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2000字

合集下载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读后感通用(1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1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

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

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

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传习录》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

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

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

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

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

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

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

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

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

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

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

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录》读后感2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0篇)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0篇)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0篇)传习录读后感篇1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

用而不养,内耗自伤。

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

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

孔孟原典里自不见老庄,但后世之引佛以入,佛一方面通儒,另一面通道,故宋代虽政治军事上羸弱偏安,而中国文化始有大成,佛是一刺激,亦是一桥梁。

觉出王阳明的庄周味道,是在其批评世间乱象,“三代之衰,孔孟既没”,知识分子们“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云云,其批评姿态,颇有庄周做逍遥游前的冷眼阅世、嬉笑怒骂,想来明朝的人,熟读老庄,在此不经意间用上了。

当然,最终的立论是不同的。

忽然想到,前些日少年宁拿来的那篇认为“李零是以道家立场加点后现代解构孔子”的观点,还是很有锋芒见地的。

另一个体会是,因为今人接触的孔孟原典有限,可以说,读的多一点的人,也不过是看过四书而已,尤其是易经,更是封建迷信,课本里一点都不曾收录,倒是金庸普及了易,降龙18掌的招式,都是从易经里找的名字。

王阳明那会儿自是不同,所以书中许多引用《易》《春秋》《礼记》等处,互相阐发。

再看马一浮,说天下学问尽归于儒藏,关键一点也在孔子曾笔削易经,从易门出,则道家、阴阳家及西学之自然科学,尽被纳入其类。

所以才知道门槛高得很,孔门有六艺呢,随便翻翻都远着,弥高弥深啊。

没想到的是,看明朝的传习录不用字典,看民国马一浮的两本会语,没有古汉语常用字典倒经常读不下去,因为他引的古典更多过阳明,真是个学问家。

商务印书馆的缩印本《古汉语常用字典》只好常备着,边角很体贴的削圆了,放在手中很舒服,用起来也足够了。

阳明引佛,多做批驳,虽然朱陆王年轻时其实都曾淫浸其中,出佛入儒,所以才要格外点出可批处吧。

马一浮老,倒是自由出入得很,随手借用,如羚羊挂角,怪不得梁漱溟在学问上那么佩服他。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2篇)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2篇)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2篇)《传习录》读后感1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

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

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

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

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洁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

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学问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

假如领会了这一点,就应当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

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

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

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熬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

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推断力都有所提高。

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究不断削减,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

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宝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

但为人虚心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

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

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肯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一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二《传习录》一如《论语》不是由阳明本人所作,而是弟子根据讲课、研讨、书信等所作的整理之作。

此版本集合各家之长,专注义理之学,注意阳明思想的前后发展,并将阳明论学书、诗文等联系起来,相互印证,特色鲜明,内容齐全。

《传习录》更像是语录、书信的混合体,读此书不能指望像读现代书籍一样有一个明晰的逻辑发展脉络或者是条分缕析的框架结构,故此要读《传习录》就要跳出书本身,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想。

阳明心学最关键的特点在于一个“本”的问题,要理解他就得抓住这个根本。

他在给学生讲解心学的时候,经常会用树来打比方,做对比,我们也姑且借古人智慧用这个分析方法来理解阳明心学。

如果把阳明心学看成是一棵完整的大树,那么良知便是树的根脉。

那么什么是良知《孟子·尽心上》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守仁所理解的良知则是:“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也就是说良知就是理学家所讲的天理,是人生来就有的存在于心的关于天地、人伦大本大源的智慧,是道的本体。

所谓的“知”就是知道是非,所谓的致就是在事情上磨砺。

致良知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也即是知行合一。

良知用于父母便是事亲,用于君臣则是事君。

也就是说朱子所讲的人伦只在良知安放之处。

故所谓人伦表象不过是良知之根所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即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体。

知行合一中“知”的内涵由知晓转变为良知。

在方法上,主张静坐息思虑(定心息念),省察克治(存天理去人欲)。

在求学上,主张立志。

在阳明思想变化上,钱德洪认为经历了“学之三变”和“教之三变”之说。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是明朝理学家王阳明所著的一部著作,它包含了王阳明的一生思想和实践的精华。

这部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读完《传习录》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和处世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了心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心性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养和提升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他的行为和人生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内心,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以达到心性的提升和完善。

其次,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他认为,知识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真正地取得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此外,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还强调了“格物致知”的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可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不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还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观察和思考,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

总之,《传习录》是一部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著作,它对于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对人生和处世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养心性,注重知行合一,以及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王阳明所倡导的心性修养和知行合一的境界。

《传习录》 读后感

《传习录》 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理学大师朱熹。

这部作品记录了朱熹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真实对话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人生哲理。

