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41641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f.png)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在实际临床中,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般的心电图很难检测出来,必须要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就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录器,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患者的心脏跳动情况,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有着较好的检查效果,进一步提升实际检测的精准性。
二、注意事项(一)宜动不宜静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佩戴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需要结合实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对于住院的患者来说,可以进行上下楼、慢走等,如果是心绞痛者就需要注意避免过量的运动,需要注意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保障适量的运动,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要依照医生的叮嘱进行适当的运动。
(二)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尤其是电极贴连接皮肤的位置,一定要保持干燥,首先,干燥的皮肤不易造成电极脱落,在检查过程中不能洗澡,避免过量运动造成出汗,不仅会造成电极脱落,还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心电图数据,如果发现电极片脱落就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三)远离电磁场尤其是在实际检测的24小时内,一定要远离磁场、电场,尽量不要靠近,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电褥子、磁疗垫、微波炉等相关产品,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尤其不要长时间地伏案工作,避免影响实际的测量结果。
(四)宜记日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就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运动以及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的记录,患者日常可以进行正常的各项活动,以便于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观察患者的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医生提供实际治疗的参考依据。
要求患者在佩戴记录器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志记录。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37页精选文档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37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073a2ee33d4b14e84246832.png)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2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一、特点
1.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 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异常现象发现率高。
2.主要功能: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心电图。 3.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1.心律失常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
36- 8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 在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
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14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胸痛的不同表现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15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3.起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https://img.taocdn.com/s3/m/2e6a5f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3.png)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发布时间:2023-06-15T00:49:02.8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姚尧[导读]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姚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当人们感觉到心脏不适,需要到心内科进行全方位检查,而心电图检查是必做项目之一。
有些医生会让你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你可能会有疑问,动态心电图检查是什么?哪些疾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普通的心电图有什么区别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有哪些事项需注意?这篇文章,就来为你详细讲述。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电活动的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的电信号。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医生可以诊断出许多心脏问题,包括心脏节律异常、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与其他心脏疾病。
动态心电图通常是由一个小型的便携式记录器组成,被称为Holter监测器。
该监测器由一系列的导线和电极组成,用于将心脏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记录在设备内存中。
患者将该设备佩戴在身上,记录器会在特定时间内不间断地记录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可以记录心脏活动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4小时或更长时间。
与普通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问题。
此外,Holter监测器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不需要插入任何仪器或药物,因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的诊断。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检测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属于一种心脏问题,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和晕厥等症状。
通过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医生可以检测到心律不齐的持续时间、频率以及类型等,以便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可对心率变异率进行监测和评定。
心率变异率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心脏活动是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以及体液进行相互调节,心率变异率可有效监测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
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很容易出现心室颤动,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会增加人体心脏的应变能力,有效防止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从而对心脏有一个保护作用。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a08babfc77da26925c5b0d5.png)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监测,能够在患者自然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二导或多导心电信号,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各类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获取重要的诊断评价依据,自60年代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及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适应证1.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评价检测短暂或隐伏的心律失常:证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周期性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间歇或潜在型预激综合征短阵快速性心律失常间歇性心脏传导阻滞发作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各种过早搏动(鉴别良性与恶性)心律失常可产生心悸、眩晕、气促、胸痛、晕厥、抽搐等症状,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连续记录此类症状发生时的心电图变化,做出症状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初步判断。
