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开国⼤典》⼀⽂记叙了1949年10⽉1⽇在⾸都北京举⾏开国⼤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民对中华⼈民共和国成⽴的⽆⽐⾃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共和国的们特别是⽑泽东的领袖风采。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七课《开国⼤典》教案 教学⽬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理清⽂章的脉络, 4.感受⼤典的盛⼤场⾯,学习课⽂的记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清⽂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典的盛⼤场⾯。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习⽣字新词。
2.梳理⽂章脉络。
3.朗读课⽂,感受典礼的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乐导⼊,揭⽰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的监狱⾥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有这样的歌词:“线⼉长针⼉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的监狱⾥,得知新中国成⽴的消息,⼼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的那⼀天。
那⼀天,就是1949年的10⽉1⽇,开国⼤典在天安门⼴场上举⾏的。
(板书:开国⼤典) 5.学⽣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典”是什么意思?——盛⼤⽽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举⾏的盛⼤⽽隆重的典礼。
6.多少⾰命先辈抛头颅洒热⾎,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典的那⼀天,请你们说⼀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情如何?(激动、⾃豪、欣慰、⾼兴、兴奋) 7.过渡:相信⼤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典”的那⼀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师给出的⾃学提⽰⾃由朗读课⽂。
⼆、⾃读课⽂,学习字词。
小学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小学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篇一: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肖灵娟】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开国大典》公开课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肖灵娟【课时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难点: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准备】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祖国母亲的诞辰是在哪一年吗?生:1949年。
师:是的。
我们伟大的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诞生。
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播放音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开国大典》2、板书课题,解题。
a、强调典字的书写。
b、谁能说说“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c、孩子们,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3、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满怀感情的读一读课题。
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9页,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b、指名读词,相机正音。
c、指明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
(学生互助解词)e、开火车轮读生词。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主要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
课文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以及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开国大典》选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通过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1.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1.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5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6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Step 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
Step 3:分析课文,讲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价值。
Step 4:讨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
Step 5: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2 教学亮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3 教学不足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时间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不足,可以在课后整理一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间线,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初步感受典礼的隆重、盛大和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出示课题:开国大典)读一读,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诉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说。
二、自学读文1.初读课文,你觉得该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说)2.出示要求: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把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划出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用“”)3.学生自学,并拿起笔来圈圈划划。
三、检查1.通过自学,你完成这些学*任务了吗?对照自学要求,一项一项讨论。
(指名说)1)挑几个容易写错的词写一写。
再默写下列词:诞生协商瞻仰检阅率领排山倒海吹拂(互相检查、批改;纠正错别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2)提出较难读的句、段;(指名读)同桌比读,并用☆△表示你的评价。
2.你还读懂了什么呢?1)文中解释课题的是哪句话?2)还读懂了什么?(指名继续说)①从参加的人及人数,看出什么?读一读(隆重、盛大)②会场的布置觉得怎样?读一读(庄重、肃穆)③群众老远赶来,那么早赶来,说明什么?读一读(热情高涨、激动、兴奋)3.还有吗?(板书:会场大典阅兵__)1)看板书,对照课文,老师为什么这样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1——4 5——10 11——13 14——15)分段时,文中有些句子已经帮我们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吗?(指名说)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自由说,指名说)四、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说)2.启示下堂课内容:这样隆重、盛大的开国大典,你想不想参加?好,下堂课,让我们也跟随群众的队伍,走进会场,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作业: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案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一篇描写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的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壮观场面和人民欢庆的喜悦心情。
本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描写方法。
(3)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新中国的诞生。
(2)简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做好笔记。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他们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合作探究(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中国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布置课后作业:以《开国大典》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建议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革命先烈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开国大典》(节选)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3.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提问:什么是开国大典?它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2)重点讲解开国大典的仪式和意义。
4. 小组合作:(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1)是否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是否有了深刻理解?2. 反思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反思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是否讲透?(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认识是否全面?4. 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收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了解开国大典的更多细节。
3. 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篇一: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2.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有详有略地记叙方法。
3. 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题,问题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开国大典》(师板书:1. 开国大典)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这个“典”是本课的生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生1:隆重。
生2: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生1:一个国家的开始。
生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师用课件出示问题)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认真,谁能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生:课文是从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师分别找学生说。
(师板书: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师:你概括的非常的准确课文是从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方面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师指板书)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师出示课件:天安门前的景象)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就是典礼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看到这么盛大的场面老师可真激动啊,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生1:我也很激动。
生2:我很感动。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激动地心情到课文中去看一看,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师用课件出示问题)典礼时是按照哪些环节进行的?生读课文。
开国大典教案 (2)
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2.学习《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3.分析并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的庆祝活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
本节课将向学生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分析《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本节课将以导读的方式,带领学生逐步分析《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
教师可以将精选的段落或片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开国大典》中的重要信息和主题。
3. 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师可以组织相关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介绍《开国大典》对当时中国社会和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通过学习《开国大典》,学生将培养自己对历史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背景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敬意。
三、教学方法1.导读法:通过将重要的段落或片段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通过交流和思考,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阅读扩展法: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拓展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背景介绍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对《开国大典》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分析《开国大典》的内容和结构教师将展示《开国大典》的选段或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生可小组或个人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1.2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3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开国大典》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如何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1.4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
1.5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开国大典》,了解其主要内容。
(3) 合作探讨: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4)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反思(1) 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2) 学生能够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并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
2.2 教学亮点(1)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开国大典》。
(2) 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讨法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3 改进措施(1) 在教学中,加强对《开国大典》艺术特色的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更多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2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
