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2)
毕加索 艺术概论2
![毕加索 艺术概论2](https://img.taocdn.com/s3/m/f5d86a5e852458fb770b5618.png)
立体主义——现实的新写法
• 立体主义初期的历史是以毕加索为主要台柱的,这段 历史以创造能够达到这一表现的手法为目的的,用卡 恩维勒恰如其分的话来说,亦即求得这种“现实”的 新方法的语言手段的历史。 • 把自然现象从造型上分成碎片,再把这些碎片镶嵌展 现到自成一体的、画布上的、坚实的建筑形体里,从 而勾画出一个从许多视角——上面、下面、正面、侧 面——看到的空间所形成的机体,这便是立体主义这 一新的语言的特征。新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使人能 像对待一个“已经构造好的物体”那样来创造艺术作 品,正如马克斯.亚科布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已经制 造好的物体中,艺术家可以把他对他所要表现的事物 的全部思想认识都融会进去。
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艺术 (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 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 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 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 较严格的绘画训练,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 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 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 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 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 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 “抽义 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 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 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 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他 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 中,
在作品产生之前是不存在任 何理论阐述的,但是,也正 是通过作品本身一次又一次 日益清楚地表明了它们所取 得的成果,确定了艺术家对 世界所采取的特殊态度;这 便是“分析立体主义”。后 来,从1912至1916年,把现 实组合成这种造型结构的手 法,再根据这种造型结构在 艺术家身上引起较客观的思 维、记忆和心理关系,使之 有了更自由、更复杂的展现; 这便是“综合立体主义”。 正如上述形容词所指出的那 样(这两个形容词说明的是 毕加索的探索所经历的各个 阶段),在对现实作出几乎 是解剖学式的分析之后,对 现实进行了更加广泛而错综 复杂的综合。
艺术概论 (2)
![艺术概论 (2)](https://img.taocdn.com/s3/m/4bdc64926bec0975f465e2a3.png)
13、典型: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了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14、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这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水准的标志。
(2)说出艺术的几种划分方法:
1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影视)。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视听艺术(戏剧、影视)
3异议书作品对客观世界的放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8)简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 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
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艺术概论》教案——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概论》教案——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8839c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d.png)
(第五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艺术的功能》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2、了解美育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难点: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导入)艺术从远古与劳动工具、生活用品联系在一起一一独立的审美创造艺术是人类直目的的活动之一。
(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尽管艺术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正是由于审美价值渗透在艺术的其他各种功能之中,才使得艺术具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使得艺术具有与其他文化形态迥然不同的独特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
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悉尼歌剧院。
第一节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一、中国的论述墨子,,非乐,,(全然否定音乐,这种崇俭尚用的功利主义态度是极端的,根本没有顾忌百姓也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的精神需求。
)荀子将音乐的效果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J"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J)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音乐,而是有所区别的,既有对其所认同音乐的赞美,也有对其不认可音乐的鄙夷。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二、西方的论述1、柏拉图①艺术有可能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②艺术家有可能模仿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二(如果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模仿其中人物的言行,就可能产生伤风败俗、戕害心灵的严重问题。
)但他也看到了艺术对于人的心灵的强大感染力。
(“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人心灵的最深处”)2、亚里士多德①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并非笨拙的实录,而是具有真实的内容;②艺术的模仿甚至可以反映事物的必然性与内在的规律,可以获得高于历史的特别价值。
