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谢文俊(王蓉)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及其平衡的条件,同
时培养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反应的理解水平。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设备:实验用的主要仪器,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两种
颜色的指示剂。

(2)在实验杯中加入相应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各加入50毫升,滴入
两种颜色的指示剂。

(3)观察反应现象:将实验容器打开,接着观察其两种指示剂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可判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记录发生反应的系数: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记录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平衡系数K,即把原来容器中存在的指示剂按反应系数进行乘法运算。

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钠混合时,由于其它离子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和
还原剂,因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指示剂的颜色,而各指示剂的发生的氧化还原
平衡系数K分别为:0.33、0.02。

结论:。

环化分析检验技术实训报告

环化分析检验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化分析检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验原理环化分析检验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有机化合物中环状结构的分析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等信息。

2.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制成溶液。

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

(2)红外光谱分析将制备好的溶液滴在红外光谱样品池上,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确定样品中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将样品溶液滴在核磁共振波谱样品池上,进行核磁共振波谱扫描。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图,确定样品中的碳氢骨架、官能团等信息。

(4)质谱分析将样品溶液滴在质谱样品池上,进行质谱扫描。

通过分析质谱图,确定样品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

三、实训过程1. 样品制备首先,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作为溶剂,制成溶液。

将溶液倒入样品池中,备用。

2. 红外光谱分析将样品池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观察红外光谱图,分析样品中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将样品池放入核磁共振波谱仪中,进行核磁共振波谱扫描。

观察核磁共振波谱图,分析样品中的碳氢骨架、官能团等信息。

4. 质谱分析将样品池放入质谱仪中,进行质谱扫描。

观察质谱图,分析样品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红外光谱图,发现样品中存在以下官能团:C=O、C=C、C-H、O-H等。

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推断样品可能为羧酸类化合物。

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图显示,样品中有以下碳氢骨架:CH3、CH2、CH等。

结合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进一步确定样品为羧酸类化合物。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报告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报告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比色皿、计时器药品: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钒(V)溶液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通常用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表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氢与硫酸钒(V)在强硫酸介质中反应生成氧气,利用比色法测定反应速率。

实验步骤:1. 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并记录其重量。

2. 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3. 在另一比色皿中取一定量的硫酸钒(V)溶液。

4. 将两种溶液混合并立即开始计时。

5. 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取出混合溶液并以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

6. 得到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可以通过绘制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确定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利用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得出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对进一步探究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为工程技术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为未来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实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实验操作环境的控制、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致谢: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

同时也感谢实验设备和药品的提供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愿我们的实验成果能够为科学研究和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致谢:无特殊情况请勿翻阅结束。

植物根系活力实验报告

植物根系活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因素,并运用TTC法测定根系活力,以了解根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系活力是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指标。

TTC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

该法基于根系活力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系,通过测定根系在特定条件下对TTC的还原程度来评估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小麦、玉米、大豆等- 实验试剂:TTC溶液、蒸馏水、盐酸、氢氧化钠等-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烘箱、天平等2. 实验方法(1)根系活力测定- 将植物根系洗净、烘干,称重后剪成1-2厘米的小段。

- 将根系放入装有适量TTC溶液的试管中,在25℃下避光培养24小时。

- 用蒸馏水冲洗根系,去除多余的TTC,然后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

- 将根系放入烘箱中,在80℃下烘干至恒重。

- 称量烘干后的根系重量,计算根系活力。

(2)不同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将植物根系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下培养,然后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根系活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植物根系活力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小麦、玉米、大豆等植物的根系活力存在差异。

其中,小麦的根系活力最高,玉米次之,大豆最低。

2. 不同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1)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根系活力逐渐增强。

但当温度过高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2)光照:光照强度对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根系活力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但当光照强度过高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3)土壤水分:在一定土壤水分范围内,根系活力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强。

但当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五、结论本次实验通过TTC法测定了不同植物根系活力,并分析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掌握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和原理,并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对于一些有明显颜色变化或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测量体系中某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

本次实验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为例,其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MnO₂催化剂) 2H₂O + O₂↑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氧气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气管水槽量筒秒表2、药品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约为 5%)二氧化锰粉末四、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加入约 50 mL 过氧化氢溶液,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粉末。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二氧化锰粉末缓慢加入锥形瓶中,同时开始计时,并记录产生氧气的体积。

