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压力——种类繁多
(二) 蜂产品贸易现状 (1)蜂产品进出口状况 近几年,虽受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仍相对稳定,出口各类蜂产
品数量稳居第一,但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我国出口蜂蜜12.8万吨,均价2.16 美元/公斤;进口蜂蜜6032吨,均价12.06美元/公斤,价格是同期我国出口价格的6倍, 出口均价居全球末位。
三、蜂产业发展前景 蜜蜂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养蜂业作为一项保护 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提供人类优质保健产品的绿 色朝阳产业,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公认,并逐步被广泛重视和扶持发展。据统 计,我国现有蜜粉源植物5.6亿亩,至少可容纳1500万群蜜蜂,目前我国饲养蜂群 数只有900多万群,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陕西蜜源可发展150万群。但目 前78万群,也有发展空间。
• 由于蜂产品的纯天然性和良好的保健效果,因而作为一种保健品, 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一个佼佼者。
养蜂可以为社会提供优质、天然的蜂产品
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对人体有保健和治疗疾 病的作用,蜂毒还可以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其他还有蜂 蜡、蜂蛹等产品。
我国蜂产品消费现状
1998年,我国年人均消费蜂蜜不足50克,远低于世界蜂 蜜消费水平200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比如德 国人均消费蜂蜜达1200克,美国约600克,英国约450克。但 消费增长的趋势已经显现,2009年,我国年人均消费蜂蜜已经 达到240克左右,2018年250克,已接近日本人均消费量300~ 400克。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保健意识的增强,蜂产品的
陕西山区仍有部份群众土法养殖,“过了清明扫窩窩,过了白露掏掏 窩”、“秋季一把火,来年又重招”“伤蜂、伤子、伤感情,谋财害 命”,“养蜂是飞财,无命蜂不来”、巢门前挂红布条、涂抺红色。传统 养殖,父传子,师传徒。
普及养蜂知识,掌握蜜蜂生物学特性,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仍是我们 的当务之急关,提质增效,规范养殖仍是我们工作重点。
2、问题:但是多年来我国养蜂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养蜂人劳动 强度大、年龄大、养蜂机械化、良种化水平有待提升,蜜蜂营养不良 体质差,产品质量差;蜂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局面依然存在; 合作社发展仍不健全,不规范;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产品创新力 不足,品牌引领局面还没有形成,价值回归还很遥远;引领行业发展的 企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仍然脆弱;蜜蜂为作物授粉的更大社会价值还 没能体现。我们与养蜂强国的差距依然较大。
特点:三多两大。蜂群数量多(900万群),养蜂人数多(34万人),蜂蜜总产量多 (46.8万吨),蜂蜜(14万吨)、蜂王浆出口量大(1100吨)。 增收:正常年景,一般养蜂投入与产出是1:5左右。养蜂技术较熟练的可当年投入当 年获利。一群蜂成本500元,产值800多元,每年可获利200-400元。
消费也在逐年增加。蜂产品
消费量的增加反过来对养蜂
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助推作用。
因此养蜂是一个有发展前景
的行业。
蜂王浆
蜂王浆又称蜂乳,蜂皇浆和王浆。是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产品,对人体有明显的滋补和医疗 保健作用,有抗衰老、抗癌、健脑益智、美容等作用,美容效果尤为显著(内服外搽)
蜂花粉
是蜜蜂从植物花中采集的花粉经蜜蜂加工成的花粉团,被誉为“全能的营养食品”、“浓缩的 天然药库”、“全能的营养库”、“内服的化妆品”、“浓缩的氨基酸”等,它含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活性物质,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蜜蜂从显花植物(蜜源植物 和花粉源植物)花蕊内采集的花粉粒,并加入了特殊的腺体分泌物(花蜜和唾液)混合而成了一种不 规则扁圆形状物。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蜂蜜作 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营养佳品,以其纯天然、营养丰富的特性,满 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 随着高端产品——天然成熟蜜的产量和销量的不断增加,预示着人 们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已经开始改变,蜂蜜与其他保健产品相 比,具有很强的市场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按照前十年蜂产品 消费年均增长的速度推算,未来十年我国年人均蜂蜜消费量有可能 再实现翻一番。
