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报常识
浅析创造性评判中公知常识的认定和使用

浅析创造性评判中公知常识的认定和使用摘要:公知常识在专利审查的创造性评判中常被审查员使用。
但是,专利审查指南中关于公知常识的表述较简单,导致公知常识的内涵或外延不清晰。
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具体阐述了如何对公知常识进行客观的认定以及如何结合证据进行充分说理,以供参考。
一、引言《专利审查指南2010》[1]在关于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时, 指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一种情况, 即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
例如, 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 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在专利审查实践中, 公知常识经常被引入到创造性的评判中,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并没有对公知常识进行明确的定义, 仅仅在《专利审查指南》的部分章节对公知常识的载体作了相关说明。
有关公知常识的规定表述简单, 这导致了公知常识的内涵或者外延不清晰, 也造成了在创造性评判过程中公知常识滥用情况的频频出现, 甚至会导致审查结论的错误。
因此, 客观的认定公知常识和正确的使用公知常识在审查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案例情况及分析:1.案例介绍该案例在实质审查中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为由驳回,申请人提出了复审请求,申请人在复审委发出复审通知书后未进行意见答复,该案最终以视为撤回结案。
该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指出:现有的摩托车调压整流器装置一般由散热壳体和FR-4电路板及电容组合而成,所有电子元件都连接在一块电路板上,FR-4电路板导热率低,电路主要采用可控硅导通短路的方式来进行卸荷调压,其普遍存在对电瓶充电不足或过充现象,造成摩托车油耗大,电机温升高,退磁快,寿命短等缺陷。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节能型调压整流器。
驳回所针对的权利要求1如下:1.节能型调压整流器,包括有整流器壳体(1)、电容(5)、电路板、接插头(3)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由电路控制板(4)和铝基板(7)两个部分组成,所述电路控制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6),所述铝基板(7)上设置有可控硅(8)、硅粒子(9)和板体固定孔(10);所述电路控制板(4)位于铝基板(7)上部,电路控制板(4)通过铝基板(7)上的可控硅连接脚(12)和硅粒子连接脚(11)支承,形成两层电路连接结构。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强化练习题-第二章专利申请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强化练习题-第二章专利申请[单选题]1.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文件是()。
A.附图B.请求书C.说明书D.权利要求书正确答案:D参(江南博哥)考解析:依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单选题]2.以下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A.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照片或图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不予受理B.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专利产品和专利方法C.—项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D.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应当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普通消费者能够理解为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图片或照片不是必需的申请文件。
实用新型仅有专利产品,不涉及方法创新。
说明书应当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并写在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从属权利要求之前。
[单选题]4.以下关于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说法错误的是()。
A.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B.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C.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D.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中的简要说明应说明外观设计产品的性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应当写明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途,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并指定一幅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
省略视图或者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
对同一产品的多项相似外观设计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指定其中一项作为基本设计。
简要说明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也不能用来说明产品的性能。
(完整版)专利法律知识