实际上只有约50%患者在检测时再现相关症状,没有症状的患者也可能记录到显著的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既可有明显症状,也可以无症状,而眩晕、晕厥等症状也并不一定是心源性的,因此,如果检测时无症状发生,又未记录到心律失常,一般需结合临床综合评价,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复查及进一步检查,如运动试验、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动态心电图对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症状,或者心律变化与症状并不相符时,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以获得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2.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夜间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对ST段变化的检测方法已有很大改进,如增加导联数以了解更为广泛的心壁供血情况,分段数字分析以判定ST段下降形态、幅度,记录并计算ST段下移阵次、总时间、总面积,并已注意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时出现的心率过快及体位改变所造成的假阳性改变,使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成为可能。
但动态心电图不能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首选方法。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c2f3dee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d.png)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的记录于记录仪中,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适用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症状者或心律失常患者,是诊断心律失常、及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工具。
检查时:
1.忌带手机。
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机期间,请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不能睡电热毯,禁止开车,如遇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2.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请找医务人员及时更换。
3.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避免剧烈活动,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4.宜记日记。
在佩戴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记录不适的具体时间。
5.请按指定时间到检查地点取下动态心电图仪。
检查后:医生出具报告后会打电话通知,患者或家属即可来心电图1室取报告。
动态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6c3a9e481c758f5f61f6721.png)
动态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1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提前预约,佩戴动态盒子不能做其他有干扰的检查(如; B超,CT, 等),须做完其他检查后才能做动态心电图。
2 住院病人须知;每个病人须由所在科室的护士提前预约排队,并在各自的检查单右上角注明预约时间和编号,然后按单子编号顺序检查,如果有病人由于先做其他检查而错过叫号,不要担心,我们会按编号检查,(如,病人某某,编号是2号,早上8点来排队,由于其他检查9点来,我们已经检查到10号,不要紧,等我们做完10号病人后,会先做您)。
3 门诊病人须知:由于没有预约,我们会把单子收下,我们会在做完有编号的才能做门诊,请耐心等待,如果您不想等,请给我们说明,我们会给您预约时间和编号。
请大家都自觉遵守,谢谢配合。
动态心电图室。
检心电图注意事项
![检心电图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54c82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检心电图注意事项
1.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该先将患者的胸部和四肢暴露出来,保持患者舒适的姿势,躺在检查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
2.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告知患者该检查属于无创检查,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3.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避免说话和做大幅度的运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干扰心电图的结果。
4.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使用心电图导联仪,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导联仪会通过电极将心电信号转化为可读的波形图。
5.心电图检查一般分为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静态心电图是在安静状态下进行的,整个过程约为几分钟。
动态心电图是将心电图导联仪固定在患者身上,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一般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
6.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平静和放松,不要因为紧张或焦虑而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7.心电图检查对患者没有疼痛感,但是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如电极贴在皮肤上会有些许刺痛感。
8.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医生会根据心电图波形的特点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之,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要求,保持平静和放松,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https://img.taocdn.com/s3/m/237e637431b765ce05081479.png)
动态心电图(Holtre)“背盒子”“背包”
1宜动不宜静:佩戴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戴前一样,受检者应做适量的运动.根据病
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
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
3.远离电磁场:宜远离强力电源﹑放射线和磁场,不宜接听手机.
4.宜记日记:将24小时内出现的症状(如不适)及活动情况及时写在日记上,例如头痛﹑
头晕﹑心慌﹑气促等;活动描述要简单扼要,即上楼﹑走路﹑坐﹑睡觉﹑休息﹑抽烟﹑喝酒﹑大便等,并写下相应的时间段.
5.忌皮肤过敏:对电极片过敏,如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皮肤破损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动态心电图工作制度
![动态心电图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1b8b6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5.png)
动态心电图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动态心电图的操作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工作,包括检查、诊断、报告及资料管理等。
二、工作原则1.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确保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保护患者隐私。
3. 强化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查质量。
4. 不断学习、创新,提高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工作内容1. 检查前准备(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电图检查史。
(3)填写动态心电图检查申请单,确保申请单信息准确无误。
