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名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名师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题为“西欧庄园”,下设两个子目:“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和“庄园法庭”,分别从经济和司法角度阐释了西欧庄园制度。

这节课位于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与本单元前一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后两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全方位呈现了欧洲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特点,共同构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风貌。

与原有教材相比,“西欧庄园”是全新内容的一课,西欧庄园作为独立的自给自足单位,承担经济、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职能,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也是客观全面了解欧洲封建社会必须要翻开的篇章。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方面看,通过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学习,对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以及封君封臣政治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为实现“封建时代欧洲”单元主题构建打下知识基础;从经验基础看,经历两年历史学科学习,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方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基本能够从史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初步具备了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从认知水平看,受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影响,学生对“庄园”“西欧庄园”很多认知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错误的,需要纠正完善。

如何通过生动的史实与生活化叙述将“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这样抽象的概念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掌握,需要教师精研教材实施教学,利用切适的史料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形成“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知识构建与思维提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农、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教材内容及提供史料,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它的出现、发展、消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符合欧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西欧庄园》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西欧庄园》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8课西欧庄园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 西欧庄园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 西欧庄园教案设计

第8课西欧庄园课题:西欧庄园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学生需求、现实基础、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家长需求、家长受教育背景及教育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情况等基本史实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导入: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庄园里生活着领主和佃户,他们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庄园是怎样管理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怎样呢?教学过程: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提问1:欧洲庄园经济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出现及发展(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2)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人员构成(1)领主:受封领地的封建主。

(2)居民: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土地构成(1)直领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2)份地:直领地之外的耕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3)共用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点拨: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领主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二、庄园法庭1.人员构成: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时间、地点: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审理范围(1)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租税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

(2)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4.惩罚手段: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5.审判依据: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6.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8课西欧庄园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欧庄园作为中古社会的重要经济单位,是学生理解中古欧洲社会结构的基础。

本课将围绕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开,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复杂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庄园制度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古欧洲社会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整体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庄园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难点:庄园制度的内在逻辑以及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庄园制度;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3.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4.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展示中古欧洲庄园的景象,引发学生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中古欧洲的庄园生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介绍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制度的内在逻辑。

3.操练(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在此环节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主要介绍了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发展、庄园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庄园制度的繁荣和衰落。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把握欧洲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古欧洲社会有初步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较为复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掌握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了解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庄园制度下农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2.难点: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史料、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庄园制度。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

2.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庄园制度有一个初步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对庄园制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5分钟)介绍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通过PPT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如农业生产、手工业、贸易等。

同时,分析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如封建主与佃户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总结庄园制度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教学设计:第8课 西欧庄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教学设计:第8课 西欧庄园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
2.“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激趣导入,入
的话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课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课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课,主要介绍了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社会的各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庄园制度的来龙去脉,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世纪西欧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尚未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庄园制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社会的各个方面,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认识,感悟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社会的各个方面。

2.难点: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庄园制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庄园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庄园主的地位、庄园劳动者的生活等。

4.分析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封建制度的巩固、农业生产的提高等。

5.知识拓展:介绍庄园制度在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及庄园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主要介绍了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本课内容涉及庄园的起源、庄园的构成、庄园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知识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庄园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庄园生活等方面产生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园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的起源、构成、生活以及庄园制度,掌握庄园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的起源、构成、生活以及庄园制度。

2.难点: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生活。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庄园实例,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庄园制度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世纪西欧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进入庄园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生活场景?”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入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庄园的起源、构成、生活以及庄园制度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插图、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示了西欧庄园的历史画卷。

本课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古欧洲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庄园制度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特点,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特点,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难点:庄园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欧庄园的生活。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关注西欧庄园。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特点,让学生对庄园制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庄园制度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园制度产生的背景。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庄园制度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庄园生活的特点,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社会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中古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庄园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庄园制度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2.教学难点: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古欧洲的庄园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讲解,重点阐述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5.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有关庄园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庄园生活的认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西欧庄园制度的了解。

7.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撰写一篇关于西欧庄园制度的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 research 能力。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欧庄园》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庄园的日常生活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一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起的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社会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庄园制度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庄园的日常生活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在西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庄园的日常生活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难点: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欧庄园的生活。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欧庄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奠定基础。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庄园的日常生活。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西欧庄园》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西欧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翔实,通过讲述庄园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还通过设置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历史思维。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庄园制度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认识庄园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2.难点:庄园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

2.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庄园制度的具体内容。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网络、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3.思考题、练习题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庄园制度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运用PPT展示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西欧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在此过程中,穿插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园制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庄园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庄园制度的理解程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

教材包括庄园的起源、庄园的构成、庄园生活、庄园制度的特点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理解庄园制度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这一较为具体的历史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庄园制度的基本认识,并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庄园制度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理解庄园制度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

