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七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学》习题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参考答案)

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A. 纺织厂B. 医院C. 电视剧制作中心D. 学校2. 命令统一原则是指( )。

A.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直属上司B. 权责对等C. 责任不可委任D. 反映组织系统的相互关系3. 适当的充分的授权可以减少上下级之间的接触次数和密度,节省上级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上级管理者可以拥有较大的( )。

A. 控制权B. 管理幅度C. 管理权D. 监督权4. 企业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

A. 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B. 所管理的部门数量C. 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D. 以上都不对5.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会使管理费用(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没有任何关系参考答案:1.C; 2.A; 3.B; 4.A;5.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中有助于管理幅度扩大的因素有哪些?( )A. 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较高B. 计划制订得详尽周到C. 主管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D. 下属的工作地点在地理上比较分散E. 工作环境稳定,变化不大2.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 )。

A. 目标导向B. 命令统一C. 人人有事做D. 尽量减轻主要管理者的压力,多设副职E. 权责对等3. 组织设计的任务包括( )。

A. 研究与开发B. 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C. 分析财务构成D. 编制职务说明书E. 确定管理幅度与层次4. 下面关于非正式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 多元的,一个正式组织中可能存在多个非正式组织B. 目的性强,成员由于相互吸引而自发地成立C. 无明文规定,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受到组织价值观的软约束D. 非理性的感情因素E. 比较稳定,一旦建立通常会维持一段时间保持不变5. 委员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

A. 能够避免权力过于分散B. 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供决策正确性C. 便于协调各分支关系,加强合作与交流D. 代表各方利益,维护公平原则E. 决策迅速,效率高参考答案:1.BCE; 2.ABE; 3.BD; 4.ABCE; 5.ABCD;三、判断题1. 职能部门化更适合大型的或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傅建熙《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傅建熙《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 论μ=0。

34332习题一参考答案1. (1) sp 3 (2) sp(3) sp 2 (4) sp (5) sp 3 (6)sp 2 2. (1),(3),(6)互为同分异构体;(2),(4),(5),(7)互为同分异构体。

3. (1)醇类 (2)酚类 (3)环烷烃 (4)醛类 (5)醚类 (6)胺类4.π键的成键方式:成键两原子的p 轨道沿着与连接两个原子的轴垂直的方向“肩并肩”重叠而形成。

π键特点:①电子云平面对称;②与σ键相比,其轨道重叠程度小,对外暴露的态势大,因而π键的可极化度大,在化学反应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共价键的异裂;③由于总是与σ键一起形成双键或叁键,所以其成键方式必然限制σ键单键的相对旋转。

5. (1) (2) (5)易溶于水;(5) (4) (6)难溶于水。

6.C 6H 67.C 3H 6F 2第三章开链烃问题三参考答案3-1(1) 3,3-二甲基己烷(2) 2,2,4,9-四甲基癸烷3-4 (1) 2,4,4-三甲基-1-戊烯(2) 4,6-二甲基-3-庚烯3-5 2-己烯有顺反异构:3-8 在较高温度和极性溶剂条件下,1,3-戊二烯同溴化氢主要发生1,4加成:习题三参考答案1.(1) 2-甲基-4,5-二乙基庚烷(2) 3-甲基戊烷(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4) (顺)-3-甲基-3-己烯or Z-3-甲基-3-己烯(6) (Z)-3,5-二甲基-3-庚烯(7) 2,3-己二烯(8) 3-甲基-2-乙基-1-丁烯(9) 2,5,6-三甲基-3-庚炔(10)1-丁炔银(11)3-甲基-1,4-戊二炔(12) 3-甲基-1-庚烯-5-炔2.3.4.(Z)-2-戊烯(E)-2-戊烯(Z)-3-甲基-3-己烯(E)-3-甲基-3-己烯(Z)-3-甲基-4-乙基-3-庚烯(E)-3-甲基-4-乙基-3-庚烯(Z)-5-甲基-3-乙基-2-己烯(E)-5-甲基-3-乙基-2-己烯(Z)3-甲基-1,3-戊二烯(E)3-甲基-1,3-戊二烯5.2,3,3-三甲基戊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2,3-二甲基-1-戊烯6-甲基-5-乙基-2-庚炔二乙基-1-己烯-4-炔6. (1)和(3) (2)和(4) (5)和(6)7.8.1-庚烯2-庚烯3-庚烯2-甲基-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2-甲基-2-己烯3-甲基3-甲基-3-己烯2,3-二甲基-1-戊烯2,4-二甲基-1-戊烯3,5-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戊烯2-乙基-1-戊烯3-乙基-1-戊烯2,3-二甲基-2-戊烯2,4-二甲基-2-戊烯3,4-二甲基-2-戊烯3-乙基-2-戊烯3-甲基-2-乙基-1-丁烯9.(1) 官能团位置异构(2) 顺反异构(3) 碳胳异构(4) 官能团异构(5) 碳胳异构(6) 碳胳异构1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3011.12.13. (CH 3)22CH 3 > CH 3CH 3 >C(CH 3)4 > CH 4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取代反应。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那就要开始做七年级数学的课本习题。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一)1.41.解:(1)(-8)×(-7)=56;(2)12X(-5)=-60;(3)2.9×(-0.4)=-1.16;(4)-30.5X0.2=-6.1;(5)100×(-0.001)=-0.1;(6)-4.8×(-1.25)=6.2.解:(1)1/4×(-8/9)=-2/9;(2)(-5/6)×(-3/10)=1/4;(3)-34/15×25=-170/3;(4)(-0.3)×(-10/7)=3/7.3. 解:(1)-1/15;(2)-9/5;(3)-4;(4)100/17;(5)4/17;(6)-5/27.4.解:(1)-91÷13=-7;(2) -56÷(-14) =4;(3)16÷(-3)=-16/3;(4)(-48)÷(-16)=3;(5)4/5÷(-1)=-4/5;(6)-0.25÷3/8=-2/3.5.解:-5,-1/5,-4,6,5,1/5,-6,4.6.解:(1)(-21)/7=-3;(2)3/(-36)=-1/12;(3)(-54)/(-8)=27/4;(4)(-6)/(-0.3)=20.7.解:(1)-2×3×(-4)=2×3×4=24;(2)-6×(-5)×(-7)=-6×5× 7=-210;(3)(-8/25)×1.25×(-8)=8/25×8×5/4=16/5;(4)0.1÷(-0.001)÷(-1)=1/10×1 000×1=100;(5)(-3/4)×(-1 1/2)÷(-2 1/4)=-3/4×3/2×4/9=-1/2;(6)-6×(-0.25)×11/14=6×1/4×11/14=33/28;(7)(7)×(-56)×0÷(-13)=0;(8)-9×(-11)÷3÷(-3)=-9×11×1/3×1/3=-11.8.解:(1)23×(-5)-(-3)÷3/128 =-115+3×128/3=-115+128=13;(2)-7×(-3)×(-0.5)+(-12)×(-2.6)=-7×3×0.5+12×2.6=-10.5+31.2=20.7;(3)(13/4-7/8-7/12)÷(-7/8)+(-7/8)÷(13/4-7/8-7/12)=(7/4-7/8-7/12)×(-8/7)+(-7/8)÷7/24=7/24×(-8/7)-3=-31/3;(4)-丨-2/3 丨-丨-1/2×2/3 丨-丨 1/3-1/4 丨-丨-3丨=-2/3-1/3-1/12-3=-49/12.9.解:(1)(-36)×128÷(-74)≈62. 27;(2) -6. 23÷(-0. 25)×940=23 424. 80;(3) -4. 325×(-0.012) -2. 31÷(-5. 315)≈0. 49;(4)180. 65-(- 32)×47.8÷(-15.5)≈81.97.点拨:本题考查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要注意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方法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10. (1)7 500 (2)-140 (3)200 (4)-12011.解:450+20×60-12×120=210(m).答:这时直升机所在高度是210 m.12.(1)<,<(2)<,<(3)>,>(4)=,=点拨:有理数相乘(除)的法则中明确指出先要确定积的符号,即两数相乘(或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13.解:2,1,-2,-1.一个非0有理数不一定小于它的2倍,因为一个负数比它的2倍大.14.解:(-2+3)a.15.解:-2,-2,2.(1)(2)均成立,从它们可以总结出:分子、分母以及分数这三者的符号,改变其中两个,分教的值不变.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二)1.51.解:(1)-27;(2)16;(3)2.89;(4)-64/27; (5)8;(6)36.点拨:本题要根据乘方的意义来计算,还应注意乘方的符号法则,乘方的计算可转化为乘法的计算,计算时应先确定幂的符号.2.解:(1) 429 981 696; (2)112 550 881; (3)360. 944 128; (4)-95 443, 993.3.解:(1)(-1)^100×5+(-2)⁴÷4=1×5+16÷4=5+4=9;(2)(-3)³ -3×(-1/3)⁴=-27-3×1/81=-27-1/27=-271/27;(3)7/6×(1/6-1/3)×3/14÷3/5=7/6×(-1/6)×3/14×5/3=-5/72;(4)(-10)³+[(-4)²-(1-3²)×2]=-1 000+ (16+8×2)=-1 000+32=-968;(5)-2³÷4/9×(-2/3)²=-8×9/4×4/9=-8;(6)4+(-2)³×5- (-0. 28)÷4=4-8×5- (-0. 07)=4-40+0. 07=-35.93.4.解:(1)235 000 000=2. 35×10⁸;(2)188 520 000=1. 885 2×10⁸;(3)701 000 000 000=7.01×10^11;(4) -38 000 000=-3.8×10⁷.点拨:科学记数法是一种特定的记数方法,应明白其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特征,即要掌握形如a×10^n的结构特征:1≤丨a丨<10,n为正整数.5.解:3×10⁷ =30 000 000;1.3×10³=1 300;8. 05X10^6=8 050 000;2.004×10⁵ =200 400;-1. 96×10⁴=-19 600.6.解:(1)0. 003 56≈0. 003 6;(2)566.123 5≈566;(3)3. 896 3≈3. 90;(4)0. 057 1≈0. 057.7.解:平方等于9的数是±3,立方等于27的数是3.8.解:体积为a.a.b=a²b,表面积为2.a.a+4.a.b=2a² +4ab.当a=2 cm,b=5 cm时,体积为a²b=2²×5=20(cm³);表面积为2a²+4ab=2×2²+4×2×5=48( cm²).9.解:340 m/s=1 224 km/h=1.224×10³km/h.因为1.1×10⁵ krn/h>l. 224×10³ kn/h,所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点拨: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正数,先看10的指数的大小,10的指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若10的指数相同,则比较前面的数a,a大的则大.10.解:8. 64×10⁴×365=31 536 000=3.153 6×10⁷(s).11.解:(1)0.1² =0. 01;1²=1;10²=100;100²=1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两位.(2)0.1³-0.001;1³=1;10³ =1 000;100³=1 00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三位.(3)0.1⁴=0.000 1;1⁴—1;10⁴=10 000;100⁴=100 00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四次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四位.12.解:(-2)²=4;2²=4;(-2)³=-8,2³=8.当a<0时,a² >0,-a²<0.故a²≠-a²;a³ <0,-a³ >0,故a³≠-a³,所以当a<0时,(1)(2)成立,(3)(4)不成立,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三)第51页复习题3.解:a=-2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2,-1/2;b=-2/3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3,2/3,-3/2;c=5.5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5.5、-5.5,2/11,4.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0;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1.5.解:(1)100;(2) -38;(3) -70;(4) -11;(5)96;(6)-9;(7)-1/2;(8)75/2;(9)(-0.02)×(-20)×(-5)×4.5=-0. 02×4.5×20X5=-0.09X100=-9;(10)(-6.5)×(-2)÷(-1/3)÷(-5)=6.5×2×3×1/5=7.8;(11)6+(-1/5)-2-(-1.5)=6-0.2-2+1.5=5.3;(12)-66×4-(-2.5)÷(-0.1)=-264-25=-289;(13)(-2)²×5-(-2)³ ÷4=4×5-(-8)÷4=20-(-2)=22:(14) -(3-5) +3²×(1-3)=-(-2)+9×(-2)=2+(-18)=-16.6.解:(1) 245. 635≈245.6;(2)175. 65≈176;( 3)12. 004≈12. 00;(4)6. 537 8≈6. 54.7.解:(1)100 000 000=1×10⁸;(2) -4 500 000= -4.5×10^6;(3)692 400 000 000=6. 924×10^11.8.解:(1)-2-丨-3 丨=-2-3=-5;(2)丨-2-(-3)丨=丨-2+3丨=1.9.解:(82+83+78+66+95+75+56+93+82+81)÷10=791÷10=79.1.10.C11.解:星期六的收入情况表示为:458-[-27.8+(-70.3)+200+138.1+(-8)+188]=458-420=38>0,所以星期六是盈余的,盈佘了38元.12.解:(60-15)×0.002 =0. 09 (mm),(5-60)×0.002= -0. 11(mm),0.09-0.11=-0.02(mm).答:金属丝的长度先伸长了0. 09 mm,又缩短了0. 11 mm,最后的长度比原长度伸长了-0. 02 mrn 13.解:1. 496 0亿km=1. 496 0X10⁸ km.答:1个天文单位是1. 496 0×10⁸km.点拨:结果要求用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表示,注意1. 496 0×10⁸与1.496×10⁸的精确度不一样.14.解:(1)当a=1/2时,a的平方为1/4,a的立方为1/8,所以a大于a的平方大于a的立方,即a>a² >a³ (0<a<1).(2)当b=-1/2时,b的平方为1/4,b的立方为-1/8,所以b的平方大于b的立方大于b,即b²>b³>b(-1<b<o).点拨:本题主要是运用特殊值法及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来解决问题的,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巩固与理解.15.解:特例归纳略.(1)错,如:0的相反数是0.(2)对,因为任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同—偶数次方符号相同,绝对值相等.(3)错,对于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来说,正数大于负数,正数的倒数仍大于这个负数的倒数,如2和-3,2>-3,1/2>-1/3.16.解:1;121;12 321;1 234 321(1)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积的结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从左到右由1开始依次增大1,当增大到乘式中一个乘数中1的个数后,再依次减小1,直到1.(2)12 345 678 987 654 321.。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及全套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及全套参考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二课《走月亮》一、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这样写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含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接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请完成下列比较。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例如身高:“一年前的我”152cm,“现在的我”172cm。

