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介绍
中国俳句翻译综述
中国俳句翻译综述
作者:董璐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5期
内容摘要:俳句是日本独有的诗歌样式,被称作世界上最短小的诗,中国日语翻译界对日本俳句的译介自上世界2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注重“形式”到转向“内容”,从注重“内容”到强调“意境”的跨文化翻译等主要阶段。
关键词:俳句形式内容不可译意境
说到中国的俳句翻译,就不能不提彭恩华的《日本俳句史》(以下简称《日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彭老先生就整理并完成了《日俳》的初稿。在翻阅诸多论文著作后,笔者发现国内关于俳句的论著都借鉴或直接参考了彭老的《日俳》,特别是这些著作中引用的俳句实例,很多都直接受惠于这本《日俳》。可以说,彭恩华老先生的这本《日本俳句史》是中国俳句研究的必备书,也是入门书。特别是附录中提供的近千首日汉对照的古今佳句,更为中国俳句研究和俳句翻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一.俳句简介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连歌及俳谐。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者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歌。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连歌承袭中世审美意识,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代替。俳谐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使用谐音俏话,喜欢使用连歌中没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作为题材。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当然,俳句作为一种有特定格式的定型诗歌,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假名组成,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表现出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日语俳句汉译句式探析
日语俳句汉译句式探析
陈林俊
【摘要】关于该用何种句式对日语俳句进行汉译,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围绕这一问题,译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翻译句式--汉译时到底该取义还是存形.根据对俳
句翻译中形与义的矛盾以及中日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分析,为了如实、完整地传达俳
句韵味,汉译时应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俳句原有的句式,亦即用"5.7、5"的句式进行汉译.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的特点,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该句式也较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通过"稀释"、"叠字"等手段,也可解决俳句汉译带来的中日语信息量差异问题.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1
【总页数】4页(P94-97)
【关键词】俳句;翻译;异化
【作者】陈林俊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系,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俳句的汉译已有较长历史,据佟君称,“中国翻译俳句的历史应该始自20年代,且以口语体风格开始”,但对于具体该如何翻译,译界并没有定说,如贺明真(1996)认为,“俳句汉译的常见句式,除‘五、五句’,‘七、七句’,‘五、
七、五句’之外,还有‘四、七句’,‘五、七句’,‘七、五句’”[1]。可见,尽管有一定的翻译历史,但由于俳句翻译的艰难,在翻译上众人还是各行其是,在风格上,是应该用口语体还是用古体,句式是用自由式,还是“5、5”,“7、7”,“5、7、5”,或是其它句式,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同样一首俳句,可能有十几种译文在流传。
比如,松尾芭蕉的『古池』句的汉语译文,据佟君统计,最起码就有以下这15种:古池(ふるいけ)や,蛙(かわず)跳(と)びこむ,水(みず)の音(をと)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精选11篇)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精选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
我对祖国秀丽的山河有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情感。尤其是那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纵横交错、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长城如巨龙般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若隐若现,举世无双的魅力无以伦比,深深牵动着我的心弦。
万里长城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片稀稀壤壤的土地站了几百年了吧?你让多少中外游人赞不绝口,将祖国美景尽收眼底。
