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前言
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但很少人意识到它的多功能性。本节课
的重点是探究纸的不同用途以及其实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了解纸的多种用途
•理解纸实现这些用途的原理
•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
•剪刀、胶水和铅笔
•透明胶带、尺子和纸夹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步:介绍纸张的不同种类和用途(15分钟)
讲解纸的种类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类纸,例如纸的材料、用途和质地。在这里,我们将会主要介绍纸的用途。不同种类的纸张可以分为:
•日报和杂志纸
•包装盒和贺卡纸
•手工制作纸和摆设用纸
展示纸的用途
同学们现在使用的课本、笔、尺子和书签都是用纸制成的。我们可
以使用纸张来制作不同的东西,例如飞机、卡片、盒子和纸莲花。在
这节课中,我们将探究纸实现这些用途的原理。
第二步:实验和探究(30分钟)
实验1:折纸飞机(15分钟)
使用A4纸张制作一个飞行起来很远的飞机是必不可少的体验之一。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增加飞机重量对其飞行距离的影响。
步骤:
•使用A4纸切割出一个8.5cm * 8.5cm的正方形
•按照纸张中心线折叠纸,褶边平滑,将两侧的角折向中心线
•折叠出飞行机翼,保证对称性,并将机翼与飞机身体垂直
•折叠纸张前沿,使飞机前侧更锋利
•均匀撒些细沙到飞行器的鼻前方,尝试飞行飞机并记录其飞行距离
实验2:纸板世界(15分钟)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废旧纸板来制作运动器材和模型,探究
它们是如何保持结构牢固和保护物品的。
步骤:
•使用较厚的废纸板制作箱子或卡车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的教材,章节为《神奇的纸》。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纸的起源、纸的种类、纸的特性以及纸的创
意运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们了解纸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纸的起源和种类,知道纸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纸的起源、种类和特性。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纸张,引导学生发现纸的
多样性。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纸的起源、种类和特性。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纸的创意运用实例,如纸雕、纸贴画等。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纸的创意运用,如制作纸雕、纸贴
画等。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
纸的起源、种类、特性
七、作业设计
1. 请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纸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2. 请学生运用所学,制作一个纸的创意作品,下节课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纸的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创新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纸”。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纸张的特性,探究纸张的承重能力,学习纸张的折叠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纸张的基本特性,了解纸张的承重能力与折叠技巧。
2. 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
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纸张承重能力的探究,折叠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纸张特性的认识,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纸张、剪刀、胶带、积木、尺子、实验器材等。
学具:纸张、剪刀、胶带、积木、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普通的纸,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张纸可以
承受多大的重量?”引发幼儿思考。
2. 知识讲解与探究(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纸张的基本特性,如质地、柔韧性等。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纸张的承重能力。每组用相同的纸张搭
建一个尽可能高的结构,记录最高承重。
3. 例题讲解与折叠技巧学习(1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折叠技巧,如折纸船,讲解步骤并示范。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折叠技巧,加强动手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自主尝试折叠其他物品,如飞机、盒子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培养(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任务:用纸张制作一个桥梁,要求能承受一定
重量的物品。
幼儿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桥梁。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探索让纸巾力气变大的办法,感受纸巾的神奇,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神奇的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纸巾力气变大的办法,感受纸巾的神奇。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3.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纸巾、装有半桶水和不同重量的彩色水的油桶、筐子、拧好的纸绳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巾、装有半桶水的油桶,引导幼儿结合经验,大胆猜测。(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你觉得纸巾能把这半桶水提起来吗?为什么?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巾提起半桶水的方法,初步感受纸巾的神奇。(探索操作,尝试验证)
(1)提出任务与要求:想办法用一张纸巾把油桶提起来。
(2)幼儿尝试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大胆尝试,重点观察幼儿用纸巾提起油桶的方法。
(3)交流分享:你用纸巾把油桶提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幼儿再次探索用纸巾提起油桶的多种办法。(自主探索,分享交流)
(1)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用纸巾提起油桶的方法。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探索如何让纸巾变更有力气,把水
瓶提的更久。
(2)交流分享:
①你想出什么不一样的办法?
