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建筑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建筑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10fa1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6.png)
建筑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在摄影技法中有很多中构图方法,但是都是依据六种基本的构图法则发展而来。
建筑摄影亦是如此,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建筑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建筑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框架构图框架构图可以让读者视觉更集中在想拍摄的建筑上,不妨利用供门、窗户等制作这些虚拟框架,让你的相片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角构图若果你想表达稳重的感觉,三角构图便最适合了!你可以让单一建筑物形成三角构图,或是利用多栋来组合,看当时环境配合便可!有时候拍摄特写也可以用到三角形构图的。
倒三角构图上一点的三角构图,其实也可以倒过来使用,最适合拍摄桥梁缆索、底部,或是漂亮的屋顶、天花板等。
善用引导线在第二点提到对角线可以成为引导线,当然在其他方向也可以!引导线不一定是要直线,S形或是弧形也可;而且也不一定要是真实的“线”,透过多个物件组成虚线也可。
利用前景衬托前景在相片中其实很重要,拍摄建筑物当然也一样!若果你可以找到一个配合的前景来衬托建筑物,效果一定会好上很多啊!中间/对称构图有一些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时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相片中间,配合第一点的“三分法”形成和谐耐看的构图,你还可以利用软件把相片裁切成正方形,效果也不错啊!利用透视线把目标建筑物放在相片中间,利用四周的物件来达到透视线效果。
黄金分割法如果有留意摄影入门的教学文章,或对摄影有基本认识,一定会对这个经常用到的权图方法很熟悉。
三分法或黄金分割法在拍摄建筑物的时候也很有用,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构图的基本,再在其上面套用其他的构图技巧。
使用时只需把相片水平和垂直划分3条线,把目标放在交叉点或线上便可以了!对角线构图对于长条形的建筑物,例如城墙、桥梁等,利用对角线构图可以很好地安置建筑物,对角线也有引导的效果。
?建筑摄影方法去掉色彩色彩是建筑外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去掉色彩,只剩下黑色与白色,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建筑主体颜色简单而背景颜色繁杂的时候,去色能使画面更为简洁,增强画面对比,加深层次感。
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建筑构图基本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e5139ec4b73f242336c5ff5.png)
建筑构图基本法则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寻找建筑和造型的表达形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于受环境影响,以相互交流的作用,人们创造了早期的建筑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的工具,并且对不同的形,色,质都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观,久而久之这些认识具有了广泛的意义,成为特定的符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符号形成为一门理论,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建筑构图基本法。
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复杂体,所有建筑的诞生及使用都是由人类完成,其规划、设计、审美、消费以及感知的一系列过程所涉及的诸多评判的标准都不是简单的是或非可以绝对划归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或0、1 原理。
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定位一个建筑作品的优秀与否,这个评判和下结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灰色的概念,好或不好都是相对而言,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标准或尺寸来进行衡量和评判。
着中间就包含很关键的一点——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是一个构图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外部立面及体型要素间的关系。
建筑立面表示房屋外部形状和内容称为建筑立面,筑立面为建筑外垂直面可视部分。
建筑体型指建筑平面布局,建筑栋深,层数,体量。
现在建筑设计都考虑节能环保,这又建筑的体型系数有关。
建筑物外露部分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除以该建筑物的体积,所得的数值称为建筑的体型系数。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使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凸凹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加大建筑物的栋深。
3.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4.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可以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使建筑能耗效果改善。
建筑是三维的艺术,实体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一幢建筑物从整体到立面均由不同部分、不同材料组成,各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通过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些规律即为建筑构图法则,其中主要是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和尺度等。
建筑物体型
![建筑物体型](https://img.taocdn.com/s3/m/94ea8d7804a1b0717fd5dd88.png)
威尔斯 - 费高广场
Wells Fargo Plaza, 296m
美国 休士顿
28
b)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 复杂体量的建筑,常常有主体部分和从属部分之分, 在造型设计中如果不加区别,建筑则会显得平淡、 松散,缺乏统一中的变化。
• 恰当地处理好主体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 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从衬主,就可以加强建筑的 表现力,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62
(3)复杂体型
由两个以上的体量组合而成。体型丰富,适用于功能关系比 较复杂的建筑物。 由于复杂体型存在多个体量,必然存在体量与体量之间相互 协调与统一的问题。
63
1 分清建
筑物的主体 和附体。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64
切削、突起和分段组合 的变化,造成垂直方向 的雕塑感。
力寶中心(Lippo Centre) HK, China
23
二、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一)概 述
建筑造型有其内在规律,人们要创造出美的建 筑,就必须遵循建筑美的规则。主要有:统一、均 衡、对比、韵律、比例等。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尽管 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美的基本法则是一 致的,是被人们共同承认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普 遍性。
24
符合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应该遵循设计方针政策,根据房屋的使用 性质和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 在建筑标准、所用材料、造型要求和装饰外观等方面,应该在合 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用较少的投资建造起简洁、明朗、朴 素、大方以及和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物来。