(4)为患者准备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调整合适的电极位置,确保记录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检查过程(1)患者在检查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2)检查期间,医护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检查,采取相应措施。
(3)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应连续监测患者24小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检查后处理(1)检查结束后,及时回收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数据进行初步审核。
(2)将有效数据导入分析软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3)撰写动态心电图报告,报告应准确、清晰、简洁,符合医疗文书要求。
(4)将报告及时送达相关科室和患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患者及家属。
4. 资料管理(1)妥善保管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追溯性。
(2)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资料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统计。
(3)定期对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质控,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四、工作要求1.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动态心电图知识和技术,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 加强团队协作,确保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顺利进行。
3. 注重患者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24小时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大全
![24小时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d7994e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d.png)
24小时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大全第一篇:24小时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大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适应人群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适应症:1、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评价:由于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时间长,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2、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可发现心肌缺血或一过性心肌缺血,提高对心绞痛的诊断率。
3、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的及性质的确定。
4、对心律不齐选择是否安装起搏器提供依据。
5、对多种心脏疾病治疗后的随访和功能判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优点一.对患者24小时内的心律变化作全面了解,包括心率高限、低限、平均心率及每小时心率。
二.准确地记录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如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的次数,有无传导阻滞及心脏停搏等情况。
三.通过ST-T改变可知患者有无心肌缺血以及缺血发生的时间。
总之,就是把心电图异常和日常活动或出现的症状相联系,对晕阙和心悸的诊断、病窦综合征的诊断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一.在衣服穿戴方面,女士最好不要戴胸罩,男人应穿宽松一些的衣服,注意不要多出汗,否则湿的皮肤容易引起相邻电极间短路,测的结果就不准了。
二.可以看电视。
但是最好不要上网,以免产生干扰波,出来的图形不规则,缺乏诊断依据。
不能接触辐射、放射性物质。
比如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微波炉、半导体收音机等。
三.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没有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四.做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最好不要在测试期间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引起仪器脱落。
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但不是运动愈剧烈愈好特别是要避免双上肢的剧烈运动,以减少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
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
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e8024ee6f1aff00bed51ec2.png)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作者:李中健动态心电图:通过给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记录仪,在常态情况下长时间(24-72小时)监测体表心电变化的心电图。
包括:3通道、12通道系统,特别是12通道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显示了巨大优越性。
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心电图最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1 特点1.1 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高。
1.2 主要功能:心律失常分析、心肌缺血分析、起搏心电图分析。
1.3 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吸睡眠监测、其它(T波电交替、QT间期离散度)。
2 适应症参考1998年中国《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南》、2001年ACC / AHA/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美国内科学会工作组制定和发表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能力声明》,总结动态心电图适应症如下: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动态心电图指南》标准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有用性和有效性按以下分类表示:Ⅰ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是有用和有效的。
Ⅱ类:对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的有用和有效性的证据有矛盾和专家观点有分歧。
Ⅱa类:证据/观点支持有用/有效。
Ⅱb类:证据/观点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
Ⅲ类:有证据表明和/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无效,而且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有害。
2.1 心律失常(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Ⅰ类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者。
24h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
![24h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13aff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2.png)
24h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
1. 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前,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基本信息,以避免可能的干扰因素或不良反应。
2. 在安装Holter监护仪时需严密贴附电极,并根据病人的躯体特征进行合理的位置选择和调整。
3. 在24小时监护期间,应注意保持电极贴附的清洁干燥,并避免涉水或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电极掉落或干扰信号的情况。
4. 病人在24小时监护期间要正常饮食、睡眠,并对常规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心电图数据。
5. 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进行处理。
如果出现心绞痛、胸痛、呼吸困难或其他紧急症状,应立即就医。
6. 在完成24小时监护后,应如实反映监护期间的状态,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后续的检查和治疗。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5d92f4e0b9f3f90f76c61bc2.png)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1、检查时,请穿宽松棉质上衣,并提供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及电话号码等)。