②发现那种办法纸巾更有力气,水瓶提的更久。
4.探索让纸巾更有力气的办法,鼓励幼儿挑战提起更重的油桶。(再次探索,提升经验)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
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
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制
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探讨纸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
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
2.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节约用纸,爱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纸的特性,进行科学探究。
重点: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纸张样品、实验材料(水、盐、硬币、纸船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各种纸张,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2. 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10分钟)
利用PPT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认识不同种类的纸(10分钟)
展示各种纸张样品,让幼儿观察、触摸,了解不同纸张的特点。
4. 探讨纸的特性(15分钟)
(1)进行实验,观察纸的吸水性、承重性等特性。
(2)让幼儿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幼儿发现纸的特性。
5. 课堂小结(5分钟)
6. 随堂练习(10分钟)
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纸张作品。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纸
制作过程:木浆→ 纸浆→ 漂白→ 挤压→ 干燥
2. 不同种类的纸:白纸、彩色纸、皱纹纸、砂纸等。
3. 纸的特性:吸水性、承重性、柔软度等。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提高对纸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纸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种类以及如何节约用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纸张、放大镜、显微镜、视频资料。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纸张,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讲解纸的来源,引导幼儿了解纸是由树木制成的。
(2)介绍不同种类的纸张及其特点。
(3)讲解纸的性质,如吸水性、韧性、透气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幼儿观察显微镜下的纸张,了解纸张的结构。
(2)幼儿动手实验,观察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和韧性。
4. 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
1. 纸的来源:树木
2. 纸的种类:画纸、报纸、卫生纸、纸巾等
3. 纸的性质:吸水性、韧性、透气性等
4. 节约用纸:两面使用、合理利用废纸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以“神奇的纸”为主题,画一幅画。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纸张的各种用途。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节约用纸的日记。
答案: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节约用纸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其他神奇的物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1、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操作让纸站起来,探索各种方法让纸稳稳的站起来。
2.探索如何通过改变纸张的形状来增加纸张的支撑力。
3.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化。
活动准备:
几张白纸,几本书,记号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给我看看书和纸。老师:书和纸,两个好朋友,今天吵了一架。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猜测,谈谈他们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总结:纸是神奇的。在我们通过折叠和滚动改变了它的原始形状后,纸就立了起来。纸很高兴。在你的帮助下,它终于稳稳地站了起来。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老师讲解操作要求,让孩子再实验一遍。
根据孩子们的记录,老师做一个总结。
第四,提高难度(儿童第三个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详细内容包
括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重点探讨纸的科学原理和环保理念。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和特点,提高对纸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珍惜和节约用纸。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纸的科学原理和环保理念。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纸张、放大镜、显微镜、视频资料、PPT课件。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白纸。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纸张,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他们猜猜这些纸张
的用途。
2. 知识讲解(10分钟)
(1)介绍纸的来源、种类和特点。
(2)讲解纸的科学原理。
(3)讲解环保理念,教育幼儿节约用纸。
3.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纸制品,引导幼儿分析它是用什么纸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4. 动手操作(10分钟)
(1)让幼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纸张的纤维结构。
(2)让幼儿用白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简单的纸制品。
5. 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六、板书设计
1. 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2. 纸的科学原理。
3. 环保理念。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用彩纸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
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纸”。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探索纸张的
特性,了解纸张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
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张,并掌握其
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纸张的神奇之处,提高
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纸张进行创意制作,提升幼儿的动
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纸张的制作过程和特性,以及纸张的创意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实验、创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纸张、放大镜、显微镜、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制品,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广泛应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张的来源。
讲解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等特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和柔韧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创意制作(10分钟)
教师展示用纸张制作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自由发挥,利用纸张进行创意制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强调幼儿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纸张的来源与制作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
内容为“神奇的纸”。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实践,了解纸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的制作过程。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纸的吸水性、透气性等特性。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纸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纸样张、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纸,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纸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有
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讲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纸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纸进行观察和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发现纸的特性。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5. 动手实践(10分钟)
(1)教师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制作纸飞机。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
(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纸飞机。
(2)教师评价幼儿的制作成果,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纸
来源:植物纤维
制作过程:选料、煮浆、抄纸、压榨、烘干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精品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精品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
细内容为“神奇的纸”。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探索纸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特性,知道纸的来源,培养幼儿对生活中
科学现象的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纸工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
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体
验到科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纸的多样性和可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重点:让幼儿掌握纸的基本特性,学会简单的纸工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神奇的纸样品、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每人一份神奇的纸、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神奇的纸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2. 知识讲解(5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基本特性,让幼儿对纸有基本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神奇的纸作品,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纸工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自己的神奇纸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展示(5分钟)
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纸
来源:树木
特性:柔软、透明、可塑性等
制作过程:选材、打浆、晾晒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神奇的纸贺卡,送给你的好朋友。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简单的科学原理,让纸产生神奇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科学原理,使纸产生神奇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张、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神奇的纸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a. 展示纸飞机,讲解纸飞机的飞行原理。
b. 展示折纸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纸可以折成不同的形状?
c. 进行“纸桥”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纸桥可以承受重量?