登上去,闭上眼睛,呼吸着绝无仅有的古老气息,眼前浮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中国被其它国家踩在脚下,受尽欺凌。可现如今,东方雄狮,你站起来了,就像这万里长城一般永久屹立于世界东方,沐浴着璀璨的阳光,蓬荜生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最高处,傲然挺立着许多烽火台,它们历经风雨,每一砖一瓦都姿态各异,各具特色。
“不到长城非好汉”,那陡峭忐忑的“好汉坡”在万里长城也颇有名气,是一道独具色彩的风景线。
再次凝望长城,我不禁浮想联翩,古人是多么伟大,他们当时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持之以恒。烧出一块块石砖一点点砌成坚不可摧的城墙,可谓是贡献了青春美好时光,贡献了终身。我们要弘扬中华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将这种美德代代传承下去,将祖国各行各业建设得欣欣向荣,一步步迈向富强。
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我为你骄傲、自豪。
俳句简介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
式。
一、俳句的起源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二、俳句的格式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三、“俳圣”松尾芭蕉
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芭蕉被日本人称为“俳圣”,他对日本俳句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诗词入门十八讲(1--18讲)徐宜恭作
诗词入门十八讲(1--18讲)徐宜恭作
第一部份:诗、词、联基础知识
第一讲:诗的一般常识
诗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体裁)。中国古代称不合乐吟诵的为诗,合乐演唱的为歌。是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我们伟大的祖先,在神州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相继吟唱几千年了。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是:1、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来写、来读。2、具备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用凝练的语言集中地表达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过去被称为“诗国”。诗在文学领域占据着主流地位。二千多年的诗词作品汗牛充栋。今天在座听讲的大部分是老年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博览群书,只能有选择地买一些选集来读。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元曲选》、《名家楹联评注》等等。如果想自己动手,藉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学的面就要大一点,如听听诗词讲座,学一点音韵学、语法修辞学、诗词格律、楹联格律以及这些文学体裁的创作方法等等,更重要的是动手写,反复改,请人提意见,以求不断进步。
今天,我就诗的一般常识,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诗的本质及其文艺特性: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著作《尚书·尧典》中己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抓住了诗的本质。这个“志”字在这里不单作志气、志向讲,更重要的是指情志、意志、情绪、情感讲。翻译成白话,就是:诗是表达(言)情感(志)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当然,这个“发”,是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才能成诗。否则,心中有爱就“我爱你”,心中有气就“呵呵”,那只是简单的反映或粗野的宣泄。
校本课程“俳句欣赏与创作”案例介绍
校本课程“俳句欣赏与创作”案例介绍
陆素英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我校是一所拥有境内部、境外部、PYP部的国际学校,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世界走进学校,让学生走向世界”。“俳句欣赏与创作”是学校近年来开设的校本课程。徘句是一种独特的古典短诗,盛行于日、英、美、法等十多个国家,“五四”运动后传到中国,以5、7、5共17个汉字加以定型,取名“汉俳”。俳句短小易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深受儿童喜爱。
【总页数】2页(P129-130)
【作者】陆素英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
【相关文献】
1.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1) [J], 陈岩
2.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2) [J], 陈岩
3.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3) [J], 陈岩
4.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4) [J], 陈岩
