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海洋定位方法

海洋定位方法

海洋定位方法1. 简介海洋定位是指通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海洋中准确测量和确定特定地点的位置或方向的方法。

海洋定位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水下勘探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洋定位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2. 传统海洋定位方法2.1 水平定位方法水平定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水平定位方法:2.1.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系统,通过一组卫星和地面控制站共同工作,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定位。

在海洋领域,船只通过与GPS接收机的通信来获取当前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2.1.2 基于声纳的定位方法声纳定位方法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来估计目标的位置。

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测量其返回时间和强度,可以计算目标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根据多次测量的结果,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声纳定位方法主要应用于海洋勘探、海洋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2.2 垂直定位方法垂直定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水深,即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垂直定位方法:2.2.1 深度测量器深度测量器是一种通过测量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水深的设备。

它利用声速和声波的传播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水深。

深度测量器广泛应用于海洋测量、海洋工程等领域。

2.2.2 海底测量器海底测量器是一种通过测量海洋地形和地貌特征来确定水深的设备。

它利用声纳、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测深仪等技术,对海底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绘制。

海底测量器主要用于海洋地质调查、海底管道敷设等工作。

3. 新兴海洋定位技术除了传统的海洋定位方法外,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基于先进技术的新型海洋定位方法。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新兴海洋定位技术:3.1 卫星测高技术卫星测高技术利用卫星搭载的激光雷达或雷达测量海洋表面高度,从而推算出海洋的动态变化。

这种方法具有全球覆盖范围和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实时监测海洋表面的高度变化、洋流和海浪等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如何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定位

惯性导航系统如何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定位

惯性导航系统如何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定位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与依赖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不同,惯性导航系统独立于外部信号源,可以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实现定位和导航。

本文将介绍惯性导航系统在GPS不可用情况下的定位原理和应用。

一、惯性导航系统概述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物体运动中的惯性原理进行导航的系统。

通常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组件构成,通过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结合初始状态的参考值,计算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导航参数。

二、惯性导航系统定位原理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基于物体运动的惯性特性。

当物体运动时,陀螺仪可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而加速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结合初始状态的参考值,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出物体相对于初始位置的运动轨迹。

同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新采集到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可以对位置、速度和方向等导航参数进行连续修正。

三、惯性导航系统误差问题惯性导航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问题。

主要包括陀螺仪的漂移误差和加速度计的积分漂移误差。

陀螺仪的漂移误差会导致角速度的测量值逐渐偏离真实值,从而影响导航结果的准确性。

加速度计的积分漂移误差会导致位置误差的不断累积。

为了解决这些误差问题,惯性导航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进行组合使用,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进行自校准和误差补偿。

四、惯性导航系统应用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没有GPS信号或者GPS信号不稳定的环境下。

下面列举几个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惯性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等空中航行器中,能够为飞行器提供准确的导航和姿态信息。

2. 海洋航行: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在船只、船舰等航行载体中使用,提供准确的航迹跟踪和位置定位。

3. 无人驾驶车辆:惯性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精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实现自主导航和控制。

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技术的导航系统,它能够通过测量车辆、航空器或船只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推导出其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利用了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原理,即物体在没有外界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不变的角速度。

基于这一原理,惯性导航系统可以通过不断积分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数据来推导出车辆或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实现自主导航和定位。

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则可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

通过不断地对这些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积分运算,可以推导出车辆或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

此外,惯性导航系统通常还会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其他导航系统相结合,以提高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牛顿运动方程和刚体运动学原理,通过积分运算来推导出车辆或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

具体来说,惯性导航系统首先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来测量车辆或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姿态解算和定位计算。

由于积分运算会引入误差累积,因此惯性导航系统通常会通过组合滤波算法来对导航信息进行优化和校正,以提高其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惯性导航系统具有许多应用,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常被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自主导航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等方面。

在军事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可以用于导弹、无人机和战车等武器装备的精确定位和导航。

此外,在汽车、船舶和铁路等交通运输领域,惯性导航系统也可以为车辆的自主导航和定位提供支持。

另外,惯性导航系统还在船舶、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勘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而言之,惯性导航系统基于惯性传感器技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等传感器来测量车辆或飞行器的运动信息,通过积分和滤波运算来推导出其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和海洋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导航定位精度和自主导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飞行器的自主导航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

自主导航技术是指飞行器能够在没有外部信号的情况下自主进行导航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GPS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自主导航技术。