读完《传习录》,我深受启发,对教育与学习产生了新的思考。

《传习录》的开篇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朱熹以自己的真实教学经历为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一种高尚的师道尊严。

他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虚心聆听,踏实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和人格的全面提升。

这些话语深入人心,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在《传习录》中,朱熹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他强调积极主动地学习,要自觉探索和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他人的知识。

他提到:“非但书以知之,亦可观之,为之而后知之。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意味着学习不仅是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朱熹在《传习录》中还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直、宽容、真诚和恒心努力等美德的熏陶,才能使人真正成为合格的人。

他说:“意修而心修,心修而行修,不三者亏,则何贤于可以服众、利身?” 这让我想起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素质和道德品质。

在《传习录》中,朱熹还对于学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强调了刻苦和勤奋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了学习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和应用。

他说:“言大而行方,言小而行角。

凡言必传,凡行必知……言与行之道,不传不知。

” 朱熹通过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也明白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朱熹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遇到的种种挫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

他的坚持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明白了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传习录》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之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与人生的启示录。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1篇)《传习录》读后感篇1问:“燕平云‘讲理无私’。

‘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

”“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

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

”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传习录》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

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

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

无私当然是正义。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

简单来说就是无私。

他们是一回事。

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

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

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

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

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

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

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

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

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

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篇2看了王阳明老师的《传习录》,觉得老师的话很有意义。

我绝不敢说我看完《传习录》后完全理解了王阳明老师的思想,但看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感悟。

王阳明老师的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真的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修身养性。

王阳明老师认为,修心就是奉献良心。

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

不欺骗良心,相信良心,自觉良心。

良心在于人,永远不会消失。

拒绝给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并不是说他没有良心。

化干戈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为玉帛是积极的,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让它们回到正道上来。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篇一】《传习录》读后感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

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

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篇二】《传习录》读后感十年前就有机会读《传习录》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

最新传习录读后感【荐】 读后感随笔

最新传习录读后感【荐】 读后感随笔

传习录读后感【荐】《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篇一】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

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

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

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

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

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

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

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

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

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

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

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

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

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

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

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讲学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道德、良知等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这一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天理的外在追求,强调了个体内心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向外寻求答案,却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比如,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我们可能会过多地考虑社会地位、收入等外在因素,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所在。

王阳明的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因为那里才藏着真正适合我们的道路。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意味着认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完善和人生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知道很多道理,却难以付诸实践。

比如,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有益健康,但总是因为各种借口而拖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告诉我们,真正的“知”必然会引发行动,如果没有行动,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

只有将我们所知道的道理切实地运用到行动中,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书中还提到了“致良知”的思想。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不断地修炼和省察,去除私欲的蒙蔽,就能让良知得以显现。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和想法,是否出于良知的指引。

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我们是否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在与人相处时,是否能够出于真诚和善良?“致良知”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地自我反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良知的标准。

在阅读《传习录》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启发式教育,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领悟。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这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精选19篇)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精选19篇)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读《传习录》心得体会(精选19篇)读《传习录》心得体会篇1最近心血来潮,拜读了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虽然对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体会意,读完之后深刻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质所折服,这些传统经典值得现代人学习,也应该被不断传承下去。

阳明先生继承了宋代的心学“理论,并以自己的体悟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血体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响古今内外无数人,甚至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成为经济腾飞时期韩国的精神范本……曾国藩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而我认为,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习录》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现代化、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优化社会建设布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传习录》中有一句话叫做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正于天下“,王阳明在这里表明了他自己的观点:名分正当,言辞才合于道理。

名分合宜,国家就平治。

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

我认为这里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为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据可依、覆盖全面,这样才能让社会运行更加顺畅,国家更有权威,百业兴盛,政通人和。

而我想我们修改宪法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契合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传习录》中的致良知“对于保障政治清明、生态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员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开展政务,那么必然能做到拒腐防变,更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就如古语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只要每个公务人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治理何愁得不到进步。

《传习录》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

每个时代的背景都不一样,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

社会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社会才能不断前进。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讲学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他的核心思想和学说。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对人生、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他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而非心外之物。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以往,我总是习惯于向外寻求真理和答案,却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通过内心的省察和觉悟,就能明白事理,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目标。

所谓良知,就是人内心本有的道德判断和善恶标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欲望和外界的干扰所迷惑,良知被蒙蔽。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去除这些蒙蔽,才能让良知显现,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判断。

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坚守自己的良知。

书中还提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以往,我总是认为知道了道理就等于做到了,但王阳明指出,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认知付诸实践,才是真正的知。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比如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却常常拖延不去阅读;我明白健康的重要,却又难以坚持锻炼。

真正的“知行合一”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惰性和犹豫,果断地将所知转化为所行。

在个人修养方面,王阳明强调要在事上磨练。

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磨练心性的机会。

遇到困难时,不抱怨、不退缩,而是积极面对,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处于顺境时,不骄傲、不自满,保持清醒和谦逊。

