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案

合集下载

春望教案学案

春望教案学案

春望教案学案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春望》这首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对经典文学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 通过文学作品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望》全文、教案、课件。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春望》全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幻想和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样的印象?”“你们热爱春天吗?”等等。

Step 2 导读(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春望》的全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猜想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作者是如何描绘春天的?”等等。

Step 3 分析(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逐句阅读诗歌,解读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可以分步骤进行诗歌分析,如对诗歌的字词、句式、节奏等进行分析和解释。

Step 4 理解(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教师可以提问:“诗中有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等等。

Step 5 创作(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春望》为启发,自由发挥创作一首短诗或文章,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给学生:你认为春天最美的是什么?你认为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等等。

Step 6 展示(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二、学案任务一:诗词导读1. 阅读《春望》的全文,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背诵并背诵《春望》的前两句,能够理解其意义。

任务二:诗歌分析1. 分析《春望》中的字词和句式,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春望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春望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春望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春望语文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

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

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

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

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春望》教学设计(优秀9篇)

《春望》教学设计(优秀9篇)

《春望》教学设计(优秀9篇)春望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涵,熟读背诵。

2、深入理解名句,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领略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涵,有感情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诵读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二、出示目标三、知人论诗四、初读感知五、复读解意六、品读悟情七、拓读识人八、课外练习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知人论诗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大师李白和现实主义的大师杜甫。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去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屏幕上展示课题,板书课题)一起来看一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齐读目标)过渡语:学习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诗,这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条件。

1、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创作背景过渡语: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

757年,诗人在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春望教案(最新9篇)

春望教案(最新9篇)

春望教案(最新9篇)《春望》诗歌鉴赏篇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唐音癸签》卷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教案《春望》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以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春望》的主旨和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春望》的诗文材料,多媒体设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背景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人杜甫的诗歌特点和人生经历,并引出《春望》这首诗。

2.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春望》的诗文,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之美,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自己感慨的情感。

3.解析教师对《春望》的诗句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4.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春望》的主题和情感进行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春望》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简短的诗歌或散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触动和情感。

6.展示与评析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逐一展示,教师和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7.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从诗歌作品中领悟人生哲理和美好情怀,激励学生对文学的进一步探索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以及他们对《春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讨论分享的质量,评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3.按照课程反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改进。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自主阅读和欣赏杜甫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成就和时代背景,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借鉴杜甫的描写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课堂延伸与拓展1. 深入探究杜甫的诗歌在课后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杜甫的其他代表作品,如《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对比研究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和风格,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诗歌世界。

可以邀请学生在下一堂课上进行个别分享,展示他们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思考。

2023最新-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优秀教案(3篇)

2023最新-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优秀教案(3篇)

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优秀教案(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优秀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春望》教学设计篇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25课第2篇教学设想:《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

杜诗立足于现实,他的诗因此赢得了“诗史”的美称,《春望》所记载的正是战争给大唐国民带来沉重灾难的一段历史。

八年级的学生,对唐朝历史,特别是安使之乱,十分熟悉,对杜甫及其诗作也有所了解。

学习时可把唐朝历史和诗人的遭遇作为参考。

鉴于这首诗有着婉转谐美的节奏韵律,鉴赏过程中,将以朗读为重点,以朗读带动其他环节,鉴赏诗的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国、深、溅、短、浑”等字词的意思,感受诗的语言美。

2、学习“拟人、对偶、借代、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感悟、鉴赏的能力。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人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点:诗人所运用的意象和刻画的形象。

学习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传情达意。

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课堂学习:(一)激兴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面文字)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以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快十年过去了,战争还没有结束。

最近,由法国挑头,以美国为主力的“北约”,又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利比亚进行狂轰滥炸。

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国家,他们用战争换来的是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反恐战争越反越恐,恐怖袭击年年不断,反而给当地人民带来真正的恐怖;“北约”在利比亚实行禁飞区,非但没有制止那里的人道灾难,反而给非洲带来了更多的难民。

春望的小学教案

春望的小学教案

春望的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望》这首诗。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领会诗的意境和主题。

(3)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运用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中的意境。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同情心。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望》。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领会诗的意境和主题。

(3)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2)与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3)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

(2)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学生跟着朗读。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春望》,提问:“春望”是什么意思?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逐句朗读,并解释生字词。

(2)分析诗的意象和意境,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

(3)讨论诗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3.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欣赏与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加深对诗意境的理解。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的欣赏和评价。

4. 拓展学习(1)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

(2)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杜甫的诗作,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

5. 总结与布置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的主题和情感。

(2)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春望》,并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

