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2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 2

道路勘测设计 2
(4)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 时,方可采用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 (5)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
第四节
缓和曲线的设置:
缓和曲线
一种曲率连续变 化的曲线。
1. 直线(曲率=0)与圆曲线(曲率=C)之间
2.半径相差较大的圆曲线(曲率=C1和C2)之间
一、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 (一)缓和曲线的作用

路线横断面图: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 在该点横断面。

路线设计:指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 作。



路线平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横断面设计
在路线平面图上研究道路的 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2. 平面线形要素构成——(三要素) 行驶中汽车的导向轮与 汽车行驶轨迹线 车身纵轴之间的关系: 曲率为0——直线 1.角度为零: 曲率为常数——圆曲线 2.角度为常数: 曲率为变数——缓和曲线 3.角度为变数:

离心力
Y
Gv 2 F gR
Y X
X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到的平行与路面方向的
横向力X:
X F cos G sin
X F G ih
v2 G v2 X Gih G gR ih gR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到得法向作用力Y为:
β0 β0 Ls R

vd C kω
C l r
rl=C
说明:行驶轨迹的弧长与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 常数,---回旋线性质。
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一)回旋线的数学表达式
我国《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3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3

R
0
]
y P R {1 cos[( LP LS 2) 180 R]}
基本形单曲线回旋线要素计算
(二)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基本型单曲线 3、加密桩点坐标计算: (1)缓和曲线段内坐标计算: 切线支距法:
LP x LP 2 40 R 2 LS
L y P 6 RLS
2.4 道路平面设计方法
三、平面设计一般规定与基本步骤
道路平面布置设计的步骤:
(1)根据道路的技术等级,根据《标准》JTG B01-2003和《规范》 JTG D20-2006查出设计速度、最小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直线 段的最大最小长度等主要技术标准的规定值
(2)根据地形、地物条件确定控制因素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曲线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①复中设置缓和曲线的特点: 缓和曲线段两端点的 曲率半径分别与相应 圆的圆曲线半径一致
曲线定位桩点计算
FZ
较小半径圆曲线相对 于大半径圆曲线内移 一段距离
即复曲线中间缓和曲 线段被原公切点中分 缓和曲线段中点(FZ 点)通过内移距离(内 移值之差PF)的中心

Eh B
切线支距法: x q R sin
Lh
y P R (1 cos )
LP LS 180 [
LS 90 LS 0 (弧度) (度) 2R R
θ

LP LS / 2180
R
x q R sin[( LP LS 2) 180 R]
Eh ( R P) sec R(m) 2
Lh ( 2 0 )

道路勘测设计 第2章 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第2章 平面设计

三、直线的最小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规范》: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 宜(6V)。
2.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 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几何元素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 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应尽量采 用大半径。 但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几何性质和行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 区别,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判断上的错觉反而带来不良后果, 同时也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上的麻烦。 《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10000m。
第四节 缓和曲线
0.15
115
300
0.20
120
390
(4)旅行不舒适
μ值的增大,乘车舒适感恶化。 当μ= 0.10时,不感到有曲线存在,很平稳; 当μ= 0.15时,稍感到有曲线存在,尚平稳; 当μ= 0.20时,己感到有曲线存在,稍感不稳定; 当μ= 0.35时,感到有曲线存在,不稳定; 当μ= 0.40时,非常不稳定,有倾车的危险感。 μ的舒适界限,由0.11到0.16随行车速度而变化,设计中对高、 低速路可取不同的数值。 美国AASHTO认为V≤ 70km/h时μ=0.16,V=80 km/h时, μ= 0.12是舒适感的界限。
a y sin
P点弦偏角:
arctg y x3
p
(rad)
2.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几何元素:
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基本组成是: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 旋线-直线。
(1)几何元素的计算公式: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2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2