大量民用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或国家重点工程等不同项目,应 该根据他们的规模、重要程度和地区特点等分别在建筑用材、结 构类型、内外装修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防止滥用高级材料,造 成不必要浪费。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PPT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f160e84afe04a1b071dec7.png)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
对比:建筑中某两个因素相互衬托而形成的差异。差异大,
对比强烈,起突出重点的作用;反之,则对比微弱,收到 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形式:数量、形状、方向、虚实、繁简、直曲、 疏密、集中与分散、开敞与封闭、光线明暗、强弱、色彩 与质感、人工与自然等。(如图13)
与方向性的对比相比较,不同形状的对比往往更 易引人注目。
以强调建筑的雄伟壮观,如:纪念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 入口有时采用此尺度。 3、亲切尺度:把建筑的尺度处理成比人体实际需要还要小的 尺度,目的是让人感到更亲切,常用于园林和住宅建筑。 (如图12)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与尺度
图11:某别墅室内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与尺度
图12:米拉公寓 (高迪之作)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二、均衡与稳定
(2)、均衡类别
a、对称均衡:以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调, 两侧易取得统一(如图5)。
b、不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视觉中心) 偏向重的一侧,它一般是入口的位置。利用 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化来实现。(如 图6)
c、两向均衡或动态均衡:用于近代建筑,如十 字形平面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三、韵律
图8:连续韵律 美国教堂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三、韵律
图9:起伏韵律 金姬和弗雷德
房子造型充满曲线韵律,蜿蜒扭 曲的双塔就像是两个人相拥而舞, 因此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左边是博览帷幔外观的“女舞 者”,上窄下宽像舞裙的样子, 右边圆柱壮的则是“男舞者”, 所以又有人以著名的双人舞者金 姬·罗杰斯及弗雷德·阿斯泰尔将大 楼命名为“金姬和弗雷德”,两 栋建筑像极了他们舞影婆娑的样 子。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7d1114a300a6c30c229f18.png)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一、建筑的构成要素1、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居住、活动的要求,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在构成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技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设备等内容(3)建筑形象: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2、建筑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功能——建筑目的,首要地位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基础,实现功能的手段建筑形象——建筑的结果3、我国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4、建筑的分类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5、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办公楼、体育馆、医院等(2)按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分布面广建筑大型性建筑: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3)按层数分工业建筑则分单层、多层和混合层次这三种。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四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根据房屋主要构件(如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具体判定条件如下:◆失去支持能力—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或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
—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完整性被破坏—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陷,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燃物燃烧起火。
建筑设计学中的建筑立面构图原则解读
![建筑设计学中的建筑立面构图原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22cbd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f.png)
建筑设计学中的建筑立面构图原则解读建筑立面是建筑物的外观,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外表,更是建筑师对建筑物形式、功能和内涵的表达。
在建筑设计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读建筑立面的构图。
一、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建筑立面构图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建筑立面的比例和尺度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人的尺度相适应。
一个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谐调和谐。
此外,比例和尺度还可以用来强调建筑物的重要部分,营造出一种层次感。
二、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建筑立面构图中常用的手法。
对称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稳定和整洁,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平衡则是指在建筑立面上各个元素的分布均衡,没有过于偏重的感觉。
通过对称和平衡的运用,建筑立面可以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
三、重点与焦点建筑立面的构图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重点或焦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重点可以是建筑物的主入口、窗户、装饰元素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重点可以成为建筑立面的亮点,使建筑物更加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四、材料与质感建筑立面的材料和质感也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材料和质感可以给建筑立面带来不同的效果和感觉。
例如,使用玻璃材料可以增加建筑立面的透明感和现代感,使用石材可以增加建筑立面的稳重感和质感。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材料,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丰富多样。
五、色彩与光影色彩和光影是建筑立面构图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色彩可以给建筑立面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光影可以增加建筑立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的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六、功能与表达建筑立面的构图需要与建筑物的功能和内涵相一致。
建筑立面不仅仅是外表的装饰,更是对建筑物功能和内涵的表达。
通过合理的构图,建筑立面可以传达出建筑物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意义。
综上所述,建筑立面构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重点与焦点、材料与质感、色彩与光影以及功能与表达等原则的运用,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包括