艺术概论二章-艺术的起源
![艺术概论二章-艺术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51e16c36011ca300a7c39034.png)
德国学者谷鲁斯,从心理学角度修改和补充,认为“游戏” 并非完全没有实际功利目的,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 觉在为将来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
艺术、艺术家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 从社会中分化、独立出来的。
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
❖ 3、多种视角的思考 艺术——生活的浓缩:历史生活状况、思 想、情感、技能、创造……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人头形器口 彩陶瓶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陕西西 安半坡村出土
鱼、蛙、鸟变形纹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北京人”的尖状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
山顶洞人的 骨针和饰物 北京市周口 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 洞穴出土
山顶洞人在 他们同伴尸 体周围撒上 红色矿物制 粉末,还有 红色装饰品。 对色彩的理 解和想象。
采茶舞
❖ 二、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多元决定论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1918-1990)在《矛盾 与多元决定》中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 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
❖ 3、英国斯宾塞认为艺术作为游戏可以发泄人类人比低等动物有 更多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
❖ 4、德国学者谷鲁斯则认为“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 目的,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
❖ 5、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最早提 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艺术概论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艺术概论第二章艺术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30a148437fd5360cba1adb36.png)
三、巫术说
(原始宗教说,强调功利需要)
爱德华 · 泰勒在《原 始文化》中最早提 出艺术起源于巫术。 希尔恩《艺术的起 源》:原始舞蹈与 交感巫术
英-弗雷泽《金枝》:交感巫术 (sympathetic magic)
相似律巫术(imitative magic) 接触律巫术(contagious magic)
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和 法国鲁塞尔岩廊的维纳斯
评价
艺术的产生最初与 巫术有密切联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 始艺术都与巫术有 关
四、表现说(强调精神需要)
托尔斯泰《艺术论》 :“一个人为了要把 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 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 的标志(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把 它表达出来,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 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摹仿说(无意识的本能)
德谟克利特:艺术 是对自然的摹仿 亚里士多德:所有 的艺术都起源于对 自然界和社会现实 的摹仿
拉斯科洞窟壁画 Lascaux Cave Painting
《管子》:凡听羽, 如鸣马在野,凡听 宫,如牛鸣窌中; 凡听商,如离群羊; 凡听角,如雉登木 以鸣
评价
1 、原始艺术离不 开摹仿 2、摹仿只是手段 而决非目的 3、艺术需要创造 和表现 4、忽视了人的社 会实践
二、游戏说
席勒-斯宾塞理论: “过剩精力”是文艺 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 理基础,人的“游戏” 本能或冲动 ,就是艺 术创作的动机。 席勒认为,游戏的根 本特征在于自由 ,人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 是自由的。
2艺术概论-二章-艺术创作(张新龙)
![2艺术概论-二章-艺术创作(张新龙)](https://img.taocdn.com/s3/m/abebaccb5fbfc77da269b117.png)
三、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修养: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 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高艺 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创造 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一)艺术家修养的六个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素养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6、独立的人格精神
(二)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1、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 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 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 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 2、艺术与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密切联系 人类的本质;人类的宗旨;人类的出路;当今全球的社 会现象。 3、如何体现艺术家的职责 运用审美的艺术形式,以开阔的胸襟、锐敏的视野、独 到的见解去创作艺术作品,并通过艺术品潜移默化地作 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国民的精神 素质。 4、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除了具备先天的生理素质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后天良好 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诸条件以及自己的主观努 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二、艺术家的主体性 (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 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 象和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 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 定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命运的主宰作用 。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 变量因素: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 个性特点、艺术素养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 成的艺术心理定势。这些复杂的内容以及创作 时的不同心境等差异,导致对社会生活做出反 应的方式、思路、程度、结果等的不同。
