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华《管理学》章节题库(管理思想发展史)【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国华《管理学》章节题库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跳板原则(北航2005研)
答:跳板原则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14项管理原则中的核心原则之一。

跳板原则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命令传递和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

依据这条路线来传送信息对于保证统一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最迅速的途径。

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层次较多,这种方法有时反而会影响行动的速度,进而影响组织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联系板”的方法,以便使组织中不同等级线路中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

这个“联系板”,又称为“法约尔桥”。

跳板对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2.“经济人”假定(武汉理工2006研)
答:“经济人”假定又称X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人的行为是由经济因素推动和激发的,个人在组织中处于被动的、受控制的地位。

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早期的、传统的认识。

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管理者激励下属的主要手段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即运用奖励和惩罚“两手”,来激发和诱导人们以组织或管理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做出组织或管理者所要求的行为。

3.霍桑试验(山西财大2013研;暨南大学2011研;东财2011研;华东理工2007研;深圳大学2007研)
答:霍桑试验是指由梅奥教授所参与并于1927~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系列试验。

(1)试验过程:这个试验包括这样几个阶段①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③大规模访问交谈;④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这一项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最初目的是要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试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地促使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

(2)霍桑试验的主要结果: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霍桑试验的意义:①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是管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推翻了自泰罗以来把人看作“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②霍桑试验使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渐闻名于世,使其成为了行为科学的先驱,使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4.社会人(北理2008研;四川大学2006研;武汉理工2006研)
答:社会人是指梅奥等人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假设。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点:①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②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③跟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们会更易于对同事们所组成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④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
而定。

5.权变学派(北邮2008研)
答:权变学派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

“权变”即权宜应变之意。

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一切都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权变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事实上,权变理论就是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系统观点为了解一切组织提供了普遍的模型,权变理论则承认每个组织的环境和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点,并为具体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权变学派同经验学派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

经验学派研究的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后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

权变理论学派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权变计划观点。

权变理论认为,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计划的形式要适合当时的情况、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是有用的;②在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时,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受外界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③企业领导方式应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答: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2)第二阶段为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l9世纪末到l930年之间,以泰勒(F.W.Taylor)
与法约尔(H.Fayol)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3)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l930年到l945年之间,以梅奥(Mayo)与巴纳德(Barnard)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4)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

这一时期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一系列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将管理思想的发展按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不是说各阶段的管理思想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多是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很少是全部弃旧立新的。

不能认为仅有现代管理思想才是正确的,前期的管理思想已无用途。

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管理思想,我们都应该采取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其贡献是什么?(厦门大学2010研)
答: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理论总结,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广科学管理的方法,泰罗不但亲自从事科学管理的实践工作,而且还撰写了许多著作来阐述自己的科学管理思想,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其代表作,系统地表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动作研究,泰罗认为当时工人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②通过科学测定,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并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那些天赋和才能与工作性质相符,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工人。

为此,泰罗强调工作的分配和努力两个要素。

③推行标准化制度,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
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工作定额采取不同的工资率,以刺激工人提高产量。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变双方的相互对立为相互合作,以增进双方的利益。

⑥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在当时,企业没有专门的计划部门,工人全凭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

泰罗认为,应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

即实现工长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⑧在组织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即企业高层管理者只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经营决策问题,而把那些日常事务的决策与处理权交给基层管理者,只有在例外情况下高层管理者才进行干预。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①合理制定职工的日工作量。

对于加工制造业企业来说,各种不同工种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效率,不能一条标准要求所有人。

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很多加工业企业来说,一般倾向于招收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专业化训练的农村劳动力。

这种职工进入工厂后一般跟随老职工学习一段时间再独立工作。

所以,工作方式都是以一传一的方式延续,缺乏系统培训和规范。

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

③差别计件工资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在很多企业中“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激励制度不够合理。

往往老板凭感觉估计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或者大锅饭,所有人工资一致。

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完成工作量的不同给出不同级别的工资,大大提高了工人
的积极性。

④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科学生产观念的引入,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依靠经验决定一切的做法,重视科学技术和规范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是对工厂管理的重大突破。

科学管理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罗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重视实践的实干精神、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是非常可贵的,泰罗因为其在管理发展上的伟大贡献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但是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如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因素,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3.请评价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

(南开大学2010研);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有哪几方面?(中山大学2009研)答:亨利·法约尔是“一般管理理论”或“组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该理论主要解释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以及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思想由哪些要素构成。

(1)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企业的工作与人员能力结构
法约尔认为,企业里所发生的所有行为都可以概括为六类: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法约尔对这六大类工作分析之后发现,对基层工人或其他人员主要要求其具有技术能力。

随着组织层次中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在降低,而管理能力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