春望 教案

春望  教案

春望教案《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田园诗。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农民的劳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失望和对社会状况的担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望》的背景和创作意图;2. 熟悉《春望》的内容和结构;3. 分析并理解《春望》中的意象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春望》的诗歌形式和格律;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诗集《杜诗精华》、电子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绪论(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对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春天是怎样给人们带来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作品?导入《春望》的主题和背景。

2. 分析《春望》的内容和结构(15分钟)1)逐句阅读诗歌,理解每句的意思;2)分析诗歌的主旨和结构;要点:首先是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期待;然后通过描述农民的劳作,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担忧;最后通过描写长安城,突出了失望的情绪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3. 分析《春望》中的意象和意义(20分钟)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如“茂陵”、“昆明池”等;2)分析诗歌中的意义,如“旧时王谢堂前燕”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等的含义;要点: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失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4. 对比古今社会,展开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春望》中的社会现象在当代社会中是否存在;2)让学生拓展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式;3)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开对话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归纳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2.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春望》内容的理解和当代社会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春望》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熟悉了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分析了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

通过对古今社会的对比分析,培养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意识。

春望教案设计

春望教案设计

春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作《春望》,使学生了解到唐代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和鉴赏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提高其对于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杜甫的《春望》,引发学生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反思,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春望》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之一。

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在黑板上写下《春望》三个字,让学生猜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于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预测这首诗会涉及哪些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分发杜甫的《春望》诗歌,让学生自行阅读。

- 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和主题?- 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何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 诗歌分析(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春望》中涉及的社会背景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感受。

-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如景物描写、比喻、夸张等。

- 讨论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并与学生一起理解诗歌对于音乐和美的追求。

4. 创作与表达(30分钟)- 邀请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短诗。

- 学生可以借鉴杜甫的《春望》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可以运用自己的创新思路。

- 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创作,共同欣赏和评价。

5. 拓展与延伸(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其他杜甫的诗作和唐代文化,与《春望》进行对比和联系,更加全面地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影响。

- 邀请学生进行个人写作或口头报告,就《春望》对于自己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总结。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学习目标和取得的成果。

杜甫《春望》教案

杜甫《春望》教案

杜甫《春望》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杜甫《春望》教案杜甫《春望》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望》这首杜甫的诗歌,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2.培养学生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受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并理解诗歌的内涵;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春望》这首杜甫的诗歌;2.录音或视频:杜甫的《春望》的朗读或演唱;3.课件:包含诗歌的文字和配图的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引导性问题来导入话题,例如: - 你们知道杜甫吗?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 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有哪些特点?第二步:欣赏诗歌(10分钟)1.导入杜甫的诗歌《春望》。

2.播放杜甫《春望》的朗读或演唱音频。

3.学生听诗歌的过程中可以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第三步:解读诗歌(15分钟)1.分段解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分析杜甫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第四步:翻译诗歌(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的翻译,借助课本和字典进行翻译。

2.学生交流讨论各自翻译的结果,并选取最合适的翻译进行展示。

第五步:朗读诗歌(1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的朗读练习。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

第六步:诗歌赏析(15分钟)1.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感情和意义进行赏析。

2.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在班级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七步:创作活动(2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活动,写一首自己的春天诗歌。

2.学生可以借鉴杜甫《春望》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第八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如翻译诗歌、朗读练习和创作活动。

2.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对杜甫《春望》的赏析。

《春望》教案优秀10篇

《春望》教案优秀10篇

《春望》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望》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春望》教师课堂教案(10篇)

《春望》教师课堂教案(10篇)

《春望》教师课堂教案(10篇)《春望》教师课堂教案 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

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

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春望》的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

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领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春望》的诗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歌了解历史,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春望》的诗意理解和诗歌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 如何通过诗歌了解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教学准备1. 相关资料:杜甫的生平介绍、历史背景资料、《春望》原文及相关注释。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春望》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景象,引出杜甫的《春望》。

2. 知识背景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态度。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春望》,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4. 诗歌鉴赏分析《春望》的文学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历史了解通过诗歌了解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春望》,并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鉴赏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探讨《春望》与其他描写战争和春天的诗歌的异同,如《滕王阁序》、《渔家傲·秋思》等,加深对杜甫诗歌风格和主题的理解。

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表演、音乐等形式创作,表达对《春望》中景象和情感的理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春望》的情况以及课后心得体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望》这首诗。

(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研究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杜甫诗歌风格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课件。

2. 杜甫诗作相关资料。

3. 学生课本《春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春望》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春望》,理解诗文内容,体会杜甫的情感。