艺术概论2艺术的认识本质
![艺术概论2艺术的认识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c86a37c781c758f5f61f67e9.png)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知识回顾:艺术的社会本质(通过从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论述)一、艺术的认识本质1、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A、从根源上看:一切文学艺术都不是超自然的、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来例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的反映)2、艺术特有的方式来掌握世界A、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认识。
B、艺术的独特方式体现在与其它社会意识的不同。
B1:艺术与宗教异:宗教是对社会的虚幻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的真实反映宗教形象是宗教观念、教义的外化,艺术形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同:全面反映社会环境B2:艺术与哲学异:哲学通过理论来反映世界(抽象的),哲学作用于人的理智,艺术通过创造性活动来反映世界(具体可感的),艺术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
同:艺术与哲学都追求真实性。
艺术的掌握方式: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是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它通过创造美的形象来再现审美对象和表现审美意识,因而艺术掌握的过程实际上是美的创造的过程。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1、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2、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用感性来表达理性的内容)3、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地统一(不管是再现还是表现,都是以客观为基础的创作,纯主观的艺术形象是不存在的。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的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它根据客观的实际社会生活,却不是实际的社会生活。
艺术真实性包含的四个内容: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客观地真实与本质的真实。
1、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从表现形式上: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
从艺术形象上:艺术形象可以再现事物的现象的真实,艺术又不仅使现象的真实还能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把握。
艺术概论试题库 (2)
![艺术概论试题库 (2)](https://img.taocdn.com/s3/m/4d7668b5ba0d4a7302763ade.png)
艺术概论试题库?——选择题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C?)?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2、?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B?)?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B??)?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B?)?A.经济基础B.社会意识C.政治法律制度D.科学文化?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C?)?A.唯心主义?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B??)。
?A.相互和谐?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
因此具有(??D?)??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B?)?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D?)?A.情感性B.审美性C.虚构性D.形象性?11.艺术美感中最显着的特征是(??A?)?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D??)?A.艺术美?B.现实美C.社会美?D.自然美?13.?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A?)?A.?3:5?B.?1:3?C.?1:5?D.?3:7?14.?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D?)?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B?)?A.艺术的B.时间的C.宗教的D.理论的?16.意大利哲学家?(??A?)?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艺术概论_第二章_艺术门类论
![艺术概论_第二章_艺术门类论](https://img.taocdn.com/s3/m/f26397a065ce050876321334.png)
8
美术的主要类型:
◦ 绘画:造型艺术中最 为自由的一种类型。 ◦ 雕塑:最具有实体感 的造型艺术类型。 ◦ 工艺美术:是美术所 属的一个品类繁多的 系统。 ◦ 现代工业设计:是美术所属的一个品类繁多的系统。 ◦ 书法、篆刻:是文字书写的艺术。
9
油 画
10
•中国画
11
雕 塑
12
•书法
《兰亭集序》王羲之
结合: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
各自独立的价值。例如电影的表现手段与绘画的造型方式相 结合就成动画片。
每个艺术门类以及其中的各种样式,都是一个个开放的体系,
而不是各自闭关自守的领地。只要有了一定的条件,它们都会
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营养,甚至同其他艺术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
