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合集下载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历史书籍中识人、用人之策!

1.公正待贤,唯贤是亲

《昌言》上有这样一句话,“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赐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意思是说,做君王的人,授予官职应该摒除私心,只将贤德与否作为考察官员提拔的标准;勤于政事,多次去探望有功劳的人,只对有功劳的人才颁赐,对于那些有罪恶的人,一定有惩罚。这样的话,政治平稳、人民安定,大家各得其所,结果天地因我而自然地正常了,吉瑞的事情,也因为我而汇集了,恶的事情,也舍我而去了。这些都是因为“官人无私,唯贤是亲”所得到的成果。

《新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晋平公路过九原的时候感叹说,这个地方埋藏了我多少的忠臣呢?如果能够使这些人起死复生的话,我应该带着谁回去呢?叔向就说,那一定是赵武吧。晋平公说,你是偏向你的老师吧。叔向说,让我谈一谈赵武的为人吧。赵武站立起来,好像都撑不起自己的衣服,说话的时候,好像不善言谈,都说不出口。但是他亲自所举荐的这些贫寒之士,竟有四十六个人,这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的原因,我因此以为他贤德。说明为官者一定要公正地对待贤

人,公平地进行选拔,这样才可称得上是贤臣。

2.尊重贤德,罢黜不肖

《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子路来请教孔子的一段话,子路问,贤明的君主治国首先应该重视什么呢?孔子就说,就在于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子路又问,那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他也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肖之人,为什么他还灭亡了呢?孔子说,中行氏尊敬贤德的人,但却不能任用他们;轻贱不肖的人,但是不能够罢免他们。结果贤德的人,知道中行氏不重用自己,就有怨恨之心;不肖之人,知道他一定轻视自己,而对他有仇恨之心,结果怨仇这两种情绪并存于国家,而邻国的敌兵又在郊外作战,中行氏还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是指被誉为“古代识人之典范”的八位历史名人所创造出来的识人方法,他们分别是:

1、老子:“识人之道,观其志。”老子认为,要识人,首先应观察一个人的志向,如果他的志向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孟子:“识人之道,观其行。”孟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并尽自己的本分,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3、庄子:“识人之道,观其心。”庄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他的内心是纯洁的,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4、孔子:“识人之道,观其言。”孔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如果他的言行举止得体,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5、韩非子:“识人之道,观其情。”韩非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6、墨子:“识人之道,观其事。”墨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如果他能够做到务实利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7、荀子:“识人之道,观其衣。”荀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穿着,如果他的衣着朴素而整洁,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8、魏文帝:“识人之道,观其赏。”魏文帝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赏罚,如果他的惩罚刚正不阿,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古人识人用人之道

古人识人用人之道

古人识人用人之道

发展研究中心杨多旺整理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面临识人用人的问题。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如何用好人始终是做好企业的关键。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用人的差距。关于识人用人,古代帝王、将相、明君的用人谋略,如今仍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文王观人之法

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一生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用人,首先要识人。要用好人,必须先了解要用的人。《文王官人篇》记述了周文王告诉太师尚父(姜太公)观察忖度感情真伪考试才艺的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五征上,一是观诚,二是考志,三是观色,四是测隐,五是揆德。

所谓“观诚”。即受重用、宠信的人,要看他会不会骄奢淫逸;被当权者疏远、贬斥的人,要看他会不会背逆或有什么越轨行为;荣贵显达的人,要看他是不是见人就炫耀自己,显得了不起;默默无闻的人,要看他是不是有所畏惧。青少年要看他能不能恭敬好学又能与兄弟和平相处;壮年人要看他是否清廉实干,勤恳敬业,大公无私;老年人要看他是否思虑慎重,各方面都衰退了,身体精力都不济了,是否还要拼命挣扎;大臣是否忠诚。

