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这一节主要讲述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进一步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判断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直线、圆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2.能够运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2.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在一条直线上,有一个圆,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思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运用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解释其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2.如图所示,A是☉O上一点,且AO=5,PO=13,AP=12,
则PA与☉O的位置关系是 相切 .
A
P
O
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直线AB是⊙O的切线,OC 交AB于点C,且∠OCA=30°,则OC的直线和圆相切吗?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 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l⊥OA,则圆心 O到直线l的距离是多少?直线l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o r l 切线
A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 半径 r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O
A
CB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4.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
边BC于P, PE⊥AC于E.
A
求证:PE是⊙O的切线.
证明:连接OP. ∵AB=AC,∴∠B=∠C. ∵OB=OP,∴∠B=∠OPB, ∴∠OPB=∠C. ∴OP∥AC. ∵PE⊥AC, ∴PE⊥OP. ∴PE为⊙O的切线.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不知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 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98页 练习第1、2题 第101页 习题24.2 第5题
再见
位置关系
2个
相交
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d与 半径r的关系
d<r
1个
相切
d=r
0个
相离
d>r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直线和圆有两个 直线和圆有唯一
公共点时,叫做 公共点时,叫做 直线和圆相交. 直线和圆相切.
这条直线叫做 圆的割线,公 共点叫直线和 圆的交点.
这条直线叫做圆 的切线,这个点 叫做切点.
直线和圆没有公 共点时,叫做直 线和圆相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定理
设点O到直 线的距离 为d,⊙O的 半径为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
(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过程实质是一种数 形结合思想的转化过程,它始终是“数”:圆心 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大小,与“形”:直线 和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通常用勾股定理与面积相等 法求出.
巩固练习2:
1.已知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 离为6,则r的取值范围是( )
0 d r 直线与O相交
d r 直线与O相切 d r 直线与O相离
例1.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BC=4cm,
以点C为圆心,2cm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B)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切或相交
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90°,E为AB上 一点,且DE、CE分别平分∠ADC和∠BCD,判断以AB为直 径的圆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性质定理
设点O到直 线的距离 为d,⊙O的 半径为r
直线与O相交 0 d r
直线与O相切 d r 直线与O相离 d r
例3.在Rt△ABC中,AC=3cm,BC=4cm,∠ACB=90°.若 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B不相离,求r的取值 范围.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解:不正确.错误的是第③步. 应改为: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OP(即圆的半径), ∴直线 l 与⊙O 相交或相切.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在△ABC 中,∠C=90°,AC=3,BC=4,如图 24-2-6. 以点 C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若⊙C 与 AB 边只有一个公共点,求 R 的取值范围.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归纳总结】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半径的值或取值范 围的步骤: (1)过圆心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3)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出半径的值或取值范围.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总结反思
知识点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 置关系
相交
3.在掌握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会应用直线和圆 的位置关系求半径的值或取值范围.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目标突破
目标一 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图形
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 半径r的大小比较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____2____ ___d_<_r ___ ___相__交___
____1 ____ ___d_=_r___ ___相__切___
____0____ ____d>_r___ ___相__离___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目标二 会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例2 教材补充例题 在Rt△ABC中,∠C=90°,AC=3 cm,BC=4 cm,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 什么?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
H
弧AC所对的弦切角 EAC等于弧AC所对的圆周角 ABC
8.小红家的锅盖坏了,为了配一个锅盖,需要测量锅盖的 直径(锅边所形成的圆的直径),而小红家只有一把长20cm 的直尺,根本不够长,怎么办呢?小红想了想,采取以下方 法:首先把锅平放到墙根,锅边刚好靠到两墙,用直尺紧贴 墙面量得MA的长,即可求出墙的直径,请你利用图乙,说 明她这样做的道理.
