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3班杨颖
【课程思政案例示范】 - 跨文化交际
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属于翻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于翻译专业二年级第四学期。
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文化拓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应对本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在国际语境下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中国文化,以到达更好的中外文化沟通的效果。
《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完整的课程结构,准备了合理的教学资源,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资源,保证了教学条件能够充分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文化价值观的含义和构成;了解文化价值观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理解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2、思政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全球化视野下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思路图三、教学设计四、教学效果1.经验与创新(1)课程思政建设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轻易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和舆论,如何思辨性看待社会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是需要及时引导的。
《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了线上平台,通过网络教室,极大延伸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课程思政得以融会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让学生成为观察、思考和思辨的主体,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思政成果内化和贯通。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经典案例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经典案例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经典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红豆衬衫的广告语:红豆衬衫的广告语“红豆情深”在中国非常流行,但将其翻译成英文“Red Bean, the more you eat, the more you toot”却
引发笑场。
这是因为中文中的“情深”具有深厚、真挚的情感含义,而在英
文中却变成了“吃得越多,放屁越多”,给人不雅之感。
2. 麦当劳改名:麦当劳在台湾市场推出新品牌形象,将原本的“I’m lovin’ it”改成了“I’m thrilin’ it”,以吸引更多年轻人。
然而,这个新口号在
推广中遭遇了巨大的困境,因为消费者并不买账。
最终,麦当劳不得不放弃
了这个口号,重新使用原来的“I’m lovin’ it”。
3. 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曾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支非常感人的广告,广告中描述了一对恋人因为一瓶百事可乐而结缘的故事。
然而,在广告播出后
不久,就因为广告中出现了一名黑人男演员而被中国网民质疑。
虽然百事可
乐公司很快就删除了广告并发表了道歉声明,但这个事件仍然给百事可乐的
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这些案例都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和特点,并尊重这些差异和特点。
同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语言和表
达方式,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荆州学院《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荆州学院《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跨文化交际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国际商务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项不是文化的要素之一?A. 语言B. 宗教C. 肤色D. 性别2. 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个层次的文化差异是最难以觉察和理解的?A. 表面文化B. 非语言文化C. 核心文化D. 价值观文化3. 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策略是针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应的策略?A. 避免策略B. 否认策略C. 融合策略D. 转移策略4. 在跨文化沟通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A. 语言水平B. 礼貌态度C. 文化敏感度D. 地位高低5.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个是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A. 同化B. 异化C. 互动D. 观察6.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观念不符合文化相对主义?A. 文化多样性B. 文化普遍性C. 文化变异性D. 文化相对性7. 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能力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能力?A. 语言能力B. 礼貌表达能力C. 自我中心能力D. 文化敏感能力8.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文化适应的原则?A. 尊重对方文化习惯B. 主动学习对方语言C. 保持自身文化不变D. 理解对方价值观9. 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沟通方式是非语言沟通的表现形式?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肢体语言D. 电话沟通10.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心态有助于有效沟通?A. 自我中心B. 开放心态C. 歧视心态D. 偏见心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文化是一种稳定不变的社会现象。
()12. 表面文化是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
()13.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14.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性是唯一的有效策略。
()16. 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文化是沟通的基本前提。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精选5篇)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精选5篇)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第1篇[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案例分析大同学跨文化交际本领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就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一虹(2023:28)指出,现有的跨文化交际本领培育模式都有肯定局限。
行为中心的培育模式,只关注交际行为本身和交际结果,执着于实在目标,但在我们一般性的大学教育中,很难确定同学将来可能与之打交道的目的文化,因此也很难像对特定出国人员进行培训那样对同学实施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学问中心模式,则集中于认知层面,重要向同学灌输有关文化学问,但难以让同学产生切身体验,而且还不适用于处理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传授文化学问简单变成“定型”(stereotype),反而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本领向较高层次进展。
