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设计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掌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

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

(二)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教案

1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通过阅读分析,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赏析本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㈡过程和方法:1、通过边看课文边听录音了解课文大意;2、通过重点赏析了解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把握文章主题;3、观看影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和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㈡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

㈢教学课时:三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1、导入课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是号雪芹,清代卓越的小说家。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3、关于《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揭示了封建社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4、看课文,听录音,了解大意。

5、重点字音。

翠幄Wò敕造Chì便宜biàn惫懒bèi放诞dàn伺候cì作揖yī嫡亲dí狡黠xiá杜撰zhuàn内帏wéi两靥yè忖度cǔn阜盛fù6、理清思路,分析情节链: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5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5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5篇)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的确,乱世出英豪。

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

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

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

(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三、一读——读通课文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明确:鲁肃:惊讶、赞叹。

吕蒙:自豪、自得。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高二语文的必修三教案设计五篇

高二语文的必修三教案设计五篇

高二语文的必修三教案设计五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的】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

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_,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_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_前集会_,会后到执政府前_。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_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_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高中必修三教案

高中必修三教案

高中必修三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必修三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2.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3. 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与技巧;4. 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包括初唐、盛唐和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

2. 解释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与技巧,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一些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等元素。

2.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四、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意境和主题,并展示给全班。

五、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诗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的共同特点和主题。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鉴赏一首中国古代诗歌。

2.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和讨论。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1. 中国古代诗歌的选本;2. 练习题。

教学评估:1.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环节的表现;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答题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国古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文学讲座,拓宽视野。

备注:1. 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2. 教案中的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可根据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

(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

(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

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你知道怎么写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吗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起看看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欢送查阅! 高中语文教案必修三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_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表达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那么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的根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那么。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那么。

3、课时安排: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补充注音如下: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从(zò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膏腴(yú)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2、思考以下问题:⑴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⑴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和过秦论写作意图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案范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案范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案范文如果教师能较好的掌控这一基本结构,即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更加规范,又有利于增进课程实行的科学性。

那么应当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X高二必修三语文教案范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X高二必修三语文教案范文1陈情表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三、连续指导学生积存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干文化常识;教学重点、难点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融情于事二、李密为何辞不就职?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指导学生积存文言词语及相干常识。

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判导入。

二、熟读背诵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三、指导学生朗诵全文,提示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恳切; 第四段:虔诚,恳切,期待。

1、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2、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死母嫁---祖母抚养---少年多病---无亲无戚---祖母病卧2、熟读第二段。

3、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不矜名节---宠命优渥---祖母病笃---不能废远4、熟读第四段。

5、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义?6、完成课后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一、导入课题二、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地步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2、朗诵摸索: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效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效忠日长,尽孝日短:先效忠后尽孝。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之得出自己的个性化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教育历程”为重点,让学生体会科学精神,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2学情分析高二、十六班是文科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有了较大的热情。

希望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让学生从课文中领悟丰富的人文内涵,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重点难点1.训练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以“教育历程”为重点,让学生体会科学精神,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展示世界奇特现象激趣导入: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活动2【讲授】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初读课文,谈谈你的启示(板书学生的启示)童年的两件趣事具体指什么?除了两件趣事,主要还写了成长中的哪件事?总结行文思路(板书)三、再读文章,筛选信息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有什么样的启示?四、品读文章,合作探究1.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2.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用一句精炼的话来表达。

3.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经历相似的科学家。

4.展示校友科学家的图片,激起学生的热情。

活动3【练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后练笔:假如有一位动物“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它写了一篇“科普文”:人类行为之谜。

请你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代笔人。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设计课堂实录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展示世界奇特现象激趣导入: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高二必修三语文上课教案的样板五篇

高二必修三语文上课教案的样板五篇

高二必修三语文上课教案的样板五篇教案也是艺术,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1《劝学》教学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_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_所记。

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_。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君子生非异也()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教师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2. 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言部分1. 导入:通过引入一则相关的新闻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导言部分的兴趣。

2. 介绍导言部分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导言的重要性和作者的意图。

3. 分组阅读导言部分,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导言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导言部分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学生进行个人写作,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导言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第二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对课文进行理解和解读。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演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相关的图片或文学作品,引起学生对第二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对课文进行理解和解读。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第三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三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三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5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5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15篇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一、文学常识:1、作家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有人评价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是大师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作品简介:《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

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

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文学作品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古代诗歌;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戏剧;第六单元:文言文。

2.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雨霖铃·寒蝉凄切》、《长恨歌》、《登高》、《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二单元:《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乡愁》;第三单元:《荷塘月色》、《我的叔叔于勒》、《故都的秋》、《我的叔叔于勒》;第四单元:《祝福》、《边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第五单元:《茶馆》(第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六国论》、《赤壁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2)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古代诗歌(1)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2.第二单元:现代诗歌(1)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现代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3.第三单元:散文(1)导入: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情感;(4)写作训练:以散文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4.第四单元:小说(1)导入: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分析小说情节;(4)写作训练:以小说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5.第五单元:戏剧(1)导入:介绍戏剧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戏剧内容,分析戏剧情节;(4)写作训练:以戏剧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6.第六单元:文言文(1)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文言文结构;(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重点词语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凄切’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凄切’形容的是一种悲伤而深切的感情,大家可以在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感呢?”(2)课文内容理解与中心思想概括:教师引导:“请大家阅读《长恨歌》的第一段,然后告诉我,这段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文学作品欣赏与文学常识: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是谁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 课文阅读与分析- 作者背景介绍- 文学知识讲解- 写作技巧指导- 课堂互动与讨论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课文阅读- 要求学生默读全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大意。