5.山口先生荒木女士俳句欣赏及复译 [J], 王鸿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服基本介绍
汉服基本介绍
一、汉服概述
汉服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以交领右衽(右边的衣襟覆盖在左边的衣襟之上为右衽)为主,兼有直领、圆领。
汉服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汉服文化,可以了解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汉服分类
汉服按形制可分为上衣下裳制、上下连裳制(深衣制)、上下通裁制、上衣下裤制等。上衣下裳制汉服
上衣下裳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1个款式。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早在商代就已经形成。
襦裙由上襦(襦,即短衣)及下裙组成,一般为常服。
* 按裙腰的位置分:可分为中腰襦裙(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
* 按上襦的领型分:可分为交领襦裙、直领襦裙(对襟襦裙)。
襦裙图示
交领齐腰襦裙图示
齐胸襦裙图示对襟襦裙图
深衣制汉服
深衣为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礼服,男女均可穿着。
深衣有两大类:直裾和曲裾。主要作为正规场合礼服,大气儒雅、中正平和、风韵满满。 直裾:左大襟从前胸绕到右后方之后垂直而下,故称直裾,简洁干练、中正肃穆,它是历代男子礼服的通用服饰,影响极其深远。
曲裾:曲裾就是弯曲盘绕的裙子,和直裾相比,它的襟是围着下体层层盘绕,最后系于腰部,其曲线优美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直裾深衣图示
着直裾
的苏轼像
通裁制汉服
即用一块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间无接缝,自然一体,明显区别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
通裁制汉服主要有圆领袍、道袍等。
圆领袍:自隋唐开始盛行,一般为无领或微立领。领口较紧窄,两侧开衩,系腰带,下穿裤、靴。
汉俳四格律
汉俳四格律平起一(夜一)
平平平仄仄蛾眉新月样
仄仄平平平仄仄网上聊天人气旺
仄仄仄平平按键响乒乓
平起二(夜二)
平平仄仄平儿童作业忙
仄仄平平仄仄平为了明天做栋梁
仄仄平平仄睡在书山上
仄起一(夜三)
仄仄平平仄月黑心灯亮
平平仄仄平平仄情人醉卧温柔帐
平平仄仄平林深鸟梦香
仄起二(夜四)
仄仄仄平平父母生厅堂
平平仄仄仄平平心随电视话沧桑平平平仄仄人生如戏样
汉徘知识
含义
所谓“汉徘”,汉徘又称徘句或徘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形式为三行,且押尾韵。
温总理与汉徘
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30日抵达东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日行程。当晚,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侨界四团体为温家宝举行欢迎晚宴。在晚宴上,温家宝即席作汉徘一首:融冰化春水,
雨过青山分外翠,
大地生葳蕤。
汉徘特点
仅就读过的当代中国诗而言,我觉得它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色:
第一,体裁短小。
全诗共十七字,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如林林《圣多美即景》之四:
瀑布绿岩上,宛如白发三千丈,气魄真雄壮。
之六:
白鸳停树巅,欲上青天又茫然,飞回水藻边。
第二,抒情为主。
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如陈大远的《绿》之一《窗前》:
细雨辨无踪,瘦竹轻摇听有声,窗前次第青。
之二《街头》:
“风过舞杨花,杨花偷迸铁窗纱,新绿照干家”。第三措辞奸巧
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
如张步学《洽川写意》之一:
湖水碧连天,悠悠两排钓鱼竿,成败一线牵。
之二
小槐趁时栽,梦里一片白花开,蝶来香满腮。
第四,句子整炼
全诗十七字,三句段。第一句五字为首,第二句七字为腹,第三句五官为尾。575谱式,序不可变。
第五,昔韵和谐
一般耍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如黄树则《作客农家》之二:
彩壁红门窗,一家三代老农户,新添砖瓦房。
之五:
开口不言老,老人手指白云下,只道改革好。汉徘欣赏
泉
缓流石根岩,淡泊叮咚翠峦间,陶醉不知倦。
雾凇
生不妒丹霞,朔气玉树凝银甲。近呵扑蔌化。
诗人采风
“汉俳”欣赏
“汉俳”欣赏
说起“汉俳”,它是80年代初期在中国诗坛上出现的新的诗体。汉俳的首创者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1980年5月,日本俳人代表团来华,同中
国诗人交流时,赵朴初依照日本俳句的形式,按五·七·五分
三行写了如下的汉语俳句:
绿荫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汉俳”一词,便由此起源。
汉俳的形式,近似中国的小令。目前,它除了字数(由五、七、五共十七音构成)外,似乎尚无固定的要求。文字可文可白,韵脚可有可无,平仄不论,季语也不强求。不过,汉俳跟日本俳句一样,都要用简约的文字,抒发感情,唤起联想。然而,中国和日本,在民族传统、文化背景、文化心理以及文学的欣赏习惯和语言的结构等方面毕竟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自然不会一样。
<岚山春早> 春来有几多?樱树著花三
两朵,不俏也婀娜。
<谒周恩来诗碑>
花束献诗碑,
音容犹在真堪慰,
祖国正腾飞。
<富士山> 东瀛望雪山,浑疑白扇倒悬天,潇洒耸云间。
<花道> 妙手展华姿,裁芳翦嫩又春归,
居室顿生辉。
喜遂千里缘,一见如故情绵绵,儿时梦终圆。
童趣色斑斓,三味书屋百草园,当代续新篇。
诗魂度春风,渝州沱茶味正浓,醉倒老顽童。
