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像 检 查 报 告 单

合集下载

影像科检查自助打印胶片流程及相关制度【最新版】

影像科检查自助打印胶片流程及相关制度【最新版】

影像科检查自助打印胶片流程及相关制度随着就医患者不断增加,影像科室承担的检查任务越来越繁重。

按照以往流程,检查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进行打印、校对、发放胶片和报告等程序,患者往往需要等候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检查胶片及报告。

我院借助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正式引进自助打印胶片报告系统,为进一步优化医院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节省医院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现将自助打印胶片的相关事宜和具体流程通告如下。

一、住院患者检查及自助打印胶片流程:1. 患者或爱玛克工作人员凭申请单在登记室登记。

2. 登记室护士登记后,发放贴有患者住院信息条码的胶片袋。

3. 患者凭已登记过的申请单、胶片袋进行检查。

4. 检查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间,凭胶片袋的条码自助打印胶片。

5. 检查报告确认后由病区主管医生自行打印报告。

二、门诊患者检查及自助打印胶片流程:1. 患者或爱玛克工作人员凭申请单在登记室登记。

2. 登记室护士登记后,发放胶片袋。

3. 患者凭已登记过的申请单进行检查。

4. 检查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间,患者凭医保卡/就诊卡/导诊单等多种途径自助打印胶片和报告。

三、相关问题:1. 住院患者条码丢失后,患者及时联系登记室,说明情况,由登记室相关工作人员补打条码。

门诊患者导诊单丢失后可以凭借就诊卡或者医保卡挂号自助机重新打印导诊单。

2. 患者住院期间,条码不会更改,可凭借任一次登记的任一项检查条码取胶片,亦可出院后使用医保卡或就诊卡打印。

3. 患者检查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及时把符合临床诊断的图像上传至PACS和自助打印机,注意检查是否遗漏图像,进行手动关联图像。

4.检查完成后自助打印胶片时间:ü急诊、住院危急重症半小时ü平诊2小时ü增强检查上午增强下午取、下午增强次日上午取ü胃肠造影下午取ü乳腺钼靶2个工作日üCTA 检查结束后2个工作日自助取胶片ü如需领取光盘/彩图(灌注、冠脉、ASL等),由登记室发放领取提醒单,患者到指定登记室领取5. 医生确认报告后如有修改报告时:住院患者由审核医生自行通知病区医生报告的修改情况,病区大夫自行打印。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2)临床要求(即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
现。(a)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 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路片上偶然 发现骨软骨瘤:(b)种种正常变异的表现;(c) 成像的伪影的表现;(d)难以解释的不能据之 作出医学影像学诊断的一些表现。对于后一种情 况应在“结论”项下建议临床作进一步检查,以 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卵巢囊肿 • 子宫大小正常,外型轮廓规整,略左偏, 子宫肌层内密度均匀,宫腔内见阳性节育器。 右侧附件见一囊状密度影,大小3.2*4.7cm, 囊内密度均匀,无强化效应,囊壁厚薄均匀, 有强化。左侧附件未见异常改变。膀胱内尿 液充盈良好,密度均匀,内未见结石,膀胱 壁光整,未见增厚或结节突起。子宫直肠窝 偏右侧见少量积液,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 意见:右侧卵巢囊肿伴盆腔少量积液。
腰椎骨折 • L1椎体压缩爆裂性骨折,部 分碎骨片向后移位,进入椎管,压 迫硬脊膜囊;椎管骨性狭窄;双侧 椎弓根结构尚存在,椎板未见骨折, 棘突、横突及上下小关节结构正常。 椎间隙未见变窄。周围软组织稍肿 胀。 • 意见:L1椎体压缩爆裂性骨折 伴局部椎管狭窄,硬脊膜囊受压。

三、MRI报告书写
• •
原发肝癌(多发结节) 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裂增宽,左外叶 和尾叶相对增大。肝实质密度不均匀,肝内 弥漫大小不等的结节及多发的边缘强化稍低 密度占位病变。门静脉干及左、右主支显影 不清。右肝上间隙、肝肾间隙及右结肠旁沟 见腹水。肝胃韧带及门腔间隙见多个小淋巴 结。腹膜后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未见淋巴 结肿大。胆囊增大,壁增厚且有强化。双肾 及肾上腺未见异常。 • 意见: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腹 水。肝硬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 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各医院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 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医学影像 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基本包括以下5项内容。

dr检查报告单模板

dr检查报告单模板

dr检查报告单模板篇一: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XX总医院 CT检查报告单扫描日期 20XX年6月14日呼吸内科住院号 ------CT号 94700姓名 XXX性别女年龄 25岁病区 --床号 --胸部平扫扫描层距 10mm扫描层厚 10mm影像所见扫描层数 15胸部平扫并与20XX-8-17本院片比较,左肺上叶斑片样密度增高影范围缩小;其它征象无明显改变。

