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课,仔细地看一看书,待会我想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吉祥物到底是什么?他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了解到“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了解吉祥物的含义,同时也简单认识到吉祥物与主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理特点,本课旨在“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是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的重要通道。本课借鉴“开心辞典”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本课的所有重难点,接着通过动脑总结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充分解决重难点。最后,学生在讲述自己的作品过程当中,体味创造的乐趣,美的感染
③观察下列吉祥物,哪一个造型和动作最夸张?(图六-图八)
A、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瓦尔迪”(图六)
师介绍:这是第一个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个德国腊肠狗的形象。
B、1990年北京亚运会--“盼盼”(图七)
C、第六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图八)
(正确答案:C,为答对的组贴上五角星)
师:看了这些吉祥物,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我们刚才反复说到原型是某个动物或者某个玩具,但是,吉祥物并不是简单的对原型的复制,它还加入了一些东西,让人感觉到特别的卡通可爱。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应知: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和年代、国度以及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应会: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2.隐性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交流的欲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10月11日(第7周)学科:数学出席教师:XXX、XXX、XXX、XXX、XXX、XXX、XXX主持人:XXX年级/科目:一年级(4)/数学备课内容:2-5的分与合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2-5分与合》。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并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2-5各数的分成和组成,为今后研究“5以内的加减法”以及“6~10的分与合”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的分与合的研究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研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的分与合。
难点: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可以分成1和4.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发现法。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问学生XXX采了4个桃子,他想分到2个盘子里,他要和师傅分着吃,该怎么分呢?(板书:分)二、教学例11、4的分老师用4个花片代替4个桃,分成2盘,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来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分的?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按顺序摆出不同的方法。
1)一生说,左边的盆子里有几个呢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老师:也就是把四个桃分成了2个和2个,数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4可以分成2和2,(齐读)随即板书。
2)还有吗谁再来摆一摆,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板书)。
3)看,还有吗小朋友们,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3和1,板书)。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的摆法进行了整理,看!老师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老师:对就是有序。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检查记录表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中年级英语
高年级英语
音 乐
体 育
美 术
科学、信息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检查记录表
联合中小小பைடு நூலகம்教研组活动情况检查记录表
教研组名称
检查时间
活动次数
检查情况汇总
备注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综合组
联合中小小学教研组活动情况检查记录表
教研组名称
检查时间
活动次数
检查情况汇总
备注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综合组
联合中小小学备课组活动情况检查记录表
备课组名称
检查时间
活动次数
检查情况汇总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名称 主 持 人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备课内容 陈兴兵 小学三年级数学组 主 备 人 第1周 吴学林 周洪英 胡兰 组 长 陈兴兵 郭凤莹 三年级办公室
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活动地点
胡兰、郭凤莹、邹宇、陈兴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主题: 位置与方向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 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 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 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 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活动过程记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重点难点: 录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 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 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 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 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 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建议 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 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 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 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 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 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 的体验
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年级段
大班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方便与省力》
主讲人
活动主持人
参加教师
大班全体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商量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及打算
活动目标:
1、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究与实践,了解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1、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2、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
依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可以这样编“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也可以编其他小动物。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援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援助,大家一起抬……〕
3、出示滑板,尝试这个方便、省力的方法。
二、通过尝试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
2、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刚用了滑板,感觉怎样?〔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2、观赏图片,并出示一些实物,让幼儿体验。〔如餐车、汽车、自行车、旅游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制造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制造制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法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备课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1. 日期:2022年5月10日2. 参与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3. 备课主题:春季野餐活动4. 会议内容:4.1 确定活动目的和内容:本次野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户外感受自然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活动内容包括野餐、户外游戏和自然观察等。
4.2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定于5月20日上午,地点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的公园。
