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

合集下载

动量知识总结

动量知识总结

动量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动量和动量定理一、动量、冲量 1.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 p=mv ,动量的单位: kg ·m/s. (2 速度为瞬时速度,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 (3)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相同(4)注意动量与动能的区别和联系:动量、动能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量;动量 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量和动能的关系是: p 2=2mE k . 2.动量的变化量 (1) Δ p=p t -p 0.(2)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合外力冲量的方向相同(3)求动量变化量的方法:① Δ p=p t -p 0=mv 2-mv 1 ;②Δ p=Ft. 3.冲量(1)定义: 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该力的冲量, I=Ft ,冲量的单位: N ·s. (2)冲量是过程量,它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累积作用效果 . (3)冲量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4)求冲量的方法:①I=Ft (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力可以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个力); ②I= Δ p. (可以是恒力也可是变力) 二、动量定理(1)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等于这个物体动量的增加量, 这就是动量定理 .表达式为: Ft = p p 或 Ft = mv mv (2)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3)动量定理公式中的 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它可以是恒 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合外力为变力时, F 应该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4) 动量定理公式中的 F Δ t 是合外力的冲量, 也可以是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是使研究对象 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果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 间相同, 求合外力的冲量时, 可以先按矢量合成法则求所有外力的合力, 然后再乘以力的作 用时间; 也可以先求每个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冲量, 然后再按矢量合成法则求所有外力冲量 的矢量和; 如果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各个力的作用时间不相同, 就只能求每个力在相应时间 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有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 三.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一般是一个物体,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 规定正方向.(3)进行受力分析,写出总冲量的表达式,如果在所选定的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就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 .(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 .(5)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四、典型题1、动量和动量的变化例 1 一个质量为 m=40g 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 =1m/s 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0.5m/s。

什么是动量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

什么是动量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

什么是动量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它是一个矢量量。

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当物体具有质量m并以速度v运动时,其动量p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 = m × 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力度和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也就是说,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动量会发生改变。

在实际应用中,动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动量的计算方法:1. 线性动量的计算:对于质点的线性运动,动量可以直接通过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计算得出。

例如,一个质量为2千克,速度为3米/秒的物体的动量可以计算为:p = 2 kg × 3 m/s = 6 kg·m/s2. 多物体系统的动量计算:当涉及到多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时,我们需要考虑每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将它们的动量进行矢量相加。

例如,两个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3千克的物体以相反方向以相同速度1米/秒运动,则它们的动量分别为:p1 = 2 kg × (-1 m/s) = -2 kg·m/sp2 = 3 kg × 1 m/s = 3 kg·m/s系统总动量为p = p1 + p2 = -2 kg·m/s + 3 kg·m/s = 1 kg·m/s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动量守恒。

即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前者的动量减小,后者的动量增加,但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在研究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量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它能够提供详细的数值描述和定量分析。

通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计算物体的动量,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应用。

动量知识点

动量知识点

有关“动量”的知识点总结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

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

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表达式:Ft=p′-p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

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

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

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

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

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

动量

动量

知识点一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速度v的乘积mv叫做物体的动量.动量通常用符号p来表示,即p=mv.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为kg·m/s.3.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特别提醒:(1)动量和速度一样,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当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时,物体的动量就有确定的数值.(2)动量具有瞬时性.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应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的动量.动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但它不能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如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速度相同时,它们的动量并不相同.(3)动量具有相对性.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指的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量.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指明相应的参考系.知识点二动量的变化1.因为p=mv是矢量,只要m的大小、v的大小和v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发生了变化,动量p就发生变化.2.动量的变化量Δp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方向相同.3.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Δp=p′-p此式为矢量式,若p′、p不在同一直线上,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矢量三角形定则)求矢量差;若在同一直线上,应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p、p′,最后用Δp=p′-p=mv′-mv进行代数运算.知识点三动量定理1.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F合·t=Δp.定义中的“等于”不仅表明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同时表明两者方向相同.2.动量定理还表示了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动量发生改变是物体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的结果.3.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牛顿第二定律所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产生加速度;而动量定理则表示了合外力在一段时间(过程)内的作用效果——改变了物体的动量.4.动量定理阐述了单个质点的合力的冲量和动量变化的关系.5.适用范围:不论物体的合力是否恒定,轨迹如何,也不论研究过程时间的长短,动量定理都是适用的.6.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可以是恒力的冲量,也可以是变力的冲量,因此利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变力的冲量.7.由动量定理得F=p′-pt,即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受到的合外力.8.动量定理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知识点四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数学表达式(1)p=p′即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和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系统总动量的求法遵循矢量运算法则.(2)Δp=p′-p=0即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3)Δp1=-Δp2即对两部分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动量变化等值反向.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3)分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知识点五碰撞问题1.碰撞的种类及特点分类标准种类特点能量是否守恒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共线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速度共线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2.弹性碰撞的规律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m1v1=m1v1′+m2v2′1 2m1v21=12m1v1′2+12m2v2′2解得:v1′=(m1-m2)v1m1+m2v2′=2m1v1m1+m2结论:(1)当两球质量相等时,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2)当质量大的球碰质量小的球时,碰撞后两球都向前运动.(3)当质量小的球碰质量大的球时,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合”为一体,具有共同的速度,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大.要点一动量定理[突破指南]1.动量定理具有以下特点:(1)矢量性:合外力的冲量∑F·Δt与动量的变化量Δp均为矢量,规定正方向后,在一条直线上矢量运算变为代数运算;(2)相等性:物体在时间Δt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Δt内动量的变化量;因而可以互求.(3)独立性:某方向的冲量只改变该方向上物体的动量;(4)广泛性: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而且也适用于随时间而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而且也适用于物体系统.(5)物理意义:冲量反映力对物体在一段时间上的积累作用,动量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2.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质点组.如果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并求它们的矢量和.(2)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给研究对象的力为外力.所有外力之和为合外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不包括在内.(3)规定正方向.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所以列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反之为负.(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个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5)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典例1】(2015·山东潍坊重点中学质检)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a)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将连接A、B的绳烧断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的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b)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等于()A.mv B.mv-MuC.mv+Mu D.mv+mu解析对B物体,由动量定理Mgt=Mu故gt=u对A物体,由动量定理I F-mgt=mv故I F=mgt+mv=mu+mv故D项正确.答案D【借题发挥】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要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突破指南]1.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表达式:(1)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m1v1+m2v2=m1v1′+m2v2′.(2)原来静止的两物体(爆炸、反冲等):0=m1v1+m2v2.(3)作用后两物体共速:m1v1+m2v2=(m1+m2)v.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五性”条件性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守恒条件(合力为零)相对性公式中v1、v2、v1′、v2′必须相对于同一个惯性系同时性公式中v1、v2是在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速度,v1′、v2′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速度矢量性应先选取正方向,凡是与选取的正方向一致的动量为正值,相反为负值普适性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系统,也适用于高速微观系统【典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2kg、m B=1kg、m 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求A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解析因碰撞时间极短,A与C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A的速度为v A,C的速度为v C,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0=m A v A+m C v C①A与B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v 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m B v0=(m A+m B)v AB②A与B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C碰撞,应满足v AB=v C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v A=2m/s.④答案2m/s【借题发挥】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P =m v 单位:kg.m/s1、瞬时性:动量是指物体在某⼀时刻的动量,计算时应取这⼀时刻的瞬时速度。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量性:动量的⽅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向相同。