GPS系统由一系列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器组成。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多个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自身位置。

每个卫星会发射出一个带有信号信息的时间戳。

接收器会在接收到多个卫星的信号之后,根据这些时间戳来计算自身的位置。

二、惯性导航原理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惯性力学原理的导航技术。

惯性导航系统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计算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惯性导航系统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在任何环境中工作,并不需要外部信号。

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三、计算机处理的原理计算机处理在飞行器自主导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通过收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来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

计算机会不断地与地面控制站保持通信,通过更正和微调来确保飞行器的位置和轨迹的准确性。

计算机处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比如引导飞行器完成一系列任务和自动纠正轨迹偏差等问题。

四、自主导航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GPS和惯性导航,还有其他一些自主导航技术,如视觉导航和激光导航。

视觉导航是指飞行器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来识别地面特征,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

激光导航则是利用激光仪测量距离并构建地图,并利用这张地图来定位飞行器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些智能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能够帮助飞行器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位置和轨迹。

结论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现代航空技术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居于核心的全球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使得飞行器得以准确、稳定、安全地飞行。

虽然自主导航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将会向着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

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井下电机车精确定位系统

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井下电机车精确定位系统
Pr c s sto ng S t m fM i ng Lo o o i eBa e n ne ta v g to Te h l g e ie Po ii ni yse o ni c m tv s d o I r i l Na i a i n c no o y
NI igL L a.eg, I O H G . i UYn .i I oF n Q A e, EAi , Xi L

要:目前矿井运输系统 中所采用 的射 频识别等 电机 车定位 方法,只能检 测到电机车在某一 区域 内, 能实现 不
精确定位. 通过对移动 目标定位技术 、数据通讯技术 以及可视化技术 的研究,结合对煤矿井下特殊 工作条件 的分
析,提 出了将 惯性导航技术应用到井 下定位 系统 的方案.利用加速度计和 陀螺仪测得井下电机车位 置、速 度、方
Ab t a t Th sto i gmeh d s c sr d o ̄e u n y i e tfc to s d i h n a s o tto yse C n y s r c : epo i n t o u ha a i i n q e c d n iia in u e t emi et n p ra in s t m a o l n r n d tc h p cfc p sto ft e l c mo i ,b tc n o e lz h r cs o i o i .By su y n v n a g t ee tt e s e i o iin o h o o t i ve u a n tr aie t e p e ie p st nng i t d i g mo i g t r e lc to e h o o y aa c mmu i ain tc o o y a d viu lz to e h lg , o o ai n tc n l g ,d t o n c to e h l g n s aia in tc noo n y c mbie t t e s e i lwo k n n d wi h p ca r i g h c n iin ft e c a n e e mi e po i o n y t m s d i rilna i ain t c no o s p o o e .Th o d t s o o lmi ,a n w n st nig s se u e ne t v g t e h lg wa r p s d o h i a o y e n o main o el o tv ,i l d o ai n s e da d dr c i , sme s rd b c ee o t r n y o c p s if r to f h c mo i e nc u ig l c to , p e n ie t n wa a u e ya c lr me esa d g r s o e . t o n o Th o g ewie e sc mmu c to nd wie o r u ht r ls o h niai n a r d c mmu ia in t e d t sta f re ot ec mp trc n o e tr n c to , h aawa rnser dt h o u e o t l n e , r c

常见的定位方法及原理

常见的定位方法及原理

常见的定位方法及原理
常见的定位方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地标识别、无线信号定位和视觉定位等。

1.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定位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它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利用这些信号计算接收器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原理是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并使用至少三颗卫星的信号交叉点确定位置。

2. 惯性导航系统(INS):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速度和加速度来估计位置的定位系统。

它使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来测量移动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积分这些测量值的时间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 地标识别:地标识别是一种使用机器视觉技术来识别和定位环境中特定地标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环境中的图像或视频,并对其中的地标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位置。

地标可以是建筑物、道路标志或其他突出特征。

4. 无线信号定位:无线信号定位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信号来确定设备位置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时间延迟或多普勒频移等参数,并结合预先建立的信号传播模型,计算设备的位置。

5. 视觉定位:视觉定位是一种利用摄像头或摄像设备捕捉环境图像,并通过分
析图像中的特征,如物体形状、纹理等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视觉定位可以使用特征匹配、结构光、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实现。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选题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设计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选题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设计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选题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设计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选题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设计导航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航海技术、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学科,其中自主导航系统设计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会针对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

