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ca93e6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e.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8.08.31•【文号】工信厅信软函〔2018〕281号•【施行日期】2018.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8〕2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信软〔2017〕155号)关于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部署,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的通知》(工信厅信软函〔2018〕128号)工作安排,经企业自主申报、各组织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遴选确定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703家企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动试点企业开展贯标与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行业协会等试点企业推荐单位(以下统称推荐单位)要积极推动贯标试点企业全面启动贯标工作。
二、加强对贯标工作的跟踪与统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所辖范围内的贯标企业在“贯标工作跟踪服务系统”()中完成注册(已注册企业无需重复注册),并及时填报和更新贯标工作进展情况。
各省平台管理员应及时登录该系统,及时开展企业贯标进度审核。
我部将对各地区和有关单位贯标工作进行持续跟踪和定期通报。
2017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2017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https://img.taocdn.com/s3/m/3a1881bbdd88d0d232d46a26.png)
上海市
节能司
138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节能司
139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市
原材料司
140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原材料司
141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市
装备司
142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
装备司
143
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装备司
北京市
原材料司
7
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北京市
装备司
8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北京市
装备司
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北京市
装备司
10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市
装备司
11
北京航天奥祥通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装备司
12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市
装备司
13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
消费品司
151
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
消费品司
152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消费品司
153
中饮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消费品司
154
上海翔港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消费品司
155
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市
电子司
156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通信司
157
儒竞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9fd73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d.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这个主题。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寻求认证机构的帮助,以确保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1. 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而认证机构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也能够借助认证机构的专业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两化融合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认证机构。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参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认证机构,并与其合作进行认证申请和评估。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来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清单的建立和使用,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认证机构,从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认证机构也能够通过清单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品质,与更多企业展开合作。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清单的建立和使用对于企业和认证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清单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在未来的文章撰写中,我会更加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广大企业和认证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清单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企业可以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获得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认证机构的评估,来证明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条件
![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0b731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d.png)
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条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条件一、申报条件概述•申报单位需符合国家有关资质要求;•申报单位需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申报单位需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二、基本条件1. 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2. 人员组织机构•具备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其人数占比不得低于企业总人数的30%;•具备专业的研发人员及管理人员。
3. 技术条件•具备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的研发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4. 产品条件•具备经营期内累计产值不低于500万元的产品;•主要产品在同行业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质量管理条件1. 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的相关质量管理标准。
2. 质量检测能力•具备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及技术,能够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3. 质量信誉•具备良好的质量信誉,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4. 质量服务能力•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与问题。
四、其他条件1. 知识产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够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2. 环境管理•具备合规的环境管理措施,符合国家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3. 安全生产•具备合规的安全生产措施,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生产要求。
五、总结以上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的基本条件,申报单位若能满足以上条件,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望顺利通过申报并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的资格。
六、申报流程1.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整理申报材料、明确申报目标等;2.登录相关官方网站,填写申报表格并上传相关资料;3.提交申报材料,并等待官方的初审结果;4.如初审通过,进行现场考察及评估;5.经过评估后,官方将根据评估结果公布初步获得资格的单位名单;6.公示期结束后,将进行最终的评审决策;7.如最终评审通过,单位将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的资格。
七、申报材料清单1.申报表格及申报说明;2.公司注册及资质文件;3.技术研发能力相关资料,包括研发人员数量、研发项目成果等;4.产品产值证明及市场份额证明材料;5.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认证证书等;6.知识产权相关证明材料;7.环境管理及安全生产相关文件。
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组织的通知
![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组织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7faef6531b765ce04081402.png)
关于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的通知公司各部门/车间:为顺利推进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工作,通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其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新型能力,保证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经公司研究决定,现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具体如下:一、领导小组二、工作小组三、职责分工1、领导小组组长(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1)向全员传达本企业推进两化融合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在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3)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4)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5)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6)确保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2、领导小组副组长(管理者代表):负责统筹、组织、指导、帮助和支持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开展,包括审核工作推进计划,审核体系程序文件,组织评审和内部审核等。
1)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2)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3)确定必要资源的切实有效供给;4)采取必要的措施推进项目实施。
