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必修3一轮第5章 第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的能量也就越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中的能量流入人体内
所经过的食物链延长,故人获得的总能量将减少。
①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 量,它实际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
于上一营养级“进入分解者”的部分,但消费者
“尿液”中的能量,应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一 部分。 ②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经每一营养 级时均有损耗,故食物链营养级环节越多,能量
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
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C
A.物质作为能量的 载体,使能量沿着 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 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 形式进行的
生物量金字
塔 生物量(现存 生物有机物 的总量)沿食 物链流动逐 级递减 每一营养级
能量沿食物
象征 含义 链流动过程 中具有逐级
递减的特性
食物链中每 每一阶 含义 一营养级生 物所含能量 的多少
生物个体的
数目
生物的总生
物量
(1)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数量金字 塔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 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 如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个体数比例关系可形成如右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 、传递、 转化 和散失
的过程。
2.起点:生产者 固定太阳能 开始。 3.总量: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4.流动渠道: 食物链和 食物网 。 5.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 低营养级流 向高营养级。
(2)逐级递减 ①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 呼吸 而散失部分热能。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 ③传递效率为 10%~20% (形象用
往返。
1.能量的输入
(1)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来自太阳能。即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特殊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泉生态系统
无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能量的传递 (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传递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分流情况总结如下:
3.能量流动特点 (1)单向流动 ①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 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 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2)逐级递减 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
级利用。
②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 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③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3)能量传递效率:10%~20%,即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
是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 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
[课堂笔记]
(1)玉米、鸡、牛、人之间的食物关系见答案。
(2)因人与鸡均食用玉米子粒,而牛食用玉米秸秆,且人还食 用鸡和牛,故人与鸡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人与牛的种 间关系为捕食,而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 (3)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玉米,生产者(玉米)固定的 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食物链越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损耗越多,高营养级获
[例2] (2009· 重庆高考)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 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
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 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 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 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 量可循环利用
图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2)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 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
者(鱼)多。天然生态系统则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金字塔形
状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例1] (2009· 全国卷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 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
案例2 不变蓝 产生砖红 色沉淀 变蓝 不变色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与竞争 ,人与牛的种间关系 是 捕食 。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玉米 所固定 的 太阳能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CO2 工群落。 形式进入该人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
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 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 养的人数将会 减少 (增多、不变、减少),理由
解析: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产 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等于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自身
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之和,故C错误。
答案:C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瞻 望 考 向 相关内容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考查角度包括能 量流动的过程、特点、能量传递效率及相关计算、
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物质循环过程、
特点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碳循环过程等, 预计2011年高考相关内容仍可成为命题载体,复习 备考时,应予以关注。
命题设计
下图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 )
(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 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
②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确认
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判
断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这
种试题先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再根据箭头指向:A有三个指出,应为 生产者;D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
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微生物能分解落
叶使之腐烂 对土壤高
实验组 实 验 设 计 自变量 对照组
温处理
对土壤不做 任何处理 土壤中是 否含微生物
A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
B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 土壤中是否含有分解淀粉 的微生物
案例1 A1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 实验现象 组落叶腐烂程度小 于对照组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 结论分析 解作用 A
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
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 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 无 (有、无)竞争关系,理由
是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 鸡吃玉米子粒) 。
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
计算方法为:能量传递率= ×100%。
4.生态金字塔类型
类型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 形,有时会出现 倒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 形
类型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个体数 目在食物链 中随营养级 升高而逐级 递减 每一营养级
总能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
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 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 的一部分。 答案:D
1.对物质循环的理解
(1)参与循环的物质:不是指由C、H、O、N、P、S等这 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 的物质,也不是单质,而是C、H、O、N、P、S等元素。 (2)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
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3) 生物群落。
2.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因此把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物质可被反复利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 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 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损耗越大,欲减少能量损耗应缩短食物链。
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 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 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 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 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 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
(用字 。 ,碳
(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 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图乙对应的营养级中。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 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
(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 该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这样的演替类 型称为 体现了植被对 。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 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CO2和碳酸盐
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
循环过程,又称为
2.碳循环 (1)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

(2)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 有机物 。
(3)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CO2 。 (4)特点:具 全球 性,可 循环 利用。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1)二者 同时进行 ,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 能量载体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 为 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 生物群落 和 无机环境 之间循环
【解题指导】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环境中 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动物通过呼 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二氧化
碳。由于能量流动的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特征,营养级越
高,能量越少,因此F在能量金字塔的最上层。
【答案】 (1)B (3)如图
光合作用
(2)有机物
CO2
(4)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
B)
[课堂笔记] 选 B h是该营养级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i其
中的一部分是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k是流向分解者体
内的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大于各h产生的CO2总量;
流向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流经该生 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
①伴随着物质循环过程,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 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 而出现生物富集现象,而营养级越高,富集物浓度
3.实例——碳循环
4.比较能量流动与wk.baidu.com质循环 项目
形式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以有机物为载体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物质循环
无机物 往复循环 生物圈(全球性)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联 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 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图解 如下:
下一营养级 利用。
能量金字塔表示 )。
6.过程
7.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
有效利用,实现能量的
多级利用 。
(2)帮助人们合理地 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地流向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二、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C、H、O、N、P、等元素,不断进 S
向农作物(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5)次生演替
阳光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理论指导 1.提出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 例,提出想探究的问题。例如,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 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 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2.作出假设 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
想像或猜测。要大胆提出假设,通过讨论修正自己的假设。
3.制订计划 首先,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 何控制这些变量?等等。 其次,要确定探究的地点或场所是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中?
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教材中提供了两则案例,可供参考。
4.实施计划(探究过程、结果及结论)
案例1 实验假设 案例2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