考虑到安全和方便,决定选择离园地点进行野餐。
4.3 分工合作:教师们根据幼儿芳龄和特点,确定了各自的任务分工。
王老师负责食物准备和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观察活动,李老师负责游戏环节的策划和组织,张老师负责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刘老师负责文案宣传和家长交流。
4.4 资源准备:教师们根据活动内容确定了所需资源清单,包括野餐用具、食品材料、游戏道具等,决定由各自负责购物或借用。
4.5 安全保障:教师们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讨论,包括食物过敏、跌倒受伤、迷路走失等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5. 后续工作分工:5.1 王老师:购物食材和野餐用具,并进行相关食品卫生检查。
5.2 李老师:策划和准备户外游戏,并做好游戏道具清点和安全检查。
5.3 张老师:检查野餐地点的安全隐患,并准备好应急物资和通联方式。
5.4 刘老师:准备家长宣传材料和签署家长同意书,并做好家长交流工作。
6. 会议总结:本次备课会议确定了春季野餐活动的各项内容和安排,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明确分工,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统一了活动目标、分工合作、安全保障等重要事项,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活动质量,为幼儿园春季野餐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下一步工作安排:7.1 教师们按照分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物资、道具的完备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到位。
7.2 刘老师负责与家长交流,向家长宣传活动内容和安排,并征集家长志愿者,确保活动的顺利举行。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填写日期]
会议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旨在讨论小学数学课程相关内容,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师资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会人员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按实际情况填写参会人员名单)
讨论内容
1. 本学期数学教案设计和教材选用建议
2. 数学教学难点与疑惑分享
3. 优秀案例介绍和经验分享
(按实际情况填写讨论内容)
决定事项
1. 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填写时间]
2. 下次备课讲师:[姓名]
3. 配置数学教具:[具体要求]
4. 组织小组研修活动:[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实际情况填写决定事项)
其他事项
- 提醒参会人员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
- 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教学经验- 提醒参会人员确认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事项)
下次集体备课
- 日期:[填写日期]
- 地点:[填写地点]
会议记录者:[姓名]
(记录者填写自己的姓名)
---
以上为本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请参会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
[空行留给参会人员签字]。
三国演义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国演义集体备课记录表一、备课目的和背景备课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和研究《三国演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备课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奋斗和智慧为主线,展现了那个充满战争和权谋的时代。
通过研读《三国演义》,可以使学生领略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备课内容和要点1.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分为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等阶段)- 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黄巾起义的影响和后果- 三国鼎立的原因和特点2.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可分为作者简介、创作动机等方面)-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罗贯中为何选择创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和影响3.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可分为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各人物的背景和形象特点- 各人物的重要事件和成就- 各人物的智勇才能和性格特点4.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可分为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火烧连营等)- 各个故事情节的背景和发展- 各个故事情节的意义和影响- 各个故事情节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5.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可分为艺术特点、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国演义》的艺术形式和结构- 《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三、备课方法和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讨论一个备课内容,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扮演,通过对话和表演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备课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4. 创作写作: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集体备课记录表格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 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 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 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认识到, 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 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 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 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2. 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 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这是什么?(松树)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在哪? 现在把它放在方格纸中,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完成作业纸习题。(作业纸另附)
展示自学成果, 总结: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板书)
根据这个性质, 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 例2
只给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用找对称点的方法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对,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习作2的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插图,读懂书中的儿童诗,能从诗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对雪人的眷恋之情。
2、在生活中真诚地与人交往,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牛郎织女》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小草和大树》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
【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2、技术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学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组名: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
主讲人
参加对象
单元和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主讲讲述备课思路:
1、教材分析:
2、设计理念:
3、流程设计:
二、全体组员细酌各教学环节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汇集集体的智慧,形成比较成型的教案。
活动反思
与建议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张照片请幼儿来介绍。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滑板)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2、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3、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
1、颠倒歌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图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开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体,松鼠的尾巴和身体等)。
2、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
4、出示工具,尝试寻找方便、省力的方法。
教师: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绳子、木棍、布块、滑板……他们能不能派上用场,让我们轻松的把箱子移到更远的地方去呢?让我们试试吧!
