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从“历史经典“看用人之道
从“历史经典”看用人之道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知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具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世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
诸葛亮的这些观点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拓宽知人的思路。
用人能否把握时机,与领导者的素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有一次他到郎署去视察工作,在那里他见到一位老者,衣服破烂,两鬓花白,步履蹒跚。
汉武帝非常惊讶,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入的郎署?”老者答日:“我叫颜驷,是江都人,在文帝的时候做的郎官。
”武帝又问:“你怎么这样大年纪还是个郎官呢?”,颜驷回答:“文帝喜欢文人而我好武,景帝喜欢老人而我那时还年轻,而您喜欢青年我却已老了,所以,我虽然三朝为官却始终未能得到提拔。
”武帝听了颜驷这番话,非常有感触,当即提升他为会稽都尉,以谢他的一番直言。
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用人的时机把握不好,就会埋没人才、荒废人才。
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单位仍然在论资排辈,使用人才不是靠能力,而是需要熬年头。
这种状况虽然已在逐步改观,但其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
”《南方周末》曾刊载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综合测评”,文中给了三个人的大致表现,问哪个人能造福全世界。
古人识人用人之道
古人识人用人之道发展研究中心杨多旺整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面临识人用人的问题。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
如何用好人始终是做好企业的关键。
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用人的差距。
关于识人用人,古代帝王、将相、明君的用人谋略,如今仍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文王观人之法周文王姓姬名昌。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一生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用人,首先要识人。
要用好人,必须先了解要用的人。
《文王官人篇》记述了周文王告诉太师尚父(姜太公)观察忖度感情真伪考试才艺的方法。
这种方法表现在五征上,一是观诚,二是考志,三是观色,四是测隐,五是揆德。
所谓“观诚”。
即受重用、宠信的人,要看他会不会骄奢淫逸;被当权者疏远、贬斥的人,要看他会不会背逆或有什么越轨行为;荣贵显达的人,要看他是不是见人就炫耀自己,显得了不起;默默无闻的人,要看他是不是有所畏惧。
青少年要看他能不能恭敬好学又能与兄弟和平相处;壮年人要看他是否清廉实干,勤恳敬业,大公无私;老年人要看他是否思虑慎重,各方面都衰退了,身体精力都不济了,是否还要拼命挣扎;大臣是否忠诚。
所谓“考志”,是通过与对方谈话来考察他的心志。
如果一个人的语气宽和温柔,神色恭敬而不奉承,先礼后言,常常自己主动流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
如果说话盛气凌人,话语上总想占上风,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不足,故意掩饰他的无能,这种人只会伤害别人。
如果一个人的神情坦率而不傲慢,言谈正直而不偏私,不掩饰自己的美德,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防备自己的过错会使自己被动,这是质朴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神情总是奉承别人,他的言谈竭尽阿谀谄媚,好做表面文章,尽量表现他微不足道的善行,因此而洋洋得意,这种人是虚伪的人。
假如一个人感情的喜怒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露出来;乱七八糟的琐事虽然使人心烦意乱,但心志不被蒙蔽;不为厚利的诱惑所动;不向权势的威胁屈服,这种人是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是指被誉为“古代识人之典范”的八位历史名人所创造出来的识人方法,他们分别是:
1、老子:“识人之道,观其志。
”老子认为,要识人,首先应观察一个人的志向,如果他的志向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孟子:“识人之道,观其行。
”孟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并尽自己的本分,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3、庄子:“识人之道,观其心。
”庄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他的内心是纯洁的,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4、孔子:“识人之道,观其言。
”孔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如果他的言行举止得体,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5、韩非子:“识人之道,观其情。
”韩非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6、墨子:“识人之道,观其事。
”墨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如果他能够做到务实利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7、荀子:“识人之道,观其衣。
”荀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穿着,如果他的衣着朴素而整洁,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8、魏文帝:“识人之道,观其赏。
”魏文帝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赏罚,如果他的惩罚刚正不阿,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鬼谷子:诸葛亮的六大识人术,既要会识人,也要会用人!