3、相对性:物体的动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动量的变化:(1)、当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其末动量mv2与初动量mv1的⽮量差称为动量的变化,即?P= mv2 -mv1,或?P=P2-P1(2)、动量变化的⽮量性:由于动量是⽮量,所以动量的变化也是⽮量。

(3)、动量变化的计算:运算应⽤平⾏四边形定则。

如果在同⼀⽅向上选定正⽅向后,可⽤“+”“-”表⽰⽅向。

例1、两⼩球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且m1=2m2,当它们的动能相等时,它们的动量⼤⼩之⽐是1:2例2。

质量为10Kg的物体,当其速率由3m/s变为4m/s时,它的动量变化量Δp的⼤⼩不可能的是……( D )A、10kgm/sB、50kgm/sC、70kgm/sD、90kgm/s三、冲量(⼒对时间的累积效应)I=Ft单位:N?s注:冲量⼤⼩不仅与⼒有关,还与⼒的作⽤时间有关。

变⼒的冲量⼀般不能⽤I=Ft来计算,⽽应根据动量定理,⽤动量的改变量等效代换。

理解:1.⽮量性:恒⼒(或⽅向不变的⼒),冲量⽅向与⼒的⽅向⼀致;变⼒(⽅向改变的⼒),冲量⽅向应与物体动量改变量的⽅向⼀致。

2.过程量:它是⼒对物体的作⽤经历⼀段时间的积累效应。

与位移⽆关3.绝对性:⼒与时间与参照系的选取⽆关,冲量的⼤⼩、⽅向与参照系的选取⽆关。

例3.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平地⾯上,在与⽔平⾯成q⾓的拉⼒F作⽤下由静⽌开始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在这段时间内拉⼒F和重⼒mg冲量⼤⼩分别是(D)A.Ft,0B.Ftcos q,0C.mv,0D.Ft,mgt例4如图所⽰,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为30°⾼为h=5m的光滑斜⾯由静⽌从顶端(2)⽀持⼒的冲量;(3)合外⼒的冲量.(g=10m/s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求:(1)重⼒的冲量;【解析】求某个⼒的冲量时,只有恒⼒才能⽤公式I=F·t,⽽对于变⼒⼀般⽤动量定理求解,此题物体下滑过程中各⼒均为恒⼒,所以只要求出⼒作⽤时间便可⽤I=Ft求解.由⽜顿第⼆定律F=ma得下滑的加速度a=g·sin q=5m/s2.由s=(1/2)at2得下滑时间2S,所以重⼒的冲量IG=mg·t=2×10×2=40N·s.⽀持⼒的冲量IF=F·t=mgcos30°·t=203N·s,合外⼒的冲量IF合=F合·t=mgsin30°·t=20N·s.【解题回顾】某个⼒的冲量与合外⼒的冲量要注意区分.如5-1-2图,物重10N,放在桌⾯上静⽌不动,经历时间10秒钟,重⼒的冲量不是0⽽是I G=G·t=10×10=100N·s.四、动量定理(⽮量式)物体所受合外⼒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第八章动量