所谓“考志”,是通过与对方谈话来考察他的心志。如果一个人的语气宽和温柔,神色恭敬而不奉承,先礼后言,常常自己主动流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如果说话盛气凌人,话语上总想占上风,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不足,故意掩饰他的无能,这种人只会伤害别人。如果一个人的神情坦率而不傲慢,言谈正直而不偏私,不掩饰自己的美德,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防备自己的过错会使自己被动,这是质朴的人。如果一个人的神情总是奉承别人,他的言谈竭尽阿谀谄媚,好做表面文章,尽量表现他微不足道的善行,因此而洋洋得意,这种人是虚伪的人。假如一个人感情的喜怒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露出来;乱七八糟的琐事虽然使人心烦意乱,但心志不被蒙蔽;不为厚利的诱惑所动;不向权势的威胁屈服,这种人是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如果由外在事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怒;因事情繁琐而心生烦乱,不能安静;见了蝇头小利就动心;一受威胁就屈服,这种人是心性鄙陋而没有骨气的人。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果断地处理事情,以无穷的应变能力面对突然的惊扰,不用文采就能表现出灵秀,这是有智慧、有头脑的人。假如一个人不能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况,又不听人劝告,执守一种观念而不懂得变通,固执己见而不懂得改正,这是愚鲁刚愎的人。如果别人说什么也不听从,自私自利,毫不掩饰,强词夺理,颠倒是非,这种人是好诬陷他人、嫉妒他人的人。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读后感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读后感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读后感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典藏之作,他曾用实践之手在人事

管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书主要记述了他对识人用人之道的总结和见解,由此读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他精辟的决断和理性的处理,并且有助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从《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一书中,我明白了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并且追求实

用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实现更大的成功。曾国藩认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对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多地了解人,而不是大概、杂乱地对付每一件事。他认为,不断总结规律才会真正地做好事情。

另外,曾国藩每谈到人才队伍时,他就会强调要从许多方面考虑,在选人时要

根据每个人各自有准靠的能力进行评估,长处发挥,短处补齐。但是对能力,应该要有灵活的看法,归根结底还是要以能力来衡量,只有较强的人才才可以想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只有拥有高超的管理技能的人才才可以处理好各种细节,只有掌握精湛的技术的人才才可以带来关键的突破。

总之,曾国藩的人才队伍构筑方法和识人用人之道,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地

衡量、选择和利用人才,从而发挥出社会组织的无限生命力。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能成事者善用人,善用人者能成事”这是汉高祖刘邦的名言。刘邦自认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但靠着知人善任的本领,最终在楚汉争霸中打败了强大的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王朝。知人善任,是一种超人的智慧,只有对人才的合理安排,才能使得效率倍增。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会高度重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一个人才能能够多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取决于自己是不是担任了合适的工作。有没有人才要看用人者的发掘能力;人才能够创造出多大效益,能够出怎样的惊人伟业,也要看用人者知人善任的水平有多高。三国演义中的就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政治家,在合肥之战中曹操深知张辽、李典、乐进的特点,张辽勇猛、乐进谨慎,因此留下锦囊妙计,令张辽主动出战、乐进守城,使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将领团结一心,只用几千人马就打败了东吴的数万军队。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韩愈的话说明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个成功的企业,都能够聚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人才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仅仅拥有人才还不够,还必须能够加以充分利用。能最大程度的利用人才,才能使自己的人才资源就真正的财富。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一捉对企业认同的向心力。正确的使用人才、满足人

才,你就能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佛教中有个传说,弥勒佛和韦陀各自在一座庙中,由于弥勒佛笑口常开,香客多,但管理不善,所以寺庙入不敷出。韦陀一脸严肃,香客少,难以为继。佛祖将他们两个放在一个庙中弥勒佛笑脸迎客,韦陀铁面管理,因此寺庙香火旺盛。人才都有缺点,在使用时我们要注意扬长避短。

鬼谷子智慧:识人用人很简单,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

鬼谷子智慧:识人用人很简单,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

鬼谷子智慧:识人用人很简单,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成为一个

高手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意思是:对于眼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亮;对耳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对心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如果一个人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想不到的。

无论做什么都要找到需求点,懂得去借力,多去分享和交流从一个想法就会有很多种想法。

还有如果你能将人才像车辐条集辏于毂上一样,齐心协力,就可明察一切,做事无可阻塞。以上讲察人之明。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仅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懂得用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智慧,就是学会从各种管道收集信息,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事物,在各个角落广布耳目,为自己提供决策的参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发挥每个成员的智慧,形成合力,这才是好的管理者。

人尽其才,用人要用他的长处才有可能成长为人才。你才会拥有人才。

在高明的管理者那里,任何人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他的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脑袋能思考。要学会发掘,利用周围的一切因素去发掘;愚蠢的独裁者只相信自己,他们闭塞信息,专横决断,结果就是独夫一个,孤家寡人!

