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合集下载

鉴赏诗歌的形象--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事物形象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①②描 这写 首了诗小以松“由松小”而写大人,,具用有“顽小强松生”命初力时的不特为点。 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 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 陋。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病牛》: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 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 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 下,也在所不辞。
早梅 张渭
翻译: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 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 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赏析: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 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 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 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 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 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第二首:“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 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第三首:“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事物形象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 特点?②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

古典诗歌鉴赏之二形象(事物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二形象(事物形象)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 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 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鉴赏
•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 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 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 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 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 “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 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 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 “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 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 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 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 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 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 “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 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 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 释①作答。

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阅读高考调研P172古代诗歌常见八类人物形象,完成下列问题
• 1.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
• __①_闲__置__不__用__、_壮__志__未__酬__、_报__国__无__门__的_抗__金__英__雄__形_象__。_________ _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独坐敬亭山》)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三语文组
前言
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 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感 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也是诗歌 鉴赏的一个重要考查点。
诗歌中的形象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课时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任务反馈
• (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 [宋]杨万里
•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 英”句。②政:通“正”。 • 题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 2.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精神特征
• 咏物诗,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由表及 里挖掘事物的品性才是赏析
• 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分析
• 时代背景或作者阅历都影响着诗人的情感抒发。鉴赏时应注意结合背景 深入分析,寻找事物与诗人的契合点,进而领悟事物中所寄寓的诗人情 感或志向。

古代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巩固练习
•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 提问:诗人如何借梅花展示自我形象的?
分析:“寂寞开无主”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高洁脱俗;“更著风和雨”说梅花生长环境恶劣, 也写出诗人备受打击摧残的不幸;“零落成泥碾 作尘”“香如故”写出诗人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 曲求全的高洁志向。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 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 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 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 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 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 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 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 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分析 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 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 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 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 情,所言之志。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 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 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 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 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的品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 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梅花:傲霜斗雪,坚贞不屈,高洁脱俗
• 咏物诗的内容特点: •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Leabharlann 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 物 形 象 鉴 赏
3
步 骤



鉴赏事物形象题答题步骤



4
步 骤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
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①也愁人苦。把酒问春
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参考答案: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
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
“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意,所以有惜 别怀远之意。
(二)考查角度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
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 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 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一)事物形象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
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 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 “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两个 关键要素。
具体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
诗人刻画“笼莺”这一形 才不遇(或:白白浪费
象,有何实际意义?
青春年华)的怨恨。
[典例3]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 面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①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②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雁,其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乡思亲和孤独连在一起。

2、塑造事物形象的目的作者塑造事物形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咏物诗的概念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于是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歌中,作者或流露出他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七、同桌交流区别咏物诗和写景诗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移家别湖上亭戎昱y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八、展示结果总结区别要点九、提问方式五、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六、某物象有什么特征?七、某物象象征什么?八、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九、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九、对比鉴赏发现诗中的常见手法咏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

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2]杀:凋谢。

[3]香阵:阵阵香气。

[4]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

[4]: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

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问: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感情上,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一、考点分析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答题步骤1、指出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课堂训练1、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步骤①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

步骤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步骤③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参考答案】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

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

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步骤三)。

3、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

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相。

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

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孔平仲,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

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

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和宽慰。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7
解析: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 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诗人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 高。 (2)明确诗歌意境。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 泉恬淡和自清的本质,寓意十分深刻。
8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从山泉表象分析出山泉品格,得2分;由山 泉到人,分析出情怀,得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自己的情思。(2分)
19
4
例题1——(2011·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5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咏山泉》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 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 “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 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 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 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 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10
问题: 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 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 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 迟疑,只恐遇险。 (2分)目的:通过对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诗人
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2分)
11
例题3: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 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2分)诗人借咏山泉表现 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分)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一、考点分析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事物形象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使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二.高考真题1、(2011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④。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作者简介】张弼(生卒不详),字舜元,莆田仙游人。

曾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任而卒。

著有《葆光易解》十卷,已佚。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实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形象的艺术。