第八章动量

2.物体系的总动量:
是指该系统内所有各 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P=P1+P2
在同一直线上求总动量的标量化处理办法
在一维的情况下,P1、 P2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这时P1、 P2的方 向可以用“+”、“-”号来表示。先选定P1或P2中的某个方向为正 方 向即坐标的正方向,则与坐标正方向同向的为正值,反向的为 负值。这样,矢量式就变成了代数式 p=P2+P1 。 尽管P1、 P2的正、负跟选取的坐标正方向有关,但p的结果跟正 P p 方向的选择无关。
说明: 说明:
动量定理说明冲量是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动量定理说明冲量是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它定量 地描述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所产 生的效果。 生的效果。 用动量定理来的解决具体问题时, 用动量定理来的解决具体问题时,比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 要优越得多。运用动量定理时,只要抓住这个过程的初、 要优越得多。运用动量定理时,只要抓住这个过程的初、 末状态,不必顾及过程中的细节。 末状态,不必顾及过程中的细节。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等号两边的物理量不仅 大小相等,而且方问也相同。且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大小相等,而且方问也相同。且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也就是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也就是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3.物体所受的冲量 物体所受的冲量: 物体所受的冲量 物体所受的冲量是指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 量,即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I=I1+I2
4. 物体系所受的冲量 物体系所受的冲量: 物体系所受的冲量是指该物体系内所有各 个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I=I1+I2
在同一直线上求合冲量的标量化处理方法 在一维的情况下,I1、 I2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这 时I1、 I2的方向可以用“+”、“-”号来表示。先 选定I1或I2中的某个方向为正方向即坐标的正方 向,则与坐标正方向同向的为正值,反向的为负 值。这样,矢量式就变成了代数式 I=I1+I2 。 尽管I1、 I2的正、负跟选取的坐标正方向有关, 但I的结果跟正方向的选择无关。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 能
Ek= mv2/2
•标 kg·m2/s2 量 (J)
若速度变化, 则p一定变化
若速度变化, Ek不一定变化
动量与动能关系:
(1)由于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物体的动量变化时,动能不
一定变化;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动量一定变化。
(2)大小关系:
EK
mv2 2
m2v2 2m
p2 2m
EK
P2 2m
3.对动量定理的说明:
(1)冲量的效果是改变受力物体的动量,因 此动量定理是一个关于过程的规律。冲量的大 小总等于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冲量的方向总跟 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2)当几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表达式中 的冲量理解为各个力的合冲量,也是合力的冲 量。它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是物体动量变化的 原因,物体动量的变化是由它受到的合外力经 过一段时间积累的结果。
p=mv
Ek= mv2/2
(2) 质量为 2 kg 的物体,速度由向东的 3 m/s 变为向西的 3
m/s,它的动量和动能是否变化了?如果变化了,变化量各是多
少?
规定正方向
V=3m/s
V ′=3m/s
Δ p = P ʹ - P= -12 kg.m/s
Δ Ek=0
(3) A物体质量是2 kg,速度是3 m/s,方向向东;B物体质量是3 kg,速度是4 m/s,方向向西。它们的动量的矢量和是多少?它 们的动能之和是多少?
动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G
大小变化、方向改变或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5. 动量的变化量( Δ p)
(1) 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末动量与初动量之矢量差
(2) 表达式: Δ p = P ʹ - P= mv ʹ - mv =mΔv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和冲量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以描述物体运动中的力量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动量的概念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体的运动惯性。

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用公式p=mv表示,其中p为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动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其动量也相应增加;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其动量也相应增加。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其动量为mv。

二、冲量的概念冲量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的量度,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体受到力的变化程度。

冲量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有关,可以用公式J=FΔt表示,其中J为冲量,F为力的大小,Δt为作用时间。

与动量不同,冲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

当力的大小增加时,冲量也相应增加;当作用时间增加时,冲量也相应增加。

例如,一个力以大小为F在时间Δt内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冲量为FΔt。

三、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封闭系统中动量守恒的物理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内部物体的动量可以相互转移,但总的动量保持恒定。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动量可以相互转移,但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基于这一定律,许多碰撞问题可以得到解释和预测。

四、冲量-动量定理冲量-动量定理是描述力与物体动量关系的物理定律。

根据冲量-动量定理,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冲量等于该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即,J=Δp,其中J为冲量,Δp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冲量-动量定理可以应用于计算物体速度的变化、力的大小等问题。

例如,在给定冲量和作用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冲量-动量定理计算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五、动量和冲量的应用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碰撞分析:通过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动量定理,可以分析和预测碰撞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碰撞问题的求解。

动量 动量定律知识点总结

动量 动量定律知识点总结

动量动量定律知识点总结一、动量的概念(一)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属性,通常用符号p来表示,动量的定义为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即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秒(kg·m/s)。

(二)动量的方向动量与速度方向一致,即物体的速度方向决定了其动量的方向。

当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其动量的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三)动量的数量物体的动量大小与其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即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量也越大。

二、动量定律的内容动量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之一,包括了动量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两个重要内容。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个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动量定律动量定律又称牛顿第二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动量变化情况。

具体表述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FΔt=Δp,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Δt表示外力作用时间,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动量定律适用于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

(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多体系统中动量守恒的定律,它表示了多个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规律。

具体表述为:一个封闭系统中,若物体之间不存在外力作用,那么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Σpi=Σpf,其中Σpi表示系统初态的总动量,Σpf表示系统末态的总动量。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多体系统的总动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改变。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描述多体系统的动量变化规律,例如弹道问题、碰撞问题等都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计算。

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定律,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三、动量定律的适用条件动量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之一,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下面将介绍动量定律的适用条件。

动量

动量
(4)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 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特别是力作用在静止的物 体上也有冲量。
二、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 量
2、表达式:p=mv 单位:(kg.m/s) 3、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4、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
同。 5、动量的相对性: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
2.动量与动能异同 同:描述运动状态物理量。
动量
动能
定义式 矢、标性
P=mv 矢量
Ek= 标量
变化原因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外力做的功的和,
的冲量
或合外力的功
大小关系
p= 2mEk
Ek=
p2 2m
对于给定的物体,或动能发生了变化,动量也一定
发生变化;而动量发生变化,动能却不一定发生变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测得物体 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为t,若该 物体升高的高度为H,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I=Ft 矢量 动量增量
功 对空间的积累
W=Fs cosα 标量
动能增量
某力对物体做了功,该力一定有冲量;而某力有冲量,该力却不一定做 了功
2.动量与动能
动量
动能
定义式 矢、标性
P=mv 矢量
Ek= 标量
变化原因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
外力做的功的和,或合 外力的功
大小关系
p= 2mEk
Ek=
p2 2m
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冲量与动量关系—— 三、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
的动量变化。 F=ma推导
(2)表达式:F合t mvt mv0 或: I=Δp

