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与浮

合集下载

沉与浮的原理

沉与浮的原理

沉与浮的原理
沉与浮的原理是由物体的密度与浸没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浸没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

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这个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所排除的液体的重量就比物体本身的重量要大,故所产生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向下沉。

而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所排除的液体的重量就比物体本身的重量要小,故所产生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物体的密度与浸没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物体是沉还是浮。

这也是为什么在水中放入一个石头时,石头会沉入水中,而放入一个塑料玩具时,塑料玩具会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对它在液体中的浮沉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密度大于水的物体,若形状较大,底部可能会沉入水中,而顶部仍然露出水面上浮。

这是因为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是与物体底面所接触液体的面积有关的。

所以,当物体形状不规则或有孔洞时,浮沉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沉与浮的原理是由物体的密度与浸没液体的密度之
间的关系决定的。

密度大于液体的物体会沉入液体中,密度小于液体的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

沉的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

阿基米德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除液体的重量,即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而物体的重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沉下去,因为液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浮力抵抗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因为液体提供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因此,沉与浮的状态取决于物体和液体之间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浮的原理与沉的原理相同,只是大小关系相反。

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

浮力由被排开液体的重量决定,而物体的重力由其质量决定。

如果物体的质量较小,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就较小,此时浮力较大,物体就会浮起来。

相反,如果物体的质量较大,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较大,此时浮力较小,物体就会下沉。

沉与浮的解释和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更好地理解。

当我们在水中放入一个轻而小的球体,比如一个乒乓球,我们会看到球体浮在水的表面上。

这是因为乒乓球的重力较小,无法克服水对它的浮力,所以乒乓球会浮起来。

而当我们在水中放入一个较重的小球体,比如一个金属球,我们会看到金属球下沉到水的底部。

这是因为金属球的重力较大,超过了水对它的浮力,所以金属球会下沉。

另外,当我们将一个海绵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海绵慢慢地吸水,直到整个海绵都被水浸泡。

这是因为海绵的质量较小,所以它的重力也较小,无法克服水对它的浮力,所以海绵会浮起来。

总而言之,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和液体之间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

这一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即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沉下去;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浮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沉与浮9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沉与浮9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沉与浮9篇中班科学沉与浮 1一、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四、活动过程1、教学活动的导入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

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

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教师给以鼓励。

中班科学沉与浮 2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沉与浮》。

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沉与浮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沉与浮
G物=m物g=0.12kg×10N/kg=1.2N
∵木块漂浮
∴F浮=G物=1.2N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物
V排=
F浮
液g
1.2N 103kg/ cm3 10N
/ kg
1.2104 m3
120cm3
V露=V物-V排=200cm3:120cm3=80cm3
专题四 漂浮
1、密度计在水和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哪一个大? 放在煤油中液面在密度计的刻线A点,放在水中水 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还是下方?
2、地球上有一个死海,在那里人可以躺在海面上 看报。假定人的平均密度与纯水的密度相当,要使 浸入海水中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体积浮出水面,那么 死海海水的密度约是多少?
3、有一杯水,水上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块全部融 化后,杯中水面的位置将?
{实验与思考}
(A)
漂浮
(B)
悬浮
(C)
下沉
(D)
上浮
F浮 >G 物
物体上浮
F浮 =G 物
物体悬浮或漂浮
F浮 <G 物 物体下沉
练习
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 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多少? 解:F浮= G - F
=1N- 0.87N
=0.13N
解:F浮=G排=2N 2、一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1000cm3水,求受的浮力多大?
解:v排=1000cm3=10-3m3
ρ m排= 液V排=1x103kg/m3x10-3m3=1kg
F浮=G排= m排g=1kgx10N/kg=10N
3、质量为540g的铝块的一半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当它浸没在
酒精,所受的浮力?(ρ铝=2.7g/cm3