![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92361c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包括美学法则在建筑构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指导着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应采取的正确方式。
美学法则是建筑构图的基础,它让建筑师可以将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设计得更加美观,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实用性。
因此,了解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非常重要。
首先,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之一是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是指在建筑空间中,不同空间的大小,位置,形状等的比例。
空间尺度的设计应该满足空间本身的逻辑性,确保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空间尺度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其次,另一条基本美学法则是光线的管理。
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之一就是要恰当的管理空间中的光线,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尺度、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色彩等因素,以及光源的角度、强度和颜色等,从而获得最佳的照明效果。
此外,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还包括色彩的管理。
色彩的管理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正确的色彩选择来实现空间的美感及秩序感。
在选择色彩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外观风格,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色彩,增强空间的美感及秩序感。
最后,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还包括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正确的材料选择来满足空间的实用性及耐久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外观风格,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增强空间的实用性及耐久性。
总之,建筑构图的基本美学法则包括空间尺度、光线的管理、色彩的管理和材料的选择等,这些法则都是空间设计的基础,它们能够指导建筑师正确的设计建筑物,从而达到最佳的空间效果。
只有恰当地遵循这些基本美学法则,建筑物的外观和实用性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才能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be8f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d.png)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建筑结构图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师将建筑设计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的关键。
建筑结构图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形式、结构布局、材料选用等重要信息,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结构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细部图等,这些图纸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指导图,更是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建筑结构图的编制需要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入手,对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1. 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布局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布局。
平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最为基础的图形之一,它通常包括建筑的地面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以及特殊构件的布局图。
平面图中需要包括建筑的功能用途、出入口位置、内部空间布局等重要信息,同时也需要标注建筑结构的主要构件和位置,为建筑的立面和结构细部图提供参考。
2. 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垂直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立面上的形状和结构。
立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等,立面图也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立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各层标高、立面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窗户门洞的位置和尺寸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3. 剖面图建筑剖面图是建筑结构的纵向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剖面上的结构和布局。
剖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纵向剖面、横向剖面等,剖面图也是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和构造原理的重要参考。
在剖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楼层高度、梁柱墙构件的布置、楼板地面的标高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4. 结构细部图建筑结构细部图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详细图纸,它反映了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形式和细节。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0f60ca5284ac850ad024230.png)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见书99页)
建筑设计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以及 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还要符合一 些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是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 稳定、对比、韵律、尺度等。不同时代、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 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规律都是 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也是 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个建筑构 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形体 与里面。
LOGO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刘睿智
引言
建筑和美学是相互依存的,具 体可以这样来阐释:
规划 设计
建筑
在建筑里我们不仅能看 到美的表现,也能从美 学里找到建筑形体的身 影
美学原则
美学
条目
什么是构图?