一、介绍自主导航是指利用机器或电脑将导航手段与自主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无需外部指引的导航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主导航系统在军事、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惯性导航是一种独立于外部导航设备的导航技术,主要通过测量和计算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其位置和姿态。

二、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并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惯性导航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惯性导航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 自主导航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根据惯性导航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保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

3. 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实现。

设计和搭建自主导航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传感器、计算单元和控制器等。

开发相应的软件,实现导航算法和控制逻辑。

4. 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

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自主导航系统的精度和性能。

与传统导航系统进行对比,评估其优势和不足。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完成基于惯性导航的自主导航系统设计:1. 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了解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 系统设计和模拟。

根据导航系统的要求和功能需求,设计和模拟自主导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优化算法和控制逻辑,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3. 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

搭建自主导航系统的硬件平台,完成传感器的选择和集成,设计和实现控制单元和计算单元。

同时,开发相应的软件,实现导航算法和控制逻辑。

高中地理:惯性导航系统(IN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高中地理:惯性导航系统(IN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惯性导航系统(IN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目前飞行器所使用的导航系统,能适应全天候、全球性应用的确实不多。

传统无线电导航,如塔康(TACAN)等,在应用上存有很多的限制和不便之处。

而为改善此缺点,一套不需要其它外来的辅助装置,就可提供所有的导航资料,让飞行员参考的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虽已被成功发展并广为应用,但其在系统上的微量位置误差会随飞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累积,因此长时间飞行会严重影响到导航精确度,如果没有适当的修正,位置误差在一个小时内会累积超过300米。

另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GPS,其误差虽不会随时间改变,但GPS并非万能,有优点,也有先天的缺陷,它在测量高机动目标时容易脱锁并且会受到外在环境及电磁干扰,再者GPS短时间的相对误差量大于INS,若只依靠它来做导航或控制,会造成相反效果。

所以在导航系统设计上,常搭配惯性系统来使用,正巧GPS与INS有互补的作用,可经过一套运算法则,将两者优点保留,去除缺点,本文即针对两种导航系统特性进行探讨,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法则完成简易测量数据关系推导,设计一套“GPS/INS组合式导航系统”。

2前言早期舰船航行常利用“领航方法”来决定载体的位置及方向,观察陆地突出物,来引导船身驶向某处目标。

随着飞行器的问世,初期飞行也全凭借着飞行员对当时自我方向、距离、高度及速度的感觉来控制驾驶,执行起飞、落地及飞机转场等等动作。

这种控制载体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其间方向与距离指示的艺术,就称之为“导航”(Navigation)。

然而仅仅依循着人为的导航方式,在天气良好条件下或周遭存有许多明显参考目标物时,单纯凭目视来判断飞行并不困难;但如果遇上天气条件不佳、能见度差、参考目标不存在活不明显时,就得依靠飞行员的经验、技巧及运气来进行方位及位置的判别,这无形中会造成飞行员的压力,更会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移动机器人空间定位技术综述

移动机器人空间定位技术综述

移动机器人空间定位技术综述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移动机器人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物流搬运,到家庭服务中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再到医疗领域的手术辅助机器人等等。

而要让这些移动机器人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空间定位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移动机器人的空间定位,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机器人知道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才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对于移动机器人而言,准确的空间定位是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避障等功能的基础。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空间定位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基于传感器的定位技术1、激光雷达定位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传感器。

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距离测量,从而帮助机器人构建环境地图,并通过与地图的匹配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激光雷达定位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且在一些恶劣环境下(如烟雾、灰尘等)可能会受到影响。

2、视觉定位视觉定位主要利用摄像头来获取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确定机器人的位置。

视觉定位可以分为基于单目视觉和基于双目视觉的定位方法。

单目视觉定位相对简单,但只能获取二维信息,定位精度有限;双目视觉则可以通过立体匹配获取深度信息,从而实现更精确的三维定位。

然而,视觉定位容易受到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影响,算法复杂度也较高。

3、惯性导航定位惯性导航系统通常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能够测量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通过积分计算出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变化。

惯性导航具有自主性强、不受外界干扰的优点,但由于误差会随时间积累,因此通常需要与其他定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定位精度。

4、超声波定位超声波定位是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测量回波时间来计算距离的一种定位方法。

