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种类与用途.
2鼓励幼儿发现现象,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纸的用途
活动准备
:面巾纸白纸报纸等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魔术棒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魔术棒,让幼儿闭眼睛,变出与纸有关的图片,让幼儿睁开眼睛,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小朋友都看见了些什么?
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以
某种方式还给他们”,在接好孩子抛过来的球时,该以什么方式还给他们呢,这对我今后的
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文章
来源课件w w
上一篇幼教:下一篇幼教:
【篇二: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冬天到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爱流鼻涕,尽管在幼儿园老师都会帮小朋友擦鼻涕,但有些家长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会在小朋友包里放一些卫生纸,以备不时之需,但有几次我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座位上坐着把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虽然当时老师有提醒过小朋友不要撕纸,但好像作用都不太大,于是我将开展一场纸的主题活动来告诉幼儿纸的用途以及满足幼儿对纸的欲望.
方法时,我是欣赏者,和幼儿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在自主探索中
建构了知识经验,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活动中,幼儿初步学习观
察、比较、分析、讨论等科学探究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存在不足与对策:
1.由于是借班组织活动的原因,对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习特点把握不到位,部分幼
3.体现主体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本次活动以科学探究为主,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我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操作机会,
让幼儿带着问题“有什么办法让纸巾把油桶提起来?”、“如何让纸巾更有力气”“你能用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的教材,章节为《神奇的纸》。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纸的起源、纸的种类、纸的特性以及纸的创意运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了解纸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起源和种类,知道纸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纸的起源、种类和特性。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纸张,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多样性。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纸的起源、种类和特性。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纸的创意运用实例,如纸雕、纸贴画等。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纸的创意运用,如制作纸雕、纸贴画等。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纸的起源、种类、特性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纸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2. 请学生运用所学,制作一个纸的创意作品,下节课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纸的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纸的环保意义,提倡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纸厂,深入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1. 纸的起源:详细讲解纸的起源,从古代的树皮、竹片到现代的纸张,让学生了解纸的发展历程。

2. 纸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纸,如打印纸、复印纸、手工纸、特种纸等,并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前言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但很少人意识到它的多功能性。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纸的不同用途以及其实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了解纸的多种用途•理解纸实现这些用途的原理•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剪刀、胶水和铅笔•透明胶带、尺子和纸夹四、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步:介绍纸张的不同种类和用途(15分钟)讲解纸的种类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类纸,例如纸的材料、用途和质地。

在这里,我们将会主要介绍纸的用途。

不同种类的纸张可以分为:•日报和杂志纸•包装盒和贺卡纸•手工制作纸和摆设用纸展示纸的用途同学们现在使用的课本、笔、尺子和书签都是用纸制成的。

我们可以使用纸张来制作不同的东西,例如飞机、卡片、盒子和纸莲花。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探究纸实现这些用途的原理。

第二步:实验和探究(30分钟)实验1:折纸飞机(15分钟)使用A4纸张制作一个飞行起来很远的飞机是必不可少的体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增加飞机重量对其飞行距离的影响。

步骤:•使用A4纸切割出一个8.5cm * 8.5cm的正方形•按照纸张中心线折叠纸,褶边平滑,将两侧的角折向中心线•折叠出飞行机翼,保证对称性,并将机翼与飞机身体垂直•折叠纸张前沿,使飞机前侧更锋利•均匀撒些细沙到飞行器的鼻前方,尝试飞行飞机并记录其飞行距离实验2:纸板世界(15分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废旧纸板来制作运动器材和模型,探究它们是如何保持结构牢固和保护物品的。

步骤:•使用较厚的废纸板制作箱子或卡车•使用透明胶带将各个部分粘贴在一起,并在需要支撑的位置使用纸夹或其他简单支撑件•尝试将其用作遥控小车或盒子储存物品第三步:讨论和反思(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反思。

•了解纸的多种用途后感觉如何?•有没有尝试过制作其他东西?•如果改进纸的制作工艺,会对哪些领域产生最大影响?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纸的多种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