鬼谷子:诸葛亮的六大识人术,既要会识人,也要会用人!中华民族与很多崇尚武力和征服的民族不同,我们的优越性就在于崇尚智慧,所以我们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华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谋略型文化,所以我们对鬼谷子、诸葛亮、司马懿等智慧的代表格外推崇。
谋圣鬼谷子以毕生精力研习谋略之道,因为文化的深处未必是谋略,但谋略的深处一定是文化!中国古代任何学派的形成,本质都为治人,而治人的方法就是谋略、权术,久而久之就形成中华民族独居特色的智谋文化,指导我们生存和发展。
今天就来学习诸葛亮的六大识人术,悟透可得治人良方,不难执掌天下。
古人智慧,奥妙无穷,值得揣测体悟:诸葛亮乃谋略大家1、强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释义:刚强而坚毅之人,刚烈好争而不能和谐,若不戒备其好强所生唐突之患,却以顺从而表现出屈服与懦弱,则更能增其过刚之性。
因此,可以确立法度以制之,而难以与之谋划机密之事。
2、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
释义:柔和而顺从之人,心思缓慢而优柔寡断,若不戒备其做事时无法统摄之弊,却以为刚烈必然造成他人损伤,则更能使其安于舒缓。
因此,可以与之遵循成法,而难以与之权衡疑难之事。
3、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
释义:雄豪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戒备其勇猛所生毁伤跌荡,却以顺从而表现出胆小与懦弱,则会使其气势完全耗尽。
因此,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共处平易之境。
4、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于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
释义:多惧而谨慎之人,畏惧祸患而多所疑忌,若不戒备其因为懦弱而失义气,却以用武而要表示亲近或拉拢,则会更增加其已有疑心。
因此,可以与之保全所有,而难以与之讲求节操之理。
司马懿剧照5、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
鬼谷子智慧:识人用人很简单,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
鬼谷子智慧:识人用人很简单,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右主明。
意思是:对于眼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亮;对耳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对心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智慧。
如果一个人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想不到的。
无论做什么都要找到需求点,懂得去借力,多去分享和交流从一个想法就会有很多种想法。
还有如果你能将人才像车辐条集辏于毂上一样,齐心协力,就可明察一切,做事无可阻塞。
以上讲察人之明。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仅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处理事情。
懂得用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智慧,就是学会从各种管道收集信息,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事物,在各个角落广布耳目,为自己提供决策的参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发挥每个成员的智慧,形成合力,这才是好的管理者。
人尽其才,用人要用他的长处才有可能成长为人才。
你才会拥有人才。
在高明的管理者那里,任何人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他的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脑袋能思考。
要学会发掘,利用周围的一切因素去发掘;愚蠢的独裁者只相信自己,他们闭塞信息,专横决断,结果就是独夫一个,孤家寡人!皇帝因为不会察人,往往被奸臣所误;企业管理者由于察人不明,用人不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了解信息的管道不全面,对事对人判断失误。
唐太宗居帝王之尊,而能自觉抵制那些“巧言令色,以亲于上;先承意旨,以亲于君”的佞臣和拍马之徒,并能努力从每个臣子的口中得到事情的各个细节,通过不同的观点进行判断,最终查知真相,尤其他重用魏征这样的诤臣,哪怕经常“骂”得自己灰头土脸,也坚持听他反映情况,用他的耳朵、眼睛和智慧,对于管理者而言,这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在李世民这里,每个臣子都是他的耳目,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用,都有他的用处。
中国古代用人识人智慧
近使之而观其敬
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与考察 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 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 。
烦使之而观其能
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突然 向考察对象提出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看他 是否胸怀全局、应付裕如,可以考察其对分 管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应的分析归纳概括 能力。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事态度 。 察言观色,可以考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论人》:“凡论人, 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 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 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 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 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 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信”, 从“人”从“言”,词意“诚”也。 儒家——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法家——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商鞅——以诚信强国利民 魏征——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 “仁”在此处是廉洁的意思。古语云:公生 明,廉生威。
快乐时检验他的懈怠
惧之以验其持
害怕时检验他的坚持
苦之以验其志
受苦时检验他的志向
八观与六验的联系与作用
“八观”是根据一个人在显达,尊贵,富有, 听言,赋闲,学习,困窘,贫贱等境遇中的行业表 现,来了解其心理品质的观察法,那么“六验”在 某种性质则说是实验法,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诱导 出相应的喜,乐,怒,惧,哀,苦情感,并观察一 个人在这些情感支配下的种种行为,以鉴别其节操, 邪念,气度,品行,仁爱,意志等人格特征。 “八观六验”从外观察分析人才的利弊得失, 度权量能,进而用人扬长避短,才尽其用,天下无 不可用之人 。
古代用人的识人