3、领导工作组员:负责指导体系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体系文件的编写培训,体系文件的审核等。
4、领导小组秘书:负责体系贯标日常的工作运行、信息传递等。
5、工作小组组长主要职责:1)负责体系贯标的对接工作;2)参与拟定项目计划,并确认项目计划;3)共同拟定项目沟通计划,组织项目成员配合调研及沟通需求;4)具体负责组织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内部推广;5)指导业务部门完成作业文件的编写和提交;6)具体负责统一提供项目所需的文件、记录;7)具体负责组织贯标内部评审、管理评审等相关工作;8) 负责项目内部报告;9)负责监控管理体系的内部试运行,提交试运行监控记录。
6、工作小组副组长:按照贯标工作的具体要求,配合工作小组组长完成以下具体工作:1)协助工作小组组长,完成其指定的组织和沟通工作;2)负责本系统管理体系基础文档的编写和整理;3)负责本系统按体系文件要求执行;4)负责本系统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https://img.taocdn.com/s3/m/df5a8b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3.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 引言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和高效协同。
两化融合的目标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和健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概念和作用,并探讨如何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为了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流程。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协调和管理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保融合的顺利进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要素:2.1 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础。
组织架构要明确划定各级管理层次和职责,确保各个环节的协作和衔接。
2.2 制度和流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包括工作流程、决策流程、监督流程等。
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可以规范两化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2.3 培训和培养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还需要注重人员培训和培养。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两化融合意识和能力,为两化融合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3.1 加强组织的协同与协作能力通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职责和权责,提高组织的协同与协作能力。
通过协同工作,可以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实现更高效的运营管理。
3.2 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通过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协调生产和信息流程,实现运营的高效运转。
3.3 规范两化融合工作两化融合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规范和标准化两化融合工作,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风险和错误。
3.4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两化融合要求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创新,建立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
全国首批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进入公示阶段
![全国首批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进入公示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f1ec608ab9f3f90f77c61b4e.png)
全国首批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
进入公示阶段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全国首批200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进入公示阶段
发布时间:2015/04/07 来源: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作者:秘书处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组织开展了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的合规性审查和专家复核工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了专家复核标准,评定专家委员会对评定机构推荐的各企业评定范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等进行了复核。
截至2015年4月2日,共200家企业通过了专家复核,相关信息将在评定管理平台()进行为期15个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企业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https://img.taocdn.com/s3/m/af26345e336c1eb91a375d77.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一、两化融合介绍
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和抓手。
智能制造就是两化深度融合,或称两化融合高级阶段。
其目的是借助企业信息化技术,引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等新概念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工具,将信息化与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完成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的彻底转型。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套管理体系,如同ISO9001等等一样都是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是由权威的两化融合评定机构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评估审核(文件审核+现场评估审核),并由两化融合联盟评定工作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复核并公示后,取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过程。
该证书的获得是对组织两化融合管理水平的认可,证明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水平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三方评价标准的要求。
三、组织申请条件
必须具有或正在建设中的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管理(PLM/PDM)或者自行研发或购买的其它信息化工具。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014817375a417876f8f96.png)
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技术方案XX公司一、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为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指导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工作部署,工信部组织并于2017年6月发布了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为切实做好各项贯标工作,确保务期必成,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计划成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组织机构,并逐步按项目前期准备、体系建立、体系实施、体系认证、体系保持与改进分阶段推进。
(二)项目需求根据XX公司现状,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为建立符合工信部发布的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进行体系实施、体系认定,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按照进度完成。
二、项目总体目标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借助内内外部资源向XX公司深入解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夯实两化融合实施基础,切实开展管理体系贯标,不断提升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水平,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符合XX公司的新型能力,保障XX公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且获得证书,将XX公司全面建成示范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标杆企业。
项目目标如下:•建立XX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本次体系梳理只针对与两化融合相关的公司级制度。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
三、项目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1、项目准备(1)工作内容:1)成立两化融合组织机构。
XX公司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成立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组作为常态性的机构,以便于贯标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另外,需要成立贯标阶段的体系文件编写组及内审小组,发布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的相关文件。
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
![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3cf7c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6.png)
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简介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是指根据国家关于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要求,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证。
这项评定是为了推动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领域的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日益融合,两化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国家在促进两化融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励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以加强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管理、服务、研发等各个环节的优化与协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建立适应两化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流程管理: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提高运作效率和灵活性,减少资源的浪费。
