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大纲依据《数控加工岗位职业标准》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1.熟悉数控机床的性能,功用,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和分类方法;2.熟悉数控机床的运动与坐标系的确定方法,掌握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意义;3.掌握常用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功能指令,能编写较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4.熟悉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加工特点、编程特点,掌握数控车削编程的基本指令,会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回转体零件的加工程序;5.熟悉数控铳床(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加工特点、编程特点,掌握数控铳削编程的基本指令,会根据要求编制铳面、铳轮廓等简单的加工程序;6.能阅读和理解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能利用一定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编辑、调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7.能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及工序内容,按指定的数控系统编程指令与格式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形成程序清单;8.能熟练操控常用的典型数控设备,并能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和程序清单实现零件的数控加工,完成零件的几何量检测与质量分析,填写检测报告。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课程教学设计1.整体教学设计知识基础: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集结知识内容、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完成《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学习。

以数控车削加工设备,数控镗铳加工设备,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及典型零件为载体,完成设备功能,结构,控制及应用等知识的传授,每个学情境就是一个工作任务,教、学、做有机融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始终。

2.单元教学设计学习情境1: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10学时1、数控设备概述2学时数控设备的基本概念,数控设备基本组成,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数控设备的分类,数控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数控设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数控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6学时1.编程的概念,数控技术的术语,数控编程的分类;数控车床的功能,机床运动与坐标系,数控车床的功用,典型数控车削加工零件;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不同分类方式中及各类车床的特点及应用;数控车床的工作过程,数控车床的特点。

《数控技术及装备》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及装备》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及装备》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材机械方向)学分:1.5总学时:24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6/0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数控技术及装备》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共24学时,1.5学分。

《数控技术及装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包括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重点掌握计算机数控装置硬件和软件结构、插补原理、刀具补偿原理;数控装置的驱动和位置检测原理。

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正确设计被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正确的选择刀具、切削参数和数控机床。

2.正确编制被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

4.在掌握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原理、伺服驱动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初步具有数控机械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

参考教材:[1]《数字控制技术与数控机床》,扬有君,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刘启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伺服系统中的传感器》,曲家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数控机床》,易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三、课程内容(一)数控技术概述主要内容: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数控机床的种类及应用范围,现代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

重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二)数控加工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数控机床的刀具与工具系统,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重点:工艺处理(三)数控编程技术主要内容:数控车床编程,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编程,数控加工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

重点:数控编程(四)数控机床操作主要内容:数控系统面板,数控机床的操作模式,数控机床的对刀操作,刀具参数设置与自动换刀,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

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

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

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引言:数控车工专业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进步,数控车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合格的数控车工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程目标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

数控车工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控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课程设置应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和综合应用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控技术原理、数控编程基础等;实践操作课程包括数控车床操作、数控编程实践等;综合应用课程包括数控车工工艺与设备、数控加工技术等。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数控车工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方法。

数控车工专业的教学方法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模拟操作和实践应用。

四、教材选用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应明确教材选用原则。

教材选用应以权威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为基础,结合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要求,选用最新的教材。

教材内容应全面、系统,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操作技能。

此外,还应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

五、教学评估数控车工专业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应包括课堂表现评估和实践操作评估两个方面。

课堂表现评估可以采用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等方式进行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可以采用实验成绩、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教学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1.3.1-3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3.1-3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代码:70312011学时:96 (理论48学时,实践/操作48学时)学分:6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必修的专业骨干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操作等内容。

这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各个数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编程和工艺制定以及机床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对典型机床熟练操作和编程能力,为进一步从事数控机床工作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1.能力目标(1)能熟练使用常用数控车床、铣床加工测量工具;(2)对典型机床达到熟练操作的能力;(3)能较合理拟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工艺;(4)能熟练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程序。

;(5)能独立完成数控中级工等级工件的加工。

2.知识目标(1)正确拟定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2)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的编程方法。

(3)熟练地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零件加工程序编制。

(4)能正确选择切削刀具,并确定刀具参数。

(5)合理分析,并解决加工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态度。

增强安全生产和质量意识,明确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

在日常加工,和日常保养中正确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96学时。

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项目。

主要采取堂课讲授配合仿真软件和实际机床教学、讲练结合、现场认知实习、综合练习这种项目教学与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四、课程执行要求1.教学场地、设施要求在计算机房和数控机床实训室完成,要求配备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加工中心。

数控一体化教学大纲

数控一体化教学大纲

《数控一体化》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

其目标在于培养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能力,依据中级工职业技能要求特点,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达到本专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工岗位常识、数控车床基础知识、简单G代码介绍、数控车床操作面板训练、中级工课题训练等。

本课程主要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的编程与操作。

2.课程的目标(1)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数控加工常用刀具、夹具和数控加工工艺基本知识,熟悉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格式。

(3)掌握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4)通过数控加工工艺制定实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贯彻国家技术标准的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5)通过数控加工工艺制定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他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6)掌握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7)掌握数控车工各种训练课题的编程方法,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用固定循环指令和子程序指令对实际工件进行编程与加工的方法,提高数控编程与加工中的技能技巧。