4、每隔一定时间(如 10 秒)读取量筒中氧气的体积,直到反应基本结束。

5、重复实验 2-3 次,以减少实验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时间(s)|氧气体积(mL)||::|::||10|_____||20|_____||30|_____||40|_____||||2、以时间为横坐标,氧气体积为纵坐标,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根据曲线的斜率计算反应速率。

六、结果与讨论1、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

2、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3、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装置气密性不好、读数不准确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注意事项1、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常见生化试剂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生化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生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生物分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酶促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酚酞指示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蛋白质、淀粉2. 实验仪器:- 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移液枪、滴管、试管夹、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四、实验步骤1. 酶促反应实验:(1)将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取培养好的菌液,加入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取培养好的菌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取淀粉溶液,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取淀粉溶液,加入葡萄糖,观察颜色变化。

(3)取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酸碱反应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变为红色,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

- 大肠杆菌菌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表明其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变为紫色,表明其含有蛋白质。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结果:- 淀粉溶液加入碘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表明淀粉存在。

- 淀粉溶液加入葡萄糖后,蓝色消失,表明葡萄糖与淀粉发生反应,生成葡萄糖淀粉。

- 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表明蛋白质存在。

论文实验报告

论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规律。

3. 为植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向日葵幼苗、水、二氧化碳、蒸馏水、培养皿、遮光布、光照计、电子天平、秒表等。

2. 实验仪器:光照计、电子天平、秒表、遮光布、培养皿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向日葵幼苗种植在培养皿中,保证幼苗生长良好。

2. 设置不同光照条件,分别为强光(自然光照)、中等光照(遮光布遮住部分光照)、弱光(遮光布遮住大部分光照)。

3. 在相同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生长状况等。

五、实验步骤1. 将向日葵幼苗种植在培养皿中,保证幼苗生长良好。

2. 设置不同光照条件,分别为强光、中等光照、弱光。

3. 在相同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

a. 将向日葵幼苗放置在光照计下,记录光照强度。

b.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

i.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向日葵幼苗的初始重量。

ii.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向日葵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iii. 再次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向日葵幼苗的重量,计算光合作用速率。

c. 观察并记录向日葵幼苗的生长状况。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生长状况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强光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8mg/h。

b. 中等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6mg/h。

c. 弱光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4mg/h。

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法测定药物制剂中叶酸的含量

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法测定药物制剂中叶酸的含量

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法测定药物制剂中叶酸的含量黄朝表33 陈恒武3 何巧红(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化学系,杭州310028)摘 要 叶酸接受紫外光照后可转变成最大激发波长为274nm 、最大发射波长为466nm 的强荧光化合物。

对光化学反应介质进行考察,发现在Na 2C O 32NaHC O 3缓冲体系中所产生的光化学荧光最强,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分析法。

试样在水载流的携带下与pH 9.5的Na 2C O 32NaHC O 3缓冲溶液汇流后,通过一个盘绕在62W 低压汞灯上的PTFE 编结式光化学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所生成的荧光化合物直接通入荧光计的流通池测定荧光强度。

在最佳条件下,动态线性范围可达0.001~4mg ΠL ,检测限为0.16μg ΠL ,采样速率达80Πh ,11次测定浓度分别为0.01和0.1mg ΠL 的叶酸标准溶液所得到的RS D 分别为1.0%和0.2%。

所建立的方法已成功地用于片剂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叶酸,流动注射,荧光分析法,光化学反应,药物制剂 2002203203收稿;2002208208接受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33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1 引 言叶酸(folic acid ),即维生素Bc ,是人体血液系统的一种重要的维生素。

叶酸本身无荧光。

但用K MnO 4等氧化[1]或用荧光试剂化学衍生[2]后也可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

Lapa 等[3]报道在pH 5的H Ac 2NaAc 介质中,叶酸经在线光化学反应[4]可转变成荧光化合物,但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

我们发现,在碳酸盐和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叶酸光化学荧光的灵敏度比在醋酸盐缓冲液中高得多。

据此,建立了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设备和操作简单的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新方法。