(2)我发现这一年来,我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接教材P4上方“探究与分享”,思考: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答案:(1)运动方面:在体育测验中,我的跑步成绩比以前更快了,我的跳高成绩比以前更高了,我的耐力比以前更好了,等等。

(2)娱乐方面:我的象棋水平提高了不少,我开始喜欢听流行歌曲了,等等。

(3)学习方面:我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我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的记忆力更强了,等等。

(4)社会实践方面:我参加的实践活动更多了,我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很多,等等。

3.接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答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变化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学会调适自己,坦然地接受、正视这些变化;等等。

4.接教材P5~6“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答案:(1)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①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我们渴望独立,有“成人感”,希望能摆脱父母的监护和束缚。

另一方面我们未能摆脱依赖,难以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②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不愿与人交往、交流,很少有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另一方面,我们珍惜友谊,渴望友谊和交际。

③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

另一方面,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交往中比较被动。

《财务分析学》(宋常第5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风险信用分析

《财务分析学》(宋常第5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风险信用分析

第七章二、计算题1.(1)DOL=(S-VC)/(S-VC-F)= (100-30) / (100-30-24) =1.52这个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该公司销售额的增减会引起息税前利润1.52倍的增减。

说明该公司经营风险较低。

但是较低的经营杠杆系数也说明了该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杠杆获得更多收益。

(2)EBIT=100-30-24=461=46-12/75%=30DFL=EBIT/(EBIT-1)=46/(46-30)=2. 875这个财务杠杆系数说明该公司每股税后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2.675倍,属于较为正常的范围内。

2.其中:平均应收账款天数(原信用政策户10*40%+3。

*40%+40*20%=24(天)平均应收账款天数(新信用政策)=10*50%+40*40%+50*10%=26(天)利润二年销售收入-变动本钱-应收账款机会本钱-收账费用•现金折扣-坏账损失利润(原信用政策)=500-350-24/360*500*10%-6-500*3%-500* 1 %*40%= 123.67利润(新信用政策)=600-420-26/360*600* 10%-3-600*7%-600*2%*50%= 124.67 所以应该选择新方案。

4.(1) A的预期收益率:(1 + 1)/20=10%, B的预期收益率:(6+4)/40=25%(2)设m为购买A公司股票股数,n为购买B公司股票股数根据题意可得:20m+40n=20950,( 1+l)m+(4+6)n=20950* 16%得m=628.5,n=209.5A 股票投资占比二628.5*20/20950=60%B股票投资占比=1-60%=40%(3)由(2)得,A公司股票的份额为:628.5*20= 12570(元)每笔交易金额=20X 100=2000,所以可以买600份A公司股票。

B公司股票的份额为:209.5*40=8380(元)每笔交易金额=40X 100=4000,所以可以买200份B 公司股票;(4)无风险利率也代表借款利率,即投资者借入的10000元的利率为7%,全部投资于B公司的股票的股票收益率为20%,故整体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20%-7%X 10000/30950=17.64% o片淤芋1 f7%X 10000/30950; ? 仆/标准差为V=16.16%。

(完整版)高等代数(北大版)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等代数(北大版)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线性变换1. 判别下面所定义的变换那些是线性的,那些不是:判别下面所定义的变换那些是线性的,那些不是:1) 在线性空间V 中,A αξξ+=,其中∈αV 是一固定的向量;是一固定的向量; 2) 在线性空间V 中,A αξ=其中∈αV 是一固定的向量;是一固定的向量;3) 在P 3中,A),,(),,(233221321x x x x x x x +=; 4) 在P 3中,A ),,2(),,(13221321x x x x x x x x +-=; 5) 在P[x ]中,A )1()(+=x f x f ;6) 在P[x ]中,A ),()(0x f x f =其中0x ∈P 是一固定的数;是一固定的数;7) 把复数域上看作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把复数域上看作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A ξξ=。

8) 在P nn ⨯中,A X=BXC 其中B,C∈P nn ⨯是两个固定的矩阵. 解 1)当0=α时,是;当0≠α时,不是。

不是。

2)当0=α时,是;当0≠α时,不是。

不是。

3)不是.例如当)0,0,1(=α,2=k 时,k A )0,0,2()(=α, A )0,0,4()(=αk ,A ≠)(αkk A()α。

4)是.因取),,(),,,(321321y y y x x x ==βα,有A )(βα+= A ),,(332211y x y x y x +++=),,22(1133222211y x y x y x y x y x ++++--+ =),,2(),,2(1322113221y y y y y x x x x x +-++- = A α+ A β, A =)(αk A ),,(321kx kx kx),,2(),,2(1322113221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 A )(α, 故A 是P 3上的线性变换。

上的线性变换。

5) 是因任取][)(],[)(x P x g x P x f ∈∈,并令并令 )()()(x g x f x u +=则A ))()((x g x f += A )(x u =)1(+x u =)1()1(+++x g x f =A )(x f + A ))((x g , 再令)()(x kf x v =则A =))((x kf A k x kf x v x v =+=+=)1()1())((A ))((x f , 故A 为][x P 上的线性变换。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第七章 总需求(Ⅰ)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

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

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

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

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SYB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SYB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SYB(创办你的企业)练习题参考答案《创业意识培训册》说明:本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没有标准答案,下面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

如果读者能对这个参考答案做出批评和修改,并不断加以完善,那么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练习1 李明的鸡场一、李明的企业为什么会倒闭?直接原因是现金流量出现负值,无力支付到期的应付款项,导致破产倒闭。

间接原因在于李明在开业之前没有对启动资金做出正确的预算,同时对于如何使用资金也缺乏精明的决策(不懂得每一元钱的贷款都必须用于获得最大利润场合的道理。

讲排场,追求产值而不懂理财的基本知识)。

从而使得一个有前途可盈利的企业夭折了。

从中可得到的启发是:再好的生意在不懂经营管理的老板手里也要做坏。

二、李明怎么办才是正确的?李明看见别人养鸡有利可图,当然也想从事这个行当。

但应该:(1)先去从业(先打工后当老板),打工时可以先作调查研究、观察学习,或是参加创业培训。

(2)仔细估算开业的启动资金需求,并做出资金使用的预算,不乱花钱也决不借多余的钱。

(3)制定创业计划(商业计划)。

(4)从小做起,积累经验。

(破产以后怎么办?去找一份工作,积累资金以图东山再起)练习2 谁是企业家?1、白雪和小兰各自的长处和弱点表现在哪里?白雪的长处小兰的长处想多挣钱,能发现商机并有的能发现商机,并着手争取各方一个好构思面的理解与支持白雪的弱点小兰的弱点缺乏冒险精神不说,还缺乏深办小旅店除了要对投资做出初步估算之入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的务实精神。

外,还要懂得有关的法律知识。

在她发起调查研究和争取支持之前还要学习和了解办小旅社的必要知识、技能和一切申办手续。

2、谁将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创办者?为什么?小兰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创办者。

因为她有如下优势:(1)有办企业的强烈愿望。

她不凭空想象,而是有把构思变为现实的行动。

她有魄力自撰小册子(创业构思)并独自去游说有关的部门。

(2)她知道要创业先得有计划,而计划是要用调查研究市场的数据来支持的。

经济应用文书写作习题解答-第七章经济筹划总结文书

经济应用文书写作习题解答-第七章经济筹划总结文书

第七章经济筹划总结文书参考答案【习题7-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划二、填空题1.计划具有和两个特点。

答案:预测性;具体可行性。

2.按写法分,计划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答案:条文式计划;图表式计划;条文图表结合式计划3.计划的标题,一般有、和三种写法。

答案:完整式;省略式;公文式三、简答题1.计划的导言部分通常可写哪些内容?答案:计划的导言部分通常可写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说明制定计划的依据;(2)概述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主、客观条件;(3)提出总的任务和要求,或完成计划指标的意义;(4)指出制定计划的目的。

2.计划的主体必须写清哪些内容?答案:计划的主体一般必须写清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目标任务;(2)措施;(3)步骤程序。

3.在计划正文里不便表述的内容该如何处理?答案:另作“附件”。

4.制订计划有哪些注意事项?答案:注意事项有如下:(1)预测性和可行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2)计划的目标、任务、措施、步骤程序等都要写得明确具体,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3)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把计划变成群体的共同意志,以保证计划的认同度和可行性。

(4)语言要准确、明晰。

四、病文析评下面是一篇病文,试指出其存在的毛病。

××县经委今后八个月工作计划为了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3.1亿工业总产值 (力争3.5亿)的任务以及各项经济指标,我们计划在今后八个月主要抓好几方面工作:(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我们在全面推行厂长 (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分别实行租赁、承包、百元工资税利制和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包干等经营方式,把权、责、利全面落实到企业及其经营者身上,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较好地调动企业厂长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并使这一改革能够健康发展,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证。