(9)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保证程序结构严谨、工艺安排合理、数值计算正确、切削用量选用合理。

(10)了解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1)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进行一般性维护与保养的方法。

3.教学内容与要求4.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实训场地应具备数控车床等设备,按学生人数50计算,数控车床总数量不应少于8台。

(2)本课程是一门一体化课,教学实施过程几乎都在数控车间里进行,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现场手把手的指导,重视现场示范、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本课程涉及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模板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设备。

为培养具备数控机床操作、维护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编程技巧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3. 具备数控机床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概述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1.2 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1.3 数控机床的分类2. 数控机床基本原理2.1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2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2.3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2.4 数控机床的驱动系统3.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结构3.1 数控机床的主机部分3.2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3.3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3.4 数控机床的辅助系统4.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4.1 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4.2 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4.3 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4.4 数控机床的编程实例5.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故障排除5.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5.2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5.3 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5.4 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6. 数控机床的编程软件与应用6.1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功能6.2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6.3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实例分析7.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质量保证 7.1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7.2 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7.3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7.4 数控机床的加工成本控制8.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与展望8.1 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趋势8.2 数控机床的应用前景8.3 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1.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1.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基础》英文名称: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ler(CNC)Technology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2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课程总学分: 3 实验学分:二、适用专业及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三年级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数控技术基础》是一门机械、机电工程类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学生的机电基本知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

对于机械工程类每一位学生掌握CNC基本理论与技术和实际编程与操作技能至关重要。

要真正掌握该技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增强其感性知识,增强学生实际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实验,可使学生掌握CNC机床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方面的基本技能。

这在实际制造工程应用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掌握数控加工与编程和调试的方法、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和CNC控制技术、CAD/CAM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培养当代制造工程领域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四、主要仪器设备CK7150A型、CK7136型数控车床、KV650型数控铣床、XH714型加工中心、D7140型电火花成型数控机床、DK7740型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等。

六、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演示、讨论式互动、开放式、任务驱动式、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

实验技术手段多运用多媒体、工具软件仿真等形式。

七、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以现场检查、实验报告或作业形式和出勤情况进行多种形式考核2、考核成绩: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3、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本次实验项目的内容要求、目的意义、实现方案和需要的实验条件、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对关键性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本次实验操作方法与内容作进一步改革与扩充的设想。

八、实验教科书、参考书(一)教科书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赵玉刚、宋现春. 数控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二)参考书1.刘文信等. 数控机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 明兴祖等.数控加工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朱晓春等. 数控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九、其它说明本课程实验在上完该课程理论内容后进行。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操作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的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编程方法和基本能力,具有操作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同时了解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过程及基本方法,数控机床的日常保养。

课时:122课时各章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课时)1.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1.2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1.3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分类;1.4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22课时)2.1数控编程基础;2.2数控编程中的数值计算;2.3数控加工手工编程;2.4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简介;第三章:插补计算原理、刀具半径补偿与速度控制(40课时)3.1插补的基本概念;3.2逐点比较法插补;3.3数字积分法插补;3.4比较积分法;3.5数据采样插补;3.6刀具半径补偿; 进给速度与加减速控制第四章: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22课时)4.1CNC系统的组成;4.2 CNC系统的硬件结构;4.3 CNC系统的软件结构;4.4CNC系统的输入输出与通信功能;4.5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第五章:数控机床用可编程控制器(18课时)5.1概述;5.2数控机床用PLC;5.3典型PLC的指令系统第六章: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6课时)6.1概述;6.2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6.3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6.4直流电机伺服系统;6.5交流电机伺服系统第七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12课时)7.1概述;7.2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7.3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7.4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系统;7.5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

数控车教学大纲

数控车教学大纲

数控车教学大纲数控车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编程技术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演示为主,辅以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

同时,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控车床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编程技术和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核则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编程水平。

最终成绩将根据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精密数控车是一种高精度的机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精密数控车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

本文将围绕精密数控车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机床的精度、稳定性和效率。

高精度传动系统是精密数控车实现高精度加工的关键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更加高效的传动系统。

精密数控车传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滚珠丝杠副传动。

滚珠丝杠副传动具有高精度、高刚度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数控车床中。

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针对滚珠丝杠副传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滚珠丝杠副的动态特性、滚珠丝杠副的误差补偿方法等。

采用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传动方式,但齿轮传动的精度和噪音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针对齿轮传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齿轮传动的降噪等。

采用电主轴传动。

电主轴传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的特点,是精密数控车床的理想传动方式。

但电主轴传动的发热、振动和噪音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针对电主轴传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电主轴的冷却系统设计、电主轴的振动抑制方法等。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以及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基本知识,为将来在数控加工领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
2.学习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4.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操作与调试。