小结:切线的性质
1.定理 圆的切直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2.定理: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即:若直线与圆的一个公共点已指明,则连接这点和圆心,说明 直线垂直于经过这点的半径;若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未指明,则过 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然后说明这条线段的长等于圆的半径.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牛道口中学 崔淑花 2012、10、22
相离
H.
d.B .A
.Or r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数量特征)
L
1、直线与圆相离
d>r d=r d<r
相切
d
.O r r 2、直线与圆相切
.D
. C
L
O r r
相交
3、直线与圆相交
.F
d.
E
L
知识回顾
新知讲解
在⊙O中,经过半径OT 的外端点T作直线 AB⊥OT,则圆心O到直 线AB的距离是多 OT 直线AB和 少?______, ⊙O有什么位置关系? 相切 _________.
探索切线性质
一条直线满足 ①过圆心 ③过切点 ②垂直于切线
C
如图,直线CT与⊙O相切于点T, 直径CT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 直径CT垂直于直线AB. 1.定理
A
(含答案)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24章《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第24章圆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单选题1.已知⊙O 的半径为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6,则直线l 与⊙O ()A .相离B .相交C .相切D .无法确定2.若O 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无法确定3.如图,AB 是⊙O 的弦,PO ⊥OA 交AB 于点P ,过点B 的切线交OP 的延长线于点C ,若⊙O OP =1,则BC 的长为()A .2BC .52D 4.如图,点B ,D ,E 为⊙O 上的三个点,OC ⊥OB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OE 的延长线于点C ,连接BE ,DE .若∠OCD =30°,则∠BED 的度数为()A .10°B .15°C .20°D .25°5.如图,O 内切于Rt ABC △,点P 、点Q 分别在直角边BC 、斜边AB 上,PQ AB ^,且PQ 与O 相切,若2AC PQ =,则sin B Ð的值为()A .12B .35C .34D .456.如图,等腰ABC 内接于,O AB BC =,直线MN 是O 的切线,点C 是切点,OB 是半径,若36ACN Ð=°,则OBA Ð的度数为()A .14°B .18°C .36°D .54°7.如图,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OB 交O 于点C ,若O 的半径长为1,AB =,则线段BC 的长是()A .1BC .2D 8.如图,在⊙O 中,AB 切⊙O 于点A ,连接OB 交⊙O 于点C ,过点A 作AD ∥OB 交⊙O 于点D ,连接CD .若∠OCD =20°,则∠B 为()A .30°B .40°C .45°D .50°二、填空题9.设⊙O 的半径为4cm ,直线L 上一点A 到圆心的距离为4cm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0.如图,直线AB ,BC ,CD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且AB ∥CD ,若OB =6cm ,OC =8cm ,则BE +CG 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1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点P 是⊙O 外一点,且OP =2.若PT 是⊙O 的切线,T 为切点,连接OT ,则PT =___.12.如图,BA 为O 的切线,切点为点A ,BO 交O 于点C ,点D 在O 上,连接CD ,36ABO Ð=°,则ADC Ð=______.13.如图,ABC 中,90BAC Ð=°,M 是BC 的中点,ABM 的内切圆与AB ,BM 分别相切于点D ,E ,连接DE .若∥DE AM ,则C Ð的大小为______.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点D 是AC 与⊙O 的交点,若36BAC Ð=°,则DBC Ð等于_________15.如图,AD ,AE ,BC 分别切⊙O 于点D ,E ,F ,若△ABC 的周长为48,则AD 的长是_______.16.如图,在⊙O 中,AB 切⊙O 于点A ,连接OB 交⊙O 于点C ,过点A 作AD ∥OB 交⊙O 于点D ,连接CD .若∠B =50°,则∠OCD 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以ABC 的边BC 的长为直径作O ,交AC 于点D ,若A DBC Ð=Ð,求证:AB是O 的切线.18.如图,AB 、BC 、CD 分别与⊙O 切于E 、F 、G ,且AB ∥CD ,连接OB 、OC ,延长CO 交⊙O 于点M ,过点M 作MN ∥OB 交CD 于N .