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_粄_类词与客家民俗

合集下载

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有哪些)

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有哪些)

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客家民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客家民俗文化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客家人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2、客家传统文化有哪些?

3、客家习俗有哪些?

4、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人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

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生产风俗:

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江西安远话,一种经常被人听成是日本话的客家话

江西安远话,一种经常被人听成是日本话的客家话

在我们安远,有一种肯定叫嘿,有一种不屑叫蛮喜眼, 有一种高兴叫蛮切味,有一种情绪叫火蛮喜, 有一种夸奖叫展沟展绝,有一种状态叫问神,有一种来势叫(嘿)顶来得倒,有一种夸奖叫黑喂,有一种快乐叫味过味绝,有一种没有见过的东东叫大蛇屙屎,有一种感谢叫难为恩,有一种早点叫粄仔,有一种神奇叫(嘿)恶豺,有一种颜色叫mia mia乌,有一种运动叫圈街,有一种休息叫歇眼,有一种牛B叫(嘿)凯硬,有一种热情叫到转来料,有一种落后叫跌古,有一种乱吹牛叫呕之滑脓,有一种型男叫打靶鬼,有一种回家叫归位,有一种攀爬叫缘树。

有一种神人叫癫佬,有一种神女人叫癫妈,有一种感叹叫梯归啊,有一种爱称叫过刀鬼,有一类女的叫翘妈(一般女孩叫妹崽),有一种下贱叫衰货,有一种裸奔叫卵挑挑,有一种伤心叫切心切胆,有一种下场叫歌摸,有一种傻叫追里,有一种厌恶叫(嘿)呕血,有一种境界叫潘晕,有一种沉默叫冇声气,有一种客气要冇要紧,有一种黑人叫乌骚古。

有一种戏叫三脚班(采茶戏前身),有一种反常现象叫铁树开花水倒流,有一种骂人叫火板崽鬼畚箕坎。

县城有个菜市场叫盘崽下,有座桥叫南门桥,有条老街叫西街坝,有支塔叫无为塔,有个街口叫街心公园,一中老操场叫中山公园。吃饭叫食饭,喝水叫食茶,穿衣叫着衫。

南片有一种子叫崽,有一种奶奶叫阿美,有一种妈妈叫阿喔。

版石有一种你叫娘。

车头有一种子叫累。

北片有一种叔叔叫老老,有一种姑父叫姑闯。

有一种快乐叫味过味绝,有一种休息叫歇眼,

有一种关心人家的方法尊称人家为“卵头堡”

有一种打架之前“火蛮喜”的称人家也是“卵头堡”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

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

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

惠州31种传统小吃之客家粄

惠州31种传统小吃之客家粄

惠州31种传统小吃之客家粄

惠州31种传统小吃之客家粄

有人说:说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这个连汉语词典里也找不到的字,的确是客家话所独有的,它相当于汉语里的“糕”字,也是邻近的闽南语的“粿”字。

“美味广东———寻找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活动将于年底揭晓,其中惠州有31种“广东百味传统特色小吃”参与竞选。其中“粄”就占了8个,你吃过这些客家特色吗?

一萝卜粄

萝卜具有消痰化气的功用,味道清甜而价格低廉,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用萝卜丝和粘米粉做成的萝卜粄,是客家人年节特有的年糕之

一。

先把萝卜刨成丝,并加入些许水煮约10分钟至变成透明色状,熄火加些许盐拌匀待凉备用。油锅里放几粒大蒜和少许姜丝爆香,然后把姜蒜滤去,再根据各人所好,加入适量的盐、猪油、味精、少许白糖、五香粉、胡椒粉、虾仁、香菇丁、猪肉粒等,猛火稍微翻炒即可。

二艾粄

客家人清明节必吃的是“艾粄”。艾是一种野草,艾草与糯米粉搓揉做成的就叫艾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是艾草最鲜嫩的时候。艾草长在田头溪边,叶子像菊花的叶子,味苦。

采了它煮熟,用刀的背面剁烂后放到糖水里煮沸后与糯米粉搓成粉团,再弄成薄薄的圆圆的面皮,里面包了黄糖和花生末,做成三角锥形状,放在用蕉叶垫着的蒸笼里蒸熟,别有一番风味。

三眉豆粄

作为客家人,不会不知道眉豆粄是何物吧?