形式美的法则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构图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 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 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辞海》中, 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 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 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简言之,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 段的总和.构图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 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 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也往往是 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术之所在。为此,构图能力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分析在美术欣赏中,占有相当重 要的地位。当我们在进行创作过程中,构图是较为重 要的一步,重点应把握。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https://img.taocdn.com/s3/m/d4c63580d0d233d4b14e695e.png)
统一与变化:“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对于任何建筑,无论它的内部空间还是外部 形象,都存在许多的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统一是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 以及实用功能的统一;变化则 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是建筑形 像不至于单调,呆板。
基本手法: 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利用简单几何 形体本身具有一种必然的统一性,表现出 肯定,明确,和统一之感。 2)强调主次分明的统一,常用轴线的处理,以 底衬高,体积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取 得主次分明,完整统一的建筑形象。
均衡和稳定: 均衡是指建筑形体的左右,前后之间保持平 衡的一种美学特征,可给人安定,平衡和完 整的感觉。 根据对称中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均衡 和不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以中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 调两侧的对称,取得整体统一的 效果,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不对称均衡:将均衡中心便于建筑的一侧, 利用不同体量,材料,色彩, 虚实变化等的平衡达到不对称均 衡的目的,这种形式显得轻巧活 泼。 在设计中,要利用,调整好体量的大小和高 低,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深浅,虚实变化等 因素,使建筑形象获得安定,平衡的感觉。ຫໍສະໝຸດ 谢谢观看END……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小组成员:程静莹06 季蕾18 彭静25 向国华37 杨永翀43
进行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时,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 以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外,还应该结合一些美学 原则。 这里的美学原则是指构图中的一些 基本规律:1.统一与变化;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韵律; 5.对比与尺度。
对比与微差: 各种要素除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 还有各种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对比与微差。 对比指的是各部分之间显著的差异,而微差是 指不显著的差异,即微弱的对比。 同一因素之间通过对比,相互衬托,就能产生 不同的外观效果。对比强烈,则变化大,突出 重点;对比小,则变化小,易于取得相互呼应, 协调统一的效果。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e6a4b0669dc5022abea0043.png)
d d
箍筋的弯钩:135°弯钩、直角弯钩
三、钢筋的弯起
根据受力要求,将构件下部钢筋弯到构件 上部,这种钢筋叫弯起筋。
四、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钢筋和混凝 土有良好的粘结力,以及放火的要求,钢 筋表面到构件表面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保 护层叫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以及构件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当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时, 须对称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并以大写字 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当梁侧 面需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应以大 写字母N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值。
8、井字梁用单粗虚线或单粗实线表示。 井字梁支座负筋长度应在原位标注,并 在其后面用括号加注延伸长度值。
梁平法施工图例(局部)
5、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 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统一说明。
6、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次底筋,支座负 筋则每种板号组合画一次。分布筋在结构 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应标出全部 构件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7、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可从支座边 伸至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板L0的 1/3 (活载大于三倍恒载)、 1/4(活载不大 于三倍恒载)、或1/5(端支座)。双向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板 的跨中有可能出现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 直通。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5时 35分20.10.2505:35Oc tober 25,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5日星期 日5时35分29秒 05:35:2925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5时35分29秒 上午5时35分05:35:2920.10.25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643b898e9951e79a892713.png)
建筑设计构图法则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构图法则如下。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
以上美学观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实例中得到证实。
古代杰出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教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吉·马哈尔陵等,均因采用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构图而达到了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
2.主从与重点在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中,每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统一性。
倘使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或者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这些都会削弱整体的完整统一性。
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以区别而一律对待的。
它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
否则,各要素平均分布、同等对待,即使排列得整整齐齐、很有秩序,也难免会流于松散、单调而失去统一性。
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中看,主从处理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式的建筑较为普遍。