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重点探讨纸的科学原理和环保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和特点,提高对纸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珍惜和节约用纸。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科学原理和环保理念。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纸张、放大镜、显微镜、视频资料、PPT课件。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纸张,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他们猜猜这些纸张的用途。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纸的来源、种类和特点。

(2)讲解纸的科学原理。

(3)讲解环保理念,教育幼儿节约用纸。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纸制品,引导幼儿分析它是用什么纸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4.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纸张的纤维结构。

(2)让幼儿用白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简单的纸制品。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2. 纸的科学原理。

3. 环保理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纸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制造过程。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用纸。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

2. 知识讲解的深度与幼儿理解程度的匹配。

3. 动手操作的指导与幼儿安全。

4. 随堂练习的反馈与纠正。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探索纸张的特性,了解纸张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张,并掌握其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纸张的神奇之处,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纸张进行创意制作,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张的制作过程和特性,以及纸张的创意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实验、创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张、放大镜、显微镜、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制品,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广泛应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张的来源。

讲解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等特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和柔韧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创意制作(10分钟)教师展示用纸张制作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自由发挥,利用纸张进行创意制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强调幼儿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来源与制作过程2. 纸张的特性:吸水性、柔韧性等3. 纸张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张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创意制作,让幼儿了解纸张的神奇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创新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纸张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讲解“纸”的基本概念和纸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和制造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纸张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笔等•不同种类的纸张教学步骤1.开始:引入主题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该材料的名称和用途。

2.神奇的纸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手中的纸张,并询问幼儿纸是由什么制成的。

通过幼儿的回答,让幼儿学习到纸是由植物纤维或麻黄、麻草、云杉树等制成的。

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纸张的宽度、长度和厚度、观察纸张的不同颜色和纹路,了解纸的特性和纸张的多样性。

3.制造纸张教师通过PowerPoint课件向幼儿介绍纸张的制造过程,让幼儿了解纸浆的制作过程、纸张的加工和质量检测,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随后,老师们分配学生小组,让小组讨论并尝试如何制作手工纸,然后通过教师亲自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们亲手实践制造纸张,体验纸的制作过程。

4.纸的用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纸张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到纸的广泛应用,如书本、报纸、糖纸、礼品盒等等。

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和节约纸张, 提醒孩子们在生活中合理使用纸张,保护环境,同时能够认识到纸张的价值。

5.结束:总结和反思教师向幼儿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们分享他们所制作的手工纸。

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所学科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具体实践操作,并习得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让幼儿在开放的创新环境中乐于求知,增强自信,不断积极前行。

此外,这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幼儿对纸轻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不是非常清楚,并且在制作手工纸时他们缺乏动手能力,很容易被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阻碍。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具策略性地进行教学,要给孩子们分享许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案例,引导他们通过动手实践逐渐掌握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介绍本教学计划为大班儿童进行的一次科学活动,主题为“纸的神奇”,通过该活动,旨在帮助儿童了解纸的来源、种类、用途以及制作方法等知识,并通过让儿童亲手制作纸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

此次活动旨在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充分参与,探究纸的神奇。

同时,也在活动中引导儿童形成自由探究习惯,提高他们的各种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来源和种类;2.了解纸的用途;3.掌握纸的基本制作方法;4.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能够理性思考和观察现象;5.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准备与材料准备1.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儿童展示纸的来源及制作过程;2.找一本关于纸的小故事书,为儿童入门介绍;3.准备白纸、废报纸、塑料杯、小筛子、刀、手动搅拌器、水、钯金笔。

材料1.废报纸;2.小筛子;3.刀;4.手动搅拌器;5.水;6.钯金笔。

教学过程预习环节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儿童展示纸的来源以及制作过程,并向儿童讲述纸的用途和种类。

