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标准12020年4月19日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中小学教师职称统一为三级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健全制度体系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将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后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小学小中高)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按照国家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明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将新出台我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第二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明年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将注重教育教学一线任教的教师,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已评聘相应岗32020年4月19日。

中小学教师职称法改革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法改革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法改革实施方案1. 引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我国决定对中小学教师职称法进行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提高评审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 改革目标2.1 提高评审公平性:建立公正、透明的评审机制,确保教师职称评审的公平性,防止人为干预和腐败现象。

2.2 科学评价教师能力: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表现和教育教学能力,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

2.3 激励教师成长:通过职称评审制度,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2.4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

3. 改革措施3.1 完善评审标准:制定详细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包括教学成果、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师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核指标。

3.2 设立评审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由教育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组成,负责职称评审工作。

3.3 加强评审程序监管:建立评审工作监督机制,确保评审程序和结果的公正和公正性,严厉打击评审中的不正当行为。

3.4 推动教师培训和发展: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和专业成长。

3.5 加强信息化支持: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评审材料和资料,便捷高效地进行评审工作。

4. 实施步骤4.1 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根据改革方向和目标,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具体细则和操作规范。

4.2 建立评审委员会:组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责任和评审程序,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3 宣传解读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政策,提高广大教师对改革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职称评议制度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议制度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议制度改革方案一、背景介绍教师职称评议制度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管理机制之一,评定教师的职称和职务水平。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职称评议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如评价标准不明确、程序繁琐等,亟待改革。

二、制定改革方案的目的本次教师职称评议制度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评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效率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三、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教师职称评议的核心,本次改革将建立更科学、更有效的评价标准。

首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成果。

其次,结合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最后,考虑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态度,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风。

四、简化评审程序评审程序的简化是改革的重要一步。

本次改革将通过整合评审机构和简化评审流程,减少评审环节,提高评审效率。

此外,引入信息化技术,将评审材料和评审结果电子化,实现在线评审,大大缩短评审周期。

五、增加教师自评环节教师自评是保证评价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本次改革将加强教师自评的力度,教师可以在评审前自主填写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情况,并对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反思,以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六、设置专家评审团队为了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次改革将组建由国内外教育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

评审团队将根据多方意见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绩,以避免评审过程中的主观偏见。

七、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是促使教师积极工作的重要因素。

本次改革将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给予评聘高级职称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优先选拔等措施,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绩效,不断追求卓越。

八、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训和指导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次改革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建立定期的指导机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2篇)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2篇)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一、前言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是对中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中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励中学教师积极进取,推动中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评定标准和流程1. 评定标准(1)参评条件:申报职称的教师需具备以下条件:- 本科以上学历,具备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在本学科或教学领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教学业绩和教学水平符合评定职称的要求。

(2)评定职称:根据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将中学教师职称分为以下类别:- 初级职称: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满3年,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可评定为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具备初级职称满3年,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教师可评定为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具备中级职称满3年,教学业绩显著、在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绩的教师可评定为高级职称。

2. 评定流程(1)自愿申报:符合评定条件的教师可自愿申报职称评定。

教师需填写申报表,提交相关材料,并由学校审核确认。

未通过学校审核的教师可以申请复审。

(2)材料审查:学校按照评定标准对教师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教师进入下一环节。

(3)学科考试:教师按照规定参加相应学科的考试,以测试其学科水平和专业知识。

(4)教学观摩:教师按照规定观摩其他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综合评价:学校按照教师申报材料、学科考试成绩和教学观摩成果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6)评定结果公示:学校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

(7)评委评议:评审委员会对教师的评定结果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

(8)职称授予:评定委员会据评审结果确定教师的职称,并授予相应职称。

评定结果将在学校网站公示,同时将职称授予通知书发给教师。

三、评定要求和指导1. 评定要求(1)初级职称评定要求:教师需具备较好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能独立完成日常教学任务。

教师职称评选与晋升方案

教师职称评选与晋升方案

教师职称评选与晋升方案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称评选与晋升成为了衡量教师专业水平和岗位职责履行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评选条件、评审程序、评审标准、职称晋升的意义等方面展开回答,为读者解析教师职称评选与晋升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评选条件教师职称评选的条件是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般而言,评选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和相应的学历学位。

