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中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精华版
201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201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种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少女。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组成。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组成。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
这就是怀孕。
7、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从怀孕到分娩大约需要38周(266天)的时间。
第三节青春期1、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5、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
请回答:(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1.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四个部分组成。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体;茎连接根和叶,起着支撑植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花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器官。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中,其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3.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为了获得能量,将葡萄糖和氧气通过细胞呼吸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发生在植物的细胞中的线粒体中。
4.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来进行,产生新的个体,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切分或者分裂来产生新的个体,遗传上与父本一致。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个体基因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变异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的个体遗传特征的改变。
6. 生物链: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生物系统的网络。
生物链由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金字塔构成,食物链描述了食物从生物到生物的传递过程,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交织而成的网络。
7.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指的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其功能全由单个细胞完成。
多细胞生物则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不同细胞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细胞间的协作完成生物体的功能。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由多种生物组成的生物群体)和生物群落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气候、土壤等)所组成。
9. 人类的调节功能: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
2013初中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要点(A4打印版)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
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201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心脏的结构: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构成。
记忆方法: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室连动,左主动,右肺动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
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
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2、心脏工作情况:①、心房收缩,心室舒张;②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经动脉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
3、血液循环途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含氧高,血鲜红)变静脉血(含氧低,色暗红)。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动脉血。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一次失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昏、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一次失血量超过1200~15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就要及时输血。
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3、ABO血型系统有A、B、AB、O四种血性。
4、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
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6、成分输血:严重贫血——红细胞,严重失水,烧伤——血浆,急性大出血——全血7、无偿献血制度: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一次失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第6板块传染病和免疫
四川4年真题及变式
命题点 1 传染病及其预防(成都2021.11) 1. (2024雅安19题2分)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 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甲是传染源 B. 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C. 丝虫属于线虫动物 D. 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功能 免疫(成都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2022.20)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过敏反应、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等
概念: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_易__感__人__群___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
受感染的动物等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
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__感__人__群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控制传染源:如加强对传染病人的管理,对急性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
预防措 施(都 2021.11)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常见的 传染病 及传播 途径
传染病名称 蛔虫病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病原体 蛔虫 流感病毒 结核杆菌 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 饮食
空气、接触 飞沫、尘埃
饮食 性传播、________传播和母婴传播
血液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成
功能
人体免 疫【人 第一道防线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 第6板块 传染病 和免疫
人教版(2013) 八年级 生物 下册 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全)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全)人教版初中生物复提纲(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包括观察、调查、实验和资料分析等环节。
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包括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是落叶。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大约为20公里左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属于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于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属于合作关系。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荒漠中的骆驼、寒冷海域中的海豹、旗形树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沙地植物能够防风固沙等。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例如,汞、钨、DDT等。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生物总复习大全
⼈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物总复习⼤全⼈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初中⽣物总复习⼤全⼈教版初中⽣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检查提问)考点⼀:⽣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法和⼀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分重要。
在研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例1某同学做“探究⽟⽶种⼦萌发的环境条Array件”实验时:在甲、⼄、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种⼦放在上⾯,在不同条件下进⾏培养数⽇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请回答:(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定的⽔分和充⾜的空⽓。
(2)⼄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种⼦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种⼦放在棉花上⾯,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布罩住,数⽇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把银边天竺葵(叶⽚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叶绿体),放在⿊暗处⼀昼夜后,⽤⿊纸⽚将C处两⾯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光下⼏⼩时,再经酒精隔⽔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
请回答:(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有哪⼏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需要⽔、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叶⽚⽤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有⼀敞⼝烧杯装有NaOH溶液,最后⽤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需要⼆氧化碳。
初中生物【六大专题】必背知识复习资料(人教版)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2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5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28专题五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48专题六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5(人教版)初中生物 【六大专题】必背知识点目录9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对于所有的生物来说,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都影响着它们的生活,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非生物因素发生急②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专题总复习
专题一科学探究一、本专题的主要考点:1、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考查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3、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4、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二、知识梳理:(一)、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
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初中生物学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三、考点梳理: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实验组:通常是接受你所设计的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2013-2014上新人教版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全)
2013-2014上新人教版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全)2013~2014上学期太中七年级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年级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位号_______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部分生物需要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蛔虫例外....).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以及植物的枯枝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大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注意选取样本),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的调查记录,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①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如2病毒,细菌,真菌)②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一种生物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
3、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是:光。
对照组是阴暗处的一组,实验组是明亮处的一组。
问题(1)为什么要设置一组有光的实验来探究鼠妇的分布?答:作对照作用。
(2)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答:尽可3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
(3)为什么要做多组实验,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答: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中学生物总复习题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定义: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2、分类: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如鹿以草为食、天敌(狼)以鹿为食物。
②竞争:不同种类的生物因争夺食物、生活空间等资源时发生的生存斗争。
如:鹿群与牛群争夺赖以生存的食物(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中直接获得营养使被寄生生物体遭受损害。
④有分工合作的蚂蚁、蜜蜂等体现同种生物的合作关系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7的例子:骆驼刺---根系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骆驼—-尿液很少,当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本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能将动物的尸体、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要点(A4打印版)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
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题)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P36)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对光:升、转、看、调(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3)整理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 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1、几点重要的结论:(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
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准备:擦、滴(清水)(2)制片:撕、展、盖(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2)制片:刮、涂、盖(3)染色:滴(稀碘液)、吸4.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如:叶的横切面切片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
如:血涂片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2.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3.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
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
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1)分裂的过程:1.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2.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3.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
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第三章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组成分化组成植物体细胞组织动物体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