(1)求证:MN 是⊙O 的切线;(2)当6cm OB =,8cm OC =时,求⊙O 的半径.19.如图,在⊙O 中,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PD 切⊙O 于点C .BD PD ^,垂足为D ,连接BC .(1)求证:BC 平分∠PBD ;(2)若4cm PA =,PC =,求⊙O 的半径.20.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是AB右侧半圆上的一个动点,点D是AB左侧半圆的中点,DE是⊙O的切线,切点为D,连接CD交AB于点P,点Q为射线DE上一动点,连接AD,AC,BQ,PQ.(1)当PQ∥AD时,求证:△DPQ≌△PDA.(2)若⊙O的半径为2,请填空:①当四边形BPDQ为正方形时,DQ=;②当∠BAC=时,四边形ADQP为菱形.参考答案1.C2.A3.A4.B5.B6.B7.A8.D9.相切或相交10.10cm1112.27°13.30°14.36°15.2416.20°18.4.8cm19.2cm20.(2)①2;②22.5°。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旧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r d d r r d
相交
相切
圆 2 1 交 到 直 交 的 距 离 交 线 心
相离 相交 相切 相离
d<r d=r d>r
交 点 个 数
相交 相切 相离
思路? 思路?
解法1: 利用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 解法2: 利用圆心到直线距离d和 半径r间的关系.
小结: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两种判定方法; 2、直线与圆相切的应用
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请问: 请问:你知道直线 和圆的位置关系有 几种? 几种?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动画)
O
A P
B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动画)
A
B
P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r d d r r d
直 线 和 圆 的 位 置
相交 相交 相切 相离
2 1 交 交 交
相切
直线 直线 交 (0 交 )
相离
练习及作业
练习:讨论并解答P90第1,2 题。 作业:P100第2、3题。
结束
例题讲解
例:在RT△ABC中,∠C=90°,AC=3cm, △ 中 = = , 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AB = ,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r=2cm;(2)r=2.4cm;(3) r=3cm. = ; = ; = 分析:要知道这些圆与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析:要知道这些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首先要求出圆心C到 的距离是多少 的距离是多少。 首先要求出圆心 到AB的距离是多少。 注:圆心是一个点,圆心C到AB的距离就是 圆心是一个点,圆心 到 的距离就是 点到直线的距离。要过C作 的垂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要过 作AB的垂线。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例2 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中点,腰 AB 与⊙O 相切于点 D. A 求证: AC 是⊙O 的切线.
证明:过点O作OE ⊥AC,垂 足为E,连接OD,OA ∵ ⊙O与AB相切与点D ∴ OD⊥AB. 又∵△ABC是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的中点
D B
E
O
C
∴ AO是∠BAC的平分线 ∴ OE=OD,即OE是⊙O的半径
l1
A
O ·
l2
B
2.、如图7,AB为⊙O直径,PA、PC为⊙O的切线,A、C为切点,∠BAC=30° (1)求∠P大小。 (2)AB=2,求PA的长。
.O
A
l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 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 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几何语言:
∵ OA⊥L (OA是半径)
∴ L是⊙O的切线
注意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1、判断: (1)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几何语言:∵L是⊙O的切线(A是切点) ∴OA⊥L
例1 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 且OA=OB, 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 切线.
证明:连接OC
O
∵ OA=OB ∴△OAB是等腰三角形
∵ CA=CB , ∴ OC⊥AB. ∴ AB是⊙O的切线.