2、检查期间,不要配带手机、小灵通等,不能使用电脑、电热毯等。
不能用微波炉和电磁炉,避免电磁场大的物品及场所(如配电站,X光机,B超,CT,核磁等)。
3、检查期间,不能做幅度大的上肢活动,如打麻将,做体操,舞蹈,跑步,开车等。
不能洗澡,不能使仪器碰撞硬物,防止仪器损坏和导联线断裂。
4、检查期间,切忌自行摘取仪器和在仪器及配件上安放锐利物品。
如:小别针、固定配件、仪器等,避免损坏仪器。
5、请病人、病人家属及陪伴按以上注意事项和医生的要求积极配合。
在检查期间如有仪器损坏,经技术鉴定后,按价赔偿。
6、本仪器不能与除颤器同用。
心电图室工作制度1、服从功能科和门诊部领导,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脱岗,按时完成当班的检诊工作,保证临床诊治病员的需要。
2、每天开诊前校准仪器,工作时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仔细认真,确保诊查质量。
3、需作检查的病员,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单,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员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
危重病员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或到床边检查。
4、危重病人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或到床旁检查,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注意事项。
5、对受检查的病人及时出报告,并做好登记归档,报告必须做到准确,遇有疑难问题应与上级医师或临床送检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注意使用安全,定期校准、保养、维护。
7、心电图纸不予借出,如因教学、医疗、科研需要,必须办理借阅手续,借阅期不得超过一周,不得损坏或遗失。
8、凡到心电图室的实习、见习、进修生,必须由医务科统一安排,方可带教。
心电图室主管技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2、负责心电图检查、疑难病例的诊断、会诊、审签诊断报告。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开展新技术。
4、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进修和实习人员的培训。
动态心电图适应症
![动态心电图适应症](https://img.taocdn.com/s3/m/3a7a44c5d5bbfd0a795673c6.png)
动态心电图适应症●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病人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24h的心电变化,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的长程心电图。
DCG特点:●非创伤性检查,动态的,常态下,长时间的连续纪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四大功能:●心律失常分析●心肌缺血分析●心率变异性分析●起搏信号分析1.识别一过性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急、黑朦、眩晕、晕厥、抽搐等)是否与心血管病变有关,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适应症:疑为一过性心原性症状的病人。
2.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对任何类型的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发生机制、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发现其他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的病因;●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毒性、致心律失常作用。
●协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适应症:●怀疑心律失常需明确诊断的病人●已诊断为心律失常的病人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随访;●怀疑或已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
3、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对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患者诊断和治疗都有指导作用。
●确定有无心肌缺血,协助诊断冠心病;●定性和定量分析心肌缺血,对严重程度、与日常活动的关系等进行判断;●诊断不同类型的心绞痛,对发作特点、严重程度等进行判断。
特别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等价值更大;●评定心肌梗死病人是否仍有心肌缺血、心脏功能状态、储备能力,估测预后,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等,指导康复治疗;对于进行药物干预、介入治疗、搭桥术后的病人,判定疗效、危险分层、预后推测等有指导意义。
●对于进行药物干预、介入治疗、搭桥术后的病人,判定疗效、危险分层、预后推测等有指导意义。
●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运动负荷试验。
适应症:●怀疑或临床诊断的冠心病病人。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诊治前后●冠脉造影前后●需要做运动负荷试验,但不能或不宜进行运动者。
动态心电图检查健康教育
![动态心电图检查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f810a8d51e79b896902260e.png)
携带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指导
您今日行24小时心电图检查,此记录仪能连续记录佩戴期间心电图变化,为了正确配合检查、正确诊断,您应注意下列事项:
1、您的胸前粘贴了10个电极,与记录仪上的导联线相连接,将每次心跳全部记录下来,因此应保护好电极,防止脱落,穿脱衣服动作要轻,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活动时双臂活动不应过大,电极一旦脱掉,需马上通知护士更换电极或加以固定。
2、本记录仪为高度精密仪器,不可自行打开,不要随意移动电极及导线,睡眠时应将仪器稳妥放置,避免受压碰撞,携带仪器期间请不要使用手机,避免靠近强力电源、磁场、潮湿环境,以免受干扰。
如发现液晶显示屏上已经没有信号,立即与护士联系。
3、整个佩戴动态心电图期间,为便于分析正确诊断,您的活动状况、自觉症状、用药等必须详细记在病人活动日记上,方法、内容详见活动日记,如果您能记录,可自己记,不能记录者,责任护士为您记录,记录要求准确详细,当医生阅读心电图时,与病人的记录对照,对于诊断有很大帮助。
4、戴动态心电图后,一切活动需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行,是否做运动、需做多大运动,责任护士会亲自指导您做,请您不要自己随意运动,以保证您的安全(一般来说按平日活动量进行为宜)。
5、检查结束的第二天由护士给您摘下Holter不用自己到心功能室去摘。
谢谢您的合作!。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https://img.taocdn.com/s3/m/6ade3f5969dc5022abea0008.png)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惯例ECG易漏诊,而DCG 可以捕获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更,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随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示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
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装置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协助判断分歧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罕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
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纳有力治疗措施。
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8.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
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
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陪伴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纳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通过给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记录仪,在常态情况下长时间(24-72小时)监测体表心电变化的心电图。
包括:3通道、12通道系统,特别是12通道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显示了巨大优越性。
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心电图最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1 特点
1.1 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高。
1.2 主要功能:心律失常分析、心肌缺血分析、起搏心电图分析。