五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沉与浮

五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沉与浮
1.浮:密度低的物体在密度高的介质中会上浮,密度低的物体的体积比密度高的 物体的体积大,所以它会上浮; 2.沉:密度高的物体在密度低的介质中会下沉,密度高的物体的体积比密度低的 物体的体积小,所以它会下沉。
谢谢
一、概念演讲人目录源自01概念02
沉与浮的例子
03
沉与浮的原理
【沉与浮】
概念
1.沉:使物体下沉,使其向下移动,使其变深。 2.浮:使物体上浮,使其向上移动,使其变浅。
沉与浮的例子
1.水:水中的物体沉,越深的水,物体沉得越深。 2.空气:物体在空气中上浮,越高的空气,物体浮得越 高。
沉与浮的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的解释与原理
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运动时的两种状态。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到液体或气体中,并保持在低位的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沉。

例如,铁块在水中会沉到水底。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并保持在高位的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浮。

例如,木块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

沉与浮的原理是建立在物体的密度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之间的比较基础上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如果物体重于其排开的物质,那么它会下沉;而如果物体轻于其排开的物质,它会浮起。

总结起来,沉与浮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之间的比较关系。

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

这也是水中能够浮起的物体大多是空洞的原因,比如船只和塑料玩具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精选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篇1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积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筐子、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过节,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老师准备了积木、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2、幼儿集体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3、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个别幼儿回答)(2)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纸张可以当小蚂蚁的船,有的说珠子可以当小船。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且记录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

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单,这一排是老师准备的材料。

会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当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当小船。

等一下,小朋友们在能浮起来的物品后"√"。

2、介绍材料,讲解要求。

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试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笔、珠子、纸张、泡沫、积木、小石头、橡皮泥、装水的盆、抹布。

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并在记录单上做记录。

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3、幼儿分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

沉与浮ppt课件小班

沉与浮ppt课件小班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些设备需要模 拟沉浮现象进行测试和验证,如卫 星姿态调整系统的性能测试等。
沉与浮的未来发展
理论研究
沉浮现象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 探索和研究,如液体内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机制、物体沉浮的微观机制等。
应用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沉浮原理的应用领 域将不断拓展,如开发新型的浮力材 料、设计更加智能的船舶和潜水艇等 。
步骤 1. 将各种形状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
2. 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实验一:水的密度与浮力
3.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结论:当物体密度小于水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密度大于水时,物体会 沉入水中。
实验二:船的浮力与稳定性
总结词
了解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 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 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了解 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关系 。
公式
密度 = 质量 / 体积
解释
物体在水中是否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 度,物体会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会浮。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公式
F = m(排)g
解释
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液体,包括水。根据这个原理,我们 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 积成正比。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总结词
理解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模拟潜水艇的运动,了解潜 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
气球、橡皮筋、竹签、透明胶带 。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步骤
1
2
1. 用气球模拟潜水艇,用橡皮筋将竹签系在气球 上。

10.4沉与浮课件

10.4沉与浮课件

练习2:小明准备用空矿泉水瓶做一个“救生衣”。已知小明的 质量是50kg,身体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为确保安全至少 他的头部要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身体总体积的1/10。( 不计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和塑料的体积) (1)求小明头部的体积。 (2)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制作“救生衣” 需要多少个图示的空矿泉水瓶。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
F浮
浮力:F浮=ρ液V排g
重力:G物=ρ物V物g
G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
(1)若ρ液>ρ物,则F浮>G ,上浮至漂浮 (2)若ρ液=ρ物,则F浮=G,悬浮在液体中任意位置 (3)若ρ液<ρ物,则F浮<G,下沉至底部
讨论:水中生物是怎样实现浮与沉的?
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Fra bibliotekN 00
11
22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33 44 55
练习7: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底有一个质量为
132g、体积120cm3的小球,如图甲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 )
(1)向容器中注入质量为1.6kg的 水时,水深13cm,如图乙所示,
13cm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再向容器中慢慢加入适量盐并搅拌,直到小球悬浮为止,如图丙所
示,求此时盐水的密度ρ1; (3)继续向容器中加盐并搅拌,某时刻小球静止,将密度计放入盐水中
,测得盐水的密度ρ2=1.2×103kg/m3,求小球浸入盐水的体积。
F浮>G,上浮至漂浮
浸没在液体中 的物体沉与浮 的判断方法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S
h1