引入环节通过讲述纸的故事,向儿童介绍纸的神奇性质,盗取儿童的好奇心。

实验环节1.将废报纸撕成小块,并添加足够的水;2.用手动搅拌器将报纸浆搅拌,直到成为粘稠的糊状物;3.将报纸糊倒入小筛子中,轻轻按压,使多余的水流出;4.将压干的报纸糊取出,再用刀将其切成合适大小的纸张;5.给儿童发放自己制作的纸张,并用钯金笔在上面写字或画图。

结束环节教师和儿童共同欣赏制作好的纸张,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活动以“纸的神奇”为主题,通过制作过程,儿童深入了解了纸的来源、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等知识,同时掌握和实践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顺着儿童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自由探究。

在制作纸的过程中,儿童动手操作,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验环节中,儿童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手动搅拌器将报纸浆搅拌,并将其压缩成纸张的方法,掌握了一种新的制作技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实践,了解纸的特性,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及其特点。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纸的特性,认识不同种类的纸。

难点:让幼儿理解纸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张、放大镜、纸浆、纸膜、视频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纸张,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纸看起来、摸起来都不一样呢?2. 讲解纸的制作过程(10分钟)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采集、打浆、晾晒等环节。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拿出一张纸,引导幼儿观察纸的纹理、颜色、厚度等,然后提问:“这张纸有什么特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张不同种类的纸,让他们观察、讨论并记录下纸的特点。

5. 实践活动(3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的纹理,引导他们发现纸的微观结构。

(2)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纸膜,体验纸的制作过程。

(3)组织幼儿进行“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捡拾校园内的废纸,进行回收利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制作过程:原料采集→ 打浆→ 晾晒2. 不同种类的纸及其特点铅笔纸:薄、白、光滑纸巾:柔软、吸水性强卡纸:厚、硬、颜色多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纸张,记录下它们的种类和特点。

答案示例:餐巾纸:柔软、吸水性好,用于擦拭嘴巴。

牛皮纸:坚韧、耐用,常用于包装。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约用纸的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节约用纸,从我做起,保护森林,绿色生活。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多样的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神奇的纸》。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纸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张以及纸的特性与用途;通过实验活动,探索纸张的吸水性、承重能力及透气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纸张,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用途,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张的制作过程及纸张特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纸张的吸水性、承重能力及透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纸张样品、实验器材。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纸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纸张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介绍不同种类的纸张及其特性与用途。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吸水性实验:将不同种类的纸张放入水中,观察其吸水速度。

(2)承重能力实验:将不同种类的纸张折成盒子,测试其承重能力。

(3)透气性实验:将不同种类的纸张覆盖在装有热水的杯子上,观察水蒸气的透过情况。

4.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制作过程2. 不同种类的纸张及特性3. 实验活动及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纸张用品,记录它们的种类、特性和用途。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完成记录表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纸张的神奇之处。

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引导,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造纸厂,深入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提高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开展小实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

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简单的科学原理,让纸产生神奇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科学原理,使纸产生神奇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张、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神奇的纸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a. 展示纸飞机,讲解纸飞机的飞行原理。

b. 展示折纸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纸可以折成不同的形状?c. 进行“纸桥”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纸桥可以承受重量?2. 新课内容:a. 介绍纸的来源、种类、性质。

b.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纸的吸水、透光、燃烧等性质。

c. 讲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认识到纸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a. 请幼儿用白纸、彩纸等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b. 进行“神奇的纸”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纸的神奇变化。

4. 例题讲解:a. 介绍“纸船”的制作方法。

b.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纸船的浮力原理。

5. 随堂练习:a. 让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纸飞机。

b. 讨论并分享纸飞机的飞行经验。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加深对纸的认识。

b. 强调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来源、种类、性质纸在生活中的应用2. 纸的神奇变化吸水、透光、燃烧实验现象3. 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飞机,并记录飞行距离。

答案:根据制作的纸飞机样式和投掷方法,飞行距离会有所不同。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纸的来源与制作:介绍纸的原料、制作工艺以及各种纸张的特点。