眉豆为褐红色豆,成品有点像三明治,上下两层为糯米糕,中间为一层熟眉豆。上层白糯米上还撒一层芝麻和虾米。一蒸出来就是用像车轮子大小的一大块出来。要一块钱的就割一小刀,二块钱就割大点。

武平簸箕粄

武平簸箕粄

武平簸箕粄

一、简介:

簸箕粄是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相传发源于武平一带。簸箕粄——客家人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因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肉(菜)馅而得名。

二、用料

粘米、四季豆(或青菜)、猪肉末、香葱、盐、油、生抽等。

三、制作过程:

1、前一天把米浸好,淘干净;

2、第二天把米磨成米浆。(现在都是用机子打米浆)

3、把猪肉末加盐、生抽调味,炒熟;四季豆切碎,炒熟,加猪肉末混合,做成馅;

4、葱切碎,锅里放油爆成葱油;(火力要小)

5、准备好蒸工具,锅里放水煮开,放蒸架;

(铝铁盘)(蒸架)

6、蒸热的铁盘上涂好油,放适量米浆,把米浆蒸熟成米皮;

7、包上馅,成条状;

8、浇上葱油,即可食用;

9、配上排骨汤,更是一道美味……

客家方言词语和句子——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词语和句子——客家文化

一、词语

阿公(爷爷)阿婆(奶奶)阿爷(父亲)

丈人佬(岳父)毑公(外公)毑婆(外婆)

丈人婆(岳母)心舅(儿媳)满姨(最小的姨妈)

爷娭(父母)继父爷(继父)老弟(弟弟)

阿哥(哥哥)佢(他、她)老妹(妹妹)

俫子(儿子)家官(丈夫的父亲)阿姐(姐姐)

老妹婿(妹夫)大颈茎病(甲亢病)

日头(太阳)落水(下雨)田塍(田埂)

火闪(闪电)古井(井)中晡日(今天)

上昼(上午)热痱子(痱子)日子辰(白天)

婿郎(女婿)佢们(他们)月光(月亮)毛毛水(毛毛雨)山顶高(山上)雺露(雾)

涡螺漩(漩涡)昨晡日(昨天)旧年子(去年)

下昼(下午)五月节(端午节)荷水(挑水)打古井(打井)八月半(中秋节)担竿(扁担)

蕃薯(红薯)鸡嫲(母鸡)包粟(玉米)

毛芋子(芋)鼻公(鼻子)妇娘子(妇女)掌羊(放羊掌牛(放牛)啜巴(嘴巴)水瓜(西瓜)生疏人(陌生人)妹崽子(小女孩儿))角菜(菠菜)颈茎(脖子)舌嫲(舌头)

二、句子

食朝未曾?(吃早饭没有?)

中晡昼食么个?(今天中午吃什么?)

食朝未曾?(吃早饭没有?)

食嘿了。(吃过了)

天暗了,该食夜了。(天黑了,该吃晚饭了。)

草紧扯紧多。(草越扯越多。)

你去哪子?(你到哪里去?)

管下佢。(不管他。)

火曹嘿佢!(干杯!)

食嘿佢!(把它吃了!)

碗拿分佢打烂嘿了。(碗被他打烂了。)

客家“甜粄”

客家“甜粄”

客家甜粄

每逢过年,客家人都有蒸甜粄的习俗。这“甜粄”可是客家人春节里的主角,在以往还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今天我就带大家重温一下用古老的石磨磨米浆,用暖暖的灶台烧柴火,花上四个钟蒸一锅甜粄的那股年味。

甜粄的制作法颇为讲究、很有“学问”。那蒸甜粄要哪些配料呢?首先一样便是“米”了。首先,先把糯米和粘米用7:3的比例调配好。然后再把调配好的“米”用冷水浸泡,直至把米泡软就可以拿来磨米浆了(现在都是辗米机直接辗成粉末)。米浆磨好后装入布袋里滤出水分,等米浆变成粉末就可以进入蒸甜粄的工序了。

都说“甜粄,甜粄”那肯定得甜,说到甜那就少不了糖了。那得放什么糖呢?一般客家人蒸甜粄都是放红糖加白糖。首先先把红糖煮成糖水放入米粉里,接着放白糖。然后不停的揉搓搅拌。揉搓要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做出来的甜粄才有韧性,也更好吃。接着便是把这这搓好的粄团放进用蕉叶铺好的竹筛子里。这样蒸出来的甜粄混合着蕉叶糯米的清香,让人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清香的甜味。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烧火蒸了。暖暖的柴火烧起来,厨房里顿时飘出一股柴火的味道,让人似乎回到了儿时的情景里。四个小时过去了。灶台里的柴火慢慢平息,还没开盖就能闻到一股清香的甜味。刚出锅的甜粄清香扑鼻,黏黏糯糯,韧味十足。如果把它切成小块放进油锅里剪成金黄色,那味道就更美味了,外酥内韧,香甜可口,让人赞不绝口。

这石磨磨浆、柴火柴火蒸出来的甜粄美味清香,令人难以忘怀。其实,这甜粄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它容易保留,就跟客家人的亲情一样,绕绕韧韧,历久弥坚。