- 分组朗读,每组负责一段,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 全班共读,教师指导正确的停顿和语气。

第三环节:内容解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部分。

- 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中表现的主题思想。

-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探讨其对主题的贡献。

第四环节:文学知识讲解- 根据文章内容,引入相关的文学知识点,如修辞手法、文学流派特点等。

-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在文章中的具体应用。

第五环节:写作技巧指导-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描写、议论、叙述的结合运用。

- 提供写作提示,鼓励学生尝试模仿或创新写作。

第六环节:课堂互动与讨论- 小组讨论,每组就一个议题进行讨论,如对文章主题的不同理解等。

- 全班分享,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

第七环节:作业布置- 根据课堂讨论和写作指导,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研究报告作业。

-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

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 思考如何改进教案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5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5篇

高二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5篇语文老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后进生,以优带中差,使其成绩得到大面积丰收。

不如来写一份高二语文教学计划记录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二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希望你喜欢。

#142087高二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必修5》、《语音文字运用》。

其中,《必修5》重点是小说、古代抒情散文、文艺评论和随笔、科学小论文。

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科普文章教学重点是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概括科普文章的论点,体会语言风格:准确、严密而又不乏情趣。

三、情况分析:1、教材教学:高二下学期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个学期,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

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二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

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对此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时复习、回顾、梳理已有的语言知识,调动生活体验;通过语言现象,从小处切入,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下点语言文字探究的功夫;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巩固案训练;课堂教学解讨论为主,以训练为主。

四、 具体措施:1、认真抓紧抓好语文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

我们根据市、县和学校的精神,了解学习语文多种方法,摸索既有改革创新、又有实际效果的、切实可行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子,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自己整理的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知识和能力: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分组讨论交流,从而得到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聚焦“教育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精神,领悟文本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2学术状况分析高二16班是文科班。

学生思维活跃,但语言表达能力差。

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得到了丰富,积极性也很高。

希望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文本中领悟丰富的人文内涵,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3个主要困难1.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注重“教育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精神,领悟文本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4教学过程4.1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1[导入]物理学家的教育过程1.展示世界上奇怪的现象: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活动2[教学]物理学家的教育过程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第一次读课文,说说你的启示(板书生的启示) 童年有哪两件有趣的事?除了两件有趣的事,你主要写了哪件关于成长的事?总结写作思路(板书)第三,再读一遍文章,过滤信息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理解是什么?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来解释什么?有什么启示?第四,阅读文章,合作探究1.作者说:“我决定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真相,即使为此我不得不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心目中的“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2.作者的成长给了你什么启示?用简洁的句子表达出来。

3.请举出一些成长经历与作者相似的科学家。

4.展示校友科学家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性。

活动3[实践]物理学家的教育过程课后练习写作:如果有一个专门研究一些人类行为的动物“科学家”,他写了一篇”科普随笔”:人类行为的奥秘。

请为这个动物“科学家”代笔。

14 *物理学家的教育史班级设计课堂记录14 *物理学家的教育史1第一堂课教学活动1[导入]物理学家的教育过程1.展示世界上奇怪的现象: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熟练掌握《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2.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掌握其中的道理和思想;3.理解《诗经》中的诗歌,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4.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的长篇小说。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领悟到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主题。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1.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2.熟悉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4.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表现手法。

2.《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集中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笔记。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1.熟悉《论语》中的经典语录;2.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3.分析其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是一部描写生活和情感的诗集。

通过对《诗经》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到古代诗歌的美和韵味。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1.熟悉《诗经》中的诗歌;2.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3.分析其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4.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1.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2.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 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必修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

2. 现代文学经典选读:包括《茶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 文言文阅读:包括《论语》、《孟子》等。

4. 修辞与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

5. 作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列举一些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古代文学经典选读中的一部作品,如《红楼梦》。

2. 讲解该作品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

3. 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三、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2. 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文言文阅读(15分钟)1. 介绍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分发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3. 解读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用词特点。

五、修辞手法学习(15分钟)1. 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3. 给予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作文训练(20分钟)1. 介绍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要求。

2. 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

3.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互评和讨论。

七、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剧场演出,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语文必修3教案

语文必修3教案

语文必修3教案教案标题:《论语》中的经典故事与智慧思考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经典故事,掌握相关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智慧思考,引导他们从经典故事中获取智慧。

教学重点:1. 学习《论语》中的经典故事和相关人物。

2. 分析和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伦理等智慧思考。

3. 运用所学的智慧思考,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故事和深层次思考。

2. 运用智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论语》文本和相关批注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3. 教学参考书籍和其他辅助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启发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重要性和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二、学习经典故事(15分钟)1. 呈现选定的《论语》中的经典故事,例如《学而篇》中的「有朋友来远方,不虚此行」。

2. 分组讨论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

三、深化思考(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反映的道德、伦理等智慧思考。

2. 分组展示并讨论不同观点,理解多元思维。

四、活动与练习(15分钟)1. 设计小组或个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应用所学的智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 进行课堂辩论或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课时所学的经典故事和智慧思考,回顾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2. 拓展学生对《论语》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相关内容。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则《论语》中的故事,撰写读后感或写一篇小短文,思考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故事和智慧思考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论语》中其他篇章,进一步拓宽经典文献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具: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

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

(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
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

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

”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

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二课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

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

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
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板书:恨+实干=成绩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五、小结:
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设问:文章笔法新颖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带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笔法新颖灵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椐、生动(如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结合完成练习四)
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结合课文,并完成练习三)
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