另外,我们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实践往往缺乏充足的开放性,没有给同学较多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因此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需要依据跨文化交际本领框架,提高同学使用语言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帮忙其提高言语行为的得体性。
在近年来对跨文化交际本领框架的浩繁讨论中,笔者认为杨盈、庄恩平(2023)提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文化学问和交际实践四大本领系统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本领框架,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具较强可行性。
二、案例分析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目前跨文化英语教学普遍采纳的方法重要包括背景学问导入、文化内涵探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及情景仿照、实例搜索等。
案例分析教学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特色、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现实冲突等素材呈现于同学面前,是跨文化学问、意识、思维和交际本领的综合训练过程,能帮忙同学达到学习外语语言技能与培育跨文化交际本领有机结合的目的。
在谈到案例教学法时,陈建平(2023)强调:“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教学过程重要是“同学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教学目的重要是“培育同学的本领”。
上述特点,使案例教学能很好适用于跨文化外语教学,它对培育本领的重视大过取得学问,成为语言文化学问向跨文化本领变化的有效途径。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案例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误解
情况描述
在一次国际晚宴中, 一位美国客人和一位 日本客人之间的社交 礼仪产生了差异。美 国客人习惯于直接、 热情的礼仪,而日本 客人则更注重谦虚和 尊重。这导致双方在 晚宴中的互动出现了 尴尬和误解
案例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误解
问题分析
这个案例中的问题主要是由社交礼仪的差异引起的。美 国客人和日本客人的社交礼仪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 可能导致双方在互动中产生误解和尴尬
案例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误解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认识到这种社 交礼仪的差异,并尊重彼此的礼仪习惯。美 国客人可以尝试更理解日本客人的谦虚和尊 重,而日本客人也可以尽可能适应美国客人 的直接和热情。双方可以通过了解彼此的社 交礼仪,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以达到 和谐的互动
PART 4
案例五:食物与文化的关系
4
案例五:食物与文化的关系
情况描述
在一个国际家庭聚会 中,来自不同国家的 亲戚们在一起共享美 食。然而,由于食物 与文化的关系不同, 一些食物在某些国家 是受欢迎的,而在其 他国家却被视为禁忌 。这导致了一些尴尬 和误解
案例五:食物与文化的关系
问题分析
这个案例中的问题主要是由食物与文化的关系引起的。 来自不同国家的亲戚们对食物的认知和文化背景存在差 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共享美食时产生尴尬和误解
案例一:语言与文化差异的处理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认识到这种语 言与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尊重彼此的交际风 格。英国员工可以尝试更能明确表达 自己的意见。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提高彼 此的语言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 化背景
PART 2
案例二:价值观与文化冲突的解决
姜珊的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一)内容提要:初次被派往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往往会因跨文化交际障碍而遇到瓶颈,对其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以及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这主要是由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背景的生疏、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问题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
面对这种文化冲突,要以宽容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和对待,避免感情用事,使矛盾加深。
(二)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的例子。
首先,李晓雨是一名中国志愿教师,其思维方式,交际模式,生活习惯以及教学方法都已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
而对于泰国的风土人情,以及泰国人的交往方式了解不多。
反之,当地的泰国师生对于这位初来乍到的中国老师也会因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距离。
其次,在晓雨看来,泰国学校的接待人员不与她交谈,甚至不关心她的食宿,以及工作时当地师生的冷漠,都是一种非常不近人情甚至无礼的表现;我们也可以推断,对于那些泰国师生及接待人员来说,晓雨的热情和亲近也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这个地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因为泰国是一个微笑的国度,泰国人是以微笑和热情著称的民族,晓雨的热情和亲近本身可能并不会让泰国人觉得无法接受,因为这和他们的性格不吻合。
但是晓雨的表达热情的方式可能和泰国人有差别,所以作为一个陌生人,双方之间可能有误解。
另外这个案例也体现了一定的偶然性,也许负责接待的人员和那所学校的师生本身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显然,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热情好客、和善待人是追求和谐的表现,是一种基本的礼仪;而在泰国文化中对于尚未熟识的人保持距离才是一种尊重对方的体现。
(泰国人不会对所有的陌生人保持距离,因为晓雨是作为志愿者去的,泰国方面很清楚这一点,也即是晓雨是他们能够确定身份的客人和老师,所以他们不会刻意保持距离。
当然这也不符合泰国人本身的性格)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对待来华的外国友人方面,中国人往往表现得非常热情友好,希望给对方和谐温暖的氛围,好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避免使其感到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和不适。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
然而,由于语言、价值观和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常常伴随着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下面将给出一个跨文化交际案例,并分析该案例涉及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在某国际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合作事宜。
其中,中国代表小明(以下称为M)和美国代表John(以下称为J)在会议期间频繁接触。
然而,由于两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在交流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问题分析1.语言障碍:M和J之间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障碍。
M虽然可以基本流利地使用英语,但是在沟通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词汇选择、语法和发音。
J则对中文几乎一无所知,只会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和常用词汇。
2.非语言沟通差异:除了语言差异外,M和J在非语言沟通方面也存在差异。
例如,M习惯于以微笑和头部的稍微点头来表示同意,而J则习惯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
3.价值观和信仰差异:M和J在价值观和信仰方面也存在差异。