必须推进营销方式的转变,实现线上线下 融合
三、陕西蜂业
(一)蜂业现状
(二)农户养殖情况 我省养蜂生产仍延续着小农生产方式:专业饲养蜂群100~200群,农
户定地养中蜂少则4-5群,多则百群,规模化养殖户较少,重视不够,任 其自生自灭,蜂群管理精细,生产效率低下;极力获取超量的产品;人乏 蜂疲惫,养蜂后继乏人;产业结构不合理,蜂产品如蜂蜜、王浆、花粉仍 是养蜂者的主要经济来源,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无从体现。
网售产品地域分布变化
2015年
14 12
12
10
8
7
6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4
3
33
2
2
2
2
1
11
0
2016年
淘宝网(含天猫)销量 前50名蜂蜜产品生产厂
家地域分布
系列1, 山东, 11
系列1, 安徽, 7 系列1, 江苏,系5列1, 上海, 5 系列1, 北京, 4 系列1, 湖南,系2列1,系湖列北1, 2浙江,系2列1,系河列北1, 2江西, 2 系列1, 新疆, 2 系列1, 河南, 1 系列1, 黑系龙列江1, ,云1南,系系1列列系11列,,陕马1,西来新,西1 亚兰, 1
• 人工饲养中华蜜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秦代(公元前306年)以前,人们 开始以看护野外树洞、石洞内的中蜂进行原始的养蜂生产活动,获取蜂蜜。
• 在西方蜜蜂引进中国以前,各地饲养的蜜蜂均为中蜂,多数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
• 20世纪20年代开始(1920年),西方蜜蜂被大量引入中国,受西蜂饲养技术的影响, 使中蜂进入了活框饲养和传统饲养相结合的时代,形成中蜂传统饲养技术和仿西蜂活框 现代饲养技术交错发展,从此,中蜂和西蜂开始了种间竞争。中蜂在蜜源采集、蜂巢防 卫、交尾飞行、病害防御等方面都受到西蜂的严重干扰和侵害。在中、西蜂激烈的种间 竞争中,中蜂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导致群体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加上中蜂囊状幼 虫病的危害和传统的毁巢取蜜生产方式,致使中蜂大量死亡,而且经受着饲养者选择的 严峻考验。
蜂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养蜂实用技术
目录
一、世界蜂业
二、中国蜂业 三、陕西蜂业 四 、蜂业前景
• 一、世界蜂业
• 全世界共有蜂群6600多万群,年产蜜量150万吨。 • 主要产蜜国为中国、墨西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 • 群年产蜜量最高为加拿大 58公斤。中国26公斤。 • 主要出口国:中国 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 主要进口国:日本、美国、巴西、英国、意大利、法国等。 • 主要消费国:日、美、欧等,人均消费1200克。 • 国际蜂业联合会是国际最大的蜂业联合会 1949年成立,设在意大利
• (一)良好的经济效益
养蜂好处 • 养蜂是一项传统而又古老的养殖业。千百年来中蜂养殖就在中华大地生根发 芽,为人们酿造甜蜜的生活。“蜂酿蜜、蚕吐絲”、糖甜不如蜜。
• 养蜂业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风险小,市场好,收益高,它不与养殖业争饲料, 不与种植业争资源,也不需扩大耕地面积,不妨碍清洁卫生,不污染环境,可 雅俗共赏,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是一个具有潜在优势待开发的产业。 “空中农业”、“不占地的农业”、“带翅膀的媒人”。
罗马,二年一次全体会议。
Page 3
蜂蜜产量排在前十的国家
二、中国蜂业
• 在中国,人类利用中蜂采收蜂蜜的历史久远,“蜜”字最早出现在大约3300年前商 代遗存的甲骨文中;“蜂”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在东周 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蜜蜂”二字开始组合成双音节词并沿用至今。