专利法律知识第一章专利制度概论基本要求了解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熟悉各种专利体系及特点;熟悉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掌握专利代理的概念和相关的规定;掌握与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相关的概念和规定。
第一节专利基础知识一、专利制度概要1.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专利体系及特点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权的性质先申请制先发明制登记制形式审查制实质审查制3.专利制度的作用二、中国专利制度1.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国专利法的制定中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第一次修改中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第二次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2.中国专利制度的主要特点先申请原则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轨制三种专利类型3.中国专利制度行政与司法机构中国专利制度行政部门的设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主要职能国防专利机构及其主要职能地方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及其主要职能审理专利案件的人民法院及其管辖权地方专利代办处第二节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一、相关概念1.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概念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定义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判断规则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署名权2.申请人的概念中国内地申请人中国港澳台申请人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人申请专利的权利不同种类申请人的法律适用及其区别3.专利权人的概念二、权利的归属1.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所取得的专利权的归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获得奖酬的权利及相关规定2.非职务发明创造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所取得的专利权的归属3.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概念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利及所取得的专利权的归属相关规定的适用范围4.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概念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利及所取得的专利权的归属相关规定的适用范围第三节专利代理制度一、专利代理专利代理的概念专利代理的作用二、专利代理人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条件申请专利代理人执业证的条件和程序专利代理人的执业和业务范围专利代理人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三、专利代理机构1.专利代理机构的概念和组织形式2.专利代理机构的设立设立专利代理机构的合伙人或股东的条件代理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范围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承接专利代理机构的撤销3.专利代理机构办事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办事机构的条件专利代理机构办事机构应当满足的条件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办事机构的审批程序专利代理机构办事机构的停业或撤销四、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年检年检的内容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法律后果五、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六、专利代理惩戒1.对专利代理人的惩戒惩戒的种类惩戒的适用和救济2.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惩戒惩戒的种类惩戒的适用和救济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基本要求掌握三种专利的保护对象和可以授予专利权的主题;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予专利权的各项实质条件.第一节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题一、三种专利的保护对象1.发明专利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对产品或方法的改进新的技术方案2.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含义产品的形状产品的构造新的技术方案不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对象3.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对象二、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国家法律”的含义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的定义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社会公德”的含义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的定义3.违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公共利益”的含义违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的定义4.科学发现科学发现的定义科学理论的定义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与发明的区别首次从自然界分离或提取出来的物质5.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的定义判断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申请主题能否授予专利权的原则6.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诊断方法的定义属于诊断方法的判断规则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判断规则疾病治疗方法的定义属于治疗方法的判断规则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判断规则外科手术方法的定义以治疗为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7.动物和植物品种动物的定义植物的定义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方式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生物学方法非生物学方法可授予专利权的动物和植物生产方法8.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原子核变换方法的定义用原子和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原子核技术发明第二节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一、现有技术1.现有技术概念现有技术的时间界限现有技术的地域界限“公众”的含义技术内容“为公众所知”的含义出版物公开使用公开以其他方式公开2.抵触申请抵触申请的定义构成抵触申请的条件抵触申请的现有技术效力3.宽限期宽限期的定义宽限期的效力宽限期的期限适用宽限期的情形主张适用宽限期的时间限制有权主张适用宽限期的人主张适用宽限期的条件二次公开适用宽限期的条件适用宽限期的国际展览会适用宽限期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首次发表的含义首次展出的含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发明创造内容的含义证明材料二、新颖性1.新颖性的概念新颖性的定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含义2.判断新颖性的原则和基准单独对比原则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数值和数值范围包含性能、参数、用途、制备方法等特征的产权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审查原则化学领域发明新颖性判断的其他若干规定3.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原则同一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两件专利申请不同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同一日分别提出专利申请对一件专利申请和一项专利权的处理三、创造性1.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的定义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着的进步2.判断创造性的原则和基准判断创造性的方法和步骤判断创造性的辅助因素技术效果对创造性判断的影响开拓性发明的创造性判断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选择发明的创造性判断转用发明的创造性判断已知产品新用途发明的创造性判断要素变更发明的创造性判断化学领域发明创造性判断的其他若干规定3.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判断判断实用新型创造性时不予考虑的技术特征判断实用新型创造性的标准四、实用性1.实用性的概念实用性的定义实用性涉及的产业范畴“能够制造或者使用”的含义“积极效果”的含义2.判断实用性的原则和基准判断实用性的原则无再现性违背自然规律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人体或者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无积极效果第三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一、外观设计相同和相近似的判断1.判断客体判断客体的含义判断客体的类型2.判断主体一般消费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一般消费者应具备的特点3.判断原则和基准判断原则外观设计相同的判断外观设计相近似的判断形状相近似性的判断图案相近似性的判断色彩相近似性的判断4.判断方式按一般消费者水平判断单独对比直接观察仅以产品的外观作为判断的对象整体观察与综合判断二、与在先权利相冲突的判断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的含义“合法权利"的主要类型以与在先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的条件第三章对专利申请文件要求基本要求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应当满足的各项要求;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要求。
专利申报常识