A
C
B
辅助线:有交点先连圆心,再证垂直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知识回顾
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相交
O r d l B
相切
O r d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
4cm l
A
P 4cm
l A
O .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
O
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
l
我指你答
快速判断下列各图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O1
.O2
l
.O
l
.O
.O
l
l
小组合作探究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数量特征
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r :半径
Or
d
l
直线 l 和⊙O相交
d<r
O
r
d
直线 l 和⊙O相切
l
O r
d
l
直线 l 和⊙O相离
d=r d>r
知识要点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__两__种: (1)根据定义,由_直__线___与__圆__的__公__共__点__ 的个数来判断; (2)根据性质,由_圆__心__到__直__线__的__距__离__与__半__径__ 的关系来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判定)
我问你答
分别请三位同学提问以下1、2、3中的 其中一项内容,让 其他同学回答另两项内容。
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 2、公共点个数, 3、d与r的关系,
挑战一:我会说,我来说
1、已知⊙O的半径为5cm,O到直线a的距离为 3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相__交__.直线a 与⊙O的公共点个数是_两__个_.
●
●
O
O
(地平线)
●
O
a(地平线)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d
要点归合纳作探究 (用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来区分)
o
o
dr
r d
o r
d
∟
直线和圆相交 直线和圆相切 直线和圆相离 数形结合: 位置关系
d< r d= r d> r 数量关系
公共点 个数
练一练:
1.已知圆的半径为6cm,设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d : (1)若d=4cm ,则直线与圆 相交 , 直线与圆有_2___个公共点. (2)若d=6cm ,则直线与圆_相__切___, 直线与圆有__1__个公共点. (3)若d=8cm ,则直线与圆_相__离___, 直线与圆有__0__个公共点.
A.(-1,-2)
B.(1,2)
C.(-1.5,-2) D.(1.5,-2)
解析:过点A作AQ⊥MN于Q,连接AN,设半径为r,由垂 径定理有MQ=NQ,所以AQ=2,AN=r,NQ=4-r,利用 勾股定理可以求出NQ=1.5,所以N点坐标为(-1,-2).故 选A.
拓展提升:已知☉O的半径r=7cm,直线l1 // l2,且l1 与☉O相切,圆心O到l2的距离为9cm.求l1与l2的距离.
0个:相离;1个:相切;2个:相交
d>r:相离 d=r:相切 d<r:相交
特别提醒:在图中没有d要先做出该垂线段
课后作业
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B
当r=2.4cm或3cm≤r<4cm时,⊙C与线
段AB有一个公共点.
5
4
D 当2.4cm<r≤3cm 时,⊙C与线段AB有
C 3 A 两公共点.
例2 如图,Rt△ABC的斜边AB=10cm,∠A=30°.
(1) 以点C为圆心,当半径为多少时,AB与☉C相切?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教案 说课稿 课件 教学反思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当堂达标自测题】
一、填空题
1.过圆上一点可以作圆的______条切线;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_____条切线;•过圆内一点的圆的切线______.
2.以三角形一边为直径的圆恰好与另一边相切,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
3.△ABC中,∠C=90°,AB=13,AC=12,以B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二、选择题
4.若∠OAB=30°,OA=10cm,则以O为圆心,6cm为半径的圆与射线A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能确定
5.Rt△ABC中,∠C=90°,AB=10,AC=6,以C为圆心作⊙C和AB相切,则⊙C的半径长为()A.8 B.4 C.9.6 D.4.8
6.下列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是()
A.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B.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
C.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D.过圆直径外端点的直线
三、解答题
7.如图24.2.2.2-7,AB是半径⊙O的直径,弦AC与AB成30°角,且AC=CD.
(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OA=2,求AC的长.
图24.2.2.2-7
8.如图24.2.2.2-8,AB是半圆O的直径,AD为弦,∠DBC=∠A.
(1)求证:BC是半圆O的切线;
(2)若OC∥AD,OC交BD于E,BD=6,CE=4,求AD的长.