皇帝因为不会察人,往往被奸臣所误;企业管理者由于察人不明,用人不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了解信息的管道不全面,对事对人判断失误。

唐太宗居帝王之尊,而能自觉抵制那些“巧言令色,以亲于上;先承意旨,以亲于君”的佞臣和拍马之徒,并能努力从每个臣子的口中得到事情的各个细节,通过不同的观点进行判断,最终查知真相,尤其他重用魏征这样的诤臣,哪怕经常“骂”得自己灰头土脸,也坚持听他反映情况,用他的耳朵、眼睛和智慧,对于管理者而言,这就是

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是指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能不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者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在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了人才,如果不及时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如果不及时从其责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仍将其使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正因为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重要看得非常之清楚,所以都产生了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之兴亡,务在得人,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不能识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信,害霸也。这是识人学的第一要义。

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得人者兴,失人者亡",自古以来是人们共识的一条真理。从识字与

识人的重要性

相比较而言,我们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人不易知,知人不易。

天下所须者才,而才诚难知也。普天下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确实太难了解、识别了。可以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但我们不能因为识人难,就不识天下才了。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几方皋。如果我们对社会存在的贤者不识,那就是国不祥之兆了。因为治国需要贤才。而平凡的人,难以发现杰出的人才。"唯知贤,唯圣知圣,凡人安能知凡人邪?正因为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了解贤德的人,圣明的人才能了圣明的人,平庸之贤怎么能够了解杰出失物呢?所以,对于识人者来说,要识贤,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为国家需要提供所需要的贤才。

古代用人的识人

古代用人的识人

古代用人的识人

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社会经济基础相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在古代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形成了独特的用人之道,即识人之术。这种识人之术并不仅仅是看某个人的外在条件,更注重看其内在品质和能力。在古代用人的识人中,注重标准如下:

一、忠诚正直

忠诚正直是古代用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组织,都需要忠诚于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在古代社会中,仕途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忠”。只有忠心事主、正直无私的人才能受到重用,被视为人物。这种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古代用人的识人中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素养。

二、才能与

古代用人注重才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体现,而则需要结合才能运用。古代家、军事家、文学家等都需要在各自领域内有独特的才能和。在古代社会中,获得封建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才智,并能在各种情境中应对自如。

三、勇气与决断

在古代战争频繁的时代,勇气与决断力也是用人的重要标准。士兵需要勇敢作战,将领需要有决断力和策略性。在古代官员选拔中,勇敢且果断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这代表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否坚定不移地执行。

四、品行与思想

古代用人不仅要求具备优秀的品行,也需要具备正确的思想。品行正直、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重用和赏识。在古代社会中,品行和思想被视为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担任高级职位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官员还是文人,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思想。

古代社会的用人之道注重识人的多方面表现,而非只看表面。他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背后事迹等多个方面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观察一个人的表现、评估这个人是否适合担任某个职位。这种观察和评估往往是长时间的,通过对一个人的全方位了解,才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古代慧眼识人才的例子

古代慧眼识人才的例子

古代慧眼识人才的例子

古代的智者和统治者经常需要寻找人才来辅佐自己,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慧眼识人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古代慧眼识人才的例子:

1. 刘备选举诸葛亮:三国时期,刘备在寻找才能卓越的谋士时,听闻了诸葛亮的名声。他亲自前往草庐拜访诸葛亮,并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观察,确认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最终,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2. 唐太宗赏识魏征:唐太宗李世民在执政初期,曾经听闻魏征的才华,并亲自拜访他。在双方的交谈中,李世民被魏征的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的见解所折服。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宰相,魏征成为了李世民最重要的谋士,对唐太宗的治国决策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3. 秦始皇看重李斯:秦始皇时期,李斯被推荐给秦始皇,秦始皇在与李斯的对话中发现他的聪明才智和洞察力。李斯被任命为秦朝的宰相,成为了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并对秦始皇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唐玄宗看重韩愈:唐玄宗时期,韩愈因其文学才华而受到唐玄宗的赞赏。唐玄宗将韩愈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后来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成为了唐玄宗的重要幕僚之一。