动量

动量

动量(Momentum)又称线性动量(Linear Momentum)。

在经典力学中,动量(是指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 ,量纲MLT⁻¹)表示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指的是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动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1]定义在物理学中,动量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

一般而言,一个物体的动量指的是这个物体在它运动方向上保持运动的趋势。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量纲MLT⁻¹。

公式p=m·vp:动量m:质量v:速度c:光速注:一般情况请用一公式基本性质动量是矢量,用符号p表示。

质点组的动量为组内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

动量是一个守恒量,这表示为在一个封闭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为0)内动量的总和不变。

物体的机械运动都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与周围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运动物体与周围物体间发生着机械运动的传递(或转移)过程,动量正是从机械运动传递这个角度度量机械运动的物理量,这种传递是等量地进行的,物体2把多少机械运动(即动量)传递给物体1,物体2将失去等量的动量,传递的结果是两者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从动力学角度看,力反映了动量传递快慢的情况。

与实物一样,电磁场也具有动量。

例如光子的动量为,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k为波矢,其大小为k=2π/λ(λ 为波长),方向沿波传播方向。

知识要点梳理1.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p=m v.2. 冲量也是矢量,冲量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F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3. 冲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I=m v₂-m v₁.4. 动量定理可由牛顿运动定律直接推导出来,因此动量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是一致的,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的题目,不少都可用动量定理来解。

在有些题目中,用动量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要简便得多。

高中物理动量

高中物理动量

专题八动量一、动量定理(一)动量定理的推导情景情景图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质量为m的物块在拉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结合物理情景,推导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质量为m的物块在拉力F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结合物理情景,推导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础应用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1)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2)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3)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

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例1】一个质量为m=40g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1m/s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 =0.5m/s。

求乒乓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

Fv tv0t;xFv tv0t;xF f动量的变化:ppp-'=∆由于动量为矢量,则求解动量的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2)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2】一个质量为m=40g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1m/s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0.5m/s。

求在碰撞过程中,乒乓球动量变化为多少?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1)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2)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

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

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则绳的拉力在时间t内的冲量,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

对于方向不断变化的力的冲量,其方向可以通过动量变化的方向间接得出。

动量

动量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重点内容:一、两个概念:(一)动量:符号P1、定义:物体的质量与它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2、定义式:P=mv,单位kg·m/s3、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4、速度、动能与动量的关系:①速度和动量都是矢量,动能是标量;②速度只能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而动量能告诉我们使物体运动或者停止运动需要多大的冲量。

③动能与动量的大小关系:E k=mv2=,P=mv=④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因为动量是矢量,它的值取决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动能是标量,它的值仅取决于速度的大小。

所以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量一定改变,而动能并不变。

因此有以下几种说法: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物体的动量一定变,但动能却不一定变;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物体的速度一定变,但动能却不一定变;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物体的速度和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例1、将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一个物体水平抛出,另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试比较落地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动量,动能和重力的瞬时功率?解:如图所示,两物体落地瞬间速率,分别为v1和v2,根据机械能守恒,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所以速率相等,但由于速度方向不同,所以速度不同;同理,由动量P=mv,可知动量的大小相等,但动量方向不同,所以动量不同;又因为动能是标量,由E k=mv2可知落地时动能相等。

根据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 t=mg·v·cosθ,可知,落地时两物体的重力瞬时功率不同。

5、动量的改变(ΔP):物体动量的改变等于物体的末动量减去物体的初动量,即:ΔP=P2-P1=mv2-mv1=mΔv说明:(1)ΔP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Δv方向相同;(2)ΔP=P2-P1是一个矢量式,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撞到墙上,若物体与墙相互作用时无能量损失,物体以原速率弹回,试求:物体与墙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的改变量。

动量

动量

动量1、动量定理(1)表述: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I=△P F △t=mv-mv 。

(2)导出:动量定理实际上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导出的,由牛顿第二定律F=ma两端同乘合外力F 的作用时间,即可得F △t=ma △t=m(v-v 0)=mv-mv 0(3)①动量定理建立的过程量(I=F △t )与状态量变化(△P=mv-mv 0)间的关系,这就提供了一种“通过比较状态以达到了解过程之目的”的方法;②动量定理是矢量式,这使得在运用动量应用于一维运动过程中,首先规定参考正方向以明确各矢量的方向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 计算恒力的冲量。

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2、深刻理解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2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3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4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除了22112211v m v m v m v m '+'=+,即p 1+p 2=p 1/+p 2/外,还有:Δp 1+Δp 2=0,Δp 1= -Δp 2 和1221v v m m ∆∆-=(4)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的注意点:①由动量守恒定律是一矢量式,所以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当系统中各物体被限制在同一直线上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前应先规定参考正方向以明确各个速度代入方程时的符号。

