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预防
摘要
从制种、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和子实体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危害食用菌的常见病害。

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食用菌;病害;预防
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食用菌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是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近年来代料栽培食用菌发展尤为迅速,但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日益严重,制约着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详述了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病害,为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食用菌病害主要发生情况
1.1制种和发菌期主要病害
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见表1,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
青霉、曲霉,有时链孢霉也产生较大的危害。

表1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
1.2代料栽培病害
平菇、金针菇、香菇大多用袋栽,常见病害见表2,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和曲霉;草菇、蘑菇虽用床栽,但栽培面积不大,发生在菇床上的病害以小球菌核菌、葡萄枝孢霉和木霉危害最严重(表3)
1.3段木栽培病害
我国栎木资源比较丰富,适于银耳、木耳、香菇的栽培,以木耳栽培居多,香菇次之,银耳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

发生在木耳、香菇、银耳上的木腐菌同食用菌竞争空间和养料,抑制或寄生在食用菌菌丝体上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

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栓菌、裂褶菌、炭团菌、革盖菌和肉座菌等(表4)。

1.4子实体病害
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食用菌子实体上易形成定型症状的病害(表5)。

.冬季食用菌病害的主要表现
1.1 双孢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死亡,发育迟缓,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菇蕾发生量小甚至不出菇,有的发生僵菇,菌盖部分有褐色斑点等。

1.2 平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发黄或者死亡,菌柄色暗、变长并呈弯曲状,有的子实体整朵“攥拳”,菌褶全部外翻、呈恐怖状,有的菌盖上布满菌刺、如同人类的粉刺状,有如同花菜状或蜂窝状、子实体没有分化,有的料面发粘,有的甚至发出腐臭味,菇棚内霉味偏重。

1.3 金针菇:菇体长短不齐,整体呈水渍状,菌盖布有不规则褐色斑点,黄色菌株菌柄下部严重变色,或基部有菌丝状白毛物。

1.4 香菇: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菌盖色泽变为偏黄、偏浅、没有正常色泽,畸形菇比例增加,长速缓慢或极慢,有的菌肉松软,有的腐味很重、甚者腐烂。

1.5 杏鲍菇:大面积发生“白疙瘩”,出菇细长,菌柄几度弯曲,菇体表面粗糙不平,菇体发软,无生机感。

1.6 姬菇:菌柄呈水渍状,菌盖很薄、几无光泽,表面凸起物较多,菌盖有暗褐色斑点异味较重。

1.7 柳松菇:菌盖很薄、很脆、了无生气,鳞片过多,菌柄过细,色泽偏重,菌柄基部有菌丝状白色毛毛,甚者菇体偏软,有一种类似发霉的异味。

1.8 真姬菇:长短不齐,菌盖花纹显示杂乱无章、处于非正常状态,菌柄色泽呈水渍状灰暗,商品状态较差,有的发出较重异味,甚至有腐烂现象。

1.9 白玉菇:失去正常的原白色、呈暗白色、严重者呈水渍状,子实体长短不齐,菌盖上有密集的小疙瘩,有的发出浓重的腐臭味。

1.10 茶薪菇:菇体长度差别较大,菌盖色泽变浅、甚至呈暗白色,菌柄呈水渍状,部分菌盖集体上翻,菌柄基部变色严重。

1.11 白灵菇:子实体分化不好,色泽趋暗,或者呈水渍状,腐味或腐臭味严重,商品价值大打折扣。

1.12 鸡腿菇:菌盖菌柄比例严重失调、呈典型的“小帽现象”,菌盖顶端严重的水渍状、甚至出现黑头现象,菌柄没有应有的光泽,更是失去了金属光泽。

1.13 猴头菇:少刺甚至无刺,失去原白色,有的发出暗红色,食之苦味严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1.14 榆黄菇:长菌柄、小菌盖,二者比例严重失调,菌柄弯曲不直,菌盖并呈波浪状,应有的黄色变浅。

1.15 滑菇:菇蕾发生量少或极少,菌盖色泽发暗、发乌,菌柄失去应有的光泽,菌盖粘液减少。

1.16 香魏菇:没有正常的阿魏菇或香菇菌盖的褐色,表现为色浅,菌盖变小,菌柄变粗、二者的比例失调,没有了香菇的特有气味,并伴有腐味,菇棚的气味令人极不愉快。

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常见病害的防治食用菌病害的防治是食用菌栽培的一大难题,危害食用菌的病菌大多与食用菌同属于真菌类,它们的菌丝都是相互交织地生长在一起,很难用药物防治。

若用药浓度较稀,效果不明显;用药浓度较高,食用菌与病菌又会同被杀死,因此,药物防治是下策。

只有“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生产菌种和栽培过程中要做到少污染、少发生病虫害,需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预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菌种生产房与作业室的设置要合理菌种生产厂房应远离仓库、饲养场,并设在干净、通风、凉爽的地点。