影像诊断左肺上叶肺炎消散期改变审核———联系电话:0359-xxxxxxx影像医师报告日期:6/14/20XX 2:29:21 PM下载后若要修改,可以选择“工具”/取消文档保护,密码123,修改完毕重新选择“工具”’/,修改为.dot格式后保存到Word模板目录。

使用过程中使用Tab键切换需要填充的选项,无需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往复选择。

以下为未隐藏表格虚框和窗体底纹的状态,使用前请将红字及以后部分删除使用。

篇二:固始县三河尖中心乡卫生院DR检查报告单固始县三河尖中心乡卫生院DR检查报告单检查日期年月日第片DR号篇三:各部位X线报告模板各部位X线报告单模版1头颅骨质未见异常头颅大小正常,颅骨内外板连续,板障结构无增宽,颅缝走行正常。

脑回压迹无加深、变多。

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2各组副鼻窦未见异常。

双侧上颌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及粘膜增厚征象。

额窦及筛窦亦未见异常。

3右侧慢性上颌窦炎。

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混浊,黏膜肥厚呈同心圆状改变,左侧上颌窦,双侧额窦,筛窦未见异常。

4双侧乳突未见异常。

双侧乳突蜂房发育良好,透过度正常,未见骨破坏征象,乙状窦前壁和鼓室盖骨质连续,窦硬膜三角显示良好。

5鼻咽部增殖腺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影明显增厚,呈结节样突出,气道轻度受压,余未见异常。

6心、肺、膈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正常,双肺门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CT检查报告单--腰椎

CT检查报告单--腰椎

鹤壁市人民医院
C T 报告单
姓名:夏宝影性别:女年龄:32岁CT号:CT0035550
门诊号:住院号:274294 床号:22影像号:P0081706病区:肿瘤普外科南院病区:肿瘤普外科南院
检查日期:2016-12-14 14:50报告日期:2016-12-14 15:20审核日期:2016-12-14 15:20检查项目 :16排螺旋CT扫描腰椎(三个椎体一个部位)
检查所见:
腰椎侧弯,诸椎体边缘显示规则骨质增生影,L3椎体上缘向下弧形凹陷,L2椎体呈楔形改变。

椎管内无占位征,其密度正常,诸小关节增生硬化,椎体无滑脱。

椎旁组织正常,所显示胸12椎体楔形改变,椎体内密度高低不均,后缘并可见小骨块影向椎管内突出,硬膜囊受压,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

影像诊断:
1.腰椎退行性变;
2.胸12结核
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或进一步检查。

报告医生:王--- 审核医生:报告时间:2016-12-14 15:30
此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作任何证明。

影像科质量控制标准(新)

影像科质量控制标准(新)

影像科质量控制标准1.检查项目及回报时间:常规的透视、门诊照像(除特殊情况外)当时出报告,各种造影24小时出报告。

CT、MR 24小时出报告。

(除周六、日顺延)2.照片质量:X光片甲级≥90%,CT、MR≥99%,废片<1%,造影成功率≥90%,失败率≤5%。

(因机器故障造成废片除外)3.满足临床需要,需床旁照相者随请。

随到。

4.报告单质量标准:①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告的书写及下发,合格率>95%;②书写规范,有诊断意见,签全名.5.对临床资料不全,诊断困难或需变换体位检查的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不得无故拖延。

6.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5%。

7.对归档照片有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8.借阅照片按规章制度办理。

9.语言文明、和蔼,无冷、硬、顶、气、吵,无脱岗,有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10.每月登记不合格检查申请单,并上报医务科,作为考评指标及督促规范.药剂科质量考核标准1. 基本药品及时供应率>98%。

(除外非药剂科本身原因)2. 特殊药品管理合格率100%,如毒、麻、放射性药物,科室内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3。

药品质量完好率〉97%.4. 调配处方出现差错率〈2%。

无发错药;小药房摆药差错率为零.5.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重量差异率±5%6。