这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挫折并非全然是坏事,而是促使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契机。

此外,《传习录》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也让我深受触动。

王阳明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资质和特点进行引导。

这让我联想到当今的教育现状,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注重标准化的教育模式,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内心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同时,书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8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8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8篇)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篇1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

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

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

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

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

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

《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

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

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

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

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

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

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

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

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

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

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篇2一日,论为学工夫。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集中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他认为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价值的创造。

这让我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常常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未能付诸实践。

比如,我们都明白坚持锻炼有益健康,可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去行动;我们懂得要珍惜时间,却还是在刷手机中浪费了大量光阴。

真正的知,应该是能够引导行的知;真正的行,也必然是基于知的行。

只有当我们把心中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能不断进步。

书中还提到了“致良知”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只是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

要恢复良知,就需要在事上磨练。

这使我意识到,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我们不能迷失自己的本心,要时刻保持清醒,以良知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比如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为了追求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的选择,但如果我们坚守良知,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不仅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

在人际关系方面,王阳明的心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他强调要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人,将心比心。

在与他人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功利,而王阳明的这一思想提醒我们,回归真诚和善良的本质,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和信任。

同时,《传习录》让我对自我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却很难正视自己内心的问题。

要实现自我成长,就必须不断地反省自己,克服内心的私欲和偏见。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时,不能一味地抱怨外部环境和他人,而应该反思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是否存在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另外,王阳明的心学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习录》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习录》读后感1“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

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

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

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

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

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

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

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

答案是没有。

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

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

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

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2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此难口说。

”——《传习录》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

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

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传习录》读后感6篇

《传习录》读后感6篇

《传习录》读后感6篇《传习录》读后感1《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

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

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

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

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

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

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

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

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

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

认为这是歪理邪说。

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

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读《传习录》有感

读《传习录》有感

读《传习录》有感读《传习录》有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读《传习录》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传习录》有感1“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

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

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传习录》这是《传习录》中徐爱记录的最后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体会。

在同门聊天中我经常说“后悔加入师门晚了。

”没像徐爱说的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把自己耽误了,是因为以前自己也没学太多东西。

加入师门之前,就觉得儒学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加入师门,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师父学《周易》,学《周易》的思想也不纯,是想用它来预测未来。

随着与师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师父发愿去传播儒家修身方式这套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和社会上很多的儒学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结合着师父的教诲,和我的人生相对比印证,才发现我的人生之所以没有达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我以前总是喜欢怨天尤人,经常对别人说没赶上好时代,可实际上我赶上了中国最好的创业时代——互联网爆发的时代。

儒家思想传递了几千年,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旧有指导意义。

在与人日常聊天的时候,更多的是说“反求诸己”、“格物”、“观情欲念”……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下手处。

入师门三年多,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修心初级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头的分类、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敬慎不败、至诚如神……有很多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现在已经变成了我日常生活当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甚至是成为了我的行为习惯。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是一本由朱熹所撰写的书籍,其中记载了他在宁波期间的一些传习经历和心得体会。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朱熹的学术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传习录》中,朱熹记录了他在宁波期间与学生们的交流和教学过程。

他以身作则,注重教育的目的和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塑造他们的品德修养。

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倡导学以致用。

他还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治学方法,引导学生们形成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思辨能力。

读完《传习录》,我深深感受到朱熹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术的追求。

他既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

他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的言传身教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朱熹的学术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强调“致良知”,即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思辨来培养自己的良知。

他提出了“理学”的学术体系,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和体悟,才能真正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传习录》给我启示很多。

它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它让我明白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让我明白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目的性的追求。

总的来说,我对《传习录》的阅读体会很深。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朱熹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学习的真谛和教育的真谛,对我的学习和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相信,《传习录》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启示和鼓舞,让他们在学习和教育中不断追求进步。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传习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集,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

这部书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读完《传习录》后,我深受启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生、处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传习录》以“传”和“习”为主题,内容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人生道理和处世哲学。

作者在书中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寓言和格言,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孝道、友谊、忠诚和诚实等传统美德的论述,以及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深刻思考。

在《传习录》中,作者对孝道的论述尤为深刻。

他通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

他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更是一种品格和修养,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孝道的意义可能已经有所淡化,但是在《传习录》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另外,作者对友谊、忠诚和诚实等价值观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和寓言,告诉我们友谊的珍贵、忠诚的重要和诚实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多地受到物质利益和利益的驱使,而《传习录》中的这些故事和论述,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友情、忠诚和诚实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和传承这些传统美德。

此外,在《传习录》中,作者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思考也颇具深意。

他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接纳和包容他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他还认为,处世之道在于知人善任,要善于分辨是非,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把握人情世故。