世象哲理歌,微珠大宇映巍峨,万种风情倬。无题(汉俳自由体)风随柳摇曳
小塘清影恋花蝶
心有千千结首夕阳斜
陈年旧事谁人解
一地梧桐叶人醉心亦碎
情到深处浮云坠
任它晓风吹<钓> 花开笑两岸
萍水相逢一线牵
频把暗香传<风> 无影也无踪
自由自在各西东
快乐又轻松<雨> 细细又绵绵
中国汉朝乐器介绍大全
中国汉朝乐器介绍大全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汉朝的乐器更是出名。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汉朝乐器介绍,希望你喜欢。
中国汉朝乐器介绍
代乐器共分为打击乐器、管乐器和弦乐器。打击乐器多以编钟、编磬、建鼓等乐器组成,虽然在宫廷雅乐中还不可或缺,但至汉代已走向衰弱。管乐器中包括竽、笙、箛等,至汉代在构造上继续有所改进,弦乐器包括瑟、琴、筝等,东汉时琵琶由西域传入我国。
汉代开始琵琶类乐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发展,鼓吹乐也以一独立的重要音乐形式出现,古琴独奏技术也慢慢地向前发展。
汉朝乐舞的发展概况
汉代人们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汉代歌舞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汉画像石、汉俑中的图像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器乐的合奏与伴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民间音乐文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歌、舞、百戏共同构成的宏大场面中,器乐演奏为更好地表现乐舞百戏,烘托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陶俑和汉画像石中主要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如埙、排箫、笙、笛等;弦乐器,如琴、瑟、箜篌等;打击乐器,如建鼓、鼗鼓、筑、节等。
汉朝的十大财政国策
第一、抑制富商,坚持农本商末。
天下平定后,高祖便下命令,商人不许穿丝绸,不许乘车行路,加重征收他们的租税,使他们经济遭困境,人格受侮辱。孝惠帝、高后时期,因为天下初得安定,重又放宽对商人的法律,然而商人子孙仍不许当官作吏。国家计算官吏俸禄和其他用度,向百姓按需收税。而山林、河川、园囿、陂地、市场的租税收入,以及自天子以下至于大小封君汤沐邑的收入,都作为各主管官员的私人费用,不从国家经费中支出。所以从山东漕运粮食,以供给京都中的官员,每年不过数十万石。坚持不增加农民负担。
汉服绍介(简单日文介绍)
“ 襟に続くおくみ” これは中国語で「又衽」と読み ます
ボタンを使わず、帯で締めることにある
漢服之直裾(じかすそ)
•齐 •胸 •襦 •裙
漢服之齐胸襦裙 褥裙は女性が好んで 着た
直领齐胸襦
交领齐ຫໍສະໝຸດ Baidu襦 裙
漢服之袍服(深衣)は百官、知識人着た
•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 ます
漢服之上衣下裳 これは帝王や百官の正式な时に着る礼服
漢服(かんふく)
漢服は漢民族の 伝统的民族的服 饰。三皇五帝か ら明朝まで数千 年時間中、漢民 族の自分で独特 な特色を持つ服 装の体系を形成 しました――漢 服。知識が広く て深く、歴史が 悠久で、漢服は 中国の财产であ る
主要特徴
主要な特徴は襟 があり、襟に続 くおくみ(衽)、 ボタンを使わず、 帯で締めること にある、曲裾 (まげすそ)、 直裾(じかす そ)、上衣下裳 、 斉胸(さいむ ね)褥裙、袍服 (深衣) とても美しいね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10篇】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10篇】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一)
长城,一听就知道它很长,很多人都喜欢去爬,不过大多数人都会累得要死。所以它到底有多长呢?古人为什么要活受罪把它建得这么长呢?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汉明两代曾大规模修建长城,主要是用来抵抗外敌。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根据不同时代防御对象,可分为南长城和北长城。
北长城:北方的游牧民族特别是匈奴逐渐强大起来,不断侵犯秦、赵、燕的北部边境,于是三国便先后在北部修长城以抵抗善于骑马射箭的匈奴。
南长城:南长城的作用与北长城不同,南长城的防御对象为其它诸侯国,修建南长城的主要有:楚、齐、魏、韩、中山国。
始建长城: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匈奴来犯,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动用了全国1/20的人力来修建长城。
长城结构:长城不止是一道单独的墙,它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等所构成的防御系统。墙身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方高达14米。还有外檐墙和内檐墙。
万里长城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国规模最宏伟的建筑!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二)
“顿觉长安虎飞扬,俨然将士戊疆场。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读到这首诗你们一定想到了的秦始皇兵马俑了吧,那听我来讲一讲吧。
兵马俑是庄重的,走进它们,我能感受到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走进一号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统率着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神态各异。