沉与浮ppt课件

沉与浮ppt课件

思考题二:为什么铁块会沉入水底?
总结词
铁块具有高密度和实心结构,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量,因此会沉 入水底。
详细描述
铁块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量,使其无法浮在水面 上。此外,铁块的实心结构也减少了其浮力,使其更容易沉入水底。
思考题三:热气球和飞艇为什么可以升空?
公式
F = m液g
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水中时,它 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如果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 重力,物体会上浮;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会下沉。
03
CATALOGUE
沉与浮的应用
船舶的浮力原理
船舶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它能 够排开等于它自身体积的水, 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时 ,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
其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沉与浮在生活中的应用前景
航海
了解沉与浮的规律可以帮助船 员判断船只是否会沉没或漂浮
,保障航海安全。
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可以根据沉与 浮的原理设计水库、水闸等设 施,实现水位的调节和控制。
医学
在医学领域,沉与浮的原理可 以用来制作药物,如悬浮液、 药片等,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和靶向输送。
环保
在环保领域,可以利用沉与浮 的原理进行水处理、废油回收 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
境保护。
06
CATALOGUE
沉与浮的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一: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总结词
木头具有轻盈、中空的结构,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量,因此可 以浮在水面上。

第二单元 沉与浮 (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  沉与浮 (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沉与浮第一节谁沉谁浮1、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易沉。

3、实验活动一: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水槽、水。

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至少能完全淹没所有的物体)。

(2)将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等一一缓慢按入水中后再松开,观察它们各自的沉浮情况(稳定后,触底不动为沉,不触底为浮)并记录下来。

4、实验活动二: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

实验材料: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垫圈(重物)、镊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

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

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

实验步骤:(1)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载多少重物而不沉。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松木板、塑料板、泡沫板漂浮能力有强有弱漂浮能力由强到弱为:泡沫板、松木板、塑料板。

第二节改变沉浮1、当潜艇主压载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

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候,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

2、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

3、实验活动2: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实验猜想:改变橡皮泥球的形状或将橡皮泥球绑在漂浮能力强的物体上可以让橡皮泥球浮起来。

实验材料:实心橡皮泥球、乒乓球、带盖塑料瓶、水槽、水。

实验步骤及现象:4、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答: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物体上捆绑重物、在物体中装重物等方法让浮的物体下沉。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精选19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精选19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精选1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重点难点: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活动过程:一、引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2、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

(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三、幼儿自主探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通用7篇)幼儿园幼儿中班《沉与浮》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

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二)幼儿尝试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幼儿尝试,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三)幼儿尝试1、教师提出尝试: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

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等。

)2、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

3、教师总结(演示),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

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四)实验1、教师提出尝试: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2、幼儿试验,得出结论: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

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

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五)幼儿尝试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

幼儿园中班《沉与浮》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沉与浮》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沉与浮》教案(7篇)幼儿园中班《沉与浮》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沉与浮的现象,幷会用语言描述。

2、幼儿学会操作,会用不同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1、各种蔬菜:茄子,土豆,菠菜(小青菜),蘑菇,胡萝卜,青椒2、大水盆两只,记录单一人一份。

3、盒子,毛巾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1、提出问题师:蔬菜宝宝要去探险,遇见了一条大河,这些蔬菜宝宝能安全过河吗?谁浮在水面上谁就能安全过河。

2、介绍蔬菜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蔬菜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3、把它们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你们猜猜看?这些蔬菜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能沉在水里呢?二.认识“沉”“浮”学习用来表示沉浮现象。

1、小朋友,如果蔬菜浮在水面我们用“↑”来表示,如果蔬菜沉在水里我们用“↓”来表示。

2、交流猜测的情况3、师:怎样来证明谁的猜测对呢?三.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与浮的现象幷做好记录。

1、师:看老师先拿一个菠菜放在水盆中,猜一猜会怎样?你会用什么符号做记录?(学生边思考边观察边做记录)2、自己拿一个蔬菜放在水里,看看会是什么结果,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3、交待操作要求:第一步,哪一个蔬菜放在水里,观察它是沉还是浮。

第二步:把蔬菜从水中捞出来放在盒子里,擦干手第三步:记录观察结果。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动手操作情况。