专利申报常识一、专利申请相关概念及申请程序:中国专利法规定保护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具有“三性”(即专利申请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专利申请人,是指请求专利局对其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的自然人或法人。
专利申请人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也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或合法权利继承人,或者与中国签订协议或与中国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按对等原则办理的国家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
审批程序: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所以只有受理、初审以及授权三个阶段。
专利保护期限从申请日起算:发明专利为20 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 年。
在获得专利权后的专利保护期限内,为维持专利权有效,专利权人有按时缴纳年费的义务。
专利权人如果未能按时缴纳年费或缴纳的数额不足的,专利局会通知专利权人在6个月内补缴,同时应缴纳滞纳金。
专利权人在滞纳期满仍未缴纳或者缴足年费和滞纳金的,专利权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
二、专利申请时间由于专利具有"先申请先得"的原则,一般而言,专利申请时间宜早不宜迟,越早取得专利权(甚至申请号)就会越快赢得商机。
所以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应着手专利申请工作,试制完成、投放市场之前这段时间为最佳提交申请文件时间。
如果投放市场后还要对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良,通常是指所说的二代、三代等系列产品,可以以原申请为优先权基础追加新的专利,提出新的权利请求,这时我们仍然享有"先申请先得"的优势。
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申请专利的流程和费用法律常识:1、准备材料准备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
外观设计类的专利要有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简要说明。
可去国家专利局服务点索取相应的表格。
2、提交材料Ⅰ、直接去专利局大厅或地方的专利代办窗口交。
Ⅰ、通过邮寄的方式交,但是只能使用使用EMS,快递、平信都不要用。
3、等待通知接受国家专利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通知书发放意味着专利的申请正式进入审批流程。
4、缴纳费用缴纳申请费,除直接去专利局收费处、专利局代办处缴费外,还可通过银行或者邮局汇款缴纳申请费,在缴纳费用时,应注意写申请号,并要求银行或邮局的工作人员录入专利申请号、名称、地址、邮编等。
但是不应直接邮寄现金给专利局,没人会收。
注意要在接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缴费。
5、等待审核专利局对申请审查,首先初步审查,对于除了发明之外的专利申请,只要初审合格,则可授权专利,不合格的修改重新提交。
对于发明专利,则需要先初步审查,合格之后,还要进行实质审查,只有在实质审查之后,才能获取专利。
对于实质审查,有的可立即进行,有的则需18天之后才能进行。
6、领取专利证书每种类型的专利申请注册流程基本相似,但是具体如何申请专利注册的细节以及提供资料方面会有一些不同。
所以在您要确定申请专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您是要申请什么专利,充分的准备好需要的资料,按照相应的流程,才能更快更顺利的申请完成。
专利申请的费用,包括官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支付的)和代理费(如果委托专业的代理机构申请,用于撰写专利文件和其他手续等,具体代理费可访问官网在线咨询。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八百七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对技术进出口合同或者专利、专利申请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申请专利的费用多少以及流程是什么?申请专利的费用1、申请费:申请费的缴纳期限是自申请日起算两个月内或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
专利代申请需要注意什么

有很多申请人因为不懂发明专利申请常识,致使自己申请的专利驳回或者存在漏洞,到头来浪费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其实可以找专门的服务公司来代为申请,下面给大家说说专利代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专利申请道路更加顺利些。
1、首先要选择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市场上有很多打着价格便宜幌子的“黑所”,趁申请人不懂行,忽悠一通然后各种收费。
专业的代理机构是有代理资质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找的服务公司一定要有。
2、申请人在申请专利前需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以了解是否有和自己发明技术相同或相近的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并将检索到的资料交代理人参考。
术业有专攻,这项工作也可以交由代理机构操作更为妥当。
3、涉及产品形状或结构的产品发明可以申请实用新型。
方法发明、用途发明或产品发明为无固定形状的物质,通常只能申请发明专利,而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4、专利代理人按照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的内容,撰写申请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在提交专利局前交申请人审阅并签字。
5、代理机构帮助申请人办理向专利局缴纳各种费用的手续,将专利局发出的各种通知书和要求及时转交申请人,同时告知注意事项或提出相应建议。
6、申请人如果发生地址变动或联系人变动请及时通知专利代理人,以免无法及时收到有关的通知和文件。
若需代办专利申请,欢迎随时咨询知墨墨!。
关于专利的基本常识

一、什麽是专利?z它有下面三种含义:(1)专利权;(2)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3)专利文献。
从法律角度来说,“专利”通常指的是专利权。
所谓专利权,就是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不是在完成发明创造时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申请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手续进行申请,并经审查批准才能获得的;也就是说,专利权只能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批准、授予。
凡是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向申请人颁发专利证书,并将有关事项在《专利公报》上公告。
二、专利的三大特点:z独占性:独占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专有性等。
独占性指的是,对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国家只授予一项专利权。
被授予专利权的人(专利权人)享有独占权利,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如果要实施他人的专利,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
二、专利的三大特点:z地域性:即空间限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或该地区才有效,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一件发明若要在许多国家得到法律保护,必须分别在这些国家申请专利。
z时间性:指专利权有一定的期限。
各国专利法对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限都有自己的规定,计算保护期限的起始时间也各不相同。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三、专利的种类:z专利的种类,即专利权的客体,或专利法的保护对象,各国专利法规定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专利法规定保护对象有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植物专利。
我国,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专利则分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三、专利的种类z发明专利z发明专利(patent for aninvention),是指利用自然规律作出的较高水平的新技术发明,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欧洲专利局专利常识以及常用翻译