古代用人的识人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社会经济基础相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在古代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形成了独特的用人之道,即识人之术。
这种识人之术并不仅仅是看某个人的外在条件,更注重看其内在品质和能力。
在古代用人的识人中,注重标准如下:一、忠诚正直忠诚正直是古代用人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组织,都需要忠诚于自己所服务的对象。
在古代社会中,仕途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忠”。
只有忠心事主、正直无私的人才能受到重用,被视为人物。
这种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古代用人的识人中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素养。
二、才能与古代用人注重才能和。
才能是能力的体现,而则需要结合才能运用。
古代家、军事家、文学家等都需要在各自领域内有独特的才能和。
在古代社会中,获得封建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才智,并能在各种情境中应对自如。
三、勇气与决断在古代战争频繁的时代,勇气与决断力也是用人的重要标准。
士兵需要勇敢作战,将领需要有决断力和策略性。
在古代官员选拔中,勇敢且果断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这代表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否坚定不移地执行。
四、品行与思想古代用人不仅要求具备优秀的品行,也需要具备正确的思想。
品行正直、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重用和赏识。
在古代社会中,品行和思想被视为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担任高级职位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官员还是文人,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思想。
古代社会的用人之道注重识人的多方面表现,而非只看表面。
他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背后事迹等多个方面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观察一个人的表现、评估这个人是否适合担任某个职位。
这种观察和评估往往是长时间的,通过对一个人的全方位了解,才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古代用人的识人之道注重忠诚正直、才智和勇气、品行与思想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
这种评估表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高度重视和要求,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用人之道的独特和。
向古人学习用人之道
向古人学习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是自古以来,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企业家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何识别人才,吸收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及保留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摆在每一个企业主管面前的棘手难题。
中国的三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给我们展示了中国优秀的用人文化。
刘备有诸葛亮及五虎上将、宋江有108梁山好汉、唐僧有神奇的三徒弟,包括亘古流传的刘邦有诸多武将文臣等,细加品味,奥妙无穷。
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宋江亦武功平平,刘邦更自知计不如张良,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而他们成就事业就在善于用人。
在历史中,我们亦能学习借鉴到很多用人智慧。
一、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等,诸葛亮在识人方面非常有远见,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
虽然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但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
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长期的“不可为而为之”的“讨伐”之战,导致最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二、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论谋略,他比不上张良、陈平;论打仗,他比不上韩信、彭越;论治理国家,他不及萧何。
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其精妙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1)知人善任。
2)不拘一格。
3)不计前嫌。
4)坦诚相待。
5)用人不疑。
6)论功行赏。
三、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
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人物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
古人看人识人的九种方法
古人看人识人的九种方法
1.观其言行:古人认为,人的言行可以反映其内心的品性和道德修养,因此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识人的一种重要方法。
2. 看其交友:人以群分,一个人的交友圈可以反映其兴趣爱好、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因此观察一个人的交友可以了解其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人际交往的水平。
3. 看其穿着: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穿着可以反映其身份、地位和品位,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穿着可以了解其社会地位和个人品位。
4. 看其食量:古人认为,人的饮食习惯可以反映其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观察一个人的食量可以了解其性格和生活方式。
5. 看其家庭:古人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基础,可以反映其家教和家族文化,因此观察一个人的家庭可以了解其家庭背景和家族文化。
6. 看其学问:古人认为,学问是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可以反映其文化水平和人生态度,因此观察一个人的学问可以了解其文化素养和人生态度。
7. 看其手段:古人认为,手段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因此观察一个人的手段可以了解其智慧和能力。
8. 看其才干:古人认为,才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和资历,因此观察一个人的才干可以了解其能力和资历。