汉朝历史介绍范文
汉朝历史介绍范文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结束于公元220年。汉朝经历了两次统一战争和三位具有重要影响的皇帝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的前身是秦朝,而秦朝的统治者始皇帝在他统一中国后,暴政和高压政策导致民众的不满情绪。因此,在他去世后不久,农民起义不断,秦朝很快就解体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后来的汉高祖)领导了一次叛乱,推翻了秦朝,并建立了汉朝。
刘邦取名汉高祖,他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他放宽了对刑法的限制,只追究重大罪行,减轻农民的负担,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汉朝逐渐恢复了社会稳定,农业生产也恢复了增长。
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恒成为皇帝,被尊称为景帝。景帝统治时期的汉朝面临着一些内外挑战。在外部,匈奴和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威胁到汉朝的边境安全;在内部,官僚腐败和贪污成风,社会不稳定增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景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军事力量,减少赋税负担,实行清廉政府,团结人民。这些举措使汉朝恢复了稳定,实现了持久和繁荣的经济增长。
景帝去世后,汉朝进入了一个相对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汉朝的皇帝频繁更迭,而权力逐渐集中到了皇帝身边的宦官手中。尽管有这些问题,但汉朝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繁荣。汉朝的最后一个重要皇帝是汉献帝,但他很快就被曹操所取代,标志着汉朝的结束。
汉朝的历史对中国影响深远。汉朝统一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并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在汉朝期间,中国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并持续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朝还在科学、农业、医学和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汉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为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奠定了基础。
汉俳与俳句
汉俳与俳句
黄福海
汉俳是指用汉语写的俳句,历史并不很长。中国的第一首汉俳产生于1980年,作者是赵朴初,发表于《诗刊》第六期。以后有林林、杜宣等人的作品。1997年5月由林岫主编的《汉俳首选集》出版,这是汉俳作品第一次结集出版。赵朴初等写的汉俳都是格律体,本质上把它当成词中的小令,按不很严格的格律写成的。最早用白话写汉俳的可能是钟敬文先生。他在1981年以后创用的18首汉俳,至今仍是我们学写汉俳的借鉴。另外,在汉俳史上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葛祖兰先生用日语写的《祖兰俳存》在日本出版。1985年由葛先生译的《正冈子规俳句选》出版,这算是以翻译形式出现的汉俳。
俳句的翻译和汉俳的创作几乎同时产生并发展,因此从翻译中汲取创作的养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论题。所以先以正冈子规的三首俳句的翻译为例:
(1) ふらふらと行けば菜の花はや見ゆる
信步行未远,菜花入眼来。
(2) 若竹や豆腐一丁米二合
豆腐一方米二合,养成劲节效新篁。
(3) 黄菊白菊その外の名はなくもがな
黄菊与白菊,欣赏已自足。
其他名目多,均非吾所欲。
(以上葛祖兰译)
近三十年来,俳句的汉译者们正在寻找或创造俳句的翻译形式,它既与俳句有对应的节奏,又有相对应的信息量。俳句汉译的形式很多,以上只是比较典型的三种:截半首五七言绝句,或径为四行五言诗。另外,由于一首俳句包含日语的17个音节,有人译成五七五格式,与小令相似。以上几种译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俳句中的一个汉字往往表示多个音节,如果译为14个、17个甚或20个汉语字,则译作往往多于原作的信息量。由此来看,截半首五绝(即10个汉语字)较为合理。但其不足之处是,俳句的五七五节奏未能表现出来,从诗(作为一种有特定节奏的文体)的角度来说,等于没有翻译。
小帆汉俳创作论
小 帆 汉 俳 创 作 论
杨剑龙 陈丽伟 ,
(. I上海师范 大学 都市文化研 究中心 , 上海 23 4 2 上海师范大学 人 文学院, 02 ; . 3 上海 203) 024
摘 要: 作为中国新诗里最年轻的体裁, 汉俳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代汉俳作者小帆的创作。 既 洋溢着典雅和谐、 重视 自然风物的 日 俳遗风。 也继承了语言凝练、 意境隽永的中国诗歌传统, 在尊重格律的基础上
前, 中国汉诗东渡扶桑 , 以其典雅含蓄、 意境深邃 、 内 涵深厚的独特风韵倾倒东瀛, 在汉诗的直接影响下 , 句, 此后国内不断有俳句作品出现。
日 本创造了俳句这一短小 、 精妙富有韵 味的诗歌形 式。近代 以后, 日俳又西渡华夏 , 促成了汉俳的产生 和发展。汉俳 , 中 日文化双向交流中可贵 的成果 是
艺 学研 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 期
杨剑龙等 : 小帆汉俳创作论
3 5
七言诗 , 压宽韵” , nl 文笔轻灵飘逸 , 俳 ” J 是“ 这一文