它成本较低,适用于短距离定位,但精度相对较低,且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二、基于地图的定位技术1、栅格地图定位栅格地图是将环境划分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栅格,并对每个栅格的状态(如空闲、障碍物等)进行标记。

高精度车载惯性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高精度车载惯性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定位精度改善
实验评估 为了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 我们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速度的车辆,在不同的道路环境和天气条件下进行了 多次测试。测试指标主要包括定位精度、反应时间、电池续航等。实验结果表明,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在多种场景下均能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且反应时间快、电池 续航时间长。
4.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
4.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
车载惯性导航系统需要实时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因此,高效的数据处理 和传输技术也是关键。一方面,需要利用高效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 用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合适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实时传输到车载设 备或者云端进行处理。例如,CAN总线、LIN总线、MOST总线等都是常用的车载网 络协议,它们能够有效地满足车载惯性导航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
基本内容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主要由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激 光雷达(LIDAR)、高清摄像头等传感器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组成。其中,GPS和 IMU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和姿态信息;LIDAR和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用于 获取环境信息;高性能计算平台则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和 决策控制。
高精度车载惯性导航系统关 键技术研究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车载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已成为各类应 用中的重要需求。尤其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高精度的车载惯性导 航系统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高精度车载惯性导航系统的关 键技术。
1.惯性传感器技术
1.惯性传感器技术
关键技术
3、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实现高精度导航的关键。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新的控 制算法,以实现更精确的导航和更优的系统性能。

一种基于惯性导航器件和编码器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惯性导航器件和编码器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惯性导航器件和编码器的定位方法及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毛善君,李鑫超,郭兵
申请号:CN201911424715.9
申请日:20191231
公开号:CN111121771A
公开日:
2020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器件和编码器的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导线测量矿山井下设备在开始工作之前的初始信息,通过惯性导航器件采集矿山井下设备的惯性导航测量信息,通过编码器采集矿山井下设备的里程信息,根据初始信息、惯性导航测量信息、以及里程信息,确定矿山井下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本发明能够实现无人情况下,精确地掌握矿山井下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能够为矿井的高效、智能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申请人: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2106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莎日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惯性导航及测试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

惯性导航及测试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

惯性导航及测试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在原有惯性导航测试设备研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拉近自身产品与用户需求的距离,形成了集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测试系统、运动仿真系统以及天线测试系统全套的解决方案。

1 系统组成1.1 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测试系统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主要由惯性器件(包括三个陀螺、三个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二次电源、数据采集电路、导航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机械结构等部分组成,可以实时输出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的姿态、速度、位置、旋转角速度等导航信息。

光纤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敏感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度和线加速度,经过数据采集以后,传送给导航计算机系统,导航计算机软件利用惯性导航原理实时解算出载体相对地理坐标系的导航信息。

为了克服惯性导航积分运算造成误差积累的缺陷,导航计算机同时可以接收GPS以及计程仪位置、速度信息对惯性导航结果进行实时校正,以便得到较高导航精度。

同时导航计算机通过RS422接口将导航信息实时传递出去。

二次电源将外部给定电源转化为整个系统所需的各种电源。

机械结构部分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安装支架、系统安装底板以及系统外罩,保证惯性器件的高可靠、正交安装,提供整个系统的对外机械接口。

惯性测试系统作为一套高可靠实时测试系统,主要由惯性测试设备、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惯性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各类单轴、双轴、三轴测试转台,温控设备,精密离心机、精密齿盘等,为惯性器件、惯性测量单元、惯性导航系统测试试验、标定试验、精度试验、环境试验所必须的角速度、线加速度、精确姿态基准、模拟温度环境等。

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串口通信技术、总线技术等实时通信技术研制的数据采集终端,主要由数据采集板卡、外围电路以及通信软件组成,可以实现惯性量的实时、高可靠采集与控制。

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测试需求,研究开发测试、测量、标定方案,自动监控与控制惯性测试设备的运行,同时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数据进行在线或者离线处理,完成惯性器件测试、惯性系统分立标定、惯性系统系统级标定、惯性系统在线标定、惯性系统精度测试、惯性器件与系统温度补偿等工作的数据处理,并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显示、保存与打印数据处理结果。

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研究分析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无线电定位和惯性导航定位各自的优劣势,提出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为减小系统随时间的累计误差,引入高精度地图和精细化三维模型等基于场景的位置融合算法,最大限度地从系统误差源等因素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定位精度。