具体而言,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可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教师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学历学位包括师范类学历学位和相关专业学位,如硕士、博士等。

评选条件的设定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岗位职责和职称晋升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德师风等方面有所建树。

二、评审程序教师职称评审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环节:申请、评审和公示。

首先,教师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所在单位提交职称评审申请,同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明。

其次,教师所在单位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评审。

最后,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并向社会公示评审结果。

评审程序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旨在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评审标准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应根据职称的级别和岗位要求来制定。

评审标准通常包括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教学能力、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改革和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是评选教师职称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绩。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评选职称的重要依据,主要考察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科学研究成果是评选职称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等。

教育教学改革和师德师风是评选职称的重要参考因素,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贡献和敬业精神。

四、职称晋升的意义教师职称的晋升对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条件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条件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条件(一)资格、资历标准条件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含原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下同)任职资格并受聘中小学一级教师岗位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后,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中小学一级教师岗位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以上。

(二)学生管理工作条件具有较丰富的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从教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年级组长(主任)以上或担任过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学生管理工作以上,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所带班级、课外活动小组或个人等获得过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表彰奖励。

没有班主任岗位设置的教育事业单位可不作要求。

(三)支援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条件城市(地级以上城市)学校教师须有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受援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据对支教教师的考核评价意见。

在乡镇以下学校或教学点任教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评审。

(四)教学工作条件1、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教学业绩显著。

其中,中学教师从教以来承担过一次大循环(初一至高三)或两次小循环(初一至初三或高一至高三)的教学工作,或连续承担三届以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小学教师必须能够承担并胜任小学一至六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

任职期间能够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开设选修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

2、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担任校长、副校长的授课时数分别不得少于本学校专业课教师标准工作量1/4、1/3,并提供近一学年的规范教案(学案)。

农村学校因课程计划、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较少的,任课教师应有其他教学工作量作为补充(由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出具原因证明)。

3、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良好,在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中名列前茅。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2.分类制定评价标准
-教学型教师:侧重评价其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
-科研型教师:侧重评价其科研能力、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方面。
-社会服务型教师:侧重评价其在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贡献。
3.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第1篇
最新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一、引言
为深化我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公正:确保教师职称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分类评价:根据教师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2.培训宣传:对教师进行政策培训,提高其对职称改革的认识。
(三)监督与评估
1.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2.效果评估:定期对职称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调整改革措施。
五、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政策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严肃查处职称评审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职称评审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稳步推进改革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改革。
-及时总结改革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措施。
五、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各地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全文完)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细则,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重要调整和优化,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系列的细则。

首先,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应以培养学生为核心,从教学效果、师德师风、专业素养和业绩贡献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全面和个性化。

其次,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职称评定的程序与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建立健全评审机构,通过专家评审和评定委员会综合评议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审。

评审过程透明公正,评审标准科学合理。

教育部还规定了具体的评审材料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研究、教科研获奖等方面提供丰富的材料,并注重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再次,最新细则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准入条件和职称晋升标准。

教师职称评审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学科专业和教育教学能力,要综合考虑教师的工龄、岗位级别、学位、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因素进行评价,以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绩。

总结起来,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细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巨大突破和优化,明确了评审的核心指标和流程,为教师职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这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
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激励了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进取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系列职称评分细则

教师系列职称评分细则

教师系列职称评分细则一、教师系列职称的等级划分:1.助教:从事教学工作不满1年;2.讲师:从事教学工作1-5年;3.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5-10年,有较高教学水平;4.教授: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

二、教学能力评分细则:1.教学内容准备:准备充分的教学计划,能够清晰明了地传授知识和技能;2.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4.课堂管理:能够有效管理课堂秩序,确保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良好;5.教学创新: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果;6.教材建设:能够编写或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参考资料。

三、科研能力评分细则:1.科研成果: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论文或获得专利证书;2.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项目;3.学术地位: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4.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5.学术荣誉:获得学术界的一些荣誉和奖励;6.研究团队:参与或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科研团队。