2.难点:庄园制度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庄园生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庄园案例,让学生理解庄园制度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历史案例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世纪欧洲庄园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庄园的起源、庄园的构成、庄园生活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如“庄园制度对欧洲社会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庄园案例,让学生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部编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闻释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教材《相关史事》中庄园法庭的记录,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庄园的领袖与佃户;庄园法庭(2) 教学难点:庄园法庭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罗马发展时间线索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罗马称霸地中海(前1000年)(前509年)(前2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帝国分裂欧亚非帝国罗马帝国(476年)(395年)(2世纪)(前27年)1、导入: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封建“金字塔”帝王效忠和提供军队给予土地和保护大封建主效忠和服兵役给予土地和保护小封建主服劳役和耕种提供农耕土地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2、学习新课:第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西欧庄园的形成与发展:①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②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相关史事:(2)、西欧庄园的概念: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大的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

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

(3)、西欧庄园的图解:(见书)(4)、中世纪西欧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大体上是如下的情况:黎明前进早餐——也许是粗糙的黑面包(可不要品尝)和稀薄的淡色啤酒——然后做父亲的带领年龄大一些的儿子们在村子周围的田地里从黎明工作到日暮,按照季节不同,从事犁地、播种、刈草或收割。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第8课西欧庄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世纪的概念、庄园、庄园土地分类、庄园法庭等基本概念和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本课内容,了解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庄园,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法庭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了解西欧庄园的特点,认识庄园法庭的作用和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庄园形成,领主和佃户的关系。

难点:西欧庄园的特点,庄园法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西欧中世纪图片,介绍中世纪是指西欧封建社会历史阶段,引出庄园管理和农民生活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庄园的形成时间: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从此欧洲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庄园里。

2、庄园里主要生活着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领主是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

在自己的领地内,领主享有行政司法权力及其他特权,对农奴或农民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佃户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在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二)庄园的土地分类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是庄园管理组织的一部分,负责处理庄园内的法律事务。

庄园法庭的作用是维护领主的权益,处理佃户之间的纠纷,以及对佃户的惩罚。

庄园法庭实质上是领主的私人法庭,虽然有一定的法律程序,但是裁决结果往往偏袒领主。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以庄园制度为主题,通过讲述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庄园的产生、庄园制度的特点、庄园生活中的封建等级关系以及庄园制度的衰落。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澄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掌握庄园制度的特点和封建等级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性,理解封建等级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庄园制度的特点。

2.难点:封建等级关系的理解,庄园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讲解:分别讲解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重点阐述庄园制度的特点和封建等级关系。

3.讨论:学生就庄园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4.总结:对庄园制度进行总结,强调其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性。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庄园制度的衰落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产生:背景、原因2.发展:特点、封建等级关系3.衰落:原因、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参与、作业完成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2.过程与方法: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教材“相关史事”中庄园法庭的记录,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节选)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犁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讲授新课:(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讲述西欧庄园的概念、出现与发展。

提示:封建庄园是伴随欧洲封建制和农奴制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

它是封建领主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统治农奴的基层单位,也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出现: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发展: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和特点。

提示: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特点: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

最大特点: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3.提问: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西欧庄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中世纪的概念;庄园;庄园土地分类;庄园法庭等基本概念,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庄园法庭相关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

通过本课学习分析,庄园法庭的作用、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庄园形成;领主和佃户的关系;
难点:西欧庄园的特点,庄园法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西欧中世纪图片
“中世纪”,指西欧封建社会历史阶段。

封建时代的欧洲乡村是如何管理的呢?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本课讲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时间: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庄园里。

2、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
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领主: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

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最高统治者,享有行政司法权力及其他特权,大领主除设置官吏、法庭、监狱外,还设关卡、收赋税、铸货币。

领主对农奴或农民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领主是国主或上级领主的附庸,要履行服兵役、纳贡赋及其他义务。

欧洲中世纪占有领地的僧侣贵族、农奴主、庄园主也称为封建领主。

这三大领主占有大部分土地、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在很大程度上占有农奴的人身。

佃户: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

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

(2)在庄园里土地分类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3)、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二、庄园法庭
1、成员:领主或他的管家
2、处罚哪些行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3、处罚方式:罚金。

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

4、法律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5、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规则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庄
园法庭审理。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
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6、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的时间、地点不固定。

一般是每隔一段时期为了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有时候在领主宅地的厅堂,有时候在教堂,有时候在庄园的大树下。

(三)、本课小结:
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经济的基础。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庄园内部的关系是领主压迫、剥削依附农民或农奴的关系。

这一时期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
1、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时间大约在()
A.9世纪
B.10世纪
C. 8世纪
D.11世纪
2、西欧庄园的佃户主要包括()
A.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无地的农民
C.缺少自由的农奴
D.流浪过来的人
3、下列关于西欧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每周一般要为领主劳动3天
B.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C.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D.佃户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
4、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②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③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罚金
④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佃户而言,没任何好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五)、板书设计:
第 9课西欧庄园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时间:
2、庄园里成员
3、庄园里土地分类
4、领主与佃户之间
二、庄园法庭
1、成员组成
2、处罚哪些行为
3、处罚方式
4、处罚依据
5、庄园法庭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