划价正确率>98%,误差不超过±2%。

7.门诊药房、小药房、药库药品统一管理,各药房应有药品应备齐。

保证临床用药,部门负责人应该充分了解本部门的药品供应情况,随时调配临床用药。

8.药库存放药品符合要求。

9.收集临床用药情况,向临床提供医药情报对合理用药进行监督指导,尤其是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10.特殊用药随时购进。

11.进药品种应定期与临床进行协商,调剂(在协调会上通报解决). 12.有便民措施落到实处,语言文明、和蔼、无冷、硬、顶、气、吵。

13.门诊药房记住院部药房,每月登记不合格处方,并上报医务科.定期督促临床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并作为考评指标之一1.患者需高压氧疗者必经氧仓室医师会诊确定无禁忌症后,并做好记录在行治疗。

petct报告单模板

petct报告单模板

pet-ct报告单模板篇一:PET-CT报告模版-男姓名:检查号:检查所见血糖浓度:mmol/L。

注射示踪剂后60min显像。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密度未见异常,皮层各叶放射性分布均匀。

皮层下各神经核团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对称。

脑沟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双侧脑室对称,中线无移位。

小脑显影未见异常。

口咽部两侧腺体显影对称,鼻咽部无异常放射性浓聚。

双侧甲状腺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未见异常FDG摄取。

双侧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影。

胸廓对称,两肺纹理清晰,内未见磨玻璃样或实变性阴影,未见异常FDG摄取灶。

纵隔及两侧肺门未见异常淋巴结影。

胸膜未见明显异常增厚,胸腔内未见明显积液。

心肌呈生理性摄取。

肝脏形态可,轮廓光整,肝叶比例正常,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未见异常摄取灶。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胆囊大小、密度未见异常,胆囊壁无增厚。

胰腺形态正常,密度均匀,胰管不扩张。

脾脏密度正常,放射性分布均匀。

两侧肾脏显影可,肾实质密度正常,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无扩张。

两侧肾上腺显影大致正常。

胃充盈佳,胃壁未见异常增厚,FDG未见异常摄取。

肠道条状显影。

腹膜后未见异常淋巴结影。

腹水征阴性。

膀胱放射性浓聚如常,膀胱壁无增厚。

前列腺大小正常,密度均匀,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

颈、胸、腰椎序列齐,部分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视野内全身骨质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

诊断意见:1.颈胸腰椎退行性变脑显像未见异常篇二:中国PET-CT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XX-2021年中国PET-CT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XX-2021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内容简介:第一章 pet-ct设备行业概述 8第一节 pet-ct设备产品概述 8第二节 pet-ct设备产品说明 9一、pet-ct设备用途 9二、pet-ct设备特征 10三、pet-ct设备技术参数 11第三节 pet-ct设备采购及中心建设 18一、pet-ct设备招标采购 18二、pet-ct中心场地选址 18三、pet-ct中心布局设计 20四、pet-ct中心布局实施 23第四节 pet-ct设备产业链分析 24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24二、pet-ct设备产业链模型分析 25(一)pet-ct设备关键硬件分析 25(来自: 小龙文档网:pet-ct报告单模板)1、pet-ct整体结构 252、pet探头 253、ct与pet的区别 304、ct球管和探测采集系统 305、回旋加速器 33(二)pet-ct设备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37第二章全球pet-ct设备行业市场概况 40第一节 pet-ct设备需满足的三要素 40一、国际标准 40二、精确定量 40三、可重复性 42第二节全球pet-ct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43第三节全球pet-ct设备主要厂商分析 44第三章中国pet-ct设备行业分析 46第一节中国pet-ct设备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46 第二节中国pet-ct设备市场面临的挑战分析 47 第三节 pet-ct设备行业swot分析 48一、行业有利因素分析 48二、行业不利因素分析 49第四章 pet-ct设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50 第一节 XX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0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50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51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52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3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55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56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57第二节政策环境 58一、产业政策 58二、产业法规 58三、产业规划 63第三节社会环境 63一、医疗机构配置pet-ct设备标准 63 (一)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63(二)公立医疗机构 641、综合性医院 642、专科医院 65二、中国***患者情况 66三、中国心脏病患者情况 67四、中国神经系统病患者情况 67第五章 pet-ct设备重点区域分析 68第一节华北地区分析 68第二节华东地区分析 69第三节华南地区分析 71第四节东北区域分析 72第五节华中区域分析 73第六节西部区域分析 73第六章 pet-ct设备市场供需态势分析 75第一节中国pet-ct设备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75一、国内pet-ct设备产能分析 75二、国内pet-ct设备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75三、国内pet-ct设备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76第二节中国pet-ct设备新增配置数量分析 77第三节中国pet-ct设备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77第七章 XX-XX年pet-ct设备进出口分析 78第一节 XX-XX年pet-ct设备进口情况分析 78 一、XX-XX年pet-ct设备进口总量分析 78二、XX-XX年pet-ct设备进口金额分析 78三、XX-XX年pet-ct设备进口来源分析 79四、XX-XX年pet-ct设备进口均价分析 80第二节 XX-XX年pet-ct设备出口分析 80一、XX-XX年pet-ct设备出口数量分析 80二、XX-XX年pet-ct设备出口金额分析 81三、XX-XX年pet-ct设备出口流向分析 81二、XX-XX年pet-ct设备出口均价分析 83第八章 XX-XX年中国pet-ct设备所属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84第一节中国pet-ct设备所属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84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84二、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84三、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85篇三:医学影像报告系统医学影像报告系统医学影像工作站以方便快捷、操作简易为首要前提的设计理念,从医生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将医生的工作流程以电子化开展,减少医生工作量以及节约科室消耗成本而设计,用于影像存储、图像处理、诊断及报告书写。