体隽永含蓄风格最突出的体现。俗辑则充满世俗生 山风的活泼 , 使整个 画面都跃动了起来 ; 活情趣和对人情幽微的洞察 ,通俗平易 , “ 口语化 , 押 虹的灵动 、 坡桔子红”更见诗人放 眼美景的惊叹与怡然 。 , 宽韵o[ 6 " ]谐辑与讽辑风趣活泼、 笑讽刺 、 4 3 讥 寓庄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2年俞平伯在《诗》创刊号上曾撰文说:“日本亦有俳句, 年俞平伯在 创刊号上曾撰文说: 日本亦有俳句, 都是一句成诗。可见诗本不见长短,纯任气声底自然, 都是一句成诗。可见诗本不见长短,纯任气声底自然,以为节 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 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 奏。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 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 但回响不大。 创作新体裁的诗, 年代中国 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但回响不大。1920年代中国诗坛兴起 年代中国诗坛兴起 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 “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表现瞬间 感觉,形式凝练简洁,例如汪静之 汪静之的 惠的风》 何植三的 感觉,形式凝练简洁,例如汪静之的《惠的风》,何植三的 农家的草紫》 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 春的歌》 等人的《 《农家的草紫》,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春的歌》等,但这 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 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 不算是汉语的“俳句” 不算是汉语的“俳句”。
四、选用季语 季语又称季题, 季语又称季题,是汉俳区别于其它诗的 要素之一。所谓季语就是在作品中, 要素之一。所谓季语就是在作品中,要 有反映季节、时令、动物、植物、天文、 有反映季节、时令、动物、植物、天文、 地理、风俗、宗教等方面的词语。汉俳 地理、风俗、宗教等方面的词语。 中有只反映一方面的季语即可。 中有只反映一方面的季语即可。季语可 放在三句中的任何一句中, 放在三句中的任何一句中,且至少应在 一句中出现。 一句中出现。
一、汉俳的句式 汉俳共有五、七、五三个句子。即 汉俳共有五、 五三个句子。 第一句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 第一句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第 三句五个字。 三句五个字。这个句式必须严格遵 不能做任何改动。 守,不能做任何改动。但其中的语 词在结构上可以灵活运用。 词在结构上可以灵活运用。这是汉 俳区别于其它诗体的必不可少的要 素。
1、带有季节、时令季题的汉俳 、带有季节、 表示季节、时令的季语, 冬是季语, 表示季节、时令的季语,春、夏、秋、冬是季语,也可 用风来表示季语,如东风、南风、西风、 用风来表示季语,如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等用来表 示春夏秋冬。清明、七夕、元宵等词语也是季语。 示春夏秋冬。清明、七夕、元宵等词语也是季语。还有 些暗示季节的季语,如:“梅雨”、“落花时节”、 些暗示季节的季语, 梅雨” 落花时节” 岁暮” “岁暮”等。 花香飘四季, 例:花香飘四季, 要看花城花市闹, 要看花城花市闹, 岁暮逛花市。 岁暮逛花市。 这是著名诗人林林所写的羊城杂咏三首(其三)。第一 这是著名诗人林林所写的羊城杂咏三首(其三)。第一 )。 句中的“四季” 第三句中的“岁暮”均是“季节” 句中的“四季”、第三句中的“岁暮”均是“季节”或 时令”方面的季语(季题)。 “时令”方面的季语(季题)。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 以中文创作的韵文, 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后, 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 流的产物。就文学体裁而言, 流的产物。就文学体裁而言, 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 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 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 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 术。
汉俳的分类: 汉俳的分类: 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 ①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横向分为格律汉俳 和风体汉俳。 和风体汉俳。因此古典汉徘又分为古典格律汉俳和古典风体 汉俳,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 汉俳,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 古典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 ②古典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古典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再现 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现代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 ③现代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再现 