 图1 流动注射在线光化学荧光分析装置Fig.1 The manifold for flow injection on 2line photochemicalspectrofluorimetryC.载流(carrier ,H 2O ,1.6m L/m in );CR.记录仪(chart recorder );D.流通池(flow 2through 2cell of spectroflu orimeter ,120μL ;K.编结反应器(kn otted reactor ,0.5mm i.d.×200cm polytetraflu oroethylenetubing );L.62w 低压汞灯(low pressure mercury lam p );P.蠕动泵(peristaltic pum p );R.试剂流(reagent stream ,0102m ol ΠL Na 2C O 32NaHC O 3,pH 9.5,1.6m L/m in );S.试样溶液(sam ple s olution );V.带有200μL 采样环的进样阀(injection valve w ith 200μL sam pling loop );W.废液(waste )。

反应速率实验报告

反应速率实验报告

反应速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测量,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

例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使用催化剂可以显著改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也能加快反应速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锥形瓶量筒秒表温度计玻璃棒2、试剂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分别为 5%和 10%)二氧化锰粉末盐酸(浓度分别为 1mol/L 和 2mol/L)锌粒四、实验步骤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 A 和 B。

向 A 瓶中加入 5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 B 瓶中加入 50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

同时向两个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立即用秒表记录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 C 和 D。

向 C 瓶中加入 5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 D 瓶中也加入 5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将 C 瓶置于室温下,将 D 瓶置于热水浴中(温度约为 60℃)。

同时向两个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用秒表记录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 E 和 F。

向 E 瓶中加入 5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 F 瓶中也加入 5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向 E 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向 F 瓶中不加入任何催化剂。

用秒表记录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4、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 G 和 H。

向 G 瓶中加入 50mL 1mol/L 的盐酸,向 H 瓶中也加入 50mL1mol/L 的盐酸。

向 G 瓶中加入 5g 锌粒,向 H 瓶中加入 5g 锌粉。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一)2024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一)2024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一)引言概述:本实验报告单旨在记录七年级生物下的实验信息和结果。

该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本报告单将依次介绍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过程及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主要方面。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所需材料:玻璃容器、水槽、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活体标本等。

2.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样本处理。

c. 利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并进行记录。

d. 结束实验,清洗实验器材。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实验过程:a. 将玻璃容器放入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

b. 准备好显微镜和盖玻片。

c. 取出标本,进行处理(如染色、切片等)。

d. 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在载玻片上,覆盖盖玻片。

e.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显微镜观察样本。

f. 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构进行记录。

2. 实验结果:a. 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标本的特征和形态。

b. 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四、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样本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特征。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同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解决。

五、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这将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

总结:本实验报告单记录了七年级生物下的实验信息和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们对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结论的阶段,学生们也得出了一些结论,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药理化学实验报告(3篇)

药理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

2. 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代谢产物。

3. 学会通过实验手段检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涉及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

本实验通过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观察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离心机、分析天平等。

2. 药品:药物样品、代谢产物标准品、实验试剂等。

3. 试剂: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药物样品处理(1)称取一定量的药物样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

(2)将溶液离心,取上清液待测。

2. 代谢产物检测(1)将代谢产物标准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制备成一系列标准溶液。

(2)取一定量的药物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光度。

(3)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根据药物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3. 代谢产物鉴定(1)将药物样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

(2)将色谱图与代谢产物标准品的色谱图进行比对,鉴定代谢产物。

4. 数据处理(1)计算药物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含量。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代谢产物标准曲线2. 代谢产物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药物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药物样品中代谢产物含量样品编号 | 代谢产物A浓度(μg/mL) | 代谢产物B浓度(μg/mL) | 代谢产物C浓度(μg/mL)--------|------------------------|------------------------|------------------------1 | 0.25 | 0.15 | 0.102 | 0.30 | 0.20 | 0.123 | 0.28 | 0.18 | 0.113. 代谢产物鉴定根据色谱图比对,鉴定药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为代谢产物A、B和C。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反应实验实训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反应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的方法: 采用多种实验方 法和技术,如电 泳、色谱、荧光 定量PCR等
实验实训的创新 点:结合最新科 研成果和前沿技 术,提高实验实 训的先进性和实 用性
汇报人:XX
数据处理:使用Excel等软件 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和图表绘 制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处 理与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 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
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实验室安全规则:遵守实验室规章 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化学品安全:了解化学品的性质、 危害及防护措施
做好实验实训 的记录和总结, 以便于后续的 学习和研究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 则,穿戴合适的防
护设备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避免操作失误
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和试剂,避免损坏
和浪费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 察和记录,及时调
整实验条件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 师或同学请教,共
同解决问题
实验结束后,及时 清理实验台和仪器,
保持实验室整洁
汇报人:XX
掌握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反应 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为未来的科研和实际工作打下坚 实的基础
化学生物学:研究化学 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和机制
实验实训的目的:通 过实验实训,加深对 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 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化学反应:研究生 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护设备: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 套、护目镜等
应急处理:掌握化学品泄漏、火灾 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
实验目的:掌握化学实 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植物养分实验报告