影像检查报告单

影像检查报告单

影像检查报告单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张三•年龄:45岁•性别:男检查信息•检查日期:2022年5月15日•检查类型: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以下是对患者张三进行的胸部X光片检查的详细结果。

结论•双肺纹理清晰,无明显增多或减少。

•胸腔形态正常,无异常扩张或收缩。

•脊柱居中,无明显畸形或骨折。

•肋骨对称,无明显畸形或骨折。

•膈肌清晰,无明显异常。

肺部•双肺野透明度均匀,无明显实变或浸润。

•双肺门清晰,未见明显肿大。

•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结节或肿块。

•双肺下叶及胸腔底部未见积液。

心脏和大血管•心影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心缘清晰,无明显增宽或异常突出。

•大血管走行正常,无明显扩张或狭窄。

胸腔及胸壁•胸腔形态规则,未见明显积液或肿块。

•胸膜光滑,无胸膜增厚或粘连、钙化表现。

•胸壁正常,无明显异常或畸形。

脊柱•脊柱居中,未见明显侧凸或局部骨折。

检查诊断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患者张三的胸部X光片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患者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做出最终诊断。

医生意见根据本次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患者张三的肺部、心脏、胸腔及胸壁、脊柱等方面未见明显问题。

建议患者继续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就诊。

注意:本报告仅供医学参考,请结合其他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1.陈小名. 影像学与放射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2.高小红,陈小名,严大壮. 影像诊断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

XX总医院
CT检查报告单
住院号------ 呼吸内科扫描日期2019年8月19日CT号94700
姓名XXX性别女年龄25岁病区--床号--
胸部平扫
扫描层厚10mm扫描层距10mm扫描层数15
影像所见
胸部平扫并与2011-8-17本院片比较,左肺上叶斑片
样密度增高影范围缩小;其它征象无明显改变。

影像诊断左肺上叶肺炎消散期改变
审核———影像医师
联系电话:0359-xxxxxxx报告日期:8/19/201910:56:46PM
下载后若要修改,可以选择“工具”/取消文档保护,密码123,修改完毕重新选择“工具”’/ 保护文档,限制项目为“填写窗体”,然后自行设置密码,修改为.dot格式后保存到Word
模板目录。

使用过程中使用Tab键切换需要填充的选项,无需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往复选
择。

以下为未隐藏表格虚框和窗体底纹的状态,使用前请将红字及以后部分删除使用。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 原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 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 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 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 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 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 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 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 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 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 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 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 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 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 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 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 当由其授权的人员(原为近亲属)签字;为 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原为 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 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第四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 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 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 要求。
第五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删除“和医学 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 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秒懂乳腺超声报告单

秒懂乳腺超声报告单

秒懂乳腺超声报告单乳腺超声检查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通过以超声检查的方式,能够将其用于筛查乳腺癌、诊治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常见乳腺疾病,而以超声检查报告单,能够及时了解乳腺诊断的结果。

因此,如何看懂、读懂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单,便成为了每一位女性群体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要点。