标签:惯性导航;定位;融合1 引言近年来移动GIS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定位与导航的精度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公元十三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并以此穿越南中国海。

1942年德国在V-2火箭上率先应用惯性导航系统,极大地刺激了精确定位的需求。

无线电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定位所需的若干解算参数均可通过研究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得到,GNSS应运而生。

为了克服GNSS只能应用于空旷室外的劣势,基于UWB、Zigbee和RFID 等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的室内定位方案相继出现,并呈现出实时定位的发展趋势[1]。

随着惯性测量单元(IMU)性价比不断提高,基于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

IMU与人体捷联,利用惯性导航原理计算行进的步长、电子罗盘搭配陀螺仪可实时测量每一步前进的方向,进而推算人员的位置。

基于无线电的室内定位方案,需要前期在定位所覆盖的区域内铺设一定密度的参考定位信标,成本与区域的面积成正比。

惯性导航系统的设备体积小,不需要在定位覆盖的区域进行前期的安装和特征测量[2],系统不受室内还是室外环境的限制,成本仅与目标的数量有关,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劣势在于系统的累計误差随时间呈指数增长[3]。

如何减小累计误差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 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图1给出了基于惯性导航的人员定位系统结构框图。

系统分两部分:用户端和服务端。

用户端的两个组成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由于IMU中集成了惯性传感元件和地磁计,将前期设计开发的数据采集单元固定在人员的身体上,与人体捷联。

例如将采集单元固定在人员的腰部、胫骨处、脚后跟及脚尖等运动参数明显且周期变化的位置上。

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的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设计

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的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设计

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的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开发和水下探索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下机器人的定位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单一的定位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结合多种传感器信息进行组合定位成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的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设计,通过深入研究视觉感知、惯性导航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算法,为水下机器人的精确定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首先介绍水下机器人定位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视觉感知和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下环境中的适用性,包括视觉传感器的选型、标定方法,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的构成和误差来源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研究视觉与惯性导航信息的融合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与跟踪、位姿估计等关键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滤波和优化算法减小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组合定位系统的有效性和性能,包括仿真实验和实际水下环境的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水下机器人的精确定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系统设计在设计基于视觉和惯性导航的水下机器人组合定位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关键方面,包括硬件选择、算法优化以及系统集成。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水下环境的视觉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IMU)。

视觉传感器应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良好的低光性能,以在水下环境中捕捉清晰的图像。

IMU则应具有高稳定性和低噪声,以提供准确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

我们还需要考虑防水设计和耐用性,以确保传感器能在恶劣的水下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在算法方面,我们需要实现视觉和惯性数据的融合处理。

这通常涉及到计算机视觉技术,如特征提取、匹配和跟踪,以及惯性导航技术,如卡尔曼滤波或粒子滤波。

通过这些算法,我们可以从视觉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位置信息,并与IMU提供的运动数据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机器人定位信息。

LASC技术方案最终20190414

LASC技术方案最终20190414

基于惯性导航设备的工作面直线度检测及控制技术方案说明(LASC技术方案说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无人化开采项目部2019年4月一、LASC技术介绍(一)LASC技术背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推出了基于陀螺仪导向定位的自动化采煤方法,英文名称为LASC,是以承担此项技术研究团队Longwall Automation Steering Committee(译为“长壁自动化指导委员会”)英文缩写命名。

这种技术采用高精度光纤陀螺仪和定制的定位导航算法,解决了惯性导航系统与采煤机高度通信、采煤机起始点校准、截割曲线生成、支架推移调整控制等难题。

LASC核心技术包括:采煤机的三维空间定位、自动工作面拉直、保持工作面平直、自动调高控制、3D可视化为远程监控提供虚拟现实等。

(二)LASC技术简要介绍LASC技术主要为三部分,分别为:采煤机三维精确定位(误差±10cm)、工作面矫直系统(误差±50cm)和工作面水平控制,最大的技术优点在与可以实现采煤机自动定位、工作面自动找直,实现工作面推进长距离无人干预。

LASC系统组成包括LASC机架和LASC服务器软件,LASC服务器软件集成在LASC硬件设备中,LASC硬件设备主要由惯性导航系统(INS),采煤机位置测量系统(SPMS),不间断电源(MUPS)组成。