一、欧洲专利局常用中英文表达:1.欧洲专利局(EPO):European Patent Office2.著录项目:Bibliographic data3.文本说明书:Description4.权利要求书:Claims,是以说明书为依据制作的,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5.说明书附图:Mosaics6.说明书摘要:Abstract,是对发明、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做简要的说明。
7.打印图像原始全文说明书:Original document8.查找同族专利入口:View INPADOC patent family9.显示该专利申请可浏览PDF格式公开文本的相同专利:Also published as;是多个公开或公告版本的集合,是以各种语言、不同审查阶段的公开版本作为纽带串联起来的专利集合。
10.Publication number:公开号;11.Application number:申请号;12.Applicant:申请人13.Date of filling:申请日14.Priority number:优先权号;15.Representatives:代理人16.Priority:优先权,指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专利后,在规定时间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时,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的权利。
提出这一申请的日期要求,成为优先权日;享有的优先权的,申请日为优先权日。
17.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是目前唯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法。
18.ECLA:European classification(欧洲分类):以IPC分类为基础,是IPC分类的细分与延伸。
19.Publication date:公开日期20.Inventor:发明人21.Designated Contracting States:约定缔约国22.Designated Extension States:约定延伸国23.Patent family:同族专利,人们把具有共同优先权的由不同国家发布或者颁发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申请或专利成为同族专利。
专利审查中证据与公知常识

专利审查中证据与公知常识摘要:在专利审查过程中,评判一项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时,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经常针对涉及公知常识的内容存在质疑和争辩,本文通过分析公知常识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以及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对创造性评述的审查意见中如何加强证据支撑,避免公知常识滥用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公知常识;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前言“公知常识”在专利审查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尤其频繁出现在涉及创造性评述的审查意见中,而申请人在意见陈述书中往往会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涉及的公知常识的内容进行质疑和争辩,当申请人在意见陈述书中对审查意见中的公知常识进行质疑时,审查员负有举证责任,审查员在审查意见撰写时应当树立证据意识,避免公知常识滥用。
二、区分现有技术与公知常识的概念在发明专利的审查中,审查员经常会采用“公知常识”来评述有关创造性的审查意见,但是如何准确认定公知常识,公知常识与现有技术有何区别,需要审查员进行准确区分,避免概念混淆。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现有技术包括在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外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在《专利法》与《专利审查指南》中对于“公知常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在《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关于“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中记载了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判断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依职权认定技术手法是否为公知常识,并可以引入技术词典、技术手册、教科书等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性证据。
以上这两点也是目前审查员最常用的举证方式。
总而言之,公知常识是指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及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广泛熟知且广泛使用的知识或技术手段。
工程师应具备的专利知识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14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 计算方法、经营方法、教学 方法、编程方法等。
如果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 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 该权利要求就整体而言并不是一 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 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17
专利授权的必要条件:新颖性
专利申请授权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具备新颖性,
如果他人同样的技术申请或公开的早,则该专
利申请将因为没有新颖性不被授权,因此要早
申请。
时间界限
现有技术
地域标准
世界范围
出版物方式公开
公开方式
国内范围
使用方式公开 其他方式公开
15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
计算机程序本身不能作为保护专利的客体 计算机程序所实现的技术方案可以作为专利保
护的客体 明确可授权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
对外部数据的处理,如音,视频数据处理方法 改进计算机内部处理性能,如数据存储方法 测试,测量方法,如丢包率测量,粘度测量 工业控制过程,如循环流化床的控制方法
19
创造性的判断标准
显而易见的区别
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惯用手 段
所述区别特征所达到的效果与现有 技术中相应的技术特征所达到的效果相 同
所述区别特征在其它技术文献给出 了启示
20
专利授权的必要条件:实用性
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 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不具备实用性的几种情形: ➢ 无再现性 ➢ 违背自然规律 ➢ 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 ➢ 人体或动物体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 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 参数的方法 ➢ 无积极效果
专利常识与撰写方法

1、专利的基础知识
1.4 如何分辨专利种类
专利号:申请号 ➢ 1985-1989年:8位数字 86101455 ➢ 1989-2003: 仍为8位数字,补上计算机校验码
89101649.4 发明专利 90214893.1 实用新型 91302978.5 外观设计 ➢ 2003.10-至今:申请号用12位数字表示,把年号补齐 20041*******.* 20042*******.* 20043*******.*
3.专利说明书的撰写技巧
(4)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一种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的挠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所述台 架上表面为矩形,在所述台架中间固定有气缸,在所述气缸上端水平固定有支撑 条,在所述台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导轨,在所述两个导轨上分 别安装有两个可沿所述导轨移动的支撑座,在所述两个导轨之间设置有两根垂直 于所述导轨的钢缆,所述两根钢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在所述 两个导轨内侧中间位置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读数标尺,并且所述读数标尺位于所 述支撑条两侧,在所述台架的下方分别安装有四个地脚装置,并且所述地脚装置 的高度可调节。
3.专利说明书的撰写技巧
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的撰写要求及撰写思路 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该名称应 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说明书通常应当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 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五个组成部 分。
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专利的基础知识
1.3.1 发明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
关于“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的答复以及相关问题