《高等数学》(下)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数学》(下)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数学》(下)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矢量代数习题一、 1.(,,),(,,),(,,)x y z x y z x y z ------; 2.k j i 573--;3.2y z +=或210x y z +-=; 4.圆, 圆柱面; 5.2340x y z --+=. 二、 1. 2. 3. 4. 5.B C B A C三、1.u =11232.cos cos cos 22343πππαβγαβγ=-=====;3.4-;4.32550x y z +-+=;5.3πθ=; 6.P r j βα=;7.2OABS ∆= 2228.9x y z ++=; 222289.0x x y z ⎧-+=⎨=⎩; 10.⎪⎭⎫ ⎝⎛--8343,8356,83273; 11.0x y z -+=.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习题一 一、 1、yyx +-112; 2、},0,0|),{(2y x y x y x ≥≥≥; 3、1,2; 4、⎪⎪⎭⎫ ⎝⎛++++xy xy xy xy x 1)1ln()1(,12)1(-+x xy x ; 5、22812y x -,22812x y -,xy 16-. 二、1. 2. 3. 4. 5.D D B B A三、 111ln ln ln z z z z y y z y z uuuy x x y z x x y x y xyz--∂∂∂===∂∂∂、 2、)ln (1z x y z y x x u x z y +=∂∂-,)ln (1z x y z y x yux z y +=∂∂-,)ln (1y z x z y x z u x z y +=∂∂-2222222222222222223z xy z xy x x y y x y z y x x y x y ∂∂==-∂+∂+∂-=∂∂+、()()()4、xdz yx xdy zx dx yzx du yz yz yz ln ln 1++=-5、dy dx 3231+习题二 一、1、)()(y x f xy y x yf +'++,)()()()(y x f xy y x f y x y x f +''++'+++;2、2242232f y x f y x ''+'; 3、dy f f dx f f ⎪⎪⎭⎫ ⎝⎛+''-''-12121; 4、y x y x -+; 5、x y z z z -ln ln ,yyz xy z ln 2-二、1、C ;2、A ;3、C ;4、B ;5、C 三、 1、321f yz f y f x u '+'+'=∂∂,32f xz f x yu '+'=∂∂,3f xy z u '=∂∂ 3、212f x f y x z '+'=∂∂,22122211124)(2f xy f y x f xy f yx z''-''-+''+'=∂∂∂ 6、)()(1)](1)[(v g u f v g u f x z ''+'+'=∂∂,)()(1)](1)[(v g u f v g u f y z ''+'+'-=∂∂ 7、2222111133332sin cos 2cos x y x y x y zf x f x e f x f e e f x+++∂''''''''=-⋅+⋅+⋅+⋅+∂; 332232313122sin cos sin cos f e f y e f e f x e y x f y x zy x y x y x y x ''+''⋅-'+''⋅+''-=∂∂∂++++ 8、2222222222222222222221213394133u u u u u u u x x u u u u u u u y y u u u u x y ζηζζηηζηζζηηζζηη∂∂∂∂∂∂∂=+=++∂∂∂∂∂∂∂∂∂∂∂∂∂∂∂=--=++∂∂∂∂∂∂∂∂∂∂∂∂=---∂∂∂∂∂∂ 习题三 一、12121281610148x y z x y z ---==-+-=-2、042=-+y x ,2112zy x =-=-3.1+4.326i j k --5.(3,2)大 36二、1. 2. 3. 4. 5.B D A C C 三、(1,2)2zl∂=∂、13(,1)2-、极小值2e-2433p p 、22222222221212121251122022020x y zx y z x y z z x y x y z F x y z x y z z x y x y z F x x F y y F z x λλλλλλλλ=++=+++==+++--+++-=-+=⎧⎪=-+=⎨⎪=++=⎩2、设椭圆上点为(x,y,z),则原点到椭圆上这点的距离平方为d ,其中,,满足和令(,,)()()==11求解方程,最长距离为d d 6、在点)1,1(-处有极小值:-2;极大值:6.第九章 重积分 习题一一、1.()2aba b + 2、⎰⎰e ey dx y x f dy ),(10;3、)1(214--e ;4、1210cos sin (cos ,sin )d f d πθθθρθρθρρ+⎰⎰;5、⎰⎰-+--2211111),(x x dy y x f dx二、1. 2. 3. 4. 5.C A B D C三、1.[36,100]ππ; 62.55; 3.49; 4.e e 2183-; 5.2643π;6.38; 7.π6; 8.)0(32f 'π. 习题二 一、1、⎰⎰⎰+----111112222),,(y x x xdz z y x f dy dx ; 2、π32; 3、θϕϕd drd r dv sin 2=;4、⎰⎰⎰adr r f r d d 0224020)(sin ππϕϕθ; 5、dxdy y z x z dS 221⎪⎪⎭⎫⎝⎛∂∂+⎪⎭⎫ ⎝⎛∂∂+= 二、1. B ;2.B ;3.D ;4.C ;5.B三、1.)852(ln 21-; 2.481; 3.467a π; 4.6π; 5.)22(162-π; 3232001()6.()2[()],lim (0)33t t F t F t r h h f r dr h hf t πππ+→=+=+⎰; 27.2()a a π-.第十章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23202(2sin 2cos 2)sin 2ta t t t t dt π--+⎰; 2、2; 3、34/3;4、⎰; 5、π2二、选择题1、(B);2、(A);3、(C );4、(A );5、(A );6、(C )三、计算题1、242-⎪⎭⎫ ⎝⎛+a e a π; 2、9四(略)五1、π2-;2、1/2 六、⎰++Lds xxQP 2412七、⎰Γ++++ds yx yRxQ P 2294132习题二一、选择题 1、(B ); 2、(D ); 3、(B ); 4、(D ); 5、(C ) 二、8 三、1、42R π-;2、241π;3、281a m π四、3cos 42cos 9+ 五、y x y x u 2),(=六、283a π七、八(略) 习题三一、填空题1、π8;2、321; 3、π8-; 4、dS R Q P ⎰⎰∑++53223; 5、22a π 二、选择题1、(D );2、(B );3、(C );4、(C ) 三、计算题 1、427-; 2、π221+ 四、 1、π23; 2、81五、552a π六、π32第十一章 习题一 一、判断题1、√;2、×;3、√;4、×;5、√;6、× 二、填空题1、0;2、1>p 且.const p =;3、1>p ,10≤<p ,0≤p ;4、 ,2,1,1=≥+n u u n n 且0lim =∞→n n u三、选择题 1、(C ); 2、(A ); 3、(C ); 4、(A ); 5、(C ) 四(略) 五、1、发散;2、收敛 六、1、发散;2、收敛 七、1、发散;2、收敛八、当b a >时,收敛;当b a <时,发散;当b a =时,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九、1、收敛;2、收敛 十(略) 习题二一、判断题1、×;2、√;3、√;4、×;5、√ 二、填空题1、⎪⎭⎫⎢⎣⎡-21,21; 2、)5,1[-; 3、)1,1[-,)1ln(x --; 4、22,2)1(1)1(2ln 011≤<-⋅+-+∑∞=++x x n n n n n; 5、26,)4(3121011-<<-+⎪⎭⎫ ⎝⎛-∑∞=++x x n nn n三、选择题1、(D );2、(B );3、(B );4、(C );5、(C ) 四、1、)3,3[-;2、)3,1[;3、]1,1[- 五、 1、)1,1(,)1(1)(2-∈-=x x x s ;2、)1,1(,arctan 21)]1ln()1[ln(41)(-∈+--+=x x x x x s六、2(1)(),(1,1](1)n nn f x x x x n n ∞=-=+∈--∑七、)1,1(,)1(2131)(01-∈⎪⎭⎫⎝⎛-+=∑∞=+x x x f nn n n八、)1,1(,)1ln(arctan 21222-∈+-++x x x x xx 第十二章 习题一 一、判断题1、×;2、√;3、√;4、×;5、× 二、填空题1、2)(ln 21)(x x f =;2、x cxe y -=;3、x y 2=;4、x x x y 91ln 31-=;5、yP x Q ∂∂=∂∂ 三、1、C y x =⋅tan tan ;2、C e e y x =-⋅+)1()1( 四、22sec )1(=⋅+y e x 五、s cm /3.269 六、1、Cx y x =-332;2、223x y y -= 七、)ln 41(x x y -= 八、 1、)(sin C x ey x+=-; 2、322Cy y x +=; 3、)cos 1(1x y --=ππ 九、⎪⎪⎭⎫ ⎝⎛-+=-t m ke k m k t k k v 2122121 十、xx x f 3132)(+=十一、)1,1[,)1ln()(1-∈--=∑∞=x x e x f x n n习题二一、选择题 1、(C ); 2、(B ); 3、(D ); 4、(C ); 5、(B ); 6、(A ); 7、(D ) 二、填空题1、3221)3(C x C x C e x y x +++-=;2、22121C x x e C y x +--=; 3、)1ln(1+-=ax ay三、1、x x e C e C y 221-+=;2、x C x C y sin cos 21+=;3、x C x C e C e C y x x sin cos 4321+++=-;4、4x x y e e -=- 四、⎪⎭⎫ ⎝⎛-+=+-++-tk k tk k k eek k v x 1221222424122014五、)sin (cos 21)(x e x x x ++=ϕ 六、u u f ln )(= 七、1)(21)(++=-x xe e x s。

习题册参考答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习题册》-A02-3671

习题册参考答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习题册》-A02-367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石器青铜器铁器水泥钢铁硅新材料2.材料能源信息3.405% 金属材料4.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热处理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及其应用5.成分热处理用途二、选择题1.A2.B3.C三、思考与练习1.答:为了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金属材料,合理地确定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力,就必须熟悉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它们的性能和变化规律。

为此,需要比较深入地去学习和了解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

2.答:3.答:要弄清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作业和试验等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的。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1—1 金属的晶体结构1.非晶体晶体晶体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3.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二、判断题1.√ 2.√ 3.×4.×三、选择题1.A 2.C 3.C四、名词解释1.答:晶格是假想的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晶胞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2.答: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单晶体;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晶粒所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五、思考与练习答: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的晶胞名称分别为:(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1—2 纯金属的结晶一、填空题1.液体状态固体状态2.过冷度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低4.形核长大5.强度硬度塑性二、判断题1.×2.×3.×4.√ 5.√6.√1.CBA 2.B 3.A 4.A四、名词解释1.答:结晶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原子有序排列的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结晶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称为结晶潜热。

2.答:在固态下,金属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第7章排序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排序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内部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指( D )。

A.该排序算法不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B.该排序算法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C.平均时间为0(n log n)的排序方法D.以上都不对2.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算法中,( B )是不稳定的排序。

A.插入排序B.堆排序C.二路归并排序D.冒泡排序3. 在下列排序算法中,哪一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初始排序序列无关(D )。

A.直接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快速排序D.直接选择排序4.关键字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 C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5.下列排序方法中,( D )所需的辅助空间最大。

A.选择排序B.希尔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6.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支点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C )。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7.在对一组关键字序列{70,55,100,15,33,65,50,40,95},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把65插入,需要比较( A )次。

A. 2B. 4C. 6D. 88.从待排序的序列中选出关键字值最大的记录放到有序序列中,该排序方法称为( B )。

A. 希尔排序B. 直接选择排序C. 冒泡排序D. 快速排序9.当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时,以下排序方法中,( B )最不利于其优势的发挥。

A. 直接选择排序B. 快速排序C.冒泡排序D.直接插入排序10.在待排序序列局部有序时,效率最高的排序算法是( B )。

A. 直接选择排序B. 直接插入排序C. 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二、填空题1.执行排序操作时,根据使用的存储器可将排序算法分为内排序和外排序。

职业技能鉴定《高级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习题七

职业技能鉴定《高级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习题七

职业技能鉴定《高级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习题七[单选题](江南博哥)1.八角的果实属于()。

A.单果B.聚合果C.复果D.假果参考答案:B[单选题]2.XO酱中朝天椒应该切成()。

A.碎米B.丝C.菱形片D.长段参考答案:D[单选题]3.有机氯农药对食品的污染,随食品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的损害。