9. 看其面相:古人认为,面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命运和性格,因此观察一个人的面相可以了解其命运和性格。
鬼谷子智慧:识人为小术,驭人乃大术,识人用人为终极之术
鬼谷子智慧:识人为小术,驭人乃大术,识人用人为终极之术
知人善用,此乃王道也。
——刘邦
1.欲成大事者,善于用人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
毕竟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这是历史的经验。
今日头条张一鸣知人善用
2.自古以来,德高望重、有才有识的人受尊敬,“礼贤下士”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
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底层社会,学识并不渊博,但他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向来尊重有加、许礼相待,并委以重任,从而赢得天下。
汉高祖刘邦
3.《鬼谷子》说:“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
”目明则可以得贤臣,慧眼识人,并且能够使贤臣良将为我所用,这样也就可以成就大业。
刘邦善将将,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天下大业。
观其一生,豪迈的大气象,精湛的驭人之术,为汉朝后代皇帝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识人才用人才
4.由此可见,欲成大事者,善于用人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
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人才者才得天下,失人才者定失天下。
这就是历史的经验。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
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诸葛亮识人用人的智慧——摘自思帆博客如何识人?是我们人人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因不识人而误交匪人,后悔莫及!诸葛亮这位智慧的化身,他所留二十四篇中的“知人性”和“逐恶”,在识人与用人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启迪!摘出来供大家研读。
——————————————————————————有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临终前曾传授给了爱将姜维兵法二十四篇。
其中的“知人性”和“逐恶”观点就很现实意义。
“知人性”一篇的原文是:“夫知人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译文的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
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
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逐恶”的原文是:“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译文的意思是: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
鬼谷子智慧:识人、辨人、用人之法
鬼谷子智慧:识人、辨人、用人之法古云“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心是非常危险的,与生俱来就有很多的劣根性,欲望驱使,会让人们去伪装自己,一不留神看走眼,那就危险了。
甚至连孔子都抱怨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
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
”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
有的人貌似老实,却内心骄溢;有的人貌似长者,却心术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谨,内心急躁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却很强悍。
汉光武帝刘秀是很善于知人识人,但却被庞萌迷惑了;曹操是明察将士的高手,还是给张逸骗了。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因为求才心切,也有被骗的时候,只呼“人不忍欺,人不忍期。
”看人看人品,交人交真心。
这个年头,为人处事要小心。
与君子为友,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情分;与小人为伍,会得到血淋淋的教训。
而如何识人,两千多年前的鬼谷子早有经验之谈。
识人认人,“听气”、“察色”、“考志”、“测隐”、“揆德”之法。
听气:人在不同场景中气息是不同的。
察色:人都有气。
气聚于人的形体之中,必然表现于形体之外。
考志:是通过与考察对象交谈来考察他的志向。
测隐:探测人的内心世界的办法来识人。
处事:通过为人处事的方式来考查一个人。
揆德:是估量一个人的品德并予以判断。
相人,其实不是占卜看相,靠的就是用各种方法来观察、试探、验证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如鬼谷子说的: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一个人能不能用,必须要观察双方是不是一路人,观点是否相同,内外是否一致,了解真假虚实,决定双方的亲疏关系,最后再加以验证衡量。
考察一个人并不是为了秀智商,而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古代识人用人的智慧思考
古代识人用人的智慧思考1.引言1.1 概述古代人在识人用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历史故事和智慧格言,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利用人才等方面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古代,人才选拔和用人的重要性在社会中被高度重视。
人们普遍认识到,培养和使用合适的人才是取得成功和实现国家、机构、家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识人和用人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古代的识人之道并不仅仅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更注重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处事能力、行为表现以及与人相处的态度等方面来判断其是否适合某个职位或任务。
古人认为,人的真实品质和能力是通过时间的考验而显露出来的,因此对于一个人的长期表现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非常重视。
此外,古代人在用人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智慧。
他们注重人才的合理分配和激励措施的采用。
他们根据不同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将人才分配到最适合他们发挥才华的领域,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注重激励手段的选择,通过奖励和赏识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结而言,古代人智慧的识人用人之道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
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智慧原则。