在诗歌中,形象往往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成为诗歌的灵魂。

其中,事物形象在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一、什么是事物形象?事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如山川、草木、鸟兽、风霜雨雪等。

这些形象并非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经过诗人主观情感加工、提炼、升华的形象,它们往往寄寓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事物形象的作用1、营造意境: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可以帮助读者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月光这个形象,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意境。

2、表达情感: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体验。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描绘秋风、落叶、长江等形象,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3、象征寓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有时会具有象征意义,寄托着诗人的寓意。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古原草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寓意着离别的痛苦和希望的力量。

三、如何鉴赏事物形象?1、深入理解形象:在鉴赏诗歌时,要深入理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包括其特点、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沁园春·雪》中的“雪”这个形象,既是自然的雪,又具有高洁、纯净的象征意义。

2、把握情感体验:在鉴赏事物形象时,要把握好诗人的情感体验,理解其背后的寓意和内涵。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3、时代背景:在鉴赏事物形象时,要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例如,《春夜喜雨》中的“春雨”这个形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滋润万物、造福人类的价值的肯定。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
▪ 白 梅 (元)王冕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突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 【参考答案】(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 (2)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答题步骤
▪ 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 的基本特征;
▪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 现手法);
▪ 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 马 诗 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 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参考答案】
▪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 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 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 轻捷矫健的风姿。
▪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 不遇的激愤之情。
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
▪ 1、树木类: ▪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 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 感、春天的美好。 ▪ 2、花草类: ▪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 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 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 昔盛今衰)。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 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
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
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 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 在此而意在彼。
林 籍 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n à li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悲 : ) 诗中 “ 四句体现了 延颈望八荒” 高鸣彻九州, 日夕栖山冈。 提示:超越世俗,清高,( 析出凤凰的品性。 是凤凰动作,“九州”“八荒”是凤凰眼界所及,眼界高远,志向不在三寸之地;综上可以分 延颈望” 解析:根据“醴泉”“山冈”是凤凰生活、居住习性,不与世俗相同;和“高鸣”“ 怎样的品性? 1 阅 大,才能出众) 4 李 布 瀑 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参考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分 2 (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 5 答: 说说你对“孤桐”形象的理解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听五弦琴。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王安石 孤桐 清朝饮醴泉, 凤凰” g阅读下边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伤。 )眼界高远,( )心忧天下。( )(品行高洁,志向远 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忱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 )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 lià ng):悲伤。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 • • • • • •
答题步骤与思路: 1、指出物象特点。 2、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 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10年山东卷)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 这两句视听结合,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 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彻见底,水面映照天 光云彩;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天照地,兴风作浪的奇观。
• 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 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凸 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 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 称。 •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 【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 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 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謝堂前”, 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 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再此居住,繁华一时, 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 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年山东卷) • 咏山泉 储光羲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 作雨声”的妙处。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问题:1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