的艺术品种,这样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使得整个艺术系统得 到发展。这是艺术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木偶:木偶艺术起源于中国,在我国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 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
… …
3.1 吸收与借鉴 3.2 配合与结合 3.3 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各门艺术之间相互联系,首先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也
就是说它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思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
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的。
1.1 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1.2 艺术门类的划分
◦ 原始状态的艺术 只有两种类型: 造型艺术和歌舞 艺术
◦ 十九世纪中叶摄 影艺术诞生
◦ 十九世纪最后几 年电影艺术萌芽
3
◦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重视把作品理念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作为艺
术分类的基础。
◦ 一、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 ◦ ◦ ◦ 1.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 书法艺术和园林艺术等形式。 2.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形式。 3.时空艺术,包括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和行为艺术等形式。
艺术概论2本质
![艺术概论2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b78d7b6b25c52cc58bd6bef6.png)
“柏拉图路线”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史。
波普尔说:“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 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 是非柏拉图的。”
2.德国古典美 学集大成者黑 格尔(17701831),对艺 术本质的认识 也是建立在客 观唯心主义哲 学体系之上。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提出了“美是理 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命题。 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的精神, 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 客观性相而存在。 虽然都强调了理念的重要性,但黑格尔与柏拉 图并不相同,黑格尔的理念并不是静止不动完全超 越于现实之上的,而是要进入现实世界,变成现实 的,因此黑格尔强调理念与现实的统一。
真 理
诽 谤 虚 伪
欺 骗 嫉 妒
无 知 法 官
轻 信
叛 变
无 辜
《诽谤》 62×91厘米
(意)达· 芬奇《蒙娜·丽莎》
2.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西方美学到十七、十八世 纪乃至十九世纪,真正开辟了 新的纪元。 其标志是在英国形成了经 验主义的美学传统,在法国、 德国形成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传 统。
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影子的影子” 艺术不能把握本质(否定) 确立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
(1)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 门研究美的著作 —— 《大希庇阿斯篇》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 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 是苏格拉底。他通过苏格 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 明自己的观点。
《大希庇阿斯篇》--
比起笛卡儿来,莱布尼茨对人的主体理性能力更 为推崇。 A.他像当时自然科学家分割物质结构至分子、原子那 样,试图对人的精神能力也做分割,提出了“单子 论”, B.事物之美与不美,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 C.认识能力有两种: 一种是混乱的(感性的),另一种 是明确的(理性的), 美感能力是那种感性的、混乱的 能力, D.但是虽然混乱,并不等于没有认识,比如对大海的 啸声的感觉,在海岸上所听到的是十分混乱的,但作 为美感不能停留于此, E.还要进一步“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就必须听出形 成这全体的各部分,即每一浪的声音……”。
艺术概论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艺术概论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55a8dfd15abe23482f4dd9.png)
《西斯庭圣母》
1513年画布油 彩
196 厘米宽 265厘米长
4、艺术与道德
•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 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
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等内容。
相比之下,东方美学比西方美学更重视道德与艺术的联系。总
淡和沉寂!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灿烂的艺术,就是这文化宝
库中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
然而,对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对艺术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艺术对真理没多大价值。 黑格尔肯定艺术存在的价值,但吧艺术依附于“绝对精神”,否定了
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
浪漫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有吧艺术的地位抬得很高。 不恰当地贬低或抬高艺术的地位都是不可取的。艺术和其他精神产品 一样,都是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各自满足人类的不同 需要。
1、艺术与政治
无论民主还是专制,政权对文化艺术在总体上总会有某种干预。
各种艺术都可以具有政治内容,但是,政治色彩在文学、戏剧中
表现得似乎最为突出也最为普遍。
但是,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政治内容和政治倾向。一般以
大自然为题材的作品不具有政治内容,一些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也不涉及政治内容。
2、艺术与哲学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艺术的发生 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