5. 曹操借助荀彧:曹操在战乱时期非常需要有智谋的谋士来辅佐自

己,他通过多次考察和观察,发现荀彧的才华。曹操任命荀彧为丞相谋士,荀彧以其智慧和忠诚为曹操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6. 孔子赏识子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学问传承中,子贡被孔子视为最有才华的学生之一。孔子对子贡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学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他视为自己的继承者之一。

7. 张仪为齐国效力:战国时期,张仪是一个聪明才智的人,他被齐国君主重用为谋士。张仪为齐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齐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向古人学习用人之道

向古人学习用人之道

向古人学习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是自古以来,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企业家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何识别人才,吸收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及保留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摆在每一个企业主管面前的棘手难题。中国的三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给我们展示了中国优秀的用人文化。刘备有诸葛亮及五虎上将、宋江有108梁山好汉、唐僧有神奇的三徒弟,包括亘古流传的刘邦有诸多武将文臣等,细加品味,奥妙无穷。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宋江亦武功平平,刘邦更自知计不如张良,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而他们成就事业就在善于用人。在历史中,我们亦能学习借鉴到很多用人智慧。一、诸葛亮的用人之道。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等,诸葛亮在识人方面非常有远见,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虽然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但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长期的“不可为而为之”的“讨伐”之战,导致最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二、刘邦的用人之道。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论谋略,他比不上张良、陈平;论打仗,他比不上韩信、

彭越;论治理国家,他不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其精妙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1)知人善任。2)不拘一格。3)不计前嫌。4)坦诚相待。5)用人不疑。6)论功行赏。三、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人物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纵观太宗用人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重视人才,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当年太宗平定刘周武,刘下属部将虽然投降,但随后又纷纷叛逃而去,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营中。太宗手下诸将劝他杀了敬得,免生后患,但太宗却认为敬德是个人才,不仅不杀反而重用之。后来敬德果然屡立战功,甚至还救了太宗一命;其次,知人善用。太宗命封德彝举荐人才,封领命很久都没有举荐一个。太宗问他为何,他说:“不是我不尽心,而是现在没有旷世奇才。”太宗责备他说:“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各取所长。”第三,对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有人给太宗出主意,要太宗采用些计谋或权术来试探朝中大臣的忠奸。太宗回答说:“如果用这些权术去试探部下,自身就不够光明磊落,如何要求他们正直呢?”最后,有容人之量。太宗在位,时常有大臣秉理直谏,而太宗却常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用什么样的人才,便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赵王用赵括而亡国,诸葛亮用马谡而前功尽弃,不得不察。另一方面,企业主管

鬼谷子智慧:识人为小术,驭人乃大术,识人用人为终极之术

鬼谷子智慧:识人为小术,驭人乃大术,识人用人为终极之术

鬼谷子智慧:识人为小术,驭人乃大术,识人用人为终极之术

知人善用,此乃王道也。——刘邦

1.欲成大事者,善于用人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毕竟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的经验。

今日头条张一鸣知人善用

2.自古以来,德高望重、有才有识的人受尊敬,“礼贤下士”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底层社会,学识并不渊博,但他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向来尊重有加、许礼相待,并委以重任,从而赢得天下。

汉高祖刘邦

3.《鬼谷子》说:“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目明则可以得贤臣,慧眼识人,并且能够使贤臣良将为我所用,这样也就可以成就大业。刘邦善将将,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天下大业。观其一生,豪迈的大气象,精湛的驭人之术,为汉朝后代皇帝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识人才用人才

4.由此可见,欲成大事者,善于用人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人才者才得天下,失人才者定失天下。这就是历史的经验。

如何识人用人

如何识人用人

如何识人用人

如何识人用人

第一,识别人才的方法。人有长短,才有高下;才有类别,各有其用。由此,识别、判断人才便成为一门重要学问,成为使用人才的前提。有人思贤若渴,但贤才在侧,久而不识。或对面相逢却失之交臂。或以愚为贤、以贤为愚,是非颠倒。因此,要从本质上识别人才——王羲之坦腹睡东床,方见其自然洒脱无拘无羁的本性;从实践中识别人才——大禹治水有功则可以受禅让继位;从见识中识别人才——诸葛亮隆中对策,奠定三足鼎立基石。当然,人才有许多表象或假象,因而,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诸葛亮有“七观”,刘邵有“八观”“五视”,白居易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总之,识别人才要看本质,看特色,看主流。识才于未显之时,拔才于槽枥之间,更是有眼力、有远见的表现。