关于“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的答复以及相关问题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张春水目前,在专利审查中,在评价发明申请的创造性时,审查员经常采取“由对比文件结合公知常识可以得出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审查意见来否定专利申请的创造性。
由于,现行《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都没有给出“公知常识”的确切含义,所以使得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审查员、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对公知常识的认定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现象。
那么当专利代理人接到这种关于“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如何进行答复,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说服审查员呢?一、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答复审查员,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审查员发出这种审查意见的理论依据。
虽然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没有给出“公知常识”的确切含义,但是在《审查指南》中存在多处关于“公知常识”的论述,相关内容摘录如下:1.《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有关创造性的审查部分。
“(3) 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在该步骤中,要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判断过程中,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这种启示会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所述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要求保护的发明。
如果现有技术存在这种技术启示,则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下述情况,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启示:(i) 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2.《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有关检索的内容(关于从属权利要求)。
“3.3 对从属权利要求的检索对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方案进行检索,找到了使该技术方案丧失新颖性或者创造性的对比文件的,为了评价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员还需要以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作为检索的主题,继续检索。
知识产权知识基本常识

知识产权知识基本常识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简称为WIPO。
2、世界知识产权日是4月26日。
3、《海牙协定》属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4、依据《世界版权公约》,在作品首次初版时,其每份复制件上必须注明著作权标记是C。
5、对集成电路提出明确保护的国际公约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6、《巴黎公约》对商标申请的优先权期限是6个月。
7、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在合同中的约定期限没有规定。
8、我国著作权法中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9、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公之于众。
10、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
1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著作权人应该是制片人。
12、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是独创性。
13、法院的判决书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范围。
14、我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一概念。
15、对发明创造新颖性不构成影响的公开是指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泄露其发明创造。
实用文档16、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依据是权利要求。
17、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无效宣告请求后,请求人可以从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之日起增加理由或者补充3个月期限的证据。
18、在中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后即授权。
19、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二年。
20、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相同内容的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应该将专利权授予先申请人。
21、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法定时间是专利授权后任何时间。
22、我国专利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1985年4月1日。
23、依照我国商标法,对初步审定的商标,任何人均可提出异议的三个月的起算日期为公告日。
24、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25、对已注册的商标有争议时,从核准注册之日起内,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的期限为五年。
专利知识题库

专利知识题库一、什么是专利?专利是一种对于发明或创新的技术、产品或设计的独占权利。
它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发明者或创新者能够独享其技术成果,并在一定时期内排他地使用和经营。
二、专利的分类1. 发明专利:针对新的产品、技术或制造方法而颁发的专利。
2. 实用新型专利:对于产品的形状或结构的改进而颁发的专利。
3. 外观设计专利:针对产品的外观设计而颁发的专利。
三、专利的申请流程1. 搜索相关资料: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需要进行专利搜索,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具备创新性和可获得专利的条件。
2. 准备申请材料:准备相关的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
3. 申请提交与审查:将申请文件提交给专利机构,进行审查和评估。
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能需要进行补充材料或进行答辩。
4. 专利授权和缴费:如果申请被审查通过,申请人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并获得专利授权。
5. 维持和保护专利权:授权后,申请人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年费,并监督防止他人侵权。
四、专利的保护期限1. 发明专利:通常保护期为20年。
2.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保护期为10年。
3. 外观设计专利:通常保护期为15年。
五、专利的权利和义务1. 专利权利:专利权人享有对发明或创新的独占使用权,可以防止他人在保护期内未经许可使用、制造、销售、进口和发布该专利技术。
2. 专利义务:专利权人应按规定缴纳年费并及时履行公开和宣传专利的义务。
六、专利的价值和运用1. 增加企业竞争力:拥有专利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吸引更多客户和投资者。
2. 提高技术创新:专利的保护和激励可促进技术创新,鼓励更多的研发活动。
3. 商业运作和授权:企业可以通过授权专利或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易来实现经济效益,如进行特许经营、合作开发等。
七、专利保护的国际合作1. 专利合作条约(PCT):该条约为申请人提供了在多个国家或地区保护其发明的机制,简化了国际专利申请程序。
2. 欧洲专利公约(EPC):该公约使欧洲各国之间的专利申请和保护更加简化和统一。
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公知常识的举证方式是什么