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风体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 ④风体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风体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 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 格律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 ⑤格律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格律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 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 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
三、汉俳的押韵技巧 汉俳既然是中华诗词一种新的体裁形式。 汉俳既然是中华诗词一种新的体裁形式。 如果用文言文写一般还是要押韵的。 如果用文言文写一般还是要押韵的。汉俳 中的三句应同押一韵或第一句、 中的三句应同押一韵或第一句、第三句押 如果用白话就写也可以不押韵, 韵。如果用白话就写也可以不押韵,但还 是尽可能押韵为好, 是尽可能押韵为好,这样读起来才能朗朗 上口、有韵味。 上口、有韵味。朗朗上口并有韵味是汉俳 的一个要素。 的一个要素。
1、句句押韵的汉俳。 、句句押韵的汉俳。 食在广州城, 例:食在广州城, 食完果狸食蛇羹, 食完果狸食蛇羹, 一部味艺经。 一部味艺经。 这是著名诗人林林所写的羊城杂咏三首 其一)。诗中的“ )。诗中的 (其一)。诗中的“城”、“羹”、“经” 十三辙”中归属庚东韵。 在“十三辙”中归属庚东韵。这首汉俳做 到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 到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
张步学《洽川写意》 张步学《洽川写意》 之一 湖水碧连天, 湖水碧连天, 悠悠两排钓鱼竿, 悠悠两排钓鱼竿, 成败一线牵。 成败一线牵。 之二 小槐趁时栽, 小槐趁时栽, 梦里一片白花开, 梦里一片白花开, 蝶来香满腮。 蝶来香满腮。
陈大远《 陈大远《绿》 之一《窗前》 之一《窗前》 细雨辨无踪, 细雨辨无踪, 瘦竹轻摇听有声, 瘦竹轻摇听有声, 窗前次第青。 窗前次第青。
1981年4月,林林和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 年 月 林林和袁鹰 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 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 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架起俳句与汉 俳的桥梁》一文,“汉俳”亦随之定名,正式成为 俳的桥梁》一文, 汉俳”亦随之定名, 一种韵文体裁。当年中国《诗刊》 一种韵文体裁。当年中国《诗刊》第六期亦公开发 表以上三人的汉俳。 表以上三人的汉俳。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也 年 月 日 人民日报》 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 等人的汉徘, 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引起当时的中 国诗坛注目。 国诗坛注目。 2005年3月23日,中国汉俳学会成立,而汉俳相 年 月 日 中国汉俳学会成立, 关出版物亦日渐增多, 关出版物亦日渐增多,例如发表汉俳作品以及研究 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 此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 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此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 近年因特网的普及, 近年因特网的普及,一些同时喜欢日本文化和中国 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 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令汉俳成 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3、隔句押韵的汉俳。 、隔句押韵的汉俳。 篱畔舞姿昂。 例:篱畔舞姿昂。 歌词出自名家手, 歌词出自名家手, 和音久绕梁。 和音久绕梁。 这是是著名女诗人林岫作的一首汉俳。 这是是著名女诗人林岫作的一首汉俳。 诗中的“ 中华新韵》 诗中的“昂”、“梁”在《中华新韵》 中归“唐韵” 而第二句中的“ 中归“唐韵”。而第二句中的“手”是 不押韵的。此诗做到了隔句押韵。 不押韵的。此诗做到了隔句押韵。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 两国的学者、诗人交往频繁,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的学者、诗人交往频繁, 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亦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俳句。 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亦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俳句。 