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线分析看苏州网师园景观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视线分析看苏州网师园景观规划

从视线分析看苏州网师园景观规划

高彬刘管平

1,人眼视觉原理

人眼视域为一不规则圆锥形.双眼形成的复合视

域范围向上为70.,向下为80.,左右各为60..在保

持放松,平视的情况下,能看清景物的垂直视角为

26.~30.,水平视角约为45.~60.【11,以此视域

形成的景观清晰而平和,最适静观.在此基础上,控制

合适视距,即小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高的3倍

(D=3H),通过一定的行走路线,把不同的景观纳入到

视野之中,组成连续的动态景观序列,构成优美动观效

果.控制视角范围,再通过路线的引导,动静结合,创

造"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古今园林追求的高尚境界.

2,苏州网师园视线运用

网师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我国古典私家

园林中等规模的典范,东部为住宅区,西部为园林观景

区.园林观景区以湖面为主,亭廊轩榭环水而建,其中

主要有南部的集会活动厅"小山丛桂轩",此轩通过其

北面的"云岗"(z)叠石假山与湖水相临,"云岗"叠

石假山西侧设有小体量的"濯缨水阁",作为"小山丛

桂轩"的延伸;临湖的西岸中部有突出于水面之上的六

角"月到风来亭"(x)作为景观和观景中心.临湖北

岸是园主读书,家居的集中区域,依次有"殿春移"园

中园,"看书读画轩","集虚斋"楼阁,"五峰书屋"等,

"集虚斋"南侧是低矮的"竹外一枝轩"(Y)与湖面相

接;东岸是住宅区的主体建筑"撷秀楼","万卷堂",

通过临水的"射鸭廊"与景观区形成贯通"[3].

2.1静观形成系列最佳观赏点

就景观区构成而言,"月到风来亭"(x)位置居中,

在全园中具有重要位置;"竹外一枝轩"(Y)是全园制

高点"集虚斋"向湖面的延伸处,位置特殊,是园主及

其客人作停留观景的最佳处所;"云岗"(z)山顶位置

较高,又处于"小山丛桂轩"与湖的过渡地带,是南面

绝妙的观景点.分析三点的视线构成,不难发现最佳垂

直视角,水平视角在其中的应用.

自西部中心的"月到风来亭"(x)观景,水平视

作者:高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刘管平,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l6?

角AXC=BXD=60.,垂直视角X=30.(图1,

4).视野北起"看书读画轩"外挺拔的黑松,白皮松,

"竹外一枝轩"及轩北部的"集虚斋"楼宇部分,东部以"射鸭廊"为前景的"万卷堂","撷秀楼"粉墙及南

部的"云岗"假山和被其大部分遮掩的"小山丛桂轩"

和近处的"濯缨水阁"等(图6,7).

自北部的"竹外一枝轩"(Y)观赏各主要景点,水

平视角FYG=ZYX=60.(图2).B点为"射鸭廊"

观景点,因与"竹外一枝轩"同处于同一水平,两垂直

视角相等均是30.(图4).视线以东部的"万卷堂",

"撷秀楼"粉墙及其前面的置石立峰为视线起点,经东

南角的"小洪桥",观南端峭壁林立的"云岗"假山与

图1网师园"月到风来亭"观景分析

图2网师园"竹外一枝轩"观景分析

"濯缨水阁"及半隐于假山后的"小山丛桂轩",以及

西部的"月到风来亭".视线以"云岗"为中心,形成

完整的景观序列.

自南端的"云岗"(z)山顶观望,其中水平视角

xzA=EZB=60.(图3).视野西起"濯缨水阁"

侧面,中到"月到风来亭",东止射鸭廊,收西北角对

角线上立于石矶之上的平石桥与北部的"殿春移","看书读画轩","集虚斋"入景,近观"看书读画轩"前斜

升入水池上空的黑松,白皮松与"云岗"山前喻意小山丛桂的桂花,玉兰,梧桐等.

图5网师园"云岗"山顶观景分析

图4网师园垂直视角分析

2.2动观形成景观视廊

与从三处最佳观赏点看对面景观形成的具有前景, 中景,背景的复层景观不同的是,沿湖布置的环形路线与建筑,湖面相结合,为观者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景观视廊:从"竹外一枝轩"沿北部池岸西行,路线以弯曲穿

越为主,绕行"竹外一枝轩","看书读画轩","殿春移"等,视线以湖面为诱导,但却远离湖面,而随路线

被引导向各建筑内部空间,相对郁闭于各建筑之中:而当行进到西部的"月到风来亭"及沿岸单廊时,路线沿单廊而行,单廊墙面采用实障手法,相对闭塞,视线被诱导入临东的宽阔的湖面:转至南面,穿越"濯缨水阁",路线弯曲攀沿而上"云岗"之顶,视线随之并引

导至峰顶,眼前豁然开朗,由此形成完全开阔空间;行至东部的粉墙下,由于粉墙的阻挡及园路的弯曲,视线又迂迥于湖面,及至"射鸭廊",又回到被建筑主导的

内部空间.亦即从"竹外一枝轩"开始,逆时针游览,

即沿北一一西一一南一一东方向,视线依次形成郁闭

一一

渐次开阔一一完全开阔一一较开阔的循环视廊

(图5).

3,网师园景观规划解析

3.1巧妙规划路线与视线,以有限视觉创造无限空

网师园空间虽小,但却成功塑造出深远而无穷的

天地出来.园内利用路线的滞后性与视线的先行性,在有限的视觉范围内,通过路线与视线的交叉,阻隔把景观深远化,引导观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路线引导着视线的行进,又出乎意料地控制着视线的速度与进程, 路线的阻隔往往是新的视觉空间的出现,而视线的延续又在暗示着不同的景观序列的展开.因而往往是路线未及,视线却先行一步,待真的走近了,却发现路线,视线又峰回路转,来不及回想,焕然一新的景观展现在眼前,如此这般,无限空间就逐步在咫尺之中创造出来.如由东进入"竹外一枝轩"往西前进,视线被一

系列苍劲的古柏树相吸引,但走到近处,却发现脚步已进入到一个新天地;由北往南,西北角的小曲桥连缀的是"殿春移",但在视线上却与"月到风来亭"贯通.再

如由"濯缨水阁"西部的走廊开始,路线往西,视线已

先行一步,通过廊柱形成的景框,观赏到西部的"月到风来亭"了.

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景观客体,采用路线引导

视线,形成从不同路线,不同视角欣赏到处处不同的景象:如站在"云岗"山前的石体驳岸或竹外一枝轩看中心水体时,水体呈浩瀚的正方形,当在"月到风来亭"

再观水体时,西北侧的古柏,石矶,曲桥将水体划分为两个部分,而当从"引静桥"与"小山丛桂轩"之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