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7古诗三首|部编版(共7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_壮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_柔__美
赏西湖之“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波光闪动的样子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雅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想象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 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 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从 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 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从中间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它 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课件)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yì
山色空蒙雨亦也奇。。 想要。欲把即西西施湖,春比秋西时代子越,国的美女。
淡雅朴素淡的装妆饰浓。抹mǒ 总相宜y í 合。适。
浓艳华丽的打扮。
晴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夏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水光潋滟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粉红的荷花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 反复诵读 ★ 借助注释 ★ 结合插图
一读:读正确, 读通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mǒ
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读: 读出节奏、韵味
三读: 读中解疑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波光闪动 湖水荡漾 浮光跃金 湖水耀金 微波荡漾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正好。,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mǒ
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朦朦胧胧 云雾弥漫
隐隐约 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 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 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 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 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 景观。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部编版)
诗人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 这景色有什么特点? 看到了山水美景。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 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君山 在这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 开阔的胸襟与豪放不羁的精神。
归纳总结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
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 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 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 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展现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归纳总结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
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 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 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拓展延伸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
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堂小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
诗题为《望洞庭》,是( C )时候望洞庭的?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诗中“翠”的意思是( C ) A.翠鸟,鸟名 B.绿色的硬玉,翡翠 C.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课件)
想象画面,理解句意
“断〞是斩断的意思。“开〞是冲开、撞开的意 思。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 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想象画面,理解句意
望天门山① [唐]李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②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17 古诗三首
回忆你在生活中或书本中,游历过祖国的哪些大好河山?
葡萄沟
鹳雀楼
黄山 天门山
庐山 洞庭湖
西湖 日月潭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初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初读古诗 老师范读,读出节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句意
湖面的波光。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未经打磨的铜镜。
抓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诗意: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 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解句意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翠〞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翠柳
翡翠
“翠〞指的是绿色。
解句意
解句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说说你眼前见到了哪些景物,这里藏着一个比喻句, 找一找,再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作者把潭面比喻成未磨的镜子,这样的比喻突 出了洞庭湖的柔和美、朦胧美。
解句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相和〞的“两〞是指谁与谁? “两相和〞的“两〞指的是湖光与秋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6张PPT)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回旋。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我会写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出】高高地耸出。 【孤帆】一只小船。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扮。
状元成才路
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 镜未磨。
遥 望/洞 庭/ 山水翠,
白 银/盘 里/ 一青螺。
理 解 古 诗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资 料 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课件(共17张PPT).ppt
目录
➢ 山行 ➢ 赠刘景文 ➢ 夜书所见
字词学习
yóu
ào
犹傲
jìng
xié
径斜
jú
hán
橘寒
shuāng
zèng
霜赠
字词学习
liú
gài
刘盖
jú
cán
菊残
jūn
chéng
sòng
tiāo
君橙 宋挑
人物介绍
作家名片:杜牧(803-852),唐 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 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 杜”。
诗句赏析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 花还要红。
人物介绍
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 (今属 四士,川)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与父亲苏询、弟 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意思: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 睡觉。
谢谢观看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句赏析
风声
旅客思 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 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诗句赏析
挑弄、引 动
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 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气势磅礴,风 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 “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主要作品:《记 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 壁赋》等。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初读感知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李白:(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 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 “大李杜”。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回:指江水流 到这里回旋澎湃。
诗意: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楚江把它冲开的,碧绿 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对峙的青山渐渐出现,一叶孤舟从 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洞庭湖 和 君山岛 。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请你说说《望天门山》 中描写了什么江和什么山,填一填。
《望天门山》中描写了 长江 和 天门 山。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读古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部编版
上
雨亦奇
晴雨皆美
初
晴
比西子
浓淡俱佳
后 淡妆浓抹
比喻贴切
雨