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

一、客家民系

1.1客家的称谓

客家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客家在民间又称客人、客民、客家人、客属,学者们则称之为客家民系、客家族群、客家共同体,早期也有称为“畲客”、“山客”或“客族”的。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一个群体,这是大家达到的共识。看来称为“客族”、“畲客”是不合适的,称为“共同体”又失之空泛,称为“族群”也容易含混,称为“民系”则是大家容易接受的。

1.2纯正还是融合

作为一个民系,客家是纯粹的中原汉人的正统,或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群体?多年来学术界有不少争议。有的认为客家是“中原最纯正的正统,汉人的后裔”(陈运栋,1990年,38页);有的认为“客家民系是由南方各民系融合形成的,客家血统与闽、粤、赣等省的其他非客家汉民血统并无差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大融合的结果”(陈支平,1997年,3页);有的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历史上南迁的中原人与生活于闽、粤、赣地区的古百越后裔相融合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其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百越族后裔”(房学嘉,1994年,296页);或称“由中原入迁的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文化互动的结果”(蒋炳钊,1994年)。其实,利用大量客家族谱进行客家源流研究的罗香林教授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客家初到闽、赣、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不能不与畲民混血”(罗香林,1993年,73页)。闽、粤、赣地区的畲民最早的记载见于唐宋,在汉代之前,南方的非汉族土著泛称“百越”。如果说客家主要是古百越的后裔,一来无法与现今的吴、闽、粤诸方言区区别开来,二来也不宜把客家南迁的诸多谱牒材料的历史价值贬到无关紧要的程度。客家民系在形成过程中肯定有南方其他民系的互动,它与赣方言区有过相同的源流关系,和闽方言地区有过边界的融合,和粤方言地区则有过抗争,也有过联合,但是如果说“南方各民系融合形成”,为什么在别的地区没有融合形成客家,而只是在赣、闽、粤边区形成客家?

客家方言_粄_类词与客家民俗

客家方言_粄_类词与客家民俗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 》:“是日 ,取鼠麴汁蜜和 粉 ,谓之龙舌米半 ,以厌时气 。”《玉篇 》食部 :“饣半 , 屑米饼 。”《正字通 》:“饣半 ,饼别名 ,六朝人呼饼 为饣半 ,或麦面 、或屑米为之 。旧注 : 专属米饼 , 非 。”《南史 ·齐宗室传 ·衡阳王道度附萧钧 》: “(钧 )所生区人病 ,便加惨悴 ,左右依常以五色 饣半饴之 ,不肯食 。”又《孝义传上 ·郭世通附郭 原平 》:“原平号恸 ,日食麦饣半一枚 ,如此五日 。” 可见 ,“粄 (米半 、饣半 ) ”是一个古语词 ,但这个词现 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用 ,其他方言也基本不用 , 而独在客家话中保留了下来 。下面是《汉语方 言词汇 》所列各地方言统称词“糕 ”的不同说 法 : [ 1 ]127
蕃田 茶果 t h a21 kw 35
泰亨 茶果 t h a21 kw 35
濠涌 茶果 t h a21 k 35 餈粑 t h i21 pa23
三门仔 茶果 t h a21 k 35 餈粑 t h i21 pa53
元洲仔 果 kue53 餈粑 tsi44 /32 p a33
香港新界的汉语方言分属于客 、粤 、闽三大 方言 ,它们在相对狭小的地域之内长期紧密接 触和密切交流 ,由此出现了许多共同的说法 ,其 横向的渗透关系是明显的 。但我们仍可以根据 某些区别性特征把它们区分开来 。上列“餈粑 (糯米制品 ) ”一词正是如此 ,其说法虽然多样 , 但荔枝莊 、麻雀嶺 、赤泥坪 、楊小坑四点都保留 了固有的“粄 ”的说法 ,为客家方言点无疑 。

客家汉族民系谚语

客家汉族民系谚语

客家汉族民系谚语

客家(汉族民系)谚语

【文章导读】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以下关于客家人谚语,希望你会喜欢。

客家人谚语:

三只手捡田螺——稳拿

上屋搬下屋,消耗一箩谷

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

过一只门坎,吃三碗饭尖尖

上不过眉,下不过膝(qi)(指做事有分寸)

上穿千重,下身打灯笼

上歪一尺,下歪一丈(cang)

土帮土成墙,水帮水成浪,人帮人成王

山里冇老虎,猴子称霸王

山里人唔怕狼,城里人唔怕官

乡下人赶城(sang),看都看唔赢(yang)

千日爬硝一铳打(指积蓄多日一日报销了)

千年难逢火烧天

千兵有头,万兵有主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大路唔行(hang),惹人铲削(指责的意思)

大路边打草鞋,有人哇长有人哇短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马上唔晓马下苦,饱汉唔晓饿汉饥(gi)

马唔食人脸难看

下坑人打饭汤卫亲房(指做再小的事都要照顾同宗人)