3.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诗文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 诗歌鉴赏(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分析《春望》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1)背诵《春望》。

(2)写一篇关于《春望》的读后感。

(3)研究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比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春望》与杜甫其他诗作的主题和风格,如《月夜忆舍弟》、《登高》等,分析其诗歌创作的演变。

2. 文学鉴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杜甫诗句,解读其含义和艺术特色。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关《春望》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表达对杜甫诗歌的喜爱和敬佩。

阅读《春望》的教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春望》的教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春望》的教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教材分析本次阅读教学将侧重于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春望》一诗。

此诗以春日美景为背景,描述了作者愁思国事的情感。

全诗气势恢宏,句式简明,表达深刻,是一篇优秀的长句诗篇。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举一反三,掌握古代诗歌的基础技能,为日后学习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唐代诗歌的阅读兴趣2.掌握《春望》的诗意和文化内涵3.帮助学生准确朗读古代汉字诗句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及阅读技能和能力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次阅读课的内容,回忆阅读古诗时需要注意的技能和方法。

比如拼音、字形、词义、修辞手法等等。

2.第一遍阅读让学生先阅读全篇文本,了解其总体感觉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期间,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全面。

3.第二遍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次阅读诗歌,并解释一些难词难句。

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整个诗歌意境,领略唐代风情。

4.细节把握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内容,对诗歌中的关键词汇进行书写和发声的练习。

5.诗歌背诵让学生背诵整首诗歌,帮助他们对句子结构,词汇用法和语言习惯有更深入的了解。

6.表演老师让学生仿照唐代风俗,穿着汉服表演整首诗歌。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背景。

四、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

在诗歌学习中注重细节把握,让学生理解整个诗歌的内涵和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及阅读技能和能力。

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巧妙之处。

在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育中,学生似乎从未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

教师需要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看到诗歌的魅力和惊人之处。

六、教学资源1.《春望》原文2.翻译3.汉语学习书籍4.音频文件七、作业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

将汉字诗歌转译成拼音,并尝试把整首诗歌歌唱。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望》这首诗。

(2)理解诗中的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望》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懂得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歌中所运用的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杜甫诗歌风格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2. 杜甫诗歌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包含诗文、注释、背景资料等。

2. 相关资料:杜甫的其他诗作、历史背景资料等。

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杜甫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历史地位。

(2)简要介绍《春望》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春望》,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分析其独特之处。

(2)举例对比杜甫的其他诗作,加深学生对杜甫诗歌风格的理解。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背诵和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背诵《春望》。

(2)选取杜甫的一首诗进行鉴赏,写出自己的感悟。

8. 板书设计《春望》杜甫意象:春风、长安、战火、破败修辞:拟人、对偶、排比、设问风格:现实主义、忧国忧民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a. 选取其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篇,如孟浩然的《春晓》,与《春望》进行对比。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春望》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能够背诵并默写《春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春望》的诗意和情感。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杜甫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诗中象征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杜甫思想感情的把握。

古典诗歌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教师讲义或教案。

学生教材或阅读材料。

投影仪或白板。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意义。

引入杜甫和他的诗歌《春望》。

5.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春望》。

教师解释诗的背景和杜甫的创作动机。

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3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和意境。

学生探讨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4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5.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春望》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春望》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背诵《春望》的情况。

阅读并评价学生的读后感写作。

6.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对诗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春望》的理解程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教案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

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

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 n)搔(sāo)浑(h 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

(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在描写景物之中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
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无限悲愤,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

作者的这种感情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但却满目荒芜,多少感情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问)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一句中,应抓住破深字来体会:由破字想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废墟的场面,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地。

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明为写景,实为写感。

简单的一个破深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可见诗歌之精妙。

(读诗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

通过写鸟和花的感时恨别,更加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这是看到景物触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属于哪种写法呢?(问)
答:触景生情
这两句可浓缩为感时恨别,一个感字,恨字把作者的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的内心痛苦表露无遗。

因此我们从这可看出感时的时即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句;恨别的别即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也可见颔联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同时,我们也可认为诗人珍视的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

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烽:古代边境上遇有敌情,就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战争。

古代的烽是用狼粪烧的。

连:说明战争时间长,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尾联总写了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簪不住了。

白头两字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位满头白发,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头的形象跃然纸上。

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见诗人忧思之深。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家已到极致的地位。

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七)总结全诗:(课件显示)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作。

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

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

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抒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
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

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

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

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

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

三、拓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课件显示)
答:写了作者热泪纵横、惊喜万分,归心似箭的心情。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问(课件显示)
答: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自由朗读几遍全诗,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五、全班背诵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