及文学意义上的美,除了对美的再现,对美的创造也是同等重要的。
例如著名雕塑《拉奥孔》如果按照原原本本的再现原则进行创作,那么身绕巨蛇的拉奥孔父子一定是丑陋的、面貌狰狞的,但拉奥孔并不是那样的恐怖,拉奥孔的悲叹在艺术的处理手法中褪去了极度的恐惧,升华了现实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这样有意识的对美的再现的重塑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谐的憧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除了文学戏剧、艺术雕塑外,古典主义著名的建筑代表作《凡尔赛宫》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它认为“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有一次完美地诠释了再现美学的特性。
这种对古代艺术的再现美学再现了人类对理性至上的追求,对艺术和文学严谨的追求,也再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未知的恐惧,以及希望驾驭自然,强大自身,发现个人价值的心理。
2
现代主义的表现美学观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
人类不再局限于对过去的崇拜敬畏,而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过去知识的重新认识,对自然的认知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现代主义的表现美学逐渐兴起。
表现主义具有十分明确的美学理论观念。
首先,它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
表现主义顾名思义是它着重强调对这个主观世界的真是感受,特别关注内在思想活
动,大力倡导突出和表现内心灵魂的体验,表现主义美学强调展示最真实和最现实的内心世界。
它与再现美学那对自然的尊敬以及严谨考究的思想不同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例如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绘画真实的描绘了战争时期,德国的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
在战火中,格尔尼卡被化为一片废墟。
毕加索在对战争的悲愤及无奈之下,以此为壁画主题创作艺术作品,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抗议和对战争下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哀悼。
画中表现了人们的痛苦、受难以及施暴者的兽性。
这幅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知,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
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3
后现代主义的共生美学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作信息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
而后现代主义的共生美学观不同于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那样“极端”。
共生美学观的出现使得美学的天平走向平衡。
“共生”其来源与生物学,意思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互不侵害、相互依靠、相互存在的一种关系。
科学的共生美学观主张:艺术要超越艺术家自身的狭隘与局限,给劳动人民投身于艺术的机会和权利,启发感应大众的联想,达到相互沟通、填补、完善、再创造的境界。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苏州园林》的建造就是共生观念的体现。
它的庭院,石桥,阁楼,殿堂,处处都相得益彰,连成整体,缺一不可。
共生美学不仅仅是将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中和平衡,而是在继承和承认人类发展的一切文明与成就。
它摒弃再现主义美学发展中那些唯心的以及不合乎情理的事物,以及非科学的陈旧观念。
同时继承和发扬表现主义中人类对理性至上的追求,对艺术和文学严谨的追求的思想观念。
它一方面对表现主义美学中情感真实表达的创新点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反对表现主义中过分的消极扭曲的价值观念以及人性简单粗暴的表现。
共生美学最求多元化多样性,是相互兼容、相互依存、彼此补充、彼此共生,在矛盾的发展中保持平衡。
共生美学可以说是辩证统一的,是科学的,是符合现代工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美学观念。
4
结语美学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现在与过去、现在与未来中互补与共存。
每个时期的美学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时期的美学观都对人类乃至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当下对美学的探究和传承应当结合各个时代的美学特性进行对比然后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这样才不至于偏离了科学的轨道。
世界在无限的发展,人类对美、对美学的追求也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1] 濮礼建.共生美学——对当代美学的思考[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2]
任菲.设计美学观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0(10).[3] 柳冠中.共生美学观——对当代设计与艺术哲学的初探[J].装饰,2008(S1).[4] 吴国强.论共生美学观下的传承与创新[J].装饰,2006(03).[5] 何召锋.设计美学新理念——共生美学观[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03).[6] 孟琳.浅谈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J].高职论丛,2007(03).[7] 吴广文,刘华春.浅谈设计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