干的不如站的,坐的不如看的

还冇上床先争被(pi)——为时过早

冇钱唔占卦,现钱打现价(ga)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天大的事,也在地上煞尾

天气越冷风越紧,人越有钱心越狠

天上怕噶流时星(xiang),地下怕噶夹(kia,瞬)眼睛(jiang) 见千见万,冇见过叫化讨夜饭

水大浸唔过船,手大遮唔过天

水浸牛皮,越浸越韧(nin)

水大好撑船,人多事早完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韩信,智多成孔明

人有五颜六色,米有花花红红

人有拐杖跌唔倒,事有商量错唔了

人无两套死,债无两套还(wang)

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有文化,是华人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下是关于客家文化知识的一些资料:

1. 客家人的起源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较早的移民之一,主要起源于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客家人的祖先曾先后历经中原、淮河、江南等地区的移居和迁徙,最后逐渐定居于南方丘陵和山区。

2. 客家语言

客家人的语言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客家话是一种声调语言,用笔记音符进行书写。

3. 客家人的生活习惯

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较为特殊,崇尚工作、勤俭节约,注重家族文化和家族传统,重视家庭、教育和婚姻,尤其是男女平等、严守婚姻忠诚等。

4. 客家建筑

客家建筑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客家人兴建的土楼是客家建筑的一大特色。土楼是客家人的居住和防御建筑,通常是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建筑,高四至五层,底部直径可达十米以上,内部多层楼梯环绕,居住密度高,非常适合节约用地,同时能够抵御外敌入侵。

5. 客家民俗

客家民俗传统也十分丰富,如“三月三”、婚礼仪式、踩青、拉花篮等传统节日和活动。其中,“三月三”是客家人的重大节日,是用来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6. 客家饮食

客家饮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独特饮食文化,以口味重、辣、酸而闻名。客家人喜欢食用盐腌制的肉类和腌菜等食品,牛肉、羊肉、猪肉等都是客家饮食中的主要食材。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和建筑特色等方面。了解和传承客家文化是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客家人的传统文化

客家人的传统文化

客家人的传统文化

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了语言、饮食、服饰、习俗、建筑等方面。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属于汉语方言之一,它在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别。

客家菜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以清淡、鲜美、健康而著称。代表性的菜肴有客家酸菜炖肉、鱼头豆腐汤、芋头扣肉等。

客家服饰以深色为主,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的朴素和淳朴。

客家人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客家大拜年、三月三、堂会等,这些传统习俗历久弥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客家人的建筑风格也十分特别,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客家人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反映出客家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1 -

粄食,“中国第五大发明”

粄食,“中国第五大发明”

粄食,“中国第五大发明”作者:***

来源:《同舟共进》2020年第06期

在吃货眼中,“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什么?潮汕人会说:“粿。”倘若由客家人来答,会说:“粄。”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进步过程中所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原本是为填饱肚子,结果以粥、粉、面、饭诸方式重新构造,施以各种烹饪方法,遂成就了可称“发明”的美味。客家人是迁徙中所形成的民系,南迁入粤后,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还会在山地种上木薯、番薯、芋头等根茎类淀粉食物,混合杂粮,粄就应运而生了。

粄字,不见于一般字典,也不见于外方言区,只在客家地区长期使用。查《广韵·缓韵》,已有“粄,屑米饼也”之释义。古籍仅仅说了局部现象。粄从中原传到客家地区后,已不仅限于由大米磨成浆成粉后所做成的糕饼类,还有糯米粉、木薯粉、番薯粉、高粱粉、麦粉、豆粉等亦参与其中。粄既属于主食,同时又成为诱人垂涎的小食,它甚至还会充当菜肴的角色,在各种场合、各样时段里满足着人们的口腹之欲。

各种粄食各有独特风味,而且卖相极佳、形状多样,可谓集色、味、形于一身。光看这些名字,也许已忍不住流口水了:发粄、红粄、黄粄、白头翁粄、鸡颈粄、鸡血粄、猪笼粄、簸箕粄、味窖粄、算盘子粄……

粄的出现,最能表现具有山区特色的家、野、粗、杂的传统吃法。粄的加工手法五花八门,涵盖种类之多之广,以至于至今没有人能统计出其品种数量的准确数字。

“等路”的选择

接触客家粄食,顺便多听一个词语,叫做“等路”。

客家是个重情重义的民系,亲人出行、朋友告辞,总会送上“等路”。这“等路”往往就是粄。“等路”一般是由主人送出,有时只是切开的一小块粄,伴客出行,物轻情重。

客家菜之粄

客家菜之粄

客家菜或者说客家小吃里面“粄”占了很大的比例。

客家话说的粄基本就是广州话说的“糕”,潮汕话说的“粿”,如年糕说成甜粄,萝卜糕说成萝卜粄,发糕说成拨粄,一般是米制品,有时也把包、饼类或

者面、粉类说成粄的,下面说几个很有代表的客家美味小吃:

味窖粄

有点像广州的钵子糕,不过用料不同,钵子糕一般用薯粉或者马蹄粉,看起来

糕是透明的,而且里面都会加点玉米粒、红豆、绿豆和干果等做成不同风味,

不过几乎都是甜的,钵子小所以做出来的糕也小,吃的时候用小竹签挑起来基

本上是一口一个。味窖粄的钵子一般较大,而且有小有大,大的味窖粄像普通

的饭碗口那么大的,味窖粄是用无味的米浆蒸熟的,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调味,一般有咸和甜两种吃法,甜酱是特制的,用炸蒜蓉、酱油和红糖浆混合而成,

吃的时候手持钵子,先用又薄又尖的竹篾像开罐头一样沿着钵子壁割一圈使味

窖粄脱离钵子,但是不用拿出来,再把味窖粄像切PIZZA一样用竹篾切分成八

块以上,然后浇上酱汁吃,风味独特;咸的吃法一般是把大味窖粄起出来切成

薄片,用蒜蓉和蔬菜肉类一起炒来吃,又香又有嚼头,是客家酒楼不可缺少的

主食。

仙人粄

外观类似凉粉和龟苓糕,功效也差不多。不过是用本地草药仙人草熬成的水冷

却后的凝固物,客家人做仙人粄的作坊是非常壮观的,经常是用十几个一米口

径的大瓦盆来冷却仙人草水,摆得满地都是,凝固后的仙人粄要倒出来放在竹

篱上,再用冰块降温,吃的时候用刀割一块放进玻璃杯,洒上香蕉露,再用刀

搅匀,真是清甜且滑,一口气要喝上三四杯的。每年的端午节,客家人叫“屙

肚节”,主要就是吃仙人粄,因为吃的多又吃粽子,很多人要拉肚子,所以叫“屙肚节”,不禁想起小时候提着井桶去买仙人粄的情景……

【百侯俗语】客家话俗语集锦

【百侯俗语】客家话俗语集锦

【百侯俗语】客家话俗语集锦

嫅姆'甘春'

嫅姆'甘春':

这是风趣的客家话。

亲家母互相走访。一方总会带些'手信'去拜访另一方。通常都是自己鸡嫲生的新鲜鸡蛋(鸡春)五只去慰问对方。访问完毕,临别,这方一般只收两只,另三只再加添几只柑子,或糕粄之类回敬对方。常常少礼回多礼。这方不好意思,总要把自己送的这三只春,一定要让对方收下,自己只收对方的柑子(或糕粄)。为那三只春,双方互相推让,尽说好话,以显亲热。

这就是:嫅姆'甘春'

旧时,人来客往,很重视礼节。

后来,人们把嫅姆甘春,当作多余的,不必要的礼节的嘲讽。

大食唔识算,打米换芋卵

只知食,不会划算的蠢货。

把价值高的大米,去换便宜,不值钱的芋子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意思很明白。人,用千日;花,用百日。

我们的客家话,形象,准确。

读书捉豹虎,上山掌牛牯

告戒小孩:读书要认认真真,不能马虎。

读书唔识,只好上山放牛。

田螺沕肚饱,唔怕屎脗生溜苔

以田螺觅食的形象,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后面。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面结果或名声。

草蜢撩鸡公

这句客家话是警告斗争对手的意思。与成语:以卵击石,飞蛾扑火的意思相同。

狗屎壅肥田

比喻多余的浪费。

猪屎狗屎雍肥田,石头瓦砾堆瘦田

这句话比喻有作为的人多人扶持,好上加好,没能力的人终被淘汰遗弃。

赛吝啬:比饼

一徒弟与别人比赛,别人说:我送一只鸭春给你,用手划圆,表示鸭蛋,送给他,徒弟敏捷,立即用双手比了个大饼回敬他。

师傅旁边一看,大为恼火,训曰:谁叫你把饼比得这样大,两只手指,比个小圆圈为饼,还给他就可以了!

比吝啬,师傅终归是师傅!

骗阿爹(哒)吃朳子冇佛(籽)

细说客家方言“粄”字背后的饮食与文化

细说客家方言“粄”字背后的饮食与文化

细说客家方言粄”字背后的饮食与文化

展开全文

粄eon”,这个广泛流行于客家地区的汉字,对绝大多数非客语区的人来说应该是陌生的,因在《新华字典》等一般的字词典里都查无踪迹,以至于有很多人认为它是客家人自创的怪字。甚至,一些学者也强调粄”是客家族群的专用字,其他民系和民族从不使用。

那么,板”字真的是客家人的原创发明吗?它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都独属于客家族群吗?