术!” ——席勒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 1805)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 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和
(NEW)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caed2d05acfa1c7ab00cc95.png)
目 录第0章 绪 论0.1 复习笔记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艺术的本质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艺术的功能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艺术的构成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艺术的创作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艺术的消费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艺术的源流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0章 绪 论0.1 复习笔记一、艺术的诸种含义“艺术”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有时指艺术活动本身;有时指艺术活动的结果,即艺术作品。
在指艺术作品的时候,有时指狭义的审美艺术作品(不包括文学);有时指广义的审美艺术作品(包括文学);有时指泛化的实用艺术作品(包括园林等实用艺术)。
(一)艺术(作品)1.艺术的当代含义:从狭义到广义(1)狭义①在西方,艺术的狭义含义有时仅指视觉艺术,相当于汉语中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四大门类。
其中,绘画、雕塑、建筑又被总称为“大艺术”(Major arts),而工艺美术则被称为“小艺术”(Minor arts)。
②在中国,艺术的狭义含义是对除文学之外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总称。
在这种用法中,文学与艺术两个词是并列关系。
(2)广义艺术的广义用法,是包括所有的实用艺术(如建筑、园林、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非实用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狭义艺术及以及文学艺术在内)。
①被贡布里奇称为“艺术史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的第三卷《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先后论及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包括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
②当代美国的《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把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摄影等九类艺术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涉及五大艺术类别: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王宏建《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2
![王宏建《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2](https://img.taocdn.com/s3/m/c380522476eeaeaad0f33071.png)
艺术发展论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艺术发生学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的理论(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1.游戏说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同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1 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2 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3 游戏中强烈的感情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1 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2 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3 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
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
2.巫术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
3.劳动说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中产生的节奏(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
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人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和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条件3 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4 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从建筑,造型,装潢,舞蹈,音乐,诗歌的产生可以分析出来(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1 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工具和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2 “准艺术”的发生“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3 “准艺术”的繁荣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为了储存和加工粮食就产生了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的出现对于史前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1)“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需树立以一个评判标准2.只适合主要艺术种类。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题(二)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193117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2.png)
1. 【单选题】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18世纪法国(江南博哥)艺术的是()A. 拜占庭B. 哥特式C. 洛可可D. 巴洛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了建筑艺术常识。