对称的构图形式通常呈一主两从的关系,主体部分位于中央,不仅地位突出,而且可以借助两翼部分次要要素的对比、衬托,从而形成主从关系异常分明的有机统一整体。
如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近现代建筑,由于功能日趋复杂或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采用对称构图形式的不多,多采用一主一从的形式使次要部分从一侧依附于主体。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来体现主从关系。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指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其中的某个部分并以此为重点或中心,而使其他部分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这也同样可以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的要求。
如乌鲁木齐候机楼,就是运用瞭望塔高耸敦实的体量与候机大厅底矮平缓的体量,瞭望塔的横线条与候机大厅的竖线条,以及大片玻璃与实墙面之间等一系列的对比手法,使体量组合极为丰富,主从关系的处理颇为得体。
3.均衡与稳定存在决定意识,也决定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0c190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3.png)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
建筑造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等。
总体来说也就是两个原则。
1、多样统一原则,既是建筑艺术形式的普遍法则,同样也是建筑创作中的重要原则。
如对比、主从、韵律、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
2、搭配原则:建筑艺术形式的构图任务,要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结合一定的创作意境,巧妙地运用这些内在因素的差别性和一致性。
扩展资料
建筑构图的组成部分: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e9ae16383d049649a665874.png)
建筑上的比例主要指要素本 身、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在 度量上的一种制约关系。如整幢建 筑与单个房间长、宽、高之比;门 窗或整个立面的高宽比;立面中的 门窗与墙面之比等等。良好的比例 能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 ,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 或局部与人之间在度量上的制约关 系,两者如果统一,建筑形象就可 以正确反映出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如果不统一,建筑形象就会歪曲建 筑物的真实大小。
在设计工作中,尺度的处理 常除自然尺度外,有时为了显示建 筑物的高大、雄伟的气氛采用夸张 的尺度,有时为了创造亲切,小巧 的气氛,如庭院建筑,常可采用亲 切的尺度。
房屋建筑学
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 部分前后左右的平衡关系。在 建筑构图中,均衡与力学的杠 杆原理是有联系的。
对称的建筑是绝 对均衡的。它以中轴 线为中心,并加以重 点强调,两侧对称容 易取得完整统一的效 果,给人以端庄、雄 伟、严肃的感觉,常 用于纪念性建筑或者 其他需要表现庄严、 隆重的公共建筑。
不对称的均 衡是将均衡中心( 视觉上最突出的主 要出入口)偏于建 筑的一侧,利用不 同体量、材质、色 彩、虚实变化等的 平衡达到不对称均 衡的目的。
稳定是指建筑整体上下
之间的轻重平衡感。一般情况 上小、下大,由底部向上逐渐 缩小的建筑易获得稳定感,
3、对比与微差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种要素除按照 一定的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还有各种差异 ,而微差就是指这种差异性。对比是指显著的 差异,而微差是指不显著的差异。就形式美来 讲,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可以借助相互 之间的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变 化,微差可以借彼此之间的连续性求得协调, 只有把两者巧妙的结合,才能获得统一性。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6f27d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b.png)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良好的构图不仅可以使建筑图纸更加美观,更能使图纸的信息传递更加清晰有效。
本文旨在分享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建筑图纸设计中。
一、构图的概念与分类构图是摆放或排列元素、材料、图形等,以获得统一性、平衡和和谐效果的艺术活动。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是指将建筑元素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规律组合安排,以形成具有美观感和合理的比例关系的建筑图纸。
根据构图的不同形式和方式,构图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将元素和物体按照中心轴线对称排列,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不对称构图是指将元素和物体根据自然规律或设计要求不对称或不等距地排列,以达到平衡和美观的效果。
二、构图原则和设计要素构图在建筑图纸设计中的应用,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基础要素作为支撑。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要素。
1.主题主题是构图设计的核心,也是给人视觉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
建筑图纸的主题从建筑物本身出发,可以选取建筑物的特色、风格、用途、方向、空间比例等方面作为主题,使构图设计的图形形象和风格表现出来。
2.对称和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中的重要原则。
对称是指建筑图纸上的元素沿水平或垂直中轴线对称排列。
平衡是指有规律地控制各个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使其看起来整齐、稳定、平衡。
3.比例关系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比例关系是指几何形体及其各部分在大小、形状、数量上的相对关系,也是构图中的重要设计要素。
通过良好的比例关系,可以使图纸更加具有美感和协调性。
4.色彩和空间色彩和空间也是构图中重要的设计要素。
色彩运用可以使建筑图纸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传神,展现出图纸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提升设计的主题性。
空间则是指用几何形体、线条、点面等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排列,表现出图纸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形态。
5.视觉引导视觉引导是指使用物体的大小、形状、色彩及空间等重要设计要素,引导人们的视线方向,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美观而富有层次感。
构图的基本
![构图的基本](https://img.taocdn.com/s3/m/b40137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c.png)
构图的基本1、必须先学会对称构图。
两条大路或者一个建筑物形成轴对称的构图。
使用于办公楼、体育场等。
2、要学会中心构图,也就是景物的主题要鲜明。
3、还有一种构图形式,就是三角形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简单易画,只要在周围加入陪衬的小景就可以了。
4、黄金分割线,即对角线构图。
如果用得好能够突出被摄主体的视觉中心。
5、平衡的构图:主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候的照片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远比景物失去平衡时所产生的效果更好。
2、要学会高调构图,即摄影作品中主体的高度不应该低于陪体。
3、陪体即与主体一起构成画面的景物,又叫环境。
构图中利用陪体来衬托主体的目的在于使主体更加鲜明、生动、感人。
4、我们拍摄的是花朵,那么衬体可以选择蝴蝶、蜜蜂等昆虫类的小动物。
因为昆虫类的小动物与花朵相比,它是一种低矮的植物,容易成为人们视觉的中心,而且昆虫类的小动物与花朵在颜色和姿态上非常接近,都是五彩缤纷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
而且昆虫类的小动物往往是成群结队的,这样我们很容易想到拍摄的场景是“花的海洋”,能够引发人们观看的欲望。
5、前景、中景、后景构图方法,也是按照近景、中景、远景来进行说明的。