植物养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养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植物养分的生理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养分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化学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等。

这些养分在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植物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了解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积累情况。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样品: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叶片或土壤样品。

2. 试剂:硝酸、高氯酸、硫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硫酸铵、钼酸铵、抗坏血酸等。

3. 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振荡器、高温炉、干燥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样品采集:选择生长良好的植物,采集叶片或土壤样品。

2. 植物样品制备:将采集的植物样品洗净、晾干,然后剪碎、研磨,过筛,制成植物样品粉末。

3. 氮、磷、钾含量测定:(1)植物样品消解:准确称取0.5g植物样品粉末,加入10mL硝酸,置于高温炉中消解,待样品消解完全后,取出冷却。

(2)测定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氮、磷、钾含量。

(3)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植物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

4.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植物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的差异,分析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积累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34%,磷含量为0.13%,钾含量为1.20%。

2. 玉米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76%,磷含量为0.19%,钾含量为1.32%。

3. 大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55%,磷含量为0.16%,钾含量为1.25%。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小麦、玉米、大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阶段有关。

(2)氮、磷、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种大量元素,其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生化实验报告蚌医

生化实验报告蚌医

一、实验名称酶活性测定二、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3.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酶活性受不同因素(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

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通过测定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从而得出酶活性。

四、实验设备与试剂1. 实验设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移液器- 试管- 试管架- 移液枪2. 实验试剂:- 酶溶液- 底物溶液- pH缓冲液- 温度梯度溶液- pH梯度溶液- 吸光度标准曲线五、实验步骤1. 设置实验条件: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所需温度。

2. 准备酶溶液:将一定量的酶溶液加入试管中。

3. 加入底物溶液:在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底物溶液。

4. 吸光度测定:在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立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5. 重复实验: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重复上述步骤。

6.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吸光度值、反应时间、实验条件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温度后,酶活性开始下降。

- 分析原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使酶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但当温度过高时,酶分子会发生变性,导致酶活性下降。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活性在特定pH值下达到最大,偏离此pH值,酶活性逐渐下降。

- 分析原因:酶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pH值改变会影响酶分子与底物结合,从而影响酶活性。

3.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底物浓度后,酶活性不再增加。

小论文实验报告

小论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通过实验验证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铜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碘化钾固体、淀粉固体、蒸馏水、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秒表、试管、滴管等。

2. 实验仪器:实验台、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秒表、试管、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硫酸铜溶液、4mL硫酸铜溶液、6mL硫酸铜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

(3)记录反应时间,观察沉淀生成的速度。

2.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

(3)将三支试管分别置于室温、温水、热水浴中,记录反应时间,观察沉淀生成的速度。

3.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

(3)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碘化钾固体,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固体。

(4)记录反应时间,观察沉淀生成的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逐渐缩短,沉淀生成的速度加快。

这说明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逐渐缩短,沉淀生成的速度加快。

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实验

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实验

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实验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并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取电子的过程,其中一种物质氧化,另一种物质还原。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颜色变化,来测量反应速率,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适量的反应物A和B。

2. 添加催化剂: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C。

3. 用时间计时器计时,观察反应体系颜色的变化。

4. 记录不同时间点下的反应体系颜色并记录。

5.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浓度的反应物A和B,或改变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量,来观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及结果:以下是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及结果(表格略)。

实验讨论及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 反应物A和B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浓度较高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2. 催化剂C的加入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促进了反应的进行,加快了反应速率。

3. 温度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高温下反应物分子动能增大,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均增加,有利于反应进行。