应试解难:洛可可艺术是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2. 【单选题】我国国歌原来是哪部电影的插曲()A. 《英雄儿女》B. 《风云儿女》C. 《东方红》D. 《聂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解难: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3. 【单选题】曹丕的文艺美学著作是()A. 《文心雕龙》B. 《诗品》C. 《文赋》D. 《典论•论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理论著作。
【应试指导】《典论•论文》是曹丕要的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单选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出自()A. 《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B.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 《水龙吟·咏月》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诗词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此句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单选题】贝多芬的第九交响益名为()A. 《英雄》B. 《命运》C. 《合唱》D. 《田园》正确答案:C6. 【单选题】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l8世纪法国艺术的是()A. 拜占庭B. 哥特式C. 洛可可D. 巴洛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筑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洛可可艺术是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7. 【单选题】胡旋舞的产生朝代是()A. 汉B. 唐C. 宋D. 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艺术: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几产物。
内蒙古阴山岩画:是最早的岩画之一,“举世罕见的珍贵古代民族文物。
”绘画的方式有两种敲凿法和磨刻法,到晚期才出现线刻的方法,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忠实于自然,真实,生动地抓住了客观事物最主要的特征。
黑色人像画风:绘画的方式是在自然的陶土上,用一种特别的黑色颜料描绘图像,再刮出细长的轮廓线,烧过之后就会变得乌黑发亮,其余的部分成为红色。
当时雅典是黑陶式的发展中心。
印度《树神药叉女》:砂石,高1.5米,突破了正面直立的呆板拘谨的造型,头向右倾侧,胸向左扭转,臀部向右突出,全身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S型曲线,塑造了印度女性人体美的规范,被称为“三屈式”。
圆雕:最能体现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占实在空间的三维实体,可以从各个方面观赏。
摄影无构图:体现了摄影艺术不同于绘画艺术的特征,无构图摄影艺术可以更真实的反映生活本来的面貌,其实,只能说是对摄影艺术造型特征的一种探索,其实质还是在追求形式的变异。
交响曲:又称“交响乐”,系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个乐章,奏鸣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要具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
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取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结构,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
永嘉杂剧:几乎是北方杂剧形成的同时,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地区出现了一种别具一体的戏曲形式——温州杂剧,因温州又名永嘉,故一名永嘉杂剧。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义带胡须为其主要特点,又根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
个案分析题1、以《大卫》为例子,分析阐述怎样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这件雕像的双脚姿态虽然可以在古希腊语古罗马的雕像上见到,但她的左腿弯曲角度却比以往增大;加上双手、头部以及身体弯曲的姿势,令人产生一种舒适、自然与松懈的感觉,而不是紧张及刚健,这个特知识与古代雕像最大的不同之处。
此外,古希腊的雕像多是健壮丰满,而这个大卫雕像的身材较为苗条,肌肉也不甚夸张,是15实际雕刻家的理想形态。
2、为什么断臂维纳斯更受人喜爱?那逝去的双臂正浓浓的散发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真深深的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换言之,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有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胳膊,却出乎意料的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于是这可能存在的无数的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般是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人们只要一度被着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雕像上,那怕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3、比较三幅《维纳斯的诞生》亚历山大.卡巴尔内的暗示性的想法躺着的很暧昧,在典雅中流漏出沉溺于肉欲的欢愉,满族统治阶级;卡的比不上波提切利的那么清纯,也不如布格罗的那么端庄健康,他的画过分的慵懒娇媚,不过女神通体完美的造型、明朗的色彩、蓝色的海水和飞舞的小爱神,给人以愉快、欢畅的感受。
卡的维纳斯女性特征显著也暴漏出来,女神的世俗和性感远多于布格罗所画女神,画出了一个粉嫩光滑、放浪而有肉感的裸体;布罗格的表现出人体之美,女神的裸体呈现S型曲线变化,利于众神之中,裸露着全身,画家以流动的曲线、祈福的节奏。
细腻而多情的笔触描绘了美神的姿态。
同时又以写实的造型手段,把神女维纳斯现实化、理想化,给人以亲近感波提切利的维纳斯体态显得娇柔无力,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较弱,作者的写实手法中残杂一些变形的因素,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手足的比例也比较夸张,似乎在故意强调形象的精神,而不是着重表达肉体,但萎靡和娇弱和变形的因素皆没有影响维纳斯形象的秀美和清淡,表现出肌肉的弹性和悦目的胴体。
4、安格尔的《泉》如果表现“纯粹的美”?纯粹的美指的是少女的天真的春春活力,画家在画中将色彩运用得非常柔和和富于变化,画中年轻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了出来,美丽柔缓的身材曲线是她的肌肉看起来更具魅力。
5、如果把乐山大佛缩小1/3对神像有何影响?佛像依山凿成,体态均匀,面目慈祥和善,神态安然,通体高71米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事一座山”,稳重大方,比例适度,体积感强,如果缩小则没有雄伟壮观的感觉。