今天,我们便来细聊客家方言粄”字的历史及其代表的饮食

和文化。

粄”字的发展演变实际上,粄”字千年前便已存在,并非客家人所创。

唐代玄应所撰《一切经音义》卷十八中引自葛洪《要用字苑》对粄”的注解为:粄,布满反,糍类也。”由此可见,粄” 字至少在晋代已经出现。古代韵书《广韵》对粄”的解释为屑米饼”当中还收录了两个与粄”同音同义的字:? ”和?” 那?”

? ”二字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经过文献资料找

寻,我们发现?”字和?”字同样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存在。

如南梁沈约所撰《宋书》中记载: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

食麦?一枚,如此五日。”再如记录我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著作《荆楚岁时记》对古代上巳节三月三日则有着这样的描述: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由此可整理得知,粄”无论是作为文字还是作为一种食物,

早在魏晋时期便已经出现,且与客家”应该没有直接关联。此外,从《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南北朝时期的上巳节(三月三日)已经有用鼠曲草汁液和麦粉做板的习俗,而如今客家人在清明节做艾板想来是承袭了这一传统。粄”字发展到今天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用,其他方言也极少见,然而其在客家族群内部的使用却始终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不仅在客家大本营闽粤赣三省使用较一致,大本营之外的广西、四川、台湾,甚至海外诸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也一样通用。只要说起板”当地客家人便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也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客家方言 ∀粄 #的丰富性
客家话的 ∀粄 #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 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在这个统称词下 有诸 多的特称词, 据统计, 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 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 ∀ 粄 #类总计有 200 款之 多。以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为例, 就有糯米制、 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 这些 ∀ 粄 # 名称各异, 命名理据丰富多彩。可以以原材料 为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 ), 如: 糯米粄、粘米粄、 麦粄 (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 )、面灰粄 ( 面 粉制 )、芦粟粄 ( 高梁粉 制 )、粟粄 ( 红小米 粉 制 )、薯粉粄 (淀粉制 )、莨芋头粄 ( 蕉芋制淀粉 后的渣研成粉制成 )、树子番薯粄 (木薯粉制 )、 艾粄 (加艾草制成 )、苎叶粄 ( 加苎麻叶制成 )、
元洲仔 果 kue53 餈粑 tsi44/32 pa33
香港新界的汉语方言分属于客、粤、闽 三大 方言, 它们在相对狭小的地域之内长期紧密接 触和密切交流, 由此出现了许多共同的说法, 其 横向的渗透关系是明显的。但我们仍可以 根据 某些区别性特征把它们区分开来。上列 ∀ 餈粑 (糯米制品 ) #一词正是如此, 其说法虽然多样, 但荔 枝莊、麻雀 嶺、赤泥坪、楊小 坑四 点都保 留 了固有的 ∀ 粄 #的说法, 为客家方言点无疑。
北京 糕 kau55
成都 糕 kau44
济南 糕 k 213
合肥 糕 k 212
西安 糕 kau21
扬州 糕 k 21
太原 糕 kau11
苏州 糕 k 44
武汉 糕 kau55
温州 糕 k 21
长沙 糕 kau33 粑粑 pa33pa
双峰 糕 k 55 粑 po55
南昌 糕 kau42
梅县 粄pan31 31
至咸丰六年, 其地诸本地系人, 以 &仇客分声 ∋ , 借 端攻杀, 客人起与抗斗, 直至同治六年 (西 元 1867), 广东巡抚蒋益沣, 议令土客联和, 另划赤 溪一厅, 互易田地, 一场风潮, 始告解决; 而客家 第五期的迁移运动, 亦遂开始。先是划赤溪厅为 善后区域, 本地系人已无 异议 % %#[ 4] 62因此, 罗 香林先生把赤溪划入纯客住县之列 [ 4] 95。今广东 已无赤溪县, 1953年时并入了台山县。
