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篇一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南阳市三十三小陈朋
学困生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形成是影响学生学业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障碍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逃避数学学习。到底学习障碍来自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还是教师的教学因素。为此,特选择了一些学习态度较好、智力一般、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的学习片段作个案研究。
一、研究、分析对象
王某,男,九年制义务教育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家庭环境良好、智力一般、作业速度慢,数学成绩不佳。
二、了解掌握知识背景
出示题目:10个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
师:请解出这题。〔周某看了好一会〕
周:列式:10+36=46〔千克〕46--12=34〔千克〕师:为什么这样做,说说理由行吗?
周:〔又看了一会〕换了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14(千克〕师:别怕,想清楚再做。
周:换一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38〔千克〕
再出示题目: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师:会做吗?
周:会,加起来 36+12=48〔千克〕学情分析:
从王某的解题来看,他对自己是否能正确解答毫无把握,本次学例反映了这种学习特征,他是否做对靠碰气,由此可推断周某学习障碍的根本成因在于“数学语言理解〞障碍。
三、实施过程
集体授课形式为主,把方案事先告诉全体学生,要求同学们尽量配合,直到没一个同学均能熟练地掌握,发现他的智力能够完成一般学生完成的学业要求。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案例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案例
教案目标:
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学会使用各种形式解决加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进位和借位的运用;
3. 运用各种解题方法解决加减法问题。
教学难点:
1. 进位和借位的理解;
2. 解决复杂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料:数字卡片、计算器、练习册等;
2. 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视频播放设备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及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原理及运用;
3. 演示几个简单的加减法例题,让学生跟随计算。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自主练习加减法运算,老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加强运算能力。
四、梳理(10分钟)
1.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减法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学习成果,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2. 提醒学生复习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合理,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兴趣,讲解部分内容清晰明了,练习环节设计丰富多样,梳理部分总结扎实明了。但在练习环节中,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下节课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
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案例1:在数学课堂上,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穿
插教学。教师充当大灰狼,学生扮演小白兔。只要小白兔计算准确,大灰狼就可以让小白兔
回家,计算错误大灰狼就要实施惩罚。为了加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带上大灰狼的
头饰、模仿大灰狼的语气、运用一些夸张的动作,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达到了
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一个刚刚从幼儿园升级为小学生的孩子,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理解。他
们喜欢教师的肯定,知道教师表扬的事情就是正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
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当然,教师的表扬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度,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也要
适当地提醒,并多加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例如:“虽然这次有一点点的小错误,但是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改正的,并且会很出色的完成任务。”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保证学生逐渐进步。教学中抓住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低年级学
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教师点燃,只要教师的方法应用得当。
案例2:在学习“七巧板”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个“藏宝图”,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拼七
巧板,谁拼的形状越多、谁就可以打开“藏宝图”的一角,这样课堂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拼摆,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打开了“藏宝图”,最终得到了奖励。教师可设置一些具有奖励言语的
粘贴等等。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的教学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
理特征。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
10大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位小学自然课教师在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游着一只“鸭子”(标本),教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戏逗“鸭子”,“鸭子”果然紧紧跟着馒头转。学生感到惊奇。教师边演示边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教师就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铁片,又从馒头中间拿出一块磁铁。接着,他向学生演示了磁铁的两端分别对不同的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磁铁的特性。然后,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磁铁,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两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并表扬他们。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思考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将设计方案制作出来。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磁铁”这一课时,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答:
(1)综合有效地运用了一下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2)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论法、谈话法等。(说明)案例二
李老师自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中心小学教四年级的语文课。李老师的事业心极强,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几乎将班上的空堂全用于上语文课,因而语文课由每周9节变成了14节,且周周如此。上课时,他将自己认为简单的、没意思的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干脆删掉,另补充一些自己欣赏的名篇名段,并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大讲特讲。你认为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运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答:李老师的动机虽是好的,但他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并不正确。
小学数学教材案例分析(优秀8篇)
小学数学教材案例分析(优秀8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二位数加法与减法游戏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二位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计算器。
2. 游戏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二位数加法或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1.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组分配一个计算器和一叠游
戏卡片。
2.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从卡片堆中抽一张卡片,组员依次计算出结果并按照规定的顺
序报出。所报结果正确的小组获得该卡片。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的卡片数量最多的
为胜出组。
3. 游戏操作:每轮游戏中,组员依次按顺序报出计算结果。然后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则小组获得该卡片并放入自己的卡片堆中,否则,丢弃该卡片。时间结束后,小组统计自己获得的卡片数量。
4. 完成游戏后,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考察到的知识点,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扩展:
1. 改变游戏规则,增加游戏的难度,如使用较大的数或者增加四则混合运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游戏中的策略,如如何更快地计算出结果,如何更好地合作等。
教学评估:
1.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能力。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数
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在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分析
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学案例,探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案例一:寻找规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在上数学课时经常犯错误。他的
数学老师通过给他出一道寻找规律的题目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题目
如下:
1, 4, 9, 16, (?)
小明的任务是填写问号处的数字。他认真观察了前面的数字,并注
意到每一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25。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了一种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方法。教师可
以给学生出一些数字序列或是图形序列,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帮
助他们在数学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加以利用。
案例二:逻辑推理
小红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在逻辑推理方面表现得不太好。
她的数学老师设计了一道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题目,帮助她提高思维
能力。题目如下:
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加跳远比赛,他们跳远的成绩如下:
甲跳得最远,乙跳得比丙远,丙没有跳得最后,戊没有跳得最远。
请问,谁的跳远成绩最差?