这些古代的智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们现代人在选拔和用人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借鉴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培养人才,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1.2):本文将围绕古代识人与用人的智慧展开讨论,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1.1),我们将简要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并介绍古代识人与用人的智慧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会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正文部分(2)将是文章的核心,我们将详细探讨古代识人与用人的智慧。
首先,我们将介绍古代识人的智慧(2.1),包括古代人们用于辨别他人品德与能力的方法和工具。
古人识人用人的智慧
古人识人用人的智慧
1. 以德为先: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德行和道德素养是判断他是否可信、值得用的重要标准。
因此,在招聘雇员或与人合作时,要以德为先,看重其品德和道德水平。
2. 以才为重:古人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是决定他是否能胜任某项工作的关键。
因此,在选人用人时,要以才为重,看重对方的能力和经验,以此来决定是否值得用。
3. 观察细节: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的细节,包括言谈举止、态度行为等,以此判断其性格和能力。
4. 多问几个为什么:古人认为,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就必须向他多问几个“为什么”。
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5. 依靠第三方评价:古人认为,除了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外,还需要借助第三方的评价来了解一个人。
在选人用人时,可以通过参考其朋友、同事、上下级的评价,来判断对方的可信度和价值。
6. 不悔当初:古人认为,一旦选错了人,就要坚定不移地维持自己的决定,并尽力帮助对方成长和改善。
因为悔过无益,对于已经选错的人,应该尽快止损,避免再次受到损失。
古人的用人智慧
古人的用人智慧孔子说:“政在得人”,吕不韦说:“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
”然而韩愈却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可见世上缺少的不是千里马,而是伯乐。
古人在识人用人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学习他们的用人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事业的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一是要有识才之“眼”。
我们常说“慧眼识英才”,这就要求“伯乐”们在考察人才时,能够准确地看到人才的过人之处。
萧何于万马军中发现了韩信,坚定不移地把他推荐给刘邦,终使刘邦开创了400余年的大汉基业。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荐贤才,封德彝说:“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
”遭到了唐太宗的严厉驳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正是唐太宗不拘一格地广揽和使用天下英才,才使得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
唐朝中后期,许多佞臣举荐的所谓“人才”则使中国的封建盛世成为昨日黄花,“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猢狲弄,一笑君王便着绯”就是当时用人情况的真实写照。
二是要有举人之“德”。
春秋时期的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所举荐的仇人和自己的儿子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因他深深懂得自己是在为国求才,而不是为了报私仇、避嫌疑。
西汉时,与萧何有矛盾而被贬到外地做官的曹参在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马上命令仆人收拾行装准备赴京拜相,手下人不解地问:“萧丞相与你有矛盾,怎么会举荐你呢?”曹参说:“此非尔等所知也。
”不久,他果然接到了回京拜相的圣旨,因为它深深了解萧何,这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萧丞相,是不会因小恩怨而误国家大事的。
当然曹参也不负重托,在相位上恪尽职守,不改萧何制定的律令,终于成就了大汉盛世。
而唐朝的刘仁轨则做得有点过头了,袁异式曾是他的仇人,为了求得宽容大度的好名声,在得志后竟然多次越级提拔不称职的袁异式,当时就有人评论说:“斯所谓矫枉过正矣。
识人之道:看出人外,看入人里
识人之道:看出人外,看入人里识人之道:看出人外,看入人里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有识别人才的方法。
察古可以鉴今,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识人用人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领导者如何识人用人,仍然具有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领导者不妨从老祖宗们那里去寻找识人的智慧。
(1)《吕氏春秋》的识人智慧——“八观六验”。
“八观”包括以下内容:通则观其所礼:如果他通达,就观察他都对什么人以礼相待;贵则观其所进:如果他显贵,就观察他都举荐什么人;富则观其所养:如果他富贵,就观察他供养的是哪些人;听则观其所行:如果他听取别人的言论,就观察他的实际行动;止则观其所好:如果他闲暇无事,就观察他爱好的是什么;习则观其所言:如果他学习,就观察他说出来的都是什么话;穷则观其所不受:如果他贫困,就观察他不接受的是什么;贱则观其所不为:如果他低贱,就观察他不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六验”包括以下内容:喜之以验其守: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乐之以验其癖: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怒之以验其节: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惧之以验其特: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哀之以验其人: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苦之以验其志: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
(2)西汉文学家刘向“六正”与“六邪”的鉴人法。
“六正”鉴人法包括以下内容:圣臣:事情的端倪尚未萌生,形迹尚未出现,就能清楚地看到存亡之机和得失之要,从而防患于未然,使人主安然无恙,常处于繁荣之境地。
这样的人就是圣臣,如帮助刘邦打江山与治理天下的萧何。
良臣:能够虚心尽意、经常给人主出好主意,勉励上级遵行礼义,献之以良策,顺成其美政,匡正其错误。
这样的人就是良臣,如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被李世民尊为“朕的一面镜子”的魏徵。
忠臣:早起晚睡,兢兢业业,能不断地向人主推荐贤才,以历史上英明君主的事迹激励人主,对其大有帮助,能够使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众幸福。
这样的人就是忠臣,如尽心竭力辅助幼主,连孔子都十分推崇的周公。
如何正确地识人用人?古人的智慧总结,精辟,超有洞察力!