基于此,文本就乳腺超声报告单相关医学知识进行科普,以此为参考。

一、乳腺报告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通过超声检查,医生会提供充满专业术语的检查报告单,而乳腺超声报告单上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超声描述,超声描述是医生对超声影像的解读,一般情况下,超声影像检查的涵盖范围,像乳腺内大小、方位、回声、边界和具体形态等,医生通常会将影像中看到的具体情况表述在该部分;其二是超声提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医生根据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乳腺内情况的具体总结和诊断,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有关。

根据BI-RADS分级对乳腺病变情况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级别越高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二、如何看懂乳腺报告单的超声描述部分?以乳腺内检查影像中的边界和形态为例,一般情况下,存在异常回声时,需要观看异常回声与周围组织是否界限清晰,如果影像中边界清晰光整,那么多表示为良性。

而如果边界处存在毛刺、微分叶的情况,则有恶性的发展表征;其次,观察乳腺报告单中的形态,如果影像中乳腺内形态呈椭圆形,也就意味着呈良性发展。

而如果是圆形又或者是不规则的图形,大多为恶性,通过了解相关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超声描述部分,对自身的乳腺病变情况有大致了解。

三、如何看懂乳腺报告单中的超声提示部分?为了看懂乳腺报告单中的超声提示部分,需要了解和其相关的BI-RADS,下面主要对BI-RADS六大分类进行详述:BI-RADS1类一般情况下表示检查结果呈阴性,未发生任何病变情况,属于正常乳房,此时受检者恶性肿瘤病发率处于最低,证明医生在影像检查过程中,未在乳腺内发现任何肿块或皮肤增厚的情况这一类乳腺一般一年做一次筛查即可。

医院辅助检查报告单书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辅助检查报告单书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辅助检查报告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一、检验报告单书写要求(一)检验报告单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结果的记录。

(二)检验报告单内容应当包括:1.实验室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或门诊病案号;2.送检科别、申请人姓名、标本类型、检验单号;3.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单位、参考范围、异常结果提示;4.标本采集时间、接收时间及报告时间,记录至分钟;5.检验者姓名、审核者姓名;6.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7.实验室地址、联系电话(可选)。

(三)检验报告单应当使用中文及国际通用的、规范的缩写。

检验项目名称可以单独使用中文或中、英文共用。

(四)按照各检验项目出具的时限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具有资质的医技人员签发。

(五)凡列入全省临床检验“一单通”名单的临床实验室被认可专业的检验项目,应在报告单或检验项目上注明“质评合格,省内参考”字样(小四号黑体字)。

(六)床旁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验报告单应参照以上要求执行,并在报告单或检验项目上注明“POCT”字样。

××医院检验报告单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检验项目:采样时间:接收时间:标本类型:编号:申请人:序号项目名称检验结果及单位异常结果提示参考范围报告时间:检验者:审核者:实验室地址:电话:发血记录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一、发血记录单书写要求(一)发血记录单(亦称交叉配血报告单或输血记录单)是指对配备、发血情况的记录。

(二)发血记录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或门诊病案号、科别、病区、床号、ABO血型及Rh(D)血型、输血性质;供血者血袋号、血液种类、血量、复检血型结果、交叉配血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其他检查结果;复检者签名、配血者签名、发血者签名、取血者签名、配血时间、发血时间等相关内容。

(三)发血记录单应一式两份,一份入病历,一份由输血科(血库)保存。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像记录方式等;、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3、图像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做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4 、图像记录采用各种图像记录方式,将典型图像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1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超声检查异常影象结论应包括: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④其他一些原因;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炼、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诊断和建议恰当;。

影像学检查报告单模板

影像学检查报告单模板

影像学检查报告单模板篇一: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

发达国家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

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影像的诊断质量。

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

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

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号、MRI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如X线所见、CT所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

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

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

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报告单

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报告单

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报告单:瞬时超声成像肝脏弹性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测肝脏超声标准切面肝脏超声报告单怎样写篇一: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有效方法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作者:陈景寿许多研究提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是一种检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方法,有望替代肝活检。

美国学者Talwalkar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超声的瞬时弹性成像可能是临床检测肝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5(10)∶1214] 研究者应用手工目录搜索和电子搜索的方式,收集应用瞬时弹性成像和肝活检的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综合各研究中瞬时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似然比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共纳入9项研究,Ⅵ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混合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7%[95%可信区间(CI)为84%~90%]、91%(95%CI为89%~92%)、11.7(95%CI为7.9~17.1)和0.14(95%CI为0.10~0.20)。