2. 纸的特性与用途:探讨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透气性等特性,以及纸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认识到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掌握纸张的基本特性,能运用纸张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的特性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纸张样品、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小剪刀、彩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学生观察、触摸身边的纸张,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纸都有哪些种类呢?”2. 教学新课(15分钟)通过PPT展示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基本知识。

分析纸张的特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纸张的吸水性、柔韧性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白纸、彩笔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以纸为主题的画作。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纸张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神奇的纸张?”引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来源与制作原料:植物纤维制作工艺:制浆、抄纸、干燥种类:木浆纸、竹浆纸、棉浆纸等2. 纸的特性与用途吸水性:用于卫生纸、纸巾等柔韧性:用于包装纸、纸盒等透气性:用于过滤纸、纸袋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纸张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展现纸张的神奇之处。

2. 答案:学生作品,附上创作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纸的基本知识。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来源和历史;2、认识纸的种类和用途;3、体验纸的质感和纸张的特性;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5、发展幼儿的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师生互动,引导幼儿们回忆自己曾经用纸的经历。

询问幼儿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纸种类有哪些。

2、播放视频介绍纸的来源和历史,让幼儿们对纸产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1、教师主题演讲,介绍不同纸的种类和用途,并且把相应的纸种类拿出来,让幼儿们进行感受和比较。

2、介绍纸张的特性,包括硬度、厚度、颜色和质感等,并且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比较不同纸张之间的区别。

第三步:实践1、教师练习纸艺术,教授折纸小花等简单的制作方法,让幼儿们跟随教师操作,并且鼓励幼儿们自己动手尝试。

2、组织幼儿们进行纸张的分辨实践,让幼儿们在相同外观的两张纸中找出不同特性的纸;同时,也要让幼儿们辨别同种纸张的正反面。

第四步:总结1、让幼儿们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艺品及折纸游戏等来介绍所学知识的体验和成果。

2、引导幼儿们思考纸张的来源和使用意义,并且提醒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反思:本节课主题以《神奇的纸》展开,其中以引发兴趣,让幼儿辨识不同的纸种类为主线。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实操来让幼儿们更好地体验纸张特性,最终告诉他们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整堂课上,幼儿尽情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开拓思路,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本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考虑了幼儿的心理和规律,特别是在纸制品折叠的环节上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技能特点调整操作难度,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压抑和无趣,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制造过程以及纸的特性与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纸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制造过程,认识到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纸的制造过程以及纸的特性。

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种类,认识到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样品、显微镜、纸制造过程的视频、实验器材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纸,引导他们思考:纸是从哪里来的?有哪些种类?生活中我们如何使用纸?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纸的来源,让学生了解纸是由树木等植物纤维制成的。

(2)介绍纸的种类,如:打印纸、卫生纸、餐巾纸、包装纸等。

(3)讲解纸的制造过程,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纸的制造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显微镜下的纸纤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讨论纸的特性,如:吸水性、韧性、透气性等,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纸,分析其用途和特性,并进行展示。

5. 实验环节(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纸的吸水性和韧性。

(2)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纸,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2. 内容:纸的来源:树木等植物纤维纸的种类:打印纸、卫生纸、餐巾纸、包装纸等纸的制造过程:图片展示纸的特性:吸水性、韧性、透气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家里的用纸情况,思考如何节约用纸。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提出具体的节约用纸措施。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

(出示记录纸)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五、总结。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纸》。

详细内容包括纸的来源、种类、制造过程以及纸的多种用途。

通过本章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纸的来源、种类和用途,理解纸的制造过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制造过程以及各种纸的特性。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种类、用途,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样品(不同种类的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2. 讲解纸的来源和制造过程(10分钟)利用PPT和实物样品,讲解纸的来源、种类以及制造过程,让孩子们了解纸的来之不易。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如何将一张白纸变成彩色纸?引导孩子们思考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白纸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染色、绘画等)变成彩色纸。