A.肾功能B.肝功能C.心功能D.肺功能参考答案:B[单选题]4.以下耳类干货中()浸泡后要用小刀刮去幼毛。

A.木耳B.黄耳C.榆耳D.石耳参考答案:C[单选题]5.顾客对宴席的()也是宴席组配时应该考虑的方面。

A.心理需求B.环境需求C.卫生需求D.审美需求参考答案:B[单选题]6.熏是利用()使原料成熟的一种加工方法。

A.烟B.水蒸汽C.热空气D.水蒸汽和热空气混合参考答案:D[单选题]7.用于蒸的()蟹,宰杀时须将蟹盖修成2片。

A.红B.膏C.海D.肉参考答案:B[单选题]8.整料脱骨后的原料为了使造型饱满,一般应采用()方法。

A.过油B.焯水C.填馅D.吹气参考答案:C[单选题]9.XO酱制好后应放在()保存。

A.常温下B.阴凉处C.保存20度的恒温D.冰箱中冷藏参考答案:D[单选题]10.多种维生素在受热时易被(),使原有功效丧失。

A.水解B.分解C.凝固D.氧化参考答案:D[单选题]11.人体内的宏量元素是()。

A.铁B.磷C.碘D.锌参考答案:B[单选题]12.以下不属于油泡法特点的是()。

A.一般姜花、葱榄为料头B.芡色为原色芡C.和料头组成菜肴,且主料只能是肉料D.肉料形体不大,且要求不带骨或不带大骨参考答案:B[单选题]13.在烹制前原料造型基本工艺中,香麻鱼青脯的做法是将鱼青挤成约()重的大丸子,放在干净白芝麻上,沾上芝麻,再按压成扁圆形。

A.10克B.15克C.20克D.25克参考答案:B[单选题]14.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痛病。

A.锡B.镉C.铬D.钴参考答案:B[单选题]15.属于肉蛋兼用鸭的是()。

本科计量第七版习题参考答案

本科计量第七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动态经济模型:自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6.1 (1)错。

(2)对。

(3)错。

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又不是一致的。

(4)对。

(5)错。

将产生一致估计量,但是在小样本情况下,得到的估计量是有偏的。

(6)对。

6.2对于科克模型和适应预期模型,应用OLS法不仅得不到无偏估计量,而且也得不到一致估计量。

但是,部分调整模型不同,用OLS法直接估计部分调整模型,将产生一致估计值,虽然估计值通常是有偏的(在小样本情况下)。

6.3科克方法简单地假定解释变量的各滞后值的系数(有时称为权数)按几何级数递减,即:Yt=α+βXt÷β λ Xt-ι ÷β λ2χt.2 +...+ ut其中O<λ<l0这实际上是假设无限滞后分布,由于0<入<1, X的逐次滞后值对Y的影响是逐渐递减的。

而阿尔蒙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如果Y依赖于X的现期值和若干期滞后值, 则权数由一个多项式分布给出。

由于这个原因,阿尔蒙滞后也称为多项式分布滞后。

即在分布滞后模型工=α + β0X t + B1X—+∙∙∙ ++ %中,假定:βi =tz0 +tz1z + a2i2 H ------ F a p i p其中P为多项式的阶数。

也就是用一个P阶多项式来拟合分布滞后,该多项式曲线通过滞后分布的所有点。

6.4(1)估计的Y值是非随机变量X1和X2的线性函数,与扰动项v无关。

(2)与利维顿方法相比,本方法造成多重共线性的风险要小一些。

6.5(1)M∣= aγxγ2+ βλγλY t-∕3lχl(l-χ2)Y l.l+ β2γ2R t-β2r2(1 -∕1)R t.l ÷(2 - ∕l—χ2)μt-∖-(1-∕ι )(1-Yι)M t_2÷[u t—(2 —∕1-χ2)〃1 ÷(I -∕ι )(1-Yz )u t-21 其中&)是a、为和72的函数。