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 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 喜爱之情。
诗意:想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 浓妆总是很合适。
比喻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四个字两个状态, 表现了西湖无论怎么看都是美。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 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 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 整体印象。作者选择了晴天和雨天两处特色,将“西湖美” 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 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人教版 语文 三年Βιβλιοθήκη 上册饮:饮酒。 饮湖
上
初
•
晴宋
后 雨
苏 轼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亦: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诗意:晴天,西湖波光闪动正显得美;下雨时,青山笼罩 在烟雨之中,迷茫的景色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
“晴方好”写出了晴天时西湖的明朗之 美,与下面的“雨亦奇”对应,表达了 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 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无论是淡描娥眉还 是浓施粉黛,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 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 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饮
晴方好
湖 湖光山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附练习)
•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 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天门中断楚江开,
从中间断开。
状元成才路
碧水东流至此回。
雄伟的天门山
状元成才路
被长江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
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晴雨中的西湖 1.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水__光__潋__滟___;描写西
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山__色__空__蒙____。 2.作者对晴雨中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晴__方__好____、
__雨__亦__奇____。
四、如西子般的西湖 1.诗人把西湖比作___西__子___,说西湖像她一样___美___,
然的热爱之情。( √ )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初晴后雨”是说刚开始是晴天,
后来下雨了。( √ )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 × )
五、把诗句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_晴__方__好_____,山色空蒙_雨__亦__奇_____。 _欲__把__西__湖__比__西__子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宋___代诗人苏轼。 2.这首诗描绘了西湖__晴__天____和__下__雨____时的美丽 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___赞__美___之情。
3.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主要是因为( B )。 A.“西子”与“西湖”都有一个“西”字。 B.“西子”与“西湖”都很美。 C.“西子”与“西湖”在同一个地方。
课后练习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
我会写
zhì
至此 至
结构:独体字
音序:Z 部首:至
书写指导:第二笔撇折转折
组词:至今 自始至终
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
造句:至此,我已得到五张奖状。 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我会写
gū
孤单 孤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子 组词:孤雁 一意孤行 造句:小明在路上孤单地走着。
书写指导:“子”要窄,横 变为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提短, 提末端有一点。
的未来。
书写指导:两横位置靠上、 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 撇和捺要舒展。
我会写
mó
磨拭 磨
结构:半包围 音序:M 部首:石 组词:磨难 磨功夫 造句:这把刀不用磨拭就非常光亮。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紧凑, 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 要写扁。
我会写
yáo
我会写
duàn
中断 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斤 组词:断绝 一刀两断 造句:我与小明中断了联系。
书写指导:左边的竖折,竖 长折短;“米”稍小。
我会写
chǔ
楚国 楚
结构:上下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楚歌 楚楚动人 造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书写指导:上边“林”要扁, 两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 带钩,“人”撇短捺要长。
课文朗读
我会认
洞庭
tíng
庭
庭院 大庭广众
我会写
jìng
镜子 镜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钅 组词:铜镜 穿衣镜 造句: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书写指导:两边都要写窄, 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 是日不是口。
我会写
wèi
未来 未
结构:独体字 音序:W 部首:木 组词:未知 素未谋面 造句: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有一个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知识点走近作者: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
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普通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
乘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笑赏烟霞。
让我们记下心中的感悟,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7 古诗三首|部编版
-8-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描写了西湖晴天 和下雨时 所呈现的不同景象。
2.(1)“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潋滟”的意思是( A )
A.波光闪动的样子
B.艳丽、美好
(2)“山色空蒙雨亦奇”中“奇”的意思是( B )
A.奇怪
-7-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望天门山》一诗中提到的“楚江”指的就是长江 中下游一带。 全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 的景 色。 2.《望洞庭》一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 月 图。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描绘洞庭山水的诗句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
磨 mó(磨刀 ) mò(磨盘 )
-6-
四、把诗人、题目和相应的诗句连起来。
五、默写《望天门山》并回答问题。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两岸的青山夹江对峙,相对而出, 随着船行仿佛扑面而来。在这铺满红光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从天边 悠然驶来。
B.奇妙
3.在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施) ,说西湖像她一样“淡妆浓抹
总相宜 ”(填诗句)。苏轼这一比喻广为流传,所以西湖又被人们称
为“西子湖”。
4.这首诗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你还知道哪 些描写祖国山水风光的诗句呢?请写出两句。 示例: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
17 古诗三首
-4-
一、连一连。
二、比一比,组词语。 饮(饮料 ) 至(至今 ) 砍(砍树 ) 到(听到 )
三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7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7张PPT)
七、写出下列诗句所体现的季节。
1.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季 ) 2.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季 ) 3.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季 ) 4.墙角数枝梅。( 冬季 )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B.回到原来的地方
3.“潋滟”的意思是( B )。
A.鲜艳
B.波光闪动的样子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的停顿是正确的。( )√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 ) 3.“潭面无风镜未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4.《望洞庭》中的“洞庭”在湖北省南部。( × ) 五、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__天__门__中__断__楚__江__开__,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诗中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的句子是__天__门__中__断__楚__江__开____;借水势 衬托出山的奇险的句子是___碧__水__东__流__至__此__回___。 2.__遥__望__洞__庭__山__水__色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__洞__庭__湖___,“青螺”指的是__君__山____。
关键素养提升
六、古诗乐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宋___代诗人___苏__轼___。 2.诗的第三、四两句的若意是思把是西:湖_比__作__美__女__西__施__,__淡__妆__浓__抹__都__美__妙__无__比__,__令__ 人__神__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题中的“湖”指的是___西__湖___,“初晴后雨”指的是开始_阳__光__明__媚___ ,后来下__起__雨__来______。诗人认为这两种天气的景色都美,从诗中 晴方好 “____雨__亦__奇”和“________”可以看出来。 4.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是因为( B ) A.“西湖”与“西施”都有一个“西”字。 B.“西湖”与“西施”都有天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