2. 新课内容:
a. 介绍纸的来源、种类、性质。
b.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纸的吸水、透光、燃烧等性质。
c. 讲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认识到纸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
a. 请幼儿用白纸、彩纸等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b. 进行“神奇的纸”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纸的神奇变化。
4. 例题讲解:
a. 介绍“纸船”的制作方法。
b.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纸船的浮力原理。
5. 随堂练习:
a. 让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纸飞机。
b. 讨论并分享纸飞机的飞行经验。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加深对纸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神奇的纸》。该教
材共有五个章节,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第二章“纸的折叠与剪切”。内
容包括:纸的折叠方法、纸的剪切技巧以及利用纸张制作简单物体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的学习。
难点:如何将纸张制作成各种物体,以及创意的发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每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纸张作品,引发学生
对纸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示范如何将纸张制作成
各种物体。
3. 动手实践:学生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纸张
物体。
4.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纸张作品。
5.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学习和
交流。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纸张制作物体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制作一个你喜欢的纸张物体,并涂上颜色。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并在创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
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说明他们对纸的折叠与剪切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动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精品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精品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神奇的纸》。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纸的神奇变化”,详细内容为:认识不同材质的纸,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探索纸的吸水、折叠、撕裂等特性;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纸张特点;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纸的基本特性,如吸水性、柔软度、撕裂性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纸的特性以及纸张之间的差异。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纸的基本特性,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张、水、毛巾、放大镜、剪刀、直尺等。
学具:每组一套纸张、水、毛巾、放大镜、剪刀、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纸张看起来和摸起来都不一样呢?
2.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张是如何制成的。
3. 随堂练习(5分钟)
幼儿分组,每组观察一种纸张,并记录下它的特点。然后与其他组分享。
4. 探索纸的特性(10分钟)
(1)吸水性:让幼儿将不同类型的纸张放入水中,观察吸水速度和程度。
(2)柔软度:让幼儿折叠不同类型的纸张,观察它们的柔软度。
(3)撕裂性:让幼儿尝试撕裂不同类型的纸张,观察它们的撕裂程度。
六、板书设计
1. 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 纸的基本特性: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纸的来源与制作:介绍纸的原料、制作工艺以及各种纸张的特点。
2. 纸的特性与用途:探讨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透气性等特性,以及纸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认识到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
明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掌握纸张的基本特性,能运用纸张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纸的特性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纸张样品、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小剪刀、彩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邀请学生观察、触摸身边的纸张,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纸都有哪些种类呢?”
2. 教学新课(15分钟)
通过PPT展示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基本知识。
分析纸张的特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发给学生白纸、彩笔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以纸为主题的画作。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纸张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神奇的纸张?”引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
1. 纸的来源与制作
原料:植物纤维
制作工艺:制浆、抄纸、干燥
种类:木浆纸、竹浆纸、棉浆纸等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来源和历史;
2、认识纸的种类和用途;
3、体验纸的质感和纸张的特性;
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5、发展幼儿的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师生互动,引导幼儿们回忆自己曾经用纸的经历。询问幼儿
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纸种类有哪些。
2、播放视频介绍纸的来源和历史,让幼儿们对纸产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
1、教师主题演讲,介绍不同纸的种类和用途,并且把相应的纸
种类拿出来,让幼儿们进行感受和比较。
2、介绍纸张的特性,包括硬度、厚度、颜色和质感等,并且引
导幼儿们观察和比较不同纸张之间的区别。
第三步:实践
1、教师练习纸艺术,教授折纸小花等简单的制作方法,让幼儿
们跟随教师操作,并且鼓励幼儿们自己动手尝试。
2、组织幼儿们进行纸张的分辨实践,让幼儿们在相同外观的两
张纸中找出不同特性的纸;同时,也要让幼儿们辨别同种纸张的正
反面。
第四步:总结
1、让幼儿们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艺品及折纸游戏等来介绍所
学知识的体验和成果。
2、引导幼儿们思考纸张的来源和使用意义,并且提醒他们珍惜
资源,保护环境。
反思:
本节课主题以《神奇的纸》展开,其中以引发兴趣,让幼儿辨
识不同的纸种类为主线。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实操来让幼儿们更好
地体验纸张特性,最终告诉他们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在整堂课上,
幼儿尽情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开拓思路,
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本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考虑了幼儿的心理和规律,特别是在纸制品折叠的环节上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技能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