3.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利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人才培养:培养适应两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贯标评定贯标评定是指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证,以验证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贯标评定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筹备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评定计划、确定评定标准和要求、组织培训等。
2.评定准备:企业提交相关材料,如管理手册、组织结构、流程图等,供评定组进行准备。
3.现场评定:评定组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面试,了解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4.评定报告:评定组根据考察和面试结果,制定评定报告,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证。
5.评定跟踪:评定组对企业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企业持续改进和优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推出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新推出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https://img.taocdn.com/s3/m/ad4f416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e.png)
新推出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贯标是指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标准,充分发挥企业“战略-优势-能力”主线,助推企业在未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协调服务。
各级工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借力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为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坚持本质贯标。
贯标试点企业要加快推进贯标工作,立足自身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和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应用两化融合管理系统标准,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关键业务环节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以内生需求为出发点、以价值创造为落脚点的本质贯标。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
贯标咨询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遵守行业规范,坚持服务企业原则,切实帮助企业提升两化融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打造信息化新型能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https://img.taocdn.com/s3/m/daeca6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8.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两化融合成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两者进行深度融合的管理系统,它通过对两个领域内部进行整合,所形成的产生高效、高品质协同作用的一种管理体系。
它能够从多个维度管控企业两化融合的整个过程,并致力于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为什么要进行两化融合认证?两化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融合管理体系,就不能保证公司生产运营的效率和质量,缺少可靠的数据维护,就无法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两化融合也需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公信力。
因此,建立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是必要的。
如何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认证?国内外都有不同的标准,常见的两化融合认证标准有ISO/IEC 14443,ISO/IEC 15961,ISO/IEC 18000,ISO/IEC 18092,ISO/IEC 19762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认证标准。
在进行认证前,企业需要进行认真的准备。
首先设立两化融合管理部门,明确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整个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标准。
其次,通过对各个领域数据收集和分析,识别瓶颈与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体数据的质量。
最后,进行内部的自检评估,并找到有效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查。
通过经验总结、创新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为企业不断推进两化融合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保障。
总之,两化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和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机制,对于推进企业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企业应该认真对待两化融合认证,注重内外部的管理协调,不断提高过程中的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以实现持续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59899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b.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听上去可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这两块做好对接,互相促进,像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一起为企业的未来开路铺路。
这事儿做得好,企业就能在现代化的浪潮里脱颖而出,站稳脚跟。
反过来说,要是做不好,可能就会在竞争中掉队,甚至被淘汰。
所以呀,这个贯标工作其实挺重要的,听着严肃,做起来也有不少花头。
不过,说起这个贯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太复杂了”,简直是拿个放大镜才能看得明白。
可是,别着急,我们一块儿理理。
这个贯标其实就是一系列的标准和流程,目的就是要帮助企业从根本上去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
说白了,就像是给企业的“大脑”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哪些地方可以更加“智慧”一些。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企业环境竞争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仅要有好的产品,更多的是要有高效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变得格外重要。
哎,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些经历,小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就是很多大问题往往起源于一些小细节。
企业也一样,看似不起眼的管理漏洞,可能一旦累积,就会带来大麻烦。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目的,恰恰就是要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蚁穴”堵住,让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条“赛道”上都能跑得飞快。
对了,这个贯标工作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像是“拔萝卜”,一步一步来,不急不躁,做到位了才能见效。
话说回来,现在的企业要做这个贯标,最怕的就是空洞的“纸上谈兵”。
很多公司一开始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走个过场”,写写材料,做做报告,结果搞了半天,啥实质性进展都没有。
其实啊,这就跟做饭一样,光有菜谱不做饭,怎么能吃得好呢?两化融合贯标也是这个道理,不能仅仅满足于填填表格,最重要的是要把标准和管理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做到“有章可循”。
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情况
![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3d915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d.png)
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情况下载温馨提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情况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情况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两化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为了推动两化融合管理的标准化工作,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贯标评定工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难点及措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难点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b6737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7.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难点及措施现在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这块事儿,听着挺高大上的,但一说到具体操作呢,不少企业主就头疼了。
这就像是拿到了一个复杂的菜谱,光看步骤就让人想打退堂鼓。
实际上呢,“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它好比是“智慧”与“力量”携手的过程,通俗点说,就是在工厂里加点高科技,让生产更聪明、更高效。
但要把这一套标准贯穿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可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要不是因为“提升生产力”和“减少成本”这俩好处太诱人,估计他们也不愿意冒这股风险。
最麻烦的地方,得说是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有人觉得自己已经很“聪明”了,靠着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也能在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等到要进行“两化融合”标准化管理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跟现代化企业的差距,简直能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信息化管理不是买个软件,安个系统就完事儿,这背后有一大堆细致的流程和规范。
其实吧,说白了就是你必须得把企业从上到下都打个“信息化”针,没人可以掉队,否则就是“拖后腿”。
这就好像班级里有一个人不交作业,整个班级就得跟着一起罚站一样,特别尴尬。
再说了,不少企业的人员结构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
很多人还停留在“做事靠经验”的阶段,技术层面上的人手又不够。
有时候你说要让他们学习新的系统,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不是白费劲儿吗?我们这样干,不也挺好吗?”你这么一说,人家就开始琢磨:“这系统难道真有这么神奇?”直到试过才发现,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有些东西,看似简单,但你不跟上时代的步伐,真的是寸步难行。
很多企业要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填补这些技能上的空缺,要么就要靠引进外部专业团队,要么就得培训自己的员工,结果就是“人力”又成了一个大难题。
话说回来,企业想要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那绝对不只是一纸文件那么简单。