M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关系,而J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由。
解决方案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M和J可以尝试以下方案:1.语言学习:M可以加强自己的英语技巧,提高词汇量、语法和发音的准确性。
同时,J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中文问候语和常用词汇,以便更好地与M进行交流。
2.非语言沟通交流培训:M和J可以进行非语言沟通交流培训,了解对方习惯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并学会适应和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
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3.互相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M和J可以进行文化差异的学习,了解彼此的价值观、习俗和信仰。
通过对彼此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并促进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结论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议题。
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我们需要重视语言学习、非语言沟通和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模板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模板引言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沟通和交流。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障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跨文化交际案例来探讨其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本案例涉及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假设中国公司A与美国公司B打算合作开展一项业务。
双方派出代表团进行商务谈判。
中国方面的代表团由A公司的高层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而美国方面的代表团则由B公司的经理和销售人员组成。
案例背景A公司在中国拥有良好的声誉和丰富的技术经验,而B公司在美国市场上具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
双方希望通过合作来获得互补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案例过程双方代表团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商务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差异引起的沟通困难。
1.语言障碍:双方代表团成员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国方面的代表在英语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而美国方面的代表对汉语了解有限。
这导致了双方在交流中出现了一些误解和理解偏差。
2.礼仪差异:在商务谈判中,中国方面注重面子和尊重。
代表团成员在谈话过程中更加注重礼貌和尊称。
而美国方面则更注重直接、开放和直截了当的交流方式。
这种差异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适和不解。
3.职场文化差异:中国方面喜欢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决策和行动,尊重长辈和领导的权威。
而美国方面更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更倾向于合作和讨论。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中国方面的代表团经常依靠公司高层来做出决策,而美国方面的代表倾向于与所有成员进行讨论。
分析与解决方案语言障碍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双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雇用专业翻译:双方可以雇用专业翻译人员来协助沟通,以确保双方间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2.提前做好准备:双方在谈判前可以预先准备好所要谈论的话题和要达成的目标,这样可以减少沟通过程中的困难。
3.多用图表和示意图:图表和示意图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语言障碍带来的困扰。
礼仪差异为了解决礼仪差异,双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互相了解对方文化:双方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对方的文化,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礼仪习惯。
跨文化交际真实案例
跨文化交际真实案例跨文化交际真实案例:我与新西兰室友的交流在我留学新西兰期间,我与新西兰室友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将分享其中的十个案例。
1. 宗教差异:我第一次与室友见面时,发现他们祈祷前会合掌,而我习惯合十。
为了避免尴尬,我主动向他们解释我的习惯,并询问他们的宗教信仰,以更好地了解彼此。
2. 饮食文化:我喜欢吃辣的食物,但新西兰人的饮食相对较淡。
为了满足我的口味,我经常自己煮辣味菜肴,但我也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会强迫他们吃辣。
3. 社交礼仪:在新西兰,人们习惯于亲吻对方的面颊,以示问候和道别。
对于我来说,这种亲昵的举止有些不习惯。
尽管如此,我还是尊重他们的习惯,并逐渐适应了这种方式。
4. 学习风格:在学习上,我习惯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而我的室友则更喜欢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主动与他们合作,分享我的想法和经验。
5. 社交活动:在新西兰,人们喜欢户外活动,如野餐、露营等。
我之前并不常参加这些活动,但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我主动参加了一些户外活动,并与室友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6. 语言障碍:刚来新西兰时,我的英语水平有限,与室友交流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我努力学习英语,并与室友多进行口语练习。
他们也很耐心地帮助我纠正语法错误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7. 文化节日:在新西兰,有许多与当地文化和传统有关的节日。
我利用这些机会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主动参加庆祝活动,与室友一起分享和学习。
8. 生活习惯:我在中国习惯于早睡早起,而我的室友则喜欢熬夜。
为了避免互相打扰,我们商量后制定了一些规则,例如在晚上安静不吵闹,相互尊重对方的作息时间。
9. 交通规则:在新西兰,驾驶习惯与中国不同。
我刚来时并不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但我室友很耐心地向我解释,并带我一起学习和适应当地的交通环境。
10. 价值观差异:我来自一个重视家庭观念的文化,而我的室友则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158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卢欣琳/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随着中国日益强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赴中国职教。
中国教师也被邀请去国外进行汉语传授。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当地学生的交流会存在一些交际上的文化冲突。
这也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跨文化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文化一、案例一美国人大卫去年从华盛顿来中国教英语。
他觉得中国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中国学生也让他捉摸不透。
他在给中国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也不能让课堂气氛更活泼一点。
中国学生更愿意记笔记,很少说话,尤其在讨论课上,学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下课后,却有几个学生总是找他问问题。