如何正确地识人用人?古人的智慧总结,精辟,超有洞察力!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识人、用人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先秦时,诸位先哲就对如何识人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可见识人之于先秦政治哲学的重要。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表示,一个人的贤愚,一人说了不算,而是在人际交往圈中被广泛认可,乃至推而广之,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都推崇他,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才。
齐国的贤相晏子婴则认为,人天赋秉性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不同的人做一样的事,不能以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正确的任用应该是看重一个人的长处时,不强求他弥补短处,看重一个人的技能时,不强求他弥补自己拙笨之处。
这是识人用人的大方略。
晏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这些话想必是多年从政经验归纳得出的经验之谈。
同样出于经验之谈的还有魏国儒生,子夏的学生李克的一席话,语出《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要选宰相,问李克觉得翟璜与魏成子二人谁合适。
李克推辞一番后说了五条原则:1、居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
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
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2、富视其所为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
如果只是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
反之,救济贫困,栽培有为之士,投资实业,则可委以重任。
3、达视其所举看他处在显赫之位时如何选拔推举部属。
若任人唯贤,举人以才,就是胸襟坦荡,秉公办事之士。
若任人唯亲,搞“家天下”、“帮天下”,显然不适宜担任重要职务。
4、穷视其所不为看一个人身处困境,能不能守住底线,不做苟且之事。
如果能,便可以加以使用。
不然,断不可用。
5、贫视其所不取看一个人在贫困潦倒时的行为。
人在此时不取不义之财,则品行高洁,难能可贵,重用后必有大成。
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则万不可用。
魏文侯本来举棋不定,听完李克一番话,就抱定了主意,可见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对选人用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五条也被后世沿用下来,成为重要的选人标准。
用人导向的古语
用人导向的古语
用人导向的古语,往往体现了古代中国对选拔和使用人才的重要原则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关于用人导向的经典古语:
1.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疏。
”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难言》,意指推荐贤能的人不应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有所回避,同时选用亲属也不应忽视其他有才能的疏远之人。
2.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
意思是了解人的才能并善于任用他们,只根据才华来提拔任用人才。
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这是中国传统用人理念的体现,强调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才能,更要重视其品德修养,出自多个典籍如《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4.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出自《礼记·礼运》,主张在社会治理中选择德才兼备、诚实守信且能维护和谐的人来担当重任。
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来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6.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
这句话反映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出自《墨子·尚贤上》。
这些古语均体现出古人对于识人、选人、用人之道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力资源管理智慧的精华所在。
中国古代识人谋略
中国古代识人谋略中国古代识人谋略用人首先要知人识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古人有言曰:“知人则哲。
”用人首先要知人识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古人有言曰:“知人则哲。
”善于识人是一种极高的智慧。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许多企业在识人时屡屡失误,如何识人呢?中国古代的识人术想必会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智慧。
中国古代识人的方法很多,从多角度对人才进行识别,较为典型列举如下。
孔子的言行观察法:“君子远使求之而观其忠。
烦使之而观其能。
猝然问之而观其智。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廉。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从人的言行得失对人才进行判断。
通过言行考察人的“忠、能、智、信、廉、节。
”王阳明心志审度法:“躁於其心者,其动妄。
荡於其心者,其视浮。
忽於其心者,其貌惰。
傲於其心者,其色矜。
”吕望的知将八征说。
吕望认为一个人够不够当将帅,可以通过八个方面予以考察得到。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问谍,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诸葛亮的知人性说:“夫知人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据此诸葛亮提出知人识别人才的七条标准:(1)“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有意用是非去试探他,看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用言词论辩来同他辩论,看他是否有应变的智慧;(3)“咨之以智谋而观其识”,即向他请教智谋,看他是否有真知灼见;(4)“告之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他有祸难,看他是否有敢于赴难的勇敢精神;(5)“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即用酒把他灌醉,看他是否失态而丧失人的本性;(6)“临之以利以观其廉”,即用利去引诱他,看他是否廉洁;(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限期叫他完成某件事情,看他是否守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刘敏杰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燕昭王问为国。