(2)第(1)问中得到的模型高度参数非线性,它的参数需采用非线性回归技术来估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课后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假设检验习题7.11. 设X 1 , …, X n 是来自N (µ , 1) 的样本,考虑如下假设检验问题H 0:µ = 2 vs H 1:µ = 3,若检验由拒绝域为}6.2{≥=x W 确定. (1)当n = 20时求检验犯两类错误的概率;(2)如果要使得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 ≤ 0.01,n 最小应取多少? (3)证明:当n → ∞ 时,α → 0,β → 0. 解:(1)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0037.0)68.2(168.220126.21}2|6.2{}|{0=Φ−=⎭⎬⎫⎩⎨⎧=−≥−==≥=∈=n X P X P H W X P µµα,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0367.0)79.1(79.120136.21}3|6.2{}|{1=−Φ=⎭⎬⎫⎩⎨⎧−=−<−==<=∉=n X P X P H W X P µµβ;(2)因01.0)4.0(4.0136.21}3|6.2{≤−Φ=⎭⎬⎫⎩⎨⎧−=−<−==<=n n n n X P X P µµβ,则99.0)4.0(≥Φn ,33.24.0≥n ,n ≥ 33.93,故n 至少为34;(3))(0)6.0(16.0126.21}2|6.2{∞→→Φ−=⎭⎬⎫⎩⎨⎧=−≥−==≥=n n n n n X P X P µµα,)(0)4.0(4.0136.21}3|6.2{∞→→−Φ=⎭⎬⎫⎩⎨⎧−=−<−==<=n n n n n X P X P µµβ. 2. 设X 1 , …, X 10是来自0-1总体b (1, p ) 的样本,考虑如下检验问题H 0:p = 0.2 vs H 1:p = 0.4,取拒绝域为}5.0{≥=x W ,求该检验犯两类错误的概率. 解:因X ~ b(1, p ),有),10(~10101p b X X i i =∑=,则0328.08.02.0}2.0|510{}2.0|5.0{}|{10510100=⋅⋅==≥==≥=∈=∑=−k k k kC p X P p X P H W X P α,6331.06.04.0}4.0|510{}4.0|5.0{}|{410101=⋅⋅==<==<=∉=∑=−k k k kC p X P p X P H W X P β.3. 设X 1 , …, X 16是来自正态总体N (µ , 4) 的样本,考虑检验问题H 0:µ = 6 vs H 1:µ ≠ 6,拒绝域取为}|6{|c x W ≥−=,试求c 使得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并求该检验在µ = 6.5处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解:因05.0)]2(1[22162162}6||6{|}|{0=Φ−=⎪⎭⎪⎬⎫⎪⎩⎪⎨⎧=≥−==≥−=∈=c c c X P c X P H W X P µµα,则Φ (2c ) = 0.975,2c = 1.96,故c = 0.98;故}5.6|48.05.648.1{}5.6|98.0|6{|}|{1=<−<−==<−=∉=µµβX P X P H W X P83.0)96.2()96.0(96.01625.696.2=−Φ−Φ=⎭⎬⎫⎩⎨⎧<−<−=X P .4. 设总体为均匀分布U (0, θ ),X 1 , …, X n 是样本,考虑检验问题H 0:θ ≥ 3 vs H 1:θ < 3,拒绝域取为}5.2{)(≤=n x W ,求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最大值α ,若要使得该最大值α 不超过0.05,n 至少应取多大?解:因均匀分布最大顺序统计量X (n ) 的密度函数为θθ<<−Ι=x nn n nx x p 01)(,则nn n n nn n n x dx nx X P H W X P ⎟⎠⎞⎜⎝⎛=====≤=∈=∫−6535.233}3|5.2{}|{5.205.201)(0θα, 要使得α ≤ 0.05,即05.065≤⎟⎠⎞⎜⎝⎛n,43.16)6/5ln(05.0ln =≥n ,故n 至少为17.5. 在假设检验问题中,若检验结果是接受原假设,则检验可能犯哪一类错误?若检验结果是拒绝原假设,则又有可能犯哪一类错误?答:若检验结果是接受原假设,当原假设为真时,是正确的决策,未犯错误;当原假设不真时,则犯了第二类错误.若检验结果是拒绝原假设,当原假设为真时,则犯了第一类错误;当原假设不真时,是正确的决策,未犯错误.6. 设X 1 , …, X 20是来自0-1总体b (1, p ) 的样本,考虑如下检验问题H 0:p = 0.2 vs H 1:p ≠ 0.2,取拒绝域为⎭⎬⎫⎩⎨⎧≤≥=∑∑==17201201i i i i x x W 或,(1)求p = 0, 0.1, 0.2, …, 0.9, 1的势并由此画出势函数的图;(2)求在p = 0.05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解:(1)因X ~ b(1, p ),有),20(~201p b X i i ∑=,势函数∑∑=−=−⎟⎟⎠⎞⎜⎜⎝⎛−=⎭⎬⎫⎩⎨⎧∈=6220201)1(201)(k kk i i p p k p WX P p g , 故110201)0(6220=××⎟⎟⎠⎞⎜⎜⎝⎛−=∑=−k k k k g ,3941.09.01.0201)1.0(6220=××⎟⎟⎠⎞⎜⎜⎝⎛−=∑=−k kk k g , 1559.08.02.0201)2.0(6220=××⎟⎟⎠⎞⎜⎜⎝⎛−=∑=−k k k k g ,3996.07.03.0201)3.0(6220=××⎟⎟⎠⎞⎜⎜⎝⎛−=∑=−k k kk g ,7505.06.04.0201)4.0(6220=××⎟⎟⎠⎞⎜⎜⎝⎛−=∑=−k k kk g ,9424.05.05.0201)5.0(6220=××⎟⎟⎠⎞⎜⎜⎝⎛−=∑=−k k k k g , 9935.04.06.0201)6.0(6220=××⎟⎟⎠⎞⎜⎜⎝⎛−=∑=−k k k k g ,9997.03.07.0201)7.0(6220=××⎟⎟⎠⎞⎜⎜⎝⎛−=∑=−k k kk g , 999998.02.08.0201)8.0(6220=××⎟⎟⎠⎞⎜⎜⎝⎛−=∑=−k k kk g11.09.0201)9.0(6220≈××⎟⎟⎠⎞⎜⎜⎝⎛−=∑=−k k kk g , 101201)1(6220=××⎟⎟⎠⎞⎜⎜⎝⎛−=∑=−k kk k g ; (2)在p = 0.05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2641.095.005.02005.0|6220201=××⎟⎟⎠⎞⎜⎜⎝⎛=⎭⎬⎫⎩⎨⎧=∉=∑∑=−=k kk i i k p W X P β. 7. 设一个单一观测的样本取自密度函数为p (x )的总体,对p (x )考虑统计假设: H 0:p 0(x ) = I 0 < x < 1 vs H 1:p 1(x ) = 2x I 0 < x < 1.若其拒绝域的形式为W = {x : x ≥ c },试确定一个c ,使得犯第一类,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满足α + 2β 为最小,并求其最小值.解:当0 < c < 1时,α = P {X ∈ W | H 0} = P {X ≥ c | X ~ p 0(x )} = 1 − c ,且20112)}(~|{}H |{c xdx x p X c X P W X P c==<=∉=∫β,则2224128721161287212⎟⎠⎞⎜⎝⎛−+=⎟⎠⎞⎜⎝⎛+−+=+−=+c c c c c βα,故当41=c 时,α + 2β 为最小,其最小值为87. 8. 设X 1, X 2, …, X 30为取自柏松分布P (λ)的随机样本.(1)试给出单侧假设检验问题H 0:λ ≤ 0.1 vs H 1:λ > 0.1的显著水平α = 0.05的检验; (2)求此检验的势函数β (λ)在λ = 0.05, 0.2, 0.3, …, 0.9时的值,并据此画出β (λ)的图像.解:(1)因)30(~3021λP X X X X n +++=L ,假设H 0:λ ≤ 0.1 vs H 1:λ > 0.1, 统计量)30(~λP X n ,当H 0成立时,设)3(~P X n ,其p 分位数)3(p P 满足∑∑=−−=−≤<)3(031)3(03e !3e !3p p P k k P k k k p k 显著水平α = 0.05,可得P 1−α (3) = P 0.95 (3) = 6,右侧拒绝域}7{≥=x n W ;(2)因∑=−−=≥=∈=630e!)30(1}|7{}|{)(k k k X n P W X n P λλλλλβ, g故0001.0e !5.11)05.0(605.1=−=∑=−k k k β,3937.0e !61)2.0(606=−=∑=−k k k β,7932.0e !91)3.0(609=−=∑=−k k k β,9542.0e !121)4.0(6012=−=∑=−k k k β,9924.0e !151)5.0(6015=−=∑=−k k k β,9990.0e !181)6.0(6018=−=∑=−k k k β,9999.0e !211)7.0(6021=−=∑=−k kk β, 1e !241)8.0(6024≈−=∑=−k k k β,1e !271)9.0(6027≈−=∑=−k k k β.习题7.2说明:本节习题均采用拒绝域的形式完成,在可以计算检验的p 值时要求计算出p 值. 1. 有一批枪弹,出厂时,其初速率v ~ N (950, 1000)(单位:m /s ).经过较长时间储存,取9发进行测试,得样本值(单位:m /s )如下:914 920 910 934 953 945 912 924 940.据经验,枪弹经储存后其初速率仍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保持不变,问是否可认为这批枪弹的初速率有显著降低(α = 0.05)?解:设枪弹经储存后其初速率X ~ N (µ , 1000),假设H 0:µ = 950 vs H 1:µ < 950,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u ≤ −1.645}, 因928=x ,µ = 950,σ = 10,n = 9, 则W u ∈−=−=6.6910950928,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U ≤ −6.6} = 2.0558 × 10−11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这批枪弹的初速率有显著降低. 2. 已知某炼铁厂铁水含碳量服从正态分布N (4.55, 0.1082 ).现在测定了9炉铁水,其平均含碳量为4.484,如果铁水含碳量的方差没有变化,可否认为现在生产的铁水平均含碳量仍为4.55(α = 0.05)? 解:设现在生产的铁水含碳量X ~ N (µ , 0.1082 ),假设H 0:µ = 4.55 vs H 1:µ ≠ 4.55,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2 = u 0.975 = 1.96,双侧拒绝域W = {| u | ≥ 1.96}, 因484.4=x ,µ = 4.55,σ = 0.108,n = 9, 则W u ∉−=−=8333.19108.055.4484.4,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U ≤ −1.8333} = 0.0668 > α = 0.05,β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现在生产的铁水平均含碳量仍为4.55. 3. 由经验知某零件质量X ~ N (15, 0.05 2 ) (单位:g ),技术革新后,抽出6个零件,测得质量为14.7 15.1 14.8 15.0 15.2 14.6.已知方差不变,问平均质量是否仍为15 g (取α = 0.05)?解:设技术革新后零件质量X ~ N (µ , 0.05 2 ),假设H 0:µ = 15 vs H 1:µ ≠ 15,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2 = u 0.975 = 1.96,双侧拒绝域W = {| u | ≥ 1.96}, 因9.14=x ,µ = 15,σ = 0.05,n = 6, 则W u ∈−=−=8990.4605.0159.14,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U ≤ −4.8990} = 9.6326 × 10−7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不能认为平均质量仍为15 g . 4. 化肥厂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化肥,每包的质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质量为100 kg ,标准差为1.2 kg .某日开工后,为了确定这天包装机工作是否正常,随机抽取9袋化肥,称得质量如下:99.3 98.7 100.5 101.2 98.3 99.7 99.5 102.1 100.5.设方差稳定不变,问这一天包装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取α = 0.05)? 解:设这天包装机包装的化肥每包的质量X ~ N (µ , 1.22 ),假设H 0:µ = 100 vs H 1:µ ≠ 100,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2 = u 0.975 = 1.96,双侧拒绝域W = {| u | ≥ 1.96}, 因9778.99=x ,µ = 100,σ = 1.2,n = 9, 则W u ∉−=−=0556.092.11009778.99,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U ≤ −0.0556} = 0.9557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这一天包装机的工作正常. 5. 设需要对某正态总体的均值进行假设检验H 0:µ = 15, H 1:µ < 15.已知σ 2 = 2.5,取α = 0.05,若要求当H 1中的µ ≤ 13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求所需的样本容量.解:设该总体X ~ N (µ , 2.5 ),假设H 0:µ = 15 vs H 1:µ < 15,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u ≤ −1.645}, 因µ = 15,σ 2 = 2.5,有nx u 5.215−=,当µ ≤ 13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13|5.21565.15.213|65.15.215µµµµβn n X P n X P 05.0)2649.165.1(15.2131565.15.2≤+−Φ−=⎭⎬⎫⎩⎨⎧−+−>−≤n n nX P µ,则95.0)2649.165.1(≥+−Φn ,即65.12649.165.1≥+−n ,6089.2≥n ,n ≥ 6.8064, 故样本容量n 至少为7.6. 从一批钢管抽取10根,测得其内径(单位:mm )为:100.36 100.31 99.99 100.11 100.64 100.85 99.42 99.91 99.35 100.10.设这批钢管内直径服从正态分布N (µ , σ 2),试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检验假设(α = 0.05).H 0:µ = 100 vs H 1:µ > 100.(1)已知σ = 0.5; (2)σ 未知.解:设这批钢管内直径X ~ N (µ , σ 2),假设H 0:µ = 100 vs H 1:µ > 100,(1)已知σ 2,选取统计量)1,0(~N nX U σ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右侧拒绝域W = {u ≥ 1.645}, 因104.100=x ,µ = 100,σ = 0.5,n = 10, 则W u ∉=−=6578.0105.0100104.100,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U ≥ 0.6578} = 0.2553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不能认为µ > 100. (2)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S X T 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n − 1) = t 0.95 (9) = 1.8331,右侧拒绝域W = {t ≥ 1.8331}, 因104.100=x ,µ = 100,s = 0.4760,n = 10, 则W t ∉=−=6910.0104760.0100104.100,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T ≥ 0.6910} = 0.2535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不能认为µ > 100.7. 假定考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某地一次数学统考中,随机抽取了36位考生的成绩,算得平均成绩为66.5分,标准差为15分,问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是否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解:设这次考试考生的成绩X ~ N (µ , σ 2 ),假设H 0:µ = 70 vs H 1:µ ≠ 70,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S X T 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2 (n − 1) = t 0.975 (35) = 2.0301,双侧拒绝域W = {| t | ≥ 2.0301}, 因5.66=x ,µ = 70,s = 15,n = 36, 则W t ∉−=−=4.13615705.66,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1.4} = 0.1703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 8. 一个小学校长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这一城市的初中学生平均每周看8 h 电视.”她认为她所在学校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小于该数字.为此她在该校随机调查了100个学生,得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5.6=x h ,样本标准差为s = 2 h .问是否可以认为这位校长的看法是对的(取α = 0.05)? 解:设学生看电视的时间X ~ N (µ , σ 2 ),假设H 0:µ = 8 vs H 1:µ < 8,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S X T µ,n = 100,大样本,有)1,0(~N n S X T &µ−=,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n − 1) = t 0.95 (99)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t ≤ −1.645},因5.6=x ,µ = 8,s = 2,n = 100, 则W t ∈−=−=5.7100285.6,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T ≤ −7.5} = 3.1909 × 10−14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这位校长的看法是对的.9. 