让他常常在上另外一个班的课的时候常常迟到。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非常生气:他两周以前告诉他的学生要在这个周末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一起吃饭,可是他所在的系领导昨天却突然通知他,让他这个周末必须参加一个由大学校长组织的晚宴,他说他已经有安排了,可是系领导却一再强调要专门请他们这些外教的,他必须要去。
分析:大卫作为一名来中国教英语的美国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对于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习惯和不理解,对于学校活动安排的不适应,从而感到在中国的教学生活不愉快,自己没有得到尊重。
这是因为大卫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的矛盾冲突。
首先是教学活动上的问题。
其次是中西方文化对于时间观念的差异。
最后,美国是单时制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大卫习惯于通过计划和预约来控制时间,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
中国则是一个多时制文化国家,更倾向于灵活和人性化,学校的领导也会临时通知他要参加明天的晚宴,都是因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更倾向于“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经常改变计划。
大卫因为对于自己所处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不了解,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不习惯而产生了很多困扰,产生了文化休克的现象。
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调整心态,学会接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文化差异,尽力适应。
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交际的过程。
留学生由于身处异国他乡,需要不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交际,因此面临着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案例来分析这一挑战,并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
案例:小明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
他在学校里结识了几位美国朋友,并打算邀请他们来中国做客。
小明精心准备了一顿中餐,并计划在晚餐时邀请他的美国朋友们来家里作客。
在晚餐当天,小明热情地迎接了他的美国朋友,并自豪地介绍了中餐的特点和中国餐桌礼仪。
然而,小明发现他的美国朋友们对中餐并不是那么感兴趣。
除了一个人尝试了几口,其他人只是用礼貌地品尝了一小部分,并表达了对饭量太大的担忧。
他们之间的对话变得有些尴尬,大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交流。
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小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了解对方文化:在邀请他的美国朋友来中国之前,小明可以了解一些他们对中国文化和饮食的了解程度。
这有助于小明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并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适合的活动和食物。
2.尊重对方文化:小明可以通过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来展示自己对他们的重视。
在此案例中,小明可以为他的美国朋友准备一些他们熟悉和喜欢的食物,以满足他们的口味。
3.共享文化:除了介绍中餐,小明还可以主动询问他的美国朋友们对于西餐的了解和喜好,并主动分享一些关于中国文化和饮食的有趣故事和知识。
这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4.引导对话:当对话变得尴尬时,小明可以主动引导话题转向其他感兴趣的主题,如音乐、电影、运动等。
这可以帮助缓解尴尬氛围,促进交流和互动。
通过以上措施,小明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他的美国朋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同时也要积极展示自己的文化,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跨文化交流主题班会
跨文化交流主题班会跨文化交流主题班会是一种为了促进学生间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活动。
通过这种班会形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习惯,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本文将通过介绍跨文化交流主题班会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这样的班会活动。
一、目的跨文化交流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样的班会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特点,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步骤1.主题确定:首先,确定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主题,例如“中国传统节日”或者“美国文化与习惯”。
选择一个能够代表该文化的主题,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讨论。
2.文化介绍:在班会开始时,由一到两位学生或老师来介绍主题文化的背景、历史、特点等。
可以结合图片、视频或音乐来进行展示,使学生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该文化。
3.小组讨论:根据班级的规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话题,例如该文化的饮食习惯、传统习俗、社会礼仪等。
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4.展示与分享: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到两位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可以通过表演、演讲、展览等形式来展示他们对该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5.互动和交流:在展示和分享结束后,学生们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
鼓励他们互相提问、讨论和分享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想法,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总结与反思: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总结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注意事项1.尊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差异。
学生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避免简单的对比和评价。
2.促进平等对话:班会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避免某些人主导整个讨论过程。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篇一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中的互动与理解。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常常成为阻碍有效沟通的障碍。
本文以电影《绿皮书》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二、电影《绿皮书》背景简介电影《绿皮书》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白人司机托尼与黑人音乐家唐在南下巡演过程中的友情故事。
电影展现了两位主角在旅途中如何克服种族、文化差异等障碍,建立深厚的友谊。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在电影《绿皮书》中,刻板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种族刻板印象和文化刻板印象。
(一)种族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种族成员的固有观念和偏见。
在电影中,白人托尼最初对黑人唐的看法受到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影响。
然而,随着旅程的进行,托尼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唐的文化背景。