6、以《胜利之吻》和《人间》为例,谈他们不同的摄影风格,以及中西方青年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胜利之吻》是摄影艺术中最为经典的热吻之一,展现出西方青年狂野浪漫热情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人间》同为“爱情”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的表现,则用新颖简洁的艺术构图,中国人含蓄自认的形象语言,把人世间甜蜜的爱、男女间浓浓的情,简洁而形象的展现出来。
7、《梁祝》三个乐章分别代表什么主题?表现内容与三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乐段一:大提琴和独奏小提琴进行着音乐上的对答,好似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
他们的爱情理想经过弦乐队重复着的爱情主题音乐,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美好的爱情,在封建时代难以实现,却引来了封建势力干涉和压制。
乐段二:音乐低沉切多处休止,显示出封建势力的凶暴和强硬。
乐段三:切分的节奏与和弦的演奏,表示出祝英台的焦急,抗争与不屈。
封建势力的主题与反抗的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和乐队演奏几次交替出现,情绪越来越激烈,逐步形成一个高潮,刻画祝英台反封建礼教的感情和抗婚的场面。
8、《天鹅湖》两段音乐代表什么主题,表现出什么意境和情感?既是少女奥杰塔的音乐画像,又象征着奥杰塔的女伴们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
舞剧开头,庆贺王子成年的酒宴后,中间奥杰塔出现时,奥杰塔向王子倾诉衷情时,最后爱情战胜了魔法,天鹅恢复了人形时,乐曲都有变化地反复出现在舞剧中,表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2舞剧第二幕里王子和公主互相表白爱情之后,四小天鹅在满地银辉的湖畔手臂交叉,用足尖跳起了舞蹈。
这段音乐节奏干净利落,在大管吹奏的短促的顿音背景上,开始由两支双簧管奏出,然后加入了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的演奏。
同时四小天鹅的舞姿也非常轻盈,活泼,欢快而动人。
音乐与舞蹈描绘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9、《白蛇传》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结局,请从时代背景和审美倾向分析何以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结局?不同结局其实就是不同时代美学观念演变的结果。
清传奇《雷峰塔》的结局很明显地表现出统治者(佛),镇压者(法海)的不可蔑视的权威与宽宏大量。
传统京剧《白蛇传》的结局给予白娘子和许仙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也体现了民众的善良愿望。
解放后田汉改编的京剧《白蛇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历史趋势的必然体现,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反抗封建势力是“五四运动”以来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
10、窦娥悲剧的原因是什么1、身世悲剧(社会并没有提供女性工作、生存的机会,有反抗但不彻底本身就受封建礼教)2、窦娥的性格3、父亲的抛弃4、封建恶势力,贪官,黑暗的社会对人民的陷害和摧残5、蔡婆的贪婪6、黑暗的社会现实11、卡诺瓦《拯救普赛克的厄洛斯》新古典主义的雕塑非常讲究构图的线条美与律动的形式感。
这尊雕塑作品不仅表面及其光洁,而且形式感也很强,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厄洛斯那一对向上伸展的翅膀和仰面横卧的普塞克相互照应,加上厄洛斯伸出的右腿,在构图上正好形成了稳定的X型,厄洛斯俯身去亲吻普赛克,普赛克则伸出双臂接受这一真挚的抚爱,两臂环抱,使内圆外展的造型彼此交叉,柔美的姿态与放射形的动势更加强了雕塑的轻盈感。
简答题:1、中国画“诗书画印和一体”的起源、形式、风格形成普遍风格在元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诗补画,以诗文填补画面在画论中称之为“补画”。
但补的意义不是填充空白之处,而是形成书画浑然的面貌;唐画宏伟,绝少题诗书款,宋画充实,题款多在石隙树缝间,元画空灵,必题书款押印。
2、《黄河》四个乐章表达的内容首乐章:《黄河船夫曲》开始即以乐队的全奏展开奔腾咆哮的黄河,随后钢琴奏出坚毅、豪迈的主题,表现黄河船夫在惊涛巨浪面前无所畏惧、奋勇直前的精神。
第二乐章:《黄河颂》乐曲保留了原作深沉徐缓的主题,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源泉——黄河的崇拜。
第三乐章:《黄河愤》取材于《黄河大合唱》中叙事性最强的《黄河谣》《黄河怨》,情绪变化很丰富,开始象征人民平静的幸福生活,然后向人们哭诉不能忘记的日子,最后表达了化哀伤愤怒为力量的含义。
终章:《保卫黄河》在大高潮中,一个领导性的主题再线,暗示着敌寇必败,人民必胜的信念,最后以盛大的胜利场面终结全曲。
3、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消费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文化,利用现代化社会的典型表象——泛滥的图像完成其创作,并通过现实的形象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
汉密尔顿:英国,“波普之父”《到底是什么是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我梦想白色的圣诞节》《她》约翰斯:美国普波艺术的先行者和有影响的人物。
《三面旗》《圣诞节在纽约》《四季》沃霍尔:美国,发起人与倡导者《二百一是个可口可乐瓶》《玛丽莲.梦露》《安徒生》1、分析阿基桑德罗斯等的《拉奥孔群像》(古希腊)在构图方面,作者将拉奥孔以最大体积来表现他在作品中的主体位置,同时又采取希腊传统的平衡对称手法,让两个儿子分别站在拉奥孔的两边,形成有座均衡的配置。
另外对人体美的理想主义,在此作品中显示无遗,健美奋张的肌肉,将人体美提升至最大的极限。
拉奥孔群像面孔所表象的痛苦并不如人们根据这个痛苦的强度所应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
在古代希腊,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他们为了在表现痛苦中显示丑,往往避免激情,或是冲淡到多少还可以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美来。
2、举例阐述现代摄影艺术最显著的几点特征追求主体意识的表露、形式感的强化、多义性的内涵、生活化的倾向4、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阐述《阿甘正传》的艺术特点?这是一部励志电影,激励人们的斗志。
影片中,阿甘的出场是带着腿箍,目光呆滞的形象。
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跑遍美国等,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影片一开始,灰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
经过在空中的兜兜转转,终于飘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脚下。
这是导演运用羽毛随风飘舞的长镜头,留给观众对羽毛产生的无尽的想象,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而且也为结局另一个关于羽毛的长镜头作了伏笔。
随着羽毛的降落,镜头特写了阿甘的那双沾满泥很破旧的球鞋,用特写镜头代替导演抒发了感情,暗示了将把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被当作阿甘的听众,从而随着听众的变换而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