二、通过尝试比较,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并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
2、欣赏图片,并出示一些实物,让幼儿体验。(如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抬……)
3、出示滑板,尝试这个方便、省力的方法。
二、通过尝试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
2、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了滑板,感觉怎样?(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多个幼儿逐个尝试,搬不动)
提问: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
2、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3、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请幼儿动脑,找出图片中奇怪的地方。
2、请两到三个小朋友简单说一下,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
1、引出歌词。
2、提问:老师刚才在说歌词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们在笑什么啊?让我们也分享分享你们的快乐啊!
幼儿根据歌词说出:兔子应该是短尾巴的,但这里却说它是长尾巴了。
延伸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特点。
二、教学活动。
1、引出歌词:
教师边指着图片边说出歌词(同时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出歌词的乐趣,了解颠倒歌的特点:
2、提问:老师刚才在说歌词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们在笑什么啊?让我们也分享分享你们的快乐啊!
幼儿根据歌词说出:兔子应该是短尾巴的,但这里却说它是长尾巴了。
松鼠应该是长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3、教师小结:颠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发向说。像小朋友说的,兔子的尾巴应该是短的,但是在刚才的颠倒歌里却把它说成是长的了!
4、引出完整的《颠倒歌》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学习《颠倒歌》。
5、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两到三遍颠倒歌,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来,老师从旁适时提醒。
三、活动迁移:
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
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可以这样编“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
延伸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特点。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请幼儿动脑,找出图片中奇怪的地方。
2、请两到三个小朋友简单说一下,引起他们的兴趣。
黄老师:我认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在总结的时候一一展示。
杨老师:是的,我认为黄老师所说的方法很好,有利于幼儿边看边讨论,比较直观具体。
赵老师:我觉得最后一个环节可以一直延伸到课后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发挥创造性。
朱老师:还有我认为不光要出示图片让幼儿看看有轮子的东西,我们还可以找一找生活中有轮子的实物让幼儿亲眼看一看,动手试一试,体验它的方便和省力。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2
时间
年级段
大班
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歌曲《颠倒歌》
主讲人
活动主持人
参加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及准备
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并且学会这首《颠倒歌》。
2、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
高老师:
第三部分可以加一个活动迁移: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如: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虞老师:仿编过程不一定要根据图片编,也可以编其他小动物。
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并且学会这首《颠倒歌》。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1
时间
年级段
大班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方便与省力》
主讲人
活动主持人
参加教师
大班全体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及准备
活动目标:
1、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滑板。
活动过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一个幼儿尝试、搬不动)
提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教师与幼儿一起搬箱子)
2、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1、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2、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
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可以这样编“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也可以编其他小动物。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活动流程:
松鼠应该是长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3、教师小结:颠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发向说。像小朋友说的,兔子的尾巴应该是短的,但是在刚才的颠倒歌里却把它说成是长的了!
4、引出完整的《颠倒歌》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学习《颠倒歌》。
5、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两到三遍颠倒歌,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来,老师从旁适时提醒。
三、仿编歌词
3、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物的图片。
2、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杨老师:引出歌词时,教师可以边指着图片边说出歌词(同时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出歌词的乐趣,了解颠倒歌的特点。
袁老师:目标2可以改成: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仇老师:我认为目标第一条可以再具体一些,加上“在操作尝试过程中”,然后再是“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马老师:因为是科学活动,又是大班孩子,我认为应在第三条目标中增加一点“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虞老师:我认为活动中第一环节让幼儿感知箱子很重,不应该是只有一个孩子,而应当让很多孩子去试一试,抬一抬,更有说服力。
朱老师:在讨论“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时,我认为可以多提供一些工具让孩子们去尝试。
袁老师:我有同感,这里老师只是提供了滑板,比较单一,孩子没有比较,得不出“哪个更省力、哪个更方便”的结论。
杨老师:我认为可以提供绳子、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让幼儿去试一试。
高老师:听各位老师一说,我茅塞顿开,的确,生活中是有许多东西可以让幼儿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比较得出的结论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