LASC技术从2016年进入中国,已经发展了三个版本:分别为早期定制版、通用机架板以及最新的精简版(LASC-Lite),三种设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a)早期定制版(b)通用机架版(c)精简版图1:LASC硬件版本示意(三)基于LASC技术的工作面直线度控制LASC系统的核心是应用高精度(军事级别)惯性导航系统进行采煤机位置、姿态精确检测,描绘工作面运输机的实际形状。

然后通过对每个液压支架推移行程单独闭环控制来达成直线度控制目标。

LAS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与采煤机通信获取里程计位置,另一方面电液控系统通信,实现工作面直线度状态及支架找直控制行程目标。

基于惯性导航

基于惯性导航

定位法对采煤机行 走 齿 轮 的 转 动 圈 数 进 行 计 数,根
压支架移 动。 锚 节 点 会 随 液 压 支 架 移 动 到 达 新 位
据转动圈 数 和 齿 轮 圆 周 长 计 算 采 煤 机 沿 输 送 机 轨
置,如果不 能 确 定 锚 节 点 的 新 位 置,则 无 法 实 现 采
道方向上的位移,该 方 法 只 能 用 于 定 位 采 煤 机 沿 轨
eandEng
i
ne
e
r
i
ng,Ha
r
b
i
nEng
i
ne
e
r
i
ngUn
i
ve
r
s
i
t
r
b
i
n150001,Ch
i
na;
gen
y,Ha
3
.Schoo
lo
fEl
e
c
t
r
on
i
cI
n
f
o
rma
t
i
on,Xi
i
ngUn
i
ve
r
s
i
t

an710123,Ch
i
na)
j
y,Xi
Ab
s
t
r
a
c
t:She
a
r
e
ri
1)移动节 点 定 位 延 时 误 差 补 偿 问 题。 移 动 节
位采煤 机 的 位 置,但 红 外 定 位 法 存 在 易 受 粉 尘 影
点在无线 传 感 网 络 定 位 延 迟 时 间 内 随 采 煤 机 运 动
响、定位精度不高 的 缺 点。 超 声 波 定 位 法 将 超 声 波

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

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

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的内容。

在对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了概述。

在详细介绍了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与分类,以及基于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基站和惯性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在结论部分展望了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

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定位、发展历程、原理、分类、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基站、惯性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发展趋势、技术展望1. 引言1.1 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概述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通过精准的测量和计算,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准确定位和跟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交通、物流、军事、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精度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还可以提升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当前的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中,主要存在三种主要的定位方法: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基于地面基站的定位和基于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高精度定位。

随着人们对定位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精度定位技术将会更加普及和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2. 正文2.1 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高精度定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实现对目标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的技术。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主要依靠传统的GPS定位技术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定位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精度定位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过去几年中,高精度定位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GPS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为高精度定位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测量得到的特征角
计算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
其中
的意义如图2所示,可由目标处磁场的三轴分量计算得到:
其中,利用矢量的方式求解,受磁场衰减的影响较弱,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同时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根据状态输出和特征矢量确定目标的位置,具体过程包括:
(4)根据状态输出和特征矢量确定目标的最优状态估计。 如图3所示,设t2时刻的系统状态表示为x(t2),则t3,t4时刻的系统状态可 xk=Fk,k-1xk-1+wk-1 zk=Hkxk+vk
获取磁信标模型,其中,所述磁信标模型中的各个所述磁信标具备不同的工作频率; 根据所述磁信标的工作频率确定磁场矢量; 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所述目标处的所述特征矢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信标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基于磁偶极子模型,在应用环境中设置至少三个所述磁信标; 将各个所述磁信标设置为不同的工作频率,建立所述磁信标模型。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工作频率互不相同的磁信标以及上述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装置。所述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系统与 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磁信标模型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MIMU补偿延迟误差的原理图。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并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并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包括:当所述位置误差大于位置误差阈值或所述姿态误差大于姿态误 时,根据磁信标系统的输出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当所述位置误差小于或等于所述位置误差阈值,且所述姿态误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姿态误差 时,保持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的输出不变。
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后,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补偿后的特征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最优状态估计; 根据所述最优状态估计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的姿态角;
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姿态角确定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包
括: 当所述位置误差大于位置误差阈值或所述姿态误差大于姿态误差阈值时,根据磁信标系统的输出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 当所述位置误差小于或等于所述位置误差阈值,且所述姿态误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姿态误差阈值时,保持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的输出不 变。
9.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MIMU的观测量输出更新估计得到,