三、课程内容
1.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定义和分类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
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
•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3. 数控机床编程概论
•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概念
•G代码和M代码介绍
4. 数控机床编程语法
•基本的数控编程指令
•数控编程常用功能代码
5. 数控机床操作与调试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流程
•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课程作业和实验练习
五、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占比30%
•期中考试占比30%
•期末考试占比40%
六、参考教材
1.《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2.《数控技术基础》
3.《数控编程实用手册》
七、教学进度安排
日期内容
第1周数控机床概述
第2周数控机床结构
第3周数控编程概论
第4周数控编程语法
第5周数控操作与调试
八、备注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课程中踏实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数控领域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
总学时数:42+8
实验或上机学时:8
先修课及后续课:电工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方法和应用工具;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工程设计与开发打好必要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研究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内容有:数控技术概述、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计算机数控装置、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分类、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程指令,掌握手工编程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自动编程原理。

(3).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各项功能,掌握其软硬件结构;掌握插补工作原理。

(4).了解常用的伺服驱动装置及其系统,掌握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原理。

(5).了解数控技术与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发展状况。

(6).了解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分类;G、M 代码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单微处理机结构CNC 装置的硬件结构;CNC 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脉冲增量插补和时间标量插补工作原理;进给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感应同步器和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几种常用的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原理。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因为有大量挂图,讲授时应在多媒体教室,配合图文、录像等进行讲解;再辅以实验教学,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以加深数控技术的理解及掌握;另外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及读书笔记。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朱晓春.《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
参考书目:
[1].廖效果. 数控技术. 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
[2].王永章,杜君文,程国君. 数控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2.
[3].叶伯生. 计算机数控系统原理、编程与操作.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
[4].董玉红. 数控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7、其他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
一、教学要求
了解机床数控技术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流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数控技术概念,数控机床概念。

第二节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知识要点: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工作流程,数控机床的组成。

第三节数控机床的分类
知识要点:点位、直线、轮廓控制数控机床概念,开环、闭环、半闭环数控机床概念,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含义和实例。

第四节数控机床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知识要点: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

三、本章学时:
讲课课时:2
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一、教学要求
掌握数控编程基础知识;掌握常用G、M指令的编程方法;掌握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原则;了解程序编制中的数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控编程概述
知识要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数控编程的一般步骤,数控编程代码的含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的异同。

第二节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知识要点: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坐标轴的确定,机床原点与机床坐标系,工件原点和工件坐标系,绝对坐标与相对坐标,尺寸设定单位,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

第三节数控功能指令
知识要点:常用的准备功能G指令(包括坐标系相关指令、运动方式相关指令、刀具补偿指令、子程序调用指令),常用的辅助功能M指令,F、S、T指令。

第四节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
知识要点: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及实例,对刀点,换刀点的选择,工件的装夹方式的选择,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五节数控编程中的数值计算
知识要点:数控编程中数值计算的任务,基点和节点的概念,非圆曲线节点计算的几种方法。

三、本章学时:
讲课课时:6
习题课时:2
实验学时:4
第三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一、教学要求
掌握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方法;了解数控自动编程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知识要点: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的区别,数控车削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

第二节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
知识要点:数控铣床的编程特点,数控铣削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

第三节数控自动编程
知识要点:数控自动编程概念,数控自动编程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系统的特点,典型CAD/CAM软件简介,自动编程的新发展。

三、本章学时:
讲课课时:4
习题课时:2
实验学时:4
第四章计算机数控装置
一、教学要求
了解CNC数控装置的各项主要功能;了解CNC数控装置硬件结构、CNC数控装置软件结构及特点;掌握CNC数控装置插补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算机数控装置概述
知识要点:CNC数控系统的组成,CNC数控装置的组成,CNC数控装置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CNC装置硬件结构
知识要点:单微处理机结构CNC装置的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的分类及任务,多微处理机结构CNC装置的硬件结构简介。

第三节CNC装置软件结构
知识要点:CNC装置软件硬件的功能界面,CNC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多任务并行处理,多重实时中断,CNC装置的中断结构模式。

第四节CNC数控装置插补工作原理
知识要点:插补的概念,评价插补算法的指标,插补方法的分类,直线和圆弧逐点比较插补法计算原理,直线和圆弧数字增量插补法计算原理,插补周期的选择
三、本章学时
讲课学时:8
习题学时:2
第五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一、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的伺服驱动装置及其系统;掌握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伺服系统概述
知识要点:服系统的概念、作用,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开环步进式伺服系统
知识要点: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线路,开环步进式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
知识要点:进给伺服系统对位置测量装置的要求,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闭环伺服系统
知识要点:闭环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及其调速,鉴相式伺服系统工作原理,鉴幅式伺服系统工作原理,数字脉冲比较式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三、本章学时
讲课学时:8
习题课时:2
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概述
知识要点:系统可靠性和故障的概念,数控机床的故障规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数控机床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知识要点:数控系统故障自诊断,各种常用的人工故障诊断方法介绍。

三、本章学时
讲课学时:2
习题课时:1
第七章数控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加工自动化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数控技术与机械加工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控机床的发展
知识要点:数控加工中心,车削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数控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以数控机床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
知识要点: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三、本章学时
讲课学时:2
课堂讨论:1
教研室:机电教研室执笔人:姜海系主任审核签名:张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