四、教务管理能力评分细则:1.教务工作组织:能够有效组织和安排教务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2.教务政策执行:能够准确执行教务政策,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3.教师评估和考核:能够参与教师评估和考核工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4.学生管理:能够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籍管理、班级管理等;5.教务信息管理:能够精确记录和管理教务信息,确保教务工作的及时和准确。

五、师德师风评分细则:1.遵守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正直诚实;2.爱岗敬业: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认真负责;3.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4.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学术诚信规范,不进行学术造假和抄袭行为;5.团队合作: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和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评价,是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原则、评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评定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原则。

1.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教师职称评定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应当公开透明,确保每位教师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评定。

2. 以教学业绩为核心。

教师职称评定应当以教学业绩为核心,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3. 以专业发展为导向。

评定标准应当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为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评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 教学业绩。

评定教师职称应当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业绩,包括教学成果、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就。

2. 学术研究。

评定教师职称还应当考虑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表现,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

3. 教育教学改革。

评定教师职称还应当考虑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表现,包括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和水平,能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评定程序。

1. 提交材料。

教师在申请职称评定时,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相关的评定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教学成果、学术研究成果、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等。

2. 组织评审。

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教师的评定材料进行评审,进行综合评定和审核。

3. 公示结果。

评定结果应当进行公示,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开透明。

教师职称晋级评定规定

教师职称晋级评定规定

教师职称晋级评定规定一、规定概述教师职称晋级评定规定是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程序。

二、晋级条件1. 学历要求:晋升各级教师职称首先需要满足相应的学历要求,例如晋升到副高级教师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

2. 教学成果:教师晋级评定会对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教学评估、教材编写、课程设计等方面。

3. 学科研究: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并能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

4. 教师培训:教师权益保障部门会要求教师参加一定数量的专业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5. 师德表现: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公益活动。

三、评定程序1. 申报材料:教师需要按照规定提交晋级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教学成果和学科研究成果等。

2. 评审小组:学校组织专业评审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小组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历的教师组成。

3. 面试考核:申报教师需要通过面试考核,向评审小组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成果。

4. 结果公示:评审结束后,学校会对晋级结果进行公示,以保证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评价标准1. 教学成果:评定教师职称时,会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估、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管理等方面。

2. 学科研究:教师的学科研究成果会根据其学术价值、影响力和创新性进行评估。

3. 师德表现:评价教师职称时,会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工作积极主动性等。

五、晋级带来的影响教师职称晋级对教师个体和学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1. 个体获得荣誉:教师晋级可获得相应的职称和待遇提升,增加教师的专业认可度和社会地位。

2.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晋级评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六、晋级评定的挑战1. 评定标准不统一:不同学校、地区对教师职称晋级评定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评定结果不一致。

2. 评定流程繁琐:评定程序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教师职称方案教师职称方案一、背景介绍教师职称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师职称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不适应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此,需要对教师职称制度进行,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2.原则:公平、公正、激励、激励。

三、内容1.职称评审标准的改变(1)加强教学能力的评价。

在职称评审中,教学能力应成为首要考核指标。

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能力,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2)注重专业发展和教育的贡献。

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方面的创新成果和贡献,应纳入职称评价的考核范畴。

2.职称评审程序的简化(1)优化评审机制。

建立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成果的评审委员会,由专家、校内外教育界人士组成,负责评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情况。

(2)压缩评审周期。

将职称评审周期由现在的3年缩短为2年,加快教师职业发展的步伐。

3.职称评审结果的灵活应用(1)激励优秀教师。

对获得更高职称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励其再接再厉,继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灵活使用职称评审结果。

职称评审结果可作为教师进入高级职位、参与教研项目和课题的重要依据,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四、实施策略1.宣传教师职称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2.建立职称评审的指导文件和评审标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3.加强对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评审能力和水平。

4.鼓励教师参与教育和创新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5.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供便捷的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和申请系统,提高评审效率。

六、预期效果1.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热情。

2.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

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

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其教学能力和教育素质的评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职称评定成为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要求的层面展开,分析其内涵、范围和标准。