5. 纸的用途探讨(10分钟)引导孩子们讨论纸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6. 环保教育(5分钟)讲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来源:植物纤维种类:白纸、彩色纸、皱纹纸等制造过程:选材、打浆、过滤、晾干等用途:书写、绘画、包装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家里的用纸情况,制定一个节约用纸的计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造纸厂,深入了解纸的制造过程,增强孩子们的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环保教育的融入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开放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难点解析:纸的制造过程涉及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对于大班儿童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纸张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如吸水性、柔韧性等;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对纸张进行实验;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纸张的吸水性和柔韧性;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纸张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水、色素、镊子、放大镜等)、纸张(不同材质、颜色、厚度)、教学PPT;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神奇的纸,引发幼儿兴趣;邀请幼儿观察并猜测这张纸的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纸张的基本特性,如吸水性、柔韧性等;结合实验,让幼儿亲眼见证纸张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材质、颜色、厚度的纸张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指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幼儿根据实验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吸水性柔韧性不同材质、颜色、厚度的纸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纸张,记录其特性,并尝试用实验验证。

2. 答案: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实验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纸张的特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趣味性;4. 实践操作的指导与反馈;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探究纸张的强度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如强度、吸水性、透气性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张强度的探究,以及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用纸张、剪刀、胶棒、天平、量筒、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用纸张、剪刀、胶棒、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纸张的基本特性,如强度、吸水性、透气性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准备两张相同大小的纸张,一张不断折叠,一张不折叠。

b. 将两张纸分别用胶棒粘合,形成两个纸环。

c. 将两个纸环放在天平两端,比较它们的重量。

d. 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分析。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的其他用途,如环保、艺术等。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强度吸水性透气性2. 实验步骤折叠纸张粘合纸环比较重量记录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究纸张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a. 准备两张相同大小的白纸,一张用蜡笔涂鸦,一张不做处理。

b. 将两张纸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吸水速度。

c. 拿出纸张,晾干后比较它们的透气性。

(1)为什么涂鸦的纸张吸水速度比未处理的纸张慢?(2)涂鸦的纸张和未处理的纸张在透气性方面有什么不同?2. 答案:a. 涂鸦的纸张吸水速度较慢,因为蜡笔涂层阻碍了水分子的渗透。

b. 涂鸦的纸张透气性较差,因为蜡笔涂层影响了纸张的孔隙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纸张的基本特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探索》,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探索纸的承重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纸,知道纸的来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纸的承重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纸的承重能力,学会合作完成实验。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纸的承重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纸(如报纸、白纸、卡纸等)、实验器材(如瓶子、石头等)、PPT。

2. 学具:剪刀、胶棒、尺子、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神奇的纸,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纸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2. 讲解:介绍纸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认识不同种类的纸。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探索纸的承重能力。

a. 每组发一张纸,让幼儿想办法使纸承重最大。

b.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4. 交流:请各组分享实验心得,讨论纸的承重原理。

6. 课堂练习:让幼儿用不同种类的纸制作小船,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纸的来源纸的承重能力2. 实验结果不同种类纸的承重能力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纸制作一个立体模型,并测试其承重能力。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让幼儿描述模型的承重能力,并思考如何改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纸的承重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对承重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纸的其他用途和特性,如纸的吸水性、透气性等,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探索。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探索纸张的承重能力、透光性以及防水性等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如承重能力、透光性及防水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张特性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教学重点:理解纸张的基本特性,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张、透明胶带、剪刀、尺子、彩笔、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普通的白纸,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张纸有多大的承重能力?”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纸张的承重能力、透光性及防水性的基本概念。

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纸张承重实验,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探索纸张透光性(10分钟)学生用透明胶带将两张纸固定,观察透光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影响透光性的因素。

5. 研究纸张防水性(10分钟)学生将纸张涂上水,观察防水效果。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基本特性承重能力透光性防水性2. 实验数据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纸张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示例:将纸张折成纸船,测试其漂浮时间和承载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家庭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封面)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活动目标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张纸: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

(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

(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

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

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

你是用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下啊?两下。

你呢。

数不过来了。

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

(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

(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

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

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

你是用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下啊?两下。

你呢。

数不过来了。

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

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