小红通过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推理出乙的跳远成绩最差。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逻辑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解决实际问题
小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他的数学老师通过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问题如下: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案例分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创设反思的情境和创造反思的机会,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初步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和创新教育的新视点。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案例分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10的认识》案例分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创设反思的情境和创造反思的机会,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初步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和创新教育的新视点。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的对错与优劣,直至评价后才有反思的意识,造成思维的脱节,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发展,因此“主体反思”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视点。下面结合《10的认识》一课教学,就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意识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生1:有1、2、3、4、5、6、7、8、9。
生2:还有0。
生3:有0、1、2、3、4、5、6、7、8、9。
(学生回答后,屏幕分别出现0至9这十个数字娃娃。)
师:在这些我们所学过的数中,谁最大?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9最大。
师:(课件同时播放)数字娃娃9知道自己最大可骄傲了,它对0至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是,9没话可说了。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让学生观察。师:这是什么角?学生:直角。师:怎么判断的?学生:有一个90度的角度。师:好!再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让学生观察。师:这两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学生:锐角和钝角。师:怎么判断的?学生: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师:好!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会说一个角度,如果是直角,你们就举手,如果不是直角,就不要举手。开始。师:30度。学生:不举手。师:60度。学生:不举手。师:90度。学生:举手。师:110度。学生:不举手。师:好!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更难的游戏。我会说一个角度,如果是直角,你们就举手,如果是锐角,就摆手,如果是钝角,就不要动。开始。师:120度。学生:摆手。师:45度。学生:摆手。师:90度。学生:举手。师:好!
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会在黑板上画出这些角度,你们来判断。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角度,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本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角的初步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这个教学案例:
1、增加角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知道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道路,找出其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2、增加角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角的度数和大小。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三角函数和角度制和弧度制的转换。
3、增加角的深入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深入研究,让学生了解角的更多性质和定理。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
认识他?
2、师概述阿凡提扣“生”“死去”签下的故事。(阿凡提就是古时候一个很精明的人,他讨厌协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讨厌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缺钱的坏人都很害怕他,一
直想陷害他,就打听个罪名把他第一关出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决罪犯时必须
使他扣“生”“死去”签下,如果抽到“生”签下,就不必死去。国王为了必须阿凡提死去,就把2个字都译成“死去”,有人把这件事说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使阿凡提扣“生”“死去”签下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吃掉,大家很惊讶他为什么这样搞,阿
凡提说道:“整颗的签是我的,恳请关上剩的签下,如果就是‘死去’,那我的就是
‘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躲过了一劫。今天,他走进我们教室里,想要看一看同学们
与否和他一样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掏出一个箱子,放入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
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如果阿凡提说你们,他“拎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晓得
他拎的就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要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
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道:“我拎的不是数学书,恳请大家猜一猜,我拎的就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建议有条理,讲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篇
小学二年级典型案例分析篇一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
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
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张同学今年八岁了,由于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
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
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
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
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
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
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除法的估算
精心整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除法的估算
案例分析——
除法的估算
燕子墩乡中心小学庞学伟
在进行除法估算的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三年级的同学准备开一次联欢会。他们邀请了爸爸、妈妈要为他们做一次饺子宴。你们知道包饺子要有哪些准备工作吗?学生回答:要准备面粉和馅。我接着说道: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帮助三年级的老师为同学们分配材料。这样从生活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数学起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联系。
除数深刻。解答后,我放手可以最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才能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怎么进行总结反思呢?以下小编为大家整整理了一些对《认识角》《三角形的面积》《统计》三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认识角》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的缺点
大型企业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越来越重视舞台展示型的案例分析中涌现的优异学子。
当然,案例分析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1、编制比较困难。案例分析题对背景资料有很高的要求,这给编制带来较大的困难。
2、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篇幅或分数较大,但题量较小,因而影响到整卷对知识面的覆盖。
3、评分上容易受阅卷者主观因素的干扰,所以评分信度不易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
课程改革后,“估算”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切实展开探索活动,充分模拟生活情景放手让学生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
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所在。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
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现在新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分析:如果能细细体会其中每一步,就不难发现这位老师备课时的良苦用心,体会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情境只有为教学服务、适合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的情境就是多余的。
①创设的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
在创设的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接触过什么事情等等。一个真实、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创设的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不能脱离学科因素
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科。情境的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服务于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那是没有意义的。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往返”;另一方面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
③教学情境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成长的情境因素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④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挑战性
案例4:
有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一课时,觉得教材中的主题图“高矮”关系不明显,就结合当时的时事,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创设了一个情境图。他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前不久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2)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3) 提问:观察这幢大楼,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这幢楼有很多层。
生2:我看到这幢楼有很多窗子,有很多门,有很多房间。……
(4) 师: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从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生3:我会很害怕。生4:我会腿发软。生5:我还怕会掉下来。
(5)师:这座大楼和我们的教学楼相比,有什么不同?生6:这座大楼更大。生7:这座大楼更漂亮。生8:要是我们能到这样漂亮的地方上课就好了…………
(6)师不耐烦地出示另外一张图片“你们看看,图片上这三个人谁高谁矮?!
这时,教师有点急了,心想:总算引到主题上了。可是,这时已用去15分钟了!自然而然,这堂课完不成任务了。 1.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应该如何整合教学资源。
2. 你认为该教师的引导有问题吗?如有问题请简要谈谈发生问题的缘由。
3.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与引导”,并为本教学片段设计至少三个问题。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见《数学课程标准》第51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大胆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作为教学情境图,试图将数学学习内容“高矮”的导入与关注时事、关心世界、热爱和平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匠心独运。然而,学生情境学习时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思维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比高矮,总在中心问题之外“画圈子”,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策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
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没有提供专门起导入作用的情境图。另外,从呈现的第1幅场景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直接注明图中的男生高、女生矮,显然,编者也不想在导入时多费时间,也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接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比高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案例5:片段1、5的认识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不错,请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