2.分析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意义,分析描写方法,激发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培养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开国大典的意义。
(2)提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感受。
2.精读课文
(1)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
(2)分析场面描写的方法,如点面结合等。
(3)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成就。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写作指导
(1)引导学生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活动场景。
(2)点评学生的写作。
教学反思:复习导入能唤起学生的记忆,但在体会场面描写作用时,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深。
拓展环节中,学生对新中国成就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需加强介绍。
写作指导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国大典教案 (3)
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介绍;2.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3.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2.教学难点: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2.开国大典相关资料;3.彩色打印的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开国大典仪式的盛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知识输入(1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资料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重要事件;2.教师分析开国大典的经过和意义,强调其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三步:内容讲解(2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详细介绍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包括升国旗、唱国歌、庄严宣誓等;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仪式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例如国旗和国歌代表国家的尊严和荣耀,宣誓代表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承诺。
第四步:思考讨论与互动(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发表意见;2.学生可以就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展开互动。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其对国家的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和互动的表现;2.学生对开国大典历史背景和仪式内容的把握;3.学生对开国大典重要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七、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对开国大典的认识。
2. 激发学生意识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开国大典融入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影响感慨。
二、教学重点介绍开国大典背景,清晰了解开国大典中的政治意义及其时代意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老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来介绍开国大典,问:“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有没有注意到开国大典上的场景?”,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同时可以总结出开国大典
的概念来完成导入环节。
2. 延伸:老师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回想起开国大典上的场景,引出开国大典的背景,以及开国大典的政治及历史意义。
3. 深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开国大典,如开国大典中冒出的政治
宣言;提出开国大典中诸多重要政治性事件,等等。
4. 巩固: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回顾开国大典有关的知识,结合实际例子让学
生自己来分析开国大典的政治意义及其时代意义,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总结:老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认清重点,重新回想学过的部分,以及发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理解开国大典以及它对今日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
其时代意义,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有效使用实际例子和问题回答引出讲授内容。
本次教
学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件重要
事件,也是中华民族迎来新生命的一个里程碑。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开国大典的意义;
(2)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
(3)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介绍
1.首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介绍开国大典的含义及其重
要性。
2.通过讲解开国大典正式宣布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3.通过图片解说开国大典的全过程,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性。
(二)活动展示
1.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关于开国大典的理解和了解。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
3.学生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体会开国大典的场面。
(三)总结反馈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
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较为充实,学生认真参与互动,进行思考,形成有效的学习兴趣。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开国大典的组织与筹备工作;开国大典的场面和流程;开国大典所象征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利用音乐、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有什么了解。
二、知识传授(30分钟)1.利用PPT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组织与筹备工作;3.利用影片等素材展示开国大典的场面和流程,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理解;4.讲解开国大典所象征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三、小组合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如主持人、嘉宾、参观团等;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他们所选的角色,设计开国大典的流程,包括庆祝活动、讲话内容等;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4.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四、展示交流(20分钟)1.请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开国大典流程,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2.鼓励学生就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讨论,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3.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五、总结(15分钟)1.总结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和其象征的价值;2.与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4.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理解。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学生的问答、小组讨论和开放性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开国大典的了解程度;3.评价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4.评价学生的写作表现,对他们在总结部分的发言进行评价。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擎、钮、瞻、聂、党”等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词句间浓浓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了解场面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发生了一件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感知1.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2.理解词语。
出示词语:擎着协商外宾嗓子瞻仰大典政委电钮擎着:用手向上举、托的意思。
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三、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按照进行顺序(时间顺序)记叙的。
2.开国大典记录了哪些场面?3.清晨会场布置(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找出来读一读。
(2)重点语句:“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急切)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人们心情的急切?“直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直接奔向)(3)表达感情:表达了群众参加大典的激动和热切心情。
4.下午三点大会盛况(1)重点语句:走进会场,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从哪感受到的?场面盛大隆重的气氛。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课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国大典》,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概括开国大典的盛况。
•分析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开国大典背后的历史内涵,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将开国大典的精神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开国大典》课文打印稿•小组讨论任务卡•角色扮演道具(如小国旗、红领巾等,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开国大典的短视频或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历史时刻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揭示课题:引出《开国大典》的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语调,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字词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学生认读并尝试解释词义,教师补充讲解。
•概括大意:请几位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教师总结归纳。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分段解读:•第一部分: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筹备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详细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包括会场布置、典礼程序、群众反应等,通过角色扮演(如“我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我是现场报道的记者”等),让学生深入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和热烈。
•第三部分:总结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化和国家发展。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一篇描写新中国成立历史时刻的课文,通过详细描绘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课文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事件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对于《开国大典》这一具有高度文学性和历史性的课文,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朗读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
3.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标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情感。
然后,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阅读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朗读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
6、开国大典
教材简析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
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
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
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教案设计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三、作业
1、背诵6~8节。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教学目标:
第三课时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教案设计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
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
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
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板书设计:
6开国大典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有详有略
作业设计:
1、根据词语的意思,用“”画出正确的字
(竟竞)争(宣宜)读(再在)现
(连联)欢事(绩迹)(捡检)阅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八方()山倒海水到()成长()内外大江()北五()六色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典:①标准,法则;②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③典礼。
1).雷锋永远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
2).开国大典的每一声炮响,全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3).我知道“将相和”这个典故的来历。
()
融:①融化;②融合;③流通。
4).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
5).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
6).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4、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反义词。
1).我们的语文老师讲课很幽默,本来很抽象的道理,经他
一讲就显得具体了。
()—()
2).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决不能浪费。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