(二)文化刻板印象文化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个文化群体的固有观念和偏见。
在电影中,南北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
然而,正是通过相互尊重和包容,双方逐渐消除了彼此的误解和偏见。
四、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一)产生原因刻板印象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如媒体传播、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
在电影中,媒体对黑人的负面报道、南方的种族歧视等都是导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
(二)影响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沟通障碍、误解甚至冲突。
在《绿皮书》中,如果没有双方的努力去克服刻板印象,托尼和唐的旅程可能会充满矛盾和冲突。
五、克服刻板印象的方法与策略(一)增强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历史和社会环境是克服刻板印象的关键。
在电影中,托尼通过了解唐的文化背景和经历,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二)提高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是消除误解和偏见的重要手段。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倾听、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提高沟通能力的关键。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篇一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等手段进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不仅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也常常成为反映和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窗口。
本文将以电影《绿皮书》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存在、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电影《绿皮书》与跨文化交际背景《绿皮书》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美国黑人司机托尼与一位白人音乐家唐在南下北上的旅途中,共同克服种族偏见,互相理解与支持的故事。
该电影通过对这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点滴细节描绘,将文化差异与交流中刻板印象的形成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1.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危害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特定群体或文化的固有观念和偏见。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缺乏深入了解和交流,人们往往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可能源于过去的经验、媒体宣传、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
在《绿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偏见,以及黑人对于白人社会地位的渴望等刻板印象的体现。
2. 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刻板印象会阻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当人们带着偏见和误解去交流时,往往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和理解。
在《绿皮书》中,托尼和唐的初次接触充满了尴尬和误解,但正是通过不断的交流和了解,他们才逐渐打破了彼此的刻板印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的策略1. 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习惯。
在《绿皮书》中,托尼和唐通过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逐渐消除了彼此的误解和偏见。
2. 主动沟通与交流:积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这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建立真正的信任和理解。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不盲目相信或接受刻板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看《青春变形记》的文化传播》范文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看《青春变形记》的文化传播》篇一一、引言《青春变形记》作为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成功地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春故事。
在跨文化交际的视域下,这部作品不仅传播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还通过其细腻的描绘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搭建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桥梁。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青春变形记》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价值。
二、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内涵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交流、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互相接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和方式,将一种文化的元素、价值观、思想观念等传播到其他文化中,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青春变形记》中的跨文化元素《青春变形记》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春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跨文化元素。
首先,影片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其次,影片还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此外,影片还通过音乐、服装、美食等元素,传递了各种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青春变形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青春变形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部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描绘,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春故事,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
其次,影片中的跨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青春变形记》还将各种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从而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五、《青春变形记》的文化传播策略《青春变形记》在文化传播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描绘,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影片的吸引力。
高中生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现状和学习观念调查
高中生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现状和学习观念调查
徐海琴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7(000)01X
【摘要】本文是对高中生的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现状和学习观念方法现状的调查报告。