设在木材中抽出100根,测其小头直径,得到样本平均数2.11=x cm ,样本标准差为s = 2.6 cm ,问该批木材小头的平均直径能否认为不低于12 cm (取α = 0.05)? 解:设该批木材小头的直径X ~ N (µ , σ 2 ),假设H 0:µ = 12 vs H 1:µ < 12,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 S X T µ,n = 100,大样本,有)1,0(~N nS X T &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n − 1) = t 0.95 (99)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t ≤ −1.645},因2.11=x ,µ = 12,s = 2.6,n = 100, 则W t ∈−=−=0769.31006.2122.11,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T ≤ −3.0769} = 0.0010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不能认为这批木材小头的平均直径不低于12 cm .10.考察一鱼塘中鱼的含汞量,随机地取10条鱼测得各条鱼的含汞量(单位:mg )为:0.8 1.6 0.9 0.8 1.2 0.4 0.7 1.0 1.2 1.1.设鱼的含汞量服从正态分布N (µ , σ 2),试检验假设H 0:µ = 1.2 vs H 1:µ > 1.2(取α = 0.10). 解:设鱼的含汞量X ~ N (µ , σ 2 ),假设H 0:µ = 1.2 vs H 1:µ > 1.2,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SX T µ,显著性水平α = 0.1,t 1 − α (n − 1) = t 0.9 (9) = 1.3830,右侧拒绝域W = {t ≥ 1.3830}, 因97.0=x ,µ = 1.2,s = 0.3302,n = 10, 则W t ∉−=−=2030.2103302.02.197.0,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T ≥ −2.2030} = 0.9725 > α = 0.10,故接受H 0,拒绝H 1,即不能认为µ > 1.2 . 11.如果一个矩形的宽度w 与长度l 的比618.0)15(21≈−=l w ,这样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下面列出某工艺品工厂随机取的20个矩形宽度与长度的比值.0.693 0.749 0.654 0.670 0.662 0.672 0.615 0.606 0.690 0.628 0.668 0.611 0.606 0.609 0.553 0.570 0.844 0.576 0.933 0.630.设这一工厂生产的矩形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µ ,试检验假设(取α = 0.05)H 0:µ = 0.618 vs H 1:µ ≠ 0.618.解:设这一工厂生产的矩形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X ~ N (µ , σ 2 ),假设H 0:µ = 0.618 vs H 1:µ ≠ 0.618,未知σ 2,选取统计量)1(~−−=n t nS X T µ,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2 (n − 1) = t 0.975 (19) = 2.0930,双侧拒绝域W = {| t | ≥ 2.0930},因6620.0=x ,µ = 0.618,s = 0.0918,n = 20, 则W t ∈=−=1422.2200918.0618.06620.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2.1422} = 0.0453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不能认为µ = 0.618.12.下面给出两种型号的计算器充电以后所能使用的时间(h )的观测值型号A 5.5 5.6 6.3 4.6 5.3 5.0 6.2 5.8 5.1 5.2 5.9;型号B 3.8 4.3 4.2 4.0 4.9 4.5 5.2 4.8 4.5 3.9 3.7 4.6.设两样本独立且数据所属的两总体的密度函数至多差一个平移量.试问能否认为型号A 的计算器平均使用时间明显比型号B 来得长(取α = 0.01)?解:设两种型号的计算器充电以后所能使用的时间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且2221σσ=,假设H 0:µ 1 = µ 2 vs H 1:µ 1 > µ 2,未知2221,σσ,但2221σσ=,选取统计量)2(~112121−++−=n n t n n S YX T w ,显著性水平α = 0.01,t 1 − α (n 1 + n 2 − 2) = t 0.99 (21) = 2.5176,右侧拒绝域W = {t ≥ 2.5176}, 因5.5=x ,3667.4=y ,s x = 0.5235,s y = 0.4677,n 1 = 11,n 2 = 12,4951.0214677.0115235.0102)1()1(22212221=×+×=−+−+−=n n s n s n s yx w ,则W t ∈=+×−=4844.51211114951.03667.45.5,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T ≥ 5.4844} = 9.6391 × 10 −6 < α = 0.01,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型号A 的计算器平均使用时间明显比型号B 来得长.13.从某锌矿的东、西两支矿脉中,各抽取样本容量分别为9与8的样本进行测试,得样本含锌平均数及样本方差如下:东支:1337.0,230.0211==s x ;西支:1736.0,269.0222==s x .若东、西两支矿脉的含锌量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同,问东、西两支矿脉含锌量的平均值是否可以看作一样(取α = 0.05)?解:设东、西两支矿脉的含锌量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且2221σσ=,假设H 0:µ 1 = µ 2 vs H 1:µ 1 ≠ µ 2,未知2221,σσ,但2221σσ=,选取统计量)2(~11212121−++−=n n t n n S X X T w,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2 (n 1 + n 2 − 2) = t 0.975 (15) = 2.1314,双侧拒绝域W = {| t | ≥ 2.1314},因1736.0,269.0,1337.0,230.0222211====s x s x ,n 1 = 9,n 2 = 8,3903.0151736.071337.082)1()1(21222211=×+×=−+−+−=n n s n s n s w ,则W t ∉−=+×−=2056.081913903.0269.0230.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0.2056} = 0.8399 > α = 0.05,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东、西两支矿脉含锌量的平均值是一样的.14.在针织品漂白工艺过程中,要考察温度对针织品断裂强力(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为了比较70°C与80°C 的影响有无差别,在这两个温度下,分别重复做了8次试验,得数据如下(单位:N ):70°C 时的强力:20.5 18.8 19.8 20.9 21.5 19.5 21.0 21.2, 80°C 时的强力:17.7 20.3 20.0 18.8 19.0 20.1 20.0 19.1.根据经验,温度对针织品断裂强力的波动没有影响.问在70°C 时的平均断裂强力与80°C 时的平均断裂强力间是否有显著差别?(假设断裂强力服从正态分布,α = 0.05)解:设在70°C 和80°C 时的断裂强力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且2221σσ=,假设H 0:µ 1 = µ 2 vs H 1:µ 1 ≠ µ 2,未知2221,σσ,但2221σσ=,选取统计量)2(~112121−++−=n n t n n S Y X T w,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2 (n 1 + n 2 − 2) = t 0.975 (14) = 2.1448,双侧拒绝域W = {| t | ≥ 2.1448}, 因4.20=x ,375.19=y ,s x = 0.9411,s y = 0.8876,n 1 = 8,n 2 = 8,9148.0148876.079411.072)1()1(22212221=×+×=−+−+−=n n s n s n s yx w ,则W t ∈=+×−=2410.281819148.0375.194.2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2.2410} = 0.0418 < α = 0.05, 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70°C 时的平均断裂强力与80°C 时的平均断裂强力间有显著差别. 15.一药厂生产一种新的止痛片,厂方希望验证服用新药片后至开始起作用的时间间隔较原有止痛片至少缩短一半,因此厂方提出需检验假设H 0:µ 1 = 2µ 2 vs H 1:µ 1 > 2µ 2.此处µ 1 , µ 2分别是服用原有止痛片和服用新止痛片后至开始起作用的时间间隔的总体的均值.设两总体均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分别为已知值2221,σσ,现分别在两总体中取一样本X 1 , …, X n 和Y 1 , …, Y m ,设两个样本独立.试给出上述假设检验问题的检验统计量及拒绝域.解:设服用原有止痛片和新止痛片后至开始起作用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因X 1 , …, X n 和Y 1 , …, Y m 分别X 和Y 为来自的样本,且两个样本独立,则),(~211n N X σµ,,(~222mN Y σµ,且X 与Y 独立,有4,2(~2222121m n N Y X σσµµ+−−, 标准化,得)1,0(~4)2()2(222121N mnY X σσµµ+−−−,假设H 0:µ 1 = 2µ 2 vs H 1:µ 1 > 2µ 2,已知2221,σσ,选取统计量)1,0(~422221N mnYX U σσ+−=,显著性水平α ,右侧拒绝域W = {u ≥ u 1 − α}.16.对冷却到−0.72°C 的样品用A 、B 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其融化到0°C 时的潜热,数据如下:方法A :79.98 80.04 80.02 80.04 80.03 80.03 80.04 79.97 80.05 80.03 80.02 80.0080.02,方法B :80.02 79.94 79.98 79.97 80.03 79.95 79.97 79.97.假设它们服从正态分布,方差相等,试检验: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性能是否相等?(取α = 0.05).解:设用A 、B 两种测量方法测量的潜热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且2221σσ=,假设H 0:µ1 = µ2 vs H 1:µ1 ≠ µ2,未知2221,σσ,但2221σσ=,选取统计量)2(~112121−++−=n n t n n S YX T w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α /2 (n 1 + n 2 − 2) = t 0.975 (19) = 2.0930,双侧拒绝域W = {| t | ≥ 2.0930}, 因0208.80=x ,9787.79=y ,s x = 0.0240,s y = 0.0.314,n 1 = 8,n 2 = 8,0269.0190314.070240.0122)1()1(22212221=×+×=−+−+−=n n s n s n s yx w ,则W t ∈=+×−=4722.3811310269.09787.790208.8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3.4722} = 0.0026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可以认为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性能不相等.17.为了比较测定活水中氯气含量的两种方法,特在各种场合收集到8个污水样本,每个水样均用这两种方法测定氯气含量(单位:mg /l ),具体数据如下:水样号 方法一(x ) 方法二(y ) 差(d = x − y ) 1 0.36 0.39 −0.03 2 1.35 0.84 0.51 3 2.56 1.76 0.80 4 3.92 3.35 0.57 5 5.35 4.69 0.66 6 8.33 7.70 0.63 7 10.70 10.52 0.18 8 10.91 10.92 −0.01设总体为正态分布,试比较两种测定方法是否有显著差异.请写出检验的p 值和结论(取α = 0.05).解:设用这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氯气含量之差为),(~2d d N Y X D σµ−=,成对数据检验,假设H 0:µ d = 0 vs H 1:µ d ≠ 0,未知2d σ,选取统计量)1(~−=n t nS D T d,显著水平α = 0.05,t 1−α /2 (n − 1) = t 0.975 (7) = 2.3646,双侧拒绝域W = {| t | ≥ 2.3646}, 因4138.0=d ,s d = 0.3210,n = 8, 则W t ∈==6461.383210.04138.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3.6461} = 0.0082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可以认为两种测定方法有显著差异.18.一工厂的;两个化验室每天同时从工厂的冷却水取样,测量水中的含气量(10−6)一次,下面是7天的记录:室甲:1.15 1.86 0.75 1.82 1.14 1.65 1.90, 室乙:1.00 1.90 0.90 1.80 1.20 1.70 1.95.设每对数据的差d i = x i − y i (i = 1, 2, …, 7)来自正态总体,问两化验室测定结果之间有无显著差异?(α = 0.01)解:设两个化验室测定的含气量数据之差为),(~2d d N Y X D σµ−=,成对数据检验,假设H 0:µ d = 0 vs H 1:µ d ≠ 0,未知2d σ,选取统计量)1(~−=n t nS D T d,显著水平α = 0.01,t 1−α /2 (n − 1) = t 0.995 (6) = 3.7074,双侧拒绝域W = {| t | ≥ 3.7074}, 因0257.0−=d ,s d = 0.0922,n = 7, 则W t ∉−=−=7375.070922.00257.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0.7375} = 0.4886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可以认为两化验室测定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9.为比较正常成年男女所含红血球的差异,对某地区156名成年男性进行测量,其红血球的样本均值为465.13(104/mm 3),样本方差为54.802;对该地区74名成年女性进行测量,其红血球的样本均值为422.16,样本方差为49.202.试检验:该地区正常成年男女所含红血球的平均值是否有差异?(取α = 0.05)解:设该地区正常成年男女所含红血球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假设H 0:µ1 = µ2 vs H 1:µ1 ≠ µ2,未知2221,σσ,大样本场合,选取统计量)1,0(~2212N n S n SY X U yx&+−=,显著水平α = 0.05,u 1−α /2 = u 0.975 = 1.96,双侧拒绝域W = {| t | ≥ 1.96},因222220.49,16.422,80.54,13.465====y x s y s x ,n 1 = 156,n 2 = 74,则W u ∈=+−=9611.57420.4915680.5416.42213.46522,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U ≥ 5.9611} = 2.5055 × 10−9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可以认为该地区正常成年男女所含红血球的平均值有差异.20.为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女婴体重的方差,从去年12月和6月出生的女婴中分别随机地抽取6名及10名,测其体重如下(单位:g ):12月:3520 2960 2560 2960 3260 3960,6月:3220 3220 3760 3000 2920 3740 3060 3080 2940 3060.假定新生女婴体重服从正态分布,问新生女婴体重的方差是否是冬季的比夏季的小(取α = 0.05)?解:设12月和6月出生的女婴体重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假设H 0:2221σσ= vs H 1:2221σσ<,选取统计量)1,1(~2122−−=n n F S S F yx,显著水平α = 0.05,21.077.41)5,9(1)9,5()1,1(95.005.021====−−F F n n F α,左侧拒绝域W = { f ≤ 0.21},因225960.491=x s ,225217.306=y s ,则W f ∉==5721.25217.3065960.49122,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F ≤ 2.5721} = 0.8967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新生女婴体重的方差冬季的不比夏季的小.21.已知维尼纶纤度在正常条件下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0.048.从某天产品中抽取5根纤维,测得其纤度为1.32 1.55 1.36 1.40 1.44问这一天纤度的总体标准差是否正常(取α = 0.05)?解:设这一天维尼纶纤度X ~ N (µ , σ 2),假设H 0:σ 2 = 0.0482 vs H 1:σ 2 ≠ 0.0482,选取统计量)1(~)1(2222−−=n S n χσχ,显著性水平α = 0.05,4844.0)4()1(2025.022/==−χχαn ,1433.11)4()1(2975.022/1==−−χχαn ,双侧拒绝域W = {χ 2 ≤ 0.4844或χ 2 ≥ 11.1433}, 因σ 2 = 0.0482,s 2 = 0.08822,n = 5,则W ∈=×=5069.13048.00882.0422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χ 2 ≥ 13.5069} = 0.0181 < α = 0.05, 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这一天纤度的总体方差不正常.22.某电工器材厂生产一种保险丝.