近年来,国家重视养蜂业,出台的《畜牧法》把蜜蜂列入其中,此 后相继出台的《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养蜂管理办法》 GB14963蜂蜜标准,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农业农村部标准等行业标准。 中蜂是我国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在西方蜜蜂引进后,在种间中处于劣 势,数量锐减,近年来虽有所改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养蜂业起 到整体推进的作用。同时,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日趋严格,中蜂由于病 害少,用药少,产品质量安全性高,消费者对“土蜂”蜜有所偏爱,蜂 蜜价格高。此外,国家对生态建设也高度重视,加强对山区生态的保护, 使山区蜜源植物有所恢复,中蜂赖以生存的食物基础得到保证。并且, 随着各地扶贫工作的开展,中蜂饲养在山区扶贫工作中发挥出色,引起 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沿海地区很多原来饲养西方蜜蜂的养 蜂者因年纪偏大,不愿离家大转地在外风餐露宿,转而饲养中蜂。以上 各种原因都使中蜂饲养规模得以恢复和壮大。据2017年10月调查统计, 全国重点中蜂饲养省份蜂群数达到300万群以上。
• 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50群蜂,群(箱)年产蜜20斤,每斤30元计算,正 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约500元计算,每户年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加上新增蜂 群收入,产值更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作用十分明显。
Page 27
(二)广阔的市场前景
• 现代工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们在渴望“回归 自然”的时代潮流中,蜂产品已成为人们首选的天然绿色食品和用 品,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蜂产品消费人群基础雄厚,市场潜力 巨大。尤其 中蜂“采的中草药、喝的山泉水”,纯天然、无污染, 药食同源,同功同效,具有很大的增长性和上升空间。
• 一是风险小,二是投资少,三是效益好、四是保生态。养蜂业是最经济、最 快的效益产业。“远抓林近抓牧,当年见效鸡蜂兔”。从投入产出之比看,养 蜂:1:8.8、养猪1:1.61、养羊1:2.1、柑桔1:2.7、粮油1:2.3。从产值收入看, 一个中蜂群可产蜂蜜25~50公斤、蜂花粉2~3公斤、年产值收入在800~900 元之间,年纯收入在700元以上。其蜂群的发展速度也较快,一群蜂第二年可 发展到2~3群,第三年可达6~10群,一个三口之家养5群蜂,每年可增加纯 收入3000元。若一个山区县按8万农户计算,每年农民可净增纯收入3亿元 (800元/人)。
(2)蜂产品内销状况 我国已渐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意识增强,蜂产品市 场需求旺盛。2017年我国蜂蜜年产量46.8万吨,而我国市场蜂蜜消费量约50万吨,估 测实际消费应在70万吨左右,真蜂蜜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但因市场整体环境不景气, 监管缺失,真假难辨,蜂产品内销状况不乐观。2016年整个行业销售处于持平态势, 商超销量减少,专卖店数量持续下滑,只有网络销售增长明显;国内品牌引领力弱,产 品诚信问题依然突出,勾兑蜜,假杨树胶充斥市场,使消费者对国内蜂产品失去信赖感, 导致近几年进口蜂产品快速增长,并逐渐占领了我国中高端蜂产品市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各类蜂产品年产量均占世界首位。虽然
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我国蜂产品行业在政府部门和业界同 仁的共同拼搏下,处于稳步发展中,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我国蜂产 品出口保持平稳态势,出口价格略有减少,内销市场发育加快,行业整 体效益提升,蜂产品加工企业在转型升级、规范市场、产品延伸方面有 了长足进步。
(一)养蜂现状
1、现状: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近几年我国蜂群饲养规模达 900多万群左右,蜂场(户)17万多户,蜂农34万人,全国有 蜂产品加工贸易企业400多家,全年生产蜂蜜46.8万多吨。王 浆2500多吨,花粉1600吨,蜂胶300吨,养蜂生产产值100亿元, 加工销售总额200多亿元。蜜蜂对种植业、果树作物授粉增效 至少100多亿元。我国养蜂规模、蜂蜜、王浆产量及出口量居 世界首位。
虽然近几年合作社发展初见成效,产品质量意识加强,但我们养蜂生 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我们的合作社还不完善,合作社与产品加 工企业的鱼水关系还不稳固;企业受世界整体经济低迷的影响,优质优价 无从体现,与蜂农仍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价值回归还很遥远。没有通过 有形无形的手段把千家万户的蜂农,千千万万的蜂群联系在一起,各吹各 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产量高 了压级压价,产量低了哄抬价格。受害者始终是蜂农,成了增产不增收, 平年打平手,欠年赔了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