郭隗曰:“帝者之臣,师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宾也;危国之臣,虏也。
唯王所择。
”(译文:燕昭王(战国时燕王)问郭隗(战国时燕人)如何使国家强盛。
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霸王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七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虏。
成败之道在此,希望大王有所拣择。
”)
“帝者之臣,师也”,这大概是尊重人的最高典范了。
比郭隗更早些时候姜太公对以人为本也为极精辟的论述: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
译文:为天下人谋利的,天下人支持他,为害于天下人的,天下人摒弃他。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夺得天下的情势,就好比众人猎逐野鹿一样,因为天下人都有想分取鹿肉的欲望。
就像同舟渡河一样,渡过了河大家就都受益,没有渡过河大家就都要受到损害。
对于选择人控才的标准,姜太公讲有六个标准:“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
贵之而不骄者,义也。
付之而不转者,忠也。
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
危之而不恐者,勇也。
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
(译文: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曰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这就是六种应该信守的品德。
”
文王说:怎么能谨慎地选择具有“六守”的臣子呢?
太公说:使他富贵看他是否恃才而逾越本分;让他地位显贵,看他是否自满放纵;交付他权力,看他是否仗权专断;派他作为使节出使看他是否有所隐瞒;使他处于危险境遇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看他是否方略无穷。
让他富贵而他没有逾越本分,那就是仁;使他地位显贵而他没有娇贵放纵,那就是义;交付权力而他没有仗权专断,那就是忠;让他作为使节出使而他没有隐瞒,那就是信;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而他没有惊慌失措,那就是勇;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而没有穷尽计谋,那就是谋。
)
而用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姜太公所言: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动之则浊,静之则清。
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译文:天下百姓就有如流水一般,阻碍它就会停止流动,疏导它就会川流不息;搅动它就变得浑浊不堪,不去触碰它就可以说清澈明净。
哎呀,多么奇妙啊!圣人看到它的开始,就已经推知它的结局了。
)因势利导,才能发掘其潜力,才能充分利用优势,正所谓“介虫之捍也,必以其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
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译文:甲虫防卫,是用它坚硬的甲壳;必定用它毒的螫子,所以就
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
)也唯如此才可能充分发挥人类个性优势,达到自我颠峰状态(这也正契合了我省著名教育家弘济教授所提出的优势教育)。
从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得知:“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确立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也就是提倡尊重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使人能动地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主旨,其主要实践途径是解决好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1.充分地重视人
充分地重视人,即视员工为企业的最佳资本,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做人的工作上来。
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在管理中又往往把侧重点放在建制度、定指标、搞奖惩上,忽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这种只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管理的预期目的的;只有充分重视人,尊重员工的文化创造和管理参与行为,发挥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
2.正确地看待人
正确地看待人,即明确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与文化主体的地位,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企业员工是什么人的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多种假设。
尽管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这些假设一个比一个趋于合理,但都没有摆脱一个大的思维模式:管理者是管理主体,员工是管理客体;所谓科学管理就是谋求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有效控制。
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实践,不能解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固有的冲突与矛盾。
从根本上讲,员工是企业管理与文化的主体。
企业只有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确保其主体性,才能实现管理者与员工文化追求的一体化,企业共享型的文化才能建成。
3.有效地激励人
有效地激励人,即在确保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权益,使员工能够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改变压制型的管理方式,变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的管理,变善于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为多为下级提供帮助和服务,变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和控制为实行员工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完善人才选拔、晋升、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
4.全面地发展人
全面地发展人,即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
好企业是一所好学校,它不光是人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人的培育者。
企业只有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高素养的文化人和关注自身与企业双重价值的现代企业人。
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创造与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