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公知常识的举证⽅式是什么我国对发明专利的审查是⾮常严格的,所以每年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要⽐其他专利要少很多。
发明⼈申请发明专利的时候专利局会进⾏初步审查,初步审查通过后再进⾏实质审查,那么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公知常识的举证⽅式有哪些?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解答。
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公知常识的举证⽅式是什么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公知常识的举证⽅式:《专利审查指南》第⼆部分“实质审查”第四章“创造性”3.2.1.1节中,给出 “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段,或教科书或者⼯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段”。
在《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复审与⽆效请求的审查”第⼆章 4.1节中,提到“在合议审查中,合议组可以引⼊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或者补充相应的技术词典、技术⼿册、教科书等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性证据” 。
在《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复审与⽆效请求的审查” 第⼋章4.3.3“公知常识”中,提到“主张某技术⼿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当事⼈,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该当事⼈未能举证证明或者未能充分说明该技术⼿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并且对⽅当事⼈不予认可的,合议组对该技术⼿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主张不予⽀持。
当事⼈可以通过教科书或者技术词典、技术⼿册等⼯具书记载的技术内容来证明某项技术⼿段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审查指南或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公知常识作出明确的定义,并且也没有明确说明哪些来源可以证实公知常识,从⽽在审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滥⽤公知常识的现象,以及申请⼈和审查员关于某特征是否为“公知常识”进⾏争执的情况。
关于公知常识的范围,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
部分专家认为,参考专利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公知常识⼀般是指公知的教科书或者⼯具书披露的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技术⼿段和本领域中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惯⽤⼿段。
技术词典、技术⼿册、教科书等能够作为证明公知常识的证据。
专利知识

一、判断题1、采用辐照饲养法生产高产牛奶的乳牛的方法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答案:对2.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对其限定的内容中既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又包含技术特征,但是该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属于公知常识,那么该权利要求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答案】错误【知识点】专利法第二十五条3、如果一项发明在实施中并不能获得申请人声称的成品率等技术效果,则认为该发明不具备再现性,进而不具备实用性。
(×)4、食谱由于不具备实用性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5.判断发明创造性时,该发明是否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不应该作为审查员考虑的因素。
(×)【答案】:错误【知识点】: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6、当保护范围较宽的独立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支持时,其保护范围较窄的从属权利要求也就得到了支持。
(×)答案:错7、有数值范围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中数值范围的修改,只有在修改后数值范围的两个端值在原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已确实记载且修改后的数值范围在原数值范围之内的前提下,才是允许的。
(✓)8、对于包含制备方法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如果申请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产品与对比文件产品相比,尽管所述制备方法不同,但产品的结构和组成相同,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新颖性。
(√)9.申请人在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时机内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主动修改的,当修改内容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时,不应将该经修改的申请文本作为审查文本。
(×)【答案】错误【知识点】审查文本的确定【解析】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第4.1节规定,申请人在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时机内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主动修改的,无论修改内容是否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均应将该经修改的申请文本作为审查文本。
10.权利要求中反应温度为30-40℃,对比文件公开的反应温度为41℃左右,该对比文件破坏该权利要求的新颖性。
专利常识与撰写方法

专利常识与撰写方法一、专利常识1.什么是专利?专利是指国家依法对发明者或设计者的技术发明或设计所给予的一种独占权利。
专利权可以保护发明者或设计者的创造技术,使其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唯一权力。
2.专利的分类根据专利的内容和保护对象的不同,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保护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技术发明,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新的技术方案或者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外观设计,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审美性。
3.专利的有效期限专利的有效期限一般为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在有效期限内,专利持有人可以对他人进行排他性的使用、制造、销售和许可等。
二、专利撰写方法1.确定撰写目的和方向在撰写专利申请之前,首先要明确撰写的目的和方向。
考虑到经济、法律和商业等因素,确定专利的业务和技术价值,为后续的撰写工作提供指导。
2.进行专利检索在撰写专利申请之前,需要进行专利检索,了解相关领域已有的专利,确定自己的创新点和技术特点。
专利检索可以通过专利数据库、专利检索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3.创造性地撰写专利申请在撰写专利申请时,需要遵循专利申请的结构要求,包括标题、摘要、背景技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等。
尽量使用简洁、准确且具体的语言描述发明或设计的技术内容,突出创新点和技术效果。
4.编写规范的附图专利申请中的附图是对发明或设计的技术内容进行图形化展示,有助于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和推广。
附图应当按照国家专利法的要求进行绘制,包括插图的数量、标注的清晰度和附图的排版等。
5.审阅和修改在专利申请撰写完成后,需要对申请文件进行审阅和修改,以确保专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阅时需要注意对技术术语的使用、语法的准确性和逻辑的合理性等。
6.提交申请和跟进专利文件审查机构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
专利代理实务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答复