测量其熔化时间,依通常情况方差为400,今从某天产品中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测量其熔化时间并计算得24.62=x ,s 2 = 404.77,问这天保险丝熔化时间分散度与通常有无显著差异(取α = 0.05,假定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 解:设这天保险丝熔化时间分散度X ~ N (µ , σ 2),假设H 0:σ 2 = 400 vs H 1:σ 2 ≠ 400,选取统计量)1(~)1(2222−−=n S n χσχ,显著性水平α = 0.05,4012.12)24()1(2025.022/==−χχαn ,3641.39)24()1(2975.022/1==−−χχαn ,双侧拒绝域W = {χ 2 ≤ 12.4012或χ 2 ≥ 39.3641}, 因σ 2 = 400,s 2 = 404.77,n = 25,则W ∉=×=2862.2440077.40424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χ 2 ≥ 24.2862} = 0.8907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这天保险丝熔化时间分散度与通常没有显著差异. 23.某种导线的质量标准要求其电阻的标准差不得超过0.005(Ω).今在一批导线中随机抽取样品9根,测得样本标准差s = 0.007(Ω),设总体为正态分布.问在显著水平α = 0.05下,能否认为这批导线的标准差显著地偏大?解:设这批导线的电阻X ~ N (µ , σ 2),假设H 0:σ 2 = 0.005 2 vs H 1:σ 2 > 0.005 2,选取统计量)1(~)1(2222−−=n S n χσχ,显著性水平α = 0.05,5073.15)8()1(295.021==−−χχαn ,右侧拒绝域W = {χ 2 ≥ 15.5073},因σ 2 = 0.005 2,s 2 = 0.007 2,n = 9,则W ∈=×=68.15005.0007.0822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χ 2 ≥ 15.68} = 0.0472 < α = 0.05, 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这批导线的标准差显著地偏大.24.两台车床生产同一种滚珠,滚珠直径服从正态分布.从中分别抽取8个和9个产品,测得其直径为甲车床:15.0 14.5 15.2 15.5 14.8 15.1 15.2 14.8;乙车床:15.2 15.0 14.8 15.2 15.0 15.0 14.8 15.1 14.8.比较两台车床生产的滚珠直径的方差是否有明显差异(取α = 0.05).解:设两台车床生产的滚珠直径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假设H 0:2221σσ= vs H 1:2221σσ≠,选取统计量)1,1(~2122−−=n n F S S F yx,显著性水平α = 0.05,2041.09.41)7,8(1)8,7()1,1(975.0025.0212/====−−F F n n F α,F 1 − α /2 (n 1 − 1, n 2 − 1) = F 0.975 (7, 8) = 4.53,双侧拒绝域W = {F ≤ 0.2041或F ≥ 4.53},因223091.0=x s ,221616.0=y s ,则W F ∉==6591.31616.03091.022,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F ≥ 3.6591} = 0.0892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两台车床生产的滚珠直径的方差没有明显差异. 25.有两台机器生产金属部件,分别在两台机器所生产的部件中各取一容量为m = 14和n = 12的样本,测得部件质量的样本方差分别为46.1521=s ,66.922=s ,设两样本相互独立,试在显著性水平α = 0.05下检验假设H 0:2221σσ= vs H 1:2221σσ>.解:设两台机器生产金属部件质量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假设H 0:2221σσ= vs H 1:2221σσ>,选取统计量)1,1(~2221−−=n m F S S F ,显著性水平α = 0.05,F 1 − α (m − 1, n − 1) = F 0.95 (13, 11) = 2.7614,右侧拒绝域W = {F ≥ 2.7614},因46.1521=s ,66.922=s ,则W F ∉==6004.166.946.15,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F ≥ 1.6004} = 0.2206 > α = 0.05,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2221σσ=.26.测得两批电子器件的样品的电阻(单位:Ω)为A 批(x ) 0.140 0.138 0.143 0.142 0.144 0.137;B 批(y ) 0.135 0.140 0.142 0.136 0.138 0.140.设这两批器材的电阻值分别服从),(211σµN ,),(222σµN ,且两样本独立.(1)试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取α = 0.05)? (2)试检验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取α = 0.05)?解:设两批电子器件样品的电阻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1)假设H 0:2221σσ= vs H 1:2221σσ≠,选取统计量)1,1(~2122−−=n n F S S F yx,显著性水平α = 0.05,1399.015.71)5,5(1)5,5()1,1(975.0025.0212/====−−F F n n F α,F 1 − α /2 (n 1 − 1, n 2 − 1) = F 0.975 (5, 5) = 7.15,双侧拒绝域W = {F ≤ 0.1399或F ≥ 7.15},因22002805.0=x s ,22002665.0=y s ,则W F ∉==1080.1002665.0002805.022,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F ≥ 1.1080} = 0.9131 > α = 0.05,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两个总体的方差相等; (2)假设H 0:µ 1 = µ 2 vs H 1:µ 1 ≠ µ 2,未知2221,σσ,但2221σσ=,选取统计量)2(~112121−++−=n n t n n S YX T w ,显著性水平α = 0.05,t 1 − α /2 (n 1 + n 2 − 2) = t 0.975 (10) = 2.2281,双侧拒绝域W = {| t | ≥ 2.2281}, 因1407.0=x ,1385.0=y ,s x = 0.002805,s y = 0.002665,n 1 = 6,n 2 = 6,002736.010002665.05002805.052)1()1(22212221=×+×=−+−+−=n n s n s n s yx w ,则W t ∉=+×−=3718.16161002736.01385.01407.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T ≥ 1.3718} = 0.2001 > α = 0.05,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两个总体的均值相等.27.某厂使用两种不同的原料生产同一类型产品,随机选取使用原料A 生产的样品22件,测得平均质量为2.36(kg ),样本标准差为0.57(kg ).取使用原料B 生产的样品24件,测得平均质量为2.55(kg ),样本标准差为0.48(kg ).设产品质量服从正态分布,两个样本独立.问能否认为使用原料B 生产的产品质量较使用原料A 显著大(取α = 0.05)?解:设两种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分别为),(~211σµN X ,),(~222σµN Y ,假设H 0:µ 1 = µ 2 vs H 1:µ 1 < µ 2 ,未知2221,σσ,大样本,选取统计量)1,0(~2212N n S n SY X U yx&+−=,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u ≤ −1.645}, 因36.2=x ,55.2=y ,s x = 0.57,s y = 0.48,n 1 = 22,n 2 = 24, 有W u ∉−=+−=2171.12448.02257.055.236.222,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U ≤ −1.2171} = 0.1118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使用原料B 生产的产品质量较使用原料A 不是显著大.习题7.31. 从一批服从指数分布的产品中抽取10个进行寿命测试,观测值如下(单位:h ): 1643 1629 426 132 1522 432 1759 1074 528 283根据这批数据能否认为其平均寿命不低于1100 h (取α = 0.05)? 解:设这批产品的寿命X ~ Exp (1/θ ),假设H 0:θ = 1100 vs H 1:θ < 1100,选取统计量)2(~222n Xn χθχ=,显著性水平α = 0.05,8508.10)20()2(205.02==χχαn ,左侧拒绝域W = {χ 2 ≤ 10.8508},因8.942=x ,n = 10,θ = 1100,则W ∉=××=1418.1711008.942102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χ 2 ≤ 17.1418} = 0.3563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其平均寿命不低于1100 h .2. 某厂一种元件平均使用寿命为1200 h ,偏低,现厂里进行技术革新,革新后任选8个元件进行寿命试验,测得寿命数据如下:2686 2001 2082 792 1660 4105 1416 2089假定元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取α = 0.05,问革新后元件的平均寿命是否有明显提高? 解:设革新后元件的寿命X ~ Exp (1/θ ),假设H 0:θ = 1200 vs H 1:θ > 1200,选取统计量)2(~222n Xn χθχ=,显著性水平α = 0.05,2962.26)16()2(295.021==−χχαn ,右侧拒绝域W = {χ 2 ≥ 26.2962},因875.2103=x ,n = 8,θ = 1200,则W ∈=××=0517.281200875.210382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χ 2 ≥ 28.0517} = 0.0312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即可以认为革新后元件的平均寿命有明显提高.3. 有人称某地成年人中大学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0%,为检验之,随机调查该地15名成年人,发现有3名大学毕业生,取α = 0.05,问该人看法是否成立?并给出检验的p 值.解:设该地n 名成年人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为∑==ni i X X n 1,有),(~p n b X n ,假设H 0:p = 0.3 vs H 1:p < 0.3, 选取统计量),(~p n b X n ,显著性水平α = 0.05,n = 15,p = 0.3, 有1268.07.03.005.00353.07.03.021515101515=⋅⋅<<=⋅⋅∑∑=−=−k k k kk kkkC C ,左侧拒绝域}1{≤=x n W ,因W x n ∉=3,并且检验的p 值2969.07.03.0}3{31515=⋅⋅=≤=∑=−k k k kC X n P p ,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该人看法成立.4. 某大学随机调查120名男同学,发现有50人非常喜欢看武侠小说,而随机调查的85名女同学中有23人喜欢,用大样本检验方法在α = 0.05下确认:男女同学在喜爱武侠小说方面有无显著差异?并给出检验的p 值. 解:设n 1名男同学中有∑==111n i i X X n 人喜欢看武侠小说,n 2名女同学中有∑==212n j j Y Y n 人喜欢看武侠小说,有),(~111p n B X n ,),(~222p n B Y n ,大样本,有⎟⎟⎠⎞⎜⎜⎝⎛−1111)1(,~n p p p N X &,⎟⎟⎠⎞⎜⎜⎝⎛−2222)1(,~n p p p N Y &, 则⎟⎟⎠⎞⎜⎜⎝⎛−+−−−22211121)1()1(,~n p p n p p p p N Y X &,即)1,0(~)1()1()()(22211121N n p p n p p p p Y X &−+−−−−,当p 1 = p 2 = p 但未知时,此时用总频率2121ˆn n Yn X n p++=作为p 的点估计替换p ,在大样本场合,有)1,0(~11)ˆ1(ˆ21N n n p pY X U &+−−=,假设H 0:p 1 = p 2 vs H 1:p 1 ≠ p 2, 大样本,选取统计量)1,0(~11)ˆ1(ˆ21N n n p pY X U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2 = u 0.975 = 1.96,双侧拒绝域W = {| u | ≥ 1.96},因n 1 = 120,n 2 = 85,501=x n ,232=y n ,有3561.0851202350ˆ2121=++=++=n n y n x n p,则W u ∈=+−×−=1519.28511201)3561.01(3561.0852312050,并且检验的p 值p = 2P {U ≥ 2.1519} = 0.0314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可以认为男女同学在喜爱武侠小说方面有显著差异.5. 假定电话总机在单位时间内接到的呼叫次数服从泊松分布,现观测了40个单位时间,接到的呼叫次数如下:0 2 3 2 3 2 1 0 2 2 1 2 2 1 3 1 1 4 1 1 5 1 2 2 3 3 1 3 1 3 4 0 6 1 1 1 4 0 1 3.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能否认为单位时间内平均呼叫次数不低于2.5次?并给出检验的p 值. 解:设电话总机在单位时间内接到的呼叫次数X ~ P(λ),有)(~1λn P X X n ni i ∑==,大样本,有)1,0(~N nX n n X n &λλλλ−=−,假设H 0:λ = 2.5 vs H 1:λ < 2.5, 大样本,选取统计量)1,0(~N nX U &λλ−=,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左侧拒绝域W = {u ≤ −1.645}, 因975.1=x ,n = 40,λ = 2.5, 则W u ∈−=−=1.2405.25.2975.1,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U ≤ −2.1} = 0.0179 < α = 0.05,故拒绝H 0,接受H 1,不能认为单位时间内平均呼叫次数不低于2.5次;6. 通常每平方米某种布上的疵点数服从泊松分布,现观测该种布100 m 2,发现有126个疵点,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能否认为该种布每平方米上平均疵点数不超过1个?并给出检验的p 值. 解:设每平方米该种布上的疵点数X ~ P(λ),有)(~1λn P X X n ni i ∑==,大样本,有)1,0(~N nX n n X n &λλλλ−=−,假设H 0:λ = 1 vs H 1:λ > 1, 大样本,选取统计量)1,0(~N nX U &λλ−=,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右侧拒绝域W = {u ≥ 1.645},因26.1=x ,n = 100,λ = 1, 则W u ∈=−=6.21001126.1,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U ≥ 2.6} = 0.0047 < α = 0.05, 故拒绝H 0,接受H 1,不能认为该种布每平方米上平均疵点数不超过1个; 7. 某厂的一批电子产品,其寿命T 服从指数分布,其密度函数为p (t ; θ ) = θ −1exp{− t /θ } I t > 0,从以往生产情况知平均寿命θ = 2000 h .为检验当日生产是否稳定,任取10件产品进行寿命试验,到全部失效时停止.试验得失效寿命数据之和为30200.试在显著性水平α = 0.05下检验假设H 0:θ = 2000 vs H 1:θ ≠ 2000.解:假设H 0:θ = 2000 vs H 1:θ ≠ 2000,选取统计量)2(~222n Xn χθχ=,显著性水平α = 0.05,5908.9)20()2(2025.022/==χχαn ,1696.34)20()2(2975.022/1==−χχαn ,双侧拒绝域W = {χ 2 ≤ 9.5908或χ 2 ≥ 34.1696},因30201030200==x ,n = 10,θ = 2000, 则W ∉=××=20.30200030201022χ,并且检验的p 值p = P {χ 2 ≥ 30.20} = 0.0667 > α = 0.05,故接受H 0,拒绝H 1,即可以认为其平均寿命等于2000 h . 8. 设X 1, X 2, …, X n 为取自两点分布b (1, p )的随机样本.(1)试求单侧假设检验问题H 0:p ≤ 0.01 vs H 1:p > 0.01的显著水平α = 0.05的检验; (2)若要这个检验在p = 0.08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样本容量n 应为多大? 解:(1)假设H 0:p = 0.01 vs H 1:p > 0.01,若为小样本,选取统计量),(~1p n b X X n ni i ∑==,显著性水平α = 0.05,p = 0.01,取⎭⎬⎫⎩⎨⎧≥⋅⋅=⎭⎬⎫⎩⎨⎧≤⋅⋅=∑∑−=−=−95.099.001.0min 05.099.001.0min 102c k k n k k n n c k kn k k n C C c ,当n ≤ 5时,c 2 = 1;当6 ≤ n ≤ 35时,c 2 = 2;当36 ≤ n ≤ 82时,c 2 = 3;当83 ≤ n ≤ 137时,c 2 = 4; 右侧拒绝域}{2c x n W ≥=, 根据x n ,作出决策; 若为大样本,选取统计量)1,0(~)1(N np p pX U &−−=,显著性水平α = 0.05,u 1 − α = u 0.95 = 1.645,右侧拒绝域W = {u ≥ 1.645}, 计算u ,作出决策;(2)在p = 0.08时,)08.0,(~1n b X X n ni i ∑==,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10.092.008.0}08.0|{}08.0|{1022≤⋅⋅==<==∉=∑−=−c k k n k kn C p c X n P p W X n P β,当n ≤ 5时,c 2 = 1,β = 0.92n ≥ 0.6591;当6 ≤ n ≤ 35时,c 2 = 2,2184.092.008.01≥⋅⋅=∑=−k k n k kn C β;当36 ≤ n ≤ 82时,c 2 = 3, 若n = 64,1050.092.008.02=⋅⋅=∑=−k kn kknC β;若n = 65,0991.092.008.02=⋅⋅=∑=−k k n k kn C β;故n ≥ 65.9. 有一批电子产品共50台,产销双方协商同意找出一个检验方案,使得当次品率p ≤ p 0 = 0.04时拒绝的概率不超过0.05,而当p > p 1 = 0.30时,接受的概率不超过0.1,请你帮助找出适当的检验方案. 解:设这批电子产品中的次品数为∑==ni i X X n 1,有),(~p n b X n ,假设H 0:p = 0.04 vs H 1:p > 0.04, 小样本,选取统计量),(~p n b X n , 显著性水平α = 0.05,p = 0.04,。