2.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技术标准
二、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二)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确定原理: 1、从控制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考虑
2、从控制方向盘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从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考虑
为方便驾驶员操作,我国将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定为3s, 则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Vt V
L S min 3 .6 1 .2
(一)单曲线:一个或多个交点处设一个曲线 1、简单型 2、基本型 3、凸形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一)单曲线: 1、简单型:直线-圆曲线-直线
适用:当实地地形和地物等条件
所选择的平曲线半径大于 《标准》所规定的不设超 高的平曲线半径时使用
曲率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一)单曲线: 2、基本型: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
2.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技术标准
二、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一)《规范》上对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回旋线最小长度(m)
120 100
100 85
80 70
60 50
40 35
30 25
20 20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为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 回旋线长度应随圆曲线半径增大而增长
(二)复曲线:两个或多个交点处设两个或多个曲线并对接
4、复合型曲线
5、 C形曲线
6、 S形
反向复曲线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二)复曲线: 1、简单型复曲线(圆曲线直接相连的组合):
直线-圆曲线(R1)-圆曲线(R2)-直线
适用:当两个不同方向偏角的相 邻交点间根据实际地形、地物等 条件所选择的曲线半径均大于 《标准》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曲线 半径,且由此计算的两相邻圆曲 线半径之比在1.5以内时应设置 此种形式 曲率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2.高速公路3.临界速度5.汽车的最大爬坡度6.汽车的动力上坡8.汽车的制动性能10.极限最小半径13.行车视距14.停车视距16.视距包络图18.最大坡长19.道路线形设计23.爬坡车道26.超高27.超高值28.经济运距29.道路选线30.定线31.导向线32.二次修正导向线35.直线型法36.曲线型法38.环形交叉40.交织长度41.交织段长度44.断链45.定测46.公路网47.公路网拥挤度二、单项选择题3.为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在1990年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并计划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该计划,该计划的名称是()。

A 791 8工程B 211工程C 三主一支持 D五纵七横4.我国现行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等级。

A 三个B 两个C 六个D 五个5.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 15000~30000辆B 25000~55000辆C 45000~80000辆D 60000~100000辆6.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 15000~30000辆B 5000~15000辆C 45000~80000辆D 60000~100000辆7.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 10年B 15年C 20年D 30年8.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 10年B 15年C 20年D 30年9.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 5kmB 10kmC 15kmD 20km 10.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 5kmB 10kmC 15kmD 20km 13.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般采用()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道路勘测设计-2

道路勘测设计-2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车速: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 (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 ) 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行驶速度: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根据道路沿途的地形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自身的驾驶技术实际采用的速度。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某一路段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量,也称道路容量,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辆/小时 )。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某一路段可以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可能通行能力是由于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V/C:每一级服务水平相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其值小的时候最大服务交通量小,车流运行条件好,相应地服务水平就高;反之,其值大时,服务交通量大,车流运行条件差,服务水平也低。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

规划交通量:也称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不宜直接用于道路几何设计。

设计小时交通量: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行车轨迹:行驶过程中车轮在路面所留下的痕迹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横向超高:为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把平曲线路面做成内侧高、外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上的横向力。

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2(与“曲线”有关文档共9张)

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2(与“曲线”有关文档共9张)
第6页,共9页。
《规范》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 (1)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标准》规定 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 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表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 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
3.4.3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 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
▪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而 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舒适的感觉。
▪ 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 (离心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a v2 as t Rt
在等速行驶的情况下: t Ls
v
as
v3 0.021V43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对坡度。
第3页,共9页。
4. 视觉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车速较高时,应该使用 更长的缓和曲线。
回旋线参数表达式: A2 = R·Ls 根据国外经验,当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A和 所连接的圆曲线应保持的关系式一般为:R/3≤A≤R 根据经验, 当R在100m 左右时, 通常取 A=R;如果R小于100m, 则选择 A等于R或大于R。反之, 在圆曲线较大时, 可选择A在R/3左右, 如R超过
(3)小圆半径大于表7. (3)按超高渐变率计算 《城规》制定了城市道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如表3-7。 一般认为当时,即可忽略缓和曲线。 (1)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舒适的感觉。 缓和曲线不管其参数如何,都不可使车辆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过短而使司机驾驶操纵过于匆忙。 《规范》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 反之, 在圆曲线较大时, 可选择A在R/3左右, 如R超过了 3000m, A可以小于R/3。 《规范》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舒适的感觉。