4、幼儿讲解操作结果。

四.拓展延伸,活动结束。

水真的好神奇啊,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浮力)做出了许多事情,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轮船就是利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才能在海上行走。

以后我们还要探索水的奥秘。

教学反思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儿园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精选1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沉与浮》篇1活动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一、猜测活动: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精选19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精选19篇)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重点难点: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活动过程:一、引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2、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

(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三、幼儿自主探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沉与浮的原理及应用

沉与浮的原理及应用

沉与浮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与液体的相对密度,物体可以沉入液体中或者浮出液体。

沉与浮的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即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 沉与浮的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出液体。

具体来说,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这是因为物体排开的液体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根据潜水艇原理。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沉没;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

3. 沉与浮的应用3.1 载重浮子载重浮子是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制作的一种浮动装置。

通过调整浮子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可以控制浮子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浮起和沉没的功能。

载重浮子在航海、渔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渔网的浮标、海上浮标等。

3.2 潜水艇潜水艇是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实现在水中下沉和浮出水面的航行器。

通过对潜水艇内部的水的排放和注入控制潜水艇的密度,进而实现潜水和浮出水面的功能。

潜水艇在海洋探索、军事作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3 船舶浮舱船舶浮舱是一种应用沉与浮原理的设备,用于控制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

通过改变浮舱内部的水的排放和注入,可以调整船舶的浮力,从而使船舶在水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船舶浮舱广泛应用于船舶、平台等领域。

3.4 水上救生衣水上救生衣是一种应用沉与浮原理的救生装备。

水上救生衣内部充气后,可以提供足够的浮力,使人在水中保持浮起的状态,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水上救生衣在水上运动、海上救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总结沉与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其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释。

沉与浮的应用广泛,包括载重浮子、潜水艇、船舶浮舱和水上救生衣等。

通过对沉与浮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基于此原理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与浮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

2、通过沉浮实验,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引起孩子对沉浮现象的好奇心,并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实验材料):
装满水的透明大水缸一个、干抹布若干、笑脸贴纸、沉浮玩具若干、水桶若干、塑料筐若干、漏勺若干、小鸭子和小蚂蚁图片各1张、“沉、浮”字卡各1张。

活动过程:
1.问好(2分钟)
T:(拍手歌)好,现在小朋友们坐好,我们来拍拍小手问个好,我先跟某某老师示范一下。

某某某某上午好,某某(小朋友们上午好)。

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
现在我们开始了,先从这边的小朋友开始……
2.导入(5分钟)
T:一天,小鸭子和小蚂蚁去游泳,小鸭子游得可好了,可是小蚂蚁呢,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小鸭子想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了一些东西借给小蚂蚁,这样小蚂蚁就可以坐在这些东西上过河了。

可是小蚂蚁不知道哪些是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是会沉下去的。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蚂蚁好不好?
3. 提出新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32分钟)
T:这些就是小鸭子它拿给小蚂蚁的东西,你们看(让幼儿认识物品名称,丰富对泡沫板的认识)
T:现在我们一起来给这些东西分一分类,我们把觉得能浮起来的东西放桌子右边的“浮”字下面,把觉得会沉下去的东西放在桌子左边的“沉”字下面。

(先让幼儿认知“沉、浮”两字,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物品分类。


T:小朋友们,我们把物品都分好了,,那我们现在来试试,看看我们分的对不对,到底是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到水下面,好不好?
T:这个实验真好玩,现在XX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现在我们要先来分组,
X位小朋友一组,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

(教师将孩子分组,一般3人为一组,分发教具,提示注意点)
3. 幼儿交流讨论,并站起来讲述自己的实验(5分钟)
T:刚才小朋友把每样东西都试了试,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大家,让大家都听听,好吗?
T:那我们再帮小蚂蚁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浮起来的,我们借给他,好不好?
那我们去找找。

活动延伸-谁能浮起来,谁会沉下去。

让孩子自己寻找,然后来试试,看看他们找的东西谁能浮起来,也满足孩子想玩水的愿望。

4.再见(1分钟)
T:我们今天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戏,下次我们将会有更好的游戏等着小朋友,
我们一起玩。

现在我们大家都累了,跟老师拍拍小手说再见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