②动量守恒定律中各物体在各状态下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惯性参照系的速度。

3、碰撞过程研究(1)碰撞过程的特征:①碰撞双方相互作用的时间△t 一般很短;②碰撞双方相互作用的力作为系统的内力一般很大。

动量定义

动量定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m 和速度v 的乘积叫做动量。

2、定义式:p= m v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动量变化的三种情况大小变化、方向改变或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动量大小、方向均不变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动量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推移而增大3.物体做平抛运动动量方向时刻改变,大小随时间推移而增大4.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动量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三、动量的变化1.定义:物体的末动量与初动量之矢量差叫做物体动量的变化.2.表达式:△P=m·△v.说明:①动量的变化等于末状态动量减初状态的动量,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②动量的变化也叫动量的增量或动量的改变量.1、 一个质量是0.1kg 的钢球,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块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方向如何?ΔP2、质量为m 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与水平地面碰撞时间极短,离地时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钢球动量变化为多少?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冲量是矢量,方向与作用力方向一致(恒力)2.定义式:I =F t(1)计算恒力的冲量(2)F 是变力,可采用图像法、分段法、动量定理等高中常采用动量定理求解P P ′(3)冲量是矢量:若力方向不变,I 和力方向同若力方向变,I 和△V 方向同(动量定理)(4)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5)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

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

冲量的计算要明确求哪个力的冲量,还是物体的合外力的冲量。

I =F t 只能恒力的冲量。

F 是变力,可采用图像法、分段法、动量定理等,高中常采用动量定理求解例1.平抛一质量m=2Kg 的物体,经t=5s ,重力的冲量解析:重力为恒力,可直接用定义式求解则:I=mgt=100Ns例2.如图,物体原先静止,在恒力F1、F2分别作用t1、t2,求物体受F1、F2的合冲量。

动量概念总结

动量概念总结

动量概念总结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属性,它描述了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数量。

1. 什么是动量?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p)= 质量(m) ×速度(v)
2. 动量的特性
2.1 动量的守恒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动量的总和在一次事件中保持不变。

2.2 动量的方向
动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如果物体正向运动,它的动量也是正的;若物体反向运动,则动量为负数。

2.3 动量的变化
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乘以作用时间,并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变化会导致物体动量的改变。

3. 动量与冲量
3.1 冲量的概念
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表示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2 冲量与动量的关系
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冲量等于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即冲量(J)= ∫F(t) d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经常应用于碰撞问题,可以帮助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变化。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 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总结完毕,以上是关于动量概念的总结内容。

动量公式

动量公式

在物理学中,动量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

在经典力学中,动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表示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有关动量的更精确的量度的内容,请参见本页的动量的现代定义部分。

一般而言,一个物体的动量指的是这个物体在它运动方向上保持运动的趋势。

动量实际上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推论。

动量是一个守恒量,这表示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动量的总和不可改变。

公式
p(动量)=m(质量)·v(速度)
基本性质
动量是矢量,用符号p表示。

质点组的动量为组内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

动量是一个守恒量,这表示为在一个封闭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为0)内动量的总和不变。

物体的机械运动都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与周围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运动物体与周围物体间发生着机械运动的传递(或转移)过程,动量正是从机械运动传递这个角度量度机械运动的物理量,这种传递是等量地进行的,物体2把多少机械运动(即动量)传递给物体1,物体2将失去等量的动量,传递的结果是两者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从动力学角度看,力反映了动量传递快慢的情况。

与实物一样,电磁场也具有动量。

例如光子的动量为p=hk/(2
π),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k为波矢,其大小为k=(2π)/λ(λ为波长),方向沿波传播方向。

动量的单位

动量的单位

动量单位是kg·m/s
动量概念:
即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动量( Momentum )也称为线性动量( Linear Momentum )。

在经典力学中,动量(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KGM/s,维数为MLT )表示为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是指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动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定义:
在物理学中,动量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某物体的运动量是指该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维持运动的倾向。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计量纲MLT。

知识要点整理:
1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 .力积也是向量。

力积的方向和力作用的方向是一样的。

f可以是定力,也可以是变量。

3 .脉冲定理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

4 .动量定理可以直接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因此动量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是一致的,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主题,不少是用动量定理求解的。

在一些主题中,用动量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更容易。

5 .对于由多个相互作用质点组成的系统,如果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矢量和受到的过程中始终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将被保存。

内容:
当给定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时,该系统的总动量不变,这一结论称为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