仙人粄 (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 )、芋卵头粄 (粳 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 )、芋丝粄 ( 糯米粉加葱花 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 油炸而成 )等, 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 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 如: 耳公粄 ( 形状像耳朵 )、舌嫲粄 ( 形状像舌 头 )、疙瘩粄 (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开水 里煮, 熟后一团一团像疙瘩状 ); 可以以颜色为 名, 如红粄子、黄粄; 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 如: 糖粄 (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 )、酒粄子 (无馅 小汤圆, 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 )、灰水粄 ( 做此 粄的水是用稻草灰煮成的 ); 可以以制作方式或 动作为名, 如: 酿粄 (粄皮里包馅儿 )、煎粄子 (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 做成圆形或椭圆 形, 用油炸, 方言说 ∀煎 # )、搞粄子 (粳米制的圆 形糕点, 因制作时搞成圆团, 故名 )、熝汤粄 (无 馅小汤圆, 煮时放到开水里烫一烫即可, ∀ 烫 # 方言说 ∀熝 #, 故名 )、熇粄 ( ∀ 熇 #为干烧 ) ; 可以 以制作工具为名, 如: 印粄 (用印模印, 既是工具 也是动作 ); 可以以制成后的质地为名, 如: 冇粄 (此 粄制 成后 中空蓬 松, 方言 说 ph a∃52, 俗 写作 ∀冇 # ); 可以以功用或目的为名, 如: th an31桥粄 (做此 粄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 th an31桥 # 即 ∀ 架 桥 # ); 等等。
四川成都 粄 pan31
海南儋州 粄 pan31
台湾美浓 粄 pan31
台湾苗栗 粄 pan31
马来西亚柔佛新山士乃 粄 pan31
泰国曼谷 粄 pan31
此表反映虽未必全面, 但足以说明客家方言 区 ∀粄 #的分布范围之广, 其内部一致性之强。
当然, 也有一些客家地区不说 ∀ 粄 #的, 如 赣南宁都、大余, 闽西长汀、宁化, 粤北、粤西等 地。其中, 粤西廉江石角说 ∀ 米乞, 屑米。# 集韵 ! 入声月韵恨竭切: ∀米乞, 米粉。#义通音不合 ), 赣 南宁都说 ∀ 米其 # (音 t#h i13, 集韵 !平 声之韵渠 之 切: ∀ 米其, 饼 属 # ), 大 余 说 ∀ 糕 #, 石 城 则 ∀ 米其 # ∀ 粄 #两说。闽西长汀说 ∀ 糏 #, 而长汀的这个 ∀ 糏 #在其他一些地方则是指磨碎的米粉 ( 玉 篇 !米部: ∀糏, 碎米也。# 广韵 !入声屑韵先结 切: ∀ 糏, 米麦破也 # )。至于 下一层次的特称 词, 则很难对齐。笔者曾列了 ∀ 煎粄子、发粄、熝 汤粄、艾粄、灰水粄、红粄子、搞粄子、酒粄子 #等 8条特称词, 就闽粤赣三省 9 个方言点进行调 查, 调查到最多的一条是 ∀ 艾粄 #, 对齐了 4个点 (梅县、安远、武平岩前、永定下洋 )。其余 7 条 则五花八门, 或者根本没有相应的说法。
荔枝莊 餈粑 t h i21 pa34 茶果 t h a21 k 31 糕粄 kau34 pan31
麻雀嶺 餈粑 t h i21 pa34 茶果 t h a21 k 31 糕粄 kau34 pan31
赤泥坪 餈粑 t h i21 pa34 茶果 t h a21 k 31 糕粄 kau34 pan31
楊小坑 餈粑 t h i21 pa34 茶 果 t h a21 k 31 糕粄 kau34 pan31
蕃田 茶果 t h a21 kw 35
泰亨 茶果 t h a21 kw 35
濠涌 茶 果 t h a21 k 35 餈粑 t h i21 pa23
三门仔 茶果 t h a21 k 35 餈粑 t h i21 pa53
广州 糕 kou53 55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 基金项目 ]
2009 - 11- 25 练春招 ( 1965 ) , 女, 福建武平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博士。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客家方言词汇深度调查 !。
第 32卷 第 1期
广东梅县 粄pan31 31
广东兴宁 粄 pan31
广东东莞清溪 粄 pan42
广东深圳沙头角 粄 pan42
广东惠州 粄 pun35
广东龙川老隆 粄 p n34
广东揭西河婆 粄 pan31
广东丰顺汤西 粄 pan53
福建永定下洋 粄 pan53
福建上杭 粄 pan31
( 四川成都客家方言材料由兰玉英教授提供, 泰国曼谷引自陈晓锦 泰国的三个汉语方言 ! ( 未刊 稿 ) , 台湾美浓、苗栗 为网上搜得, 其 余为作者调查。
从我们现有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各字典辞 书的佐证材料皆为客家话, 如 汉语大词典 ![ 3] ∀ 粄 #字条所举例证 中国歌谣资料 ∃ 农民十二 月 !: ∀ 妇人转外家, 甜粄用油煎。#系客家歌谣。
汉语方言大词典 !第四卷 ∀ 粄 #字条下所列说 此词的第一方言为客家话, 第二方言为粤语。但 在粤语条下所举地点为赤溪, 例证是 1920年 赤 溪县志!: ∀ 粉饵谓之粄。 % %今县俗以粉为年 糕, 谓之甜粄, 松糕谓之发粄。#[ 3] 5136按, 赤溪方言 实为客家话, 罗香林 客家研究导论 !: ∀乾嘉以 后, 客家在台山, 开平, 四会一带者, 因人口激增, 势力扩展, 始则租赁土人的田地, 以耕以殖, 继则 渐次设法收买, 成形与土人相对竞争的局势; 迨