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习题

单位
m rad m m m m m m m
目标值 110.600
差值 4.1E-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3)指标检验 • 《规范》要求S形曲线相邻回旋线参数A的 比值不大于1.5(2),两半径之比1~1/3, 计算结果显然满足上述要求。 • 拟定Ls5=65m,也是可行的。 • (V=40km/h,Ls一般最小长度50m,此时 R=122.962m)。
Ls L3 s q≈ − 2 240 R 2
T = ( R + P ) tan
E = ( R + P ) ⋅ sec
α +q 2
α −R 2
L =Rα +L s
J =2 T - L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 • • •
3)JD3曲线拟定 JD3为小偏角,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 Lmin=700/α3=700/4.5=155.555m 切线长T3≈L/2=77.7m JD2与JD3为反向曲线,按《规范》要求, 中间留出2V=120m的直线段, • 560.54-118.717-77.7=364.1m,显然满足要 求,余地较大。 • 按Lmin反算半径: R=Lmin*180/(απ)=1980.588m • 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 线,因切线长余地较大,半径还可往大取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2-7 某二级路,设计速度为60km/h,路线转 角α1右=29°30′,α2右=32°54′,α3左 =4°30′,JD1至JD2、JD2至JD3的距离分别 为458.96m、560.54m。 • 选定R1=300m,Ls1=65m,试分别确定JD2、 JD3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章绪论1.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2.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支线公路。

干线公路具有畅通直达功能,主要满足可通达的要求,交通流不间断,交通质量高可以节省运行时间,降低运行成本,保证足够交通安全。

集散公路具有汇集疏散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和分流交通,为公路周围的区域提供交通便利。

支线公路具有出入通达功能,主要为满足居民的活动、行走、购物要求,主要强调可达性。

3.主要干线公路应选用高速公路;次要干线公路应选用二级及以上公路;主要集散公路宜选用一、二级公路;次要集散公路宜选用二、三级公路;支线公路宜选用三、四级公路。

4.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大型集装箱运输的公路,应选择铰接列车作为设计车辆。

6.设计速度定义,为确定公路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设计基准速度。

运行速度为,在路面平整、潮湿、自由流状态下,行驶速度累计分布曲线上对应于85%分位值的速度。

7.干线的一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100km/h;干线的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

8.设计小时交通量我国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9.规定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四级公路为4.5m。

第二章平面设计1.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m>=6v)。

在条件受限时,宜将同向曲线改为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做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

反向圆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m>=2v)。

在条件受限的地点也可将两反向曲线首尾相接,构成S曲线。

3.极限最小半径是指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

大工19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学习资料答案]

大工19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学习资料答案]

【奥鹏】大工19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辅导资料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超车能力。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标准选择】:C
2.汽车()从直线进入圆曲线,其行驶轨迹的弧长与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常数。

A.变速
B.匀速
C.加速
D.减速
【标准选择】:B
3.我国《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

A.回旋线
B.双纽线
C.不确定
D.三次抛物线
【标准选择】:A
4.合成坡度不能过小,是因为()。

A.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
B.对路面施工不利
C.对排水不利
D.对平纵组合不利
【标准选择】:C
5.复合型的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

A.1:2.5
B.1:2
C.1:1.5
D.1:1
【标准选择】:C
6.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一级服务水平时,超车需求( )超车能力。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2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2

测试C卷一、填空(1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车速是最重要的指标。

2、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20 km/h。

3、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汽车的行驶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5、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T≥R。

6、动力因数标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

7、平面线形三要素是: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8、平面设计中两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为2V。

9、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二、单选题:(20分)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C )的要求。

A 行车视距B 超车视距C 停车视距D 会车视距2、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B )。