这些思考和观点,对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总的来说,《传习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们对人生、处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习录》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2000

《传习录》读书笔记与心得
感悟2000字
懒了一日,实是惭愧。

这些天经常话到嘴边口难开,不是不会说,
而是说不好。

细细想来,只有一个解释,太久没有主动读书了。


日工作是个纯输出的过程,只出不进,身体简直被掏空。

看了看书架,平日里被迫读的基本都是理工类书籍,换个思路吧。

为了烧脑,挑了王阳明的《传习录》。

许久以前读过一次,不求甚解。

这次再读,不敢说正确,只求理解能比上一次多一些。

希望能
做成一个系列,与诸君分享。

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阳明先生的生平,诸君可借助网络了解其详尽情况。

《传习录》的书体有点像论语,
记录的是王阳明弟子与先生平日的书信往来和对话。

《传习录》摘一: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
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義外也。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
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

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
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这段对话很经典,王阳明和朱熹隔了几百年的时空在书里辩理。


是王阳明的一位大弟子,名为徐爱。

朱子是朱熹。

他首先挑了朱熹
的代表作《大学章句》里的一句重难点,抛给了自己的王老师,然
后自己拿起了笔开始记录手撕现场。

这里其实缺少上下文,因为这种学术级别的古人在讨论时,经典原
文早已烂熟于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对于我们现代人就有点苦。

手打有点累,出处请诸君自行百度。

这里朱熹说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实指的是他在《大学章句》中所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
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要求人看清事物本
身的特点,从而去学习其中的道理。

这是不是很像诸君在政治中接
触过的相关重点句?这思想很正确呀。

此时我们在写论述题的另一句开头语又冒出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

王阳明在少年时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他决定去“格”竹子,弄清竹子中蕴含的规律道理。

然后,他用近乎
于打坐的方式盯着竹子,边看边想竹子的道理。

结果...在看了七天七夜后,支撑不住,病倒了。

竹子没看懂,自己还深受其害,王阳明
从此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真理性。

文中王阳明这里并没有说朱熹是错的。

而说这只是義外(義用繁体,个人喜好,见谅)也。

这个“義外”,出处在《孟子告子篇上》:食、色,性也。

仁,内也。

義,外也。

这里的这个“外”字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指错误,而是指每个人的内心之外。

先回头看,关于“格竹”之事。

想必有诸君会想,此人真傻,何不先
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看完有不清楚的地方在结合
实际去竹林弄懂即可,效率又高。

问题就在于此。

所谓“先看看相关
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其实是要求个人要寻找正确的学习渠道。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认知能力不同,对于“正确的学习渠道”的理解是存不同的,这本身算是一个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因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朱熹主张“事事物物皆有
定理”,须“外心以求理”。

即世间万物均有其内在规律,若要理解事
物的本质,首先需要抛开内心所思所欲,以上帝视角将这个事物的
内外看清楚后,再将这个绝对客观正确的所知反馈给内心,读书笔
记 .方为正心诚意,即“事事物物上求至善”。

朱熹的这个观点,和六
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有相似之处,均要求个人首先
追求的是顿悟,即所谓先顿悟而后修行。

王阳明按这个办法去做了,结果失败了。

在此后数十年的军旅仕途中,他从怀疑到确信,朱熹
之言,虽绝对正确,但绝对做不到。

做不到的真理,即是虚无。

王阳明给出自己的见解: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
便是。

《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于至善,王阳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敲黑板):至善是心之本体,即是说这至善是取决于每人自身的修为道行。

练修为的办法:“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端正态度后、尽自己所能修行到极致
即可,这个极致又是由你自身的本心变化决定的。

“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修行到最后,效果还是要看具体事物的结果。

有的同学考英语四六级,连考3年,终在大四的上学期考过了四级。

是因为背单词做练习需要三年的时间吗?不是,而是到了大四上学期,狠下了心认真复习了3个月。

这个备考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变强的吗?不是,而是自己对待考试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而后醒
悟自责,要是以前再努力一点,就考过六级了。

那么,这三年时间本身能不能缩短?不能,因为该同学需要经历这
三年的时间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

这可能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在招聘
会上被冷遇,也可能是心爱的人离开自己,也可能是种种遭遇的积
累效应,皆有可能。

那么对他而言,考过四级,就是他历经三年修
行达到的极致。

对这位同学而言,他今后的英语水平,肯定不止于
四级。

但首先,他应该先接受这个修行三年得到的善果,而后,以
正确的态度继续向前;如果他只是一味的自责后悔,那么意味着这
三年还不够。

而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德行与操守的修行——至善是心
之本体。

与六祖慧能相对的,是其师兄神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星君以为,这句比较贴合王阳明之观点。

顿悟修行是理想,渐悟修
行是足下。

作者:桃宝星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