[ 关键词 ] 客家方言; 粄; 民俗风情 [ 中图分类号 ] H 17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5072( 2010) 01- 0122- 0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它既是民俗文化 的组成部分, 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 作为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 它通行于某一地区, 是维持该地区社会生活的纽带。方言词语 不仅 仅是语言符号, 而且是具有象征作用的民俗符 号, 它们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大的作 用。由于 ∀ 百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 #, 民俗具 有很强的地方性, 表现这些民俗的方言词语也 就有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本文主要从 客家 方言的 ∀ 粄 #类词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2010年第 1期 No. 1 2010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 l of Jinan Un i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ia l S ciences)
总第 144期 Sum No. 144
客家方言 ∀ 粄 #类词与客家民俗
练春招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2)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23∃
阳江
米马
m a24
厦门 糕 ko55 粿 ke51
潮州 糕 ko33 粿 kue53
福州 糕 k 44 粿 kue i31
建瓯 糕 kau54 粿 ko21
由上表可见, ∀ 粄 #为客家方言的特色词。 我们大抵 可以 据此区 分客 与非 客。一般 来说,
把糕点说成 ∀ 粄 #的必属客家话无疑, 而不说 ∀粄 #的大体都是非客家方言区 ( 当然, 这不是 绝对的 )。如香港新界汉语方言 ∀ 餈粑 (糯米制 品 ) #一词的说法就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清楚地 把客家话点判断出来 [ 2] 467:
据我们目前所知, 也有个别非客家方言区 说 ∀粄 #的, 如阳江闽语 (音 [ puan31 ] )、海南闽语 (音 [ !bua325 ] ), 可能是受客家方言横向渗透的 结果, 当然也可能是异地存古现象 (福建闽南本 土及广东潮汕均无此说 )。
二、客家方言 ∀粄 #的一致性
在客家方言内部, ∀ 粄 #的使用也有较大程 度的一致性, 不但客家大本营闽粤赣三省分布 较一致, 大本营之外的广西、四川、海南、台湾等 地也很一致, 甚至随客家人的足迹散播到了泰 国、马来西亚等地。详见下表 ( : [ 5~ 10]
[ 摘 要 ] ∀ 粄 #是客家方言的特色词。在各地客家方言中, 其使用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丰富性, 对外 则显示出较强的排他性。本文主要从 客家方言丰富多彩的 ∀ 粄 #类词 透视客 家的民 俗风情。全 文分四 部分: 一、客家方言 ∀ 粄 #的独特性 ; 二、客家 方言 ∀ 粄 #的一致性; 三、客家方言 ∀ 粄 #的丰富性; 四、∀ 粄 #与客 家的民俗 风情。
一、客家方言 ∀粄 #类词的独特性
∀ 粄 #是客家方言的特色词, 各地均读作 ∀ b n#, 本字为 ∀粄 #。这是一个承传词, 玉篇 ! 米部: ∀ 粄, 米 饼。# 广 韵 !上 声缓韵 博管切: ∀ 粄, 屑米饼也。# 唐 ∃ 玄应 一切经音义 !卷 18 引晋 ∃ 葛洪 要用字苑 !: ∀ (粄 ) 布满反, 餈类 也。#唐 ∃ 段成式 酉阳杂俎 ∃ 酒食 !: ∀ 色作一 合者皆糖蜜, 副起粄法、湯胘法、沙碁法、甘口 法。#文献记载尚 有异 体字 ∀ 米半 #、∀ 饣半 #, 广 韵 ! 亦收了这两个与 ∀ 粄 #同音同义的字。南朝 ∃
∃ 124∃
练春招: 客家方言 ∀ 粄 #类词与客家民俗
2010年 1月
福建武平 粄子 pan31 ts∀31
江西龙南 粄嘚 pan53 t 53
江西定南 米粄 m i31 pan31
江西安远 Biblioteka Baidu p~ n31
广西容县 粄 pan21
广西福绵 粄 pan31
广西北流 粄 pan21
广西贺县莲塘 粄 pan21
梁 ∃ 宗懔 荆楚岁时记 !: ∀ 是日, 取鼠麴汁蜜和 粉, 谓之龙舌米半, 以 厌时气。# 玉篇 !食 部: ∀饣半, 屑米饼。# 正字通 !: ∀ 饣半, 饼别名, 六朝人呼饼 为饣半, 或麦面、或屑米为之。旧注: 专属米饼, 非。# 南史 ∃ 齐宗室传 ∃ 衡阳王道度附萧钧 !: ∀ (钧 )所生区人病, 便加惨悴, 左右依常以五色 饣半饴之, 不肯食。#又 孝义传上 ∃ 郭世通附郭 原平 !: ∀原平号恸, 日食麦饣半一枚, 如此五日。# 可见, ∀ 粄 ( 、 米半 饣半 ) #是一 个古语 词, 但这 个词现 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用, 其他方言也基本不用, 而独在客家话中保留了下来。下面是 汉语方 言词汇 !所列各地方言统称词 ∀ 糕 #的不同说 法 [ 1]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