A 回旋线B 抛物线C 圆曲线D 螺旋线3、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B )。

A 回头展线B 螺旋展线C 自然展线D 高次抛物线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D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250mB 一般最小半径C 极限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 C )。

A 6%B 7%C 8%D 5.5%6、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 )。

A 克服离心力B 路面排水C 美观D 便于施工7、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 B )。

A 绕路肩内边缘旋转B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C 绕路基内边缘旋转D 绕路面中线旋转8、公路中间带的作用主要是( B )。

A 美观B 分隔行车道C 行车方便D 提高舒适性9、平面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降低的差值不应大于( C )。

A 10km/hB 15 km/hC 20 km/hD 30 km/h10、路基设计表是( D )。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__第三版__杨少伟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__第三版__杨少伟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中国矿业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中国矿业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交通土建方向2004版)刘春荣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道桥工程系与地下工程系二零零四年三月课程设计编号:《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学分:学时:2周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土建专业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学习其它道路专业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是2004版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进行该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进行道路线形设计的能力。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掌握道路线形设计的思路、要点、难点和方法。

为后继道路专业知识的学习、《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

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及工程制图、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给定的大比例地形图上,根据道路起点、终点进行该段道路的线形设计;2.理解和掌握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手册》的内容及运用方法;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独立地、系统地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设计内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

其具体内容如下:(一)、道路平面设计: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山区)根据道路起点、终点及路线走向上的地形、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路线方案的确定;2.确定道路等级和道路技术标准;3.确定道路平面线形的各个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4.算各平曲线要素;5.按道路工程图要求,绘制道路平面设计图纸。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1.根据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结果,按照纵向1:200、横向1:2000的比例绘制纵断面图中的地面线;2.根据纵断面上的控制点标高(桥涵控制点、最小填土高度、交叉口标高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及路线所经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道路纵断面的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同时考虑路线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3.计算各竖曲线要素;4.按照道路工程制图要求手绘道路纵断面图。

大工19春《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1-2-3【答案】

大工19春《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1-2-3【答案】

BBBBC/BCCCB/DBDBB/BCCDCAC/ABCD/ABD/ABCD/ABCDBABAB大工19春《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二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超车能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对于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正确的是()。

A.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只需要满足离心加速度(或离心力)的要求B.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只需要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C.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需要满足离心加速度(或离心力)和行车视距的要求D.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不需要满足离心加速度(或离心力)和行车视距的要求正确答案:C会车视距约等于()。

A.停车视距B.停车视距的一半C.停车视距的4倍D.停车视距的2倍正确答案:D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到稳定流再到饱和流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二、三级公路一般以()作为主要指标。

A.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B.加速C.车流密度D.车辆延误正确答案:A横向摩阻系数,与车速、路面种类及状态、轮胎状态等有关,一般在干燥路面上约为()。

A.0.4~0.8B.0.2~0.4C.0.4~0.5D.0.4~0.6正确答案:A关于凸行竖曲线最小半径,正确的是()。

A.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只需要满足离心加速的要求B.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只需要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C.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需要满足离心加速度和行车视距的要求D.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不需要满足离心加速度和行车视距的要求正确答案:C公路通行能力是指在正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段(通常取1h)可能通过公路设施的()。

A.最小车辆数B.最大车辆数C.中等车辆数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横向摩阻系数,一般与车速、路面种类及状态、轮胎状态等有关,在干燥路面上约为()。