得出结论是:高中生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在学习观念与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不少观念与方法呈现与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的相关性。
好生与差生在跨文化学习观念与方法上都有差异性。
【总页数】1页(P190)
【作者】徐海琴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中学,浙江平湖31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8
【相关文献】
1.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调查 [J], 谭珍珍
2.高中生跨文化社会语用能力现状和学习观念调查 [J], 徐海琴
3.大学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J], 王艳萍
4.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调查 [J], 谭珍珍
5.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现状——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调查分析 [J], 马锦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析“以项目贯穿”开展高职专业课改
探析“以项目贯穿”开展高职专业课改
杨颖
【期刊名称】《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年(卷),期】2011(013)011
【摘要】专业课课改,透过模拟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调动师生教与学两个主体在课改上的积极性。
文章探讨项目设计、项目中知识传授、项目考核等课改核心环节。
%The specialty curriculum reform aims at develop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hrough simulation of specific jobs and post and motiva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itiative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ject design,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assess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elements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杨颖
【作者单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30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J], 艾孟交
2.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J], 艾孟交
3.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J], 艾孟交
4.论高校公体课改革与创新——啦啦操项目深入开展 [J], 黄正岚;孙成仪
5.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J], 艾孟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外传播与多模态话语研究
对外传播与多模态话语研究
杨颖
【期刊名称】《全球传媒学刊》
【年(卷),期】2016(003)003
【摘要】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人类传播方式的推陈出新使多模态话语研究成为当下跨学科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代表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不仅是语篇分析理论,而且是语言学研究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发展,更为包括对外传播在内的人类传播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文章结合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相关成果,从对外传播的多模态属性、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能力以及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实践三方面论证了以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视角观照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页数】10页(P93-102)
【作者】杨颖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形象媒体建构中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J], 赵颖;孙凤波
2.中国国防战略的对外传播
——文化话语研究视野下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J], 赵晓燕
3.外语课堂多模态元话语研究 [J], 朱兴娟
4.视觉语法下天津工业大学校徽多模态话语研究 [J], 安然然
5.英语儿童绘本汉译中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及趋势 [J], 何会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杨颖
【期刊名称】《大学(思政教研)》
【年(卷),期】2024()5
【摘要】在全国思政浪潮的大背景下,全国高校的“大思政”教育展开了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线上线与线下之间的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育也不例外。
文章就课程思政
在大学英语学科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
合大学英语思政改革的教学模式,以及符合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要求的教学
途径,以期对大学英语的思政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总页数】4页(P124-127)
【作者】杨颖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3.全人教育理念视阙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之构建路径研究
4.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
5.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飞利浦照明公司某区人力资源副总裁(美国人)与一位被
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员工交谈。想听听这位员工对自己 今后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期望达到的位置。中国员工并 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开始谈论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公司的晋升体系,以及目前他本人在组织中的位置等等。将 了半天也没有正面回答副总裁的问题。副总有些大惑不解, 没等他说完已经有写不耐烦了,因为同样的事情之前已经发 生了好几次。“我不过是想知道这位员工对于自己未来五年 发展的打算,想要在飞利浦做到什么样的职位罢了,可为何 就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呢?”谈话结束后,副总忍不住想人 力资源总监甲抱怨道。“这位老外总裁怎么这样咄咄逼人? ”谈话中受到压力的员工也想甲谈苦。作为人力资源总监, 甲明白双方之间不同的沟通方式引起了隔阂,虽然他极力想 双方解释,但要完全消除已经产生的问题并不容易。
那些值得注意的韩国人喝酒礼仪
与韩国人一起喝酒,不能自己给自己倒酒,而必须别人为 你倒酒,当然,你也得为对方斟酒。韩国人的解释是自己 给自己倒酒,喝了有害健康。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实际 上却是通过相互斟酒来表示友谊和尊重。年轻人和长辈在 一起喝酒,要首先敬长辈或前辈。长辈和前辈先喝,后辈 则端起酒杯,侧过脸去喝,以表示对长辈和前辈的尊敬。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3班 杨颖 艾建珍 4班 李虹
案例一
故事发生在中国大学中韩同学之间。有一个韩国男留 学生,经常喜欢带帽子上课。中国同学们说他帽子很 好看。这位韩国学生放假回国时,给中国男同学们买 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帽子,作为礼物想送他们。开学后, 把帽子带到教室让同学们选。同学们有选红色的、蓝 色的、黑色的,最有剩下绿色的帽子。他把最后没有 人选择的绿帽子,非常热情地送给了晚来的同学。这 时,中国同学们都笑他说“让他带绿帽子!”。这位 韩国学生很莫名奇妙。觉得绿色的帽子很罕见颜色也 鲜艳好看,同学们为什么讽刺他?