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大野林 大野林 年 月 日 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大野 火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日方送来 火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 松尾芭蕉、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古代俳人的 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古代俳人的 诗集。在场的赵朴初诗兴勃发, 赵朴初诗兴勃发 诗集。在场的赵朴初诗兴勃发,参照日本俳句十 七音,依照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声法、韵法、 七音,依照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声法、韵法、律 法等特点写了三首短诗, 法等特点写了三首短诗,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 一组汉俳。当天在北海仿膳宴席上,林林也即兴 一组汉俳。当天在北海仿膳宴席上,林林也即兴 北海仿膳宴席上 创作了两首汉俳《迎俳人》 创作了两首汉俳《迎俳人》。
汉俳之格律表: 汉俳之格律表: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①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③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④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源自文库
汉俳特点 第一:体裁短小,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 第一:体裁短小,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 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第二:抒情为主,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 第二:抒情为主,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 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第三:措辞纤巧,以言浅意雅为高, 第三:措辞纤巧,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 佳。 第四,句子整炼。 谱式, 第四,句子整炼。 353,575谱式,序不可变。 , 谱式 序不可变。 第五,昔韵和谐,一般耍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第五,昔韵和谐,一般耍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2、押同部异声韵的汉俳, 、押同部异声韵的汉俳, 无双花果地, 例: 无双花果地, 荔枝树上吃荔枝, 荔枝树上吃荔枝, 欣逢挂绿时。 欣逢挂绿时。 这是著名诗人林林所写的羊城杂咏三首 其二)。 )。“ (其二)。“地”、“枝”、“时”在 十三辙”中归属“支齐韵” “十三辙”中归属“支齐韵”。虽然 属仄声, “地”属仄声,“枝”、“时”属平声 却符合汉俳的押韵要求, 韵。却符合汉俳的押韵要求,此诗采用 的是押同部异声韵。 的是押同部异声韵。
二、汉俳的创意 汉俳在创意上与中华诗词中的其它体裁一样,具有“起承转合” 汉俳在创意上与中华诗词中的其它体裁一样,具有“起承转合” 的特点。第一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诗意,叫做起; 的特点。第一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诗意,叫做起;第二句有接承 上句意图并转接下句的任务,叫做承转;第三句是结句,叫做合, 上句意图并转接下句的任务,叫做承转;第三句是结句,叫做合, 第三句在意思表达上,一定要收好。也就是说必须合好。 第三句在意思表达上,一定要收好。也就是说必须合好。 天意为安排, 例:天意为安排, 高野樱花待我开, 高野樱花待我开, 喜气近人来。 喜气近人来。 这是赵朴初先生写的汉俳《访高野山》 其一 其一)。 这是赵朴初先生写的汉俳《访高野山》(其一 。诗的第一句说的 访高野山是“天意的安排,是天公作美。 是,访高野山是“天意的安排,是天公作美。”收到了诗在创意 的作用。第二句“高野樱花待我开, 上“起”的作用。第二句“高野樱花待我开,”可以理解为高野 山上的樱花正等待着我的来临而盛开的呢! 山上的樱花正等待着我的来临而盛开的呢!句子在意思表达上完 成了“承转”的任务。随后的“喜气近人来。 起到了“ 成了“承转”的任务。随后的“喜气近人来。”起到了“合”的 作用。并且收的很好。喜气带出了人气,喜气、人气都有了。 作用。并且收的很好。喜气带出了人气,喜气、人气都有了。
和风化细雨,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冬去春来早。 ——曾经的 曾经的2007年4月24日,温总理在 曾经的 年 月 日 日本进行的中日关系“融冰之旅” 日本进行的中日关系“融冰之旅”,他首次吟 诵了自己所作的汉俳。 诵了自己所作的汉俳。
春到瑞雪迎, 春到瑞雪迎, 宾朋齐聚自东瀛 东瀛, 宾朋齐聚自东瀛, 世代传友情。 世代传友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海紫光阁会见了出席第五届中日友好 海紫光阁会见了出席第五届中日友好 21世纪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双方委员。 世纪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双方委员。 世纪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双方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