A.0.4~0.8B.0.2~0.4C.0.4~0.5D.0.4~0.6正确答案:A我国《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公路工程二阶段初步设计院(部):土木建筑学院学号:2010304824学生姓名:杨国方指导教师:王长柏、胡功宏专业班级:道路10-82013年 1 月11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杨国方学号:2010304824专业班级:道桥10-8课程设计题目:公路工程二阶段初步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2012年 1 月6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土木建筑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目录1.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的拟定…………………………2.公路平面设计…………………………………………3.公路纵断面设计………………………………………4.公路横断面设计……………………………………….5.参考文献……………………………………..............6.致谢……………………………………………………..7.附件…………………………………………………….设计说明书1、道路等级及技术标准的拟定1)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初年交通量及年均增长率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远景特征年的确定以每五年为单位计2012年交通量为3900辆/天,每年交通量增长率5%,2017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5=49772022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10=63522027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15=81072032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20=103472)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2.1条的规定: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 000~15 000辆,表2.1.3设计速度所以拟建公路等级为二级,3)车道数确定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3.1.5条规定,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计算设计小时交通量,然后根据第3.2~3.4条的规定计算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进而计算得到单向所需车道数N;表3.4.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N=AADT×K×D/C D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根据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为0.10;D—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根据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为0.55;C D—设计通行能力,根据附表3.4.1 知C D=700pcu/h2012年: N=AADT×K×D/C D=3900x0.1x0.55/1400=0.306 取1 2017年: N=AADT×K×D/C D=4977x0.1x0.55/700=0.392 取1 2022年: N=AADT×K×D/C D=6352x0.1x0.55/1400=0.500 取1 2027年: N=AADT×K×D/C D=8107x0.1x0.55/1400=0.636 取1 2032年: N=AADT×K×D/C D=10347x0.1x0.55/1400=0.812 取1各特征年所需要的单向车道数N表1通过上述分析计算可见,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双车道可以满足交通需求。

《道路勘测设计》2-4章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道路勘测设计》2-4章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第二章平面设计2- 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ih=8%)的极限最小半径(“值 分别取0・035和0. 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二9 m ,超高渐 变率取1/150) ? 解:⑴不设超高时:R=W : 127(“ + %) 002—-3359. 58 m,[127x(0.035-0.02)]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o设超咼时:R= =127(〃 + %)0()2 二 -219. 1 m,[127x(0-15 + 0.8)]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厶=色空=9X (8% + 2%)=]35皿p1/1502-6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 95°0438H ,丿Di 到的线半径E 和缓和曲线长厶S5。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n yr T = (R+p)・ tan-+讥=/?(a —20。

)届 + 2Zo, 解得:p 二 1.86 m , q = 35 m , T A = 157. 24 m , 则 75 = 267.71-157. 24 = 110. 49 m距离D=267. 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l?4 = 110m,L S 4 =70m,试定丿D 的 Zo 2 /o Zo 3 ----- m = ----------------- 24/?' 2 2407?2 恥虫•竺,恥乜•竺 27? 7i 6R 71 q = 2T —R考虑“5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厶s5 =60 m,则有:P = S;'m = T = 30>心69。

20,28”解得心15.227〃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3右=29°30\G2右=32。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2)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2)

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绪言 (1)一、概述 (1)二、主要技术指标 (1)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1)第二章道路选线 (2)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二、道路选线方案 (2)第三章平面设计 (3)一.技术指标规定 (3)二、圆曲线设计 (3)三、缓和曲线设计 (6)四、直线的长度限制设计 (7)五、组合曲线设计 (8)六、路线具体位置的确定 (10)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10)一、技术指标规定 (10)三、竖曲线设计 (12)四、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绘制 (14)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5)一、技术指标规定 (15)二、路基横断面的组成 (16)四、超高缓和段 (17)五、路基土石方计算 (18)第六章结论 (18)第一章绪言一、概述本设计说明为宁淮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C标段的设计过程,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了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起讫点为AK0+00.000,终止点为AK11+771.239,总长11771.239m。

二、主要技术指标本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完成,高速公路各项指标如表所示。

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车道数 4行车道宽(m) 3.75 硬路肩宽 3土路肩宽0.75 路基宽(m) 26.0\33.5\41.0停车视距(m) 160 超车视距不采用超车视距设计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70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40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120最小值85最大纵坡4% 最小坡长250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凸10000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6500 凹4500 凹30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250 超高横坡度最大值8% 最小值100中央分隔带宽度(m) 一般值 2.00 左侧路缘带宽度(m)一般值0.75 最小值 1.00 最小值0.50三、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路段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道路走向并进行线形设计和曲线要素的计算,得到平面设计图。

