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氨气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氨气中毒
氨(ammonia , NH3)为无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成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常温下加压
可液化成液氨。
急性氨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乃至猝死,为常见职业中毒之一。
致病原因】
1.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常见于冷库、化肥、制药、塑料、合成纤维、石油精炼等作业。
运输或检修过程中氨水盛器或液氨罐、管道、阀门等意外破损爆裂致氨大量逸放引起中毒,常有居民、路人受害。
少见喷洒氨水时不戴口罩吸入多量氨气而中毒者。
人吸入700mg/m3持续30min即可中毒,吸入1750 ~ 4000mg/m3
可危及生命。
2.误服、误吸氨水至胃肠道导致中毒,一次咽下10ml 浓氨水即可致死。
急救处理】
临床抢救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 抢救治疗阶段:
1.1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应用氨茶碱250mg+20% 葡萄糖注射液20ml 静脉注射。
如有呼吸抑制,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1.2立即应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同时注意保暖
1.3防治中毒性肺水肿是治疗的关键。
严密观察24〜48h。
根据病情需要做血气分析监护。
应合理吸氧,及早
给予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654-2 及快速利尿剂,可以选用消泡剂,如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但不宜长时间应用)。
1.4 气管切开:发生呼吸窘迫、紫绀进行性加重,有窒息预兆者,应立即行气管切开。
当动脉血pH 值低于
7.35,二氧化碳分压超过8.6kPa,有严重喉头水肿,肺水肿24h不缓解者即为气管切开指征。
气管切开宜早进行,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死腔、利于吸出分泌物等优点。
1.5 雾化吸入疗法:不论病情轻重,都是雾化吸入的适应证。
可用地塞米松5mg 、氨茶碱12 5mg 、庆大霉素8 万u、(-糜蛋白酶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
根据病情第1个24h内每隔30〜60min吸入一次,每次
10min,同时用3%硼酸水20ml交替雾化吸入。
各药剂量视病情加减。
以超声雾化为佳。
2.系统治疗阶段:除继续以上的治疗外,主要以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为重点。
2.1 加强防治继发感染的综合措施,如病室中的消毒隔离、口腔及呼吸道护理、气管切开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2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在血气分析监护下,选用合理的给氧方法和相应的氧流量,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采用鼻导管法低流量持续给氧,一般不宜采用高压氧治疗,以防肺泡破裂造成气胸、纵隔气肿。
2.3在呼吸道护理时要注意,气管、支气管的烧伤粘膜坏死脱落可发生于病后2〜14d,多在7d前后,务必要
及时使病人咯出或吸出之,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忌作气管镜检查,以免将坏死粘膜推向下呼吸道,造成窒
息。
2.4 密切观察:因呼吸道粘膜受损严重,故病变吸收慢,病程长,易反复。
注意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防止窒息。
若发现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2.5眼灼伤:分秒必争彻底冲洗后,采取综合疗法:在24h内以3%硼酸液15〜30min冲洗一次;维生素C100〜
200mg球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一般连用3d; 0.387%依地酸液滴眼,15〜30min滴一次,可用1〜3d;夜间
用0.5%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
2.6皮肤灼伤:流动的3%硼酸液或清水冲洗;2%〜3%硼酸液湿敷24〜48h ;浅度者用湿润灼伤膏;深度者切痂后涂湿润灼伤膏。
预防】
1.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液氨管线阀门应经常检修,防止意外破裂。
加强通气,使车间空气中氨气最高容许浓度控制在30mg/L 。
贮存和运输液氨或氨水时,应防热、防晒,免受震动,以免膨胀炸裂;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2.平时组织对意外事故急救工作演练,一定要明确群发性急性氨中毒的急救程序,即现场救护程序前准备阶段和现场救
包括事故护阶段)与临床抢救治疗程序。
3.严格执行“氨标”中规定,凡从事氨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或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者应禁忌从事氨作业。
根据接触情况,对作业者每1〜2年进行体检一次。
预后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中毒预后好,治愈后可回原岗位工作。
中、重度中、重度中毒预后欠佳,病程长,易反复,死亡率高如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全,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