1.3 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吸睡眠监测、其它(T波电交替、QT间期离散度)。
适应症:1 心律失常(房颤、室早、房早、室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的评估;房室传导阻滞、各种起搏点逸搏心律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危险程度的评估等)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者。
Ⅲ类
①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通过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已经确定病因。
②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心衰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Ⅲ类:
①持续心肌挫伤的患者。
②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
③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④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律失常评估。
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⑥瓣膜性心脏病病人。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测定心率变异性评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危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Ⅲ类:(糖尿病并发症病人)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②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
③存在可能干扰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心律失常(如房颤)的患者。
(3)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Ⅰ类: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其心律失常的基础频率的特点是可重复,并且频发程度足以进行分析。
Ⅱa类:
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Ⅱb类:
①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
②门诊判定治疗期间反复发生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非持续性心律失常。
Ⅲ类:无。
2 心肌缺血Ⅰ类:各种原因引起的胸痛、胸闷症状的病人。
Ⅱa类:
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Ⅱb类:①评估不能运动的胸痛患者。
②不能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③已知冠状动脉疾病(CAD)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3 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医疗器具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导的心动过速,并且帮助改进参数设定如频率适应和自动模式转换等。
②在医疗器具问询未能确定诊断时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能障碍。
③评估频繁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对辅助药物治疗的反应。
Ⅱb类:
①作为对连续遥测的替代或辅助方法,评估起搏器或ICD植入后即刻的术后起搏器功能。
②评估植入除颤器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
Ⅲ类:
①通过医疗器具问询、心电图或其他有用数据(如胸片等)足以确定潜在的原因/诊断时,评估ICD或起搏器功能障碍。
②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随访。
4 儿科患者
Ⅰ类:①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心脏疾病患者,以前证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
②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与劳力相关的晕厥或先兆晕厥。
③评估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④评估可能的或已证实的长QT综合征。
⑤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的患者。
⑥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⑦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Ⅱa类:
①无合理解释的和无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晕厥、先兆晕厥或持续心悸。
②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特别是有显著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治疗后评估心律。
③在与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相关的一过性房室阻滞发生后评估心律。
④评估有症状患者的频率反应或生理起搏功能。
Ⅱb类:
①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无症状患者,特别是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或术后迟发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患者。
②评估以前发作过心动过速的小儿(<3岁)以确定先前未知的心律失常是否复发。
③评估可疑持续房性心动过速患者。
④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可见复杂室性早搏的患者。
Ⅲ类:
①发生非心源性原因所致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
②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胸痛。
③为遴选运动员,常规评估无症状的个体。
④无心脏病者发生短暂心悸。
⑤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
2.5 其他
可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的生理变动范围,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等。
3 注意事项
3.1 佩带
①提前预约;为保证检查质量,防止电极脱落,嘱患者检查前一日洗浴,检查时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通知预约检查的住院患者携带病历,门诊病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并留下联系电话备查。
②患者佩戴动态心电图检查前,先记录一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参考。
3.2 记录过程中
①在检查期间不要做X线、CT、磁共振、B超、脑电图、肌电图等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各项检查;应远离强力电源和磁场,不宜接听手机、不听收音机、不骑摩托车、坐汽车时远离发动机、不用微波炉、电磁炉等,以免干扰心电信号,影响分析结果;检查期间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器内,影响检查;避免不安全因素,严防磕、碰,损害记录仪;严禁自行打开记录盒、随意移动电极及导联线。
佩戴记录盒期间若发现异常,须来院由医护人员处理。
②佩带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平时一样,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等,不必刻意休息少动。
受检者可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做相应活动,如:住院病人可慢走、快慢交替走、上下楼梯,但要避免做扩胸运动、举重等剧烈的体育运动,以防止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或大量出汗引起电极片脱落等影响诊断分析。
怀疑心绞痛者可有意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剧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为分析诊断参考。
但病情严重者应遵照医嘱,不要贸然加大运动量。
佩带记录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宜动不宜静。
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但不是运动愈剧烈愈好特别是要避免双上肢的剧烈运动,以减少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
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
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二、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
在检查前一日洗澡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就不好,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
临床上常见有些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波太多无法分析。
三、宜记日记。
将24小时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