它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变革,光靠“表面功夫”可不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案例分享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84efc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b.png)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案例分享发布时间:2021-08-24T15:53:04.45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0期作者:赵青松1,陈远方1,顾总理2,张建怀1,王明磊1,陈思远1[导读] 为了提高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战略进行梳理,在充分调研诊断企业两化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辅导企业策划并实施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使企业建立系统的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
赵青松1,陈远方1,顾总理2,张建怀1,王明磊1,陈思远11、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2、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长葛,461500摘要:为了提高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战略进行梳理,在充分调研诊断企业两化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辅导企业策划并实施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使企业建立系统的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策划;新型能力;持续优化 Case Sharing of the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Zhao qiangsong1,chen yuanfang1,gu zongli2,zhang jianhuai1,wang minglei1,chen siyuan1,(1. No.6 Institute of Project Planning and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Group Co.,Ltd,Henan,Zhengzhou 4500072. Henan Senyuan Electric Co., Ltd, Henan,changge 461500)Abstract:?for?improving?the?enterprises'?level?of??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we?combined?the?company?strategy?which? is?on?the?basis?of?full?investigation?and?diagno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integration?of?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We?also? have?guided?the?companies?to?plan?and?implement?the?implementation?of?the??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ystem. So?the? enterprises?can?make?a?systematic?integration?process?of?management?mechanism. Key?words:?company?strategy;?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planning;?new?abilities?;?continuous?optimization 一、前言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历史进程不断发展、交叉、渗透与融合,工业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演进,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注:以地区和企业名称拼音排序)
合肥:24家
安徽安风风机有限公司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宏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状元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巢湖美维食品有限公司
合肥常茂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合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合肥荣事达太阳能有限公司
合肥市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合肥通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合肥亿昌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淮北:3家
安徽艾瑞库车业有限公司
安徽金鸿盛电气有限公司
安徽省正大源饲料集团有限公司
亳州:6家
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方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龙瑞玻璃有限公司
亳州瑞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宿州:3家
宿州市金鼎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赛睿宿州药业有限公司
安徽省萧县华龙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蚌埠:12家
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珩业车轮有限公司
安徽科海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蚌埠伊诺华轮胎有限公司
建华建材(蚌埠)有限公司
特步(安徽)有限公司
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阜阳:13家
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华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安徽奥德矿山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临泉县智创精机有限公司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宏亮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深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天威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安徽华享中药凉茶有限公司
安徽省临泉县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
安徽德信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
淮南:8家
安徽恒远电子称重设备有限公司
安徽廷龙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新骏士箱包有限公司
淮南国力液压装备有限公司
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
淮南市龙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滁州:5家
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天大铜业有限公司
滁州恒昌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联科水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六安:8家
安徽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瀚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丽人木业有限公司安徽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阳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安徽优胜美塑胶有限公司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
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马鞍山:12家
安徽伏斯特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华安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
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和县明生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恒达轻质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恒泰非金属材料分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芜湖:9家
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苏立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安(芜湖)中元自控有限公司
芜湖起重运输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和蓄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雅宝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城:9家
安徽卓越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宣城柏维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天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旌德县辉煌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韩华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铜陵:3家
安徽东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乐凯特科技铜陵有限公司
池州:9家
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安徽峰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三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升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石台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池州冠华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池州市弘港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安庆:12家
安徽安庆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庆车桥厂安徽宏昌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省华之慧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顺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安庆牛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安庆市汇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安庆市清怡针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安庆市中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庆永大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黄山:8家
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鑫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黄山精工凹印制版有限公司
黄山众拓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艾仕得华佳涂料(黄山)有限公司黄山市华特电器有限公司
黄山市七七七电子有限公司
安徽紫荆花壁纸股份有限公司
宿松:4家
安徽凯乐服饰有限公司
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宿松刘氏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宿松县华恒轻工有限公司
广德:3家
安徽吉曜玻璃微纤有限公司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