图24.2.2.2-8。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解答这类既有圆的切线,又要求证明圆的切线的问题,可以从 切线的性质出发,结合其他条件,数形结合进行分析,逐步探求 出证明的思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OD,则OB=OD, ∴∠OBD=∠ODB. 又∵AB=AC,∴∠OBD=∠C. ∴∠ODB=∠C.∴OD∥AC. 又∵DE⊥AC,∴OD⊥DE. ∴DE是☉O的切线.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当已知直线过圆上一点,要证明它是圆的切线,则要连接圆 心和这个点,证明这个连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知识点二切线的判定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名师解读:切线的判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 (1)定义法:和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或到圆心的距离 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判定定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名师解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用下表表示: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公共点个数 圆心到直线距离 d 与半径 r 的关系 公共点名称 直线名称 相交 相切 相离 2 1 0 d<r d=r d>r 交点 切点 无 割线 切线 无
判定一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既可以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 个数来判定它们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 大小关系来判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例1 如图,△ABC中,∠C=90° ,∠B=60° ,AO=x,O在AB上,且☉O 的半径为1.问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C与☉O相离、相切、相交?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段
2、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半径的数量关系, 来揭示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r o
d l
r o
dl
r
od
l
(1)直线l 和⊙O相离
d>r
(2)直线l 和⊙O相切
d=r
(3)直线l 和⊙O相交
d<r
总结: 判定直线 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_两___种:
(1)根据定义,由__直__线____与__圆___的__公_ 共点 的个数来判断;
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
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C
D
A
O
B
设c是线段AB的中点,四边形BCDE是
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作以B为圆心,
BD长为半径的圆B,连接AD。求证:
AD是圆B的切线
D
E
A
C
课后习题集 一、选择题.
1.如图,AB与⊙O切于点C,OA=OB,若⊙O的直径为8cm,
AB=10cm,那么OA的长是( )
A. 41 B. 40
C. 14
D. 60
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A
C
B
B.和圆心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已知⊙O分别与△ABC的BC边,AB的延长线,AC的延长
DE CE, OE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OE 1 AD BC .
2 又 AB AD BC,
OE 1 AB. 2
CD是 O的切线.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教案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究点作⊙O的切线L.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L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关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该判定定理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可以吗?①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OCA B分析:已知直线AB和⊙O有一个公共点C,要证AB是⊙O的切线,只需连结这个公共点C和圆心O,得到半径OC,再证这条半径和直线AB垂直即可. 它就是一条切线,这就是本节要讲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定理)从以上两个反例可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经过学生讨论后,师生小结以下三种方法(板书).逆向思维讨论总结关键在于辅助线的做法尝试应用1:已知:⊙O的直径长6cm,OA=OB=5cm,AB=8cm.OCA B求证:AB与⊙O相切.分析:题目中不明确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故证明相切,宣用方法2,因此只要证点O到直线AB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从而想到作辅助线OC⊥AB于C.2、如图D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PD是⊙O的切线,P是切点,∠D=30°.求证:P A=PD.3小结与反思①已明确直线和圆有公共点,辅助线的作法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即得“半径”,再证“直线与半径垂直”.②不明确直线和圆有公共点,辅助线的作法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注意:当题目中不明确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时,不能将圆上任意一点当作公共点而连结出半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证明略让学生根据以上例题总结一下,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时,作辅助线的一般规律,以及证明方法的一般规律.经学生讨论后得出:思路分析:欲证P A=PD,只要证明∠A=∠D=30°即可.切线的证明方式关键点和常用辅助线做法对教材知识的加固强化辅助线总结补偿提高1、梯形ABCD中,AD∥BC,∠C=90°,且AD+BC=AB,AB为⊙O的直径求证:⊙O与CD相切.2、已知: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过D点作⊙O的切线交AC于E求证:(1)DE⊥AC;(2)BD2=CE·CA.3、在直角坐标系中,⊙M的圆心坐标为(m,0),半径是2,如果⊙M与y轴所在的直线相切,那m等于______,若⊙M与y轴所在的直线相交,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欲证⊙O与CD相切只需证明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即可.思路分析:本例是考查切线的性质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综合题,掌握常见的辅助线做法是解题关键,即连接圆心和切点的半径,根据切线的性质,则有半径垂直于这条切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课件
O.