专利代理实务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答复专利代理实务:公知常识性审查意见的剖析与答复目前,在《专利申请审查意见通知书》中,中国专利局审查委员会经常以“通过将对比文件与公知常识相结合可以获得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或者“从属权利要求所附的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等陈述作为否认该权利要求的理由专利申请的创造性。
那么,对上述审查意见进行这样描述的依据是什么?申请人应如何回应此类审查意见?首先,先看一下审查意见所依据的专利法规。
《审查指南》中关于“常识”的规定首次出现在第二部分第四章创意审查部分。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在该步骤中,需要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来判断要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显而易见。
在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判断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一些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现有技术问题(即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该启示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面对技术问题,并有动机改进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所要求保护的发明。
如果现有技术具有这种技术启示,则本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征。
下述情况,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启示:(i)区别特征是公知常识,例如,解决本领域中重新定义的技术问题的常用手段,或解决教科书或参考书中公开的重新定义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审查指南》在第二部分第七章有关检索的内容中,对从属权利要求中引入公知常识的操作进行了规定,相关部分摘录如下:“3.3从属债权的检索对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方案进行检索,找到了使该技术方案丧失新颖性或者创造性的对比文件的,为了评价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员还需要以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作为检索的主题,继续检索。
但是,对于其限定部分的附加技术特征属于公知常识范围的从属权利要求则可不作进一步的检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申报常识一、专利申请相关概念及申请程序:中国专利法规定保护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具有“三性”(即专利申请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专利申请人,是指请求专利局对其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的自然人或法人。
专利申请人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也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或合法权利继承人,或者与中国签订协议或与中国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按对等原则办理的国家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
审批程序: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所以只有受理、初审以及授权三个阶段。
专利保护期限从申请日起算:发明专利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年。
在获得专利权后的专利保护期限内,为维持专利权有效,专利权人有按时缴纳年费的义务。
专利权人如果未能按时缴纳年费或缴纳的数额不足的,专利局会通知专利权人在6个月内补缴,同时应缴纳滞纳金。
专利权人在滞纳期满仍未缴纳或者缴足年费和滞纳金的,专利权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
二、专利申请时间由于专利具有"先申请先得"的原则,一般而言,专利申请时间宜早不宜迟,越早取得专利权(甚至申请号)就会越快赢得商机。
所以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应着手专利申请工作,试制完成、投放市场之前这段时间为最佳提交申请文件时间。
如果投放市场后还要对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良,通常是指所说的二代、三代等系列产品,可以以原申请为优先权基础追加新的专利,提出新的权利请求,这时我们仍然享有"先申请先得"的优势。
从避免侵权的角度考虑,我们申请专利也要及时。
如果新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又易被仿冒的话,我们仅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而先将产品投放市场再申请专利的,极易被侵权。
而且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权取得的必备条件。
如果在产品投入市场后再去申请专利,就会因丧失新颖性而导致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后驳回;即使通过审查被授予了专利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时都可以申请该专利无效,导致该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我国专利法实行先申请原则,专利权将授予最先申请人。
因而,一旦决定申请专利,应尽可能早地提出申请。
申请专利与申报科技成果完全不同。
成果申报就产品而言需要设计、制样、进行中试或投入工业试验一段时间的效果等,而专利只是一种技术方案,只要其技术新颖,有新功能且同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方案可以进行工业化制造,就可以申请专利。
至于制造样机,试验、改进、工业化制造、销售则属于专利实施范畴。
而我们行业许多发明人,从创造开始,试验、加工、改进,花费不少人力财力,直到觉得一切完备、发现市场威胁后才想起申请专利,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它不仅增加发明成本,而且承担了有可能丧失市场良机及专利新颖性的风险。
三、申请专利的类型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
在专利的申请过程中,发明专利需要实质审查,审批时间一般会延长到2到3年,而实用新型专利无需实审,审批时间则会减少到8~10月。
专利授权后,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年限为20年,而实用新型专利为10年。
因此,在专利的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产品的具体性质来确定申请类型。
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又急于占领市场,并且预计只能在市场中短期存在(容易被淘汰或更新),那就以实用新型作为申请类型。
否则,产品技术含量高,尤其是属于基础专利的,想长期占领市场,那么就适合作为发明专利来申请。
四、专利检索避免侵权在申请专利前,我们需要检索相关专利文献,通过仔细分析和比较相关专利,在申请书中突出专利的"新颖性",使专利权限有的放矢,避免产生侵权的麻烦。
因为一旦被专利权人告上法庭,我们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五、专利年费的缴纳在专利权被授予的当年就要开始缴纳年费,以后的年费应当在前一年度期届满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规定缴纳,即在前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内预缴,或者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补缴,否则专利权将会因此终止。
六、专利申请寻找代理机构需要提交资料(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或申请人将自己即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专利代理机构的进行技术交流的文件。
主要是为了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和效率,使专利代理人更容易理解发明人发明构思的特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主要是发明或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专利申请文件所必不可少的。