那是实验定律,也可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导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动量及冲量概念,反复强调动量及冲量的方向性,使学生对矢量的方向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掌握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2.理解和掌握动量定理的内容以及动量定理的实际应用,会选择研究对象及有关过程,并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代数方法研究矢量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具体问题建立坐标,假设正方向并结合动量、冲量的实际方向引入正负量牢固掌握用代数方法处理一维矢量运算的基本方法.3.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使用条件,会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了解动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于自然中的微观世界和客观世界.4.理解和掌握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各种碰撞问题,即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及非弹性碰撞,并掌握各种类型碰撞的特点,以及各种碰撞中的能量转化规律.5.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碰撞前后的物理过程联系在一起,并能灵活地选择过程和对象解决问题.6.使学生能够总结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和冲量的关系,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即让学生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三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选择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动量、冲量的方向及动量的变化(也叫动量的增量)的方向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牢固掌握动量、冲量及动量的变化方向是学好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2)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联系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若干个动量守恒的系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往往也是简便方法,则应为教学的重点.(3)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碰撞中的能量转化规律,这是综合利用功能关系及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础.2.难点(1)对于动量、冲量及动量改变量的方向及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处理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出学生不易接受,并在解决问题中经常出现错误,因此应多次练习反复强调.(2)对动量守恒系统的选择以及相关过程的选择,学生往往出现错误,尤其对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需要选择若干个守恒系统和若干个相关过程解题是教学的难点.(3)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同一直线上的碰撞问题时,确定正方向后,引入正负号表示碰撞前后动量的方向时,学生容易出现正负号的错误.正确使用正负号表示各矢量的方向是教学的难点.如减少错误机会,表示矢量的字母一般只表示矢量大小,而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应标在字母前面,当矢量的实际方向未知时可以把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含在字母中.在矢量运算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字母中是否内含方向.教学过程设计一、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复习1.引入复习课题教师活动(1)物体的动量表征物体的运动状态,用mv表示,方向即v方向,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Ft后,动量将发生变化,所受冲量及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遵守动量定理即:Ft=mv2-mv1动量的单位kg·m/s冲量的单位是N·s.(2)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让学生用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推导动量定理,叫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同学同时推导:然后让学生思考,下述关系是否正确:①v2-v1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②mv2-mv1的方向同Ft的方向相同.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以上结论都是正确的.[例1] 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由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A.重力与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等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大小为零C.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冲量等于零D.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结合例1提示学生思考:①物体动量的变化与物体所受一个力的冲量有直接关系吗?(无)②在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一个外力的冲量能等于零吗?(否)③在一个过程中如果物体所受两个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这两个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大小相等)④物体所受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这个力的冲量是否也一定为零?(否)通过对上述问题思考启发引导学生完成例1.通过例1总结得出:①物体动量变化只与合外力的冲量有关.②物体所受一个外力可以对物体不做功,但这个力的冲量不可能为零.[例2] 如图1-6-2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船连同球的质量总共为Mkg,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球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先后向左右水平抛出,先水平向左抛出甲球,然后再水平向右以大小相同的速度抛乙球,判断:抛球过程中甲乙两球受到的冲量大小关系.学生思考后教师做简单分析:抛甲球时,甲球受的冲量等于甲球动量的变化mv,同时船受到反方向的冲量,因而获得向右的冲量向右运动起来.设此时船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船,抛乙球时,乙球受到的冲量等于乙球动量的变化,即mv-mv船,显然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于乙球受的冲量.解例2之前,提示学生思考下述问题:①抛出甲球前后,甲球动量分别为多少?(0;mv)②抛出甲球过程船载着乙球如何运动?③抛出乙球前后,乙球动量分别为多少?④抛球过程中,两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取决于什么?通过以上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甲球受的冲量大.通过此例题使学生掌握,用动量的变化求冲量的一种方法.解完例题2可引导学生追忆解题过程,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①解本题选择了几个研究对象?(三个对象:甲球、乙球和船)②对每个研究对象如何使用动量定律列出方程?(着重强调方向性,例如对甲球以左为正方向,F甲t甲=mv,对乙球以右为正方向,F乙t乙=mv-mv船,各字母只表示绝对值).先让学生认真审题2~3分钟,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②重力的冲量是否在任何过程中都是竖直向下的?③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及方向用什么规律判断和计算最为方便?(用物体动量的变化)[例3] 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v0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冲上斜面,滑到B点速度为零,然后滑下回到A点(图1-6-3).关于物块所受的冲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摩擦力冲量等值反向B.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重力的冲量等值同向C.物块从冲上斜面A点到返回A点的整个过程中所受到各外力的冲量的总和方向向下D.物块从冲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总和小于2mv.教师简单分析:因上滑时间小于下滑时间,则各力的冲量都是上滑过程小于下滑过程,重力的冲量方向永远竖直向下,合力冲量的大小和方向,用动量定理最方便.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Ft=mv t-(-mv0),因v1<v0则∑Ft<2mv0,故应选D.通过审题和启发引导,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提取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可让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解答此题,一般是可以正确解答的.(3)课堂练习人从高台上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上,人着地时的动作是怎样的?试分析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动作.学生思考分析后教师做简单分析小结:①研究对象是人体,研究过程,从人脚接触地面,弯曲双腿下蹲到人体停止运动.③地面对人体弹力N过大可损害人体,造成摔伤事故,因此应弯曲双腿,减小弹力N,采取自我保护动作着地.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体育课上有关感性认识自愿回答.学生可能做出较粗略的回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深度及时引导启发思考:①为什么着地时要弯曲双腿?②用动量定理分析哪一个物理过程?③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设正方向?最后列出动量定理表达式.2.课堂小结本节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点内容:(1)动量、冲量都是矢量,运算遵守矢量运算法则,和力的运算方法相同。