图1
图2
猜猜看:图2中直线l与⊙O由怎样的位置关系?
相切的语言把这一结论总结出来吗?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
线是圆的切线
符号表示: ∵OA是⊙O半径,l⊥OA于点A, ∴l是的⊙O切线.
及时练
问题: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1. 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 2. 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3. 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03
练习
例1
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 ⊙O相切于点D. 求证:AC是⊙O的切线.
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AC是 ⊙O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O向AC所作的垂 线段OE是⊙O的半径就可以了,而OD是的 半径,因此需要证明OE=OD.
例1
证明:如图,过点 O 作 OE⊥AC,垂足为 E,连接 OD,OA. ∵⊙O 与 AB 相切于点 D, ∴OD⊥AB. 又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中点, ∴AO 是∠BAC 的平分线. ∴OE=OD,即 OE 是⊙O 的半径. 这样,AC 经过⊙O 的半径 OE 的外端 E,并且垂直于半径 OE,所以 AC 与⊙O 相切.
1.要解决此问题用什么方法? 切线的判定定理 2.AB要具备哪些条件?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 3.连接OB就使AB过半径的外端,只需证明 OB⊥AB即可,如何证明呢?
例
常用证两条 线段(或直 线)垂直的 方法
例
证法1:连接OB ∵OB=OC,CA=OC ∴BC= 1 OA
2
∴ ∠OBA=90º, 即AB⊥OB ∴AB是⊙O的切线
反证法:假设AB与OC不垂直, 则过点O作OM⊥AB,垂足为M,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OM<OC, 即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d<R ∴直线AB与⊙O相交, 这与已知“AB是⊙O的切线”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AB⊥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d l
方法2: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A
l
注意:实际证明过程中,通常不采用第一种方 法;方法2从“量化”的角度说明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 l⊥OA。思考: 1.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和圆的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 2. 二者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
O
以连接OC,只要证明AB⊥OC即可。
A
C
B
辅助线:有点连半径,证垂直
2.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 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 求证:⊙O与AC相切。
D B O
A
E
C
辅助线:无交点,作垂直,证等于半径.
归纳分析
例1与例2的证法有何不同?
B
O
T
A
1、定义法:
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d=r): 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连半径,证垂直 作垂直,证半径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 BD=OB,点C在⊙O上, ∠CAB=30°. 求证:DC是⊙O的切线.
判定定理:
①过半径外端 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切线
性质定理:
①圆的切线 ②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垂直于 半径
4、如图,AB、AC分别切⊙O于B、C, 若∠A=60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 则∠BPC的度数是( ) A、600 B、1200 C、600或1200 D、1400或600
B O
C
P
A
C A O B D
将上页思考中的问题 反过来,如果L是⊙O的切线, 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 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
.O
l A
一定垂直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公共点个数
公共点名称
直线名称
图形
O · r d
l
r· d
l
O
O · r d l
d与r的关系
问题1:下雨天,转动的雨伞上的水着砂轮的 什么方向飞出去的?
图中直线 l 满足什么条件时是⊙O的切线? 方法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
O
l
A
发现:
(1)直线 l 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 (2)直线l垂直于半径0A. 则直线l与⊙O相切
l
O
A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 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几何语言:
∵ OA是半径, l ⊥ OA于A ∴ l是⊙O的切线。
O r
5、如图,△ABC中,AB=AC,AO⊥BC于O, OE⊥AC于E,以O为圆心,OE为半径作⊙O. 求证:AB是⊙O的切线
A
F
B O
E
C
课堂小结
• • • • 1、切线的判定方法; 2、切线的作法; 3、常见辅助线; 4、切线的性质。
D O B
A A
B E
O
C
C
(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 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 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 (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 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线段长等 于半径长。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
1.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 求证:AT是⊙O的切线.
l
A
切线必须同时满足两条: 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判 断
1. 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2. 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3. 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O
l r A
)
O r l A
O l
r
A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 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