实验误差及改进方法: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读数误差和操作误差。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1. 确保仪器读数的准确性,使用更精确的计时器和仪器。

2. 在操作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液体的误差和未知因素的干扰。

实验应用及意义: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学领域。

通过对反应速率的研究,可以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实际应用中的反应过程提供指导。

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以及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了反应速率与浓度、催化剂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浓度越高、催化剂的加入和温度的升高均会促进反应速率的增加。

实验报告论文格式

实验报告论文格式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本实验通过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培养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玉米幼苗2. 实验试剂: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mg/L、5mg/L、10mg/L、20mg/L、40mg/L)3. 实验仪器:培养皿、移液枪、天平、蒸馏水、滤纸四、实验方法1. 将玉米幼苗分为5组,每组10株,分别编号为A、B、C、D、E。

2. 将A组玉米幼苗置于蒸馏水中培养,作为对照组。

3. 将B、C、D、E组玉米幼苗分别置于1mg/L、5mg/L、10mg/L、20mg/L、40mg/L的生长素溶液中培养。

4. 每隔3天更换一次生长素溶液,持续培养15天。

5. 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组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

6. 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表组别植株高度(cm)叶片数量叶片颜色A 10.2 8 绿色B 12.5 9 绿色C 15.0 10 绿色D 18.0 11 绿色E 20.5 12 绿色2. 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叶片颜色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20mg/L的生长素溶液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六、实验结论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2. 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3. 本实验结果表明,20mg/L的生长素溶液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佳。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验证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实验报告格式含思考

实验报告格式含思考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探究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

3.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

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从而得出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三、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玉米种子、小麦种子2. 花盆:5个3. 肥沃土壤:适量4. 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5. 光照设备:台灯、日光灯6. 水分测量工具:量杯四、实验方法1. 将5个花盆分别编号为1、2、3、4、5。

2. 将适量的肥沃土壤分别放入5个花盆中,使土壤高度相同。

3. 在花盆1中种植玉米种子,花盆2中种植小麦种子,花盆3、4、5中均种植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

4. 将花盆1、2、3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花盆4、5置于无光照的环境中。

5. 每天对花盆中的植物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 每隔3天测量一次植物的高度,记录数据。

7. 实验持续进行10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比花盆1、4中植物的生长速度,可以发现光照对植物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

花盆1中的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而花盆4中的植物在无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慢。

这表明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2. 水分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比花盆1、2中植物的生长速度,可以发现水分对植物生长速度也有一定影响。

花盆1中的植物在充足水分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而花盆2中的植物在水分不足条件下生长速度较慢。

这表明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3. 土壤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由于本实验中土壤条件相同,因此土壤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生物反应工程实验报告

生物反应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生物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掌握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3. 学习生物反应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测定和分析。

4. 熟悉生物反应产物的提取和纯化技术。

二、实验原理生物反应工程是研究生物体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代谢和产物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来提高生物反应效率的学科。

本实验通过模拟生物反应过程,探究不同因素对生物反应的影响,并学习相关实验操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转基因大肠杆菌菌株- 培养基(LB培养基)- 葡萄糖- 酵母提取物- 蛋白胨- 氨基酸- 矿物质- pH缓冲液- 空气压缩机- 生物反应器- pH计- 恒温水浴- 离心机- 超滤装置2. 实验仪器:- 生物反应器- pH计- 恒温水浴- 离心机- 超滤装置- 移液器- 电子天平- 烧杯- 烧瓶- 试管-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生物反应器准备:- 将生物反应器清洗干净,并用70%乙醇消毒。

- 在生物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并用pH缓冲液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

- 将空气压缩机连接到生物反应器,确保供氧充足。

2. 菌株接种:- 从冷冻菌株中取出适量菌种,接种到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

- 将过夜培养的菌液用无菌水稀释至适宜浓度,作为接种液。

3. 生物反应:- 将稀释后的菌液加入生物反应器中,设定合适的转速、温度和pH值,开始生物反应。

- 在反应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pH值、溶解氧、生物量等参数。

4. 产物提取和纯化:- 当生物反应达到预定时间后,停止反应,收集发酵液。

- 使用离心机分离发酵液中的菌体和上清液。

- 对上清液进行超滤,提取目标产物。

5.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探究不同因素对生物反应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pH值对生物反应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pH值对生物反应的产率有显著影响。