一、评定级别及标准教师职称评定分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三个级别。

对于讲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副教授,要求在学科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而对于教授,要求在学科研究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能够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教学水平评价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教学水平的评价。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定者可以通过教学观摩、课堂讲评、教学案例等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科研能力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是评定教师职称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和学科研究能力,积极参与学科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评定者可以通过查看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和专著来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评价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也是评定教师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评定者可以通过查看教师的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改革成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

五、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评价教师的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也是评定教师职称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应当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评定者可以通过查看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情况来评价教师的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能力。

六、综合素质评价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外,综合素质评价也是评定教师职称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

评定者可以通过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考察,以及对教师在教学改革、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情况进行评价。

吉林教师职称评定方案

吉林教师职称评定方案
(二)中级职称(二级教师)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5年。
2.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3.取得初级职称后,参加不少于240学时的继续教育。
(三)副高级职称(一级教师)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0年。
2.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能指导中级职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应严守评审纪律,违反规定者将依法依规受到处理。
六、附则
1.本方案由吉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为五年。
---
3.取得中级职称后,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
(四)正高级职称(高级教师)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5年。
2.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能指导副高级职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取得副高级职称后,参加不少于480学时的继续教育。
四、评定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六、附则
1.本方案由吉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
第2篇
吉林教师职称评定方案
一、引言
为提升吉林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确保职称评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及职称评定相关政策,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教师职称评定方案。
二、评定对象及资格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年。
2.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
3.参加累计不少于120学时的继续教育。
(四)中级职称(二级教师)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引言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是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教师的晋升和职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教师职称评定办法亟待改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的改革方案,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评定指标的合理性评定指标是衡量教师职称的重要标准,要合理、科学、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应该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果,如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等。

其次,需要考虑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贡献,如教材编写、研究成果等。

最后,还应该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如师德师风、继续学习等。

通过合理的指标来评定教师的职称,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多元化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往往只重视学术成果,忽视了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

改革方案应提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术论文发表、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防止评价体系的滥用和不公。

三、提升师德师风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应重视师德师风的评价,在评定过程中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师德师风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的考核和培养,能够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履行职责,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四、建立培训机制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应该结合教师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培训机制包括职前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学习交流等多个方面。

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加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同时,培训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五、注重教学实践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改革方案应注重教学实践的评价。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评价教学实践应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方案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教师职称改革的必要性、现行评定制度的问题、改革的方法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职称评定改革的必要性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学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然而,长期以来,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以学术论文数量为主要评定指标的制度,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容易导致教师偏向研究而忽略教学。

其次,评定标准过于一刀切,没有考虑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点,给许多教师造成了困扰。

因此,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评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当前,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首先,评定指标不够全面,存在片面性。

现行评定制度过于重视论文数量,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其次,评定标准过于刻板,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和教师的专业特长。

这使得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评职称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评定过程中,评委的选择和评定结果的公正性也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现行评定制度需要改革。

三、改革的方法及措施针对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改革方法及措施。

首先,评定指标应更加全面,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等。

其次,评定标准应更加灵活,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和教师的专业特长。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此外,评委的选择应更加公正公平,避免出现评委利益相互纠缠的情况,确保评定结果的公正性。

同时,评定过程应更加透明化,让教师和学校对评定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监督。

四、改革可能面临的挑战教师职称评定改革虽然迫在眉睫,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如教师、学校、评委等,他们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

其次,改革需要制定出一套全新的评定标准和制度,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不少的资源。

此外,改革的推行也需要充分的组织和宣传,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教师职称评定干货

教师职称评定干货

教师职称评定干货
1.评定标准:教师职称评定主要参考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以及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并且要考虑评定职称的级别和具体领域的特点。

2.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因素,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等。

同时,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不仅仅是数量和质量。

3.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评定教师职称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同时,要注重学生评价和反馈,并且要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改进能力。

4.教学管理能力:教师职称评定还要考虑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评估等。

同时要注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自我提升:教师职称评定还要考虑教师的自我提升能力,包括参加职业培训、学术研讨、教学改革等。

同时要注重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

- 1 -。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教师职称评定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管理工作,它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是根据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背景、评定标准、评审程序、待遇激励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探讨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的重要性和改进的途径。