将t2,t3,t4时刻三个磁信标的Mi,(i=1,2,3)的观测特征矢量表示为:
则t2,t3,t4时刻的后验概率可表示为: p1(v1(t2)|x(t2)),p2(v2(t3)|x(t3)),p3(v3(t4)|x(t4))
其中,根据MIMU的输出对状态粒子
图片简介: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信号定位技术领域。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在 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并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 和姿态误差,并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磁信标产生低频磁场特征矢 量的方式,实现在地下、室内等存在大量障碍物的复杂环境中提供长工作时间,稳定,且具有定位定姿功能的导航服务方案,并且根据误差不随时 间积累的特点,修正惯导系统的位置与姿态积累误差,从而有效提高组合导航的系统精度。
于频率越低,磁场的穿透性越强,因此利用甚低频磁场的穿透能力,能够有效实现在例如地下和室内等特殊环境下的定位导航,其中,各个磁信标的工作频
相同,一方面是具有一定频率的磁场信号能够有效和静态地磁场分离,另一方面则是方便进行傅里叶分解,以区别出测量到的磁场信号来自于哪个磁信标。
以四个磁信标为例,坐标位置和工作频率如下表1所示。
表1磁信标放置位置及工作频率
磁信标 坐标位置(m) 工作频率(Hz)
1
(0,0,0)
20
2
(8.2,0.7,0.23) 25
3
(7.86,8.61,0.11) 30
4
(-0.1,7.82,-0.37) 35
(2)根据各个磁信标的工作频率提取对应的磁场矢量,磁场矢量表示为 B=[Bx,By,Bz]T。 定义待测目标为如图所示的P,以四个磁信标为例,则各个磁信标对应的磁场强度矢量可表示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该步骤具体包括:
(1)结合图2所示磁信标模型图,基于磁偶极子模型,在应用环境中设置工作频率互不相同的至少三个磁信标,并将各个磁信标的坐标统一在同一个坐标系下,
一后的坐标系为基准,标定各个磁信标的位置为
(i=1,2,3,...n),且各个磁信标的工作频率在10Hz至1kHz内,工作频率已
进行估计更新,得到
以及
根据计算到的后验概率更新粒子xj(t2)的权重
再对各个粒子权重归一化
估计状态粒子
同理分别得到粒子xj(t2)的后验概率
同理得到时刻ti,i=5,6,...的目标状态估计值;
因此可以得到目标的最优状态估计:
x(t4)={x(t)|max(p1·p2·p3)} (5)根据最优状态估计确定目标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的姿态角;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姿态角确定所述位置 所述姿态误差。
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通过目标的位置和姿态角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有利于根据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调整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 而有效提高组合导航的系统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并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根据所述状态输出
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并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
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根据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调整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通过对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及姿态的调整,实现了误差 间累积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组合导航的系统精度。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以及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计 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输出和所述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处理单元,所述处 用于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所述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装置与上述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 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内容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特殊导航环境下,精度较差,无法满足导航定位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并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状态输出,根据所述状态输出 特征矢量确定所述目标的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的位置确定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并根据所述位置误差和所述姿态误差调整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 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通过磁信标产生低频磁场特征矢量的方式,实现在地下、室内等存在大量障碍物的复杂环境中提供长工作时间,稳 具有定位定姿功能的导航服务方案,并且根据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的特点,修正惯导系统的位置与姿态积累误差,并利用惯导系统的短时输出补偿各个低频磁 测量之间的延迟误差,从而有效提高组合导航的系统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包括:获取磁信标模型,其中,所述磁信标模型中的各个所述磁信标具备不同的工作频率;根据所述磁信标 频率确定磁场矢量;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所述目标处的所述特征矢量。 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通过设置磁信标模型中的各个磁信标具备不同的工作频率,从而能够区别出测量到的磁场信号来自于哪个磁信标, 效提高组合导航的系统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磁信标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基于磁偶极子模型,在应用环境中设置至少三个所述磁信标;将各个所述磁信标设置为不同的工作频率,建立 信标模型。 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通过在应用环境中设置至少三个磁信标来建立磁信标模型,以实现精确的定位功能,从而有效提高组合导航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包括: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磁场的三轴分量;根据所述三轴分量确定所述目标 角;根据所述目标的特征角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所述目标处的特征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目标处的特征矢量包括:
根据所述磁场矢量确定磁场的三轴分量; 根据所述三轴分量确定所述目标的特征角; 根据所述目标的特征角确定各个所述磁信标在所述目标处的特征矢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