当pH值为7.0时,生物反应产率最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实验项目1:商业银行基本技能 (1)
2、实验项目2:国际结算 (4)
实验(实训)课程实习报告
实验(实训)时间: 2014年9 月15 日指导教师评分: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
实验课程商业银行业务实验实验项目商业银行基本技能
操作过程:
1、这次银行实训,商业银行基本技能包括点钞和打传票。

2、点钞:点钞是点钞是指采用一定的力法,对票币的数额进行清点的技术,是金融、财务系统必备的业务技能之一。

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更是最基本的点钞方法。

1)拆把。

是指钞票横执,正面朝向身体,持票时左手拇指在票前(即钞票正
面)的左端中央,约占全票的1/4处,二指(即食指)和三指(即中指)
在票后(即钞票背面),与拇指捏住钞票,四指(即无名指)自然卷曲;
捏起钞票后,四指和五指伸向票前压住钞票的左下方,三指弯曲稍用力,
与四指、五指卡紧钞票,二指伸直,拇指向上移动,按住钞票的侧面将钞
票压成瓦形(左手心向下);右手脱去钞票上的纸条,这时左手将钞票往
桌上轻轻一掠(从桌面擦过),将钞票向上翻起,拇指借从桌面的擦力趋
势将钞票展成微开的扇面形;右手三个指头沾水作点钞准备。

这个方法的
优点是不撕断捆钞票的纸条,便于查看图章和继续使用。

2)清点。

拆把后用右手的拇指尖逐张向下捻动钞票的右上角,食指在票子的
背面托住右上角,配合拇指捻动钞票(捻动时,用右手拇指的大关节带动
小关节配合活动,拇指抬得不要过高,动作不要太大,捻的幅度要小要轻)。

捻下来的钞票用无名指往内方向弹拨(轻点快弹),中指翘起沾水备用,
在清点中拇指水用完可向中指沾水一下,即可点完钞票一百张。

3)记数。

即从1234567891(即10),1234567892(即20),数到12345678910
(即100),分十组来记数。

在点钞记数时,不要用嘴念出数来,要用心
记。

心、眼、手三者要密切配合,这样既快又准。

4)挑残破票。

清点时发现残破票,随手向外一扭,插在外边,待点完一把后,
抽出残破票,补上好票。

点票时要注意姿势,身体笔直,胸部稍挺,眼睛
和钞票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以20厘米较适宜。

点钞时左手和肘在桌上,
右手肘部也放在桌上,手腕稍抬起,这样能减轻劳动程度,持久工作。

5)扎把。

将墩齐的钞票横执,左手拇指在票前,中指、无名指在票后,捏住
钞票1/3处,食指在钞票上侧,把100张钞票分开一条缝,右手将纸张
一端插入缝内(或将纸条一端以左手食指按在票背面中间),然后由内往
外缠绕,将纸条一端留在票面上部,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住纸条(纸条长
度一般为票面宽的4倍)向右折掖在钞票正面上侧。

6)盖章。

每点完一把钞票(100张),扎把后都要盖上图章,图章盖在钞票
的上侧纸条上。

3、翻打传票:翻打传票是金融和财金专业都必备的一个技能。

传票里面都是数字,每页有五排不同的数字组成的一般都是通过台器,俗称计算器。

传票在翻打前,首先要检查传票是否有错误。

如有无缺页、重页、数码不清、错行、装订方向错误等。

一经发现,应及时更换传票。

待检查无误后。

方可整理传票。

整理传票即将传票捻成扇形。

使每张传票自然松动,不会出现粘在一起的情况。

票面捻扇形的方法:两手拇指放在传票封面上。

两手的其余四指放在背面上。

左手捏住传票的左上角。

右手拇指放在传票封面的有下方。

然后,右手拇指向顺时针方向捻动。

左手配合右手向反方向用力,轻轻捻动即成扇形。

扇形幅度不宜过大。

只要把传票封面向下突出。

背面向上突出,便于翻页即可。

最后用夹子将传票的左上角夹住,再用一个较小的票夹夹在传票最后一页的右下角。

将传票架起。

使扇形同定,防止错乱整理好的传票应摆放在桌面适当的位嚣。

如果使用小键盘,可将传票放在具的左上方,贴近算具,以便于看数翻打。

提示:捻成的扇形幅度不宜过大,只要把传票封面向下突出,便于翻页即可。

传票翻打要求眼、手、脑并用,协调性强,可以先练习第五行数字因第五数在传票的最下方,便于看数、记数,不易出错,待第五行数字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训练行次再逐步上移。