(2)使用动量定理时,应选择研究对象,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3)在同一直线上使用动量定理时,应选择一个正方向,联系动量和冲量的实际方向,结合所设的正方向引入正负号,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4)使用动量定理解题,灵活选择对象和过程可给解题带来方便.3.课后追忆下课后,要及时记录课堂效率、学生听课反应、学生听课基本情况,尤其要记录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学生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并记录改进设想.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1.引入复习课题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回忆演示实验:水平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m1、m2发生各种类型的互相作用(包括原来都静止;原来相向运动;原来同向运动,互相作用后分开;互相作用后不分开……).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时,互相作用后两滑块动量的改变,大小和方向存在什么关系?(2)为便于记忆和使用上的方便,把规律△p1=-△p2改换成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同一直线上两物体做对心碰撞时的数学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3)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总结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使用步骤、如何引入正负号.之后,可在练习本上做如下例题.已知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板正以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质量为m的物块以大小与M相等的速度v0从木板右端进入长板上面向左运动,m<M,已知木块没有滑离长板且最后木块和长板相对静止,求从木块滑上长板到木块与长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及长板的最小速度分别为多大?木块和长板相对水平面的位移大小之比为多少?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回答问题,一般学生是可以正确回答的: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合外力为零时,互相作用后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里应再次强调动量改变的方向是矢量差的方向,与动量的方向有很大区别,不要相混).用数学表达式△p1=-△p2.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口述动量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个系统的动量就保持不变.然后让学生板书一维对心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并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①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F外=0或外力<<内力.②举例说明可选哪些动量守恒系统: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炸弹爆炸(F外<<F内);碰撞后分开或不分开;不接触的碰撞,如离得很近的天体.③如何用代数方法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设正方向,引入正负号(建议已知方向时,引入的正负号写在字母前面).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大到宏观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互相作用力可能是什么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注意: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尽量由学生自己总结复习,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尽量不代替学生总结,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学生做完后,教师简单分析,总结思维步骤:建立物理图景:木块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再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木块最小速度为零,长板一直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用动量守恒定律可求m、M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以右为正方向,选刚开始为相M、m相对静止,m向左匀减速运动,长板M向右匀减速运动,则对m以左为正方向,用位移公式(f为M、m间的摩擦力)对长板以右为正方向,则:教师分析总结完毕,应让学生追忆解题步骤,以便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解题能力.为开拓思维,突出重点图景,提出以下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PGN0056.TXT/PGN>①木块木板系统总动量方向是什么方向?②为什么木块速度可以瞬时为零,而木板不能?③木块和木板刚相对静止时,木块的位置在木块初始位置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左边)④本题第二问求位移大小之比能否用m、M的平均速度之比来求?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正方向及正负号问题的理解,并引起足够重视.注意:由于是复习课,本小题注意到前后知识的互相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思考③有一定难度,需用能量转化规律分析,教师可启发.(4)提出问题[例1] 质量分别为mA=0.5kg、mB=0.4kg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C=0.1kg 的木块C以初速vC0=10m/s滑上A板左端,最后C木块和B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CB=1.5m/s.求(1)A板最后的速度vA.(2)C木块刚离开A板时的速度vC.启发学生思维,可帮助学生建立如下物理图景(图1-6-6):在学生充分思考,列出若干个动量守恒数学表达式后,教师简单分析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方法:要搞清A、B、C运动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合外力为零的系统以及与解题有关的状态,假设正方向后,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例如由学生列出的方程中,选(1)、(2)组成方程组代入数值0.1×10=(0.5+0.4)vA+0.1vC(1)0.1×10=0.5vA+(0.4+0.1)=1.5 (2)也可由方程(2)、(3)求解.先让学生认真看题,弄清物理图景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①A、B、C各做什么运动?可分段叙述.②可选哪几个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③对每个动量守恒的系统应选哪些相关的状态?④灵活选择系统和状态能否给解题带来方便?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自己列出有关系统相关状态的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要尽量多列.一般学生可以列出若干个方程.例如:以ABC为系统:以右为正方向:从开始时刻到C木块刚离开A板,mCvC0=(mA+mB)vA+mCvC(1)从开始时刻到C木块与B板相对静止,mCvC0=mAvA+(mB+mC)vCB(2)</PGN0057.TXT/PGN>以BC为系统:从C木块刚离开A板到C木块与B板相对静止:mCvC=(mB+mC)vCB(3)学生可能列出一些错误的方程,例如针对动量不守恒的系统列方程.(∑F外≠0的系统)比如以C、A为系统时合外力不为零;或者选择的过程初状态的系统和末状态的系统不一致,比如学生可能列出错误方程:mCvC=(mB+mC)vCB,应即时引导修正.学生列方程出现的错误可由其他学生分析原因给以纠正,然后由学生代入数值求解,并追忆整个解题过程,形成记忆.[例2] 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的质量共为M甲=30kg,乙和他的冰车的质量也是30kg,游戏时甲推一个质量m=15kg的箱子,以大小为v0=2.0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避免相撞,甲将箱子推给乙,求:(1)甲至少以多大速度(相对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相撞?(2)甲在推出时对箱子做了多少功?学生思考,分析判断以后,教师总结分析如下:(1)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30kg·m/s,方向向右,并且总动量守恒(推接木箱的力可看成内力).(2)用此法可以避免两孩相撞,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后,都停下来不可能,都向左运动也不可能.可用系统动量守恒予以推翻.(3)联系学生力学感受可以凭直觉分析出,若两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甲孩推木箱的速度太大,与习题所求不符,故排除此情况.(4)分析结果表明:甲孩以最小速度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又避免相撞,则最后两孩的运动情况应是两孩以相同的速度v共向右运动.