一、背景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完善的一项制度。

根据我国教育管理的需要,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公正的评定机制,以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的出台,使得教师职业的晋升和激励有了明确的依据,也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评定标准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的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则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三、评审程序教师职称评定办法规定了评审程序。

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本单位的初试、复试和终审等环节,经过审核、面试等多个环节进行评审。

评审程序的设计既要保障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又要尽量减少评审过程的繁琐性和不确定性,使评审过程更加科学和高效。

四、待遇激励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在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有明确的要求,并将其与薪资待遇挂钩。

职称评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职务和待遇。

这种待遇激励措施既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权威性和公正性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评定工作的核心。

评审机构要设立在具备较高声誉和专业性的高校或教育行政机关,评审专家要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评审经验。

同时,评审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评审办法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六、改进途径为更好地开展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改进途径。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和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其次,完善评定办法,加大对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视。

2023年教师评职称改革方案

2023年教师评职称改革方案

2023年教师评职称改革方案篇一:2023 年教师评职称改革方案有望出台。

据悉,此次改革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此次改革方案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放宽职称评定标准。

未来,教师职称评定将更加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而非单纯地考量教师的学历和资历。

同时,还将放宽职称评定的限制,允许教师自由申报职称,并对教师职称评定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清理不符合评定标准的教师。

2. 加强职称评定监督。

此次改革方案要求,职称评定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同时,还将建立职称评定投诉机制,及时处理师生投诉,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3. 优化职称评定流程。

未来,教师职称评定将实行信息化管理,教师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评定结果和评审进度。

同时,还将建立职称评定考核制度,对职称评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4. 加强教师培训。

此次改革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要将教师培训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

同时,还将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次改革方案的出台,旨在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教师职业将会更加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广大师生也将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篇二:2023 年教师评职称改革方案: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强化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2023 年教育部将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教师专业能力评价,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完善评职称制度1. 放宽学历要求在评职称时,将放宽学历要求,不再强制要求教师具备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而是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2. 优化职称等级将优化教师职称等级设置,更好地适应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同时加大对基层教师的扶持力度,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3. 加强实践能力评价将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更加注重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和业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称评定指导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指导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指导方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教师职称评定成为了对教师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和激励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定指导方案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于教师职称评定指导方案进行综合讨论。

一、评定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是评定方案的核心。

评定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且明确的,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评定标准可以包括教师教学考核成绩、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教学改革和创新、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二、评定程序评定程序的严谨性和透明性对于评定工作的公正性至关重要。

评定程序应该明确起止时间、提交材料的要求、评审时间和流程,并设立相应的救济机制。

评审机构应该由各有关方面组成,如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教师和行业专家等。

三、评定方式评定方式应根据不同的职称级别和专业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传统的申报材料、面试和答辩等形式,还可以引入同行评议、教学观摩、学术论文发表等方式进行评定,以全面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绩效水平。

四、职称权重各个职称级别的权重安排应根据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在评定中,应注重对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视,使得评定结果更加公正和准确。

五、评定结果公示评定结果的公示是给予师生有效参与和监督的重要环节。

评定结果应该及时公示,并向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通报。

公示的结果应当详细列示教师的得分和职称级别,并对未评职称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六、评定结果的使用评定结果的使用包括教师的绩效奖励和福利待遇。

教师职称评定的结果应在教师人事档案和学校人事管理系统中进行确认,并作为决定教师职称待遇的重要依据。

评定结果应当合理反映教师的绩效和成绩,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七、评定制度的改进与完善评定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是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动力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教师职称改革方案:2016年教师职
称评定标准
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统一为三级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
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
健全制度体系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将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后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小学小中高)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
按照国家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明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将新出台我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第二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明年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将注重教育教学一线
任教的教师,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已评聘相应岗位专业技术职务,长期未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即长期未履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件》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义务的,今后将不再按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级。

所以,提醒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双肩挑”人员(指兼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和乡镇教办人员以及原专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今后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按《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应承担一门学科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

否则,将按职责分类规范聘任到管理人员岗位。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

今后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将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地(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

附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四、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职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标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5.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二)高级教师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三)一级教师
1.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2.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5.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四)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五)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本文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