心得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两堂实训课我有了很多体会,刚开始学习时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之后,我也渐渐点钞变得熟练起来了。

以前每次到银行办业务,看到人家快速又准确的点钞我总羡慕不以。

当时就想我也能点这么快就好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客户办理业务,点钞的快慢及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你个人甚至整个单位形象的看法。

这次的实训课点钞和单打传票让我亲身体验到了银行业务操作。

点钞技能是一项既复杂又细致的专业技能,不仅是一项技能培训,更是一个考验学生细心耐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态度的过程。

如果学生不关注细节、粗心大意、三心二意,就会导致点钞带张、记数不准、扎把不紧不好、记录数字不准确以及漏掉盖章等环节的失误,通过实训,我意识到点钞需要细心和耐心。

这次模拟实习也为以后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准备,更好的实现了课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明白其中的原理与意义。

通过这次模拟实训,我掌握了很多日后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检验了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衡量了个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对商业银行业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发觉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的。

指导老师建议:
实验(实训)课程实习报告
实验(实训)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评分: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
实验课程商业银行业务实验实验项目国际结算
操作过程:
1、汇款指付款人通过银行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在国际贸易中如采用汇付,通常是由买方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如预付货款或货到付款或凭单付款)通过银行将货款汇交卖方。

汇付有四个当事人,即汇款人、汇出行、汇入行和收款人。

步骤为汇出行汇出汇款登记→汇入行汇入汇款登记(立即解付)
2、汇出行止付汇出行汇出汇款登记→汇入行汇入汇款登记→汇出行止付→汇入行退汇→汇入行销卷
3、汇入行挂账汇出行汇出汇款登记→汇入行汇入汇款登记→汇入行挂帐解付→汇入行销卷。

2、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

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1、登记(远期)→登记修改→催收货款→承兑→拒承兑/付款;2、登记→退单
3、登记(远期)→承兑→收汇及解付。

3、信用证业务:由于信用证结算的信用基础是银行信用,银行(开证行、保兑行)取代进口商成为第一性付款人,只要出口商能履行合同并提供与信用证规定相符的单据,那么开证行一般会付款。

信用证业务的流程为:1、开立业务即期信用证的开立开证行1、开立业务 2、填写信用证 3、生成面函和电文 3、提交,复核授权生成流程图5、通知行来证通知/登记通知行 5、通知行来证通知/登记6、添加面函和电文7、提交。

经复核,授权完成整个业务提交当前交易给复核。

在提交之前,系统检查所有交易数据和电文(如果有的话)是否符合要求格式,如不符合,则不能提交。

如果该交易可以加入报文和面函而没有加入,则系统提示是否加入报文和面函。

提交后,如果交易处理成功则返回交易日期、
交易流水,同时将所附带的电文和面函保存,拆传票,该笔交易的状态设置为待复核, 交易操作窗口关闭。

如果交易处理失败则返回错误码和错误信息(见返回错误列表)。

如果只是拆传票出错,该笔交易的状态也设置为待复核,同时所附带的电文和面函保存,可以在以后补拆传票,交易操作窗口不关闭。

心得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训我学会了很多。

主要是学习了汇出汇款,托收,信用证业务的流程操作。

这次实训使我懂得了自学的重要性。

具体是学习了汇出汇款、汇入汇款业务的流程、出口托收业务、进口托收业务的流程、出口信用证业务、进口信用证业务的流程等。

这一切的一切跟我之前想象的都有很大的差别。

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它的没一个过程都需要认真的填写和完善,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而且每一个业务都是环环相扣的,同一件业务要提交三次,经办,复核到最后生效,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提高了我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它也使我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防微杜渐。

通过这次的实验课,结合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我想这会对以后更进一步的相关学习和实践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在学习课本基础理论知识之余,适当地开设实验课,由我们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模拟,对我们学习该门课程大有益处。

指导老师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