最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列出所有方程的基础上,简单分析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应搞清推木箱和接木箱的物理图景,通过全面的分析,搞清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后两孩的运动情况是极其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需用较长时间进行分析,搞清情况后,正确选择系统及状态便可列方程求解.例如用方程(1)、(4)代入数值,得学生认真看题弄清甲孩推出箱和乙孩接箱的过程,然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甲乙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大小方向如何?(2)甲孩推出木箱对甲孩速度有何影响,乙孩接住木箱速度如何变化,这种方法能否避免两孩相撞?(3)为避免两孩相撞,甲孩推木箱的速度有何要求?(4)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如果两孩没有相撞,那么甲乙两孩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5)如果甲孩以最小的速度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两孩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基本可以回答以上问题,即系统总动量为30kgm/s向右;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两孩不相撞的情况学生可能提出三种情况,即两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孩都向右运动,两孩都向左运动.可能个别学生还提出两孩都停下来.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以上情况的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选择系统及有关状态求解.可让学生板书,针对所有的动量守恒系统及有关状态列出方程.设甲孩推出木箱后速度变为v甲,乙孩接住木箱后的速度为v乙,学生可能列出如下方程.对甲孩和木箱在推木箱前及推出木箱后的两个状态,以右为正,有(M甲+m)v0+M甲v甲+mv木(1)对推出来的木箱及乙孩组成的系统,乙孩接住木箱前后两个状态:mv木-M乙v0=(M乙+m)v乙(2)v甲=v乙(3)对甲乙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推出木箱之前及乙孩接住木箱之后两个状态:(M甲+m)v0-M乙v0=(M甲+M乙+m)v甲(4)学生如果列出错误的方程,可让其他学生予以纠正,最后算出甲推木箱时对木箱做的功教师分析解答后,学生应追忆整个解题过程,形成记忆.[例3] 质量为M的圆薄板与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连接,开始时板与球紧挨,在它们正下方h=0.2m 处有一固定支架C,支架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孔,圆孔直径小于圆薄板的直径,圆板中心和圆孔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1-6-8所示.让薄板与小球同时自由下落,圆薄板与C孔发生弹性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圆板M与孔C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分离,直到轻绳第一次绷紧,为使轻绳第一次绷紧时,板与球的共同速度v共方向竖直向下,求在下列条件下轻绳长度应满足的条件:学生思考分析列出有关方程并算出答案后,教师做简单分析总结如下:认真弄清物理过程是解题关键,尤其是综合性较强的物理过程更为重要.本题有如下几个重要过程:(1)M、m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2)圆板M与孔C碰后,M、m分别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和向下的竖直下抛运动.由于重力Mg、mg的冲量作用,使圆板向上的动量MVm不断减小,小球向下的动量mvm不断增大.(3)随着时间的延续,圆板与小球的总动量可以由方向向上演变成方向向下,此时小球向下的动量应大于圆板向上的动量,用此关系可求出所需要的时间.然后用运动学位移公式可求出绳的最小长度.代入(5),得L1=2v0t=0.64(m)由(6)(7)可得绳的最大长度L2应满足则绳长L应为0.64<L<1.6组织学生认真看题弄清整个物理过程,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习题中的重要字眼,如弹性碰撞表明机械能守恒,绳子绷紧时M、m共同速度方向向下,由于重力冲量作用引起物体动量变化的,然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圆薄板M与球m自由下落与孔C相碰后,圆板和球各做什么运动,动量大小方向如何?(2)圆薄板与孔C碰后,它们的动量大小方向如何变化,为什么?(3)圆板与C孔碰后,圆板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系统总动量的方向有可能变成向下吗?变成向下的时间能求吗?(4)轻绳绷紧的一瞬间系统的动量守恒吗?为什么?(5)为使板、球系统总动量方向变为向下,需要重力作用一定的时间,绳的长度能太短吗?为使轻绳第一次绷紧之前圆薄板不与孔C发生第二次碰撞,绳的长度能太长吗?通过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有关物理规律表示出有关的物理过程(可引导提示)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圆板与C孔碰后,对板M以上为正vm=v0-gt (2)对球M以下为正vm=v0+gt (3)设t秒轻绳绷紧,此时板、球系统总动量向下,应有mvm>MvM即m(v0+gt)≥M(v0-gt)(4)为实现以上过程,轻绳的最小长度L1应满足</PGN0060C.TXT/PGN>为使板与C孔不发生第二次碰撞,轻绳的最大长度L2应满足然后,由学生解出第一问,绳的最短长度L1≥0.64m,绳的最长长度应满足L2≤1.6m.在解决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M、m大小任意,使轻绳绷紧时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圆板的动量应该变成多大才能保证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一般学生可以正确答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求解.引导学生求解如下:M、m取任意值时,为使轻绳绷紧时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圆板动则绳长应满足1.6>L″>0.8教师分析解答后,学生应追忆解题过程,形成记忆.2.课堂小结本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动量守恒定律针对一个合外力为零的系统,使用时应在物理过程中找一个合外力为零的系数及有关状态列出方程.(2)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般可以规定正方向,引入正负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解同一道题有时可以选若干个系统和若干个相关的状态,注意系统与系统、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联系.(4)认真细致地搞清物理图景,摸清物理过程的发展和演变规律,针对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适用相关的规律列出方程.(5)解决较复杂的习题,需要动量守恒定律和前后相关的物理规律的综合应用,使用时要注意规律间的联系和使用条件方法上的区别.3.课后追忆下课后要及时记录学生活动的基本情况;课堂总体效果,要记录没有估计到的突发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进一步改进设想.三、磁撞的复习1.引入复习课题教师活动(1)物体和物体发生互相作用的过程,也叫碰撞过程,不同的碰撞过程能量的转化情况有所不同.(2)在不同的碰撞过程中,除动量守恒外,还可以综合利用能量的转化规律联合解题.为方便计,根据能量转化情况可把碰撞分为三种类型,即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以及非弹性碰撞.(3)有些碰撞可与以上三种碰撞相类比.下面从碰撞的两个阶段及能量的转化规律认识三种类型的碰撞.[例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分别以速度v1、v2向右运动,v1>v2,m2左侧固定有轻弹簧(图1-6-9).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弹簧被压缩又回复到原长时,m1、m2 的速度分别为多大?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审题后,应想象出m1、m2的全部碰撞过程.为使学生注意到碰撞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①m1、m2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②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速度大小有何关系?③弹簧回复形变过程中两物速度又如何变化?④在全部过程中,m1、m2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⑤什么时候系统的动能总和不变?经过启发思考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①弹簧压缩过程中,v1变小,v2变大,系统动能转为弹簧的弹性势能.②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达共同速度,形变阶段结束.③弹簧回复形变过程中,m2继续加速,m1减速,关于m1的运动情况暂不做详细分析,留到以后解决.④整个过程系统的总动量始终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