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

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事物形象-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事物形象-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古诗鉴赏之事物形象
何为“事物形象”?
•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 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 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学过哪些咏物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石灰吟
(明)于谦
【答案】14. C 14.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 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 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诗人虽 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 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故选C。
A.王诗中海棠“绿娇红嫩”类似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都用巧妙的 手法来描绘海棠的形象,可谓匠心独运。
B.王诗开头两句描绘出了海棠叶娇柔、花妖娆的美;苏诗开头则描绘出一 幅春风吹拂、香雾弥漫的画面,空蒙而略显幽寂。
C.王诗主要从视觉的角度来描摹海棠,苏诗在此基础上还调动了嗅觉这一 感官来描摹,两诗均将海棠描绘得形神兼备。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 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 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 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课件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 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 把握事物的特点。
回答时,要先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 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 分析。
二、诗词中常见的七类意象
练习一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012·天津卷)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表层特点。“在野有
野菊
幽色”体现出野菊生长于山野,散发着
[宋] 杨万里
“幽香”的特点。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况随流俗作重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阳”说明其超凡脱俗; “肯为无人减妙
【参考答案】 ①诗人笔下的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 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表层特点) 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 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分析物象内涵) 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 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点出物象意义)
七、诗词中物象的作用
练习二
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
(2020·北京卷)
寄东鲁二稚子①
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地谁人劳作? 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 也心感茫然。
李白
南方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楼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 门前。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2.表现手法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3.形象意义
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 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 (3分)
(1)“马”的形象特征:①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 (“非凡马”“房星”)②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 (“瘦骨”)③素质一流(“铜声”)。
(一个要点得1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①托物言志。(2分)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 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2分)(“托物言志”答成“婉曲”“象征”“借物 抒情”“拟物”之中的一个,如有合理解释,也可以 得分。)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之事物形象类
事物形象即物象,具有两个特点
1、具有象征意义 2、具有特定含意
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 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这类诗一般称为“咏物诗”“托物言志诗” 。
咏物诗的特点: 主要内容 写具体事物
主要手法 思想情感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 诗人怎样的情志?
先看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
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指松树苗长满 松针,又直有硬 ”。社会特点:寓旺 盛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社会特 点:有凌云之志
再找小松与诗人的“契合点”:
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 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 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返回
[白话诗歌]
天上碧桃有和露滋养,不同于俗卉与凡花。盛开在乱山之 中、潆回盘绕的溪水之畔,可惜这一枝盈盈如画的花为谁开?
轻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为君大醉 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已断肠。
返回
[技法通] 鉴赏事物形象 3 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事物形象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意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意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分析思路一要注意意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为,情为端。

2、总结:
提问式: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涵。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几层寓意。

如鉴赏事物形象——特点
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题依据:
(1) 抓物形、色、香、影、声、习性等外在特征。

(2) 抓物的在品质。

(正面描写)
⑶抓物所处的环境(侧面烘托)。

答案要点
①找出刻画物象特征的词句;
②结合诗句,概括其特点(有几点写几点)
鉴赏人物形象
26.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译诗: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题: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描写
(前三句“只知”“逐胜”“忽忘”“小立”“最爱”这几个词,从行为和心理面塑造诗人形象。

通过这些描写,很容易概括出诗人的形象。

如“只知逐胜”“小立”可见诗人心境悠闲,生活闲适;
“忽忘寒”写出了诗人因醉而忘我之态;
“最爱”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
30.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注释
⑴小桃:桃花的一种,状如垂丝海棠,开花在旧历正月。

⑵凭:去声,依靠。

⑶拭泪故粉痕渍袖。

“偷“字有避人垂泪意。

⑷蜘蛛喜鹊都是俗传报喜信的。

《西京杂记》卷三引陆贾对樊哙语:“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

“绅《江南暮春寄家》:”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有一种小蜘蛛,称为喜蛛,亦称蟢子。

翃《送襄垣君归别墅》”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桃花也已经凋。

梨花最晚又凋零,事归期无定准?
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
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日日登高,栏杆依遍又来凭栏远眺,望穿秋水,泪眼婆娑,偷偷擦拭眼泪把衣袖都弄上了脂粉。

“栏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

“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

“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的
很含蓄。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蜘蛛和喜鹊已多次看见,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的不讲信用怎能让人相信。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作。

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

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萼”,花萼,花瓣下的一圈绿色小片。

“初凝粉”,指花蕾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

“小桃”,桃花的一种,开花在旧历正月,梅花开后,“损”,伤,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

这两句话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桃花也已经凋。

“梨花最晚又凋零,事归期无定准。

”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

“栏干倚遍重来凭。

泪粉偷将红袖印。

”“栏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

“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

“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的很含蓄。

结尾由盼心上人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即俗传报喜的喜蛛。

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所以有“喜鹊登枝”之说。

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看见,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的不讲信用怎能让人相信。

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31.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⑴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灵武县)。

⑵宰:主管。

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⑶“三年”句:这句说,邹明府为官清廉,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

⑷“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买了。

“债多平剑与”,《嘉靖新志》等地志作“债多凭剑与”,此从《全唐诗》本。

⑸“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⑹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
满载车书而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题: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邹明府”的“主要特点”,需要通过一些细节的捕捉才能得以发现。

诸如“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等,表现出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特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