主要内容如下: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名称应清楚、简明,采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名词,以清楚地反映和体现发明的主题以及发明的类型。
不要使用杜撰的非技术名词,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
名称最好与国际分类表中的类、组相应,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所属技术领域所属技术领域是指该发明创造直接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为便于专利分类、检索和其他专利活动的进行,简要写明所属技术领域,如: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方法等等。
3、背景技术又称已有技术,这一部分应对申请日前的现有技术进行重点描述和评价,即记载申请人所知,且对理解、检索、审查该申请有参考作用的背景技术。
一般至少要引证一篇与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必要时可再引用几篇较接近的对比文件,它们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
对现有技术的简介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注明其出处,通常可采用给出对比文件或指出公知公用情况两种方式;(2)简要说明该现有技术的主要相关内容,例如主要的结构和原理,或者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步骤;(3)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切忌采用诽谤性语言。
4、发明目的指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通常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取得的效果提出所要解决的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1)应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以及发明的类型相适应;(2)应采用正面语句直接、清楚、客观地写明目的,明确说明要解决的问题;(3)应具体体现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避免采用“节省能源”、“提高质量”等笼统的提法,但不得包含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
(4)不得采用广告性宣传用语。
5、技术方案这一部分是说明书的核心部分,这部分的描述应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能达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往往是由若干技术特征的集合构成的。
应清楚完整地写明技术方案,包括达到发明目的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如果是产品发明,应该表明产品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都起什么作用;其中属于您发明的部分是什么;如果是方法发明,应该表明该方法由几个步骤构成,每个步骤要求什么条件,各步骤之间是什么关系,各起什么作用等。
一般情况下,应用构成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必要的技术特征总和的形式公开其实质内容。
但有时为了使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更加明确,避免产生误解,还应当包括阐述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必须的重要的附加技术特征,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为达到所说目的,应当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什么。
6、有益效果这一部分应清楚、有根据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通常有益效果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或根治,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
具体要求如下:(1)可以用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结构特点或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方式、理论说明方式或用实验数据证明的方式或者其结合来描述,不得断言其有益效果,最好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而得出;(2)对机械或电器等技术领域,多半可结合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进行说明;(3)引用实验数据说明有益效果时,应给出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7、图面说明附图是为了更直观表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可采取多种绘图方式,以充分体现发明点之所在。
诸如示意图、方块图、各向视图、局部剖视图、流程图等。
对于说明书中有附图的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所有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说明书中应集中给出图面说明。
其具体要求为:(1)应按照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对附图的图名、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2)附图不止一幅的,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照顺序编号并做出说明;(3)图面说明不必包括对附图中具体零部件名称和细节的说明。
(4)应注意不要标尺寸,公差配合等。
8、最佳实施方式这一部分通常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不应该理解为说明书内容的简单重复。
其目的是使权利要求的每个技术特征具体化,从而使发明实施具体化,使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性得到充分支持。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至少应具体描述一个最佳实施方式,这种描述的具体化程度应当达到使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其发明或实用新型。
在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并不要求对已知技术特征作详细展开说明,但必须详细说明区别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和各附加技术特征、以及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和作用。
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描述应当与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类型相一致。
例如,如果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产品,那么其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就应当是体现实施该产品的一种或几种最佳产品;如果要求保护的是一种方法,那么就应当是说明实施该方法的一种或几种最好的实施方法。
七、专利申报应注意的地方对于一项发明创造而言,只要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均可以申请专利,但不是每一项符合条件的发明创造都需要申请专利保护。
申请专利是以法律形式保护发明创造的独占权、进而达到维护我们的技术经济权益目的的行为,除行为本身的成本外,是否需要申请专利,首先考虑的应是能否为我们带来效益。
效益来自市场,如果有市场,还要考虑有无竞争,只有在竞争中保护市场,才可以考虑申请专利。
有些技术的专一性很强,比如只满足某一方面需求的加工方法、专用设备,同行仿冒的可能性不大,形成不了足够强大的市场,就没有必要申请专利。
有的产品通用性很强,有一定市场,大家都在用,但无竞争,各有各的适应范围和适用地域,需据原料性能而制,你有你的市场,我有我的市场,没有形成竞争,也没有必要申请专利。
还有一些技术绝窍,同样的路线,同样的图纸,不同人做出的效果大不相同,其中的“技术秘密”无需申请专利,如果经专利公开,客观上反而损害了我们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