装料间、灭菌锅和接种室的设置要有利于操作和节省搬运菌袋的时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接种室的结构要有利于保持无菌状态,分内外两间,内为接种间,外为缓冲间,间隔门应设计成错开的方向,并采用左右移动的拉门。

室内的地面。

墙壁、天花板要平整、光滑、无缝隙,门窗紧密,有利于保持清洁和消毒处理。

培养室要有较好的保温设施,门窗要关闭紧密,要有调节温度的设备,室内设置培养架。

2.严格把好配料、装料、制袋的技术关
2.1原辅材料制种用的原辅材料如木屑、棉籽壳、稻草、麦皮、米糠、石膏等,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营养成分不掺假的材料。

2.2培养料配方由于大多数食用菌能较好利用有机态氮和铵态氮,而难以利用硝态氮,因此在配料中尽量选用铵态氮而不用硝态氮作氮源。

麦皮和米糠是较理想的有机态氮源,但这类原料含有一定淀粉和可溶性糖,易被病菌利用而造成污染,因此,要适当控制氮源添加量。

;2.3料水比香菇袋料水比以I:1.2为宜。

过干,菌丝生长不好;过湿,病菌易污染。

.2.4堵塞茵袋要扎好袋头用线将菌袋两端扎紧,不能留下孔隙。

要严查微孔,如发现有小孔,用胶布贴住。

装料松紧要适度,不能装太松使培养料与薄膜之间留有空隙,以免接种时吸进空气发生污染。

’.2.5仿止培养料发酸变质培养料配好后,应及时装袋,及时灭菌,如放置时间太长就会发酸变质,一般从拌料到高压灭菌不超过5~6小时。

3.培养料消毒灭菌要彻底
3.1高压锅灭茵当加热至压力o.5kg/aIIz时,要将锅内冷空气全部排除,使压力回到零,然后继续加热,使压力上升到1.51(:g/cm2,保持1.5—2小时。

3.2常压灭菌锅灭菌锅内蒸气的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50C,与高压锅相比,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延长灭菌时间,原种和栽培种的菌袋灭菌时,温度达100。

C后要保持10一12小时;加热时,要求温度尽快上升至1000C,要保证锅内蒸气畅通,循环均匀;菌袋在锅内
排放时,不能排得太紧,耍留有~定空隙,防止棉塞受潮,受潮的棉塞,极易感染杂菌;在停止加热后,应让其自然降温后才能出锅,利用余热吸干菌种瓶匕棉塞的
水分。

如果棉塞受潮,在接种时应更换消毒好的干棉塞。

4.选用优良的菌种
种性要好,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性;纯度要高,无病虫感染;菌龄适宜,老化的菌种,不但生活力差,而且杂菌污染的机会多
5.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
接种箱(室)在使用前要严格消毒,可按每m3用福尔马林20ral加热熏蒸。

也可将log硫磺用木炭或木屑引火点燃熏蒸,密闭24小时,保持无菌状态。

菌袋进入接种室后,连同接种工具,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一次。

然后用o.5%的煤酚皂液或新洁尔灭药液进行喷雾消毒,待雾滴沉降后进行接种。

接种工具和玻璃器皿要保持洁净,使用前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接种针等金属用具也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红灭菌。

接种速度要快,并且要加大接种量。

6.提供有利的生态条件
6.1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病菌入侵菌种生产厂房P1j周要认真清除垃圾、杂草受污染的废物,保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减少污染源。

培养室在使用前要清理消毒,并用甲醛或硫磺密闭熏蒸24小时。

不能密闭的培养室或栽培场所可定期用2%甲醛、5%石碳酸、1%漂粉精、5%~20%石灰水等杀菌剂喷洒地面及空间,喷时雾滴宜细,喷布要均匀,喷后进行通风。

6.2调节好酸碱度在制作菌种时,可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使培养料pH值偏高~些,即可抑制病菌的发生,又可为食用菌提供一定的磷素。

6.3加强发茵期的管理接种后培养温度应控制在25。

(2以下。

降温培养,虽然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但粗壮有力,而病菌明显减少;降湿培养,在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及时翻堆检查,接种7天后进行一次翻堆检查,发现受病菌侵染时,程度轻的菌袋可用75%酒精或1:3甲醛溶液注射感染处。

感染严重的,应重新装袋灭菌,接种,切忌将污染的菌简脱出晒干再用,让病菌孢子四处飞扬,造成严重的重复感染。

6.4清除已发病的痛原物,防止再侵染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菌简要集中深埋或烧毁,不可随意乱扔,以防止再次侵染。

此外,昆虫也是病菌再侵染的媒介,所以防病与除虫工作要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锐捷. 食用菌栽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杨新美.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暴增海,张昌兆.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