2第二章道路勘测设计

2第二章道路勘测设计

第六节
平面设计成果
一、直线曲线转角表 通过测角、量中线、配半径后的成果,反映设计者对 平面线形的布置意图,绘制平面图的依据。 内容: 1、交点号: JD12 2、交点桩号: K3+254 3、偏角值:α左=32°34′58″;α右=27°56′13″
4、曲线要素: 曲线半径 R ; 缓和曲线参数A2=R×LS; 缓和曲线长度LS (由计算或查表取得);
α
hc
iF
Lc
B
ic i hc
(三)超高的构成
1、绕内边缘转(新建路)
2、绕中轴转(改建路)
二、弯道加宽(P36)
因弯道行驶时占路宽比直线宽,因此在弯道部分路基应加宽。 (一)加宽值计算 单车道:e=R- R 2 L2 R—平曲线半径 L—前保险杠到后轴的距离 R2-L2= R2+e2-2Re 由于2Re>> e2,因此略去e2 得e= L2/2R 考虑汽车的摆动幅度,在弯道上加宽。
(二)超高缓和段
1、边轴旋转法 超高缓和段LC=BiC/iF iC=tgα=hC/B ic——超高横坡度 i——路拱坡度 2、中轴旋转法 iF= hC/LC ,LC= hC/iF 因 hC=Bi/2+ BiC/2 得:LC=(B/2)×(iC+i)/iF iF 平区—1%;重区—2% 超高渐变率(P33) 边转与中转相比:LC边>LC中 LC采用5的倍数,不小于10M
(3)错车视距SZ (4)超车视距Sq (5)避让障碍视距S
二、视距标准
1、停车视距:
L1 Ss L0
S停=L1+SS+L0=Vt/3.6+V2K/254(Φ+i)+L0 V—Km/h t—S K—制动器使用系数1.2-1.4 Φ—纵向附着系数 i—纵坡度 上坡“+”下坡“-” V 120 Φ 0.29 计算完取整 平 110 100 0.31 80 60 50 0.31 0.33 0.35 二 重 40 平 75 三 重 30 平 40 40 0.38 30 0.44 四 重 20 20 0.44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1.目的任务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

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车速: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 (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 ) 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行驶速度: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根据道路沿途的地形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自身的驾驶技术实际采用的速度。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某一路段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量,也称道路容量,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辆/小时 )。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某一路段可以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可能通行能力是由于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V/C:每一级服务水平相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其值小的时候最大服务交通量小,车流运行条件好,相应地服务水平就高;反之,其值大时,服务交通量大,车流运行条件差,服务水平也低。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

规划交通量:也称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不宜直接用于道路几何设计。

设计小时交通量: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行车轨迹:行驶过程中车轮在路面所留下的痕迹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横向超高:为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把平曲线路面做成内侧高、外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上的横向力。

横向附着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附着力圆曲线设计半径R=,不设超高时) 127()极限最小半径:指各级公路在采用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的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时,能保证汽车以设计速度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最小半径。

回头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回头曲线是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

最大半径:《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缓和曲线的性质(三个假设)①汽车是等速行驶②驾驶员匀速转动方向盘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空气阻力: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车后真空吸引力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阻碍汽车前进,总称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滚动阻力:轮胎表面于路面之间的摩阻滑移,轮胎橡胶在接触表面处的弯曲变形,车轮滚过路表面突出的石子或不平整的破碎路面,车辆从道路的低洼处爬出,推动车轮通过砂、雪或泥地,在轮、轴和组合器轴承处以及变速齿轮中的内部摩阻等坡度阻力: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车辆受到其重量平行于坡面的分力的作用惯性阻力: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距汽车动力性能:表示汽车行驶所具有的爬坡力、行驶速度以及加减速性能。