由此看来,中国人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或规划,只是 做一点算一点,得过且过的心理,而美国人则做某意见事总是事 先作好精心的策划,然后在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知道下去采取行动 。这样,中国人的那种思维习惯容易给企业领导留下不良印象。 再次,美籍副总裁询问这位员工对于自己未来五年发展的打算, 及想要在飞利浦作到什么样的职位。由此可见,美国人很注重个 人在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个人才华的施展和努力来取得企业的 辉煌业绩和达到理想目标。这也许与美国一贯提倡的人权问题有 着莫大的关系。而从中国员工的回答来看,基本上是“从集体到 个人”的单一模式。他先谈论的是与公司有关的一些情况,如公 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晋升体系;接着才说到自己在公司所处的位 置等。一个好的集体是由每一个优秀的个体所创造和组成的。中 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习惯于从集体得到更多,而自己付出甚少。
韩国人的敬酒也别具一格,向别人敬酒时,首先将自己杯中的酒喝完, 然后把空杯递给对方,对方接过杯后,再为递杯者斟满酒。递杯者一 饮而尽后,又把酒杯递回去,再斟满杯,回敬敬酒者。有时在酒席上, 韩国的主人拿着自己的酒杯,绕着桌子向客人——敬酒,此时如不接 受主人的敬酒,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在征得 主人的谅解后做一做喝酒的样子。对于这种拿自己的酒杯向别人敬酒 的方法,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不习惯,觉得一个酒杯大家轮流用,很 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虽然这种敬酒方式不卫生,但这也是双方信 任和友好的一种表示,已经约定俗时,有一个中国经理请韩 国员工喝一杯白酒。这位韩国员工接上酒之后,把上身转 过来干了一杯。中国经理看了看,就说:“小黄,你别偷 偷摸摸的,今天大家都很高兴,放松放松,大胆的喝”。
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 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 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 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认识上的这一误区是跨文化交际 的一大障碍。
分析
首先,我们看到这位副总裁是美国籍人,而那位员工则是中国籍 。既然出生于两个不同的国度,那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 化北京、教育程度、文化差异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由于 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才使得双方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一系列 障碍。其次,“中国员工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 下这位中国员工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的原因。比如说由于语言障碍、 没有理解透彻美国副总裁所说话语的原意;或者说副总的文化方式 让中国员工产生了误解;亦或是中国员工有意回避从正面回答…… 。以上原因都知识我们的推测而已。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假设。假设 这位中国员工从正面直接回答了副总的问题。比如,中国员工回答 :“……想在五年之内作到营销部经理的职位。”很显然,按照中 国人的传统心理,这样的回答违反了中国人一向谦虚、委婉的心理 习惯。太直接反而暴露出自己很有野心,高傲自大的缺陷。谦虚也 可以给自己留有后路,万一做不到那个理想的位子,也不至于丢面 子,被人耻笑。恰恰相反,美国人一向简单明了,很直接,这也是 他们一贯的思维方式。
分析
本案例中,表现了中韩酒文化的不同。在韩国上司和员工 之间,级别分明,注重礼貌。 在韩国喝酒时,如级别高的人倒给你酒的话,会把上身转 过来,有人甚至把酒杯也要捂着。这样的行为是表示尊重, 礼貌。这位韩国员工是表示礼貌,但是中国人喝酒时要对 着对方,酒杯也要给对方看。要不然觉得你作弊,不实在。 此案例中,中国经理因为不懂韩国的规矩所以误会了员工。
为别人斟酒,一定要用右手拿瓶,即使你是个左撇子,也 要暂时克服一下,因为在韩国人看来,用左手斟酒意味着 看不起对方,就像主人向下人赐酒一样,是不礼貌的。斟 酒时,右手拿酒瓶,左手要扶着右手,以示尊重。而接受 者也要双手捧杯,以示谢意。韩国人喝酒不喜欢续酒,而 喜欢一杯喝完再倒。这与中国人不断地为客人续酒有很大 的不同。
问题
民族中心主义。所谓的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 组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 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 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观察另一种文 化时,往往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对于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事物常常做出价值判断。
分析
本案例中,韩国朋友不知道“戴绿帽子”中国有别的含义。 在韩国很多年轻男孩们喜欢带休闲帽子。颜色也有各种各 样的,很时尚,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是在中国,以前为 了区分妓女家的家族,给这些女性的丈夫戴绿色的帽子。 现在如果丈夫在外边有别的女人也会说“戴绿帽子”所以 中国男性送绿色的帽子是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