6、近景不宜太多,而且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会造成景深过短。
7、注意画面留白,适当留白也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想象力。
尤其是大画面。
通常运用在创作作品上。
8、要充分考虑到前景的空间透视关系。
如果不顾及空间透视,随意布光,就可能拍出来的照片,只有人像,没有其他景物,那么照片显然失去了层次感,而且也不美观。
9、除了正确认识拍摄的基本要求之外,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
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需要自己总结,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构图技巧。
10、还有一点特别要强调,画面不能有杂乱无章的东西,一切东西要围绕主题,为主题服务。
但是要符合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
构图的基本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根据题材的不同,要选择最佳的方法。
比如风景、山水画的拍摄构图,就要以取景框为基准,就是把取景框内的所有元素都要安排妥当,从而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符合美的原理。
浅析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
![浅析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dbb3bd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1.png)
浅析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据史料记载,西方古典建筑的竖向构图具有一系列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对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和文化研究者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以“浅析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为题,探讨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中的一般规律。
首先,竖向构图是西方古典建筑中最基本的构图,由于这种构图模式是根据古希腊建筑学理论中的“统一视角”进行设计的,所以它具有稳定性和均衡性,能够使建筑体展现出完美的视觉重心。
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表明,它以垂直线布置为主,视觉焦点中央线指向建筑的重心,并且在空间内有固有的层次感,包括平面上和立面上的层次感。
其次,竖向构图中的一般规律还表明,在设计时必须将建筑结构与外观保持相互协调,以保证结构受力的均衡和美观的外观效果。
为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将不同的几何形状和空间结构用作支撑,即使是斜或曲线的屋面也可以用块状支撑来建造。
此外,建筑师在结构上还应借助柱和梁等构件进行空间支撑,以达到承重的双重效果。
此外,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还包括以纵横相交的直线为基础进行构图,并以建筑中心点为中心,上下左右四条线相交,形成“八卦”结构,以及采用六角形的中央冠枋结构,将垂直空间构成层次分解。
此外,西方古典建筑还采用对称式、密集式和叠塔式构图,以及建筑珩拓装饰等,以及其他种种传统华丽的装饰元素,然后以端庄、大气、优雅的风格展现出来。
最后,竖向构图作为西方古典建筑中最基本的构图模式,具有一系列的规律性。
以上是对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的简要概括。
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内容,而是在不同的空间情境和材料条件下发挥出不同程度的作用。
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把握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真正把握建筑表现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建筑本身的完美和美观。
综上所述,西方古典建筑竖向构图的一般规律是由垂直线的布置,结构的统一和均衡,直线的相交和八卦结构,梁柱空间支撑,叠塔式构图,装饰元素的应用等构成的,旨在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支撑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度
1. 尺度的概念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2. 在建筑设计中,常以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门、台阶、栏杆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得一定的尺度感。见[建筑物的尺度感]
3. 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统一与变化
建筑物在客观上普遍存在着统一与变化的因素。应巧妙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取得整齐、简洁、秩序而又不致于单调、呆板、体型丰富而又不致杂乱无章的建筑形象
统一与变化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举例:印度泰姬陵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3. 可通过对称均衡的形式体现出不同建筑的特征,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见[对称均衡]
4. 不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偏于建筑的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化等的平衡达到目的。它与对称均衡相比显法
·韵律 视频-韵律
1. 韵律的概念。
·比例
1. 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良好的比例关系
2.建筑物的各部份一般是由一定的几何形体所构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何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的。见[以相似比例求得和谐统一]
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形体由于它们的形状简单、明确与肯定,很自然取得统一。见[简单体型处理]
2.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复杂体量的建筑在外形设计中,应恰当地处理好主要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主,以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1)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
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或渐变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性,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和有秩序的重复所形成的节奏,能产生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古塔的韵律感
2. 利用建筑物存在的很多重复的因素,有意识地对这些构图因素进行重复或渐变的处理,能使建筑形体以至细部给人以更加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见[渐变的韵律]、[交错的韵律]
(1)自然的尺度
(2)夸张的尺度
(3)亲切的尺度
(2)以低衬高突出主体
(3)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均衡与稳定
1. 均衡与稳定的概念
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并使其组合起来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
稳定指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给人以安全可靠,坚如磐石的效果。
2. 处理建筑物的均衡与稳定应考虑各建筑造型要素质量轻重感的处理关系。见[建筑造型要素质量轻重感处理]
·对比
1. 对比的概念。
在二物之间彼此相互衬托作用下,使其形、色更加鲜明、如大者更觉其大、小者更觉其小、深者更觉其深、浅者更觉其浅,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深刻的印象称为对比。
2. 在建筑造型同一要素之间通过对比,相互衬托,就能产生不同的形象效果。在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是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有效手段。见[高体量与低体量的对比]、[玻璃与实墙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