在其中7项调查研究中,Ⅱ~Ⅳ期肝纤维化的混合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95%CI为67%~73%)、84%(95%CI为80%~88%)、4.2(95%CI为2.4~7.2)和0.31(95%CI为0.23~0.43)。

诊断界值(cut-off值)偏倚是导致这两组混合结果具有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陈景寿)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以超声检查为基础,通过肝硬度测量,对慢性肝病患者作出肝纤维化的诊断,并由此给出分级。

它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产生超声波并作为超声波接收器的换能器;位于换能器上发出低频震动波的探针;可以记录数据的软件程序。

仪器配有的软件程序将低频超声波在肝组织内的运行速度,通过专用的运算系统,换算成肝组织弹性。

弹性数值越大,肝组织质地就越硬。

测量时,患者仰卧,右手放在头后,暴露胸部肝右叶区的肋间隙。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符合性诊断、不确定性诊断
PET-CT检查
病变表现不具特征:可能性诊断
诊断:右上肺上叶后段局灶病变,考虑 炎性灶可能,建议治疗2周复查高分辨CT
CT
MRA
MR水造影
怀疑某疾病, 但无足够依据:
不排除性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腹痛
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钙化,鉴于病人慢 性发作性腹痛,不能除外慢性缺血性肠病可 能,建议行肠系膜上动脉CTA或MRA
MRA:脑内血流信号分布、形态正常,血流信号均匀;颈内动脉颅内段、 基底动脉、椎动脉远段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血流信号未 见明显变细、中断或增粗征象;其远端的动脉血流信号也未见异常。余未 见特殊。
影像学意见: 头部MRI、MRA(动脉)未见异常
疑似疾病诊断报告
检查方法 胸部 DR 后前位 右侧位
的影像检查建议 • 复查建议,注明检查手段或时间的选择 • 其他有助于疾病诊断的建议:如:需结合外院老片对照评价;结合术
前图像评价;建议结合某项检验值结果予以评价,等等。 • 总之,后续的建议明朗具体,应是该疾病检查与诊断的深入。
疾病复查诊断报告书写
• 复查的意义:用于疾病确诊;用于疗效评价 • 要知晓临床方面的对照资料:包括症状、体征、检验值等前后比较 • 影像表现的对照:(注意方法、设备间的客观差异) • 书写格式: • 描述:
5、重视其他影像或外院发现的异常,不轻率否定;

6、整体先述平扫所见,后述增强表现(简述强化特征)
• 阳性所见文字描述简捷;重要征象加注提示;重要图像注明参见图,
• 附加讨论:用于复杂疾病或重要鉴别诊断病例,是诊断报告的经典 内容。
一般诊断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影像诊断结论)
● 正常;或未见异常;未见病理异常 ● 对疾病作出肯定性诊断: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① 斑点状
mm级,多指 钙化、沙砾大 小的高密度异 物等
② 斑片状
mm—cm大小范围, 多指小范围肺实变或 骨质破坏等
③ 粟粒状 (1~3mm,类圆形小结节)
④ 片 状(常指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 病变,cm)
⑤ 云絮状(常指多数片状病灶融合、重 叠形成的不规则的边缘模糊的密影,形 如乌云)
⑥ 团片状(一般指类圆形、边缘介于模 糊与清楚之间的影像,多用于描述大块 干酪坏死灶或慢性炎症)
“左股骨颈部见斑片状密度减低区,外侧骨皮质呈筛孔样破坏,股骨大粗隆及其下方见葱皮样骨膜增生,…”
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 ” (肺泡微石症)
需要病员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补加增强扫描或加做MRI其他序列检查等。
如有,则应对所出项的病变部位、大小、 你失败了,他(她)当面安慰你,背地里笑话你。
⑫ 描述空洞或空腔时,重点描写其壁厚 情况,内外缘是否光整,厚薄是否一致, 洞内及洞周情况
⑬ 其它 如肺 纹理增多、扭曲、 紊乱等
慢性支气管炎
管状、羽毛状肺纹理
6. 病变的边缘:清晰、模糊、毛糙、光 滑、锐利等
7.病变的密度:均匀、不均匀(高、低、混杂)
8.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移位、聚拢、分 散等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
X线片、CT、MRI、DSA等影像学资料 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或) 功能改变。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 床参考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报告的内容必 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与质 量控制要求。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 应包括以下5项:
(二)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
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特殊 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