动力因数调整系数:即考虑海拔及荷载影响系数汽车的动力因数:表示某型汽车在海平面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常见的几种车速:1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路面上,稳定行驶的汽车能达到的最大车速;2最小稳定车速:即临界车速,是汽车行驶行的极限最小车速3最高车速:是指油门全开,汽车满载(不带挂车)在平整坚实的水平路段上,以直接档稳定行驶的最大速度。

合成坡度:由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

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成纵坡: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标准》规定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路拱:路面从中间向两边倾斜的横向坡度公路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公路分隔方式:一种是用等宽同高的分隔带分隔,叫做整体式断面;一种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分隔,称为分离式断面整体式断面(不设分隔带)的路幅构成: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少了中间带,多了土路肩机动车道宽度: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硬路肩:有铺装的路肩。

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

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

土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加宽原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平曲线加宽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叫横净距。

行车视距: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视距曲线:与行车轨迹相切的曲线。

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

避险车道:在长陡坡下坡路段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净高即净空高度,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

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

路基土石方调配目的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挖方+借方=填方+弃方经济运距:纵向调运和借土的临界距离运行速度(行驶速度):指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正常的交通环境下,一般驾驶员驾驶汽车沿某条道路行驶时实际采取的速度。

临界标高:隧道造价和路线造价总和最小的过岭标高。

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方法: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3、变左转为右转方向岛:又称导流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

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

交织角:指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标高计算线网主要采用圆心法和等分法。

基本车道数:一条道路或某一区段内,根据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要求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车道数服务水平划分指标:1)高速、一级公路:车流密度2)二、三级公路: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3)交叉口:车辆延误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轨迹在几何性质上的特征:1)重心轨迹是连续的而且是圆滑的。

2)重心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何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

3)重心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汽车行驶须具备何种条件,对路面有什么要求?驱动力大于或等于道路阻力,同时驱动力须小于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这就要求路面不仅有一定的坡度而且要有一定的粗糙度。

平面设计中有哪几种控制半径,如何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一般最小半径、最大半径、不设缓和曲线临界半径、回头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极限最小半径一般不采用,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一般最小半径是一般情况下半径最小值;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区分是否设置超高的界限;最大半径为10000m;回头曲线最小半径只在越岭线的三级和四级公路才能采用,也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不和设缓和曲线临届半径为转向相同的两个圆曲线间是否可以省略缓和曲线的判断条件之一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行驶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横坡度以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满足汽车行车轨迹要求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断链:如果不出现意外,一般情况下从起点到终点的里程是连续的,但在现实条件下道路里程传递可能出现不连续,称为断链。

产生的原因有:1)工作断链:由于分段设计等工作需要而认为使里程不连续。

2)改线和移线断链:由于后期工作需要而改变、移动路线位置或采用比较方案而使里程不连续。

3)工作误差或错误断链:由于工作失误而使里程不连续。

汽车行驶条件分析(如何提高汽车的效率)a.提高汽车牵引力,可以采取增加发动机扭矩M,加大传动比和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等b.提高附着力,主要是从增加路面表面粗糙度,加强路面排水,使路面具有较大的附着系及改进汽车轮胎和粗糙度等方面着手c. 减小行车阻力:主要是从提高路面质量,使路面平整,减小滚动阻力R,降低路线纵坡,减坡度阻力,改进车型,减小空气阻力等。

汽车的制动性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价:1)制动效能包括汽车党的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如惹急衰退性能等;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甩尾及丧失转向能力。

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规定如下: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行车车道中线处的标高。

平总线型组合基本要求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竖曲线起终点落在平曲线的缓和曲线段;凸型竖曲线的顶部与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2.直线与纵断面组合:平面的直线与一个大半径的凸型竖曲线配合较好,与一个凹形竖曲线配合次之;3.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过小对排水不利,过大对行车不利,最好小与8%,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0.5%路肩作用:1)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2)供临时停车之用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5)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加宽过渡段的长度:1)对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 3)既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