单片机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单片机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在串行通信中,有数据传送方向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2、要串口为10位UART,工作方式应选为方式1 。

3、用串口扩并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应选为方式0 。

4、计算机的数据传送有两种方式,即并行数据传送和串行数据传送方式,其中具有成本低特点的是串行数据传送方式。

5、串行通信按同步方式可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6、异步串行数据通信的帧格式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7、串行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串行化和反串行化,把帧中格式信息滤除而保留数据位的操作是反串行化。

8、专用寄存器“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实际上是发送缓冲寄存器和接收缓冲寄存器的总称。

9、MCS-51的串行口在工作方式0下,是把串行口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来使用。

这样,在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配合下,就可以把串行口作为并行输出口使用,在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的配合下,就可以把串行口作为并行输入口使用。

10、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约定的。

11、使用定时器/计数器设置串行通信的波特率时,应把定时器/计数器1设定作方式 2 ,即自动重新加载方式。

12、某8031串行口,传送数据的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0),7个数据位,1个偶校验位和1个停止位(1)组成。

当该串行口每分钟传送1800个字符时,则波特率应为300b/s 。

解答:串口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为:1800/60=30个字符/秒所以波特率为:30个字符/秒×10位/个字符=300b/s13、8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积存器SBUF、接收缓冲寄存器SBUF 、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14、当向SBUF发“写”命令时,即执行MOV SBUF,A 指令,即向发送缓冲寄存器SBUF装载并开始由TXD 引脚向外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后便使发送中断标志位TI 置“1”。

15、在满足串行接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0 的条件下,置允许接收位REN=1 ,就会接收一帧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并装载到接收SBUF中,同时使RI=1,当发读SBUF命令时,即指令MOV A,SBUF 指令,便由接收缓冲寄存器SBUF取出信息同过8051内部总线送CP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七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由【数据库表】构成,此外,还包含索引、【表之间关系】、数据有效性规则和【安全控制规则】等信息。

数据库表必须是【二维】表,是一种【结构化】、【有数据类型】的表格。

2.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有【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能共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并行访问数据效率最高,【人工管理】阶段处理数据量最小,集中式数据库管理是指【数据库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简称为【 DBS 】,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人员】组成,计算机硬件搭建了系统运行和存储【数据库】的硬件环境;【软件】除用于管理、控制和分配计算机资源外,还用于建立、管理、维护和使用【数据库】。

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4.在DBMS中,通过【数据定义语言或DLL 】语言建立数据库中的表、视图和索引;用【数据操纵语言或DML】语言进行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用【数据查询语言或D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

5.从用户角度来看,事务是完成某一任务的【操作】集合。

多个事务并发更新数据容易引起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实现数据项互斥访问要求的常用方法是锁定数据项,常见的数据共享锁定方式是【共享型锁】和【排它型锁】。

6.在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转化过程中,中间要经历【信息】世界;人们用【概念模型】描述信息世界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用【实体】表示事物,用【属性】表示事物的特征;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世界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用【一行数据或一条记录】表示事物,用【数据项、列或字段】表示事物的特征。

7.在数据安全性控制方面,DBMS所采取的措施有【用户标识和密码鉴定】、【用户分级授权】和【数据加密】。

8.在数据模型中,除了描述实体本身以外,还要对【实体间联系】进行描述;实体之间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联系;对于学生实体而言,―姓名‖是【属性】,―李明‖是【值】。

9.在数据模型中,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基本层次数据模型用于描述【两个】实体(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由它支持的【数据模型】决定。

可能有多个根结点,每个非根结点可能有多个父结点,这是【网状】数据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而每个非根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这是【层次】数据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用二维表描述【实体型】,表中每行数据描述一个【实体】,通过【属性的值】能分析出同类实体之间联系,通过【具有相同含义的属性】能分析出不同类实体之间的联系。

10. 用E – R方法描述学生实体时,用【矩形】图形表示学生,用【椭圆形】图形表示学号,用【菱形】图形表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

11. 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中,一个对象包含【一组包含对象数据的变量】、【一组用于描述对象行为特性的方法】和【一组对象所响应的消息】3方面的内容。

方法由【方法的调用说明】和【程序代码】两部分组成。

将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归结为【类】。

12.在关系数据库中,通常将关系也称为【二维表】;将一个数据记录称为【一个元组】,用于表示【一个实体】;将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值域】;如果一个关系中包含n个属性,则将该关系称为【n元或n目】关系。

13.关系模式用于描述表的【结构】,除包含模式名、属性名和主关键字外,还要包含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信息。

14.数据模型主要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三个要素组成。

15.对关系数据库表中数据主要有【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或检索】【两个表连接】、【数据记录选择】、四种操作。

这四种操作可以归纳成【数据项投影】、【数据插入】和【数据删除】五种基本操作。

16.在关系数据模型中,有【域】、【实体】、【参照】和【用户定义】四类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17.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定义了选择、投影和联接等专门的关系操作。

从表中选取若干列的操作被称为【投影操作】;从表中取出若干行的操作被称为【选择操作】;由两个表生成一个新表的操作被称为【连接操作】。

对SQL语句SELECT* FROM 学生WHERE 性别=“1”来讲,【WHERE 性别=“1”】部分为选择操作,【*】部分为投影操作;SQL语句SELECT Count(*) FROM 学生,将输出【 1 】行数据。

18. SQL是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它由【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查询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4部分组成。

Select语句属于【数据查询语言】;Alter Table语句属于【数据定义语言】;Update语句属于【数据操纵语言】。

二、从参考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在数据处理的人工阶段,程序与数据组的关系是【 A 】。

A. 一一对应B. 一对多C. 多对一D. 多对多2.【 D 】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 Visual FoxProB. Access D. SQL Server D. Windows3.【 B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 MDB文件B. OracleC. WordD. 文件系统4.【 C 】不是数据库系统组成要素。

A. 用户B. 操作系统C. ExcelD. 硬件平台5.【A 】是数据库系统的简称。

A. DBSB. DBMSC. ODBCD. DBAS6.【B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

A. DBASB. DBMSC. ODBCD. DB7.【B 】是一对一的联系。

A. 辅导员与班级B. 校长与学校C. 学生与课程D. 服务器与计算机8.【D 】是一对多的联系。

A. 行驶的汽车与驾驶员B. 校长与学校C. 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与客户机D. 运行的列车与旅客9.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正确说法是【C 】。

A. 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B. 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外的开发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C. 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应用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带来的应用程序10. DBMS是指【C 】。

A. 数据库B. 数据库应用程序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数据库系统11. 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和完整性控制机制由【B 】完成。

A. OSB. DBMSC. DBASD. 硬件平台12.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中所有的记录构成【C 】。

A. 实体B. 实体型C. 实体集D. 实体属性集13.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结构用于存放【D 】。

A. 实体B. 实体型C. 实体集D. 实体属性集14. E – R方法用图形方式描述实体及其联系。

在此种方法中没用到【C 】图形。

A. 矩形B. 椭圆形C. 三角形D. 菱形15.方法用于描述事物的行为特性,通常将方法也称为操作。

方法主要用于【D 】数据模型。

A. 层次B. 网状C. 关系D. 面向对象16. 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中,【D 】之间具有继承性。

A. 变量与属性B. 类与对象C. 对象与子对象D. 类与子类17.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中,【C 】用于唯一确定对象。

A. 对象属性值B. 对象名称C. 对象标识D. 对象方法名18.在关系数据库中,通过【C 】不能唯一确定表中的记录。

A. 主关键字B. 关键字C. 外码D. 候选码19.在关系数据库中,对外码的正确说法是【D 】。

A. 本表的主关键字B. 同时为本表和其他表的主关键字C. 不能是本表中属性D. 不是本表关键字,是其他表主关键字20.关系数据模型中,限定年龄属性值的范围属于【A 】。

A. 域完整性约束B. 实体完整性约束C. 参照完整性约束D.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21.在SQL语言中,用Create语句建立表时,对【C 】数据类型的字段需要说明最大宽度。

A. 日期型B. 逻辑型C. 文本型D. 备注型22.在SQL语言中,用Create语句建立表时可以使用Not Null,其含义是【B 】。

A. 字段名不能为空B. 字段值不能为空C. 字段值不能为0D. 字段值不能填“Null”23.在SQL语言中,用Create语句建立表时,用“Primary Key”进行定义【A 】。

A. 主关键字B. 关键字C. 候选码D. 外码24.向教师表中添加“单位”属性应该使用的SQL语句是【B 】。

A. Alter DropB. Alter TableC. Create TableD. Update25.在学生表中填加“赵晓惠”的有关选课数据,应该使用【A 】SQL语句。

A. Insert IntoB. Alter TableC. SelectD. Update26.【D 】与Select * From 成绩Where 成绩>=55 And 成绩<=59语句等价。

A.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55 Or 成绩<=59B.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55 Like 成绩<=59C.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In(55,59)D.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Between 55 And 5927.【C 】与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59 Or 成绩=80 等价。

A.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59 And 成绩=80B.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Like(59,80)C.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In(80,59)D. Select * From成绩Where 成绩Between 59 And 8028.在SQL语言中,【C 】短语在Select语句中实现关键字段分组统计。

A. Order OnB. Group OnC. Group ByD. Order By29.在SQL语言中,【D 】语句能删除表中记录。

A. Delete …While <条件>B. Delete …By <条件>C. Delete …For <条件>D. Delete …Where <条件>30.在SQL语言中,【B 】语句用于删除表中的字段而保留表。

A. Select …B. Alter …C. Delete …D. Drop …31.在SQL语言中,【D 】语句用于删除表。

A. Select …B. Alter …C. Delete …D. Drop …32. 在SQL语言中,【C 】语句用于更新表中数据记录。

A. Insert …B. Alter …C. Update …D. Select …33. 在SQL语言中,Update语句属于【B 】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