第二,使用人才的方略。要用人唯才,用其所长,扬长避短。千里马拉犁、负盐,不如黄牛;千金之剑,以之折薪则不如斧;“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奏神奇之效”。要用人不疑。用之则委以全权,不要无端干预、猜忌,使得人才无可发挥。要有待遇人才之方,使之有充分的生活与工作条件。要看大节,赦小过,不求全责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某些有奇才异能者,往往有明显的缺陷,如果苛求完美,则天下无才可用。

第三,要有破格提拔、勇于推荐的胸怀。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但人才更需别人的引见、推举。要破除资格门第,使真正的人才从各种羁绊中解脱。在这个问题上,出身奴隶、平民、渔夫、农民、屠户的人都有过精彩的表演,决不能因其出身而忽视他们。前辈对于后生,更要有“人梯”精神,像张循宪那样举张嘉贞自代,像欧阳修那样为苏轼“出一头地”铺路呐喊。要如此,必须抛却私心、出以公心。如祁奚荐贤,不避亲仇,更需博大胸怀,不怕后人超过自己。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

——摘自思帆博客

如何识人?是我们人人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因不识人而误交匪人,后悔莫及!诸葛亮这位智慧的化身,他所留二十四篇中的“知人性”和“逐恶”,在识人与用人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启迪!摘出来供大家研读。

——————————————————————————

有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临终前曾传授给了爱将姜维兵法二十四篇。其中的“知人性”和“逐恶”观点就很现实意义。

“知人性”一篇的原文是:“夫知人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译文的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古代的识人用人之道

古代的识人用人之道

古代的识人用人之道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识人、用人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先秦时,诸位先哲就对如何识人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可见识人之于先秦政治哲学的重要。《孟子·梁惠王下》中就提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在孟子看来,一个人的贤愚,一人说了不算,而是在人际交往圈中被广泛认可,乃至推而广之,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都推崇他,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才。

而齐国的贤相晏子婴是这样认为的。在《晏子春秋》的《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中,晏子对曰:“地不同生,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人天赋秉性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人做一样的事,不能以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正确的任用应该是看重一个人的长处时,不强求他弥补短处,看重一个人的技能时,不强求他弥补自己拙笨之处。这是识人用人的大方略。晏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这些话想必是多年从政经验归纳得出的经验之谈。

古代识人用人的智慧思考

古代识人用人的智慧思考

古代识人用人的智慧思考

1.引言

1.1 概述

古代人在识人用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历史故事和智慧格言,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利用人才等方面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古代,人才选拔和用人的重要性在社会中被高度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培养和使用合适的人才是取得成功和实现国家、机构、家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识人和用人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古代的识人之道并不仅仅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更注重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处事能力、行为表现以及与人相处的态度等方面来判断其是否适合某个职位或任务。古人认为,人的真实品质和能力是通过时间的考验而显露出来的,因此对于一个人的长期表现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非常重视。

此外,古代人在用人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智慧。他们注重人才的合理分配和激励措施的采用。他们根据不同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将人才分配到最适合他们发挥才华的领域,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他们也注重

激励手段的选择,通过奖励和赏识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结而言,古代人智慧的识人用人之道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智慧原则。这些古代的智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们现代人在选拔和用人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借鉴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培养人才,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1.2):

本文将围绕古代识人与用人的智慧展开讨论,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用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明察,捭阖之道测心探心

用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明察,捭阖之道测心探心

用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明察,捭阖之道测心探心

用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明察。

古人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得不得当,首要的在于是否知人。

识人历来就是一项极复杂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优秀人才呢?鬼谷子建议我们重点明察三点。

原文:“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注译:领导者必须认真详尽地考察他有没有才能,为人是实诚还是虚假,根据他的嗜好来发现他的性情、志向、思想。

归纳总结一下就是这三点:第一,明察才能有无;第二,明察做人真诚还是虚假;第三、明察兴趣嗜好背后隐藏的性情、志向和思想。

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情、志向和思想呢?鬼谷子给出的答案是“随其嗜欲”,嗜好和欲望是一个人最本质的体现,从这里下手可以探查到实情。

嗜好这东西有高尚的也有卑劣的,但对于安慰空虚苦痛的心灵的作用来说是差不多的。所以嗜好即使不是直接表现内心志意的力量,也一定可以做为清晰的影像。嗜好是一个人性情、志向和思想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你可以掌握一个人内心潜在的东西,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看人看到骨髓”以及“化成灰我都认识”的具体体现吧。如果你能做到这样,何愁用不对人呢?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用人高手。有一次,老家有个亲戚前来投奔。一个月后,曾国藩与这个亲戚一同进餐。这个亲戚发现碗里有一粒稗谷,就皱着眉头挑出来扔掉。看到这个细节,曾国藩什么都没说。

没过几天,他就安排下属为亲戚打理行囊,送他回家。下属很纳闷,问怎么刚来没多久就要送人?曾国藩说:“这个亲戚本是农家出身,现在放下农活才一个多月,吃饭就这么挑剔了。你看哪里还像一个乡下人的样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生性不安分,如果留下他,以后不仅不干事,而且还会惹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刘敏杰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燕昭王问为国。郭隗曰:“帝者之臣,师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宾也;危国之臣,虏也。唯王所择。”(译文:燕昭王(战国时燕王)问郭隗(战国时燕人)如何使国家强盛。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霸王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七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虏。成败之道在此,希望大王有所拣择。”)

“帝者之臣,师也”,这大概是尊重人的最高典范了。比郭隗更早些时候姜太公对以人为本也为极精辟的论述: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译文:为天下人谋利的,天下人支持他,为害于天下人的,天下人摒弃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夺得天下的情势,就好比众人猎逐野鹿一样,因为天下人都有想分取鹿肉的欲望。就像同舟渡河一样,渡过了河大家就都受益,没有渡过河大家就都要受到损害。

对于选择人控才的标准,姜太公讲有六个标准:“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译文: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曰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这就是六种应该信守的品德。”

文王说:怎么能谨慎地选择具有“六守”的臣子呢?

太公说:使他富贵看他是否恃才而逾越本分;让他地位显贵,看他是否自满放纵;交付他权力,看他是否仗权专断;派他作为使节出使看他是否有所隐瞒;使他处于危险境遇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看他是否方略无穷。让他富贵而他没有逾越本分,那就是仁;使他地位显贵而他没有娇贵放纵,那就是义;交付权力而他没有仗权专断,那就是忠;让他作为使节出使而他没有隐瞒,那就是信;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而他没有惊慌失措,那就是勇;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而没有穷尽计谋,那就是谋。)

而用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姜太公所言: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动之则浊,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译文:天下百姓就有如流水一般,阻碍它就会停止流动,疏导它就会川流不息;搅动它就变得浑浊不堪,不去触碰它就可以说清澈明净。哎呀,多么奇妙啊!圣人看到它的开始,就已经推知它的结局了。)因势利导,才能发掘其潜力,才能充分利用优势,正所谓“介虫之捍也,必以其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译文:甲虫防卫,是用它坚硬的甲壳;必定用它毒的螫子,所以就

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也唯如此才可能充分发挥人类个性优势,达到自我颠峰状态(这也正契合了我省著名教育家弘济教授所提出的优势教育)。

从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得知:“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确立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就是提倡尊重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使人能动地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主旨,其主要实践途径是解决好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1.充分地重视人

充分地重视人,即视员工为企业的最佳资本,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做人的工作上来。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在管理中又往往把侧重点放在建制度、定指标、搞奖惩上,忽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这种只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管理的预期目的的;只有充分重视人,尊重员工的文化创造和管理参与行为,发挥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

2.正确地看待人

正确地看待人,即明确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与文化主体的地位,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企业员工是什么人的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多种假设。尽管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这些假设一个比一个趋于合理,但都没有摆脱一个大的思维模式:管理者是管理主体,员工是管理客体;所谓科学管理就是谋求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有效控制。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实践,不能解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固有的冲突与矛盾。从根本上讲,员工是企业管理与文化的主体。企业只有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确保其主体性,才能实现管理者与员工文化追求的一体化,企业共享型的文化才能建成。

3.有效地激励人

有效地激励人,即在确保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权益,使员工能够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改变压制型的管理方式,变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的管理,变善于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为多为下级提供帮助和服务,变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和控制为实行员工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完善人才选拔、晋升、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

4.全面地发展人

全面地发展人,即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好企业是一所好学校,它不光是人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人的培育者。企业只有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高素养的文化人和关注自身与企业双重价值的现代企业人。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创造与创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